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1406849       资源大小:63.4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docx

    1.总阐明1.1 设计根据1.1.1 有关批文及文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地形图。(2)建设用地红线图1.1.2建筑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J11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O(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其他设计规范详见各专业设计阐明书1. 2设计协议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规定、阐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4 .1建筑(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I内有关方针和法规,结合都市环境及都市规划的设想,协调项目与区域环境的人文关系,总平面规划设计强调建筑布局的整体性,景观完整性和视觉上的动态性等原则。(2)按照国家及武穴市规范规定进行节能设计。(3)按防火规范规定,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极限均为一级。(4)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卫生间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外墙防水等级为一级。(5)建筑物使用年限为50年。2总平面设计阐明2.1 设计根据2.1.1 武穴市都市总体规划2.1.2 武穴市规划局都市设计指导2.1.3 武穴市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4 设计协议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规定、阐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2.1.5 1.5现行的国家、行业、湖北省及武汉市的设计规范、规程、原则、措施2.1.6 本工程采用武穴市都市坐标系,标高采用黄海高程。2.2场地概述:本项目工程地块坐落在武穴市城东新区集会广场以北。位于城东新区南北主轴线的正中位置。集会广场占地面积52659平方米,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5751平方米。2.3总平面布置2. 3.1基本构思及指导思想(1)通过对项目的全方位分析研究,我们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设计理念:1) .总体规划上吸取中国老式建筑的空间布局特点,遵照轴线布局,体现出行政建筑的理性与秩序。2) .建筑形态运用庄严、大气、沉稳的建筑语言,体现出行政建筑的内敛与典雅。3) .功能组织力争分区合理、高效舒适,交通便捷,充足满足政府办公建筑的内在功能需求。4) .景观规划上因地制宜,运用理性与自由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使得园林空间张弛有度,特色鲜明。(2)总平面布置:1) .功能分区本项目工程地处武穴市城东新区中心位置,从都市各个方向均需营造建筑重要形象界面。形成各方向建筑物庄严大方的视觉特性。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部分办公用房从功能到外观上应有机紧密组合在一起,由统形象入口进入,使整个行政中心办公楼产生一种整体大气的建筑形象。为了与城东新区路网构造及市民广场相协调,行政中心办公楼以弧形造型布局较为合适。其弧形的圆心位置有市民广场圆心、26号路中点、刊江大道中点三种选择。经方案比较,本方案以26号路中点为圆心,正立面弧长142米,背立面弧长180米,如此既保持/视觉上的建筑弧度感,形成伸展的建筑主立面,又可防止因弧度过大导致的建筑体量的变形。2) .交通组织本方案按政府机关办公楼的特点来进行交通组织,便捷流畅的人行、车行路线分设在不一样层面,架空层设计J'畅通便捷的车行路线,交通关键分列中央大厅两侧,合理分散人流,人行通过南北台阶直达建筑一层层门厅,人、车互不干扰。外部人、车经架空层与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体系结合,形成缜密的立体流线设计,体现了安全与通达的特点。3) .景观与绿化布置场地内开阔的广场与绿树遮掩的生态公园相映成趣,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的软地面与广场硬地交错在一起。本方案将广场与绿化设计成点、线、面结合的形式,南面开阔以烘托建筑形象,北面以面状绿化及树木形成围合,使建筑处在绿树掩映之中。2. 3.2无障碍设计(1)各建筑入口,均设有无障碍坡道。(2)场地道路、广场均设无障碍坡道,盲道。(3)客梯为无障碍电梯,内设置扶手,以及应急呼喊按钮等。(4)主人口设无障碍坡道。(5)建筑内设置无障碍楼梯和无障碍卫生间。(6)高层电梯厅的净宽不不不小于1.8米。3建筑设计3.1设计根据(见总阐明)3. 2平面设计为体现市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及与人大、政协的亲密合作关系,发明各部门之间相拥相合的建筑空间形象,本方案按政府机关办公楼的特点进行平面布置,将交通关键分列中央大厅两侧,使办公空间相对集中,在中心拥有种通敞明亮的生态中央大厅,体现“以人为本”I内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组织,办公区完整、灵活、分合自由,既可以适应各部门不样的需求,又合理地分散人流,使各办公区相对安静,减少不必要的窜流与干扰。分区简洁明确,一目了然。所有功能房间均方正,以便使用。架空层雨要安排设备用房和停车库,四大家经各自停车库,由专用电梯进入办公空间,彼此不相干扰。各职能单位分区停车,管理以便。一层由南北大台阶进入,南向主立面设车行坡道直达观礼台,中央大厅南北通透。二层平面设东西内庭院,与一层中庭形成立体、层次丰富的庭院组合。三至八层南向办公室为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办公区,共设49间办公套间,各部门领导办公与有关联职能部门办公之间联络紧密,各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设接待室和会议室。