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GB_T7256.2-2023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docx

    • 资源ID:1413193       资源大小:85.0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_T7256.2-2023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docx

    ICS29.140.01CCSK71三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256.22023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1.ightingfixturesforcivilairportPart2:Sequenceflashinglightandrunwaythresholdidentificationlight2023-12-28发布2024-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份a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引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25技术要求25.1 环境要求25.2 光度及色度要求35.3 结构要求45.4 电气要求55.5 电磁兼容65.6 表面颜色75.7 设计要求85.8 标记和使用说明书106试验方法1()6.1 试验条件106.2 光度试验116.3 色度试验116.4 嵌入式灯具试验116.5 立式灯具试验126.6 表面颜色136.7 潮湿试验146.8 盐雾试验146.9 低气压试验146.10 电气试验146.11 电磁兼容试验14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7256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的第2部分。GB/T725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般要求;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人口识别灯;一一第3部分: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第4部分:风向标;第5部分:航空灯标。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华普永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华荣照明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金才、赵俊、何金田、徐明仲。GBT7256民用机场助航灯具拟由五个部分构成。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主要规定了民用机场内使用的以铝丝灯、1.ED为光源,电源电压不超过1000V的助航灯具一般要求。适用于为飞机滑行、起飞或进近着陆提供灯光引导信号的助航灯具。覆盖的主要产品有进近灯、跑道入口识别灯、跑道入口翼排灯、跑道入口灯;跑道末端灯、接地带灯、跑道中线灯、跑道边灯、滑行道中线灯、滑行道边灯、停止HP灯、跑道警戒灯等。一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主要规定了民用机场内使用的,为飞行器提供清晰的跑道进近方向指引的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的要求。一第3部分: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主要规定了民用机场内使用的、为准备着陆的飞行员提供目视精密进近航道指示的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的要求。覆盖的主要产品有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PAPI)和简化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APAPI)。一一第4部分:风向标。主要规定了民用机场内使用的风向标的要求。一第5部分:航空灯标。