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和管控对策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docx
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和管控对策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组织单位:钦州市灵山生态环境局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4年4月项目名称:编制灵山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项目采购委托单位:钦州市灵山生态环境局技术承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审核:张达标审查:黄喜寿审定:谢华项目组:组长:覃纹副组长:魏旭成员:毛敬英、叶云攀、杨俊超、张达标、黄喜寿、粟少丽、穆奕君、吴影、陆嘉晖、谢华、莫招育、刘慧琳、韦程第一章项目概况-1-1.1 项目背景-1-1.2 工作内容-2-1.3 编制依据-3-1.4 技术路线-4-1.5 完成情况-4-第二章区域基本概况-6-2.1 自然地理-6-2.1.2 地形地貌-6-2.1.3 气候特征-7-2.2 人口分布-8-2.2.2 行政区划-8-2.2.3 人口密度-8-2.3 道路交通基础-8-2.5工业发展现状-9-第三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10-3.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0-3.2 2023年首要污染物特征-12-3.3 2023年大气污染物日内变化特征分析-13-3.4 2023年大气污染物月度变化特征分析-14-第四章大气污染成因分析-16-4.1 监测站点周边概况-16-4.2 主要污染来向-17-4.2.2 气团轨迹季节特征-18-4.2.3 PMz5与03污染分布-20-4.3 PM”典型污染成因分析-21-4.3.2 PM”污染天污染成因识别-21-4.3.3 潜在源分析-24-4.3.4 1.1.Ij青»-29-4.3.5 典型PM25污染事件分析一秸秆焚烧-30-4.3.6 典型PMz5污染事件分析一烟花爆竹燃放-33-PAG4.4 Ch典型污染成因分析-34-4.4.2 O3污染天污染成因识别344.4.3 潜在源分析-36-4.4.4 典型。3污染事件分析-38-4.5 SCh来源分析-40-第五章主要污染源问题清单-42-5.1 城市建成区扬尘问题较为突出-42-5.2 建成区内存在烟花爆竹燃放现象-44-5.3 餐饮行业、夜间烧烤摊(店)缺少油烟处理设施-45-5.4 汽修行业治理措施简易低效-46-5.5 建成区内杂草、薪柴、垃圾露天焚烧情况较为普遍-47-5.6 移动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影响明显-485.7 部分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严重-48-5.7.1 涉颗粒物排放企业存在主要问题-48-5.7.2 涉VOCs排放企业存在主要问题-51-5.8 部分加油站存在少量油气泄漏现象-53-第六章对策与建议-54-PAG6.1 主要结论-54-6.1.1 污染形势以PM”污染为主,。3污染也不容忽视-54-6.1.2 不利气象条件下本地排放过高叠加上风向污染物传输是冬季PM2.5污染的主要成因-54-6.1.3 台风影响下的高温低湿天气是03污染的重要诱因546.1.4 站点上风向页岩豉厂排放是SCh高值的主要来源55-6.1.5 走航调研发现秸秆焚烧、扬尘、烟花爆竹燃放、工业企6.1.6 放等问题较为突出-55-6.2 对策建议-56-6.2.1 加强秸秆露天焚烧排查管控-56-6.2.2 加强建成区扬尘污染整治力度-56-6.2.3 加强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57-624加强涉气企业排污管理,升级废气处理设施-57-6.2.5 加强餐饮、汽修等面源的行业治理水平-58-第一章项目概况1.l项目背景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集中体现,治理大气污染,是群众所盼、民生所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是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钦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部署,灵山生态环境局印发了灵山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灵山县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大气污染形势有所改善。然而,2022年灵山县空气质量反弹严重,各项指标在全区排名整体靠后,严重影响灵山县考核目标的完成。为探究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查明污染来源,落实科学治污、精准减污、依法治污要求,以期达到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县域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灵山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由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具体实施。