九层结合建筑立面设计r周围一圈回廊,沿回廊可欣赏城东新区漂亮景色,常委会议室也设于此层,保证相对安静的会议气氛。3.3 立面设计行政中心办公楼建筑采用稳聿、大方、对称、端庄的建筑基本特点。建筑表皮运用石材与玻璃的组合形成纵向线条,使大楼愈加显得挺拔。外墙采用“三段式”新占典主义设计风格元素,比例协调,顶层设圆柱回廊,中底部为方柱,以应“天圆地方”的文化寓意。屋顶上设计了水平飘板飞檐,两侧文化走廊宛如张开的双翼,环抱市民广场,象征着武穴日益开放、上下同心的精神面貌。3.4 建筑防水设计3.4.1屋面防水(1)防水等级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25年。(2)防水层次为3道设防,即两道柔性防水卷材和一道防水涂料。(3)设防规定:按倒置式屋面做法;所有防水材料I付四面均卷至屋面完毕面或种植土以上30Onun:屋面竖井、女儿墙阴阳转角处、天沟、檐沟应附加一层防水材料。3. 4.2卫生间、厨房防水(I)防水等级为I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2)防水层次:地面:两道柔性防水层;增面:一柔一刚防水层。防水材料: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及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3)卫生间地面起坡处理。3. 4.3地下室防水(I)防水等级为I级。设防原则采用抗渗泡凝土自防水再附加两道柔性防水层的做法。(2)附加防水层位置:附加防水层设在迎水面(即外防水)(3)地下室顶板设防:临空且具有覆土层的地下室顶板,排水坡度为0.3$0.5%,顶板防水层应与侧壁闭合。3.4.4外墙防水(按I级设防)外墙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墙面抹灰层设分仓缝,竖向按楼层分,横向间距4.0m.(涂料及面破墙面均设缝)。五重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15751.00M2总建筑面积:31051M2架空层面积:7861M2建筑基地面积:7169M2容积率:2.04覆盖率:45.52%4构造设计4.1 工程概况拟建筑项目位于武穴市城东新区十九号路与二十号路中心处。4.1.1 建筑规模1本工程为地上十层,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4.2.1 本工程设计基准期50年4.2.2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4.2.3 筑安全等级二级4.2.4 构造重要性系数1.04.2.5 风荷载1基本风压:Wo=0.35kNm,(n=50)2地面粗糙度:C类3风荷载体型系数:主体构造取1.4,檐口,阳台,雨棚等上浮力取-2.0。1.1.6 基本雪压:0.35kNm'°1.1.7 地震参数1本工程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当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2建筑场地类别:11类,场地特性周期:0.35s。3构造阻尼比0.54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一般设防类。1.1.8 地下水:重要为水量不大的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21.4m.1.1.9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企业提供的武穴市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汇报(五月)本工程地质条件如下:1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11级阶地。场地为耕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在14.8716.58m之间。2地层岩性特性及分布根据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地工试验成果,该楼基地层自暗面下分述如下:(1)耕表土层W)耕表土:灰色,干,松散状态,重要由粉砂、粘性土构成。表层已耕植化,含植物根系,构造松散,强度不均。该土层全场区内均有分布,厚度0.200.90m,平均厚度0.28m。(2)粉砂、粉土互层(QJ)粉砂、粉土:褐黄色,饱和,松散状态,切面较粗糙、摇振反应快,干强度低,具有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质较为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02(0.9()11,厚度1.10-1.90m,平均厚度1.53mo(3)粘土、粉质粘土互层(Qsi")粘土、粉质粘土:黄色,呈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切面较光滑,土质不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1.402.30m。厚度6.2012.80m,平均厚度6.84m。(4)粉质粘土夹粘土层(QJ)粉质粘土:灰色,呈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切面较光滑,土质不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7.8(114.30m,厚度6.70、17.50m,平均厚度16.17m。(5)砾砂层(Qsl*p,)砾砂:青灰色,饱和,密实状态,中等偏低压缩性,砾石成分重要为石英。土质不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24.0025.800m,厚度0.90l.70m,平均厚度1.2511u(6)强风化砾岩层(QJe)砾岩:紫红灰白色,岩石经风化后岩芯呈砂状,少数短柱状,砂质构造,块状构造,土质较为均匀。顶板埋深25.1027.40m,最大揭发厚度12.50m,未揭穿。3地下水状况场区内地下水类型重要为上层滞水和地下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赋于第(1)层耕表土中,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影响,水量一般不大。