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附表(电子档).docx
-
资源ID:1426203
资源大小:199.66K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附表(电子档).docx
附录A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GB17167-2006第4.3条)A.4.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A.4.3.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按下式计算:“=4/NX100%式中:凡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人一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用一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4.3.2用能单位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A.4.3.3用能量(产能量或输运能量)大于或等于表1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A.1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源种类电能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蒸汽、热水水其他单位kWt/at/at/am3aGJ/at/aGJ/a限定值10100408010000500050002926注:1表中a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年”的符号。2表中in?指在标准状态下,表2同。32926GJ相当于100t标准煤。其他能源应按等价热值折算,表2类推。A.4.3.4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表2中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备。主要用能设备应按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表A.2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能源种类电能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他单位kWt/ht/ht/hm3hMWt/hGJ/h限定值10010.511007129.26注:1对于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2对于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锅炉房、泵房等),如果用能单元已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元中的主要用能设备可以不再单独配备能源计量器具。A.4.3.5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A.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单位:%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电能10010095固体能源煤炭10010090焦炭10010090液态能源原油10010090成品油10010095重油10010090渣油10010090气态能源天然气10010090液化气10010090煤气1009080单位:%表A.3(续)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载能工质蒸汽1008070水100958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9080注:1进出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采用非直接计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他计量结算方式。2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3在主要用能设备上作为辅助能源使用的电能和蒸汽、水等载能工质,其耗能量很小(低于表2的要求)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A.4.3.6对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用能单位(如火电厂、输变电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A.4.3.7对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如采煤、采油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A.4.3.8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4的要求。表A.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衡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静态计量0.1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动态计量0.5电能表进出用能单位有功交流电能计量I类用户0.5SII类用户0.5In类用户1.0IV类用户2.0V类用户2.0进出用能单位的直流电能计量2.0表4(续)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油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液体能源计量成品油0.5重油、渣油1.0气体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气体能源计量煤气2.0天然气2.0蒸汽2.5水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水计量管径不大于250Inm2.5管径大于25Omm1.5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1.0压力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压力计量2.0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1.0注:1当计量器具是由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表中给出的准确度等级应是装置或系统的准确度等级。装置或系统未明确给出其准确度等级时,可用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误差合成方法合成。2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将用户分为五类。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IOM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I类用户为小于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MY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n类用户为小于11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Iv类用户为负荷容量为315kVA及以下的计费用户;V类用户为单相供电的计费用户。3用于成品油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3。*4用于天然气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T18603-2001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GB17167-2006中,用于成品油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2”,因准确度等级0.2与加油机检定规程的准确度等级0.3不符,故改为0.3OA.4.3.9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4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A.4.3.10主要用能设备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电能表除外)参照表4的要求,电能表可比表4的同类用户低一个档次的要求。A.4.3.11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A.4.3.12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要求。附录B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表B.1能源计量人员一览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人员姓名工作部门岗位及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是否参加岗位培训、考试岗位资格证号备注表B.2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所属部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型号规格安装地点用能种类能源消耗量或功率备注JJE1356-2012表B.3能源计量器具二蕊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某车间、生产线、某主要用能设备)及用途(能源计量、自检自查、能量分析)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4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5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状态洽格/准用/停用)表B.6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状态(合格/准用/停用)表B.7其他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用途检定周期/校准间隔状态洽格/准用/停用)注:其他能源计量器具包括:用于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标准器、可回收利用余能及自检自查的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能量分析用计量器具等。表B.8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IO填表人签字:审核人签字:填表日期:重点用能单位名称:分级、分项级或项的名称配备的计量器具类别及数量(台)衡器电能表油流量表(装置)气体流量表(装置)水流量表(装置)温度仪表压力仪表应配数量(台)实配数量(台)配量55应数W实配数量(台)应配数量(台)实配数量(台)应配数量(台)实配数量(台)应配数量(台)实配数量(台)配量)应数&配量55实数作配量母应数W配量55实数作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12合计主要用能设备12合计其他项目1可回收利用余能合计注:其他项目包括:可回收利用余能、能源计量标准、自检自查、能源能量分析等项目。表B.8(续)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填表人签字:审核人签字:填表日期:Il重点用能单位名称:能源种类及能源名称能源计量分级、分项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其他项目应配数(台)实配数(台)实际配备率(%)应配数(台)实配数(台)实际配备率(%)应配数(台)实配数(台)实际配备率(%)应配数(台)实配数(台)实际配备率(%)合计注:其他项目包括:可回收利用余能、能源计量标准、自检自查、能源能量分析等项目。