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通信产品行业研究报告.docx
初步结论1I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信贷背景知识3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概述3二、国际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7Il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18一、从通信设备制造业PEST分析看信贷特点18二、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与GDP相关性分析.37三、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看信贷特点38四、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看信贷特点41五、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看信贷特点42Il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财务特点看信贷特点46一、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盈利分析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46二、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营运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47三、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偿债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48四、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行业潜力)看信贷特点48五、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49六、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50七、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50八、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集中度看信贷特点51IV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绩效看信贷特点52一、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52二、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52V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市场与消费情况看信贷特点53一、从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看信贷特点53二、从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信贷特点65三、从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看信贷特点65Vl从行业投融资特点看信贷特点69一、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投融资变化状况看信贷特点69二、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外资进入状况看信贷特点75三、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兼并重组分析看信贷特点83Vll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310年发展趋势预测看信贷特点86一、对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预测分析86二、对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供给因素预测分析91三、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数据预测分析92Vin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区域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99一、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优势区域选择与评价看信贷特点99二、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营运能力看信贷特点99三、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盈利能力看信贷特点100四、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偿债能力看信贷特点102五、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能力看信贷特点103六、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104七、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105八、从区域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106IX从企业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108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企业较好值、中间值、较差值指标分析108二、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看信贷特点108三、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看信贷特点108X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对银行资金需求预测分析111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对银行长期资金需求预测Ill二、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对银行短期资金需求预测112三、银行对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间业务量预测112通铲品初步结论2004年10月中国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5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o预计2004年国内通信系统设备市场的规模将比2003年增长10%o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手机等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缺乏核心技术的纯制造业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半导体、钢铁、塑料、电力作为通信设备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信产业的成本高低,2004年全球钢材价格一路攀升,我国电价也不断上调,供应紧张,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电荒”,大大增加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下游电子消费市场的旺盛需求和电信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通信设备市场的繁荣。国内3G和TD-SCDMA标准的政策逐渐明朗,国内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得到保护,核心技术得到发展并逐渐为国际标准认同,产生了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TC1.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信企业。2004年,国际通信系统设备市场也有所回暖。