勘察期间实测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2(11.40m,空隙承压水赋存于层砾砂层中。根据邻近场地地下水质分析资料及11级阶地环境水特性,根据武穴市地区经验,认定该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4.3 设计根据与规定4.3.1 总图、建筑、给排水、电气、通讯、通风、空调、环境保护等专业所提资料。4.3.2 根据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企业提供的武穴市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汇报部分资料4.3.3 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和原则: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9-)()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规范(GB/T5047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原则(GB50223-)混凝上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JGJ3-;JI8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OO4-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O1O8)钢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O2O5->4.3.4 设备荷载、活荷载如表2.3.64.3.5 其他荷载1水箱间、水池、设备荷载按实际荷载作用。2室外地面按实际状况考虑。3非承率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楼梯、卫生间增容有为8KNm3,其他容重为7.OKN11表4.3.6设备荷载、活荷载序号荷载类别原则值(kNm2)组合值系数频遇位系数准久值系数1不上人屋面0.50.70.502上人屋面2.00.70.50.43屋顶花园室外平台3.00.70.60.54卫生间2.00.70.50.45走道2.0(2.5)0.70.60.56公共楼梯3.50.70.50.37停车库2.50.70.70.68电梯机房7.00.90.90.89门厅2.50.70.60.5注:荷载分项系数14不小于4kNm*时取1.3。程勘察汇报(五月)(详细勘察)进行设计。4.4 重要构造材料:4.4.1 混凝土强度等级:1垫层:C152主体:C25-C403楼层梁、板、楼梯:C25C40(详见初步设计构造图纸)4竖向构件柱、剪力墙:C30-C40(详见初步设计构造图纸)5.构造柱、过梁等次要构件:C251.1.2 钢筋:板、梁、柱、基础HRB4001.1.3 型钢、钢板、钢管:Q345-B1.1.4 焊条:E43(HPB235级钢筋、Q235-B焊接),E50(HRB335、HRB400级钢筋焊接、Q345-B焊接)1.1.5 各层梁、柱、墙断面尺寸:详见初步设计构造图纸。4.5 构造设计4.5.1 构造体系1办公楼:框架构造4.5.2 抗笈设计主体框架抗震等级:三级。4.6 地基基础本项目地基基础根据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企业提供的武穴市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岩土工根据勘察汇报,用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以强风化砾岩作基础持力层。4.7 主体计算本工程计算重要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构造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新规范版本)SATWE进行分析计算。4.7.1 根据建筑物的长度,设两道防震缝将办公楼分三块计算。(从左至右分为A、B、C)4.7.2 重要计算成果MaX-D/h:最大层间位移角Max/Ave: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办公楼A、C部分间位移角,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方向地震作用风压作用(WD=O.3511f)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比例例Max-DZhMaxZAveMax-DZhMaxZAveui-U1X1/18601.241/21061.130.68%Y1/24671.131/18171.140.60%办公楼B部分间位移角,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方向地震作用风压作用(WcI=O.75KNm')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比例例MaX-DzhMaxZAveMax-DZhMaxZAveUi-lUiX1/30481.241/30201.250.46%Y1/25421.011/20841.031.16%办公楼A、C部分周期Tl(三)T2(三)T3(三)扭平比周期2.15742.08871.91430.8873平动系数0.99(0.17+0.82)0.76(0.59+0.17)0.26(0.25+0.01)办公楼B部分周期Tl(三)T2(三)T3(三)扭平比周期2.03421.87101.58080.7771平动系数1.(X)(0.00+1.00)1.00(1.00+0.00)0.02(0.02+0.00)4.7.3 计算成果分析1周期比,周期比最大值为0.8873;2位移比部分不小于1.2不不小于1.4,该构造平面布置不规则,但不属于构造平面布置尤其不规则构造:3各楼层的抗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及不小于相邻上三层平均值的80%,各楼层抗剪承载力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按抗规属于坚向规则构造:4剪重比,部分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已按抗规调整,亦满足规范规定;5刚有比.X、丫向刚玳比均不小于20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稔定验算,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6柱轴压比,剪力墙轴压比均满足规范规定;7梁剪压比均满足规范规定;8超筋超限:各栋楼个别梁超限,属抗扭超限,合适调整梁上次梁梁端弯矩及考虑楂板对梁I内奉献可满足规定;4.7.4结论综上分析表明,该项目I向构造设计可以满足抗震设防的规定,构造的承载能力可以得到保证。