主要规定了民用机场内使用的、用于给空中航空器(飞机)指示机场位置的航空灯标的要求。覆盖的主要产品有中光强的机场灯标、中光强水上飞机基地灯标、高光强机场灯标、高光强水上飞机基地灯标、低光强机场灯标、低光强水上飞机基地灯标等。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民用机场内使用的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的分类和技术要求,描述了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民用机场内使用的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GB/T2423.24-20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太阳辐射试验和气候老化试验导则GB/T39772008颜色的表示方法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6113.10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IT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GB/T6113.102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传导骚扰测量的耦合装置GB/T6113.104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GB/T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7256.1-2022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3术语和定义GB/T7256.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顺序闪光灯sequenceflashinglight安装在跑道进近灯光系统中,以动态滚动模式从进近方向由远及近依次单向或全向闪光,提供清晰的进近航向,用以使跑道入口醒目或减轻周边非航空地面灯影响的灯光系统。3.2跑IM入口识SIJ灯runwaythresholdidentificationlight对称地安装在跑道端端线以外,朝向进近方向闪光,用以标明跑道入口的灯光系统。4分类4.1 按系统灯具构成分为:a) 1.-849:由两套灯具构成;b) 1.-859:由两套以上灯具构成。4.2 按供电方式分为:a) 1.-849V:恒压电源供电的跑道入口识别灯;b) 1.-8491:恒流电源供电的跑道入口识别灯;c) 1.-859V:恒压电源供电的顺序闪光灯。4.3 按安装方式分为:a) 类:立式;b) B类:嵌入式。4.4 按使用的海拔高度分为:a) I类: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b) II类:海拔高度大于2500m。5技术要求2.1 环境要求2.1.1 海拔高度除非另有规定,I类灯具应能在海拔不高于250Om的条件下工作,II类灯具应能在制造商明示的海拔高度(大于250Om)下工作。按6.9进行低气压试验期间,灯具应能正常工作,试验后灯具不应损坏。2.1.2 工作温度除非另有规定,灯具应能在一40C+55°C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嵌入式灯具按6.4.2.1进行低温试验、立式灯具按6.5.2进行低温试验后,不应出现任何损坏的迹象。立式灯具按6.5.1进行高温试验后,灯具应无任何材料损坏或性能的下降。2.1.3 aaffi灯具应能承受温度骤变而不致损坏。嵌入式灯具按6.4.2.2进行循环和热冲击试验。立式灯具按6.5.4进行热冲击试验后,不应有任何透镜或玻璃的破裂,光学系统不应有水渗入或任何零件的损坏。2.1.4 盐雾灯具的外露金属部件应能承受盐雾腐蚀环境。按6.8进行盐雾试验后,灯具应能正常工作,表面无任何生锈、蚀损或腐蚀等现象。2.1.5 风压立式顺序闪光灯应能承受240km/h的风而不损坏,立式跑道入口识别灯应能承受480km/h的风而不损坏。按6.5.7进行风压试验后灯体的偏移应不超过25mm,且不应产生塑性变形,易折装置应不折断。2.1.6 太阳辗射灯具应能暴露在太阳辐射下工作。按6.5.6进行太阳辐射试验后,灯具不应出现任何损坏或变形的迹象。2.1.7 潮湿灯具应能在潮湿环境下工作。按6.7进行潮湿试验后,灯具应能正常工作。2.2 光度及色度要求5.21臧触灯具的有效光强应能够调节。三个等级的有效光强应满足表1的要求。