1.2 工作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收集灵山县近5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分析灵山县环境大气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污染特征(超标污染物、污染时段、污染发生过程特点等),初步分析灵山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二)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分析(1)重点围绕灵山县建成区涉气工业企业、道路、施工工地等开展现场调研和走航观测,同时排查秸秆焚烧、生活垃圾焚烧、林火控制、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等大气污染面源治理情况,并查明各类涉气污染源分布和排放情况,评估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2)基于灵山县污染特征分析和灵山县建成区排放情况,结合灵山县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涉气企业情况和大气污染管理现状等,分别针对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摸清灵山县的污染成因及污染源清单,并结合自治区及钦州市“十四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要求,针对性提出灵山县大气污染防控对策建议,完成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和管控对策研究报告即本报告的编制。(三)编制灵山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基于灵山县基础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大气污染源的减排潜力,研究设置不同污染类型下(细颗粒物污染和臭氧污染)和预警条件下灵山县大气污染的应急管控情景方案,提出应急管控措施(详见:灵山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2)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十三届第十二号);(3)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规划(桂环发(2022)270;(4)钦州市2023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5)钦州市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6)钦州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7)关于印发灵山县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8)灵山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9)灵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秸秆露天禁烧区的通告。1.4 技术路线本项目主要围绕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走航调研三个方面展开,技术路线见图a.9)ttHMtr碑图1”项目技术路线SbMV4*H»H1.5 完成情况一是收集灵山县近5年间环境空气质量及相关数据,分析灵山县环境,对灵山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开展实地走航调研,排查灵山县站点周边及县域范围内污染源情况;三是基于污染源情况探究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四是完成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和管控对策研究报告和灵山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共2份报告编制。表11项目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序号项目合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提交方式1收集灵山县近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分析灵山县环境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收集2019-2023年灵山县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正文2开展现场调研和走航观测,查明各类涉气污染源分布和排放情况,评估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完成灵山县涉气污染源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走航及调研,并给出问题清单。