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_TJ08-2417-2023市域铁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标准(正式版).docx
-
资源ID:1409035
资源大小:114.61K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G_TJ08-2417-2023市域铁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标准(正式版).docx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市域铁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safetyassessmentbeforeinitialoperationofsuburbanrailwaysDG/TJ0824172023J170012023主编单位: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23年12月1日同济大学出版社2024上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标定2023)278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市域铁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和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市域铁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标准,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4172023,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负责解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3年6月1日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21)829号)的要求,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缩略语和符号;前提条件;系统功能核验;系统联动测试;运营准备;附录AC。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地址:上海市世博村路300号1号楼;邮编:200125;E-mail:shjtbiaozhun),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共和新路1265号;邮编:200070;E-mail:liuy),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shgcbz),以便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域铁路运营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周淮刘建红陈茂华刘智平刘洋饶雪平张晓宾徐敢锋姜文星曲行亮陈丽峰王凯道李涛何利英滕靖周华朱蒋玲程锐高飞戴卫杰杨新文叶玉玲苗彩霞梅晓海王法武苑方丞叶一彪土亚丽黄辛夷章建庆崔勤余斌曹伟飕戴源廷朱彬沈维曲思源林腾达罗志刚周期马九洋主要审查人:史智惠陆静应伯宣田永德王伟雯吕永昌杨立新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1总则12术语、缩略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缩略语32.3 3符号33前提条件54系统功能核验74.1 一般规定74.2 线路、限界及轨道74.3 3路基94.4 车站建筑104.5 结构工程114.6 车辆154.7 电力及牵引供电系统174.8 通信及信息系统194.9 信号系统224.10 综合监控系统254.11 通风及空调系统264.12 消防与给排水264.13 车站机械设备274.14 车辆基地294.15 调度中心305系统联动测试315.1 一般规定315.2 轮轨关系315.3 弓网关系355.4 信号防护375.5 防灾联动405.6 噪声及电磁环境445.7 接地性能456运营准备496.1 组织架构496.2 岗位与人员496.3 运营管理516.4 应急管理52附录A试运行关键指标计算方法55附录B系统联动测试指标计算方法60附录C测试参考表62本标准用词说明63引用标准名录64条文说明6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bbreviationsandsymbols22.1 Terms22.2 Abbreviations32.3 Symbols33 Preconditions54 Systemfunctionverification74.1 Generalprovisions74.2 1.ines,gaugesandtracks74.3 Subgrade94.4 Stationbuilding104.5 Structuralengineering114.6 Vehicle154.7 Electricandtractionpowersupplysystem174.8 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system194.9 Signalingsystem224.10 Integratedsurveillancesystem254.11 