*1有效光强要求按系统灯具构成分类按安装方式分类有效光强Cd光束测量范围(见图1)高光强中光强低光强1.-8497500-22500750-2250150-450垂直0°'IO0、水平一15。+15。(边角是以5°为半径圆的半弧)1.-849A250075007502250150450垂直2。10。、水平360°1.-859A8000200008002000150450垂直0。10°、水平一15。+15°(边角是以5°为半径圆的半弧)1.-859A250075007502250150-450垂直2010°、水平360°1.-859B5000-200005002000150-600垂直2°12°、水平30。(边角是以5°为半径圆的半瓠)图1定向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光束示意图5.2.2 灯光颜色灯具灯光为可变白色,其色度应符合GB/T7256.1-2022中5.2.2的规定。5.2.3 闪光频率和持续时间5.2.3.1 闪光频率闪光频率应符合以下要求。a) 1.-849型:1) 1.-849V/I中的立式、全向灯具闪光频率是(60±6)次min;2) 1.-849V/I中的立式、定向灯具闪光频率是(120±12)次min;3)闪光时间的差异不大于0.02Sob) 1.-859型:1) 1.-859V中立式、全向灯具光源闪光频率(60土6)次min;2) 1.-859V中立式/嵌入式、定向灯具应有三个闪光光强等级,两个闪光频率(60±6)次min和(120±12)次min;3)光源闪光顺序应是从位于跑道最远处依次向跑道闪光。顺序闪光灯闪光间隔为0.0167s或0.02So5.2.3.2 闪光持续时间每次闪光的持续时间应在0.25ms5.5ms之间。5.3结构要求5.3.1 振动嵌入式灯具应有耐振动性能,按6.4.1.2进行振动试验后,不应出现任何部件的机械损伤、任何零件或紧固件的松动、试验中电路的断开或灯泡在灯具内有位移。如果试验过程中仅灯泡振坏,应予更换并拆除分路器重新进行试验,但最大加速度为3g.在第二次试验中,灯泡玻壳或灯丝不应损坏。5.3.2 IB态&荷嵌入式灯具在正常工作状态应能承受大型飞机轮胎的压力和冲撞而不损坏。嵌入式灯具应能承受平均分布于灯具上表面的31.7kcm2的静态载荷。按6.4.1.l进行静态承重试验后不应出现永久性变形、材料或表面涂层开裂,或灯具的任何部件、基座或底板的损坏。在极限静态载荷导致灯具损坏时,灯具应不发生碎裂。5.3.3 水平剪力用于安装在跑道上的嵌入式灯具整体应能经受加在灯具顶部平行于安装面任何方向上的1361kg的剪力。按6.4.1.4进行水平剪力试验后,不应出现任何结构的损坏、零件移位或紧固件的松动。5.3.4 融植嵌入式灯具应能承受138OkPa的瞬时液力冲击。按6.4.4.1进行液力冲击试验后不应出现任何机械断裂、光学损坏或水渗透到光学内腔。5.3.5 机械冲击用于安装在跑道上的嵌入式灯具应能承受40J能量的反复冲击。按6.4.1.3进行撞击试验后,光学部件(包括灯泡、反射器和棱镜等)应无损坏和移动。536嵌入式灯具中含有光学部件的组件,包括灯泡,应能防止水的渗透。光学组件应能承受138kPa的内部压力。在按6.4.4.2进行防泄漏试验过程中,灯具应无任何泄漏。立式灯具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为IP65。按6.5.3进行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试验后不应有水或粉尘渗入光源腔或灯座。5.3.7 表面温度嵌入式灯具在最大工作强度下,且被重型卡车或飞机的轮子覆压10min以上时,灯具的表面温度应不大于160C。5.3.8 折性当立式灯具受到飞机的意外撞击时,应迅速从根部折断以尽量减小飞机损坏的可能性。立式顺序闪光灯应能承受204Nm的弯矩而不损坏,在弯矩达到680Nm以前应能干脆地从安装系统中脱开;立式跑道入口识别灯应能承受1762Nm的弯矩而不损坏,在弯矩达到2847Nm以前应能干脆地从安装系统中脱开。易折点高出地面不应超过38mm。易折装置在折断后应易于更换。可用5个易折装置代替灯具进行试验,任何一个不能满足要求或在易折装置折断以前灯具任何部件损坏都视为不合格。5.3.9 要求5.4.1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符合GB/T7000.1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电压应为不小于2kV交流峰值。5.4.2 防触电保护应符合GB/T7000.1中防触电保护的要求。5.4.3 绝缘电阻灯具应承受500Vdc绝缘电阻试验(带电部件与外壳)。