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docx

    • 资源ID:1425020       资源大小:349.54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docx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前言T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15要求15.1总则15.2 外观要求25.3 主要部(器)件性能25.4 功能35.5 声压级35.6 音响器件检查35.7 重复性35.8 方位45.9 一致性45.10电池故障报警性能45.11互联式报警器功能(适用于互联式报警器)45.12极性反接性能45.13电源性能55.14气流稳定性55.15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55.16气候环境耐受性55.17机械环境耐受性65.18电磁兼容性能75.19火灾灵敏度性能75.20传感部件抗污染性能76试验76.1 总则76.2 功能试验96.3 声压级试验96.4 音响器件检查试验106.5 重复性试验106.6方位试验106.7 一致性试验106.8 电池故障报警性能试验116.9 互联式报警器功能试验(适用于互联式试样)116.10极性反接性能试验126.11电源性能试验126.12气流稳定性试验136.13 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试验136.14 高温(运行)试验146.15 低温(运行)试验146.16 16交变湿热(运行)试验146.17 二氧化硫(SOI腐蚀(耐久)试验156.18 冲击(运行)试验156.19碰撞试验156.20振动(正弦)(运行)试验166.2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166.22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适用于互联式及具有外部连接线的试样)166.23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76.24火灾灵敏度试验176.25传感部件污染报警功能试验187检验规则187.1 产品出厂检验187.2 型式检验188标志198.1总则198.2 产品标志198.3 质量检验标志19附录A(规范性)阈值检验烟箱20附录B(规范性)试验烟27附录C(规范性)闪光装置28附录D(规范性)碰撞试验设备29附录E(规范性)燃烧试验室31附录F(规范性)试验火SH1-木材热解阴燃火32附录G(规范性)试验火SH2-棉绳阴燃火33附录II(规范性)试验火SH3-聚氨脂塑料火34附录I(规范性)试验火SH4-正庚烷火35附录J(规范性)信息接收装置性能要求36附录K(规范性)粉尘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和粉尘39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6838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GB/TXXXXX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网通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分类4.1 报警器按工作方式分为:a)单点式报警器;b)互联式报警器。4.2 报警器按响应阈值分为:a) A型:响应阈值可调;b) B型:响应阈值固定。4. 3报警器按传输方式分为: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报警器;b)没有无线通信功能报警器。5要求5.1总则报警器应满足本章要求,并按照第6章规定进行试验,以确认对本章要求的符合性。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报警器还应满足GB/TXXXXX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网通用技术要求。5. 2外观要求报警器表面应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紧固部位无松动。报警器表面应有产品标志,应有质量检验合格标志。报警器应具备产品出厂时的完整包装。包装中应包含中文使用说明书。5.3主要部(器)件性能1.1.1 3.1供电方式报警器应仅采用内部电池供电方式。1.1.2 工作原理报警器应采用散射光、透射光原理探测烟雾,不应采用放射源电离原理探测烟雾。1.1.3 指示灯5. 3.3.1报警器上应有红色报警确认灯。当被监视区域烟参数符合报警条件时,报警器的报警确认灯应点亮。报警器应有黄色传感部件污染报警指示灯。当传感部件受到污染,影响报警器的正常使用时,报警器的传感部件污染报警指示灯应点亮,并保持至污染排除。6. 3.3.2指示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6m处,在光照度不超过500I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见。5. 3.4防止外界物体侵入性能报警器应能防止直径为(1.3÷0.05)mm的球形物体侵入探测室。5. 3.5开关和按键(钮)5.3.5.1报警器的开关和按键(钮)应操作灵活、可靠,使用中文标注其功能,标注信息应清晰、耐久。5.3.5.2报警器表面应具有自检功能测试按键,消音按键。5.3.6连接外部辅助设备当报警器连接外部辅助设备(如远程的监视器、控制继电器、信号发射器、信息接收装置)时,与外部辅助设备间连接线的开路或短路不应影响报警器正常工作。5.3.7结构元件除电池外,报警器不应有用户可拆换和维修的元器件,当电池被取走时,应有明显警示。5.3.8出厂设置除非使用特殊手段(如专用工具或密码)或破坏封条,报警器的出厂设置不应被改变。5.3.9使用说明书报警器应有中文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标明电池有效期和产品使用寿命,说明书的内容应满足GB/T9969的要求。5.3.10信息接收装置与报警器配接的信息接收装置应满足附录J的要求。5.4功能5.4.1火灾报警功能当被监视区域烟参数达到预定值时,报警器应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报警声光信号应与其他声光信号有明显区别。报警器应具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制造商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注明输出信号的类型、参数等信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报警器,无线通信功能应不影响火灾报警功能。5. 4.2消音功能5.4. 2.1报警器应采用无线遥控方式和按键方式实现消音功能。当采用红外遥控方式实现时,应能接收家用电器遥控器的无线红外信号作为消音触发信号。5.5. 