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system264.12 Fireprotectionandwatersupplyanddrainage264.13 Stationmachineryandequipment274.14 Vehiclebase294.15 Dispatchingcenter305 Systemlinkagetest315.1 Generalprovisions315.2 Wheel-railrelation315.3 Pantograph-contactlinerelation355.4 Signalprotection375.5 Disasterpreventionlinkage405.6 Noiseand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445.7 Groundingperformance456 Operationalpreparation496.1 Organizationalstructure496.2 Positionandpersonnel496.3 Operationmanagement516.4 Emergencymanagement52AppendixACalculationmethodofkeyindicatorsfortrialrunning55AppendixBCalculationmethodofsystemlinkagetestindicators60AppendixCTestreferencetable6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631.istofquotedstandards64Explanationofprovisions65.o.为明确市域铁路项目初期运营前工程整体功能、设施设备系统功能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速度为100kmh160km/h的市域铁路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1.0.3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其安全评估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标准及有关规定。1. 0.4市域铁路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缩略语和符号2. 1术语2.1.1市域铁路suburbanrailway是实现中心城与新城、新市镇组团之间的快速度、公交化、通勤化、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2.1.2测试歹U车testtrain装备检测设备用于系统功能核验、系统联动测试的列车。2.1.3联调联试testingandcommissioning在单专业系统调试基础上,对两个及以上专业系统的功能、性能、状态和系统间匹配关系进行检测、调整、优化及验证的过程。2.1.4试运行trialrunning市域铁路工程与行车有关的项目通过验收,冷滑和热滑试验成功,系统调试和联调联试结束,具备行车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不载客列车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的活动。2.1.5初期运营initialoperation市域铁路新建线路在试运行完成、工程项目验收合格以及运营安全评估通过后所从事的载客运营活动。2.1.6甩项工程rejectionproject指未按照市域铁路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完工的部分单位工程或工程部位。2.1.7运营单位OPeratiOncompany负责市域铁路运营管理业务的运输企业。2.1.8调度中心dispatchingcenter是信息的集散地和交换枢纽,对全线和全网列车运行、电力供应、车站设备、防灾报警和乘客票务等实行管理和调度指挥的中心。2.2缩略语ATC-AutomaticTrainControl列车自动控制ATO-一AutomaticTrain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ATP-一AutomaticTrainProtection列车自动防护CTC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调度集中CTCS-ChineseTrainControlSystem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BPIntegratedBackupPanel综合后备控制盘TCC-TrainControlCenter列控中心2.3符号A受电弓垂向加速度(硬点);a接触线拉出值(mm);D接触线导高(mm);D定位点处接触线动态抬升量(mm);Fm平均接触力(N);Fm.max平均最大接触力(N);Fm.min平均最小接触力(N);H轮轴横向力(kN);h一跨内定位点间高差(mm);1.简支梁跨度(m);n燃弧次数;P轮轨垂向力(kN);P平均静轮重(kN);P0静轴重(kN);P轮轨垂向力相对平均静轮重的减载量(kN);PP轮重减载率;Q轮轨横向力(kN);Q/P一脱轨系数;TQI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max一次最大燃弧时间(ms);V试验速度(km/h);U燃弧率;O接触力标准偏差。3前提条件3.0.1市域铁路项目开展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前,应符合下列条件:1试运行关键指标达到本标准第302条的要求,且试运行期间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较大质量问题已完成整改。