3深层次探讨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针对性提出灵山县大气污染防控对策建议,编制完成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和管控对策研究报告。围绕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防控对策建议完成灵山县大气污染成因和管控对策研究报告报告编制。4研究不同污染类型下和预警条件下灵山县大气污染的应急管控情景方案,提出应急管控措施,编制灵山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针对颗粒物和臭氧分别给出不同预警条件下的应急减排方案,完成灵山县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正文(另外编制)第二章区域基本概况2.1自然地理1.1.1 理区位灵山县地理坐标在北纬21。5222。38,,东经108o44r-109。35,之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的钦州湾畔,钦州市东北部,东邻钦州市浦北县,西连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南接北海市合浦县,北临南宁市邕宁区、横州市,位于南宁市、钦州市与玉林市三市的中心位置。全县总面积3558.01平方千米。兴业县邕宁区丰塘馍石塘馍平山慎大平镇沙呼镜旧州软平南馍烟墩供黄城街道三海街道佛子馍新好做那隆镇B三座保r陆星健檀丹镇武利馍钦北区2or米10-Y伯劳慎博白县文利俵合浦县图21灵山县地理位置1.1.2 地形地貌灵山县城区处于平原区,周边群山环绕。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余脉。东北部属高丘陵区(即低山),西北部属中丘陵区,中部低丘盆地相间,南部属低丘陵地区。图2-2灵山县地质地貌概况1.1.3 气候特征灵山县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宜人,气候资源丰富。气候呈现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夏长冬暖,夏湿冬干;热量条件丰富,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雨量充沛,雨季较长,但雨量分配不均,无霜期长,四季宜耕。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冬季偶发的寒潮和霜冻,夏为台风、暴雨,春为低温阴雨,秋为寒露风,此外还时有发生春秋干旱事件。20192023年灵山县主要气象因素如表2-1所示。表2120192023年灵山县主要气象因素年份气压(kPa)气温(C)湿度(%)年降水量(mm)风速(ms)2019100.4022.7681.541499.002.752020100.4822.9877.001476.403.122021100.4323.2076.391314.602.882022100.4322.3580.291788.602.802023100.4523.1077.932176.902.732.2 人口分布2.2.1 行政区划2022年末,全县辖新坪、佛子、平山、石塘、丰塘、平南、烟墩、檀年、那隆、三隆、陆屋、旧州、太平、沙坪、武利、文利、伯劳17个镇和灵城、三海2个街道,下设行政村358个,社区53个。222人口密度2022年末县域人口169.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96万人,农村人口137.11万人。2.3 道路交通基础灵山县交通往来通畅,交通事业比较发达。目前,县域内有六钦高速公路、大浦高速公路、在建的南宁至湛江高速公路、国道209线以及多条省道过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等级公路里程3196.61千米,其中二级以上公路395.32千米。全县共有9个客运站,共有营运客车176辆,新能源纯电公共汽车235辆,巡游出租汽车150辆(其中116辆为新能源出租车),营运货车3702辆。2.4 农业种植现状灵山县境内丘陵山地多,为综合性农业经济地区。农业以粮食为主,农林牧副渔均有优越的发展条件。灵山的白米、荔枝、茶叶、烟叶享负盛名。2022年,县域粮食播种面积98.89万亩,粮食单产344.72公斤/亩,总产量34.09万吨。县域内作物主要为水稻(分为早稻、双季晚稻和中稻)、甘蔗、木薯、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薯、大豆、棉花等,2022年9种主要作物总产量160.53万吨,共产生秸秆52.39万吨,秸秆产生最多的作物种类为水稻、木薯、甘蔗,分别占灵山县秸秆产生量的57.01%、23.02%和13.73%o25工业发展现状灵山县主要分布有电子、金属、纺织、化学产品、食品等加工制造业、水泥、铁合金冶炼、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胶合板制造、中成药生产和制糖业等工业产业。2022年灵山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2.83亿元,工业投资24.8亿元。第三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3.