但总体看来,中国通信系统设备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市场平均水平,外资企业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从研发到生产进行全方位的本土化经营,给国内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外资企业在技术、规模和管理管控上都优于国内企业,随着本土化程度的加深,其在成本和渠道上的劣势也将逐渐消失,进一步蚕食国内市场份额。中国通信企业必须加快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才能在市场中立足。2004年,中国通信业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已拉开帷幕。未来几年内通信设备市场仍会有较大的增长。随着农村固话市场的进一步展开,固定电话将有一定的增长。移动设备如小灵通、手机等将会有大幅的增幅。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低端产品将转向农村市场,城市对高端的移动通信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互联网市场发展迅猛,对带宽和质量要求提高,将促进光纤光缆市场和宽带入网业务的蓬勃发展。网络连接设备将成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一大增长点。我国的通信设备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求相当旺盛。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面临国外通信企业的激烈竞争,急需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调整企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需要银行业的长期扶持。我国的通信设备行业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市场。虽然近两年的价格战使通信设备制造的价格呈下降趋势,但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仍比较高,银行可接受利润度较高,建议银行继续保持对通信行业的投资策略。银行投资通信设备行业目前面临政策、市场、经营和技术四大风险。首先,国家政策给通信产业提供了许多支持,但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制定与市场实际操作情况存在一定的矛盾,市场无法发挥自我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决策风险。其次,我国的通信设备市场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足鼎立之势,但在品牌管理管控和规模经营上,难以与日益壮大的外资企业相抗衡,急需进行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再次,部分国内的通信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缺乏远见,过分看重眼前的利润,造成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总是比市场慢半拍,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形成经营风险,偿债能力差。最后,国际通信巨头凭借其国际标准的优势对中国国内通信企业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使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快速更新的行业,对于技术含量少、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银行对其信贷相关项目应保持谨慎态度或禁止资金流入。I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信贷背景知识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概述(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定义和细分1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定义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指为了实现通信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通信设备制造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2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细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结构体系划分:A通信传输设备制造:指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设备的制造B通信交换设备制造:指实现电路(信息)交换或接口功能设备的制造C通信终端设备制造:指有线电话机、可视电话、传真设备等各种有线通信终端接收设备的制造,但不包括无线电话机的制造D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指移动通信设备及无线电话机(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制造E其他通信设备制造:指其他通信设备的制造,以及对通信设备的修理。(二)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介绍1 .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链状况2 .通信设备制造的开发生产同相关产业的关系半导体、钢铁、塑料、电力作为通信设备制造的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信产业的成本高低;电子消费市场作为通信行业套现场所,其繁荣程度决定了通信产业的前景;软件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决定了设备能否商业化以实现盈利。(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征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原因在于其突出的基本特征,使其发展具有传统产业难以比拟的增量效应和乘数效应。1 .技术和资金密集,创新和风险并存通讯设备制造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创新密切相关。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具有高创新性和高更新频率已经成为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外延广泛,不但涉及制造业,而且衍生到服务业,其产品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技术创新的空间大大扩展。同时,由于通信技术产业化过程投入大、成功率不高,也使通信设备制造业呈现相对较高的风险。2 .研制开发投资高,生产制造成本相对低信息技术产业是研究开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通信设备制造的研制与开发往往属于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与传统产业相比,大多数通信设备制造在研制开发阶段投资都很高,而真正到生产制造阶段时投资则相对较低。3 .需求方规模经济效应突出技术创新是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一项新的通信技术或产品能否生存还取决于需求方是否具备规模经济效应,这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独有特性。信息时代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独特的需求方规模经济效应(DenIand-SideEconomyofScale),或买方规模经济,即随着需求方规模的扩大,需求方和生产方的收益会随之增加,这种由信息产品自身特性所构成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决策。4 .用户成本锁定通信设备制造具有很强的用户成本锁定效应,即用户一旦使用上了某种通信设备制造之后,如果要更新原有的产品,就会遇到巨大的更新转移成本,高更新转移成本带来用户锁定。这是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通信设备制造区别于传统工业制成品的一个显著特性。5 .