5.给甘冰专业1 .设计根据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1.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1.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O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1.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湖北省武穴市.总用地面积:15751.OOd,总建筑面积:31051ml,本建筑共9层,建筑高度约42.00米。属一类建筑办公楼。3 .设计范围给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设计、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4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4.1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1水源市政两路供水(设有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约0.25MPa,引入管管径DW50。2用水量2.1 用水定额:2.1.1 办公楼人员用水定额:4017人.班,时变化系数1.5.使用时间8h.2.1.2 浇洒绿地用水定额:2.01./in?.天。2.1.3 浇洒道路及场地用水定额:051.ZnR次,每112次。2.2 用水量(见下表)项目用水量原则(升/人.日)数量时变化系数用水时间(三)最高日用水量(m7d)办公楼5025001.28125.0未预见水量15%30.5空调补水2%8500m7d1.010170道路、广场冲洗1.01.m2.d25Om21.0837.5绿化用水21.m2.天Om21.0840.0合计402.53给水管道系统1)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2)本工程一路供水,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经一座水表井后与本工程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相连接,且表后设低阻力倒流防止器。3)管材管材采用PE管,电熔连接。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oMPa。4)水表井及阀门井均采用砖砌。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4. 2室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1室外消防水源为都市自来水。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1.So3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其上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不小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不不小于5m管材采用PE管,电熔连接,管道耐压不不不小于1.OMpae4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都市自来水直接供水,发生火灾时,由都市消防车从消防水池取水井或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5本工程从市政给水管道上接一根DN150的引入管。在小区内布置成环状给水管网。6建筑物内消火栓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在本楼的东北侧。1.3室外污水工程设计1都市污水管道状况:位于市政道路有都市污水管道,容许本工程污水排入。2本工程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水制度。3污废水最高日排放量为给水最高日用水量的90%,即36Im'/do5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4.4室外雨水工程设计1都市雨水管道状况:位于市政道路有都市雨水管道,容许本工程雨水排入。2雨水量雨水量计算:Q=qF曲(径流系数)=0.653室外道路边合适位置设置铸铁雨水口,搜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4室外雨水管道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5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5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5.1生活给水系统1用水量:本工程建筑各部分的用水量,详见本设计阐明书表1.1。2水源为市政自来水。通过设置在架空层的生活水池和变频加压泵组向给水系统供水。3给水系统:1)系统设置:根据建筑高度、建设原则、建筑内使用功能、水源条件、节水、节能和供水安全等原则,本工程设有两个给水系统。本工程架空层至三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应,四至九层由变频泵加压供水:2)加压给水系统采用一套变频加压调速泵组供水,其供水流量不不不小于设计秒流量。各分区最不利点水压不不不小于OjMPa,最低用水点静压不不小于0.35MPa。地下室架空层设有一有效容积42r113的生活水池,生活泵均为软启动,其自动控制由供货厂家负贡编程并调试及售后服务等工作。3)管材:给水管:立管、主干管采用钢塑管,螺纹连接。室内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5.2生活热水系统1.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箱设于屋顶,最高日热水总用水量3m7d°热水采用太阳能。