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U月7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2日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起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版);(U)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规范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农用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9年版);(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8)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9)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10)国家和重庆市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1.3、工程基地现状条件1、用地范围项目区起于后溪河与大宁河交汇处的接官亭,沿后溪河朔流而上至黄泥溪止,基本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东西总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00150米,分布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2、地形地貌宁厂镇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地势陡峭;地形为山地;境内最高峰横槽一线位于大官山,海拔2610米:最低点位于后溪河边,海拔240米。3、交通古镇的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建有宁厂公路,沿后溪河北顺山势修建。在古镇东侧的201省道宽8米,沥青路面,南至巫溪,北达湖北、陕西等省,为巫溪县内的主要公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概况1.1、 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地处,项目区起于后溪河与大宁河交汇处的接官亭,沿后溪河朔流而上至黄泥溪止,基本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东西总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00150米,分布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根据重庆市巫溪县宁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修编)和宁厂古镇概念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存在的问题,确定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宁河宁厂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修复项目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内容如下:(1)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修复项目:盐矿区生态植被修复约0.5万平方米;宝源山水土流失治理约450亩;修复大宁河两岸(宁厂大桥至宁厂镇政府段)生态岸线约4公里,新建后溪河南岸(溪口至第一制盐车间遗址段)生态护岸约2.6公里;对宁厂镇沿河居民生活雨污合流、混流区域进行治理,建设城镇污水干管(D400、DN600)共8公里:建设农田生态拦截沟1500米,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池12个,太阳能杀虫灯150盏:畜禽粪便治理(农户分散养殖)共45户;安装水环境自动监测设施设备1套。(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接管亭至三圣宫遗址段旅游公路1.2公里,女王寨至吴王庙码头旅游步道3.3公里,巫巴文化广场至宝源山顶登山步道4公里,新建人行桥2座(祈福盐池人行桥氏约65米,接管亭人行桥长约50米),宁厂大桥加固整治1座,新建生态停车场1945平方米(其中桥头停车场545平方米,文化广场停车场1400平方米),旅游厕所2座等。1.2、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发展实际相结合,合理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充分发挥项目的经济文化效益、生态环境效益。(5)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地的条件,采取技术可靠、经济适用、效益良好的方案、设计和方法,使项目的开发有利于全面提升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2.2、 总体思路通过对大宁河入湖口片区生态环境现状、污染源的调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针对盐矿废水、河道淤积、两污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养殖尾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本工程将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的系统治理思路,促进“山水岸”一体化,推动污水荒向绿水青山再向金山银山转化。2.3、 废弃盐矿生态修复工程本项目的建设,项目旨在发挥造林增汇效益的同时,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增加群众收入等多重效益,是一件造福于人民群众的事,是一件顺应民意的事。因此,能得到所在乡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2.4、 水环境治理工程污染底泥的环保清除应坚持局部重点区域重:点疏浚的思想;以污染底泥有效去除和水质改善为工程直接目的,以清淤后促进生态修复为间接目的。在设计清淤方案时,应当同时考虑与其它相关工程措施的协调与配合,综合设计,分步实施。清淤与安全处理处置并重,避免聿疏挖、轻处理处置。同时,综合考虑工程效益与投资。2.5、 生态护岸1 .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既能有效减小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又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护岸形式。