对标准的高度依赖随着通信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对标准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定意义上讲,谁控制了标准,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6 .高渗透性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当前,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制造的应用。通信设备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也存在着很强的相互渗透,这种高渗透性是由通信设备制造的多样性和通信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决定的。(四)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分析信贷产品2005年热门技术预期:A即时通信(Instantmessaging)预期到2005年,不论是企业或消费者,60%的人际通讯会是当场即时传出的。即时通信已席卷企业和各式的掌上型装置。但安全顾虑、缺乏事后可追查的文件纪录、服务品质有限、整合问题和欠缺对非文字媒体的支持,令企业对投资即时通信技术裹足不前。B网络电话(IPTeIephony)网络电话,包括利用互联网协定传输语音(VoIP)的技术,正一步步挨近主流用户,预测要到2006年才会跃为主流。到2006年,大多数企业会充分完成部署网络电话基础建设,并开始从诸多应用中获得可观的新增商业利益。这些应用包括:以网络为基础的会议、客服中心(CanCenters),以及整合式协作套餐(IntegratedCollaborationSuites)o节省成本是采用网络电话系统的一大考虑,而大多数企业正等着在汰换周期来临时,换掉旧式的数字和类比式电话系统。(五)2004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1月/0月份中国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5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据预测,国内通信系统设备市场2004年的规模同比2003年将有10%左右的温和成长。虽据信息产业部的调控相关计划,2004年我国的通信业整体投资规模为2100亿元,将比2003年的2215.0亿元略有下滑,但是由于基建等非设备领域支出的减少,设备投资在整个投资规模中所占比例将上升,从而直接促成了系统设备市场规模同比2003年将有10%以上增长。2004年,国际通信系统设备市场也将回暖。预计未来几年内通信设备市场仍会有较大的增长。随着农村固话市场的进一步展开,固定电话将有一定的增长。移动设备如小灵通、手机等将会有大幅的增幅。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低端产品将转向农村市场,城市对高端的移动通信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互联网市场发展迅猛,对带宽和质量要求提高,将促进光纤光缆市场和宽带入网业务的蓬勃发展。网络连接设备将成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一大增长点。二、国际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一)国际通信设备制造市场的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1 .运营商和制造商加强合作合作共赢个性定制由于硬件问题而造成服务推出即遭受失败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因此全球各地的运营商都越来越注重同设备商之间的紧密合作。(1)从买卖双方到战略伙伴从过去基于电路交换的话音业务开始,制造商就是运营商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但是由于当时服务单一,因此运营商和制造商之间更多的是纯粹的买卖交易关系。而随着新一代业务的发展,每一项新业务的诞生都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全力支持。着眼于自身在设备方面的核心优势,同时为了更好地配合服务日趋精细化的特点,制造商开始更多地关注市场,注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动,两者逐步发展成了一种共生共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即将到来的3G及宽带时代,设备制造商已经意识到,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如何最快地满足客户的需要。运营商要进行业务创新,制造商就要在相关设备的提供上及时跟进,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此前,诺基亚就同IBM组成了战略联盟,携手研发能将音乐和其他媒体信息传送到手机上的软件。制造商面向运营商服务创新的案例表明:开放合作、广泛结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紧密合作是电信业加快业务创新进程的必然选择。(2)从单方供货到个性化定制除了功能强大的系统之外,随着服务的日益复杂,要求相应的终端能更好地支撑服务。相对于目前种类繁多、样式新颖的服务,以往单一规格的终端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因此,目前运营商的终端策略正逐步向定制手机演变。除了考虑终端要在功能上满足不断创新的业务需求之外,国外许多运营商还通过定制手机统一了服务界面、使用体验,更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厂商的终端之间互通不畅的问题,打破了服务难以推广的瓶颈。在终端定制方面,日韩等数据业务极其发达的市场始终引领其发展。自从DOCOMo开启产业链的模式,手机定制的做法就一直沿袭至今,而且在诸多市场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从全球范围来讲,从终端定制中受益最多的还是欧洲运营商。长期以来,在欧洲市场上,运营商以及手机厂商都是独立运作的,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整个行业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缺少足够的合作。当初被寄予厚望的多媒体信息(MMS)在欧洲推广了数年都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欧洲的手机标准混乱,不同厂商的终端之间互通不畅。对此,沃达丰CEO阿伦.萨林曾经大声疾呼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于2003年世界电信展之时同微软等众多公司结盟,共同推动移动通信行业标准的统一。(3)定制设备打破服务瓶颈除了通过定制手机更好地支撑个性化服务之外,目前业界面临的不同厂商的手机兼容性差的问题也有望通过定制终端得以解决。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运营商有望通过定制专门的手机更好地操控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向。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终端设备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决定着服务使用的成败。由于电信运营商对下游的厂商调控力度不够,而且手段单一,使得下游市场还不能做到和运营商保持同步,许多市场在初步启动产业链的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终端同服务脱节的问题。对于运营商来说,整合下游市场、迅速推出具有相应功能的终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在运营商推出的产业合作平台中,设备与系统都应该有统一的标准,从头到尾都应该由运营商控制。在美国,Sprint公司向手机制造商订购手机,是先把自己的要求公布出去,采用招标的方式,得到符合自己服务要求的手机。DoCoMo和韩国的SK电讯也是如此。2 .韩国2005年拍照手机将占手机销量99%2003年韩国拍照手机销量达710万支,较2002年的130万支增加五倍以上,预期2004年销量将扩增到1,300万支,2005年则可望达1,500万支。预期韩国市场整体手机销量中,拍照手机占有的比重,将由2002年的8%、2003年的51%扩增到2004年的81%,2005年则可望扩大到99%。而此一高达99%比重,除韩国市场外,预期其它国家在短期内仍将难以达到此一水平。预期2004年全球拍照手机占有的比重将由2003年的15%提高到26%,并可望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与2008年,分别提高到40%、53%、61%、69%o就与韩国最接近的日本而言,预期2004年拍照手机占有的比重将由2003年的87%提高到92%,2005年虽可望进一步扩大到94%,而自2006年起,至少将会有三年期间停留在95%。