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92023年,灵山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0.9%98.1%之间,综合指数在2.913.45之间,在全区75个县中除2021年排名43名外,其他年份均排名在60名之后,排名总体靠后,大气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表3“灵山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年份20192020202120222023趋势图综合指数3.453.002.913.162.97Vx空气质量优良率94.2%98.1%96.7%95.3%96.7%全区排名626143686020192023年六项大气常规监测污染物年均浓度数据显示,灵山县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浓度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而可吸入颗粒物(PMH)、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3)浓度在2022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与2021年相比分别升高19.2%.12.2%和15.4%,2023年PMIo、03-8M浓度略有下降。注:Ch-8h指臭氧日最大8h滑动平均质量浓度。14020192020>2021>2022«2023O,8h4020图3-120192023年灵山县六项大气常规监测参数年均浓度表3-2显示,20192023年灵山县累计发生污染69次,其中轻度污染67次,重度污染2次。轻度污染天气中,PM2.5和Ch超标的天数分别为50天和17天,PM-与PMio同时超标的天数为2天。2次重度污染均发生在中国农历春节(大年初一)(2019年2月5日与2021年2月12日),首要污染物为PM2.5,浓度分别为178微克/立方米和201微克/立方米;同时PMK)浓度也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达到227微克/立方米和231微克/立方米。由图3-2可知,Ch污染天集中发生在2019年和2022年,导致2019和2022成为灵山县近5年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高,优良率最低,排名最靠后的两年。、影气质量年份优(天)良(天)污)J度染天轻<污)1度染天一中<污)1度染天重1.1.污IJ重染天一严<污类要物型主染201919614620010PM25O3PMi020202211387000PM2.5202122313011010PM2.5PMio202220814017000PM25O3202321513812000PM2503图3-220192023年PM25与O3污染天3.2 2023年首要污染物特征2023年灵山县空气质量良及轻度污染共150天,其中PMlo为首要污染物的共8天,占比5.3%;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共100天,占比66.7%;0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共39天,占比26.0%;PM2.5和。3共同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共3天,占比2.0%。如图3-3所示,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的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的1112和14月;而Ch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月份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510月。目前,灵山县污染类型仍以PM”污染为主,但Ch污染也不容忽视。图3-32023年灵山县首要污染物月度分布特征3.3 2023年大气污染物日内变化特征分析灵山县2023年各项大气污染物日变化见图3-4所示。PMIo和PM2.5浓度存在明显的波峰和波谷,两种颗粒物的日变化特征相似,波谷为下午16-17时左右,而后颗粒物浓度开始攀升,波峰出现在23时左右,其高值维持至次日凌晨3时左右,晚高峰和夜间餐饮排放叠加边界层降低的影响导致颗粒物的夜间浓度高值。Ch表现为显著的日间单峰值结构,峰值浓度集中在1617时,而NCh浓度日变化与03相反,其浓度在下午日光较强的1416时出现波谷,表明其作为03典型前体物在光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CO的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时和夜间2021时,符合一般城市站点交通来源的排放特征。SO2的浓度在上午9时出现一个峰值,并且没有明显的波谷,这表明其受到某个长期存在的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影响。图3-42023年大气污染物日变化特征3.4 2023年大气污染物月度变化特征分析图35显示,2023年灵山县PMlo、PM2.5和NCh浓度冬春季节较高,其峰值出现在12月和1月,与广西甘蔗榨季PAGE(11月一次年3月)时间相符合,在此期间PM10、PM2.5和NCh浓度受到秸秆焚烧排放影响。O3-8h浓度受410月降水集中、湿度较高的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其高值出现在3月和11月。CO浓度在夏季较低,冬季的12月较高,受秸秆焚烧影响较大,SO2浓度的较高值发生在冬季的1112月,除固定源排放外,烟花爆竹燃放也会影响SO2浓度。综上所述,灵山县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的9月至次年2月,其中秋季以。