2按规定验收合格,且验收中发现的影响运营安全和基本服务质量的问题已完成整改。3有甩项工程的,主体工程内容必须满足通车条件验收合格,甩项工程不应影响运营安全和基本服务水平,并取得有关部门的认可。4按照规定设立市域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根据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勘界,绘制市域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并在具备设置条件的保护区设置提示或警示标志。3.0.2试运行前应完成系统调试和联调联试。按规定完成试运行,其中按照开通运营时列车运行图连续组织行车20d以上且关键指标(计算方法按本标准附录A执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不低于98.5%。2列车正点率不低于98%。3列车服务可靠度不低于2.5万列公里/次。4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不高于0.5次/万列公里。5车辆系统故障率不高于5次/万列公里。6信号系统故障率不高于1次/万列公里。7供电系统故障率不高于0.2次/万列公里。8站台门故障率不高于1次/万次。3.0.3贯通运营的延伸线工程项目应按全线列车运行图开展试运行,其中除供电系统故障率、站台门故障率按延伸区段统计外,其余关键指标应按全线统计。开通线路涉及与其他线路互联互通时,应按实际情况增加相关联调联试、验收和试运行内容。3.0.4市域铁路项目应具有试运行情况报告,其内容包括试运行组织基本情况、试运行期间主要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相关数据记录、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试运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3.0.5市域铁路项目应具有符合规定的下列文件:1规划和立项批复文件。2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批复文件。3重大设计变更批复文件。4用地和建设许可文件。5土建工程及其装饰装修、设备系统及其安装工程等工程建设(含防雷)质量验收监督意见。6车站、区间、区间风井、车辆基地、调度中心、主变电所等消防验收文件。7起重设备、电(扶)梯、自动人行道、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验收文件。8人防验收文件。9卫生评价文件。10建设单位编制的环保验收报告。H档案验收文件。12防涝(防淹)专项论证报告。13票价批复文件。14对运营服务专篇意见应具有对照、检查、落实的材料。15运营单位应符合规定条件,并具备安全运营、养护维修、应急处置能力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文件。16环保评价文件,应包括非重大环境影响分析报告和环评措施落实情况说明。17安全评估需要的其他材料。4系统功能核验4.1 一般规定4.1.1 系统功能核验项目主要包括线路、限界、轨道、路基、车站建筑、结构工程、车辆、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息、信号、综合监控、通风、空调、消防、给排水、车站机械设备、车辆基地、调度中心等系统功能的测试和检查。4.1.2 1.2系统功能核验的具体测试内容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确定。4.1.3 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应设有结构工程监测系统,对结构沉降和变形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无昨轨道还应具有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评估报告。4.1.4 1.4涉及网络与数据安全且通过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的系统,应通过与定级备案相同的等级保护测评,并提供测评报告。4.1.5 系统设备机房温度、湿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应具有防电磁干扰测试合格报告。4.1.6 6系统功能核验的测试表应按本标准附录C的表格进行规范、统一。4.2 线路、限界及轨道4. 2.1投入使用的正线、到发线、配线、车场线应满足列车运行和应急救援需要。5. 2.2应完成车站、区间、出入线和车辆基地轨行区建筑物、设备等的限界检测,具有完整的限界检测合格报告。6. 2.3正线、到发线、配线、车场线尚未使用的道岔、预留延伸线终端、预留引入线路接轨端等预留工程应分别采取道岔定向锁闭、设置车挡等安全防护措施。7. 2.4车挡应安装完成并能正常使用,滑移式挡车器的滑行范围内不得存在钢轨普通接头。8. 2.5应具有道岔、钢轨的焊点或栓接部位的探伤检测合格报告;对于无缝线路地段,还应具有锁定轨温、单元轨节长度和观测桩位置等技术资料。9. 2.6道岔转辙机及其杆件基坑处应无积水;各专业过轨管线使用道床应预留过轨孔洞,因特殊原因需直接过轨时应采取绝缘措施。10. 2.7线路基标,百米标、坡度标、曲线要素标等线路标志,限速标、停车标、警冲标等信号标志应配置齐全、安装牢固。4. 2.8外部环境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1市域铁路与公路、城市道路交叉处,桥梁净空高度低于5m时,应具有限高设施和限界防护架;位于道路一侧或交叉口的墩柱有可能受外界撞击时,墩柱应具有防撞击的保护设施。