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作业指导书(2024新版).docx

    • 资源ID:1420370       资源大小:63.4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作业指导书(2024新版).docx

    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作业指导书1总则1.1 目的规范公司无机结合料(混合料)协作比设计试验。1.2 引用标准JTGE42-2025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51-2025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TF20-2025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2范围适用于公司无机结合料(混合料)协作比设计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和协作比设计技术指标。3原材料要求3.1 一般规定3.1.1 在原材料试验评定中,应随机选取具有足够数量的样本进行材料试验。3.1.2 再生材料可用于低于原路结构层位或原路等级的马路建设,其技术指标应满意相关要求。3.1.3 工业废弃物作为筑路材料运用前应进行环境评价,并满意国家相关规定。3.2 水泥及添加剂3.2.1 强度等级为32.5或42.5,且满意要求的一般硅酸盐水泥等均可运用。3.2.2 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3.2.3 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缓凝剂和早强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的规定。3.3 石灰3.3.1 石灰技术要求应符合表和表的规定。表生石灰技术要求指标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试验方法IIIIIII11III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285N80>70>80>75265T0813未消化残渣含量()W711171O14W20T0815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5>5T0812表指标钙质消石灰镁质消石灰试验方法IIIIIIIIIIII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劭N65360N55N60355350T0813含水率(%)444444T0801细度0.6Omm方孔筛的筛余(%)O11O11T0814O.15mm方孔筛的筛余(%)1320一1320T0814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4>4T08123.3.2 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11级技术要求,二级马路用石灰应不低干HI级技术要求,二级以下马路宜不低于HI级技术要求。3.3.4二级以下马路运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当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意要求。3.4 粉煤灰等工业废渣3.4.1 干排或湿排的硅铝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等均可用于作基层或底基层的结合料。粉煤灰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表粉煤灰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Sio2、AbOj和FeA总含量(%)>70T0816烧失量(%)20T0817比表面积(cm2g)>2500T08200.3mm筛孔通过率(%)290T08180.075mm筛孔通过率(%)>70T0818湿粉煤灰含水率(%)35T08013.4.2 各等级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基层运用粉煤灰,通过率指标不满意表要求时,应进行混合料强度试验,达到相关要求的强度指标时,方可运用。3.4.3 煤砰石、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及其他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渣可用于修筑基层或底基层,运用前应崩解稳定,且宜通过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强度和模量试验以及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试验等评价混合料性能。3.4.4 水泥稳定煤砰石不宜用于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3.4.5 工业废渣类作为集料运用时,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3.5mm,颗粒组成宜有肯定级配,且不宜含杂质。3.5 水3.5.1 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饮用水可干脆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3.5.2 拌和运用的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表非饮用水技术要求项次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PH值24.5JGJ632Q-含量(mg1.)35003SO24含量(mg1.)27004碱含量(mg1.)15005可溶物含量(mg1.)100006不行溶物含量(mg1.)50007其它杂质不应有漂移的油脂和泡沫及明显的颜色和异味3.5.3 养生用水可以不检验不溶物质含量,其他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3.6 粗集料3.6.1 用作被稳定材料的粗集料宜采纳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也可干脆采纳自然砾石。粗集料应符合表中工类规定,用作级配碎石的粗集料应符合表中11类的规定。表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层位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马路试验方法极重、特重交通重、中、轻交通I类II类I类11类I类II类压碎值()基层22a2226263530T0316底基层302630264035针片状颗粒含量()基层1818221820T0312底基层2020200.075mm以下粉尘含量()基层W3.2W3.2W2W2T0310底基层一一一一一软石含量()基层3355T0312底基层注:a对花岗岩石料,压碎值可放宽至25%.