3污染为主,冬季以PM2.5污染为主。OBMOfBCO门HAPMa«图352023年大气污染物月变化第四章大气污染成因分析4.1 监测站点周边概况灵山县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以下简称“站点”)位于灵山县灵城镇三海街道文峰路68号灵山县财政局楼顶(东经109o16z48,北纬22。2410”),距地面约30米。该站点位于灵山县人口密集区域,站点四周分布居民区、学校及办公楼,毗邻灵山县交通主干道江南路及荔香大道。图4-1灵山县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位置图4-2灵山县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环境4.2 主要污染来向4.2.1 灵山县主要风向灵山县常年风向主要为北风和东北风,近5年平均风速2.85米/秒,基本处于轻风区间。在春、夏、秋、冬四季,灵山县的平均风速分别为2.89米/秒、2.78米/秒、2.72米/秒和2.99米/秒,秋季风速略小于其他季节,而冬季的风速略大,总体来说灵山县四季风速变化不大。图43灵山县风速风向玫瑰图静风:0.92%4.2.2 气团轨迹季节特征以本研究的监测点位为目标点位,利用TrajStat模拟20192023年灵山县近地面50米的气团后向轨迹,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灵山县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团轨迹来源差别较大。春季气团主要来源于4个方向,分别是来自于正东方向的轨迹1,其占比为32.30%;东北方向来源于来宾、贵港方向的轨迹2,其占比为23.76%;来源于东南广东方向的轨迹3,其占比为16.23%;以及来源于南方北海方向的轨迹4,占比为2771%。夏季灵山县的气团轨迹主要来源于5个方向,分别是来源于北方贵港、横州方向的轨迹1,占比为8.79%;来源于西南海面及北海方向的轨迹2,占比为17.31%;来源于南方北海、合浦县方向的轨迹3,其占比为32.34%;来自于东南浦北县方向的轨迹4,占比36.39%;以及来自于东偏北玉林市方向的轨迹5,占比5.17%。秋季和冬季的轨迹均有3个来向,且气团轨迹来向较为相似,秋季的气团轨迹1与冬季的气团轨迹1的来向均为东北方向的来宾、贵港方向,传输距离稍长,其占比分别为22.77%和39.37%;秋、冬季节的气团轨迹3也起源于东北方向的贵港,传输距离较轨迹1稍短,其占比分别为36.50%和25.01%;两个季节的轨迹2来源于东南方向的浦北、博白一带,其占比分别为40.72%和35.62%o综上,在颗粒物污染集中的冬、春季节,灵山县的气团更多来源于东北、东及东南方向,而在03污染较为集中的夏、秋季节,东南方向、南方以及东北方向为主要气团来向,以上气团来向地区分别为PM25和03污染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区域。图4-4灵山县主要气团轨迹季节分布特征4.2.3PM"与Ch污染分布基于灵山县20192023年主要风向风速及污染物浓度小时值情况做污染物风向玫瑰图,得到下图4-5,代表灵山县主要污染物PM2.5和。3的主要空间分布情况。PM2.5污染主要分布在站点周边的东及东北方向,呈现点源分布的特征,在东北方向有较为明显的高值集中点,可作为PM2.5污染排查重点;而03污染的分布较为分散,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出现较为高值的点位,可以作为依据排查高值点附近涉03前体物排放的企业及排放源。图45灵山县PM”及03空间分布4.3PM25典型污染成因分析43.1PM”污染天污染成因识别表41为20192023年PM2.5污染天统计,20192023年期间,灵山县累计发生PM2.5污染天52天,集中发生在11月一次年3月,其中有2天为重度污染,其余50天为轻度污染。52个PM2.5污染天的月份分布为11月累计发生3天,12月累计发生11天,1月累计发生25天,2月累计发生10天,3月累计发生3天,即PM25在冬季发生更为频繁。52个污染天的PM”平均浓度为89.37微克/立方米,2个重污染天的PMz5平均浓度为189.5微克/立方米。表41为20192023年各污染天的污染成因,其中31个污染天与秸秆焚烧排放相关,19个污染天与工业源排放相关,同时,烟花爆竹燃放、扬尘、餐饮、二次生成也是灵山县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表4-120192023年灵山县PMzs污染天污染成因时间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成因特征识别因子2019/1/1982扬尘、机动车排放PM25ZPMio,NO22019/1/2280二次生成PM25,Os,No2,SO22019/1/23105工业排放(燃煤锅炉)、不利气象条件PM25,SO2,风速2019/1/2495工业排放(燃煤锅炉)、扬尘、不利气象条件PM2.5,SOl,PM”/PMI0,风速2019/1/2581扬尘、工业排放(燃煤锅炉)PM25PMO,S022019/1/26108秸秆焚烧排放PM2.5,CO,NO22019/1/2787扬尘、不利气象条件PM25PMl0,风速2019/2/5178烟花爆竹燃放PM25,SO22019/2/13102工业排放(燃煤锅炉)、不利气象条件PM25,NO2,SO2,风速2019/3/1479上风向工业污染传输PM2.5,Ne)2,SCh,风速2019/11/1277本地秸秆焚烧,扬尘PM2.5,CO,NO2,PM2.5/PMIO2019/12/3091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0/2/