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易错点10 透镜及其应用常考易错陷阱分析(解析版).docx

    • 资源ID:1421517       资源大小:338.8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易错点10 透镜及其应用常考易错陷阱分析(解析版).docx

    易错点10透镜及其应用常考易错陷阱分析透镜及其应用常考易错陷阱分析陷阱一:透镜的分类及作用理解不够清楚。1 .透镜的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11HHHazld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与发散,并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会聚还是发散。陷阱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运用不熟练。1.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缩小、倒立的实像f<v<2f照相机u=2f等大、倒立的实像v=2ff<u<2f放大、倒立的实像v>2f投影仪u=f不成像u<f放大、正立的虚像v>f放大镜3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物远虚像大。【特别提醒】3条成实像的规律,可以记住u=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这一规律,然后用“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辅助记忆另外两条规律。陷阱三:凸透镜与近视眼、远视眼的应用理解不透彻。1 .视觉的形成2 .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远视眼近视眼症状只能看清近处物体只能看清远处物体成因成像示意矫正示意图晶状体太薄,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远视患者的视网膜后配戴四透镜进行矫正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晶状体太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前例题I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B.b、dC.cD.a、c【答案】C【解答】解:从四束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故选:Co【例题2(2023椒江区校级二模)小光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于图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烛焰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IHllllllllIIIIlllllllllllIlllllllllllllllIIIIlllljIIIIIIIIIIIIllllllllllllllllO102030405060708090cmA.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B.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向左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C.将蜡烛向左移动5cm,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D.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移到30Cm处,眼睛位于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能看到缩小的烛焰像【答案】C【解答】解:A、当蜡烛、透镜位于图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时U=V=3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3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故A错误;B、将蜡烛向右移动5cm,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故B错误;C、将蜡烛向左移动5cm,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移到30Cm处,此时物距u=30cm-20cm=IOcmVf,根据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Co【例题3(2023吴兴区校级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探究远视眼的视力矫正方法。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说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D.【答案】B【解答】解: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配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AC都用凹透镜矫正,AC不符合题意。D虽然用凸透镜矫正,但经光线的折射,像落在了视网膜后方,没正好落在视网膜上,D不符合题意。B用凸透镜矫正,并且经光线的折射后,像正好落在了视网膜上,B符合题意。故选:Bo【强化1】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该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在烧杯底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时,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作用,图丁中具有该作用的透镜是O【答案】(1)漫反射;遵循;(2)会聚;abo【解答】解:(1)当光照到烟雾时,烟雾颗粒对光的反射方向是不同的,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所以我们从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路径;光的路径不易直接观察,通过烧杯内充以烟雾,这种方法是转换法;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当在烧杯底上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块玻璃时,发现光路聚集,说明该玻璃相对于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图丁中具有该作用的透镜是ab.故答案为:(1)漫反射;遵循;(2)会聚;ab。【强化2(2023下城区校级模拟)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上,宇航员王老师做水球实验时说“透过水球,同学们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球相当于凹透镜B.此时王老师与水球的距离大于水球的二倍焦距C.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这个像为虚像D. “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这个像为实像【答案】B【解答】解:A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个凸透镜,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错误;BD、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此时王亚平老师与水球的距离大于水球的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D错误。故选:强化3(2023江干区校级二模)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陈用单反相机拍摄廊桥和其倒影,相机感光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因为此时进入眼睛的光会聚在了视网膜的前方C.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D.小张看到远处的小红向他走来,为了始终看清小红的脸,他的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凸度由大变【答案】D【解答】解:A、小陈用单反相机拍摄廊桥和其倒影,相机感光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小郑近视,晶状体太厚,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B正确:C、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方框远离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大小变化如图所示:眼睛取景框取景框匕;所以,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故C正确;D、小张看到远处的小红向他走来,为了始终看清小红的脸,晶状体凸度由小变大,使得焦距变小,像距变小,故D错误。故选:DoA组中考真题1. (2023绍兴)小敏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答案】D【解答】解:由图可知,透过水杯看到了正立、放大的“科”字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D中,烛焰位于焦点与凸透镜之间,成像规律相同。故选:Do2. (2023衢州)今年爱眼口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矫正近视的同学,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答案】D【解答】解:长时间用眼过度,会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如图:近视眼的成像特点近视眼矫正ABD所示都是凸透镜,只有D是凹透镜。故选:D。3. (2023浙江)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激光笔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反光镜【答案】B【解答】解:由图知,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经过元件后光线会聚了,因此是凸透镜,故B正确,C错误;平面镜、反光镜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镜面的同侧,故AD错误。