2.2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后,60s内不可消音。5.6. 2.3报警器的消音周期不应小于5min,且不大于15min。在消音周期内,报警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声信号和故障报警声信号。消音周期结束后,被监视区域烟参数满足火灾报警条件时,报警器应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5 .4.3自检功能报警器应具有自检功能,报警器执行自检时,应能对其音响器件及指示灯进行功能检查,但不应输出火灾报警触发信号,与其相连的外部辅助设备不应动作。6 .4.4数据记录与导出功能报警器应能记录不少于20条火灾报警信息及对应的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报警器应具有报警信息数据导出功能。5.5 声压级报警器在额定工作电压及发出电池故障报警信号的临界电压条件下,当被监视区域烟参数符合报警条件时,报警器应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在自由声场中报警器正前方3m处测量报警器的火灾报警声信号声压级,初始声压级不应大于45dB(A计权),在3S至10S期间声压级应能逐步升至80dB(A计权)至105dB(A计权)之间。5.6 音响器件检查在额定电压条件下,报警器应能连续完成至少50次“正常监视状态-火灾报警状态”的工作状态转换;转换后,报警器应能持续发出火灾报警信号72h,72h后火灾报警声信号声压级应满足5.5的要求。5.7 重复性5.8 7.1响应阈值的测量5.7.1.1报警器响应阈值的测量应在标准烟箱(以下简称烟箱)中进行,烟箱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并满足方位、气流稳定性、高温(运行)、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等试验的要求。5.7.1.2报警器按正常监视状态安装在烟箱中。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要求时,报警器的方位应为最不利方位,报警器周围的气流速度应为(0.2±0.04)ms,气流温度应为(23±5)°C。5.7.1.3试验烟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7.1.4试验前,烟箱和报警器内部不应有试验烟存在。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要求时,报警器应在正常监视状态下稳定工作15min。5.7.1.5试验烟应按0.015dB(mmin)Am/At0.1dB(mmin)的升烟速率要求注入烟箱。5.7.1.6m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见附录Ao5.7.1.7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为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烟浓度的m值(dBm)o5.7.2响应重复性对同一只报警器在任意同一方位上连续测量6次的响应阈值,最大响应阈值(用小、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in表示)的比值小X:mlin不应大于1.6。5.8 方位报警器按同一方向绕其垂直轴线旋转45°,共旋转8次,各测量一次响应阈值,其中,最大响应阈值和最小响应阈值对应的方位,分别为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最大响应阈值(用叫“、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n表示)的比值4n不应大于1.6。5.9 一致性在最不利方位上连续测量20只报警器的响应阈值,最小响应阈值用kn表示,最大响应阈值用叱,,表示,平均响应阈值用11U表示,应满足下述要求:a) A型报警器的响应阈值调整到最小响应阈值等级时,最小响应阈值不应小于0.15dBm,响应阈值调整到最大响应阚值等级时,最小响应阈值n不应小于0.3dB/mo在每种响应阈值等级条件下,最大响应阈值与平均响应阈值的比值%-11u不应大于1.33,平均响应阈值与最小响应阈值的比值11U:11u不应大于1.5:b) B型报警器的最小响应阈值11u,不应小于0.15dBm,最大响应阈值与平均响应阈值的比值:I!-不应大于1.33,平均响应阈值与最小响应阈值的比值Rep:/n不应大于15。5.10 电池故障报警性能5.10.1 报警器应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在报警器通电后,应首先检测电池电压,且电池电压的检测周期不应大于24ho电池供电电压不能保证报警器正常工作之前,报警器应发出与火灾报警声信号有明显区别的电池故障报警声信号,报警器应具有电池故隙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制造商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注明输出信号的类型、参数等信息。5.10.2 报警器在发出电池故障报警信号时,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额定电压条件下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11u表示)的比值11U:11u不应大于1.6。5.10.3 当因电池故障发出故障报警声信号时,报警器应能消音(7±1)ho消音期间当被监视区域烟参数满足火灾报警条件时,报警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5.11 互联式报警器功能(适用于互联式报警器)互联式报警器应采用有线方式连接,在最大负载连接情况下应满足下列要求:a)当一只互联式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在Imin内与其互联的其他互联式报警器应发出火灾报警声信号;b)处于消音周期内的互联式报警器,当与其互联的其他互联式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包括处于消音周期内的所有报警器应发出火灾报警声信号;c)互联式报警器的互联线路断路、短路,不应影响该报警器的报警功能;d)在互联状态下,测量互联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其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Ix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mlin表示)的比值Inmx:%n不应大于1.6。如报警器结构允许,将报警器的电池与电池连接端子极性反接,报警器应满足下列要求:a)报警器电池极性反接不应造成报警器损坏;b)报警器的电池极性反接时,报警器可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或火灾报警信号。