以移动通讯服务用户数为基准,到2004年年底时,韩国内需市场的拍照手机普及率将达67%,2005年则可望达90%(2,700万)。韩国业界相关人员指出,预期2005年客户手中拿的手机,十支中将有九支会是拍照手机;市面上销售的100支手机中,则会有99支为拍照手机。这意味着至少在韩国,相机模块将成手机必备的组件。另外,预期2004年全球拍照手机销量将达1.59亿支。其中,预期包含日本的亚太地区将达7,930万支,较2003年增长37%,2005年亚太地区的拍照手机销量则可望达1.12亿支。3 .2009年全球3G手机普及率将达30%英国权威咨询机构ARC2004年11月调查结果显示,除韩国和日本外,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3G需求在2006年之前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到2009年,预计全球3G服务普及率会达到30%。据ARC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00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中,3G手机仅占蝴的份额。而且,3G手机销售额在2006年之前不会出现大幅增长。预计到2009年可占到全球30%的份额。据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日本市场的3G手机销售额将达到1760万部,同比增长150%o占2004年全部手机出货量的17%o到2009年,日本市场上的3G手机将占到所有手机出货量的90%o而韩国2004年的3G手机销售额有望增长117%,市场份额将占到55%,而2009年将达到91%。ARC的调查结果还显示,200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61亿部,同比增长16%。但在未来5年内,这一涨幅将有所放缓。预计2005年的涨幅可达到10%,2006年为7.7%,2007年为6.4%,2008年4.8%。而到了2009年,涨幅仅为2.9%,出货量为7.67亿部。(二)国际通信设备制造市场的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2 .品牌、质量、价格、服务成为决定通信设备制造市场占有率的四大关键因素。3 .外贸依存度不断加大。发达国家通信设备制造贸易均呈大进大出的局面,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三)国际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特点1.西门子经营特点分析“利润与增长”战略显成效“延续与变革”成新主题2004年11月11日,西门子股份公司在慕尼黑公布了2004年全财政年度(2003年10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的公司业绩。在2004财年,西门子股份公司取得了34.05亿欧元的净收入,增长率高达39%。每股收益达到3.82欧元,比上年2.75欧元有了大幅度提高。扣除汇率和公司整合等因素的影响外,2004财年西门子的订单总额比上年增加了9%,达到808.3亿欧元;销售总额增加了3%,达到751.67亿欧元。13个业务集团中的10个集团的利润与上年相比有所增长。西门子在本业务年度中将继续奉行“利润与增长”并重的宗旨,各业务集团的增长目标不变。西门子通信集团是10月1日由原来的信息通讯网络集团(ICN)与移动信息通讯集团(ICM)刚刚合并而成的。冯必乐博士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技术集成的先行者、提高综合效应,取得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原信息通讯网络集团的各个业务领域都处于盈利状态。这主要应归功于运营商网络业务和运营商网络服务业务。移动信息通讯集团从移动网络的出色增长中获益。在移动电话方面,西门子在上个业务年度中将手机销售量提高了30%多,达到了5100万部,其中1270万部为第四季度售出的。新的65系列虽然销得很好,但还不能抵消修改软件、上市延误和附加的促销费用等成本。延续与变革冯必乐博士在他的西门子股份公司的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任期行将结束之际,在他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西门子的基本准则,并在“延续与变革”口号下总结了以下7点:1 .业务结构:西门子在未来还会专注于电子、电气领域。尽管如此其业务范围广泛,较弱的领域将通过并购和合作加强。西门子会从停滞的市场中撤出、而在增长领域中会进行投资。2 .创新:冯必乐博士认为:“创新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在这方面西门子同样要保持其连续性。各集团须在更短的时间间隔中与他们的竞争者比较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关计划,以便尽快能填补漏洞。因此西门子要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其研发能力。在中国、印度和俄国正在建设新的研发中心。3 .客户为本:客户为本也是西门子上个财年中由新的西门子管理管控系统提出的三大公司目标中的一个。这里也包括“西门子一体化”的基本原则,由几个业务集团共同面对顾客。西门子一体化组织目前于40多个国家中形成,作为在慕尼黑总部中新成立的机构,可以自己开拓业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协调所有的活动。4 .全球化:西门子一直以来就在全球范围内经营,但是近几年中很多地区的地方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开放、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以及俄国的增长都带来了新的机遇。5 .员工为本:员工为本是西门子的传统,这还将坚持下去,冯必乐博士再次强调这一点。但这个概念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好的培训和再培训,有目的、有系统地提拔后备力量并且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都是其组成部分。6 .财政上的稳定性:西门子有一个很有责任感的金融管理管控部门,财力雄厚。这一点不会变。但其工作方式和机制会有很大变化最近我们正在根据公司基本准则的规定和建议调整我们内部的管理管控系统”,冯必乐博士强调说。7 .责任感:西门子的产品绝大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西门子也倍受公众的关注。因此我们在业务活动中特别要兼顾客户、员工、投资者的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2 .爱立信经营特点分析爱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1.MEricsson)1876年成立于北欧的瑞典,迄今已有128年的历史。从早期生产电话机、电话交换机,发展到今天,爱立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决合适的方案的供应商。爱立信的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为运营商用户提供全套通信系统设备解决合适的方案、专业通信服务以及向业内进行技术授权。2001年10月,爱立信与索尼公司成立了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向市场提供2.5代和3代终端设备。爱立信是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供应商,全球40%的移动呼叫通过爱立信的系统进行。爱立信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所有国际上主要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设备的厂商。爱立信拥有全球30%的移动系统市场份额;40%的GSM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GPRS(2.5代通信)商用合同合约;爱立信支持固定通信网络平滑向下一代网络过渡的ENGINE软交换解决合适的方案在全球运营商的商用网络上,目前已拥有43%的市场份额。在3G这场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爱立信同时面向WCDMA、CDMA2000和EDGE标准为运营商提供演进支持。目前,爱立信拥有全球WCDMA40%以上的份额,在全球89个WCDMA(3G通信)合同合约中,爱立信拥有46个,是无可置疑的领导者。爱立信在CDMA2000市场中的份额也在快速增长,2003年全球签署的35个CDMA2000合同合约中,爱立信拥有11个,全球排名第二位。