2市域铁路区间路基及地面车站应设置防护栅栏等隔开设施;市域铁路区间线路并行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应满足建筑限界及运行安全要求,并合理设置隔离栅栏;市域铁路与公路、城市道路并行间距较小时,应在靠近市域铁路的公路、城市道路侧设置护栏,其防撞等级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市域铁路在公路、城市道路路中敷设时,应充分考虑市域铁路桥墩的防撞要求,其防撞等级应根据公路、城市道路等级、设计行车速度确定。3沿线通航桥梁应规范设置桥柱标、桥梁航标、桥梁水尺标及水面航标等助航标志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4沿线上跨市域铁路的道路桥梁若存在渗(漏)水隐患应进行整治;桥外侧附挂管线(排水管、通信光电缆)等应在接触网送电前拆除;防抛网应安装到位,警示标识应齐全。5跨越、下穿或者并行市域铁路线路的油气、供气、供热、给排水、电力等管线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管理的规定。6在市域铁路线路两侧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4.3路基4 .3.1路基面应平整、无裂缝;路基支挡、防护工程应完整、无裂缝。5 .3.2路基动力性能检测内容应包括路基动载荷、路基动变形和路基振动加速度等,检测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表4.3.2测试表1一路基动力性能检测项目名称路基动力性能检测测试目的检测路基动力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检测内容:包括路基动载荷、路基动变形和路基振动加速度。2检测方法。1)路基动载荷:通过在路基面埋设动态压力传感器进行测试。2)路基动变形:在路基面设置位移传感器测试路基面的变形。3)路基振动加速度:在路基面设置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测试。3测点选取原则。1)路基动力性能测点每累计长度10km正线路基选取典型路基及过渡段2处4处进行检测;在全线累计路基长度小于10km的情况下,连续路基段落数大于或等于4段时,选取不少于2处进行检测;连续路基段落数小于4段时,选取不少于1处进行检测。2)特殊条件下路基动力性能测点选取原则:(1)首次采用的新型的结构路基及过渡段;(2)特殊填料的路基及过渡段;(3)特殊地质条件的路基及过渡段;(4)铺设新型或特殊轨道结构的路基及过渡段;(5)施工过程出现重大缺陷或单位工程验收中异常的路基及过渡段;(6)设计中提出特殊要求的路基及过渡段测试结果路基动力性能检测指标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路基动力性能评价指标检测项目有昨轨道无昨轨道路基动载荷(kPa)aP(路基动变形(mm)Po200W0.22路基振动加速度(ms2)10.010.0注:取0.妹PakN,P。为静轴重(kN)4.4车站建筑1. 4.1车站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至少有2个独立、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具备使用条件;地下一层侧式站台车站的每侧站台应有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具备使用条件;共用站厅公共区的换乘车站,站厅公共区每条线应有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具备使用条件。出入口应分散布置,且满足站厅公共区任一点至最近出入口的走行距离应不超过50m。4. 4.2车站投入使用的出入口应与市政道路连通,当出入口朝向城市主干道时,应具有客流集散场地;当出入口台阶或坡道末端与临近的道路车行道距离小于3m时,应采取护栏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影响车站客流集散的站外广场应与车站同步具备使用条件。5. 4.3车站楼梯、公共厕所和无障碍设施应具备使用条件;车站出入口至站厅、站厅至站台应至少各有1台电梯和1组上、下行自动扶梯具备使用条件。6. 4.4车站公共区和出入口通道不应有妨碍乘客安全疏散的设施设备,安检设施不应占用乘客紧急疏散通道。7. 4.5车站公共区有关设施设备结构、过道处、楼梯口、楼梯装一10一饰玻璃边角、扶手转角及其连接部位、防护栏杆、不锈钢管焊缝处等不应有尖角或突出物;车站地面嵌入式疏散指示应与地面平齐;应对车站公共区及站台地面进行防滑处理。4.4.6站台上的停车标、站台门及防踏空胶条应与车辆匹配。4.4.7地上车站钢结构屋顶应有防坠落措施,上方检修爬梯应安装牢靠并加设安全护笼。4.4.8车站公共区卷帘门应有防坠落措施;车站公共区防护栏杆应埋设牢固;出入口通道内扶梯控制箱门、消防栓箱门等暗门应安装门锁和把手。4.4.9车站出入口排水沟应畅通,排水系统应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出入口建筑、无障碍垂直电梯接缝应完成密封处理;车站出入口建筑应满足防涝防淹要求。4.4.10车站出入口不应设置在道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上,因特殊原因无法避免时应有连接人行的过街措施;当车站采用顶面开设风口的风亭时,风亭开口处应具有防护栏和防护网或其他安全防范措施。4.4.11车站醒目位置应公布安全乘车注意事项、监督投诉电话、本站首末车时间和周边公交换乘信息,并按规定张贴市域铁路禁止、限制携带物品目录。