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_T216-2024《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docx
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分类和标记25 通用要求36 要求47 试验方法118 检验规则129标志和随行文件1410包装、运输和储存15附录A(资料性)分类示意图16附录B(规范性)常用材料标准2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JG/T2162007小单元建筑幕墙,与JG/T216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适用范围中增加了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三种人造板材,并在相应章节中补充了对应内容(见第1章、5.3.4、6.1.4、6.2.4、6.3.4、7.2.4、7.3.4、8.2);b)增加了“小单元附框”“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的术语和定义(见3.1、3.2);C)删除了“小单元板块”“小单元建筑幕墙”“空缝小单元建筑幕墙”的术语和定义(见2007年版的3.1、3.2、3.3);d)更改了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的分类,并补充了标记方法(见4.1、4.2);e)增加了“通用要求”,将“材料”列入“通用要求”(见第5章,2007年版的第5章);f)增加了对中空玻璃密封胶选用的要求(见5.2.1.3);g)增加了对密封胶成分的要求(见5.2.1.4);h)增加了对玻璃选用的要求(见5.3.1.2);i)增加了对紧固件的材质要求(见5.4.2);j)增加了对金属焊钉的要求(见5.4.3);k)更改了小单元附框与框架挂钩搭接深度的要求,并更改了采取防脱落措施的表述(见5.5.2,2007年版的6.2.5);1)增加了小单元附框与框架挂钩配合处应设置防摩擦噪声构造的要求(见5.5.3);m)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对与结构胶接触的胶条材质要求(见6.1.1.1);n)增加了小单元附框截面厚度和长度的要求(见6.1.1.2、6.1.2.2、6.1.3.2);0)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对结构胶宽度和厚度的要求(见6.1.1.3);p)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对中空玻璃合片结构胶与附框粘接结构胶相对位置的要求(见6.1.1.4);q)增加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设置托条及垫块的要求(见6.1.1.6、6.1.1.7);r)增加了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面板与小单元附框的连接要求(见6.1.2.1、6.1.2.3、6.1.2.4、6.1.2.5);S)增加了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强肋的设置要求(见6.1.2.6);t)增加了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面板与小单元附框的连接要求(见6.1.3.1、6.1.3.2、6.1.3.3);u)更改并简化了物理性能要求的内容(见6.4、7.4、8.4.2); )更改了检验类别(见8.1)、检验项目(见8.2);w)增加了分类示意图(见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木文件主要起草人:冯国敏、姜清海、毛伙南、井清涛、崔传芹、刘会涛、郝伟、廖拓、窦铁波、王振西、范旭、潘冬。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7年首次发布为JG/T216200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ll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的分类和标记、通用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玻璃、金属板、石材和人造板材(仅包括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为面板材料的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木适用于木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8485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14683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522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16776建筑用硅碉结构密封胶GB/T18250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1086建筑幕墙GB/T23261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24266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29043建筑幕墙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31433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31851硅酮结构密封胶中烷烽增塑剂检测方法GB/T32839干挂石材用金属挂件GB/T34327建筑幕墙术语GB/T38264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C887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T914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G"455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JGJ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l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336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43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小单元附框appendentframefordivisionunit与面板四边或对边连接,并与幕墙支承框架插接挂装的通长附框或短附框(挂件)。