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11257-2023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docx
-
资源ID:1417038
资源大小:34.3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NB_T11257-2023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docx
ICS73.040CCSD00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112572023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Safetyconditionsassessmentofwaterhazardspreventionandcontrolofminingandtunnellingworkingfaceinundergroundcoalmine202371-26实施2023-05-26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I4评价一般要求15采煤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26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6附录A(资料性)采煤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9附录B(资料性)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10参考文献1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生优、赵宝峰、王世东、郑厚发、贺鑫、杨扬、张锋、刘海义、张毅、许德轩、赵会国、刘彬。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的一般要求、采煤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主要内容及要求、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主要内容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井工煤矿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663(所有部分)煤矿科技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5663(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safetyconditionsassessmentofwaterhazardspreventionandcontrolofminingandtunnelingworkingface采掘活动前,通过对采掘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充水条件及采取的防治水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分项判定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最终综合判定采掘工作面是否满足安全条件的过程。4评价一般要求3.2 评价目标通过对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各要素及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价,判定采掘工作面能否安全生产。有一项不符合的,应采取措施并重新进行评价,直到所有条件均符合要求,采掘工作面方可安全生产。3.3 评价准备工作4.21 4收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各类特殊水害风险评价报告、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采掘工作面物探成果报告、地质说明书、探放水设计、探放水总结、以往采掘活动资料等基础资料,全面分析评价采掘工作面各类水害探查、治理、验证、评价情况。4.22 2防治水措施对采掘工作面主要水害类型的专项防治水措施的针对性、贯彻落实情况及有效性进行评价。4.3 评价内容4.3.1 采煤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地表水害评价、顶板水害评价、底板水害评价、老空(火烧区)水害评价、导水通道评价、防治水措施评价、防排水系统评价等综合评价。4.3.2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地表水害评价、顶板水害评价、底板水害评价、老空(火烧区)水害评价、导水通道评价、探放水措施评价、防治水措施评价、防排水系统评价等综合评价。4.4 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基础资料评价与现场评价相结合。4.5 评价时间各工作面采掘前,对相应的采掘工作面进行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条件发生变化或因工作特殊需要时对采掘工作面进行评价。5采煤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5.1 地表水害评价5.1.1 评价主要内容查清并掌掘对采煤工作面有影响的地表水害因素、地表水害防治工程、地表水害防治制度和措施、防隔水煤(岩)柱、垮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高度、保护层厚度。5.1.2 WWKt采煤工作面地表水害安全条件评价的标准见表1°表1采煤工作面地表水害安全条件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地表水害因素查清并掌握,见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五十二条符合要求未查清和掌握不符合要求地表水害防治工程已按相关要求进行,见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七条符合要求未进行或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不符合要求地表水害防治制度和措施已按相关要求建立并落实,见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符合要求未建立和落实或未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和落实不符合要求防隔水煤(岩)柱H,>H+H0符合要求H1<HrH0不符合要求注1:相关要求主要参考煤矿防治水细则注2:H;防隔水煤(岩)柱高度,单位为米(m);%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单位为米(m);电-保护层厚度,单位为米(m)注3:式中H、H,的计算,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的相关规定,5.2 顶板水害评价5.2.1 评价主要内容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存在含水层的,应综合分析导水裂隙带高度、含水层富水性等,结合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验进行可疏性评价,具备疏放水条件的应开展顶板水疏放工作。