2.生活热水量详见下表套房生活热水(6(TC)用水量序号用水名称单位数量用水定额供水时间(三)最高日用水量(mVd)1套房60501./人d103注:冷水计算温度为59,热水出水温度为609。2.1. 生活热水系统在竖向分区方式与生活给水系统相似。2.2.本系统为全日制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为保证生活热水的供应温度,设计采用机械循环管道系统。各区的生活热水回水管道均自设2台热水循环水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设计小时热水量:1152.00(1.h)»设计小时耗热量:237119.52(KJh)3.管材及保温1)主干管、立管采用钢塑管,丝扣连接,卫生间内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2)热水供水及回水管采用聚级酯泡沫制品保温。5.4生活污水系统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浴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2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母为36111d°3排水管道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税接。5.5卫生器具1本工程所有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制品。2卫生间采用水箱容积不不小于61.的3/61.两档式冲洗水箱。3公用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龙头,台式或立柱式洗手盆,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污水池采用陶瓷芯手动水龙头。4所有卫生洁具五金配件均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讥5.6屋面雨水排水系统1暴雨强度公式与室外雨水排水设计相似。2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搜集,然后重力自流排至室外雨水井。3雨水管采用承压排水塑料管。5. 7室内消防工程设计1本工程为一类建筑办公楼,消火栓按一类高层设计,办公楼各层按中一级设湿式系统,架空层库按中危险II级。2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D消防水源为城镇自来水,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均从院区集中水泵房引来,在本楼架空层设一座48011的消防用水水池,供消防车取水用。在屋顶设有18立方的消防水箱与喷淋系统共用,及消火栓、白喷系统稳压装置2)火灾延续时间:消火栓系统为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lh。消防用水量原则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详见本阐明书表1.2。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1) 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院区集中消防泵房内,共设两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备,互为备用。2) 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3) 本工程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两股水柱同步抵达。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不不不小于IOm04) 每个组合消防柜内均配置DN65消火栓一种,DN651.25m麻制衬胶水带一条,一支DN65X19直流水枪,启动消防水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只,MF/ABC3的磷酸钱盐灭火器两具。5) 地下一层至3层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以满足栓口压力不不小于0.50Mpa的规定。6) 消火栓系统在本楼北侧设置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7) 系统控制消火栓给水加压泵由设在各个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泵启泵按钮和消防控制中心直接启动消防给水加压泵。消火栓水泵启动后,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和消火栓处。该消火栓和该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消火栓的指示灯亮。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在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设手动启动和停泵控制装置。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8) 管材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XOO时,采用沟槽式连接件或法兰连接,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 保护范围除不不小于5m'卫生间、泵房、楼梯间和电气用房不适于用水扑救I付设备房不设喷洒头外,其他部分均设喷洒头保护。2) 设计参数地上按中危险I级,喷水强度为61.min-m作用面积为160m2,持续喷水时间1小时,最不利点喷头处的工作压力为OJMPa;地下按中危险Il级,喷水强度为81.mi1111f,作用面积为160m系统设计用水量为301./S。3) 系统设计: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竖向不分区。本工程在架空层设有2套湿式报警阀,每组报警阀肩负的喷头数不超过800只。