如报警器在15s内未发出报警信号,电池极性反接2h后,测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其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mi表示)的比值:min不应大于1.6;c)经过极性反接后,电池故隙报警电压的变化率应小于5%。故隙电压条件下测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其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叫E表示)的比值11ui:叫”,不应大于1.6。5.13 电源性能对可更换电池的报警器,以150倍平均工作电流对电池或电池组持续放电168h,对不可更换电池的报警器,以250倍平均工作电流对电池或电池组持续放电336h;放电结束后,电池或电池组的容量应保证在报警器正前方3m处测量报警器的火灾报警声信号声压级,初始声压级不大于45dB(A计权),在3S至10S期间声压级能逐步升至80dB(A计权)至105dB(A计权)之间。电池容量不能保证报警器正常工作前,报警器应能发出电池故障报警信号,且7d内每分钟至少发出故障报警信号一次,故障报警7d后,报警器应至少能持续发出火灾报警信号4min。5.14 气流稳定性报警器在(0.2±0.04)11s的气流速度条件下,在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的响应阈值的算术平均值与该报警器在(1.0±02)m/s的气流速度条件下,在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的响应阈值的算术平均值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H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11U表示)的比值Ing:11u不应大于1.6o5.15 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5.15.1 报警器在最不利方位及垂直轴向旋转90°方位,在附录C规定的闪光装置进行以下环境光线干扰时,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故障报警信号:a)每只灯依次“通电10s断电IOsw,连续通断10次;b)相对安装的每对灯依次“通电10s一断电10s”,连续通断10次;c)4只灯同时通电,持续1min4,5.15.2报警器在最不利方位及垂直轴向旋转90。方位,在4只灯同时通电的环境光线干扰条件下的响应阈值分别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叫”表示)的比值11k:InlUn不应大于1.6。1.16 气候环境耐受性报警器应能耐受表1所规定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故障报警信号;b)试验后,报警器应无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并能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其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电“表示)的比值11u.min不应大于1.6。表1气候环境试验条件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高温(运行)试验温度C55±2正常监视状态持续时间h2低温(运行)试验温度-10±2正常监视状态持续时间h2交变湿热(运行)试验温度40±2正常监视状态循环周期2二氧化硫(SQ2)腐蚀(耐久)试验SO2浓度体积比(25+5)×10-正常监视状态温度C25±2相对湿度(75±5)%持续时间d211.17 机械环境耐受性报警器应能耐受表2所规定的机械环境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报警器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故障报警信号;b)试验后,报警器应无机械战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并能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其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m11in表示)的比值InnlX:叫沁不应大于1.6。表2机械环境试验条件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冲击(运行)试验冲击脉冲类型半正弦波正常监视状态脉冲持续时间ms6峰值加速度m/s(100-20×M)XlOM为试验样品的质量,单位为kg冲击方向数1每个方向冲击脉冲数3碰撞试验碰撞能量J1.9±0.1正常监视状态锤头速度m/s1.5±0.125每个方向碰撞次数1振动(正弦)(运行)试验频率循环范围Hz10150正常监视状态加速度幅值ms210扫频速率oct/min1每个轴线上扫频循环数1轴线数11.18 电磁兼容性能报警器应能耐受表3所规定的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故障报警信号;b)试验后,报警器应能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其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与最小响应阈值(用11u表示)的比值:11u不应大于1.6。表3电磁干扰试验条件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场强V/m10正常监视状态频率范围MHz801000扫频步长不超过前一频率的1%调制幅度80%(1kHz,正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频率范围MHz0.15-80正常监视状态电压dBV140调制幅度80%(1kHz,正弦)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放电电压kV空气放电(绝缘体外壳):8接触放电(导体外壳和耦合板):6正常监视状态放电极性正、负放电间隔S>1每点放电次数10适用于互联式报警器或具有外部连接线的报警器。1.19 火灾灵敏度性能报警器应在附录F附录I规定的试验火结束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5. 20传感部件抗污染性能报警器应具有传感部件污染报警功能,当报警器的传感部件受到污染,污染符合污染报警条件时,报警器应发出污染故障信号。6试验6. 1总则6.1.1 试验的大气条件除有关条文另有说明外,各项试验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6.1.2 报警器安装报警器应按制造商规定的正常安装方式安装。如果说明书给出多种安装方式,试验中应采用对报警器工作最不利的安装方式。