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GB_T31239-20231000kV变电站金具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412380       资源大小:27.7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_T31239-20231000kV变电站金具技术规范.docx

    ICS29.240.20CCSK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12392023代替GB/T3123920141000kV变电站金具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ittingsof1000kVsubstation2023-12-28发布2024-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一般要求25技术要求36试验方法与判定准则47标志、包装与随行文件6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3123920141000kV变电站金具技术规范,与GB/T31239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b)增加了间隔棒材料的要求(见5.3);C)更改了标称破坏载荷在16OkN及以上的钢铁制件屈强比(见4.2,2014年版的3.9);d)更改了对耐张线夹及接续管及引流板材料的要求(见5.2,2014年版的4.3);e)更改了对均压环、屏蔽环管径厚度及弯管形变量的要求(见5.4,2014年版的4.4);D更改了变电站用金具试验方法和判断准则表述形式(见第6章,2014年版的第7章);g)删除了对耐张线夹施工要求(见2014年版的4.3);h)删除了八变四金具章节(见2014年版的4.7);i)删除了对间隔棒线夹机械性能的要求(见2014年版的表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锦兴电力金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电力金具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四平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江苏双汇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立宪、邱宁、司佳钧、刘胜春、王树刚、刘鹏、樊宝珍、郁海彭、罗先国、杜卓、李新春、姜广东、李晋伟、文眨毅、余东、王银春、杨国华、陆伟、孙运涛、朱玉鹏。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首次发布为GB/T31239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000kV变电站金具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100Okv变电站金具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标志、包装与随行文件等,描述了试验方法与判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1000kV变电站内处于系统标称电压为100Okv的所有回路中构架跨线、设备间连接导体和绝缘子串配套金具的设计、制造、试验、验收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3标准型弹簧垫圈GB/T95平垫圈C级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5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GB/T2317.2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880(所有部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5075电力金具名词术语D1./T284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UT346设备线夹DI347T型线夹D1./T683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DUT696软母线金具D1.TT697硬母线金具D1.TT756悬垂线夹D1.757耐张线夹DITr759连接金具D1./T760.3均压环、屏蔽环和均压屏蔽环DI764电力金具用杆部带销孔六角头螺栓D1./T768.2电力金具制造质量第2部分:黑色金属锻制件D1./T768.3电力金具制造质量第3部分:冲压件D1./T768.5电力金具制造质量第5部分:铝制件D1./T768.6电力金具制造质量第6部分:焊接件和热切割件D1./T768.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D1./TD1./T10981343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电力金具用闭口销3术语和定义GB/T507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一般要求4.1 外观与尺寸4.1.1 金具的外观、质量、尺寸公差利组装应符合GB/T2314的规定。4.1.2 1.2连接金具的标称破坏载荷及连接型式尺寸应符合GB/T2315的规定。4.1.3 金具表面应光滑,不应存在尖角、锐边、棱刺等缺陷。4.2 材料要求4.2.1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和适用于批量生产。