初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o灯具在额定电流下工作Ih之后,应再次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o交变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表2规定的数值。表2量小绝缘电阻部件的绝缘最小绝缘电阻MQI类灯具11类灯具In类灯具安全特低电压(SE1.V):不同极性的载流部件之间aaa载流部件和安装表面”之间.1aa载流部件和灯具的金属部件之间aaa非安全特低电压(非SE1.V):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bb带电部件和安装表面°之间bb或c,或d带电部件和灯具的金属部件之间bb或c,或d通过开关的动作可以成为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bb或c,或d对SE1.V电压的基本绝缘(八)1对非SE1.v电压的基本绝缘(b)2附加绝缘(C)2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d)4“进行本试验时,安装表面用金属箔覆盖。5.4.4 电气强度交变湿热试验后灯具应符合GB/T7000.1中电气强度试验的要求。5.3.10 容5.5.1 浪涌保护1.ED灯具的设计应能承受浪涌或带有能够承受浪涌的浪涌保护装置,应按照GB/T17626.5规定的试验方法,通过开路电压峰值为6kV,短路电流峰值为3kA的标准1.2/50s-8/20S组合波的试验。按6.11.1进行浪涌试验后,灯具应能正常工作。5.5.2 电源端子强扰电压1.ED灯具的电源端子骚扰电压应满足表3规定的限值要求,在转换频率处,应用较低限值。«3电源端子及扰电压限值发射频率MHz准峰值dBV平均值dBV0.150.57966>0.530.073605.5.3 辐射电磁骚扰1.ED灯具测得的辐射电磁骚扰场强准峰值应满足表4规定的限值要求,在转换频率处,应用较低限值,测量的发射频率上限到1GHzo«4辐射电磁疆扰限值发射频率MHz场强V/m测量距离(10m)测量距离(3m)308890300>88216150500>216960210700>96030010005.3.11 色立式灯具的表面应为黄色,黄色在GB/T39772008的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品坐标应在表5和图2规定的界限之内,测得的45°:0°的亮度因数应不小于0.45。灯具散热器或冷却元件的表面可以是原始加工颜色或黑色。表5表面黄色界限方程界限方程橙色y=0.108+0.707x白色y=0.910-z绿色y=l.35-0.093注:图中光谱轨迹曲线的波长单位为nm。标引序号说明:+标准照明体D。图2表面颜色在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的区域界限5.3.12 求5. 7.1灯具一般要求灯具的设计应满足下述要求:a) 光学组件应包含发光部件和电源;b) 1.-849型的光源应连接到电源箱;c) 1.-859型的光源应连接到电源箱;d)远距离安装时,应提供灯具支架,以便将灯具直接安装在电源箱或支架上;e) 1.-859型灯头重量应不超过5.5kg;f) 1.-849型整体高度应不超过0.85m;g)嵌入式灯具顶部突出于跑道道面和滑行道道面之上应不超过12.5mm,且灯具上表面坡度不应大于20°。5.7.2 光耀求光源应满足5.2.3.1中最高闪光频率和高光强条件下无障碍或无调整运行1000h以上的要求。运行100Oh后,其有效光强不应低于规定值的70%,且在运行期间漏闪应不超过1%且无连续漏闪。5.7.3 电源要求为发光部件提供能量及触发脉冲的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a)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学组件供电;b)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以及有与控制单元一致的安全特性;c)安装在易折点上方灯杆上。5.7.4瞄准和水平瞄准和水平应满足以下要求:a)立式、定向灯具发光部件的设计应使光束能在垂直和水平平面内瞄准;b)应提供一个锁定装置以防止瞄准后光度头的意外移动;c)发光部件应在垂直方向上1°zvIO0内可调,水平方向上±15°内可调;d)瞄准精度不低于0.5°。5.7.5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并控制各光学组件。依照制造商的选择,控制单元可被集成到一个电源箱中;但是对于任何电源/控制单元来说,以下要求也应满足。