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防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一、引言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召开了这次以防电信诈骗安全为主题的班会。二、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 .让学生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2 .传授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三、班会活动内容1.知识讲解我们将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们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常见手段,以及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1)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诈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2)电信诈骗的种类:仿冒身份类诈骗:诈骗者冒充公检法机关、银行工作人员、老师等,或假装是受害者的亲友、领导,通过电话、社交平台等方式接触受害者,以各种紧急或重要的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或提供银行信息。利益诱惑类诈骗:这类诈骗通常涉及网络兼职、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者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参与,一旦受害者投入资金或个人信息,诈骗者就会消失。购物类诈骗:包括假冒代购、退款诈骗、低价购物等。诈骗者利用虚假优惠信息或声称的系统故障,诱导受害者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扫描恶意二维码,从而实施诈骗。(3)电信诈骗的特点:作案手法变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层出不穷,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检法人员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思想包袱很大,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受害群体不特定通过梳理分析,受害群体按职业分,有在校学生、个体老板、下岗工人、打工人员、农民;按年龄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侦办难度大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协作成本高、破案难度大。另外,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电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销户方便、转账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证据固定难度大,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4)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诱导受害者下载特定APP并进行刷单任务,以小额返利吸引受害者,随后诱使受害者进行更大金额的投资,最终导致无法提现的情况发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假冒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等方式,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前期小额投资可能会有返利,但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贷款广告,冒充银行或金融公司工作人员,以无抵押、免征信等为由,诱骗受害者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随后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诱骗转账汇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或售卖商品违规被下架为由,诱导受害者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屏幕共享或下载指定APP等方式,指导受害者转账汇款。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恐吓,并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虚假征信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银保监会工作人员或网络贷款平台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有不良征信记录需要消除,诱导受害者在贷款平台或APP进行贷款,并将钱款转到指定账户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发布虚假广告,诱导受害者私下转账,随后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者继续转账汇款。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的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的照片、姓名等信息包装社交账号,以假冒的身份添加受害者为好友,或将其拉入微信聊天群,以领导、熟人身份对受害者嘘寒问暖。(5)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Iio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不出租出售“两卡”:不要将银行卡、手机卡、支付账户等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购买,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二加强账户安全管理: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设置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的动态密码。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了解近期出现的作案手法,并提醒家人亲友提高警惕。培养良好支付习惯: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微博、QQ、邮件、语音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时,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陌生人或长期失联的“熟人”要求汇款时,须保持谨慎多方求证,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银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咨询。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务必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以便及时获取反诈信息和帮助。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案例1:谢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名“美国大兵”,对方自称是美国派驻中东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优雅的谈吐和日常的关心感动,在没见过面的情况下与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美国大兵”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转移到中国,以便与谢女士共同生活,但因为遇到海关拦截,需要谢女士帮忙缴纳一笔费用才能通过。谢女士遂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5万元,后又因需缴纳“解冻费”“手续费”等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多次转账40余万元,直至被对方拉黑,谢女士才发觉被骗。案例2:沈某在玩游戏时看到游戏聊天框内有一条“进群免费领取游戏道具”的消息,申请进群后,一位网名“派送员”的人告诉沈某扫描群内二维码便可领取大量游戏福利,沈某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后,网页忽然显示微信将被冻结,沈某便联系“派送员”,对方称系沈某操作不当,并向其推送一个网名为“处理员”的人。“处理员”称需要通过转账证明微信是本人使用,验证后将如数退还所有资金。沈某便按对方要求,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18000元,后因被对方拉黑才发觉被骗。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经济损失:电信诈骗直接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诈骗者通过各种手段诱使受害者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信息,非法获取钱财。心理创伤:受害者在遭受诈骗后,可能会经历焦虑、恐惧、羞愧和自责等负面情绪,这些心理创伤可能会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生活质量。信任危机:电信诈骗的泛滥导致公众对电信服务的信任度下降,人们可能会对正常的通信和交易活动产生怀疑,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社会资源浪费:为了打击电信诈骗,政府和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建立反诈骗系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执法力度等,这些都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消耗。法律风险:电信诈骗往往涉及跨国犯罪,给国际执法合作带来挑战,增加了打击犯罪的难度和复杂性。个人信息泄露:诈骗者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可能会诱使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等,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被用于进一步的诈骗或其他犯罪活动。社会秩序影响:电信诈骗的频繁发生可能会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共同犯罪、集团犯罪或者个人犯罪,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最高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社会危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和趋势多样化,犯罪主体日趋年轻化、专业化,犯罪形式日趋隐蔽,对社会的危害性日益增大。法律后果: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后果可能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对受害者造成的其他法律后果。例如,如果诈骗行为导致受害者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行为人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综上所述,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是多方面的,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还可能导致社会信任危机、资源浪费、法律风险、个人信息泄露、社会秩序影响等。因此,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技术手段,共同构建安全的通信环境,对于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至关重要。3 .互动环节设置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防范电信诈骗的有效方法。四、活动过程1 .知识讲解讲解员介绍:邀请的专业人士将为学生们介绍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内容概述:讲解员将详细阐述电信诈骗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常见手段,以及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2 .案例分析案例选择:选取近期发生的典型电信诈骗案例,包括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等。案例分享: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内容,让学生们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们讨论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电信诈骗手段。3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自己遇到的或听说过的电信诈骗案例,以及如何防范这些诈骗手段。情景模拟:设置模拟电信诈骗场景,让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如何应对电信诈骗。互动总结:每个小组分享讨论和模拟的结果,全班一起总结防范电信诈骗的经验和教训。五、学生参与情况在本次班会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提问、发言和讨论,尤其是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还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六、活动效果及反馈1 .活动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同时,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也得到了提高。2 .反馈收集在班会结束后,我们收集了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表示,这次班会让他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意识到了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如定期开展类似的班会活动、加强家校合作等。七、学生反思与成长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并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他们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手段,这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这次班会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八、结束语我们将继续关注并加强学生身边的安全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本次班会所学的知识,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电信诈骗的危害。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