3.2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divisionunitmemberforcurtainwall由面板和小单元附框组成的以插接挂装方式固定于幕墙支承框架的预制单元组件。4分类和标记4.1分类4.1.1按面板材料分类和标记代号见表1,分类示意图见附录A。«1面板材料分类和标记代号面板材料分类玻璃金属板石材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代号B1.JSSCCBTBWJ4.1.2按小单元附框长度及与面板连接方式分类和标记代号见表2,分类示意图见附录Ao表2小单元附框长度及与面板连接方式分类和标记代号小单元附框长度通长附框短附框(挂件)小单元附框与面板连接方式结构胶螺钉卡槽背栓结构胶螺钉卡槽背栓代号CJC1.CCCSDJD1.DCDS4.1.3按构造形式分类和标记代号见表3,分类示意图见附录A。表3构造形式分类和标记代号构造形式隐框半隐框明框代号YKBYMK4.2«ie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的产品名称代号为XDY,其标记由产品名称、本文件编号、面板材料、小单元附框长度及与面板连接方式、构造形式、规格组成。XDY-JGT216-规格,以面板的长度和宽度(mm)并各用4位数字表示构造形式代号引、单元附框长度及与面板连接方式代号=面板材料代号本文件编号产品名称代号示例1:长度1600mm、宽度1200mm、采用通长附框、以结构股连接的半隐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标记为:XDY-JGZT216-B1.-CJ-BY-16001200示例2:长度900mm、宽度600mm、采用短附框、以背栓连接的隐框瓷板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标记为:XDY-JG/T216-CB-DS-W-090006005通用要求5.1 金属材料5.1.1 铝合金型材5.1.1.1铝合金型材应符合附录B中B.1标准的规定,型材精度为高精级。表面处理方法根据使用要求确定。5.1.1 .2隔热型材应符合GB/T5237.6的规定。5.1.2 钢材5.1.2.1钢材应符合附录B中B.2标准的规定。5.1.2.2 不锈钢宜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并应符合附录B中B.2标准的规定。5.1.2.3 钢材表面应具有防腐蚀能力,并应采取防止双金属接触腐蚀措施。5.2密封材料5.2.1 胶5.2.1.1 密封胶应符合附录B中B.3标准的规定。5. 2.1.2结构密封胶同基材、面板和附件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相容性。结构胶粘结性和相容性试验应符合GB16776的规定。6. 2.1.3中空玻璃第一道密封用丁基热熔密封胶,应符合JC/T914的规定。第二道密封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符合GB24266的规定。7. 2.1.4硅酮类密封胶不应含有烷燃增塑剂,并应符合GB/T14683中GW类要求。烷烧增塑剂检测应按GB/T31851的规定进行。5.2.1.5 与多孔性材料面板接触,粘结密封胶、密封剂应符合GB/T23261的规定,面板污染性应符合设计要求。5.2.1.6 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用环氧胶粘剂应符合JC887的规定。5.2.2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或硅橡胶,并应符合附录B中B.3标准的规定。5.3面板5.3.1 玻璃5.3.1.1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应符合附录B中B.4标准的规定。5. 3.1.2玻璃应符合JGJII3的规定,宜选用夹层玻璃、均质钢化玻璃或超白玻璃。钢化玻璃应符合JG/T455的规定。1.1.2 金属板金属板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单层铝板、铝塑复合板、蜂窝铝板、不锈钢板、彩色涂层钢板、铜合金板、钛合金板,并应符合附录B中B.5标准的规定。1.1.3 石材石材面板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放射性应符合GB6566中A级、B级和C级要求,表面宜采用六面防护处理,并应符合附录B中B.6标准的规定。1.1.4 人造板材人造板材应符合附录B中B.7标准的规定。5.4 紧固件与锚固件5. 4.1紧固件规格和尺寸应经受力计算确定,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可靠性,并应符合附录B中B.8标准的规定。6. 4.2胶条封闭或开放式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使用的紧固件、背栓应采用不锈钢A4组别材质。7. 4.3金属焊钉材质和规格应经受力计算确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焊钉焊后弯曲检验可采用打弯方法,并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5.5 连接设计5.5.1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设计及构造应符合GB/T21086、JGJlO2、JGJ133和JGJ336的规定。5.5.2小单元附框与框架挂钩插接搭接深度不应小于8mm,并应采取止退垫块等防滑移、防脱落措施。5.5.3小单元附框与框架挂钩配合处应设置防止金属摩擦噪声胶条或柔性垫片。5.5.4小单元附框宜采用铝合金型材,受力部位截面厚度应根据构造、承载工况、挂钩偏心距等因素计算确定。6要求6.1 构造6.1.1 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1.1.1 玻璃面板与小单元附框应采用中性硅酮结构胶粘结,结构胶与小单元附框及面板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相容性。与结构胶直接接触的胶条应采用硅胶条。6.1.1.2 小单元附框应采用通长附框,可按对边或四边设置,截面壁厚不应小于2mm。