a)控制单元的设计应能使之在220V的交流电压下工作。b)有合适额定电压的接线端子应靠近机箱的边缘或底部以防止外部电源和接入控制单元的控制线的中断。电线的绝缘等级应达到600Voc)应提供机箱背面的安装凸耳或螺栓以便垂直安装。d)如控制单元未与电源一体化,应提供符合5.3.8要求的易折点及相关硬件以便将控制盒安装到它的基座上。e)当用一个电压源或恒定电流源时,应设置一个服务入口电源断路开关。f)断路开关安装到控制单元机箱的外部时,其应防水,带锁。g)控制单元机箱的外部应有一个接地装置。h)顺序闪光灯主控失效,自动转换到应急模式(向单灯自动送出工作电压,一个等级,一个频率,自动工作运行)。i)系统应有运行转换开关,实现【类和H11I类运行模式转换。j)计时器(可选择性地提供1.-849或1.-859的电源组件计时器):1)单次计时时长至少100Oh且数据保存完好;2)应可循环工作。5.7.6系统控制系统应由主控柜及现场灯具单元设备组成,主控柜应具有开关、本地/遥控、三级调光功能。5.7.7电气保护5.7.7.1介质保护额定工作环境下,系统设备应承受5kV的电压,持续时间10ms而不发生电器组件损坏的情况。5. 7.7.2连锁开关现场控制装置和灯具应设置联锁开关,且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打开单元设备和灯具时:1)自动断开输入电源;2)所有电压应在30s内释放至50V以下的安全电压。b)系统断电后,在30s内系统设备高压降至50V以下。c)设备应有高压警示标签。5.8标记和使用说明书1 .8.1灯具上的标记下述信息应清晰、持久地标记在灯具上:a)制造商名称;b)灯具的型号和功率;c)适用时,序列号。5 .8.2使用说明书制造商应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灯具及其附件的安装、工作和维护的条件。使用说明书采用的文字至少包括中文,其内容至少包括:a)设备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b)工作原理框图;c)完整的安装接线图;d)附件清单及制造商名称和制造商的附件编号;e)使用和维护手册;f)维护说明,包括运行维护规程、故障查处及处理程序、光源更换程序。6试验方法6.1除非另有规定,室内检验温度为5C35°C,相对湿度为20%80%,室外检验不应超过仪器、仪表允许的环境条件,对于要求保持稳定的光学性能的试验,测量期间设备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3C27°C范围内,温度波动不应超过IC。6.2 光度试验按GB/T7256.12022附录E的要求进行测试。有效光强按公式(1)计算:I(|<l/)".1.,-<i)式中:Io有效光强,单位为坎德拉(Cd);I瞬时光强,单位为坎德拉(cd);t1.t2计算1。值时选取的闪光时期能使I。为最大值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单位为秒(三)。6.3 色度试验最高亮度运行时,用经过校准的色度测量仪器对额定电流和功率下点燃的灯具进行光色测定。6.4 嵌入式灯具试验6.4.1 机械试验1.1.1.1 4.1.1静态承重灯具安装在配套的基座上,试验负荷应通过一块直径比灯具整体外径至少小25mm的橡胶块加在试样顶部。橡胶块厚度至少应为25mm,肖氏硬度(八)为5570。灯具表面上31.7kgcm2的静负荷应均匀地加在橡胶块上,加压速度不应超过4536kgmin,全负荷应维持至少1min。然后继续增加负荷,直至灯具损坏发生永久性变形。1.1.1.2 振动给灯泡加上分路器并不断监视电路的通断。灯具应在20HZ500HZ整个频带上经受振动,最大加速度为10g。然后再从50OHZ2000HZ频带上经受振动,最大加速度为15g,每一次振动扫描持续10mine振动后对灯具进行检查。如果试验过程中仅灯泡振坏,应予更换并拆除分路器重新进行试验,但最大加速度为3g。在第二次试验后,对灯具进行检查。1.1.1.3 撞击将灯具牢固地固定在一块25mm厚的钢板或厚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基础上,钢板或混凝土基础的大小应至少为ImXlmo灯具以最大功率工作2h,然后保持功率不变,将一个表面经过淬火硬化、质量为2.27kg的钢球从1.83m的高度落到灯具顶面中心(避开玻璃材料)。共撞击10次,每次间隔时间为5minO当钢球质量m不为2.27kg时,应保持质量m单位为千克(kg)l与跌落高度H单位为米(m)的乘积为4.15kgmo试验后打开灯具检查。1.1.1.4 水平剪力在灯具顶部连接一根直条,直条平行于灯具安装就位后的跑道中线。直条的两端应伸出灯具的边缘以便施加载荷。