爱立信作为良好的企业公民,以更广泛的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一丝不苟地奉行公司的社会责任。2001年11月,爱立信被评为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通信技术领域内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2001年12月,爱立信因其出色的环境管理管控系统获得了英国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世界第一个公司全球范围的ISoI4001认证。这些都充分肯定了爱立信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尽责的企业宗旨,同时说明了爱立信高质量、全范围的管理管控信息系统的有效运作。爱立信拥有一个由高素质人员组成的完善的国际化组织。爱立信在无线、交换和网络方面的综合专业知识、以及在软件开发及微波通信等领域的杰出能力,共同为爱立信迎接未来的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明确的使命和对特定价值观的长久承诺使爱立信向着同一个方向携手前进。在任一时刻,任一事件中,爱立信永远坚持这三种精神和价值观:专业进取尊爱至诚锲而不舍3 .诺基亚经营特点分析(1)远见卓识诺基亚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技术,以及产品和解决合适的方案的用户友好特性、可靠性和高质量,诺基亚不仅成为世界移动电话的领导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与IP网络的领先提供商。诺基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强调和注重产品创新、客户满意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创造高度信任、独立自主的环境,为员工提供个人与职业发展的机会来激发员工的潜能。诺基亚公司由两大业务集团组成:诺基亚移动电话和诺基亚网络。另外,还包括一个独立的诺基亚风险投资机构和公司研发机构:诺基亚研发中心。(2)战略远景诺基亚的总体经营目标是,在移动通信领域通过盈利的模式捕捉新商机,从而巩固我们的全球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我们要树立强大的品牌,拓展客户基础,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乃至所有能提高公司未来业务潜能的要素。在移动电话领域,诺基亚在致力于开发全新产品类别的同时,继续推出具有新特性和新功能的产品。一些先进的应用,例如,多媒体信息服务,合适的内容接入及下载,移动浏览等在诺基亚的各种产品中得到采用。在网络业务领域,诺基亚旨在开发提供新兴移动应用与服务所需的高速度、高容量系统并使之投入商用。4 .索尼经营特点分析面向在2005年即将真正到来的宽带网络时代,索尼公司一直致力于构筑一个完善的硬件、合适的内容服务及网络环境,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独具魅力的娱乐合适的内容及服务。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世界,索尼集团将电子、游戏和娱乐定位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领域,进一步推进经营资源的集中。各核心业务领域都有面向宽带网络时代的明确使命,通过不断提高收益性和品牌价值两方面的努力来继续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在电子业务方面,索尼的目标是成为网络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向消费者提供在家庭和移动环境中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的充满魅力的电子硬件产品。在游戏业务方面,将进一步拓展“PlayStation"业务,超越以往人们所理解的游戏范畴,创造一个宽带网络时代的电子娱乐全新产业。在娱乐业务领域,除了好莱坞之外,索尼将致力于在全球各不同地区制作高水准的娱乐合适的内容,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在不断强化各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基础上,索尼也在积极尝试建立各种宽带网络时代的全新商业模式。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游戏和娱乐业务之间的联系,提高集团整体价值,2002年4月索尼正式成立了网络应用及合适的内容服务部(NACS-NetWOrkApplicationsContentService)oNACS作为索尼的合适的内容业务领域与以电子硬件为中心的技术领域的桥梁,将尝试在索尼自有的网络平台上开展服务。2004年7月8日,哈里斯互动调查(HarriSlnteraCtive®SUrVey)最佳品牌评选结果在纽约揭晓。索尼连续第五次荣登年度“最佳品牌”评选榜首,这也是在过去十年中索尼第七次获此殊荣。2004年7月16日,“亚洲最佳品牌100O强”(Asia'sTop100OBrandsPoll)评选结果首次揭晓。根据投票结果,SOny(索尼)荣登榜首。Il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一、从通信设备制造业PEST分析看信贷特点一般说来,宏观环境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即PEST(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如图。图表行业主要外部环境影响(一)政治和法律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行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在一个稳定的法治环境中,行业能够真正通过公平竞争,获取自己正当的权益,并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法规对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控制、调节作用,同一个政策或法规,可能会给不同的行业带来不同的机会或制约。就通信设备制造业来说,未来的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即将出台电信法,对通信网络与电信运营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公平的法律环境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已经开始制定手机核准制的具体政策。将手机牌照的审批制度改为核准制,将降低企业进入手机市场的门槛。(二)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衡量这些因素的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与政治法律环境相比,经济环境对行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1.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2004,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一组组承载着成就与矛盾,交织着欣然与惘然的数据写进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史。GDP增长9%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004年前三季度达93144亿元,与前年同期相比增长9.5%。预计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或略高一些。宏观调控成效佳,国民经济势头好。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断增强,但投资过热、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粮食生产滑坡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国家为此进行了宏观调控,并取得阶段性成效。9%或略高的增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既保持在上升通道稳步前进,又避免了全面过热造成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剧烈波动。预计,200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略低于2004年,但这将是一个更有可持续性的发展速度。