2277餐饮源(含露天烧烤)PM2.5,CO2020/11/1676扬尘、工业排放(燃煤锅炉)PM2.5/PM10,SO22020/12/1282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0/12/1399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0/12/2676本地秸秆焚烧排放PM2.5,CO,NO22020/12/2778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0/12/2881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1/1/584秸秆焚烧、工业排放(燃煤锅炉)、区域传输PM25,CO,NO2,SO22021/1/6102秸秆焚烧、工业排放(燃煤锅炉)、区域传输PM2.5,CO,NO2,SO22021/1/1676本地秸秆焚烧、扬尘PM2.5,CO,NO2,PM2.5PM0时间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成因特征识别因子2021/1/1778本地秸秆焚烧、扬尘、区域传输PM25,CO,NO2,PM2.5/PM102021/1/2081本地秸秆焚烧、不利气象条件PM25,CO,NO2,风速2021/1/2176本地秸秆焚烧、不利气象条件PM25,CO,NO2,风速2021/1/2285本地秸秆焚烧、工业排放(燃煤锅炉)PM25,CO,NO2,SO22021/1/2395本地秸秆焚烧、工业排放(燃煤锅炉)、不利气象条件PM2.5,CO,NO2,SO2,风速2021/2/890餐饮源(含露天烧烤)、不利气象条件PM25,CO,风速2021/2/12201烟花爆竹燃放PM25,SO22021/12/1080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1/12/1279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2/1/685工业排放(燃煤锅炉)、二次生成PM2.5,SO2,NO2,O32022/1/14102工业排放(燃煤锅炉)、不利气象条件PM2.5,SO2,风速2022/1/1596工业排放(燃煤锅炉)、不利气象条件PM2.5,SO2,风速2022/1/2692本地秸秆焚烧排放PM25,CO,NO22022/2/2693本地秸秆焚烧、不利气象条件PM25,CO,NO2,风速2022/2/2792本地秸秆焚烧、不利气象条件PM2,5,CO,NO2,风速2022/11/1580工业排放(燃煤锅炉)、区域传输PM25,SO22022/12/1077本地秸秆焚烧PM25,CO,NO22022/12/1278工业排放(燃煤锅炉)、秸秆焚烧区域传输PM2.5,SO2,CO,NO22022/12/2882餐饮源(含露天烧烤)、秸秆焚烧区域传输PM2.5,CO,NO22023/1/581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3/1/679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时间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成因特征识别因子2023/1/2082本地秸秆焚烧、不利气象条件PM25,CO,NO2,风速2023/1/2177烟花爆竹燃放、工业(燃煤锅炉)PM25,CO,SO22023/1/22103烟花爆竹燃放、工业(燃煤锅炉)PM25,CO,SO22023/1/2676烟花爆竹燃放、工业(燃煤锅炉)PM25,CO,SO22023/2/3101秸秆焚烧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3/2/477秸秆焚烧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3/2/2381工业(燃煤锅炉)、餐饮(露天烧烤)PM2.5,CO,NO2,SO22023/3/280秸秆焚烧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2023/3/480本地秸秆焚烧及污染物区域传输PM2.5,CO,NO24.3.2潜在源分析以区控站点灵山县财政局作为目标研究点位,利用Trajstat模型模拟灵山县20192023年所有PMzs污染天近地面50米的8小时气团后向运行轨迹,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4-6o在PM2.5污染天内,灵山县的气团主要归为4类。轨迹1(23.29%)为短距离传输气团,该气团的来向为东边浦北县东北,该轨迹的PMz5平均浓度为90.40微克/立方米,其中污染轨迹2占比为68.20%;轨迹2(24.63%)为较长距离传输气团,该气团源自东北方向的来宾市武宣县一带,其平均浓度为78.73微克/立方米,污染轨迹占比为2污染轨迹:设定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75微克/立方米为PM25的污染阈值,在所有轨迹中浓度大于阈值的轨迹被定义为污染轨迹,小于75微克/立方米的为清洁轨迹。同理,设定Ch的污染阈值为160微克/立方米。53.58%;轨迹3(22.99%)为中短距离传输,该气团起源于东北方向的贵港市传输至灵山县,该轨迹的平均浓度为85.03微克/立方米,其污染轨迹占比为65.63%;轨迹4(29.09%)主要来源于东南方向的博白县,平均浓度为75.15微克/立方米,污染轨迹占比为44.85%。表42统计了各类轨迹对应的PM”的浓度平均值。由表42得出,来源于浦北方向的轨迹1和贵港方向的轨迹3平均浓度较高,且污染轨迹占比达到60%以上,轨迹1和轨迹3为较短距离的传输气团,途经的污染源与监测站点的距离较近;来源于来宾方向的轨迹2和博白方向的轨迹4浓度相对较低。