6.1.3 容差除有关条文另有说明外,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5%;环境条件参数偏差应符合GB/T16838的规定。6.1.4 试验样品试验前,制造商应提供报警信息数据导出装置和下列试验样品(以下简称试样):a)单点式报警器,应提供20只试样;b)互联式报警器,应提供(19+N)只试样(N为制造商声称的最大可连接数量)。6.1.5 试样的正常监视状态若试验方法要求试样在正常监视状态下进行试验,应将试样与制造商规定的适用电池连接。6.1.6 外观与主要部(器)件检查试样在试验前应按5.2和5.3的要求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其他试验。6.1.7 试验程序6.1.7.1 B型试样应按表4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一致性试验后,响应阈值最大的四只试样按17号20号顺序编号,其他试样随机按1号16号编号。6.1.7.2型试样应按表4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一致性试验应在每种响应阈值等级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并按照试样最大响应阈值等级条件下的响应阈值进行编号,响应阈值最大的四只试样按17号20号顺序编号,其他试样随机按1号16号编号。火灾灵敏度试验应在试样最大响应阈值等级条件下进行试验,其他各项试验应在试样最小响应阈值等级条件下进行试验。表4试验程序序号章条试验项目报警器编号16.1.6外观与主要部(器)件检查全部26.2功能试验随机选一只36.3声压级试验随机选一只46.4音响器件检查试验随机选一只56.5重复性试验随机选一只66.6方位试验随机选一只76.7一致性试验1-2086.8电池故障报警性能试验296.9互联式报警器功能试验(适用于互联式试样)3、21(19+()106.10极性反接性能试验2116.11电源性能试验1、4126.12气流稳定性试验5136.13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试验6表4(续)序号章条试验项目报警独编号116.14高温(运行)试验7156.15低温(运行)试验8166.16交变湿热(运行)试验9176.17二氧化硫(SO2)腐蚀(耐久)试验10186.18冲击(运行)试验11196.19碰撞试验12206.20振动(正弦)(运行)试验13216.2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15226.22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适用于具有外部连接线的试样)15236.23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6246.24火灾灵敏度试验17、18、19、20256.25传感部件抗污染性能试验3aN为制造商声称的最大可连接互联式试样数量。6.2功能试验6.2.1试验步骤6.2.1.1对试样的监视区域施加符合报警条件的烟雾,观察并记录试样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的指示情况、报警信号输出状态。6.2.1.2试样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后立即启动试样消音装置,观察试样工作状态。6.2.1.3使烟箱中试验烟的浓度符合试样报警条件,将试样消音后立即将试样放入烟箱中。保持烟箱内的试验烟浓度15min以上,记录试样报警时间。(如果试样的报警消音周期可调,调节试样的消音周期分别按最大和最小消音周期进行试验)。6.2.1.4操作试样的自检按键,观察并记录试样音响器件、指示灯和相连的外部设备的状态。6.2.1.5对试样的监视区域施加符合报警条件的烟雾,使试样连续发出20次火灾报警信号,每次报警时间间隔不应小于1min,按照制造商的要求,使报警信息数据导出装置与试样连接,操作报警信息数据导出装置,观察并记录报警器记录报警信息的数目和每条报警信息的时间信息。6.2.1.6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报警器与收发装置、现场端平台组网,检查通信功能。6. 2.2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3声压级试验6.3.1试验步骤6.3.1,1分别在额定工作电压及电池故障电压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应在自由声场内完成,环境背景噪音应至少低于试样声压级测量值15dB(A计权)°6.3.1.2对试样的监视区域施加符合报警条件的烟雾,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在距离试样正前方3m处,测量并记录火灾报警声信号声压级。6. 3.2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声级计;b)直流稳压电源。6.4音响器件检查试验6.4.1 试验步骤6.4.1.1将稳压电源与试样连接,调整试样的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6.4.1.2操作试样完成“正常监视状态-火灾报警状态”的工作状态转换50次,然后使试样在火灾报警状态下连续运行72h后,按5.5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声压级。6.4.2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声级计;b)直流稳压电源。6.5重复性试验6.5.1试验步骤按6.1.2的要求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5.7.1的要求在试样正常安装位置的任意一个方位上连续测量6次响应阈值。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11u表示,计6.5.2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6方位试验6.6.1试验步骤6.6.1.1按6.1.2的要求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每测完1次,试样应按同一方向绕其垂直轴线旋转45°,共测量8次。最大响应阈值用11u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11u表示,计算mt:DUo6.6.1.2记录试样最大响应阈值和最小响应阈值对应的方位。在以后的试验中,这两个方位分别称为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6.6.2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7一致性试验6.7.1试验步骤6.7.1.1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5.7.1的要求,依次测量20只试样的响应阈值。