6.1.1.3硅酮结构胶粘结厚度和宽度应计算确定。粘结厚度不应小于6mm,且不宜大于12mm;粘结宽度应大于厚度,且不应小于7mm。6.1.1.4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采用隐框形式时,中空玻璃合片用结构胶位置和玻璃与附框粘结用结构胶位置应至少有一对边重合。6.1.1.5采用胶条封闭或开放式结构形式时,结构胶不应外露。1.1.1.6 隐框或横向隐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面板下端应设置不少于2个托条,托条应同时承托多层玻璃中的各片玻璃,并应与支承构件机械连接。托条截面应经计算确定,能承受面板重力荷载作用,且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1.1.1.7 明框或横向明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面板下端与小单元下附框槽底之间应设置不少于2块支承胶垫,胶垫厚度不应小于5mm,长度不应小于100mm,宽度不应小于面板厚度。6.1.2 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1.2.1 金属面板与小单元附框连接可采用抽芯钾钉、螺栓、螺钉、金属焊钉、结构胶等方式,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及计算要求。6.1.2.2 小单元附框宜采用通长附框,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mm。采用短挂件时,长度不宜小于80mm,截面厚度不应小于3mm。6.1.2.3 通长附框连接卸钉、螺钉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350mm。短挂件连接卸钉、螺钉不应少于2个。短挂件间距不宜大于350mm,外侧与面板边缘距离不宜大于100mm。6.1.2.4 金属面板与小单元附框采用结构胶连接时,结构胶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计算要求,并应增加焊钉等机械连接加固措施,该焊钉应能承受金属面板重力荷载作用。6.1.2.5 金属面板与小单元附框采用金属焊钉连接时,金属焊钉与金属面板连接承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金属焊钉材质、规格及布置间距应符合设计及计算要求。6.1.2.6 金属面板可根据受力需要设置加劲肋,加劲肋纵横交叉处、加强肋与面板及面板折边处应可靠连接。6.1.3 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1.3.1 石材面板与小单元附框连接可采用短槽、通槽、背栓等方式,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及计算要求。6. 1.3.2石材面板与小单元附框连接采用短槽、通槽方式时,挂件与石材槽口之间应填充环氧胶粘剂,并应完全固化后才能安装。短挂件截面壁厚不应小于4mm,长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符合GB/T32839的规定;通长附框截面壁厚不应小于3mm。6.1. 3.3石材面板与小单元附框采用背栓连接时,背栓材质、规格、布置应符合设计及计算要求,背栓中心与小单元附框挂钩受力点偏心距不应超过背栓直径的3倍。背栓与石材面板组装时,应设置防止扩张环后套筒滑动的措施。小单元附框与石材面板之间应设置隔离垫片。6.2. 3.4转角石材面板组合时应采用背栓及金属角码连接。转角构造应能承受侧向水平荷载作用。6.1.4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1.4.1 瓷板、微晶玻璃板与小单元附框连接可采用短槽、通槽、背栓等方式。采用短槽、通槽连接时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8mm,采用背栓连接时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6.1.4.2 陶板与小单元附框连接可采用短槽、通槽方式,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5mm。1.1.1.1 4.3与人造板材连接的小单元附框截面厚度、长度、入槽深度以及与面板边缘距离应符合JGJ336面板及其连接设计要求,并经计算确定。6.1.4.4 当小单元附框与面板采用短槽或通槽连接时,面板自重应由下部小单元附框承受,并采用不污染面板的胶粘剂填充小单元附框与槽口之间空隙。6.1.4.5 小单元附框与陶板槽口前后之间空隙宜填充不污染面板的密封胶、胶粘剂或设置弹性垫片。6.2外观质6.2.1 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2.1.1构件表面应平整,外露表面不应有明显擦伤、腐蚀、污染、斑痕。6.2.1.2玻璃品种、规格与色彩应符合设计要求,色泽应均匀,不应有析碱、发霉和镀膜脱落等缺陷。6.2.1.3每平方米玻璃表面擦伤、划伤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每平方米玻璃表面损伤项目要求检测方法0.lmm-0.3mm宽度划伤痕长度100mm;不超过8条目测观察、钢直尺擦伤总面积mm2500钢直尺6.2.1.4铝合金型材不应有脱膜,明框小单元附框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肉眼可察觉的变形、波纹或局部压砸等缺陷。6.2.1.5有装饰要求的一个分格铝合金型材表面擦伤、划伤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一个分格铝合金型材表面损伤项目要求检测方法擦伤、划伤深度不大于表面处理膜层厚度目测观察擦伤总面积mm2300钢直尺划伤总长度10钢直尺擦伤和划伤处数3日测观察6.2.2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2.2.1金属面板表面处理层厚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金属面板表面交理层厚度单位为微米表面处理方法平均厚度t检测方法氧化着色t>15测厚仪静电粉末喷涂40t120测厚仪氟碳喷涂t30测厚仪聚氨酯喷涂t40测厚仪6.2.2.2金属板外观应整洁,涂层不应有漏涂。装饰表面不应有明显压痕、印痕和凹凸等残迹。装饰表面每平方米表面擦伤、划伤应符合表7的规定。