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docx

    • 资源ID:1424043       资源大小:15.5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docx

    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摘要】伴随着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航海殖民扩张,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期。在西方航海家与殖民者扩张势力的同时,以传教士为代表者也在宗教、科学领域传播着西方文化。利玛窦在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将西方的哲学、科学介绍给中国,而且还将中国的哲学、科学传播到了欧洲。【关键词】利玛窦;科学;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一、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的传播利玛窦(15521610)本名悬马泰奥利奇(MatteoRiCCi),意大利人,利玛窦这个名字是他到中国之后取的汉名,由于“利”字是他原姓氏音译后的音节,而玛窦则是其原名字音译后的名字,所以,他给自己取名为利玛窦。后来,利玛窦在中国的生活中,还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给自己取名“西泰"是"泰西”的颠倒,意思是来自西方的国度。利玛窦15岁时进入罗马大学法学院学习,而后转入耶稣会的罗马学院读书。在罗马学院期间,利玛窦修习古典学,包括神学、修辞、自然哲学等(自然哲学即是今天所谓之“科学”,包括数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尤其在数学与天文学领域,他跟随当时优秀的数学与天文学家克拉乌维斯学习最前沿的数理知识,还包括托勒密的地理学等。同时,他还热衷于技术学科的学习,经常研习手工技能,比如地理地图的绘制、天文观测仪器的结构、机械钟与日署的制作工艺等。这些知识与技术的修习也为他后来在中国传播西学奠定了基础。利玛窦是传教士中首位将科学以真正传播的意图来传教的。在数学与天文学领域,利玛窦将西学诸多典籍翻译为中文,如几何原本(前六卷)、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他还利用自己所学的地理学知识绘制中文世界地图,在地图上,他不仅标出中国的位置,也把欧洲和美洲等各大洲的位置悉数标出,焕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古时以来天圆地方的观念也逐渐得到更正。利玛窦不仅积极向中国传播西方文明,他也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西方,在这其中,他译介了大量的中华文明典籍,如他首次用拉丁语翻译儒家的四书,并且,在他写给罗马的信件中,他也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礼仪文化、科举文化、祭祀文化等,让西方人对中华文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利玛窦作为一个西学传播者,不仅熟稔于西方科学,还热衷于学习中华文化,身具东西方文明知识的他也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也基于此,利玛窦在人文、自然乃至艺术领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了使者,乃至先驱般的角色,贡献卓著。在人文学科领域,利玛窦在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也试图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兼收并蓄,并提出了“耶稣+孔子”的观点。利玛窦在中国生活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儒家文化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文化,且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统治阶层,中国人上至天子,下至百姓,莫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因而利玛窦认为,若想在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思想(天主教),以儒家文化为平台是有利于其传播的,而后利玛窦一直尝试在儒家文化与天主教思想中寻找契合点。利玛窦在寻找二者共通性的过程中发现,在儒家经典中,“仁”的思想为其核心要义。儒家一直认为,“仁”者爱人,而这种观念与天主教的“爱人”有着共通性。因而,利玛窦认为,在传播西方宗教观(天主教)的时候,可以借用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天主教“爱人”的观念传播开来。而且,儒家作为一个扎根中国人信念深处的思想流派,与宗教还存在着差别。作为两千多年来一直占据中国思想界主流的儒家将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不断地传播给每一个中国人。这也使得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宗教总是处于边缘境地,而作为皇室利用儒家也能更好地巩固其在世俗社会所获得的政权。世俗信仰超越宗教信仰,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内蕴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利玛窦剥去了天主教宗教性的外衣,以“爱人”的名义将其思想内核以儒家经典作为诠释在中国进行传播,这也使得西方的宗教思想观念逐渐在中国得到认识。在自然学科领域,伴随着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为契合中国人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利玛窦以科学之用启蒙了近代中国科学,推动了中国数学、天文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在数学领域,利玛窦译介了西方的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将其在中国进行传播。