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创新与实践.docx
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创新与实践摘要为了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文章探析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以及农业科技期刊推进农业科普的意义,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为例,分析农业科技期刊发挥科普功能的实践。中国油料作物学报通过组织策划专题、专刊,加强学术论文科普化,组织专家进行论文内容再创作,促进科学技术转化等进行科普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农业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培育编辑科普意识、以需求为导向策划科普选题以及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来拓展科普功能,履行好科技期刊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养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录和交流传播的载体,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然而目前,业内普遍强调科技期刊的学术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科技期刊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作用和责任2-3。发表论文不应该是科学研究的终点,而应该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起点4o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等都非常重视科普传播,设有专门的科普栏目5o科技期刊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为科研工作者架起科研与科普有机结合的桥梁,利用行业优势开展科普教育工作,让更多公众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实现广泛的社会效益6。农业科技期刊主要刊载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承载着传播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与新技术、反映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弘扬科学精神等社会责任,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8o一、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一)传播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和新进展科技期刊是发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反映科技领域研究进展,刊载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和专业性学术论文的连续出版物。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达4963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有4404种,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文科技学术交流体系9o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10o数量庞大的科技期刊通过连续刊发学术论文,传播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等科学知识,发挥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二)实现学术论文科普化,提升科学传播效果科技期刊主要聚焦于特定专业的科学领域,发布该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科技发现,由于专业领域的传播面相对狭窄,社会影响力有限。学术论文科普化是一个将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转变成科普文章,并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的过程11O这一转变旨在将科研成果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科普知识。这不仅能惠及广大公众,还能扩大科研成果的传播范围,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它是科技期刊参与科学普及,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职责的重要体现。(三)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研究后备人才科技期刊通过增加科普性内容,既可以扩大传播面,也可以开阔公众视野,提高期刊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更为重要的是,优质的科普内容能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在他们心中播种投身科学事业的种子,从而为科学研究培养后备人才。科普往往是学生或科研工作者学习科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的起点。科技期刊通过设置科普栏目等方式将学术论文科普化,推广和宣传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新成果,可以更好地激发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人从事科学研究。二、农业科技期刊推进农业科普的意义(一)提高全民农产品营养安全健康素养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深刻影响着产业发展、人们健康等多个方面12。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供应端的努力,而且消费端的认知和选择同样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5.40%和22.02%,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的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13o农产品营养安全健康素养是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内容。从公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需求旺盛14,相关各方需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对科学膳食、营养健康以及理性消费等的引导。农业科技期刊可以从多个维度开展科普工作,履行好社会责任:在知识理念上,传播科学膳食和营养均衡的理念;在生活方式上,教授正确的农产品保存、加工和烹饪方法;在技能素养上,普及如何科学鉴别、合理选购和健康食用农产品。(二)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是其核心任务。作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群体,农民是农业从业人员,农民的科学素养一直是我国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短板,这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15。从农业从业人员的角度看,其强化自身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掌握农产品的生长发育特性、生产管理技能以及农业投入品使用等科学知识,可以从生产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全程受控161o农业科技期刊对农产品营养安全健康的科普不仅有利于科研成果融入农产品生产经营,还帮助农业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先进生产理念和技术知识,从而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供给17,最终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当前,我国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小农户分散耕种现象,截至2020年底,占经营耕地农户总数85.2%的2.3亿农户,每户耕地面积不足10亩18O经营规模小、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研滞后以及推广体系的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19o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从业人员提升科技水平、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显得愈发重要。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农村及农业从业人员自身问题的解决,夯实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三)落实农业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旨在顺应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1.20O大食物观的树立既需要相关各方提供科技支持,构建多边食物供给体系,拓展食物来源,也需要相关各方通过开展科普工作获得公众认同,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健康的食物消费观念。农业科技期刊应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理念。