故选:B04. (2023上海)下列对视网膜上的成像描述正确的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答案】D【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物像。D正确。故选:D。5. (2022绍兴)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D【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变小;D、图中,蜡烛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u>2f,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在fVuV2f还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D正确。故选:Do6. (2022绵阳)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放在凸透镜前24Cm处,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8cmB.IOcmC.12cmD.16cm【答案】B【解答】解: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此时fV16cmV2f,则8cm<f<!6cm;放在凸透镜前24Cm处,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24cm>2f,f<12cm,所以焦距的范围为:8cm<f<12cm,故B正确。故选:Bo7. (2021宁波)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IO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答案】A【解答】解: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IOcm),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增大眼睛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即要增大晶状体的凸度,使得焦距变短,故A正确。故选:Ao8. (2021台州)“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A物凸透镜-0J-KA.C.【答案】A【解答】人的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u>2f(或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图中,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图中,u=v,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9. (2020台州)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甲ZA.近视眼,镜片IB.近视眼,镜片IIC.远视眼,镜片ID.远视眼,镜片III【答案】A【解答】解: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正常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眼。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如图乙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近视。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而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矫正,图甲中镜片I是凹透镜,11是凸透镜。故选:Ao10. (2022宁波)如图甲所示,在小宁与平面镜之间有一只杯子,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宁眼球视网膜上成的像大小不同?根据“平面镜成像”、“视觉的形成”等有关知识,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上述现象。图乙为杯子的像CD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杯子AB在视网膜上成的像AB。(要求: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AB,再用图乙的方法画出A,B,)甲【解答】解:CD为杯子的像,分别过C、D点做镜面的垂线并延长等大的距离,为A、B,连接AB,AB为杯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分别过A、B做经过光心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点AB',则为杯子的像,如图所11. (2023湖州)图1是数码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当景物在离镜头2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人眼观察物体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小明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如图所示,他应配戴透镜来矫正近视。图1图2【答案】实;凹。【解答】解:(1)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景物在离镜头2倍焦距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答案为:实;凹。12. (2021湖州)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答案】后;凸。【解答】解: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的后面;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一凸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能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像就会成在感光器上了。故答案为:后;凸。B组最新模拟题1. (2022春镇海区校级期中)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dD.都不行【答案】B【解答】解:由图知:玻璃a、c、e、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不符合题意;而玻璃b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符合题意;故选:B02. (2023慈溪市校级模拟)学校“护眼小分队”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水凸透镜,像又变清晰,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A.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答案】A【解答】解:在模拟近视眼成像的实验中,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原因是凸透镜的凸度变大,焦距变小,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只有缩小像距,才能在纸板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所以将蜡烛适当靠近水凸透镜,像又变清晰。此过程模拟的是近视眼,该眼睛需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o3. (2023鹿城区模拟)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可以将掩膜上的图形曝光在硅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缩图透镜是凸透镜,硅片相当于光屏掩膜在硅片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若要硅片上的像更大更清晰,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若此时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硅片向下移动1厘米,仍能呈清晰的像光源左。掩膜即将曝光的硅片A.B.C.D.【答案】D【解答】解:光刻机在工作时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缩图透镜是凸透镜,硅片相当于光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错误;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即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故正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若此时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硅片应向上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呈清晰的像,故错误。故选:Do4. (2023乐清市模拟)“刷脸支付”已成为人们购物付款的一种常用方式。如图所示,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即付款完成。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一个凸透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摄像头对光有发散作用B.人脸识别时.,人脸要处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C.人脸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当人脸远离摄像头时,人脸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小【答案】D【解答】解:ABC、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故ABC错误;D、当人脸远离摄像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人脸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小,故D正确。