综上所述,灵山县东和东北的上风向区域是PM2.5污染天的主要传输来源区域,在发生PM2.5污染天时需着重关注此区域。108E11OE图4-6PM”污染天灵山县气团轨迹聚类表4-2PM25污染天各轨迹占比及平均浓度聚类轨迹数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轨迹数污染轨迹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轨迹占比129190.4158108.0265.29%230877.7715795.453.22%328885.44199104.2864.61%436479.23201106.3249.51%聚类轨迹数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轨迹数污染轨迹浓度(微克/立方米)污染轨迹占比All125182.58715103.7357.15%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得出灵山县PM25的潜在分布区域。PSCF分析最终得出的区域分布结果是PM”可能的污染来源区域,用来作为区域传输的参考。图4-7为灵山县PM2.5污染天的潜在源分布结果。PSCF的值越大,代表该地作为灵山县PMz5潜在污染源的概率越大。结果表明:灵山县PM2.5的潜在源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及东南方向,其PSCF值最高的地区为东北方向的贵港市、北方向的横州市、东南方向的浦北县以及灵山县本地区域,其PSCF值为高达0.8,是灵山县污染天可能的污染来源。进一步做浓度权重分析(CWT)以消除PSCF结果的不确定性,CWT值越大,表示该地贡献浓度越大。CWT值最高的地区为贵港市、横州市、灵山县及浦北县,其CWT值高达70微克/立方米,与PSCF结果显示的潜在源区相一致,同时也符合聚类分析中轨迹1与轨迹3的来向。综上,除灵山县本地排放外,其周边城市贵港、横州、浦北等也可能是灵山县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d)非污染天CWT结果图4-7PM2.5污染天潜在源分析结果(C)非污染天PSCF结果将20192023年期间表4-1所列的PM2.5污染天以外的其余日期视为非污染天,对非污染天PM”进行潜在源分析得到图4-7(C)和(d)。结果显示:非污染天PM”的潜在源区集中在东北方向的贵港市、东南方向的博白县以及灵山县本地,结合CWT较高值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方向贵港市至灵山县区域,其CWT值为30微克/立方米,得到非污染天PM25的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为贵港市传输和灵山县本地排放,且非污染天灵山县PM2.5本底浓度高达30微克/立方米,说明灵山县有较高的PM2.5本底值,在不利的扩散条件或上风向污染传输等的影响下容易产生PM2.5污染天。4.3.3 灵山县火点分布情况根据灵山县PM2.5污染集中在11月一次年3月的污染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和潜在源分析结果发现,灵山县PM25污染与广西区域内冬季秸秆焚烧事件有明显的关联。图4-8为2023年灵山县逐月火点分布情况,可知灵山县火点主要集中发生在1、7和11月,符合灵山县主要农作物的收种规律,其中1月为甘蔗榨季期间,7月为双季水稻中的早稻收割及晚稻播种时间,11月为晚稻收割时间及甘蔗榨季期间,农作物收种期间产生的大量秸秆容易引发露天焚烧事件,从而导致PM2.5污染。图4-9为2023年灵山县火点空间分布图,主要集中在灵城镇和檀好镇,分别占灵山县火点总数的27.93%和25.23%,是灵山县本地火点的主要贡献区域。通过图4-8、4-9及灵山县PMz5污染特征,结合灵山县PM2.5潜在源分布情况,推断除本地秸秆焚烧外,上风向的来宾、贵港以及横州区域的秸秆焚烧事件也可能加剧灵山县PM25污染。图4-82023年灵山县火点月度分布丰塘侯IO平山倏石塘俵沙坪僮太平掠三海街建旧州镜新,于慎陆展使伯劳便平南健烟墩伏五城鹫那降铀-隆H武利镇文和俵20f-X佛子镇图例ba火点密度0.00JOO-OOOOS.0l-2,(MM).XOOOOI-4.500004.S.0l.8.0OaOo8.000.01-10.0000010.000.01-I7.687M图4-92023年灵山县火点空间分布4.3.4 典型PMz5污染事件分析一秸秆焚烧2024年1月67日,灵山县出现连续两天轻度污染天气,期间PM2.5平均浓度达到92.29微克/立方米,PMz5PMo的平均值0.85,CO、SO2及NO2浓度在此期间均有升高,平均浓度分别为1.18毫克/立方米、19.96微克/立方米和22.29微克/立方米。同时,此次污染处于气象不利条件下,5-7日灵山县平均风速为1.76米/秒,平均湿度为81.5%,无降水,大气环境整体静稳,不利于污染扩散。由图4-10中PM2.5与湿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41)可知,高湿的条件下存在颗粒物吸湿增长情况,导致PM2.5浓度升高;同时,结合图410中PM2.5与03的负相关关系,PM25与So2、NO2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图411中PMz5与。3的时间序列关系,推断此次污染过程存在SCh与NO2的二次转化。SO2NO2CO。3PM10PM25气温湿度降水风速能见度0.8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