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文件编号:XXXX-ZY-XXXX-2025ZfcJbgS4±第5'共18”IFJKfW守中第A版第O次修订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颁布日期:2024-09-01表粗集料规格要求规格名称工程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公称粒径(mm)5337.533.526.519.013.29.54.754.36Gl2(T4010090100010051937.5G22030一1009(T,1000-1005一1933.5G320-25100901000-100-5一1926.5G4152510090100一0-100513.226.5GS15-20一一100901000-1005一13.219G6103010090100一010059.533.5G710-2510090100010059.526.5G810201009010001005一9.519G910-15一100901000-1005一9.513.2GlO5-15一一一1009010040700-10054.7513.2Gll5-10一10090100O-IO054.759.53.6.3 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极重、特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纳单一粒径的规格料。3.6.4 作为高速马路、一级马路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材料的自然砾石宜满意表的要求,并应级配稳定、塑性指数不大于9。3.6.5 应选择适当的碎石加工工艺,用于破裂的原石粒径应为破裂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高速马路基层用碎石,应采纳反击破裂的加工工艺。3.6.6 碎石加工中,依据筛网放置的倾斜角度和工程阅历,应选择合理的筛孔尺寸。粒径尺寸与筛孔尺寸对应关系宜符合表的规定。依据破裂方式和石质的不同,可适当调整筛孔尺寸,调整范围宜为l2mm0表3.6.6粒径尺寸与筛孔尺寸对应表粒径尺寸(mm)4.759.513.216.1926.533.537.5筛孔尺寸(mm)5.511151822313643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3.7.1 细集料应干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3.7.2 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用细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表3,7.2细集料技术要求项目水泥稳定.石灰稳定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试验方法颗粒分析满足级配要求T0302/0303/0327塑性指数i7适宜范围15-2()适宜范圈122UT(Jli8有机质含量(%;<21010<2T0313/0336减酸盐含量(%;0.250.8一0.25T0341注水泥稳定包含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应测定Q075mm以下材料的塑性指数一3.7.3 细集料规格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表3.7.3细集料规格要求规格名称工程粒径(nn)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公称粒径(11m)9.54.752.361.B0.60.30.150.075XGl3-5100901000-150-5一2.36-4.75XG20-310090100-一一0-150-2.36XG30510090100一-一0-200-4.753.7.4 对03mm和0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限制大于436mm和4.75mm的颗粒含量。对35mm的细集料应严格限制小于4.36mm的颗粒含量。3.7.5 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级及二级以下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3.7.6 级配碎石或砾石中的细集料可运用细筛余料,或特地轧制的细碎石集料。3.7.7 自然砾石或粗砂作为细集料时,其颗粒尺寸应满意工程须要,且级配稳定,超尺寸颗粒含量超过本细则或实际工程的规定时应筛除。3.8材料分档与掺配3.8.1 材料分档应符合表的规定。丢3.g.l材料分档要求层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极重、特重交通重冲、轻交通基层>5>4,3或4,底基层>3或4'>3注J对一股工程可选择不少于3档备料,对极重.持重交通荷载等级且强度要求校离时.为了保证级配的稳定,宜选择不少于4档备料。3.8.2 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26.5mm和33.5mm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砾石的备料规格宜符合表的规定。表3.8.2不同粒径混合料的备料规格公称最大粒径类型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六档19三档备料XG3GllG8一一四档备料IXG2XGlGllG8一四档备料IIXG3G3G9G5四档备料川aXG3(1)XG3(2)GllG8一一五档备料1XG2XGlGllG9G5一五档备料HaXG3XG3GllG9G5一26.5四档备料XG3GllG8G3五档备料IXG3XGllG9G5一一五档备料IIXG2XGlGllG8G3一五档备料InaXG3(1)XG3(2)GllG8G3一六档备料IXG2XGlGllG9G5G3六档备料IIaXG3(1)XG3GllG9GSG333.5四档备料XG3GllG8G2五档备料1XG3GllG9G5G2五档备料HXG3GllG9G5G2五档备料InaXG3XG3GllG8G2六档备料IXG2XGlGllG9G5G2六档备料11aXG3XG3GllG9G5G2注:a表中XG3和XG3(2)为两种不同级配规律的O5mm的细集料。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3.8.3 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或砾石,应由不少于4中规格的材料掺配而成。3.8.4 自然材料用于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的基层时,应筛分分成表中规定的规格,并按表中备料规格进行掺配。自然材料的规格不满意设计级配的要求时,可掺配肯定比例的碎石或轧碎砾石。3.8.5 级配碎石或砾石类材料中宜掺加石屑、粗砂等材料。3.8.6 级配碎石或砾石细集料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12。不满意要求时,可加石灰、无塑性的砂或石屑掺配处理。