财政增收5000亿2004年前11个月,我国财政增收同比增长23.5%,预计2004年全年增收将达到破纪录的5000多亿元。2004年财政增收主要来自税收收入的增长,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超常规收入。对于超常规增收,一般不能用来安排一般性、刚性支出。因此,2004年中央财政超收大部分用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并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同时用于解决历史欠账,化解财政风险,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社会保障,解决历史欠账,加大对教科文体等事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支持企业改革包括企业兼并破产和企业分离办社会支出等。外贸总额1.04万亿美元海关总署初步统计,2004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0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1亿美元,增长35.7%;进口5087.7亿美元,增长37.3%;进出口顺差208.4亿美元,增长5.7%o入选理由:外贸总额破万亿美元,贸易大国却非贸易强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的排名由前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人均外贸额不到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近2400美元的水平。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中国的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尚未形成一批管理管控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利率上调0.27%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次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0.27%这个数据的绝对值在这张榜单上是最小的,但对于广大民众的直接影响也许是最大的。027%,一个平淡、微小得几乎难以给人留下任何印象的数字,却结束了我国存贷款利率长达10年的持续下行,震撼了国内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但是,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次人民币加息,无论对宏观经济层面,还是百姓生活而言,其象征性意义和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冲击,都远远超过了加息本身对经济带来的实际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宏观调控正在由行政手段转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来实施。税收增收5000亿据国家税务总局初步统计,2004年全国税收将突破25500亿元,增收超5000亿元,双双实现新的历史突破。从各税种增收情况看,2004年税收大幅增长除税务机关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之外,更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当前,更需要积极研究增值税、消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改革。就业新增910万人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04年1至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顺利实现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目标。2004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比预期目标要好的成绩。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上证指数击穿1300点2004年以来,中国股市承接了2002年、2003年的低迷状态,股指不断震荡下滑。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上证指数几度击穿1300点这一被市场人士所公认的“政策底”。与近年来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局面相比,中国股市已经承担不起“经济运行晴雨表”的称呼。究其原因,一是多年积累的问题和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步暴露,二是股权分置问题空前受到市场关注,三是风险券商问题集中爆发,四是上市公司质量尚待提高。粮食产量破4550亿公斤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突破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并扭转了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这样的增量与增幅是历史上少有的。2004年,我国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但我国每年仍然有几百亿公斤的粮食缺口。2005年粮食再增产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调四个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制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3万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0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万亿元,达到5.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近13.5%o人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0元。2004年,市场销售规模实现标志性突破,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在商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运行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突破10万亿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11月末,我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达10.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2004年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I1.4万亿元,比前年增长19%o2004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持续较快发展,得益于中央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了有效抑制,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 2005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几个难点2003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运行避免了总体上过热,区别对待政策使部分行业降温的同时,农业、能源、交通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济增速回落比较温和,国民经济在高速运行中实现了平稳、协调发展。但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突出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2005年和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1)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落后,耕地质量下降,扩大粮食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