导水裂隙带高度、疏放水钻孔疏放总水量、疏放水钻孔残余水量。5.2.2 Wt对整体疏放水工程成果进行评价。采煤工作面顶板水害安全条件评价的标准见表2。表2采煤工作面顶板水害安全条件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疏放水钻孔疏放总水量Q.Q.NQj符合要求Q,>Q,不符合要求疏放水钻孔残余水量QQaQ.符合要求Q4>Q4不符合要求注:Q,一疏放水钻孔疏放总水量,指所有顶板水疏放钻孔疏放水量之和,单位为立方米(n?);Q:一一工作面回采影响范围内顶板含水层的静储量,单位为立方米(in,);Q.一一疏放水钻孔残余水量,指截至评价时所有顶板水疏放钻孔残余水量之和,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G113h);Q4一一工作面回采影响范围外动态补给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113h),5.3 底板水害的5.3.1 评价内容采煤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完整地段和受构造破坏地段的突水系数情况。5.3.2 评价要求采煤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波及至底板含水层时,不符合要求,要采取防治水措施。采煤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未波及至底板含水层时,可以采用突水系数T评价。根据底板隔水层厚度、底板隔水层水头值确定突水系数。突水系数按照公式计算:T=PM(1)式中:T突水系数,单位为兆帕每米(MPam);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实际水头值,单位为兆帕(MPa);水压应当从含水层顶界面起算,水位值取近3年含水层观测水位最高值;M-底板隔水层厚度,单位为米(m)。采煤工作面底板水害安全条件评价的标准见表3。*3采煤工作面底板水害安全条件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的地段T<0.1MPa/m符合要求T0.1MPa/m不符合要求受构造破坏的地段T<0.06MPa/m符合要求T20.06MPa/m不符合要求5.4 老空(火烧区)水害评价5.4.1 评价内容防隔水煤(岩)柱、老空(火烧区)积水量、老空(火烧区)涌水量、疏放水钻孔疏放总水量、疏放水钻孔残余水量。5.4.2 评价要求留设老空(火烧区)水害的防隔水煤(岩)柱。采煤工作面老空(火烧区)防隔水煤(岩)柱安全评价的标准见表4。»4采煤工作面老空(火烧区)防隔水煤(岩)柱安全条件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在老空(火烧区)区域下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且老空(火烧区)区域的界线已基本查明1.0.5KM(3pK,)°.符合要求1.<0.5KM(3pK,)0J不符合要求在老空(火烧区)区城卜的煤层中进行回采1.'HMo符合要求l<h4+h不符合要求注:1.煤柱留设的宽度,单位为米(m);K安全系数,一般取25;M一一煤层厚度或者采高,单位为米(m);P实际水头值,单位为兆帕(MPa);K一煤的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疏放老空(火烧区)水。采煤工作面老空(火烧区)疏放水安全条件评价的标准见表5。表5采煤工作面老空(火烧区)疏放水安全条件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疏放水钻孔疏放总水量Q.统放水钻孔残余水量QQiQ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Q.<Q.q4>q,Q.WQ,不符合要求注:Qi一一老空(火烧区)积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Q,老空区的正常涌水最或火烧区的动态补给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5.5 导水通道评价5.5.1 评价内容有无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等导水通道,导水通道与含水层(体)是否连通,导水通道与含水层(体)连通时是否采取防治水措施进行治理,治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5.5.2 评价要求评价要求如下:a)查阅以往勘探资料,通过分析物探、钻探、化探成果,判断有无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陷落柱等导水通道;b)分析评价导水通道与含水层的连通情况;c)采煤工作面导水通道安全条件评价的标准见表6。表6采煤工作面导水通道安全条件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有无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等导水通道,导水通道与含水层(体)是否连通,导水通道与含水层(体)连通时是否采取防治水措施进行治理,治理效果是否进行评价无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符合要求有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但未与含水层(体)连通符合要求有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并与含水层(体)连通,但已采取防治水措施进行治理,治理效果经评价合格符合要求有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未采取防治水措施进行治理不符合要求5.6 排水系统评价5.6.1 iW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与泄水巷、水泵和管路排水能力的关系。5.6.2 评价要求对采煤工作面排水系统的可靠性评价见表7。表7采煤工作面排水系统的可靠性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自流达到排水要求符合要求泄水巷排水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要求正常涌水情况下工作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QBQ.×1.2符合要求Q/QX1.2不符合要求最大涌水情况下工作、备用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Q4+Qi2QuX1,2符合要求Q,+Q<0-×12不符合要求注:Qx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预测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On,h);QW一采煤工作面最大涌水量预测值,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113h);Q4一一采煤工作面工作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11Ph);Q采煤工作面备用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1.5.7 防治水措施评价是否有防治水工程设计,工程量和资金是否落实到位。