4.2.2金具产品材料宜采用非铁磁材料。4.2.3标称破坏载荷在160kN及以上的钢铁制件,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500MPa,除Q55O、35CrM0、40Cr外,屈强比应不大于0.8。4.2.4金具部件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抗老化,在运行温度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抗臭氧、抗紫外线辐射、抗大气污染能力,且不应对与之接触的材料诱发腐蚀。4.2.5压缩金具的材料应能经受冷变形。4. 2.6金具铜铝过渡方式宜采用钎焊烫锡或铜铝复合片,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3 质量控制4. 3.1金具锻制件应符合D1./T768.2的规定。5. 3.2金具冲压件应符合D1./T768.3的规定。6. 3.3金具铝制件应符合D1./T768.5的规定。7. 3.4金具的焊接件和热切割件应符合D1./T768.6的规定。8. 3.5钢铁件热镀锌层应符合D1./T768.7的规定。9. 3.6接线板导流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3.2um,平面度应不大于30um。10. 3.7联板类金具,板件厚度在12mm及以上的受力连接孔应采用钻孔成型。4.4 其他要求4.4.1型号命名应符合D1.ZT683的规定。4.4.2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要求应符合GB/T2317.2的相关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处于屏蔽范围之外的金具应自身具有防晕性能。4.4.3对于电气接触的金具,宜减少螺栓过渡连接环节。承受电气负荷金具的材料宜充分考虑导电率的影响,导线金具的载流量应不小于被安装较小导体的载流量。4.4.4变电站内跨线金具、导线金具及绝缘子串均压环、屏蔽环在最高运行相电压峰值下运行时其表面电场强度应不超过20kVcm,设备连接线金具和设备均压屏蔽环的表面电场强度应不超过15kVcmo4.4.5导线压缩金具应根据金具的安装方向采取防止积水的措施。5技术要求5.1 连接金具5.1.1 连接金具应符合D1./T759的规定。5.1. 2与变电构架连接的金具在设计时应防止上部与变电构架连接处的磨损。5.1 .3与联板相连接的金具在转动时不应与联板相碰。5.1.4 球头挂环和碗头挂板应采用锻造工艺,并进行热处理。5.1.5 花篮螺栓本体可采用焊接结构,标称载荷160kN及以上的花篮螺栓宜采用梯型螺纹。5.2 耐张线夹5.2.4 耐张线夹应符合D1.Tr757的规定。5.2.2耐张线夹压接管的拔稍长度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倍。5.2.3耐张线夹对导线的握力应不小于导线额定拉断力的65%o5.2.4与导线适配的耐张线夹的钢锚宜锻制,与空心导线配套时应按照导线内部结构尺寸进行配套加工。5.2.5铝管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裂纹、剥层等缺陷。5.2.6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本体及引流板材料应符合GB/T3190,可选用铝纯度不低99.5%的热挤压或拉拔成型铝管,铝管抗拉强度应不小于80MPa,伸长率应不小于12%,硬度应不大于HB25。5.2.7铝合金导线配套的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本体材料应符合GB/T3190,抗拉强度范围为130MPa150MPa,伸长率应不低于12%。5.2.8引流板材料应符合GB/T3880(所有部分)。5.3间隔棒5. 3.1间隔棒应易于安装和拆卸,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应不损伤导线且在安装位置上应能保持子导线间距。6. 3.2间隔棒应能承受安装、运行(包括短路)和维护条件下的机械负荷。7. 3.3间隔棒材料应符合D1./T1098的规定。8. 3.4线夹顺线握力应符合D1./T1098的规定。5. 3.5连接螺栓应采取防止松动的措施。5.4均压环和屏蔽环1.1 .1均压环和屏蔽环应符合D1./T760.3的规定。5.4 .2均压环和屏蔽环的设计应便于安装和检修。5.4.3均压环和屏蔽环应能承受不小于200ON的静态机械载荷。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环体、连接支架和紧固件不应出现疲劳损坏、松脱等缺陷。5.4.4 均压环的结构设计宜考虑绝缘子串的悬挂方式。5.4.5 环体在制造过程中不应出现管体开裂、严重变形等缺陷,管径的径向变形量应控制在铝管直径的±3%以内,环体弯曲半径公差应不超过环体半径的±1%。5.5悬垂线夹5.5.1悬垂线夹宜考虑减少微风振动对导线产生的影响,线夹船体能自由、灵活地转动,相对于回转轴的转动惯量宜尽量减小。5.5.2悬垂线夹除考虑正常的软导线张拉应力外,在线夹内(包括线夹出口)处还宜考虑软导线弯曲应力和挤压应力。5.5.3悬垂线夹的线槽及压条等与导线相互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存在毛刺、凸出物及可能磨损导线的缺陷。5.5.4悬垂线夹船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8倍。5.5.5悬垂线夹的本体和压条应采用铝合金制造,并符合DiJT756的规定。5.5.6悬垂线夹的钢制附件应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375MPa的钢材制造。悬垂线夹的握力应不低于导线额定拉断力的10%,破坏载荷应符合D1./T756的规定。5.6设备线夹和T型线夹5.6.1设备线夹应符合DUT346的规定。5.6.2T型线夹应符合D1.Tr347的规定。5. 