20只试样中,最大响应阈值用InM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表示。计算出20只试样响应阈值的平均值,用表示。计算11u11u和明,p:nu。6.7.1.2A型试样应在每种响应阈值等级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6. 7.2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8电池故障报警性能试验6. 8.1试验步骤6.8. 1.1按图1所示的试验电路连接试样,调整试样的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以每次0.01V减小试样的供电电压,每次调整电压后,重新对试样供电,直至试样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记录试样发出故除报警信号时的电压匕,检查试样的电池故障报警输出功能。6.9. 1.2按图1所示的试验电路连接试样,调整试样的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整试样供电电压为Ve,观察试样状态,测量试样发出电池故障报警信号的时间。6.8.1.3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图1所示的试验电路连接试样,调整试样的工作电压为Ve,按5.7.1的要求测量并记录试样的响应阈值。6.8.1.4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表示,较小值用11U表示,计算叫一小26.8.1.5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整试样供电电压为V-,试样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后触发消音功能。记录消音时间。6.8.1.6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整试样供电电压为Ve,试样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后触发消音功能。试样消音后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按5.7.1的要求测量并记录试样的响应阈值。6.8.2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b)直流可调稳压电源;c)电压表。标引序号说明:1一直流可调稳压电源;2未安装电池的试样:3电压表。图1电池故障报警性能试验示意图6.9互联式报警器功能试验(适用于互联式试样)6.9.1试验步骤6.9.1.1按制造商规定的最大互联数量连接试样。使3号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所有试样的报警状态,记录试样的报警时间。6.9.1.2操作3号试样的消音装置,在其消音周期内,使另一只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所有试样的报警状态。6.9.1.3 将3号试样的互联导线断线、短路,观察并记录3号试样的工作状态,检查试样的报警功能。6.9.1.4 在最不利方位将3号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5.7.1的要求测量3号试样的响应阈值。6.9.1.5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11u,表示,较小值用叫in表示,计算小皿:叱5。6.9.2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10 极性反接性能试验6.10.1 试验步骤6.10.1.1 如试样结构允许,将试样的电池与电池连接端子极性反接15s,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6.10.1.2 如试样未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保持极性反接2h,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然后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0.1.3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11u表示,较小值用11u表示,计算ntt皿n。6.10.1.4 保持试样处于极性反接状态,按6.8.1的要求测量并记录试样的电池故隙报警电压。6.10.1.5 保持试样处于极性反接和故障报警电压供电状态,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然后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0.1.6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表示,较小值用11U表示,计算Dut:nUo6.10.2 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b)直流稳压电源。6.11 电源性能试验6.11.1 试验步骤6.11.1.1 对可更换电池的试样,以150倍平均工作电流对电池或电池组持续放电168h,对不可更换电池的试样,以250倍平均工作电流对电池或电池组持续放电336ho6.11.1.2 放电结束后,按6.3.1.2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声压级。6.11.1.3 电池容量不能保证试样正常工作前,检查试样发出电池故障报警信号情况,记录发出故障报警信号的起始时间和试样发出电池故障报警声信号的时间间隔;试样发出故障报警信号7d后,使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情况,检查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时间是否大于4min。6.11.2 试验设备满足电池放电要求的试验设备。6.12 气流稳定性试验6.12.1 试验步骤6.12.1.1 响应性能检验6.12.1.1.1 按6.1.2的要求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试样周围气流速度为(0.2±0.04)m/s,分别在试样的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上按5.7.1的要求测量并记录试样的响应阈值。响应阈值分别用me"、H1.-表示,按照式1计算试样在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的响应阈值的算术平均值InS田m(0.2)叱=m(0.2)+m(0.2)e/2(1)6.12.1.1.2 调节试样周围气流速度为(1.0±0.2)ms,分别在试样的最不利方位和最有利方位上按5.7.1的要求测量并记录试样的响应阈值。