2 .生态护岸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安全、固土护坡、水上保持、缓冲过滤、净化水质、生态修复、改善环境、美化景观等。3 .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目标应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措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还要创造适于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多样性生境。4 .生态护岸工程设计应遵循岸坡稔定、行洪通畅、材质自然、透气透水、投资节省等原则。5 .常用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自嵌式挡墙护岸等。26、宝源山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根据Googlcearth影像,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和输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测算破损山体、裸宁厂公路红线宽6米,路面与过境道路的交口至龙君庙遗址为硬化路面,水泥浇灌,长2363米。龙君庙以后路段为泥土碎石路面,路况较差。现状公路桥宁河大桥位于宁厂公路与过境公路借口处,跨宁河大桥,桥为石拱单孔,东西走向,全长60米,高25米,桥面宽8米,桥面高程294.50,现状在宁厂公路入口处建有加油站一座,面积约200m4、市政供水水源为市政供水,目前供水管道已接至建设区内,可直接引用。供电采用市政主城供电,供电线路均已接入项目建设区,可满足工程需要。项目工程区域内大多数路段建设条件较好,工程用石料、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也能在区内解决,且运距较近。5、气候条件宁厂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9,C,1月平均气温9C;7月平均气温36*C;平均气温年较差21.6*C;无霜期年平均330天;年平均降水量1500卷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8JJ最多。1.4、设计范围本次方案设计包括在基地范围内的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消防、道路、桥梁、景观等内容。第二章总平面设计2.1、 设计总体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项目规范、标准及规定。(2)严格执行相关规划的要求,切实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中注重对项目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当地经济、环境、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坚持项目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项目整体与局部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各种业态的经营互补互促,使枝江市安福寺镇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良好的发展。(4)坚持以“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注重与市场相结合,和当地的(2)建设标准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与道路服务对象相协调的原则:(3)设计方案、所选施工材料满足因地制宜的原则;(4)工程概况本项目区域新建接管亭至三圣宫遗址段旅游公路1.2公里,7米宽项目区交通规划图1.1.2、 、步游道本项目区域新建女王塞至吴王庙码头旅游步道3.3公里,巫巴文化广场至宝源市顶登山步道4公里,步道均宽2米。本次主要对项目区域内修建绿色步道,满足日常生活、旅游需耍。2.15、 生态停车场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区新建生态停车场1945平方米(其中桥头停车场545平方米,文化广场停车场1400平方米)°2.16、 生态房所采用生态公厕,旅游厕所共计2个,单个旅游测算建筑面积80平方米。均采用生态厕所,节约建造成本的同时保护和营造环境。2.17、 桥梁加固工程1、桥面系及附属工程现状公路桥宁河大桥位于宁厂公路与过境公路借口处,跨宁河大桥,桥为石拱单孔,东西走向,全长60米,高25米,桥面宽8米。本项目拆除原老桥桥面系,新建桥面防水体系及铺装结构层,渗水情况将改观。桥而铺装改建,新作桥面铺装,自上而下分别为:4CmSMAT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3cmAC-16F改性沥青混凝土;防水层为道桥专用防水粘结材料。全桥设置双向1.5%横向坡度,横坡通过预制板现浇层及现浇桥面板来调整。拱顶实体段通过桥面板悬挑来实现桥面人行道加宽。新建防排水系统,以保证桥面排水的畅通。桥梁路灯设计选用SON-T100W高光效高压钠灯单项布置。露边坡等区域进行山体植被恢复,宝源山体植被恢豆共450亩。2.7、 山洪沟治理山洪沟采用直线形,转弯处作成弧形,排放顺畅。沟底部坡度不小于2%,符合线路坡度和地形坡度,达到流水畅通。横断面采用矩形结构,宽度为山、高度为1m。截洪沟砌筑材料采用C25混凝土,其中底部厚度为20cm,两侧厚度各为30cm,盖板厚度为15cm。2.8、 水土保持措施浆砌石排水沟断面净宽0.6米,净深0.5米,侧墙和底板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防渗、防冲,厚度0311u浆砌砖沉沙池设在沟旁,利用水流回旋沉沙,并起蓄水作用,顺坡排水沟旁的沉沙由兼消能作用。短背沟两端设沉沙幽,长背沟每隔20-30米设沉沙的。横向排水沟在出水口设沉沙困,顺坡排水沟每隔15-30米设一沉沙困,起沉沙和消能作用。拦山沟每隔20-40米设一沉沙幽。沉沙曲的宽度一般比沟大30-60厘米,深度大20-40厘米。2.9、 “两污”治理工程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目前部分生活污水和雨水靠道路两边的排水明沟收集排入河流。结合相关规划,大宁河宁厂片区污水管网将全面实现分流制,因此本项目采用分流制管网。2.10、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是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方面,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等源头减量工作,应作为示范区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内容,是保障项目区水系水体水质清洁的关键措施。