灯具应装到一个基座或其模拟件上,并用制造商规定的扭矩固定,然后将灯具装到压力机上并使直条与压力机的活塞成一条直线。然后用压力机在直条的一端施加1361kg的压力。按此方式对直条的两端分别加压随即放松各20次。试验后检查灯具。6.426.4.21低温工作灯具全部浸入水中,在(T0±2)°C的低温环境下放置24h,然后立即在额定电流下工作0.5h或到灯具能够脱开冰块为止,如此重复3个循环。试验后检查灯具。6.4.22循环和热冲击试验灯具进行开关循环试验(至少4h开和4h关),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以额定电流和/或电压供电工作,然后关灯并立即将灯具浸入水下至少305mm深处,维持至少4h。水温在灯具浸入前应为5C或低于5。循环重复3次试验,在3次循环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64.3表面温度将灯具固定在其正常的支撑结构上,灯具下面和四周有至少10Cm厚的砂层。灯具应使用最低透射比的滤光片。测量温度的热电偶应固定在灯具的最热点和橡胶块之间。灯具在环境温度为(25±2)的静止空气中以最大功率至少工作2h,然后将一块厚度为25mm40mm的橡胶覆盖在灯具上,在橡胶上均匀施加至少70Okg的负载,持续10min,查看灯具上面的最大温度是否超过160。6.44S*t½6.4.4.1 i>½将灯具整体浸入水下约13mm深处。灯具上表面用一个不透水的金属圆桶圈起来,圆桶内有一个直径为45mm的钢质活塞。圆桶内应注满水并排去全部空气,然后用一个2.27kg的钢球从1.83m高度上坠落到活塞上。当钢球质量m不为2.27kg时,应保持质量m单位为千克(kg)与跌落高度H单位为米(m)的乘积为4.15kgm.如此重复5次。试验后检查灯具。6442防泄漏试验灯具整体通过了振动试验、撞击试验、液力冲击试验以及载荷试验后再进行本试验。在进行泄漏试验之前,应将引入灯具的导线承受13.6kg的拉力5min以测试导线入口处的密封完好与否。然后将灯具浸入水下至少76mm深处并使灯具承受138kPa的内压10min。试验后检查灯具。6.4.5加速寿命试验灯具模拟安装在道面上的情况。将灯具放在温度稳定在(55±2)C的干沙里。灯具下方和四周的沙层厚度应不小于127mm。干沙应填满道面以下所有空隙。然后灯具在额定电流下以20h的点亮及4h的熄灭的循环方式工作500h。试验时配用滤光片的灯具应配上透射比最低的滤光片。试验结束后去掉全部干沙,测量灯具的光度性能。6.5 立式灯具试验6.5.1 高温试验灯具应配用功率最大的灯泡和透射比最低的滤光片,按正常运行方式装配,并在(55±2)°C的温度下保持点亮状态72ho试验结束后测量灯具的光度性能。6.5.2 ISawte灯具在(一40±2)°C的低温环境下放置24h,在试验的开始和结束时各工作5min。试验后检查灯具。6.5.3 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试验按照GB/T7000.1中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试验进行。试验后,打开灯具进行检查。6.5.4 热冲击试验灯具应配用最大功率的光源,按正常工作方式装配设计使用的光学组件,在环境温度下以额定电流和/或电压供电工作,直至灯具温度稳定。然后用低于5的水进行10min的3mm/min的人工降雨试验。试验后检查灯具。6.5.5 折性试验按标称高度将灯具完全组装好并牢固地固定在一块底板上。负荷应加在灯体上刚刚在透镜下面的一点上,以不大于220Nmin的速度逐渐加力,直至达到204Nm(跑道入口识别灯为1762Nm)为止。在确知灯具能够经受此负荷而不损坏后,应继续以原速度增大负荷,这个易折点应在弯矩达到680Nm(跑道入口识别灯为2847Nm)以前折断。非金属易折装置应在高温和低温试验后进行本试验。6.5.6 太阳辐射试验灯具上外露的非金属和非玻璃零部件,应进行太阳辐射试验。按照GB/T2423.242022中程序B进行56个循环的太阳辐射试验。试验结束后检查灯具。若其光学透镜或光学罩为塑料材料,则需在本试验后再进行光度试验。若制造商提供第三方报告证明此部件已通过本试验,则无需进行本试验。6.5.7 J5三选以下任一方法试验。a)灯具倒转90°,连同易折装置按正常固定方式固定在支持物上,使最大迎风面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在灯具上以加负载或吊重的方式均匀地施加压力,历时10min(然后将灯具翻转180°,重复上述试验。