*7每平方米金属板表面损伤项目要求检测方法划伤深度不大于表面处理膜层厚度目测观察划伤总长度mm100钢直尺擦伤总面积mm2300钢直尺划伤、擦伤总处数4目测观察6.2.3 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2.3.1 每平方米细面和镜面板材的正面擦伤、划伤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每平方米细面和镜面板材正面损伤项目要求检测方法划伤宽度不超过0.3mm,长度小于100mln,不多于2条。宽度小于0.1Inm不计钢直尺擦伤面积总和不超过50Omm2,面积小于100mm?不计钢直尺注1:石材花纹出现损坏的为划伤。注2:石材花纹出现模糊现象的为擦伤。6.2.3.2 同一立面上板材色调花纹应符合设计要求。6.2.4 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2.4.1构件表面应平整、洁净,无污染,颜色基本一致。不应有缺角、裂纹、裂缝、斑痕等缺陷。瓷板、陶板施釉表面不应有裂纹和龟裂。6.2.4.2构件缺棱、缺角、裂纹、窝坑、擦伤、划伤等表面损伤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表面损伤项目要求检测方法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缺棱:长度X宽度不大于IOmnIXInlm周边,长度小于5mm不计允许1处允许1处允许1处钢直尺缺角:边长不大于5mmX2mm,边长小于2mmX2mm不计允许1处允许2处允许1处钢直尺裂纹(包括隐裂、釉面龟裂)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目测观察窝坑(毛面除外)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目测观察明显擦伤、划伤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目测观察轻微划伤:长度WlOOmm允许2处允许2处允许2处目测观察、钢直尺轻微擦伤总而积mm2300300300钢直尺注:轻微划伤、擦伤是指深度不超过表面处理深度,或站立在3m距离处不可见的划伤、擦伤。6.3制作和组装质6.3.1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10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小单元附框长宽尺寸士1.0钢卷尺小单元附框组装间隙0.5塞尺小单元附框接缝高度差0.5深度尺构件周边玻璃与小单元附框位置差1.0深度尺结构胶缝宽度+2.0O卡尺或钢直尺结构胶缝厚度+0.5O卡尺或钢直尺构件长宽尺寸±2.5钢卷尺构件对角线差长边2000W2.0钢卷尺长边2000W3.0构件平面度1.5Iln靠尺及塞尺构件厚度±1.5卡尺6.3.2金JR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亳米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小单元附框长宽尺寸±1.0钢卷尺构件长宽尺寸2000±2.0钢卷尺>2000±2.5构件对边尺寸差±1.0钢卷尺构件对角线差2000W2.0钢卷尺>20002,5构件平面度1.5Iln靠尺及塞尺折弯高度±1.0卡尺6.3.3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6.3.3.1石材安装槽口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石材安装槽口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通槽短槽检测方法最小尺寸允许偏差最小尺寸允许偏差槽宽度7.0+0.57.0±0.5卡尺槽长度(短平槽槽底处)-±2.0100.0±2.0卡尺槽深角度偏差槽深/20矢高/20深度尺两短槽中心线距离+2.0钢卷尺槽端部到板端部距离-不小于3倍板材厚度及85,不大于180±2.0卡尺槽任i侧边到板外表面距离8.0+0.58.0±0.5卡尺槽任一侧边到板内表面距离(含板厚偏差)-±1.5±1.5卡尺槽深度(有效长度内)16±1.516+1.5深度尺6.3.3.2石材背栓孔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13石材背栓孔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为亳米项目尺寸范围允许偏差检测方法背栓孔孔径(M6、M8背栓)直孔+0.40.2卡尺花岗石扩孔±0.3软质石材扩孔+1.0-0.3孔中心到板边的距离最小50,最大180±2.0钢卷尺孔底到板面保留厚度8.0±0.5卡尺孔深度+0.50深度尺孔间距1.1.3001.0钢卷尺300<1.8001.5800<1.13002.0相邻孔高低差1.8001.0钢卷尺800<1.13001.56.3.3.3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组装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的规定。*14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组装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为亳米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对边小单元附框间距±0.5钢卷尺同边短挂件的中心线距离±2.0钢卷尺表14(续)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同边短挂件直线度0.5靠尺及塞尺构件长宽尺寸±1.0钢卷尺构件对角线差±1.5钢卷尺构件平面度亚光面、镜面板W1.OIm靠尺及塞尺粗面板2,0Im靠尺及塞尺构件厚度亚光面、镜面板±1.0卡尺粗面板+2.0-1.0卡尺6.3.4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短槽连接槽口宽度+0.50卡尺槽口长度+3.00卡尺槽口深度+1.00深度尺槽端到板端边距离+3.00钢卷尺槽中心线到正面距离+0.50卡尺对边小单元附框间距±0.5钢卷尺同边短挂件的中心线距离±2.0钢卷尺同边短挂件直线度0.5靠尺及塞尺背栓连接直孔孔径+0.40卡尺扩孔孔径±0.3卡尺孔深+0.20深度尺孔中心到端边距离+3.01.0钢卷尺孔间距1.1.300W1.O钢卷尺300<1.8001.5800<1.13002,0相邻孔高低差1.8001.0钢卷尺800<1.13001.5表15(续)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构件长宽尺寸±1.0钢卷尺构件对角线差2.0钢卷尺构件平面度1.0Im靠尺及塞尺构件厚度+1.0卡尺6.4物理性能6.4.1 抗风压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p3应符合GB/T21086的规定。