几何原本主要介绍了体系化的几何公理,推动了中国近代几何学的发展。而同文算指主要涉及的是西方的笔算,为中国近代代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弥补了中国近代几何与代数发展的不足,徐光启与李之藻在利玛窦的带动下也参与到了翻译过程中,一起挖掘中国数学遗产,使得中国古代数学在近代也焕发出生机。在天文学领域,自利玛窦将西方天文学的成果带入中国时,焕新了中国人的天文观。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是天圆地方说,并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而利玛窦带来的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这也冲击了中国人古老的天文观,使得中国人对地球乃至地球的周日运动开始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也使得中国近代的天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西方天文学带来了先进的计算理论与观测仪器,这更使得中国的天文学研究从数理天文学阶段开始转向几何天文学阶段,由此也引发了中国近代的天文学革命。这场浩荡的天文学革命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认识了地球乃至我们的宇宙,也使得中国人对历法的计算方式发生了变革。明代科学家李之藻利用利玛窦带来的星盘构造术写成了浑盖通宝图说一书,这直接影响了明代的历法计算方式,直至清代,流传千年的中国历法已完全被西洋历法所取代。在语言艺术领域,利玛窦为中西语言文化艺术交流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语言文化领域,汉语音韵学中长期存在着字音与音素的不规范问题,而利玛窦利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标注,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同时,利玛窦在中国长期的生活中,翻译和撰述了多达19部汉语著作,其中大概有13部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这充分说明利玛窦在中西语言文化交流中的贡献之丰富。同时,利玛窦还向西方传播汉学,将儒家学说传播到欧洲,西方历史学家称利玛窦为欧洲汉学的开山鼻祖。在音乐艺术领域,利玛窦带来了西洋音乐,为明代皇帝敬献西琴,同时,他还自己谱曲,创作了西洋八曲,在民间社会广受欢迎。不仅如此,西洋绘画艺术原理也被利玛窦一并引进了中国,他为明代皇帝进贡的圣像画栩栩如生,如天主圣母像,这些生动的西洋画作也为明清时期的绘画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了明清以来的绘画风格。二、利玛窦影响下的“西学东来”利玛窦以科学之名在中国传教,不仅利于利玛窦向中国传播西方思想文化,而且也客观上推动了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在人文学科交流领域,利玛窦根据在中国长期生活所得到的经验,深知只有深入儒家文化圈,全方位了解儒家文明,才能在中国社会得到权贵和百姓的尊重与理解。因而,利玛窦在中国大量阅读中国经书,了解中国民俗,学习中文写作,实现了从“西僧”到“西儒”的身份转变。利玛窦在中国韶州居住期间,大量翻译儒家经典,如四书,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悉数翻译成拉丁文。利玛窦也成为欧洲儒家典籍最早的诠释者。中国的儒家思想被传播到欧洲后,成了欧洲思想界的养料,一时间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伏尔泰就曾称赞孔子比耶稣还伟大。之后,利玛窦在南昌生活期间,还将西方科学思维利用标准的文言文表达出来,认为人最重要的思维器官是“脑”,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心”为元神之府有着区别,由此,利玛窦写成西国记法,被称为西洋传入中国的第一本心理学书。在自然学科交流领域,利玛窦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数学与天文学著作,为中国近代基础科学的发展焕新了方向。利玛窦在中国韶州首次向中国社会传播西方“数学科学”。后来,利玛窦与中国儒士瞿太素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卷),瞿太素不仅向利玛窦学习了几何学知识,还师从利玛窦学习了一些天文观测的实践技能,比如制作地球仪、星盘等。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的互动也正是基于此而展开,自此以后,“科学知识”在近代社会的中国逐渐传播开来。利玛窦在南京与北京期间,结交了徐光启与李之藻等科学家。徐光启与李之藻感叹西方科学的体系完备,并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数学与天文学著作,以此革新中国传统的科学思维。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写了浑盖通宪图说,在这本天文学著作中,利玛窦提供了一种新的宇宙论模型,即托勒密模型。同时,书中还详细记载了诸多来自西方的天文观测实践设备的制作原理。而利玛窦在与徐光启的合作中,更是将中西方科学文化的特质进行了审慎的考究。由于中国文言文与拉丁语迥然不同,于是二人将文言文与拉丁文的词汇、语法、结构进行了一一比较,努力诠释欧氏几何公理的翻译法则,将欧氏几何公理术语悉数译成中文,时至今日,他们创造出的数学术语还在数学界沿用。在世界观交流领域,利玛窦以西方先进的地理知识为中国绘制了世界地图,革新了中国人的地理观与世界观。利玛窦绘制的首幅中文版世界地图是在中国的肇庆绘制的,而这幅世界地图是以欧洲人的世界观来绘制的,利玛窦将其命名为舆地山海全图。地图上基本概括了当今世界的整体地理格局的全貌,包括美洲、欧洲、利比亚(非洲)、亚洲乃至太平洋领域(南极地区),都在地图上有所涉猎。而且利玛窦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把当时已知的地理领域以椭圆形的图式呈现出来,借此表示地球是一个球形般的存在。