4.4.12车站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消防设施、安全应急设施、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应具有齐全、醒目的警示标志和使用说明。4.5结构工程4. 5.1轨行区电缆、管线、射流风机、广告灯箱等吊挂构件,以及声屏障、防火门、人防门、防淹门、防护门等构筑物,应具备安装牢固、定位锁定和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的检查记录。5. 5.2地下工程(含车站、区间、出入场段等)临近轨行区旁的分隔墙,应满足风荷载和振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抗疲劳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不应采用砖砌墙。6. 5.3设备安装未使用的结构预留孔洞应完成封堵;区间结构施工遗留的混凝土浮浆、碎块等异物和设备安装遗留在结构本体上的铁丝、铁片、胶条等异物均应清除。7. 5.4区间的救援疏散通道应具备使用条件。作为疏散通道的道床面应平整、连续、无障碍;轨行区至站台的疏散楼梯、疏散平台在联络通道处的坡道连接、联络通道的防火门开启等不应影响乘客紧急疏散。4.5.5车站站台顶板、设备用房、行人通道等结构不应渗水,结构表面应无湿渍;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结构不应漏水;轨道道床面应无渗水。4.5.6桥梁侧边翼缘下沿应具有滴水槽、滴水沿或其他防止雨水流向混凝土侧面和地面的构造措施,桥面桥梁端部应有防止污水回流而污染支座和梁端表面的防水措施。4.5.7桥梁检测内容包括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梁体竖向挠度等,检测应分别符合表4.5.7-1、表4.5.7-2的规定。表4.5.7-1测试表2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检测项目名称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检测测试目的保证列车的运营安全和乘坐舒适,避免产生较大的振动或共振测试内容与方法1检测内容:梁体的竖向自振频率。2检测方法:可采用环境微振动法或自由振动衰减法检测。3测点选取原则。D根据桥梁分布,每10km正线选择常用跨度主型梁2孔4孔。2)特殊条件下桥梁动力性能测点选取原则:(1)选择首次使用或改变使用条件的标准设计梁;(2)选择新型结构、特殊结构、大跨度桥梁等;(3)选择铺设新型或特殊轨道结构的桥梁;(4)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缺陷或单位工程验收中异常的桥梁测试结果简支梁竖向自振频率不应低于以下规定的限值:简支梁竖向自振频率限值跨度(m)限值(HZ)1.2080/1.20<1.12823.58J-0.592注:表中1.为简支梁跨度(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连续梁拱、钢箱系杆拱等特殊结构梁体竖向自振频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表4.5.7-2测试表3梁体竖向挠度检测项目名称梁体竖向挠度检测测试目的检测桥梁是否具有合理的刚度测试内容与方法1检测内容:梁体的竖向挠度2检测方法:可采用位移计法、光电成像法或倾角仪法检测。3测点选取原则和数量:同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检测测试结果梁体竖向挠度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4.5.8隧道检测内容包括隧道车内瞬变压力、车内外压差、洞口微气压波和附属设施气动力检测,检测应符合表4.5.8的规定。表4.5.8测试表4一隧道车内瞬变压力、车内外压差、洞口微气压波和附属设施气动力检测项目名称隧道车内瞬变压力、车内外压差、洞口微气压波和附属设施气动力检测测试目的分析隧道及车内外空气动力学效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检测内容:隧道车内瞬变压力、车内外压差、洞口微气压波和附属设施气动力检测。2检测方法D隧道检测方法:(D在隧道各断面边墙拱顶位置安装气压传感器,测试气压首波变化曲线,分析隧道内影响微气压波的气压首波传递时的变化规律;(2)在隧道出口不同距离位置安装微气压波传感器,测试微气压波变化曲线,分析洞口微气压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选取单列车辆进行布点,车外测点选择司机室侧窗、头车车头变截面、导流槽、风挡、车体侧窗等气流变化较大部位以及车体中部气流随位置变化不大的区域,布置压力传感器;车内测点根据车型内部空间的分隔情况布置在不同的分隔空间内,测点离地板高约1.411u2)隧道附属设施检测方法:在隧道内配电箱、指示灯、隧道灯、照明灯、集线盒、指示牌、水沟盖板、疏散平台、防护门、接触网构件等辅助设施上布置气压传感器,测试列车通过隧道以及在隧道内交会时辅助设施受到的气动压力变化曲线,分析气动压力变化对附属设施安全性的影响。测试内容与方法3)隧道洞口建筑物检测方法:建筑物无特殊环境要求时,微气压波传感器应布置在洞口距建筑物最近处;建筑物有特殊环境要求时,微气压波传感器应根据环境要求布置。3测点的选取原则。D隧道选取原则:(1)洞内或洞口有缓冲措施的独立隧道(2)非独立隧道洞口、风井、联络通道与车站连接段;(3)洞口附近有建筑物的隧道;(4)洞口附近有特殊环境要求的隧道。