农业科技期刊多为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等主管主办,既是承载与传播农业科技创新知识的媒介,也是优质信息资源的汇聚平台21-22,在传递最新农业科技资讯、记录科研产出、转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权威的信息、科学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成果和知识,是农业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指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从社会责任和专业素养的角度看,推进农业科普工作是农业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农业科技期刊应进一步转变观念,运用各种形式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科技资讯等传播给公众,在办好期刊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四)提升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内容和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树立品牌和扩大影响力则是其发展目标。尽管一些科技期刊受传统办刊模式影响,认为拓展科普功能会降低其学术性,但实际上,学术性和科普性是相辅相成的23。科技期刊适当增加科普文章,可以提高公众的知晓度,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并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学术地位6o例如: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不仅报道科研成果,还设有科普内容板块;我国的知名科技期刊科学通报也开设有科普栏目,旨在通过传播科普内容,加强公众对科学前沿的了解1,6,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下载频次最高的6篇论文均为油料产业经济类综述内容,被引频次均超过200次,其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一文被引用超过650次,显著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农业科技期刊通常内容过于专业,传播面相对较窄,应当重视科普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科普对象不应仅限于农业科研工作者,农民和其他公众都应成为农业科技期刊的科普对象。通过科普,农业科技期刊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还有助于树立期刊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作者关注,获取优质稿件,促进自身发展。三、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发挥科普功能的实践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作为油料作物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他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各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是展示油料作物科研成果与进展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该刊积极发挥科普功能,在油料科普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组织策划专题、专刊,普及油料新技术、新功能和新成果策划是期刊宣传的灵魂,而策划的关键在于选题24。科技期刊应利用其在学术导向上的优势,从科技角度出发,采编或邀约深度性科技稿件,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于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年第1期特别策划了“转基因植物检测与安全评价”专刊,深入介绍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施背景下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评价与监管问题,及时地向公众普及了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生物安全知识,为提高全社会生物安全意识、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做出了贡献。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从创刊至今,一直是国内油料科研领域最高学术论文的发表园地,代表了我国油料作物领域最高学术水平。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年第6期和2021年第3期分别以专刊的形式策划了“花生高产优质栽培与生理”和“油料作物产油量相关性状的功能基因鉴定及调控机理解析”,全面介绍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除了策划专刊,该刊还根据社会需求和热点策划出版专题,如“油料作物战略研究”“产业经济、机械化以及多功能利用”等系列专题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且以特色专刊和重点专题的形式不仅普及了油料科技知识,助力了学科发展,还提升了期刊影响力。(二)加强学术论文科普化,扩大油料科普影响力为了顺应信息时代传媒发展要求,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拓展信息影响范围,增强信息辐射能力,推动学术论文科普化,进一步提升油料科技知识、科研成果、科技产品在油料科研、科普领域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中国油料作物擘报于2019年创建了“中国好油”和“油料科技前沿”两个微信公众号,为油料产业提供信息、产品、技术宣传平台,为期刊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建立互动平台,为公众的营养与健康搭建科普传播平台。“中国好油”微信公众号以油料科普宣传为主,主要推送关于食用油营养与健康的科普知识、新技术以及油料产业信息等内容;“油料科技前沿”微信公众号以期刊最新科技动态为主,推送包括热点文章推荐与点评、油料研究最新进展等内容。为了提升公众体验,中国油料作物学报通过与作者群和编委群交流沟通、开展问卷调查及选题征集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结合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努力构建交互式科普传播平台。在科普内容创作方面,其微信公众号不断丰富推文形式,积极制作科普图文、短视频推文等,吸引公众持续关注,提升公众的科普体验和满意度。其中“中国好油”微信公众号的首篇推文院士教你如何吃油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转载量,阅读量超过1.4万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三)组织专家进行论文内容再创作,推进农业科学知识科普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居民膳食需求已经从有得吃、吃得饱发展到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阶段,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什么要吃油、什么是好油、如何科学吃油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和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在此背景下,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主动承担起食用油营养与健康的科普职责,组织编辑团队全员参与策划油料科普内容,专门邀请长期从事油料科研和食用油安全、营养研究等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共同创作油料科普作品。例如,2021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组织编写出版了健康生活油中来一书,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食用油安全、营养与健康问题,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合小视频展示、二维码延伸阅读等现代融媒体手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科学解读。健康生活油中来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众多好评,不仅入选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还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度科普作品奖。(四)促进科学技术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和农村科研工作者是农业科普的主要服务对象,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田间课堂科普活动,可有效破解我国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是培养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5o当前,为了满足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技术性知识的需求,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影响力,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和主题式科普示范活动,组织科普团队,带领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农业种植与管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和示范,帮助他们将理论化的科普内容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在提升他们综合素质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年牵头组织的“油菜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2022年组织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等代表性科普活动受到了当地农业从业人员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尤其是2022年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同步开启了线上直播,线上观看量达到35.56万人次,扩大了田间科普课堂的影响力。该刊组织的科普活动也连续荣获2021年、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奖。