在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值作用下,幕墙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绝对挠度应符合GB/T21086的规定。6.4.2 水密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幕墙水密性能分级指标ap应符合GB/T21086的规定。6.4.3 气密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幕墙整体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A应符合GB/T21086的规定。6.4.4 层间变形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GB/T18250的规定。6.4.5 耐撞击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GB/T38264的规定。6.4.6 热工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保温性能和遮阳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GB/T31433的规定。6.4.7 空气声隔声性能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共同组成构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GB/T31433的规定。7试验方法7.1 构造采用目视观察,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检验。7.2 外观质7.2.1 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外观质量按6.2.1的要求检测。7.2.2 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外观质量按6.2.2的要求检测。7.2.3 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外观质量按6.2.3的要求检测。7.2.4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外观质量按6.2.4的要求检测。7.3 制作和组装质7.3.1 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制作和组装质量按6.3.1的要求检测。7.3.2 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制作和组装质量按6.3.2的要求检测。7.3.3 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制作和组装质量按6.3.3的要求检测。7.3.4 3.4人造板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制作和组装质量按6.3.4的要求检测。7.4 软理性能7.4.1 抗风压性能检测按GB/T15227的规定进行。7.4.2 水密性能检测按GB/T15227的规定进行。7.4.3 气密性能检测按GB/T15227的规定进行。1.1.1 4.4层间变形性能检测按GB/T18250的规定进行。1.4.5 耐撞击性能检测按GB/T38264的规定进行。1.4.6 保温性能检测按GB/T29043的规定进行,遮阳性能检测按GB/T2680、JGJ/T151的规定进行。7. 4.7空气声隔声性能检测按GB/T8485的规定进行。8检验规则7.1 检蕤类别产品检验主要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16。表16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类别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构造6.1.17.1©©2外观质量6.2.17.2.1©©3制作和组装质量6.3.17.3.1©©4金属小单元建筑恭墙构件构造6.1.27.1©5外观质量6.2.27.2.2©©6制作和组装质量6.3.27.3.2©7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构造6.1.37.1©©8外观质量6.2.37.2.39制作和组装质量6.3.37.3.3©表16(续)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类别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0人造板材小单兀建筑幕墙构件构造6.1.47.111外观质量6.2.47.2.412制作和组装质量6.3.47.3.413抗风压性能6.4.17.4.114水密性能6.4.27.4.215气密性能6.4.37.4.316层间变形性能6.4.47.4.417耐撞击性能6.4.57.4.5O18热工性能6.4.67.4.6O19空气声隔声性能6.4.77.4.7-0注:“”为必检项目;“0”为非必检项目,根据设计或用户要求可定为必检项目;“一”为不要求。7.3 出厂检验7.3.1 组批与抽样规则8. 3.1.1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6的规定。8. 3.1.2同一工程,相同设计、材料、工艺的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每100件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8. 3.1.3外观质量的检验,选用全数检验方案。8. 3.1.4构造、制作和组装质量的检验,从每个检验批中随机抽取10%并不少于5件。8.3.1.5每100件应随机抽取1件进行结构胶粘结性试验。8.3.2判定规则8.3.2.1抽样检验时,检验批的不合格判定数不超过10乳且不合格值不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结构胶尺寸及粘结性全部合格,应判定该检验批合格。8 .3.2.2检验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加倍抽样检验,如仍不符合要求,应判定该检验批质量不合格。结构胶粘结性检验出现一次不合格的,应判定该检验批质量不合格。