2.11、 农田氮磷流失防控和生态建设工程通过建立生态沟渠和生态多塘系统来防控农11氮磷流失,恢复农D区的生态,一方面有利于农田排水等径流水的收集与净化,另方面也可为有益生物提供栖息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减少种植业生产对当地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通过项目区水系串联,以及建立区域调控站,实现项目区内水分的有效集蓄与循环利用2.12、 畜禽类便治理工程本项目另一污染源为畜禽粪便,通过前期现场踏勘,畜禽粪便污染主要因为堆放散乱,下雨时候污染物随雨水流入河流污染水体。针对畜禽粪便的治理,本项目考虑采用源头收集固定后直接还ED处理模式来解决粪便污染问题.2.13、 水环境自动监测设施设备分析检测单元是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由满足各检测项目要求的自动检测仪器及辅助设备组成。监测仪器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几个要素:监测的目标、要监测的参数、水质的情况、周边的工况环境、项目的预算、设备的性能等。2.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基础建设工程2.14.1、 旅游公路(1)结合本项目的地形、地质、水文特点进行设计的原则;1.2、 设计概述及工程级别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巫溪县宁厂镇,地处巫溪县城北部,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三省交界处。项目功能为巫溪县大宁河宁厂片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公共卫生间和新建生态停车场,用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30.8平方米,其中桥头停车场545平方米,文化广场停车场1400平方米,公共卫生间2座每座42.9平方米。项目性质为一类单层公共建筑,本工程公共卫生间,地上1层,建筑高度3.27米、耐火等级为一级,6度抗震设防。建筑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30年。生态停车位数量60个,其中大型客车停车位数量4个,电动停车位数量16个,无障碍停车位2个。3.3、建筑立面造型建筑立面造型采用了传统韵味,具有地域特色,合院风貌,体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彰显地域乡村振兴文化。以青瓦为屋面,立面以米白色真石漆加木装饰面板突出了建筑文化氛围和建筑特色。以传统的木元素和米白色配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塑造了稳重、挺拔的建筑形象,建筑体量感突出,辅以合院空间通透,彰显园区建筑稔重,文化又丰富活跃的特点,彰显了巫溪地域乡村振兴发展的建筑时代与文化特点。1.4、 建筑无障碍设计建筑入口平台设缓坡,坡度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其余建筑设计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1.5、 建筑安全设计3. 6.1.女儿墙完成面净高N1200mm.4. 6.2.面积1.511f的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的落地窗,面积大于0.511V的有框门玻璃采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无框玻璃门采用工程厚度不小于IOlnm的钢化玻璃,安全玻璃厚度根据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II3-2003表6.1.2T选用。5. 6.3.楼梯栏杆扶手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小于900mm,靠梯井一侧水平长度大于500时以及顶层,栏杆扶手高度自可踏面计算为105OmiTU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大于110mm。6. 6.4.楼梯井宽度不大于O.hn.第四章结构设计4.1 工程概况4.1.1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巫溪县宁厂镇,地处巫溪县城北部,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三省交界处。项目功能为巫溪县大宁河宁厂片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公共卫生间和新建生态停车2、桥梁下部结构病者处理在桥墩桥墩基础周围高度300cm范围浇筑100cm厚C25片石混凝土对桥墩基础进行防护,并在周围进行抛石防护;通过桥面系的更新,去除桥台处滋生的杂草及生活垃圾2.18、桥梁加固工程项目新建人行桥2座,其中祈福盐池人行桥长约65米,接管亭人行桥长约50米,人行桥宽3米。第三章建筑设计3.1、 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和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我院编制的该项目方案设计文件:3)甲方向乙方提交的地勘资料,地形图,市政管网资料,甲方提供的地形界址点。;4)本专业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条例、规定和标准:5)总说明中已列出的有关规范;6)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8)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9)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3: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1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12)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9J802;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16)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T470-2019;1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年版19)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20)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21)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22)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国家和地方现行规范、规定和标准等。