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1432690       资源大小:28.1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202X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历0202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诲学校(盖章)XXXX中等职业学校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二、入学要求1三、修业年限1四、职业面向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一)培养目标1(二)培养规格2六、课程设置及要求2(一)公共基础课程2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6(一)教学时间分配表7(二)教学进程安排表8八、实施保障9(一)师资队伍9(二)教学设施10(三)教学资源10(四)教学方法10(五)学习评价11(六)质量管理13九、毕业要求1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710202二、入学要求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主要工作内容职业资格证书1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服务器及数据库系统备份、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的维护及管理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2网站建设网站的开发、管理与维护网页制作员3计算机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计算机装调员计算机操作员4布线施工为客户提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方案技术的咨询、解决与服务。绘图员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及校企合作共建协议办学思路,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具有团队协助,很好的沟通与交流的素质,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现场施工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一)人才培养规格1、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2、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4、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5、具有良好的学习观和对大学生活的追求。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心理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等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362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等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3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等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36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365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主要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366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1447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内容主要有:集合、不等式、函数概念、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直线和圆的方程、简单几何体、概率和统计初步。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1448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主要内容有: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449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内容有: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初步。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7210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内容有:健康教育;体育知识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的传承;篮球、气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其中2项运动技能的理论与实践14411劳动教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设,主要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为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奠定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012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通过艺术作品欣赏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结合专业,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36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基本要求(1)本教学时间是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和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ll号),针对三年制(2.5+O.5)中等职业学校安排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2)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33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5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3)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4)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其中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校内综合实训,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顶岗实习集中安排,时间为三个月以上。无论是认知性实习、专项实习,还是顶岗实习,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5)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时数,学校可根据教学规律、专业方向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6)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o(7)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及教学学时比例表。(一)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表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学年学期入学教育课程教学顶岗实习机动成绩考核毕业教育总计一12182222181120二31811204181120三518112062181122总计29218462124(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各学期安排考试考查每学期按18周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考试考查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公1语文33633644444/共2数学33633644444基3英语33633644444础4德育666622/课5体育168016822222M6信息技术1061066/7photoShop96966职业基8计算机组装与维护606049VisualBasic6.011211261础课1O综合布线7676411Coreldraw88884M12MySQ1.数据库入门114114613PHP开发基础90906职业技术课14数据库技术-Access90906vz15计算机网络技术112112616html+css31121126/17JavaScript6868418网络操作系统1141146实训军训及入学教育120309016劳动实践教育904050岗位实习600600合计(节)329011442146283030302630备注说明:三年总学时为3290,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为1074,占总学时为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为2146,占总学时的65%;军训及入学教育学时为120学时,劳动实践教育为90学时。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专任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具有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4、兼职教师数为专任专业教师数的2/3;5、助理讲师3人,讲师10人,高级讲师2人;6、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达58%。(一)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毕业生专业技能要求,核心课程设置情况,实训教学环节的安排等,规划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案例分析实训室。2、校外实习条件校企合作建立4个稳定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涵盖了多媒体技术、平面图形图像设计、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工程施工等各类信息技术类企业。学生在基地可以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任务,各个基地都配备有兼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三)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严格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保证教材内容紧跟专业技术发展的脚步;规划中没有的教材,可结合专业发展需求,选择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相匹配的编排教材。2 .图书文献配备学校图书馆有14万余册藏书,可供师生时查阅资料。3 .数字资源配置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如数字化教材、教学视频、视频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配套教材等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四)教学方法1、公共基础课:以讲授法为主,辅之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自主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专业课:(1)按照学校“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模式,将学生分组,做好人员分工。通过教师示范、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惑、巩固训练等教学步骤,构建适应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模式。(2)突出两类内容的“渗透式”教学:一是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的建构;二是实用专业技能建设。坚持把实践性教学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框架,把“项目教学”“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等课程打造成专业的“品牌”教学模式。3、岗位实习:采用校内专任老师和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用人单位和学校考核相结合,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跟踪。(五)学习评价由任课教师、校企合作共同实施评价,基本素养和文化知识及技能主要由学校通过学生课程学习的作业、课堂表现、出勤、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实习评价以企业为主,通过实习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方面,结合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1、基本素养基本素养包括品德素养、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组织协调等方面。具体要求:品德素养:诚实守信、公平正直、吃苦耐劳、文明礼貌、勤俭自强、乐于助人。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组织协调:能积极组织参与各项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2、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素养包括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具体要求:文化知识:文化基础好,知识面宽,开设的公共课学的扎实,信息处理能力强。专业基础:开设的专业领域的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常识掌握到位,专业知识面开阔。专业技能:开设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学的扎实,能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与岗位要求实现对接。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成绩构成:按照河南省有关中等职业学校考试管理办法执行。3.实训实习考核成绩参照实习单位鉴定以及学生个人的实习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及格及以上者获得相应的岗位实习学分。(1)优秀实习态度端正,遵守实习纪律,能很好的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绩优异。(2)良好实习态度端正,遵守实习纪律,能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绩良好。(3)一般实习态度基本端正,能较好的遵守实习纪律,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4)及格实习态度基本端正,能较好的遵守实习纪律,基本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实习报告。但不够完整、条理。(5)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不及格:未达到实习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不认真,或内容有明显错误;未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全部时间三分之一者;实习中有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者。(六)质量管理1、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2、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备课、听课、评课、评教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加强教学纪律、教学组织管理,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教研活动。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对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4、教务管理人员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九、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规定,准予毕业,颁发三年制中专毕业证书。成绩要求:1、所修课程的成绩全部合格。2、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考评方法,对学生学习态度、思想品德、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及技能掌握和熟练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

    注意事项

    本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