9 .4型式检验9.1.1 检验时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两年检验一次;d)产品停产两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9.1.2 组批与抽样规则8.4.2.1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6的规定。8. 4.2.2构造、外观质量、制作和组装质量检验,从产品出厂检验合格的检验批中随机抽取3件试件。8.4. 2.3物理性能检验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取试件,将小单元幕墙构件与支承框架组成幕墙系统进行检测。8.4.2.4物理性能检验试件应具有代表性,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的试件选取应按GB/T15227的规定进行,层间变形性能的试件选取应按GB/T18250的规定进行。8.4.3判定规则8.4.3.1抽检产品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及设计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合格。8.4.3.2构造、外观质量、制作和组装质量检验项目的判定应符合8.3.2的规定。8.4.3.3物理性能检验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若有不合格项,可再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加倍试件对该不合格项进行重复检验,重复检验结果全部达到设计要求时判定该项目合格,否则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9标志和随行文件9.1 标志产品适当部位应标识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或商标;b)产品执行标准编号;O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9.2 随行文件9.2.1 合格证书每个出厂检验批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合格证书的编制应符合GB/T14436的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商标及标记(包括产品执行标准编号);b)产品型式检验的性能参数值;c)构件表面处理种类、色泽、膜厚;d)构件生产日期、检验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及制造商的质量检验印章;e)制造商名称、地址及质量问题受理部门联系电话;f)用户名称及地址;g)原材料的材质报告。9.2.2 产品说明书每批产品出厂应有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T9969规定,并应包括产品说明、安装说明、使用说明和维护保养说明等主要内容。10包装、运输和储存10.1 包装10.1.1 产品应使用无腐蚀材料包装。10.1.2 包装箱应有足够的强度,避免产品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受损,铝合金材料包装应符合GB/T3199的规定。10.1.3 包装箱标志应符合GB/T6388的规定。10.1.4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怕湿”“小心轻放”“向上”等标志,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10.2 运输10.2.1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相互碰撞。10.2.2 产品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扔、碰撞。10.2.3 产品应采用有足够强度的专用货架放置,并应采用将构件与衬垫固定的措施。10.3 储存10.3.1 产品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严禁与酸碱等类物质接触,并应防止雨水渗入。10.3.2产品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应用不透水材料在构件底部垫高100mm以上。10.3.3产品储存时,应放置在专用货架上,并采取防止构件变形的支承防护措施。构件之间应有防碰撞、防划伤隔离措施。10.3.4产品存放应按生产和安装顺序编号并明确标识,合理摆放,不宜频繁起吊移位和翻转倾覆。附录A(资料性)分类示意图A.1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隐框(图A.2)和半隐框(图A.1和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按构造形式分为明框(图A.1)、图A.2组合使用)。1玻璃面板;2一小单元附框:3结构胶;4一防噪声胶条:5一防滑移脱落装置;6一支承框架(立柱);7一支承框架(横梁);8密封胶;9一支承块。图A.1明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示意图1一玻璃面板;2一小单元附框;3结构胶;4一防噪声胶条;5一防滑移脱落装置:6一支承框架(立柱);7一支承框架(横梁);8密封胶;图A.2除框玻璃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示意图9一支承块;IO一玻璃托条。A.2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按构造形式分为明框(图A.3)、隐框(图A.4)和半隐框(图A.3和图A.4组合使用)6423标引序号说明:1金属面板;2一小单元附框;3一钾钉;4一防噪声胶条;5一防滑移脱落装置;6一支承框架(立柱);7一支承框架(横梁);8密封胶。图A.3明框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金属面板;2一小单元附框:3一钾钉;4一防噪声胶条;5一防滑移脱落装置:6一支承框架(立柱);7一支承框架(横梁);8密封胶。图A.4隐框金属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示意图a.3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石材小单元建筑幕墙构件按小单元附框(挂件)与面板的连接方式分为槽式连接(图A.5)和背栓连接(图A.6)。标引序号说明:1一石材面板:2一小单元附框(挂件);3一环氧胶粘剂;4一防噪声胶条:5一防滑移脱落装置;6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