场,用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30.8平方米,其中桥头停车场545平方米,文化广场停车场1400平方米,公共卫生间2座每座42.9平方米。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4.1.2项目性质为类单层公共建筑,建筑层数为1层,建筑高度3.27米。主要柱网为3. 6mx6.OmO4. 2设计依据4. 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5. 2.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乐和风压的规定,重庆市巫溪县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40kNm2.基本否压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百压和风压的规定,武庆地区不考虑。抗宸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附录A,重庆市凄溪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 2.3本工程结构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68-2018;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1、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2013版;12、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4、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定2017版;4.3建筑分类等级本工程建筑分类等线见表3序号名称等级依据的国家标准规范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68-20012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低层四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级4地下室防水等级P8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5001820085人防地下室设计类别无异地人防6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一级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3建筑分类等级4.4上部结构设计4.4.1结构设计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等情况,本工程均采用框架结构,楼、屋面均采用现浇肋型楼盖。4. 5基础方案后续结合地勘资料确定基础形式。4.6主要结构材料4.6.1混凝土本工程拟采用混凝土强度:主体结构C30'C50;构造柱、圈梁:C20:基础梁:C30o4.6.2钢材钢筋:HRB400,fy=360N11m-;HPB300fy=270N11rn1;4.6.3填充墙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其干容重r<9.OkN11f',用M5.0混合砂浆砌筑。15、重庆市住宅建筑结构技术规程DBJ50/T-243-2016;5.4.2用水量:1)用水量:最高日水量66.7m3,最大时水量6.67m302)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见下表:表5.1-1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汇总表Fq用水器具用水指标数量用水量m3/d使用时间(三)1大便器801.h蹲位4038.4122小便器701.h蹲位2420.2123洗手盆201.h÷307.2124地面冲洗61.m2天1500.9合计66.75. 4.3.水压本工程蚊不利点用水在景观步道卫生间,经估算所需水压满足用水要求。5.4. 4.水质一般按生活饮用水水质考虑。5.4.5 给水系统1)室外采用生活和消防分供给水系统,室内采用生活和消防各自独立的给水系统。2)室外管网呈环状形敷设,管径为150mm。敷设于车库负一层。3)除在本工程进水管上设置总水表外,并在工程区域内根据不同的用水性质分别设置水表计量。5.4.7 管材:1)室外消防管道选用普通内壁热镀锌钢管:采用卡扣连接。2)室内消防管道选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采用法兰、丝口、卡箍连接。5.4.8 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第五章给水排设计1.1 设计依据1.1.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本工程周围的城市市政管道概况等资料;1.1.2 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7)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9)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6月卫生部颁布;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II8-88;11)水泵隔振技术规程CECS59:84;12)与本设计有关的其它规范和标准。1.1.3 总图、土建和公用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及设计资料。1.2 .设计范围5. 2.1本工程室内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6. 2.2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设计。5.3 概述5.3. 1工程概况(详见总说明)5.4 给水5.4.1水源本工程用水接就近市政供水,消防水池供水管径为DWOO,卫生间供水管径为DN40,压力均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排水系统1.1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NFST-S-I-30,处理量10m3d食52消防水系统2.1室内消防泵XBD4.5/25-S1.W100Q=251.S,H=45M,N=18.5KW2台2.2室外消防泵XBD4.5/25-S1.W100Q=251.S,H=45M,N=18.5KW2台2.3喷淋泵XBD6/35-S1.W125Q=351.Sfll=60M,N=45KW2台2.4室外稳压泵XBD6/35-S1.W125Q=351.S,H=60M,N=45KW3消防排水WX(W)-II-I.5-30-AD1.Q=l.51.S,H=30M,N=l.1KW3.1消防水泵房集水坑泵JYWQ80-40-15-1600-4Q=401.S,H=15M,N=4KW2一备一用第六章电气设计6.