响应阈值分别用皿、表示,按照式2计算试样在最不利方位利最有利方位的响应阈值的算术平均值11V°)M11l(l.O)rep=m(1.0)max+r11(1.0)min2(2)6.12.1.1.3 将IneMeP与m”,一相比较,较大值用叫“、表示,较小值用m.ln表示,计算IWnUo6.12.2 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13 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试验6.13.1 试验步骤6.13.1.1 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附录C的规定将闪光装置安装在烟箱内。6.13.1.2 按下述过程,对试样进行环境光线干扰,干扰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a)每只灯依次“通电10S一断电10s”,重复10次;b)相对安装的每对灯依次“通电10s一断电10sw,重复10次;c)4只灯同时通电,持续1min06.13.1.3 保持4只灯同时通电,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3.1.4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11u表示,较小值用11U表示,计算:叫E6.13.1.5 分别将试样绕其垂直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重复6.13.1.2-6.13.1.4的试验过程。6.13.2 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b)满足附录C要求的闪光装置。6.14 高温(运行)试验6.14.1 试验步骤6.14.1.1 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烟箱中的初始温度为(23±5)0Co调节烟箱中的温度,以不大于1C/min的升温速率使温度升到(55±2),保持2h,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然后,在此高温下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4.1.2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11u,表示,较小值用%in表示,计算mmmin06.14.2 试验设备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6.15 低温(运行)试验6.15.1 试验步骤6.15.1.1 按6.1.2的要求安装试样,放置到环境试验设备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6.15.1.2 调节环境试验设备,使试样在温度为(TO±2)的条件下稳定2h,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6.15.1.3 低温环境结束后,将试样由环境试验设备内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至少1h,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然后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5.1.4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11u表示,较小值用*S表示,计算mraj11u°6.15.2 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b)满足GB/T16838要求的环境试验设备。6.16 交变湿热(运行)试验6.16.1 试验步骤6.16.1.1 按6.1.2的要求安装试样,放置到环境试验设备中,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6.16.1.2 按GB/T16838中相应条款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进行高温温度为(40±2)°C、2个循环周期的交变湿热(运行)试验。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6.16.1.3 将试样由环境试验设备内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至少1h。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然后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6.1.4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测量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小X表示,较小值用%m表示,计算fflmx:DUo6.16.2 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b)满足GB/T16838要求的环境试验设备。6.17 二氧化硫(S0?)腐蚀(耐久)试验6.17.1 试验步骤6.17.1.1 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6.17.1.2 将试样放置在温度为(25±2)*0、SO2浓度为(25±5)X10(体积比)、相对湿度为(7080)%的试验箱内,保持21do6.17.1.3 腐蚀环境后,将试样在温度为(40±2)°C、相对湿度低于50%的试验箱内放置16h。6.17.1.4 将试样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放置Ih至2h。接通试样的电池供电,观察试样工作情况。6.17.1.5 若试样能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最不利方位将试样安装到烟箱内,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5.7.1的要求测量试样的响应阈值。6.17.1.6 将测得的响应阈值与该试样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较大值用11u表示,较小值用n表示,计算m,klmnlno6.17.2试验设备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试验装置:a)满足附录A要求的烟箱;b)满足GB/T16838要求的环境试验设备。6.18冲击(运行)试验6.18.1试验步骤6.18.1.1 将试样安装面朝上,按6.1.2的要求刚性安装在冲击试验台上,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注意事项

    本文(2024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