4混合料组成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混合料组成设计应按设计要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混合料类型和协作比。4.1.2 应依据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形式、材料类型等因素确定材料技术要求。4.1.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协作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协作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见下图)。CR和e-I匚*4ftIakM4¾5*他树科也脸目标FC或计H生kftq比收“K聋知幽1-,-r-11JZ1.I纭二优,匕I15定结台4*1at-I三fe走z*II丽亦通吴彳师j一矶a串他定m5FtaH:应租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4.1.4 原材料检验应包括结合料、被稳定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的试验。全部检测指标均应能满意相关设计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4.1.5 目标协作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1选择级配范围。2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3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4.1.6 生产协作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1确定料仓供料比例。2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3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4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4.1.7 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1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2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3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4.1.8 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是宜采纳重型击实方法,也可采纳振动压实方法。4.1.9 应依据当地材料的特点和混合料设计要求,通过协作比设计选择最优的工程级配。4.1.10 用于基层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满意要求时,尚宜检验其抗冲刷和抗裂性能。4.1.11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品质或规格发生改变、结合料品种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材料组成设计。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4.4.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应满意相关规程规定的强度要求。4.4.2 应采纳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质量限制的主要指标。4.4.3 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的关系。4.4.4 水泥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Rd应符合表4.4.4的规定表4.2.4水泥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倒限抗压强度标准凡(MPa)结构层公路等级极至、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某层高速公路和级公路5.0-7.04.06.03.0-5.C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40-6.03.0-5.02.0-4.C底珏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跻3.05.02.5-4.52.O-4.0二级及一级以下公路2.54.52.0-4.01.0-3.0注:1.公路等级高或交通荷载等级高或结构安全性要求高时,推荐取上限强度标准:2.为中强发标准指的是7d龄期无恻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本竹以下各表同,4.4.5 碾压贫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7MPa,且宜高于IOMPa。2水泥剂量宜不大于13%O3须要提高材料强度时,应优化混合料级配,并验证混合料收缩性能、弯拉强度和模量等指标。1.1.6 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Rd应符合表4.4.6的规定,其他工业废渣稳定材料宜参照此标准。«4.2.6石灰粉煤灰稔定材料的7d龄期无AJ限抗压强度标准凡(MPa)靖构层公路等微或重、特莫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跣高速公路和总公路>1.1>1.0>0.9二级及二级以F公跻>0.9>0.8>0.7星是瓜高速公熟和一级公路>0.8>0.7>0.6堀及级以下公路>0.7>0.6>0.5注:石做酚球K也定材料注度不戕足太4.2.6的委卡时.m外加缮1,-2%的木观,1.1.7 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Rd应符合表4.4.7的规定。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表4.4.7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Rd(MPa)结构层公路等级极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基层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4.05.03.54.53.04.0二级及二级以下马路3.54.53.04.04.53.5底基层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4.53.54.03.03.54.5二级及二级以下马路4.03.03.54.53.04.01.1.8 石灰稳定材料的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Rd应符合表4.4.8的规定。