虽然这幅地图的绘制仍然蕴含着欧洲人的世界观,但欧洲中心主义的现象在这幅地图上却被利玛窦有意规避。利玛窦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将亚洲置于地图的中心位置,欧洲与非洲被他置于地图的左边,美洲则被他置于地图的右边,这样的位置设置也使得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世界地理的中心地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利玛窦的地图方位设置也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地理中心观的基本观念。在地图的标识中,他标出了大洋与大洲的基本方位,还绘制出了经度、纬度与赤道等地理标志。也基于此,利玛窦所制舆地山海全图也获得了中国学界的高度认同,此后中国地理地图绘制中的很多地理要素都参考了利玛窦的舆地山海全图。而后,利玛窦在南京又绘制了第二版中国地理地图,命名为山海舆地全图,不仅比例尺进行了更新,许多地名都进行了更改,在改进的过程中,利玛窦也吸收了中国文化,一些地名和注释援引了许多中国儒家典籍中的典故。也由此,中国学者把利玛窦称为西方第一个“中国通”。三、“利玛窦规矩”与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利玛窦以儒学化的方式向中国传播西方科学与宗教,促进了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与传播。而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利玛窦所采取的策略也被康熙帝称为“利玛窦规矩”。其主要内容有:首先,利玛窦在传教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进其传播,他结识了许多上层人士,包括朝中大臣、文人学士。利玛窦认为,欲想更好地传教,首先要让中国社会的知识阶层与上层人士都了解并接纳,并借助他们的力量来进行传播,这样会比自己作为一个西方人的身份传播更有说服力。为了赢得中国社会知识阶层与上层人士的信任,利玛窦接受了中国式生活与礼节。他曾说:“在中国每天吃五谷杂粮,无面包与葡萄酒,这已经是一种习惯。”由此,瞿太素、李之藻、徐光启等人逐渐成为利玛窦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与宗教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其次,利玛窦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儒家文化占主流的国家,经世致用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信条。所以,利玛窦虽然是以传教为目的,但却是以科学为手段进行传教,以科学诠释了宗教的功用性,暗合了中国人的普遍认知,这样,利玛窦传播宗教的目的就可以渐渐地实现了。他最先向中国人介绍的西方科学是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地理学等学科。他在向中国人介绍科学的过程中,还借用了他随身携带的一些科学器具,比如三棱镜、地球仪、世界地图等。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结合,使得利玛窦带来的西方科学在中国加速传播。一些中国学者也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和著述了诸多科学典籍,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坤舆万国全图等,利玛窦的科学传播进程的加速客观上也有助于他的宗教传播。最后,利玛窦在传教的过程中为了彻底在文化上与儒家进行融合,于是,他在传播天主教义的过程中提出了“合儒”的策略。因为他若想更好地传播教义,也深知必须依靠儒家经典来作诠释,所以,他在中国生活期间,一方面积极致力于传播西方科学;另一方面则积极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并试图最大限度地融合天主教教义与儒家思想,使天主教成为中国社会可接受的宗教。利玛窦在其天主实义二十五言等著作中,不仅利用儒家经典寻找与天主教教义的相通之处,而且还利用儒家的论证之道来为天主教教义做诠释,比如儒家典籍中的“天”,在利瑞窦看来,则对应天主教教义中的“神”。利玛窦在中国传播西方的科学与宗教,这对于中西科学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场以利玛窦为主的耶稣会士发起的西学东渐运动为中国社会带来了近代科学,启蒙了中国人的科学意识,焕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利玛窦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西僧”在中国进行传教,同时,他又作为一个“西儒”将中国的儒家典籍译成拉丁文传播到欧洲,因而,他也被称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先驱。这种东西间的科学文化交流互动也自利玛窦以来,便蔚为大观。参考文献:1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3平川佑弘利玛窦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李新德.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中国儒道释典籍之翻译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6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一一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赫德逊.欧洲与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1995.8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国.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注意事项

    本文(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