四、农业科技期刊拓展科普功能的创新策略(一)培育编辑科普意识编辑是科技期刊的核心,他们需要具备科普意识,正确理解科技期刊中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认识到科普是科技期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对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来说,其要打破传统的“学术至上”的观念,重新定位编辑的角色,培养科普意识,提升科普能力。当前,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充分了解公众对农业科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科普知识的需求,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科普意识,明确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科普工作,满足公众的需求。此外,学术界也应该更加重视科普工作,将其视为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任务,并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科技的普及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二)以需求为导向策划科普选题编辑在科普选题策划中的决策直接影响科普的质量和效果6o为了确保科普选题的新颖性和实效性,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应紧密围绕国家农业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挖掘新内容,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有目的地邀约稿件。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编辑敏锐地意识到油菜多功能利用在助推产业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邀请专家撰写了以新需求为导向的油菜产业发展战略,并在2018年第5期上及时刊发。这为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策划科普选题,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不仅提升了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效能,还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除了刊登相关的学术论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还依托其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学会,组织专家开展基层科普培训与讲座等活动,涵盖油菜多功能利用、油菜农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农业机械化生产等多个方面内容。农业科技期刊将学术论文与科普活动相结合,能够使两者相互补充,并形成有效的科学传播机制,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高公众知晓度。(三)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科普内容是科普传播的核心,其准确性和吸引力对科普传播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26o在科普传播中,农业科技期刊应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正确、科学、权威的科普内容引导公众,推动农业科普事业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实现了内容、形式和价值的高度统一27。农业科技期刊在科普传播时应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需求,实现科普内容的持续更新,创新和拓展传播形式。农业科技期刊应依托专业学会、农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等,在内容更新、形式变换以及价值传递方面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不断拓展科学传播的渠道,组织和号召作者、专家等不同科普主体提升科普意识和能力,通过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避免信息雷同、形式相似或资源重复等问题,有效提高科普的效能。同时,农业科技期刊也可以与各类媒体平台合作,共同打造特色科普栏目,如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制作农业科技专题节目,与网络平台合作推出农业科技知识短视频等。这些合作不仅可以扩大科普内容的传播范围,还可以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农业科技发展。总之,农业科技期刊应不断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拓展传播渠道和合作方式,为农业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五、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农业科技期刊作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传播的重要桥梁,应积极承担起农业科学普及的重任,强化科普理念,搭建科普平台,利用行业优势和影响力,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农业科普活动和科普内容创作,不断提升农业科学传播能力,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为农业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安瑞,严谨,张莉.办一流中文学术期刊,促创新与科普两翼齐飞:以科学通报发展实践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8(09):26-30.2刘秀花.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浅析J.科普研究,2008(05):14-17.3张海东,孙继华.学术期刊尝试传播科普内容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3(06):528-530.4莫扬,彭莫,甘晓.我国科研人员科普积极性的激励研究J.科普研究,2017(03):26-32.5贾建敏,丁敏娇,毛文明.新媒体时代高校医学期刊实施健康科普的意义及举措1.j1.编辑学报,2020(03);334-337.6李文英.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实践与拓展:以湿地科学与管理为例J.编辑学报,2014(05):473-475.7段艳文.期刊在全民阅读中的功能、定位、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20(07):21-28.8李俊,杜辉,陶雪娟,等.关于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传播与版权,2022(04):90-92.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0高宏斌.科技类学术期刊应多承担科普责任J.中国基础科学,2017(01):50-51.11李明敏,俞敏.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方法及思考CJ1.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01):36-40.12榻玲.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校园科普实践探索与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2(06):35-38.13章灵慧,黄旖宁,黄洽钱,等.我国农村居民慢性病预防对策分析与展望J.全科护理,2022(32):4493-4496.14李庆江.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治理的路径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8(01):45-48.15郑淑英,周航.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1(02):34-36.16金发忠.基于我国农产品客观特性的质量安全问题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03):3-11.17杨玲,戴芬,金诺,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乡村科普的实践与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2(02):13-16.18刘国华,岳云,聂中民,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科普社团组织的科技传播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2(16):135-137.19奉公,周莹莹,何洁,等.从农民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科技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6-10.20陈卫.树立大食物观守护舌尖幸福J.中国食品工业,2022(09):66-68.21马迎杰,赵洪亮.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农业科学,2019(05):76-77.22刘莹,蔡晶晶.科技期刊如何履行科普宣传的社会责任任.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8):135-137.23刘艺,魏源,杨颖,等.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J.科技传播,2019(24):160-162.24罗晓琪.打造特色、重点专辑/专栏的报道布局提升稿件学术质量和期刊影响力1.j1.传播与版权,2017(09):50-52.25朱晓明,杨普云.农民田间学校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发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8(09):83-86.26史狎新媒体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2021(06):29-30.27李媛.融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迭变创新:内容、形式与价值J.传播与版权,2022(0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