表4.4.8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Ad(MPa)结构层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二级和二级以下马路基层0.8a底基层20.80.50.7b注:石灰土强度达不到表4.4.8规定的抗压强度标准时,可添加部分水泥,或改用另一种土。塑性指数过小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宜改用水泥稳定。a在低塑性材料(塑性指数小于7)地区,石灰稳定砾石土和碎石土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100g平衡锥形测液限)b低限用于塑性指数小于7的黏性土,且低限值宜仅用于二级以下马路。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7的黏性土。1.1.9 水泥稳定材料强度要求高时,宜实行限制原材料技术指标和优化级配设计等措施,不宜单纯通过增加水泥剂量来提高材料强度。1.1.10 石灰稳定砾石土或碎石土材料可仅对其中公称最大粒径小于4.75mm的石灰土进行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8MPa.4.3 强度试验及计算4.3.1 强度试验时,应按现场压实度标准采纳静压法成型试件。4.3.2 强度试验试件的径高比应为1:1«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材料的试件直径应为100mm,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材料的试件直径应为150mm。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4.3.3 强度试验时,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符合表的规定。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大于表中规定值时,应重做试验或增加试件数量。表4.3.3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材料类型变异系数<10%10%15%15%20%细粒材料a69中粒材料b6913粗粒材料C913注:公称最大粒径小于16mm的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16mm的材料,且小于26.5mm的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26.5mm的材料。4.3.4 依据试验结果,应按式O计算强度代表值*1Z=云1-NO<4.3.4)式中:Z。一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而变的系数,高速马路和一级马路应取保证率95%,即Z.=3.645;二级及二级以下马路应取保证率90%,即Z.=3.282o4.3.5 强度数据处理时,宜按3倍标准差的标准剔除异样数值,且同一组试验样本异样值剔除应不多于2个。4.3.6 强度代表值Nd应不小于强度标准值Kd,见式()。当M)dV&时,应重新进行协作比试验。Nd2RiO4.4 无机结合料的计算和比例4.4.1 水泥稳定材料的水泥剂量应以水泥质量占全部干燥被稳定材料质量的百分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率表示。4.4.2石灰稳定材料的石灰剂量应以石灰质量占全部干燥被稳定材料质量的百分率表示。4.4.3 石灰工业废渣混合料应采纳质量协作比计算,以石灰:工业废渣:被稳定材料的质量比表示。4.4.4 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和石灰煤渣稳定材料比例可采纳表中的举荐值。表4.4.4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和石灰煤渣稳定材料推荐比例材料类型材料名称使用层位结合料问比例结合料与被稳定材料间比例石灰粉煤灰硅铝粉煤灰的石灰粉煤灰类.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粉煤灰=1:2-1:9石灰粉煤灰土域层或底基层石龙:粉煤灰=1:21:4"石灰给煤灰:细粒材料=30:70*70:90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石灰:粉煤灰=1:2-1:4石灰汾煤灰:被稳定材料=20:8015;85'石灰煤渣石灰煤渣稳定材料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煤渣=20:80-15:85石灰煤渣土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煤渣=1:1-14白灰煤漕:珊粒材料=1:1-1:4,石灰煤渣稳定材料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煤渣:被稔定材料=(79):(26-33):(67-58)注:CaO含量为2%6%的硅铝粉煤灰。、粉土以1:2为宜。采用此比例时,石灰与粉煤灰之比宜为1:2-1:3,石灰粉煤灰与粒料之比为15:8520:80时.在混合料中,粒料形成竹架,石灰粉煤灰起埴充孔隙和胶结作用“这种混合料称骨架密实式石灰粉煤灰粒料,混合料中石灰应不少于,可通辽试验选取强度较高的配合比1.1.5 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应采纳质量协作比计算,以水泥:粉煤灰:被稳定材料的质量比表示。1.1.6 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和水泥煤渣稳定材料比例可采纳表中的举荐值。作业指导书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表4.4.6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和水泥煤渣稳定材料推荐比例材料类型材料名称使用层位结合料间比例结合料与被稔定材料间比例石灰粉煤灰碎伯粉煤灰的水泥粉煤灰类'基层或底基修水泥:粉煤灰=1:31:9水泥粉煤灰土达层或底基层水泥:粉煤灰=1;31:5水泥粉煤灰:细葩材料s30:70k-10:90水泥粉煤灰稔定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水泥:粉煤灰=1:31:5水泥粉煤灰:被稳定材料=20:80-15:85水泥煤渣水泥煤渣稳定材料基层或底基层水泥:媒液-5:95-15:85水泥煤渣土基层或底基层水泥:煤渣=1:21:5水泥煤渣:细粒材料=1:2-1:Sd水泥煤渣稳定材料基层或底基层水泥;煤渣:被稳定材料=(35):(2633):(7162)注:CaO含希为2%6%的硅俗粉煤版。,采用此比例时,水泥与粉煤灰之比宜为1;21:3。水泥粉煤灰与粒料之比为15:85-20:加时,在混合料中,粒料形成骨架,水泥粉煤灰起填充孔隙和胶结作用,混合料中水泥应不少于4%,可通过试脸选取强度较高的配合比。