6.3设备线夹和T型线夹应能承受正常安装、运行维护时产生的机械载荷,并能承受工作电流运行温度。5.7 母线金具5. 7.1母线金具包含软母线金具和硬母线金具。6. 7.2软母线金具应符合DlJT696的规定。7. 7.3硬母线金具应符合DUT697的规定。8. 7.4母线金具的紧固螺栓设计时宜嵌在木体内。9. 7.5母线终端球的直径应不小于70Omm,球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明显缺陷。10. 7.6对于需承受弯曲载荷的母线固定金具,应与连接的支柱绝缘子的抗港强度相匹配。11. 7.7母线伸缩节在承受伸缩量±50mm内往返IO2次以后,应不发生疲劳损坏。12. 7.8母线载流金具的载流量应不小于回路的额定载流量。5.8 连接与紧固5.8.1连接金具用螺栓和螺母应符合D1./T764的规定,16OkN及以上的金具配套螺栓强度等级应不低于6.8级。5.8.2紧固用螺栓应符合D1.ZT284的规定,螺栓安装后露出螺母的螺纹应为(24)个螺距。5.8.3螺母应符合D1284的规定。5.8.4弹簧垫圈应符合GB"93的规定,平垫圈应符合GBf95的规定,闭口销应符合D1./T1343的规定。6试验方法与判定准则6.1 金具的试验包括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6.2 金具的抽样数量可由供需双方商定。6.3 连接金具的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ZT759的规定。6.4 耐张线夹的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T757的规定。6.5 间隔棒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表1的要求。«1间隔棒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序号试验项目防护金具型式试验数量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型式抽样例行1外观OOO3按图样要求2尺寸和质量OOO按图样要求3材料o”按图样要求4组装0O按图样要求5热镀锌层"OOD1./T768.76顺线握力OD1./T10987电晕及无线电干扰*On4GB/T2317.2注:0表示需检测的项目,一表示无需检测的项目。“供需双方商定。”仅用于热浸镀锌部件。试验样品可进行单件试验,也可通过配套导体连接组合试验。组合试验情况下,“起晕电压”的测量值以任一个样品开始产生可见电晕时的试验电压值为考核指标;“熄灭电压”的测量值以最后一个试验样品可见电晕完全消失时的电压值为考核指标。6.6 均压环和屏蔽环的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T760.3的规定。6.7 悬垂线夹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悬垂线夹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序号试验项目悬垂线夹型式试验数量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型式抽样例行1外观O0O3GB/T23142尺寸和质量OOO按图样要求3材料0O”按图样要求4组装O0按图样要求5热镀锌层”OD1./T768.76破坏载荷O03D1./T756握力OO3D1./T7567电晕和无线电干扰nGB/T2317.2注:O表示需检测的项目,一表示无需检测的项目。“供需双方商定。仅用于热浸镀锌部件。试验样品可进行单件试验,也可通过配套导体连接组合试验。组合试验情况下,“起晕电压”的测量值以任一个样品开始产生可见电晕时的试验电压值为考核指标;“熄灭电压”的测量值以最后一个试验样品可见电晕完全消失时的电压值为考核指标。6.8设备线夹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T346的规定。6.9T型线夹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TT347的规定。6.10软母线金具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696的规定。6.11硬母线金具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TT697的规定。6.12连接金具用螺栓和螺母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lTT764的规定。6.13紧固用螺栓和螺母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应符合D1.fT284的规定。7标志、包装与随行文件7.1 金具标志与包装应满足GB/T2314要求。7.2 金具应有易于识别的、清晰的永久性标志,包括规格型号、制造商标志及其他唯一性标志等,或增设二维码(如采购方要求)。导线压缩金具的标志应包括适配导线规格、压缩位置和施压方向等。7.3 金具的包装应有适当的衬垫、保护性的填充物、垫板或隔片等,能在搬运、储存和转运中承受意外冲击。7.4 金具的电气接触面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表面划伤、氧化和腐蚀等。7.5 全部包装应标记清楚和正确,每一包装上的标记应不能轻易抹除。包装上的标记应标明供货方名称和采购方名称、项目名称、合同号、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净重及毛重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7.6 多个部件连接组合而成的金具,应提供产品安装说明文件。对于使用螺栓紧固的金具,应提供螺栓安装扭矩说明。

    注意事项

    本文(GB_T31239-20231000kV变电站金具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