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岖溪县大宁河宁厂片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建设地点:重庆市巫溪县;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详见总说明):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巫溪县;本地块有着良好的交通优势。5.5热水系统5. 5.1本工程不涉及热水系统5.7直饮水5.7.1本工程内不设置集中直饮水供应,直饮水设备设置步道公厕外,供景区游客使用。5.7.2直饮水用水量:1)用水标准:201./人.d°2)用水量:10m3do5.7.3供水方式:接市政给水管网,设置防回流污染措施后,在末端通过直饮水设备净化。5. 7.4管材:选用薄壁不锈钢管、卡压式接口。5.8排水5. 8.1排水量1)污水量:(1)本工程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100%计算,则最高日污水量66.7m3,最大时污水量约6. 67m3«(2)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后统一处理。2)雨水量:本工程不涉及雨水设计。5.8 .2排水系统1)排水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2)室外污水通过暗管组织排水,就近排向本工程污水管道内。3)室外污水按汇水区域设5根排出管。5)污水管管径为d300。5.8.3污水处理:在本工程延市政道路设置污水处理体化设备5套,其污水处理量详见污水量统计。5.8.4管材:1)室外污水管道选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双壁波纹管。2)室内污水管道选用UPVC;采用热熔连接。5.9 主要设备器材见下表:表5.9T主要设备器材表1) 100.4kV配、变电系统;2) 0380.22kV配电系统:3)应急发电系统;4)建筑智能化系统。5)安全防范系统。6.4供配电系统.6.4.1负荷等级本工程负荷用电性质分为动力、居民用电两大类,用电设备额定电压均为380220V其中水泵房设备用电,卫生间,车库其余用电均为三级负荷。6.4.2变压器的设置及选型1)IOkV接入由供电局建设,与供电局确认,10KV由沿路市政高引来1路电源,拟采用YJY-8.7/IokV电力电缆,具体型号规格由供电局确定。引入的IOkV供电线路仅满足此次设计需求。2)在本项目的车库入口处设置一台柱式变压器,为本项目供电。3)主要计算过程详见下表: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IOkV电源进、出线设过流、速断保护:变压器设过流、速断、高温报警及非短路超高温跳闸保护。低压出线采用低压断路器做过流兼速断保护。4)电能计量在高压侧对用电变压器采用专用计量柜计量,并在低压侧设专用表计分别不同类型用电分别计量。5)无功功率补偿方式1)本工程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装设不燃型干式补偿电容器,对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补偿总容量为15OkVa1.6. 5线缆选型及敷设(D消防动力干线选择WDZN-YJY-O.6/1KV铜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缆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电力电缆,消防支线及应急照明支线选择WDZN-BYJ-450/750V低烟无卤辐照交联耐火阻燃聚烯烽导线。(2)普通干线选用WDZ-YJY-O.6/1KV铜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电力电缆。所有干线均穿保护管(保护管类型见系统图)埋地暗敷设及电气竖井明敷设。照明支线选用WDZ-BYJ-450/750V低烟无卤辐照交联耐火阻燃聚烯燃导线。所有交联耐火阻燃聚烯燃导线。所有支线均穿保护管(保护管类型见系统图)沿墙及楼板暗敷设,照明配电线路均加PE保护接地绝缘导线。(3)消防线路应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其中保护层厚度不应小T3011m明敷时需刷防火漆。6.2设计依据6.2.1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6.2.2顾客提供的本专业初步阶段的设计要求。6.2.3市政主管部门对上一阶段设计的审批意见:6.2.4国家和工程所在地现行的主要电气设计标准及法规: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1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1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1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6.3设计范围及内容6. 3.1本设计包括红线范围内的以下内容:1)供电系统及站房;2)配电系统:3)公用场所的般照明;4)建筑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5)安全防范系统:6)综合布线系统(不含网络设备);7)区室外电气管网。8)需要二次装修的场所,照明作到末级配电箱,各弱电系统设计仅预留线路通道和设备安装位置;6.3.2本工程设苴以下电气系统(2)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如金属通风管.屋顶风机.金属屋面.金属屋架.景观照明灯等均应与接闪带可焊接。屋顶设备配电线路保护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设备和配电箱连接,并应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3)外墙引下线距地O.5m设测试卡子,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4)电气、电信竖井内的接地线其下端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在设有均压环的的楼层与均压环可靠焊接。(5)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6)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将建筑物基础钢筋连为一体作为接地装置,基础间有地梁的利用地梁内两根不小于%cl6的主筋与其中的两根大于等于燃cl6的主钢筋焊接相连,基础间无地梁的利用-40x5不锈钢扁钢焊接.