1.1.7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时,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不小于30%时,应按水泥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组成设计,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宜取60:40、50:50或40:60。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小于30%时,应按石灰稳定材料设计。4.5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协作比设计技术要求4.5.1 应依据本地材料的特点,通过原材料性能的试验评定,选择相宜的结合料类型,确定混合料协作比设计的技术标准。4.5.2 在目标协作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4.5.3 应依据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要求成型标准试件,验证不同结合料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确定满意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文件编号:XXXX-ZY-XXXX-2025作业指导书第15第A页版共18页第O次修订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颁布日期:2024-09-01表4.6.4水泥稳定材料配合比试瞌推荐水泥试验剂量表被稳定材料条件推荐试验剂量()有级配的碎石或砾石基层KltM5.OMPa5、6、7、8、9Ri<5.OMPa3、4、5、6、7土、砂、石屑等复性指数125、7、9、11、13塑性指数3128J0J2J4J6有级配的碎石或砾石底基层3、4、5、6、7土.砂、石屑等塑性指数124、5、6、7、8盥性指数三126、8、10、12、14碾压贫混凝上基层7、8.£、10、11.5、134.5.5 对水泥稳定材料,水泥的最小剂量应符合表的规定。材料组成设计所得水泥剂量少于表中的最小剂量时,应按表采纳最小剂量。表4.6.5水泥的最小剂量()被毯定材料类型拌和方法路拌法集中厂拌法中、粗粒材料43细粒材料544.5.6 对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和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宜分别按表和表的举荐比例进行试验,必要时可采纳正交或匀称设计方法。4.5.7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级配碎石或砾石材料,应依据本地材料特点和技术要求,优化设计混合料级配,确定目标级配曲线和合理的改变范围。4.5.8 在目标级配曲线优化选择过程中,应选择不少于4条级配曲线,试验级配曲线可按本规程举荐的级配范围和以往工程阅历。4.5.9 在协作比设计试验中,应将各档石料筛分成单一粒径的规格逐档配料,并按相关的试验规程操作,保证每组试验的样本量。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文件编号:XXXX-ZY-XXXX-2025作业指导书第16第A页版共18页第0次修订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颁布日期:2024-09-014.5.10 选定目标级配曲线后,应将各档材料筛分,确定其平均筛分曲线及相应的变异系数,并按2倍标准差计算出各档材料筛分级配的波动范围。4.5.11 应按下列步骤合成目标级配曲线并进行性能验证:1按确定的目标级配,依据各档材料的平均筛分曲线,确定其运用比例,得到混合料的合成级配。2依据合成级配进行混合料重型击实试验和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证混合料性能。4.5.12 应依据已确定的各档材料试验比例和各档材料级配的波动范围,计算实际生产中混合料的级配波动范围;并应针对这个波动范围的上、下限验证性能。4.6 无机结合料生产协作比设计技术要求4.6.1 依据目标协作比确定的各档材料比例,应对拌和设备进行调试和标定,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4.6.2 拌和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都称量精度的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设备加水量的限制等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绘制不少于5个点的结合料剂量标定曲线。2按个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和设备各个料仓的进料速度。3按设定好的施工参数进行第一阶段试生产,验证生产级配。不满意要求时,应进一步调整施工参数。4.6.3 对水泥稳定、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应分别进行不同成型时间条件下的混合料强度试验,绘制相应的延迟时间曲线,并依据设计要求确定容许延迟时间。4.6.4 应在第一阶段试生产试验的基层上进行其次阶段试验。分别按不同结合料剂量和含水率进行混合料试拌,并取样、试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作业指导书第17页标题:无机结合料协作比设计第A版颁布日期:共18页第O次修订2024-09-011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2通过混合料中实际结合料剂量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结合料掺加的相关技术参数。3通过击实试验,确定结合料剂量改变、含水率改变对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4通过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材料的实际强度水平和拌和工艺的变异水平。4.6.5 混合料生产参数的确定应包括剂量、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等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水泥稳定材料,工地实际采纳的水泥剂量宜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3.0个白分点。采纳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宜增加05个百分点;采纳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个百分点。2以协作比设计的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施工过程的气候条件,对水泥稳定材料,含水率增加0.53.5个百分点;对其他稳定材料,可增加12个百分点。3最大干密度应以最终合成级配击实试验的结果为标准。

    注意事项

    本文(无机结合料配合比作业指导书(2024新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