喷头:楼内办公区采用DN15mm闭式下垂式装饰型玻璃球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C、K=80,吊顶内采用闭式直立型一般玻璃球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9、K=80:地下车库采用闭式直立型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9、K=80o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置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两台消防给水加压泵,贮水池与消火栓系统合建,位于院区集中水泵房内,两台水泵为一用一备,互为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办公楼楼北侧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井取水向室内白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设在屋顶的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接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的供水压力。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或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的放水倜。每个报警阀前后的控制阀门均采用信号阀。4) 系统控制湿式系统:a.火灾发生后喷头玻璃球爆碎,向外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信号。b.系统配水管道压力下降,报警同组的压力开关动作,并自动启动自动喷水给水加压泵,同步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敲响水力警铃向人们报警,给水加压泵在消防控制中心有运行状况信号显示。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加压泵,应在泵房的控制盘上和消防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均设有运行状况显示装置。5) 管材 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DN<100)或沟槽式连件连接(DN>100): 所有管道的耐压均为1.6Mpa 消防排水1) 消防电梯坑底的侧面设有集水坑,坑内设有两台消防潜水泵排除消防排水,两台泵为一用一备,集水坑的有效容积为2m)2) 消火栓灭火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排水,运用地下一层其他废水潜水泵坑的潜水泵进行排水。6气体灭火系统1) 发电机房、高下压配电各为一种防护区,均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2) 其设计参数为:灭火浓度9%,喷放时间不不小于10S。3) 气体灭火系统由专业企业设计、安装。4) 动式灭火装置:1) 变配电室属E类火灾,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设置MFT/ABC20推车式磷酸锈盐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24m。2) 地上部分属A类火灾,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20m,每个配置点设2具MF/ABC3的磷酸铉盐灭火渊。,3) 架空层车库属B类火灾,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2m,每个配置点设2具MF/ABC4的磷酸铉盐灭火器。6.电气专业强电设计1、设计根据:电气设计根据如下: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5)10KV及如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6)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7)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8)甲方提供设计资料9)其他专业(建筑、构造、给排水、暖通)提供的资料。2、设计范围1) .IOKV供配电系统2) .低压配电系统3) .电力系统4) .照明系统5) .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系统3、变配电3.1,负荷等级: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消防控制中心、通讯、电脑机房、变配电室等重要场因此及其他甲方指定必须持续供电的设备用电均屈级负荷;电梯、生活水泵等用电属一级负荷。负荷计算:变电所电压等级设国部位变压器编号计算视在容量KVA)变压器容量(KVA)负荷率(%)备注IOKV/0.4KV架空层Tl630T2630T3630T4630总计25203.2.供电系统:1)电源及进线:高压电源由市政提供路IokV电源。2)应急备用电源:为保证消防用电及消防控制中心、重要设备等重要场所的供电可靠性规定,设置发电机。当市电停电时,发电机自动启动,在30S以内对用电负荷恢第供电,市电和发电机电源之间设有电气联锁和机械闭锁,防止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并列运行。3)变配电所内设4台干式变压器。Tl与T2、T3跟T4变压器低压联络,分列运行,互为备用。3.3.设备安装:4)配电柜:高压环网柜、低压配电柜均安装在基础槽钢上。高压电缆下进下出线;低压电缆、密集母线在柜顶上进上出线。5)变压器:变压器采用SCBlI节能型干式变压器,直接落地安装,变压器周围设置铁栏栅。3.4.线路敷设、高压柜、低压配电柜、控制柜进出线沿电缆桥架或电缆沟敷设。3. 5.继电保护: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采用智能型低压断路器设短路与过载保护;低压配电回路装设智能数字测控电表。3. 6.功率因数赔偿方式: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赔偿装置,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规定赔偿后的功率因数不不不小于0.90: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赔偿,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式电感镇流船使其功率因数不不不小于0.901.4、动力与控制3.1. 