表B.9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统计汇总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能源种类及名称: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其他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衡器燃料的静态计量燃料的动态计量电能表有功交流电能计量I类用户11类用户In类用户IV类用户V类用户直流电能计量油流量表(装置)液体能源计量填表人签字:审核人签字:填表日期:表B.9(续)能源汗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统计汇总表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其他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要求实际准确度等级气体流量表(装置)气体能源计量水流量表(装置)水计量管径不大于250mm管径大于250mm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压力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压力计量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B.10年度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重点用能单位名称:能源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采用折标系数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实物量金额(千元)合计产品消费非生产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原煤吨010.7143kgce/kg洗精煤吨020.9000kgce/kg其他洗煤吨030.20.8kgce/kg煤制品吨040.50.7143kgce/kg其中:型煤吨050.50.7kgce/kg水煤浆吨060.64160.7133kgce/kg煤粉吨070.7143kgce/kg表BJO(续)车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能源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采用折标系数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实物量金额(千元)合计产品消费非生产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焦炭吨080.9714kgce/kg其他焦化产品吨091.11.5kgce/kg焦炉煤气万立方米105.7146.143kgceml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11.2860kgcemi其他煤气万立方米121.712.1kgcemi天然气万立方米1311.013.3kgcem3液化天然气吨141.7572kgce/kg原油吨151.4286kgce/kgJJFl356-2012表B.10(续)车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能源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采用折标系数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实物量金额(千元)合计产品消费非生产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汽油吨161.4714kgce/kg煤油吨171.4714kgce/kg柴油吨181.4571kgce/kg燃料油吨191.4286kgce/kg液化石油气吨201.7143kgce/kg炼厂干气吨211.5714kgce/kg其他石油制品吨221.11.4kgce/kg热力(当量值)百万千焦230.0341kgce/MJ表BJO(续)一羊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能源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采用折标系数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实物量金额(千元)合计产品消费非生产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电能(当量值)万千瓦时240.1229kgce(kw41)电能(等价值)万千瓦时250.404kgce(kwh)其他燃料吨标准煤261.0000kgce/kg其中:煤砰石吨标准煤271.0000kgce/kg生物质能吨标准煤281.0000kgce/kg工业废料吨标准煤291.0000kgce/kg城市固体垃圾吨标准煤301.0000kgce/kg表BJO(续)一羊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能源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采用折标系数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实物量金额(千元)合计产品消费非生产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能源合计当量值吨标准煤31等价值吨标准煤32注:1能源的当量值、等价值以及折标准煤系数,根据当地统计局的规定填报。2表中的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是按照发电煤耗0.404kgce(kwh)计算的,企业计算时推荐按照当年火电平均发电标准煤耗对这些折标准煤系数进行修正。填报负责人:填报人:填报日期:3“kgce”表示千克标准煤,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IkgCe)。三B.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流向图(参考件)图B.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计量采集点网络图(参考件)(蒸汽)上级计量器具本级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图B.3××××检定装置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文件编号:××XX有限公司×××X检定装置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共1页第1页计量标准名称: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保存机构:检定或校准方法计量标准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或校准方法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I.能源计量对象能源名称:量的名称:计量范围:进出用能单位能源名称:量的名称:计量范围:次级用能单位图B.4XXXX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参考件)XXXX有限公司XXXX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框图文件编号:共1页第1页计量标准名称: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保存机构:检定或校准方法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测量方法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附录C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表CJ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C.4能源计量管理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4.1总则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1核查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任命文件或其他文件,是否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岗位。2依据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任命文件或其他文件,是否明确规定了最高管理者、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位的能源计量管理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4.2组织与管理4.2.1组织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设置能源计量岗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表C.1(续)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24.2.2管理职责4.2.2.1最高管理者1)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2)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3)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4)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5)决定后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最高管理者:1)是否将满足本规范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有关部门,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2)是否组织制定和审定能源计量目标。3)能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计量器具、环境条件等资源或条件,已有效实施能源计量和管理。34.2.2.2分管负责人1)确保按JJF1356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1)是否按JJF1356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2)是否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3)是否在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表C.1(续)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4.2.2.3主管部门1)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查看有关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主管部门是否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是否利用某种形式,如自查活动等,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统分析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过程,确定各环节和过程的能源计量需求,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54.2.2.4能源计量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并明确其职责。