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乡愁》的意象教学.docx

    • 资源ID:1429269       资源大小:14.0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乡愁》的意象教学.docx

    乡愁的教学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乡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一篇现代诗歌,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四篇课文都具有抒情性强,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感悟。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用独特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平实的语言抒写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这首诗感动了无数读者。在意象的提炼上,这首诗具有简单而丰富之美。乡愁,是一种大家普遍能体验而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提炼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意象来表现,就会变成抽象化的空泛。乡愁提炼了四个十分生活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很生活化,但并不简单,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会有所提高,能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授课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之前对现代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在七年级上册就学习过散文诗,七年级下册学习过外国的现代诗歌,在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对现代诗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对现代诗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感受到诗歌精炼的语言,参差的结构,抒发的感情。2.能力基础。通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朗读诗歌的技巧、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了一定的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对诗歌的品读鉴赏能力。3.阻碍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都是花季的少年少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人生阅历导致他们对“乡愁”这一情感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导致不能完全理解本诗中逐渐递升的情感。因此,本课的学习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针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九年级处于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四学段针对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针对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是: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根据以上要求,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思乡歌曲导入一诵读整体感知图画感知情感,想象画面一体会诗歌语言之美一拓展不一样的乡愁。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朗读、分析意象、想象画面,提升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配乐朗读、分小节诵读、集体诵读体悟作者的思乡之情;用简笔画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呈现出来,并赏析四个的丰富内涵: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方式描摹画面,进一步体味体味作者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联想等方法体会诗人逐步加深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分析诗歌中四个意象,感受这四个生活化却不简单的意象散发出的逐渐加深的思乡之情。想象诗歌营造出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美;2.教学难点。九年级的学生没有远离父母亲人的经历,所以对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在理解上有一些障碍。在教学中,通过补充背景资料,音乐的感染,图画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思乡之情。(三)教学设计特色:1.音乐有极其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的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在想象画面环节,要求学生在描述画面的同时,选取一首与之相匹配的歌曲,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诗人营造的河面,进一步理解思乡之情;2.美术的魅力在于给人在视觉上有很强的直观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诗歌中存在的四个意象用简笔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使用这样的多种艺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更能发挥想象力去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3.课堂拓展阅读为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而美丽的新天地,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堂的最后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利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的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学习席慕蓉的乡愁,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新课。如果有同学问我,请我向你们介绍一种中国最值得欣赏的文学体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诗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都浸润着诗歌的印记。当你吃饭撒了饭粒的时候,妈妈会提醒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你贪玩忘了学业的时候,爸爸又会告诫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你取得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师又会教育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里,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温馨的亲情。然而这其中最让我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就是那些忧伤的思乡之情。我们不必在唐诗的高峰中苦苦寻觅,也不必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我们课文中的这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思乡的惆怅和美丽。今天我们就走进台湾诗人余光中,来体验思乡之情,实践赏析新诗的方法,品味诗歌的魅力。(板书:乡愁余光中)(2)诵读感知:教师配上马思聪的思乡曲朗诵这首诗,让学生整天感知诗歌:1.学生听读,在听的过程中注重对语调、节奏、重音和感情的把握。2.请一位学生朗读这首诗,让其他的学生评价这位学生读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把握语调、节奏、重音和感情。明确:语调一低婉节奏一舒缓、多停顿重音一突出重点感情一真挚、深沉。3.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诗。(3)分析意象:诗歌的意味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到美丽的画面中去飞翔。1 .简单介绍诗人的人生经历。明确: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幼时异地求学,不能常伴母亲身边。1956年与妻子结婚,两年后远赴美国留学。1958年年迈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作者。1972年,诗人深感回乡无望,仅用20分钟,一挥而就,写成广为流传的乡愁。2 .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的事物来把这种抽象的思想情绪表达出来的呢?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教师依次在黑板上画出四个意象的简笔画,并在相应的位置标注上对应的人和事物。3 .那为什么这些事物就能够表达出诗人不同时期的思乡之情呢?明确:邮票:诗人小时候在外求学,只能用写信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船票:结婚后与妻子分隔两地,借助船票表达对妻子和家的思念。坟墓:母亲永远的离开了诗人,坟墓承载不了诗人巨大的悲痛。海峡:海峡阻碍了诗人和祖国,身在台湾,心在大陆。(4)想象画面。诗歌的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在读诗的时候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次诵读诗歌,请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用语言来描述出诗人营造的一幅幅画面,并给这个画面配上一首合适的歌曲。明确:比如选择第二小节。在一个微寒的早晨,诗人,一位步履匆匆的年轻人,手中紧紧攥着他的船票挤上了轮船,在甲板上他甜蜜地回忆起了妻子那甜甜的笑脸,但转念又想到马上要与妻子别离,不禁潸然泪下。配乐为送别。(5)鉴赏语言1 .大家再观察一下下面四组句子,认为哪边的句子更好,为什么?乡愁是一枚小邮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船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坟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明确:这四个词在形式上有重复,那这种词就叫做叠词。表达的感情变深变重,更悠远绵长。2 .诗中有四个时间词语,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诗人一生的乡愁。那作者运用这四个时间词对表达乡愁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明确:思乡情绪越来越浓,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依赖,长大后,乡愁是对新娘的思念,后来啊,乡愁是永失母亲悲痛,而现在,乡愁是对两岸统一的期盼。诗人一生的乡愁都浓缩在这四个时间词里了!(6)拓展阅读乡愁是缕缕浓浓的思念,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无减。不管是喧嚣,还是寂静,它总是置留在你内心的最深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心怀乡愁,正是有了乡愁,才让人感情变得更加真挚,更加富有诗意。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有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1 .播放席慕蓉的乡愁的配乐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歌。2 .要求学生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的方法,如诵读法、绘画法、想象画面等方法,自主地学习席慕蓉的乡愁。看看席慕蓉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学生自由结合成四人小组。)明确:有感情地诵读,注意语调、节奏、重音。在黑板或纸上绘画出与诗歌画面相符的画面。想象诗歌营造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并配上与之相符合的歌曲。附板书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乡愁》的意象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