5.8 综合评价对采煤工作面地表水害、顶板水害、底板水害、老空(火烧区)水害、导水通道、排水系统、防治水措施等七项内容进行分项评价,依据分项评价结果全面分析后对采煤工作面水害安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应针对性采取防治水措施并重新进行评价,直到所有水害防治安全条件符合要求后,采煤工作面方可回采。采煤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见附录A。6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6.1 地表水害评价6.1.1 评价主要内容查清并掌握对掘进巷道有影响的地表水害因素、地表水害防治工程、地表水害防治制度和措施、防隔水煤(岩)柱、围岩松动圈。6.1.2 评价要求按照5.1.2的要求进行评价。6.2 顶板水害评价6.2.1 评价主要内容顶板隔水层厚度。6.2.2 评价要求掘进工作面顶板隔水层厚度大于防水煤(岩)柱保护层厚度与巷道围岩松动圈之和。6.3 底板水害评价6.3.1 评价主要内容底板隔水层厚度、安全隔水层厚度、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值、安全水头压力值、含水层水位标高。6.3.2 评价要求评价要求如下a)确定掘进工作面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和底板隔水层安全水头压力;b)掘进工作面底板水害的评价标准见表8。表8掘进工作面底板水害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1.(r>PtKtp-r1.)4K.符合要求4K.不符合要求底板隔水层安全水头压力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注:t一一底板隔水层厚度,单位为米(m);1.一一巷道底板宽度,单位为米(m);y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单位为兆牛每立方米(Mwm,)K,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单位为兆怕(MPa)P一一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值。6.4老空(火烧区)水害评价6.4.1评价主要内容防隔水煤(岩)柱:掘进前方、两帮30m范围内老空(火烧区)情况;顶板高度为巷高10倍范围内老空(火烧区)情况。6.4.2评价要求评价要求如下:a)掘进工作面与老空(火烧区)之间留设的防隔水煤(岩)柱满足煤矿防治水细则,符合要求:否贝J,不符合要求;b)掘进工作面前方和两帮30m范围内无老空(火烧区)或对前方和两帮30m范围内老空(火烧区)积水疏干放净,符合要求;否则,不符合要求;c)掘进工作面顶板向上巷道高度10倍距离内无老空(火烧区)或对顶板向上巷道高度10倍距离内老空(火烧区)疏干放净,符合要求;否则,不符合要求。6.5 导水通道评价6.5.1 评价主要内容有无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陷落柱等导水通道,导水通道与含水层的连通情况。6.5.2 评价要求按照5.5.2的要求进行评价。6.6 排水系统评价6.6.1 评价主要内容掘进工作面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与泄水巷、水泵和管路排水能力的关系。6.6.2 评价要求按照5.6.2的要求进行评价。6.7 探放水措施评价是否符合煤矿防治水细则第四章的要求。6.8 防治水措施评价是否有防治水工程设计,工程量和资金是否落实到位。6.9 综合评价对掘进工作面地表水害、顶板水害、底板水害、老空(火烧区)水害、导水通道、排水系统、探放水措施、防治水措施等进行分项评价,依据分项评判结果全面分析后对掘进工作面水害安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应采取针对性防治水措施并重新进行评价,直到所有水害防治安全条件符合要求后,掘进工作面方可掘进。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见附录B。附录A(资料性)采煤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采煤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见表A.lo表A.1采煤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煤矿一年_月采煤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采煤工作面名称布置方式回采工艺设计推进设计宽度/m长度/m已推进长度/m煤层平均厚度/m正常涌水/(l113h)最大涌水量/(m3h)底板标高/m地面标高/m一、采前物探成果评价二、采前探放水情况评价三、地表水害评价四、顶板水害评价五、底板水害评价是否进行探放水煤层埋深/m隔水层厚度/m隔水层厚度/m探放水目标体两带高度/m两带高度/m底板破坏深度/m探放水钻孔的总进尺/(m/孔)是否受地表水威胁含水层厚度/m隔水层底板水压值/MPa含水层(q)(1.S-,11r,)突水系数(T=PM)探放水量/m'方治措施ZK量预计/(11eh)突水评价六、老空(火烧区)水害评价七、导水通道评价八、排水系统九、综合评价是否按要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有无封闭不良钻孔、导水断层、陷落柱等排水能力/(mjh)切眼、停采线及上下顺槽外帮30m范围内有无同层老空(火烧区)积水,是否进行探放导水通道是否与含水层(体)连通可靠性评价顶板两带高度内及塌陷角向上计算的外缘外推30m范围内有无上部老空(火烧区)积水,是否进行探放防治措施评价人员签名备注:若表内某项内容填写空间不够时,可另附页或图说明。填表日期:年月日NB/T二25712023附录B(资料性)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见表B.1。NBZT1125712023表B.1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煤矿年月掘进工作面水害防治评价表捌进工作面名称支护方式巷道高度/m巷道宽度/m设计长度/m已掘长度/m掘进巷起点标高/m掘进头标高/m迎头坡度/0煤(岩)层位及产状正常涌水/(m3h)一、掘前物探成果评价二、掘前探放水情况评价三、地表水害评价四、顶板水害评价五、底板水害评价是否进行探放水水害因素是否查清顶板隔水层厚度/m底板隔水层解度/m探放水目标体水害防治工程和措施是否落实顶板距含水体的安全距离/m安全隔水层厚度/m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顶板含水层厚度/m隔水层底板水压值/MPa探放水量/n?防隔水煤岩柱是否满足要求顶板含水层(q)(1.s-1m-')安全水头压力值/MPa突水评价突水评价六、老空(火烧区)水害评价七、导水通道评价八、排水系统九、综合评价是否按要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有无封闭不良钻孔排水能力/(InJzh)掘进前方、两帮30In范闱内有无老空(火烧区)积水,是否进行探放有无导水断层、陷落柱可靠性评价顶板高度为巷高IO倍范围内有无老空(火烧区)积水,是否进行探放导水通道与含水体的连通情况评价人员签名备注:若表内某项内容填写空间不够时,可另附页或图说明。填表日期:年月日参考文献1煤矿安全规程(2022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8号)2煤矿防治水细则(煤安监调查(2018)14号)3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安监总煤装(2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