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有关文件,是否根据能源计量的实际状况,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2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各类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是否齐全,并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现状相吻合。64.3能源计量管理制度4.3.1重点用能单位应按JJF1356要求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管理制度应形成文件,传达至有关人员,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并覆盖JJF1356规定的要求。2查看有关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必要时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来证实有关人员对相关制度的理解、获取和执行状况。表CJ(续)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74.3.2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6)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1检查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包括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等六个方面。2检查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用能单位现实状况,并具有可操作性。84.4能源计量目标4.4.1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目标并形成文件。能源计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与能源方针、节能目标等保持一致。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能源政策及有关标准,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文件,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制定了能源计量管理目标。2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全面、确切。3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可测量。4通过检查有关能源计量目标的贯彻、实施、考核等文件和记录,确认能源计量目标在重点用能单位内部是否得到了沟通和理解,并能贯彻执行。表C.1(续)能源计量管理审查记录表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94.4.2能源计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保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2)确保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3)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4)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确认能源计量目标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2检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目标,确认其内容:1)能否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2)确保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3)能否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4)能否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104.4.3重点用能单位应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的测量方法并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是否对每一项能源计量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测量和评价方法。2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记录,是否按制定的测量和评价方法,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注:1“审查记录”栏应注明审查方式“资料审查”或“现场审查二2“审查记录”栏应逐个条款进行审查情况的描述。3当发现不符合项的应在“审查记录”栏中注明“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号。4审查评定中“口”标记为评定结果选项,选中的在框内打“V”;标记是指不能评定“不适用”。审查日期:审查人员签字:表C.2能源计量人员审查记录表C.5能源计量人员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15.1能源计量人员配备5.1.1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保证能源计量职责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根据重点用能单位的生产规模和能源计量岗位设置的要求,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不管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是否满足了能源计量工作的需求。125.1.2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依法实施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确保计量器具量值的正确可靠;满足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1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人负责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并满足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2核查其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人负责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3对能源计量器具自行检定/校准的,检查其检定/校准人员是否按计量技术法规的规定实施检定/校准。135.1.3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1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工作。2抽样调查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人员的能源计量工作记录,能源计量数据是否完整、真实、准确。表C.2(续)能源计量人员审查记录表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45.2人员培训和资质5.2.1重点用能单位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应掌握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具备能源计量技术和业务能力,定期接受培训,并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技术档案,核查:D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是否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2)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具有相应的能力;3)能源计量的自查人员,是否通过含有本规范的培训考核;4)能源计量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是否通过含有关知识的培训,掌握其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5)当政府行政部门对上述人员有岗位资质要求的,是否按规定持证上岗。155.2.2重点用能单位从事计量检定/校准等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质。对于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自主检定/校准的,检查其从事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人员是否按规定持证上岗。165.2.3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技术档案,保存其能力、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等记录。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是否齐全。注:1“审查记录”栏应注明审查方式“资料审查”或“现场审查”。2“审查记录”栏应逐个条款进行审查情况的描述。3当发现不符合项的应在“审查记录”栏中注明“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号。4审查评定中“口”标记为评定结果选项,选中的在框内打“7”;标记是指不能评定“不适用”。审查日期:审查人员签字:表C.3能源计量器具审查记录表C.6能源计量器具序号规范条款能源计量要求审查方法审查评定审查记录符合不符合不适用176.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6.1.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6.1.1.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要求。注:1能源分类计量是指按用能单位购入或储存或使用的各种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等能源种类,进行分门别类单独计量。2能源分级考核是指按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等单元进行分级计量,分别实施能源消耗考核。3能源分项考核是指按用能单位能源分配使用过程的购入储存、加工转换、生产消耗、生活消耗、自用与外销等各个环节进行分项计量,分别实施能源消耗考核。1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确认重点用能单位是否规定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该原则是否包含了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2查看有关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台帐或一览表等资料,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是否贯彻实施了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配备原则。186.1.1.2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以满足自检自查要求。1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