不锈钢扁钢埋深为地坪下。(7)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WDZe-BYJTX25/PC32,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卫生间.淋浴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从适当的地方引出根嬲C12热镀锌钢筋至局部等电位箱1.EBf局部等电位箱暗,底距地0.3m.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管道.构件联结.具体做法参考等电位联结安装15D501-2>.(8)防雷引下线与其他接地线不应在一个柱子上。(9)建筑物内所有金属构件应就近与接地装置可靠焊接。(10)过电压保护:本工程电子信息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屋顶室外风机.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装第二级电涌保护;工艺机房配电箱及弱电机配电箱内装第三级电涌保护限计算机电源系统.共用电视天线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Il)对于有大量电子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其电气.电信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与每层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结.一般建筑的电气.电信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12)屋顶设备配电线路保护钢管的两端应分别与设备和配电箱连接,并应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13)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对焊或搭焊连接。单根钢筋、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构件内钢筋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注:本工程利用建筑物的所有垂直支柱(钢筋混凝土柱)内主钢筋作防雷自然引下线。2、接地(1)本工程低压配电采用N-C-S系统。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共用统施工设备安装完毕后,所有电气竖井及孔洞须用耐火及阻燃材料进行封堵。(4)电气施工时,注意负荷三相分配平衡。(5)土建施工时,电气人员应密切配合,预埋管线或预留孔洞.如预留孔洞位置,禁止在梁柱上开预留洞或与设计人员联系协商解决.电气应与水暖专业施工相互配合,避免相互矛盾。(6)电气设备的强弱电箱在剪力墙内暗敷时,请在碎浇筑时将孔洞预留好,严禁后期打凿.另外,所有穿越剪力墙的强弱电管线均须按照施工安装规范进行预留钢套管,并和土建专业密切配合施工,以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7)电气后期管线安装请严格按照电气安装施工规范进行安装,并请注意导线三相火线和零,地线分敷。(8)所有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的管线应按国标准图集中有关做法施工。(9) PVC阻燃塑料管应采取符合国际IEC64标准的重型和中型管,不得选用轻型管,氧指数应为27以上。电线钢管应采用水煤气镀锌钢管或套接紧定式镀锌钢管,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导管,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Omm的钢导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三的电线管。暗敷设的塑料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Ommo(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增减或调整设计内容)6.6设备安装(1)翻板开关安装高度为距地1.3米,所有电源插座应采用安全型电源插座。应急照明箱箱体,消防动力箱体应有明显标志,并作防火处理,电井内配电箱均为距地1.5m壁挂,电井外配电箱为距地1.8m暗装,其灯具开关单独设置并设置明显标识。(2)所有线缆均由室外箱变出线至室外电缆井后,通过室外电缆井将高低压配电房的电缆引至各单体建筑配电总箱。6. 7照明系统6.1 源、灯具及附件选择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执行2)装饰灯具需与装修设计及甲方商定,功能性灯具如:荧光灯、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需有国家主管的检测报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6.8 防雷及接地系统1、防雷(1)本工程利用建筑物的所有垂直支柱(钢筋混凝土柱)内主钢筋(两根僻C16或四根儒CIO以上)作防雷自然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焊接,下端与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在室外地坪下0.811lm处焊出一根40m111X511m不锈钢扁钢,该扁钢伸出外堵的长度不小于Im.每层外墙上的所有窗.构件.玻璃箱墙或外挂石材的预埋件及龙骨的上下端均应与本层结构圈梁中的钢筋连成闭合回路并同防雷装置引下线可靠连接。安全防护措施。(6)配电导体应符合以下规定:在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内敷设的缆线在引进、引出和转弯处,应在长度上留有余量;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地震时被切断的措施。(7)引入建筑物的电气管路敷设时应符合以下规定:在进口处应采用挠性线管或采取其他抗震措施:当进户井贴邻建筑物设置时,缆线应在井中留有余量:进户套管与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8)电气管路敷设时应符合以下规定:当线路采用金属导管、刚性熟料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时,应使用刚性托架或支架固定,不宜使用吊架;当金属导管、刚性热料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穿越防火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