动力负荷使用电压为380V,照明负荷使用电压为2201.消防设备为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动切换。大容量的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小容量的动力设备为树干式供电。4. 2.设备选型:(D落地安装配电柜、水泵控制柜采用X1.-21动力箱;制冷机房控制柜采用X1.-21柜体;挂墙安装配电箱、控制箱JX箱体。(2)气体自动灭火设备的控制箱由供货厂商配套。4.3. 线路敷设:(D由低压配电柜引出一般干线电缆沿托电缆沟敷设至各楼,竖井内采用梯式桥架敷设。由低压配电柜引出消防干线电缆沿密闭式桥架敷设。(2)由干线桥架至非消防配电箱、控制箱或设备线路,沿金属线槽或穿钢管在吊顶内敷设或穿钢管暗敷。(3)由干线桥架引至双电源互投箱或消防设备动力箱、控制箱的线路穿钢管暗敷,当回路多、容量大时用耐火电缆沿密闭桥架敷设。4. 4.消防设备、疏散照明与火灾报警控制盘联动。5、照明:5. 4.灯具选型:-般场所为T5细宜径荧光灯;大空间场所为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楼梯间、走道为紧凑型电子节能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由蓄电池供电并在5S内点燃,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5.2.除正常照明外,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电话、网络机房、电梯机房等处设应急工作照明,应急时间不少于180分钟:公共楼梯间、重要走道、应急出口及电梯厅前室等处设自带隔锲电池I内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楼层应急标志灯。5.3.应急照明节能自熄开关,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强制点燃)。5.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且应符合现行国标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的有关规定。5.5.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规定见节能措施内容。6、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保护:6.1.本工程防雷等级划分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按人员密集场所设防。6.2.运用屋面周围钢构架作接闪器,四面钢构架必须可靠焊接连通:在建筑物的天面女儿堵、梯间、屋檐阳角处及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12热镀锌圆钢明敷避雷带构成不不小于IOmXIOm(12mx8m)的网格防直击雷,并运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当钢筋直径2。16廊及以上用2根,当钢筋直径2。IOInm及以上用4根)作为防雷引下线,其间距规定不不小于18m,同步运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地板、地梁作为防雷接地装置。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构件、构架物等应与防雷接地系统连接。6.3、为防高电位引入,凡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缆金属外皮均应作接地处理6.4、接地装置运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地梁桩作为自然接地体做法详见国标03D501-46.5、 本工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S制,即工作中性线(N线)与保护地线(PE线)从变压器中性点开始分开设置。室内凡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屈外壳及外露金属构架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可靠焊接。金属外壳及外露金属构架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可靠焊接。6.6、 建筑物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接地、弱电系统的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得不小于1。若实测达不到规定须补打接地极。6.7、 在建筑物部分柱子上(距室外地面0.5M)装设若干块镀锌钢板(100xl00x811un)以供实测接地电阻,接人工接地体和等电位连接用。6.8、 本建筑物在变电所内设总等电位联结箱(MEB),并在计算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空调主机房等设备间、电气竖井、电梯机基坑和屋顶机房、潮湿场所如卫生间等处预留等电位连接板。详细做法详见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原则图集。局部等电位箱底边距地0.3米。6.9、 强、弱电竖井内沿梯形桥架竖向敷设根40X4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保护干线,接地干线应与每层(或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并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7、用电安全:7.1.为防护直接接触电击,末端线路选用剩余动作电流不不小于30mA。7.2.为防备电气火灾,配电线路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为500mA。7.3.分级保护方式的

    注意事项

    本文(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