故选:Do5. (2023上城区模拟)小金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Wcm32TNWHT24二F二二16=-=8-。162432u/cm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像间距逐渐变小【答案】C【解答】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时,所以f=8cm,故A错误;B、当U=I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正确;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有: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像距逐渐减小,从v>2f到fVvV2f,但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等于或小于1倍焦距,所以物像间距先变小后变大,如下图所示:故D错误。故选:Co6. (2023郸州区一模)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明把夜光显示的手表置于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手表与光屏分别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此时手表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答案】D【解答】解:根据图片可知,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此时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谓“倒立”,即上下颠倒后再左右颠倒;根据甲、乙两图可知,手表表盘的分针指向里,则左右颠倒时在图示位置可观察到分针指向外,故D正确。故选:D。7. (2023拱塞区校级一模)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线)。由于玻璃对红外线的折射能力比可见光弱,因而同一透镜在红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射入时长。有一种感光胶片叫红外线胶片,它对可见光不敏感,而红外线却能使它感光。这种胶片可用普通相机进行红外摄影。现有一幅书上的图片用普通胶片摄影时刚好成等大的像,如换成红外线胶片的话,仍要成等大的像,则应该()A.减小物距,增加暗箱长度B.减小物距,缩短暗箱长度C.增大物距,增加暗箱长度D.增大物距,缩短暗箱长度【答案】C【解答】解:由于玻璃对红外线的折射程度比可见光线弱,因而同一透镜在红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线射入时长。若可见光正好在胶片上成像,当红外线入射时,由于焦距变大,相当于物镜间距变小,要成清晰的像,则胶片必须远离相机透镜,即使物距增大;成等大的像,则像距等于物距等于2f(2倍焦距),焦距变长了,则像距也变大,故C正确。故选:Co8. (2023鹿城区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并排立着两支不同高度的蜡烛,蜡烛正前方放置一个盛满水的烧瓶。小明透过烧瓶球体部分观察蜡烛,其中可能看到的像是()【答案】A【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实像可能是缩小的、等大的或放大的,但是像和物体左右相反,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物体到到凸透镜的小于一倍的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左右不变,且必须是放大的,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o9. (2023慈溪市模拟)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答案】D【解答】解:(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景物照相时,景物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u>2f。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故AB错误。故选:D。10. (2023富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左移动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答案】A【解答】解: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向左移动距离2f,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选:Ao11. (2023衢州三模)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能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装有水的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0cm掳联&A.7cmB.14cmC.20cmD.32cm【答案】B【解答】解:由题知,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则有f<uV2f,即fV20cmV2f,解得,IOCmVfV20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o12. (2023滨江区一模)“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摄影时照相机内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解答】解: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光透不过树叶,在树叶的背后形成的一个黑暗的区域就是影子,故A正确;B、皮影和树影是同样的道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倒影不是影,实质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不透光,光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像,故C错误;D、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了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Ao13. (2023柯桥区二模)用如图所示的球形鱼虹养鱼,分别从上方和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从侧面看到的鱼是左右相反的像B.从上方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C.从侧面看到的鱼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从上方看到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B【解答】解:(1)从上方看鱼,当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位置稍高一点,即看到鱼的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浅,故B正确,D错误;(2)从侧面看到的鱼,鱼的身体和玻璃缸之间的水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C错误。故选:B014. (2023竦州市模拟)如图甲所示,白板上嵌入一个发光箭头,把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放在白板前,人眼通过玻璃杯看到了图乙所示的“箭头”。关于观察到“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观察到的“箭头”是虚像B.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将白板远离玻璃杯,“箭头”会变长D.将白板不断靠近玻璃杯,“箭头”朝向会改变【答案】D【解答】解:ABC、玻璃杯下半部分(装有水)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据图乙可知,能看出下方箭头的方向改变了,且箭头变短了,这说明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将白板远离玻璃杯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即看到的下方箭头变小,故ABC错误;D、玻璃杯靠近白板,物距会变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下面的箭头的像朝向会改变,故D正确;故选:D。15. (2023温岭市模拟)某同学在利用加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活动时,发现下列问题:(1)把金鱼放入烧杯后发现鱼“变大”了,图2选项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O(2)他把一张写着字母“F”的白纸放在盛满水的烧杯后面,如图3甲所示。白纸从贴近烧杯到逐渐远离烧杯的过程中,他透过烧杯观察如图3乙所示,先后观察到A、B两种不同的像。如图3丙所示。对此,他用两束平行激光进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3丁所示,据此现象分析图丙中A、B像产生的原因是带水的烧杯具有的特点。(3)将白纸远离烧杯,观察到等大的像。继续远离又观察到一个明显不同的像,请在图4虚线框中画出该像。【答案】(I)D;(2)物体在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见解答图。【解答】解:(1)把金鱼放入烧杯后发现鱼“变大”了,其原因是有水的烧杯相当于凸透镜,放入的金鱼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据此现象分析图丙中A、B像产生的原因是带水的烧杯具有凸透镜的作用,物体在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将白纸远离烧杯,观察到等大的像,继续远离又观察到一个左右对调、缩小的实像,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D;(2)物体在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见解答图。

    注意事项

    本文(易错点10 透镜及其应用常考易错陷阱分析(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