施加的压力P按公式(2)计算:p=v2×2.4×S÷1502(2)式中:p-压力,单位为千牛(kN);S最大迎风面的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V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风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b)将灯具放入风洞内,以最大迎风面迎风,将风速增大到标准规定的最大风速,维持IOmi*然后将灯具旋转180°,重复上述试验。经以上任一试验后,测量灯体的偏移,检查灯具和易折装置。6.6 表面颜色日间目视表面通过目视检查其颜色,并测量其投影面积。表面黄色按GB/T3979规定的方法,使用标准照明体D6S,采用45°照射、垂直接收的方式进行检验。6.7将灯具置于快速温度变化(湿热)试验箱中,调节箱内温度为+55°C,相对湿度为95%进行5个循环试验(每个循环48h)c在设备测试24h时进行一项操作测试。试验后,灯具应能正常工作。6.8 盐雾试验按照GB/T2423.17进行48h的盐雾试验。试验后检查灯具。6.9 低气压试验按GB/T2423.21的规定进行试验,气压变化速度不大于IokPamin,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16h的试验,试验期间,观察灯具是否正常工作,试验后目视检查灯具是否损坏。6.10 电气试验6.10.1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按GB/T7000.1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进行试验。6.10.2 防触电保护按GB/T7000.1中防触电保护的要求进行试验。6.10.3 绝缘电阻在灯具的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施加500VdC持续Imin,测量初始绝缘电阻值。灯具在额定电流下工作Ih后,再次测量绝缘电阻值。6.10.4 电气强度按照GB/T7000.1中电气强度试验的要求进行试验。使用高压变压器进行试验时,开始施加的电压应不超过规定值的一半,然后逐渐增至规定值。试验期间观察是否发生闪络或击穿现象。6.11 电磁兼容试验6.11.1 浪涌按照GB/T17626.5进行浪涌试验。浪涌发生器应能够产生标准1.2/50s-8/2OHS组合波,开路电压峰值为6kV,短路电流峰值为3kA。将浪涌发生器输出耦合到被测灯具的供电回路中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灯具正常工作,然后开通浪涌发生器,对被测灯具的输入电源回路施加15S间隔的冲击电流或电压5次。试验后检查灯具是否正常工作。6.11.2 S端子疆扰电压应使用GBT6113.101所规定的测量接收机和GB/T6113.102规定的502/50HH+5Q(或50Q/50uH)的人工电源网络(V型网络)。人工电源网络(V型网络)的输出端子与被测量装置(EUT)端子应相距(0.8±0.05)m,并用一根0.8In长的三芯软缆中的电源线连接。被测装置应放置在水平接地参考平板上,其朝向与正常使用情况相一致,其金属体/物件距离接地参考平板的绝缘距离不应超过0.15mo辅助设备应按正常的安装方法进行布置。如果这意味着辅助设备也需要安装在现场,则应按照适用于EUT的同样条件(例如,到接地平板的距离,绝缘垫的厚度,电缆的布置等)对其进行布置。灯具边缘与尺寸至少为2mx2m接地的垂直导电表面的距离应至少为0.4m。如果测量在屏蔽室内进行,该距离是指到屏蔽室最近的内壁的距离。6.11.3 辐射电磁疆扰准峰值测量接收机应符合GB/T6113.101的要求。峰值测量接收机应符合GB/T6113.101的要求,并具有GB/T6113.101所要求的6dB带宽。试验应在开阔试验场地(OTAS)或半电波暗室(SAC)进行。应符合GB/T6113.104的规定,使用平衡偶极子天线。当频率等于或高于80MHZ时,天线的长度应为谐振长度;当频率低于80MHz时,其长度应等于80MHz的谐振长度。用天线来测量辐射场,天线距EUT边框的水平距离应满足表4的规定。在每一个测试频率,应在接地平板上方Im4m的范围内调整天线的高度,以便获得最大的指示值。在测量过程中,应改变天线和EUT之间的方位角以寻找最大的场强读数。为此,可采用旋转EUT的方法。如果这样做有困难,则可使EuT的位置固定不变,让天线围绕EUT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为了寻找最大的场强读数,应相对EUT依次将天线改变为水平或垂直极化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GB_T7256.2-2023民用机场助航灯具第2部分:顺序闪光灯和跑道入口识别灯.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