2)检测数量:正线选取有代表性的隧道(区间)1座2座(段)o4隧道检测数据处理要求1)微气压波和附属设施气动力的采样频率不宜小于100OHz02)车内瞬变压力和车内外压差检测内容采用车载测试设备监测,全线所有隧道进行测试,对隧道断面改变的典型隧道出具检测报告隧道动态检测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1列车通过隧道时,车内瞬变压力应小于800Pa/3s,车内外压差应小于4000Pao2附属设施气动力应满足设计要求。3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应符合以下要求:测试结果建筑物至洞口距离建筑物有无特殊环境要求基准点微气压波标准<50m有建筑物按要求无20Pa250m有距洞口20田处<50Pa46车辆4.6.1具有车辆超速保护、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车门安全联锁、车门故障隔离、车门障碍物探测、列车联挂救援等功能的测试合格报告,测试应分别符合表4.6.1-1表4.6.1-6的规定。表4.6.1-1测试表5车辆超速保护测试项目名称车辆超速保护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车辆自身超速保护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在具备以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安全行车条件的区段,切除列车自动防护(ATP),以人工驾驶模式行车,牵引手柄保持最大牵引位,使列车持续加速至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记录列车速度、超速保护的程序和措施测试结果列车持续加速至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当超过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时,应自动采取符合车辆设计超速保护的报警、牵引封锁和制动保护措施表4.6.1-2测试表6一列车紧急制动距离测试项目名称列车紧急制动距离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列车在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下的紧急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列车以人工驾驶模式在平直线路区段运行至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时,列车驾驶员按下紧急制动按钮,至列车停止时,测量列车紧急制动距离测试结果列车紧急制动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表4.6.1-3测试表7车门安全联锁测试项目名称车门安全联锁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车门与列车牵引控制联锁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将阻挡块放在车门的两扇门叶之间,使车门不能完全锁闭,按列车关门按钮后,推主控制器手柄至牵引位,启动列车,观察列车状态。2列车在区间零速以上运行时,按开门按钮,观察客室车门状态测试结果1列车主控制器手柄推至牵引位,列车仍无牵引力、不能启动。2列车在零速以上运行时,按开门按钮,客室车门不能打开表4.6.1-4测试表8车门故障隔离测试项目名称车门故障隔离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车门故障隔离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列车停靠站台,通过隔离装置专用钥匙对测试车门进行隔离后,按司机室开门按钮,观察全部车门状态;被测车门处于隔离状态时,操作紧急解锁装置后,记录是否能手动打开被测车门测试结果按司机室开门按钮,被隔离车门不能打开,其他车门打开;被测车门处于隔离状态时,操作紧急解锁装置后,仍无法手动打开被测车门表4.6.1-5测试表9车门障碍物探测测试项目名称车门障碍物探测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车门防夹和再关门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将测试块作为隙碍物置于车门的两扇门叶之间,在列车发出关门指令后,记录开门次数及车门最终状态,并用压力测试仪记录关门压力测试结果被测车门按照设计要求自动循环打开和关闭数次后,车门保持打开状态,关门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表4.6.1-6测试表10一列车联挂救援测试项目名称列车联挂救援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列车联挂救援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将模拟故障列车施加停放制动,降弓停放在线路上,另一列救援列车低速靠近模拟故障列车进行列车联挂。2完成联挂后,释放模拟故障列车停放制动,推救援列车牵引手柄牵引模拟故障列车至一定距离,记录列车联挂救援情况测试结果列车联挂救援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4.6.2各列车运行里程均应不少于2000列公里。4.6.3具有蓄电池测试报告,蓄电池容量应满足列车失电情况下车载安全设备、应急照明、应急通风、广播、通信等系统规定工作时间内的用电要求。4.6.4车辆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箱体应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4.6.5列车上非乘客使用的重要设备或设施应具有锁闭措施。客室地板防滑,客室结构和过道处、扶手等不应有可能造成乘客伤害的尖角或突出物。4.6.6列车车门防夹警示、车门防倚靠警示、紧急报警提示、车门紧急解锁操作提示、消防设备提示等安全标志齐全、醒目。列车车门配置辅助锁,应具备自动锁闭、自动释放功能。4.7电力及牵引供电系统4.7.1具有相邻电力主变电所支援供电、变电所04kV低压备自投、牵引供电系统越区供电、接触网短路等功能的测试合格报告,测试应符合表4.7.IT表4.7.1-4的规定。表4.7.1-1测试表11相邻电力主变电所支援供电测试项目名称相邻电力主变电所支援供电测试测试目的测试电力主变电所支援供电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两座及两座以上电力主变电所的线路,对拟退出电力主变电所相关开关设备及继电保护作预定操作,使一座电力主变电所退出运行且其母线系统正常。2操作环网联络开关由相邻电力主变电所支援供电,并记录测试区段供电情况测试结果电力主变电所支援供电的能力和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项目名称变电所0.4kV低压备自投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变电所04kV低压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失电:任选一座车站降压变电所,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模拟I段动力变压器的温控跳闸继电器动作,I段动力变压器的35kV(或10kV)断路器跳闸失电,0.4kV的I段进线断路器跳闸,0.4kV的I段母线失电,同时04kV母线三级负荷断路器自动分闸。2切换:经延时2s3s(延时依据设计要求确定)后,0.4kV母线联络断路器自动合闸,04kV的I、11段母线均通过II段动力变压器供电。3恢复:合上I段动力变压器的35kV(或IOkV)断路器,I段动力变压器送电,0.4kV母线联络断路器自动分闸,然后0.4kV的段进线断路器合闸,0.4kV的I段母线由I段动力变压器供电,同时0.4kV母线三级负荷断路器手动或自动合闸,系统恢复。4记录测试操作过程和相关电能参数测试结果备自投自动切换功能、切换过程的动作次序和时间以及电能参数、三级负荷回路的切除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表4.7.1-3测试表13牵引供电系统越区供电测试项目名称牵引供电系统越区供电测试测试目的测试牵引供电系统越区供电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模拟一座牵引变电所解列,进行相邻牵引变电所倒闸操作,实现对解列牵引变电所越区供电;记录越区供电时的牵引供电系统运行参数。2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模拟解列正线一座牵引变电所,进行左右相邻两座牵引变电所供电的倒闸操作,实现对解列牵引变电所供电区段进行大双边供电;记录大双边供电时的牵引电压和电流、走行轨对地电压等运行数据测试结果越区供电工况下,牵引供电系统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表4.7.1-4测试表14接触网短路测试项目名称接触网短路测试测试目的测试接触网短路状态下牵引供电系统的性能和参数测试内容与方法1测试接触网短路状态下的变电所接触网短路电压、电流参数,分析短路点接触网阻抗,记录保护启动时序。2全线至少选取1处被测供电区段进行接触网短路测试,接触网短路试验点宜设于供电臂末端位置测试结果牵引变电所故障点标定装置测距误差不应大于500m,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7.2供电远动系统应具备遥控、遥信和遥测使用功能。4.7.3电力主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接地标志和安全标志齐全清晰,安全工具试验合格、配置齐全、放置到位;变电所内、外设备间应整洁,电缆沟和隐蔽工程内无杂物和积水。电缆孔洞应封堵,设备房应安装防鼠板。4.8通信及信息系统4.8.1 具有车地无线通话、本线及跨线列车到站自动广播和到发时间显示、与主时钟系统接口通信、换乘站基本通信等功能的测试合格报告,测试应分别符合表4.8.IT表4.8.1-4的规定。表4.8.1-1测试表15车地无线通话测试项目名称车地无线通话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车地无线通话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调度中心行车调度员通过单呼、组呼、紧急呼叫等方式与列车驾驶员建立通话,并记录通话情况。2车辆基地信号楼和运转室调度员与车场内列车驾驶员建立通话;车站值班员经调度中心同意与正线列车驾驶员建立通话,并记录通话情况测试结果车地无线通话的接通时间和通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表4.8.1-2测试表16本线及跨线列车到站自动广播和到发时间显示测试项目名称本线及跨线列车到站自动广播和到发时间显示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车站广播及乘客信息系统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内容与方法1在站台区域测试并记录本线及跨线上、下行进站列车到站自动广播时间和内容,并记录所在区域的乘客信息显示屏上播出的列车到站信息时间和内容。2在车站区域测试跨线列车时刻表信息内容测试结果1本线及跨线列车即将进站前,车站自动广播列车到站信息,车站乘客信息显示屏上显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