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经历对苏轼创作风格的影响.docx
摘要中国文学历史上经历过贬谪的文人会留下伴随其一生的心灵创伤,但贬谪经历又会使文人冶炼出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从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分析贬流经历对其创作造成的影响以及变化,以及他在创作中反映的贬流精神。并思考苏轼在逆境中形成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人生精神以及其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苏轼诗词贬谪自我生存责任逆境AbstractInthe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the1.iteratiwhohaveexperiencedrelegationwillleavetheirlife-longTrauma,buttherelegationexperiencewillmakethe1.iteratideveloptheiruniquewritingstyle.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influenceandchangeofSuShi,sderogatoryexperienceonhiswriting,andthederogatoryspiritreflectedinhiswriting.AndreflectonSuShi,soptimisticandopen-mindedattitudetowardslife,thespiritoflifeanditssignificanceandimpactonfuturegenerations.Keywords:SuShi,spoetry;relegation;selfsurvival;responsibility;adversity目录一、苏轼思想变化的内由外因2(一)仕途经历2(二)性格形成3(三)宗教熏陶3二、贬谪初期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分析4(一)超然物外4(二)心系人间5三、贬谪后期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分析6(一)打破传统6(二)平淡致远7四、贬谪经历对苏轼创作的影响8(一)创作内容的影响8(二)创作风格的影响8(三)创作形式的影响9五、苏轼文学精神对后世的影响9(一)逆境之下的乐观精神9(二)逆境之下的自我生存10(三)逆境之下的责任意识10六、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4贬谪经历对苏轼创作风格的影响徐高峰一、苏轼思想变化的内由外因(一)仕途经历苏轼在他的一生中受到过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告发苏轼诗文暗藏讥讽朝政,被贬至湖北黄州。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是一起震动士大夫的案件。乌台诗案标志着专制权力逐渐从政治层面过渡到文化层面,若所创作的诗文带有讽刺意味则容易遭受无妄之灾,很多文人因此而被贬谪、甚至失去性命。这是从对一般旧党的压制上升为针对文人士大夫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在苏轼移知湖州到任之后,他以一道湖州谢上表感谢宋神宗对他的恩情,但苏轼也在表中抒发自己的坎坷不平的遭遇以及对时政的不满和意见,借文字将自己内心的愤懑呈现在湖州谢上表。苏轼遭到变法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这一句,被以攻击朝政,反对新法的罪名逮捕。以及舒亶精读苏轼文集几个月后,从中发现苏轼讽刺青苗法,盐法,如山村五绝。在对苏轼的审判中将其作为苏轼反对、讽刺新法的证据。这起导致乌台诗案发生的导火索在今后苏轼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墨的一笔。另一起严重的政治迫害是因苏轼再次遭到政治的排斥打击,而、被贬往广东惠州、海南脩州,直到苏轼65岁才得以赦免北归,已是垂垂老矣。苏轼临终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提到自己的平生功业,即是“黄州、惠州、脩州”。这两起贬谪遭遇使苏轼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沉重,也使他的文学创作更能深刻表现出内心真实的情感波澜。苏轼的贬谪遭遇是时代在逆境中对这颗文学玉石的冶炼,逆境成就了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二)性格形成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一名文学家,在苏轼与苏辙还小的时候就亲自教导。苏轼与弟弟苏辙自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母亲程氏有知识以及深明大义,在程氏亲自教苏轼读书的时候曾以古代志士的事迹教育勉励苏轼磨砺自己,保持清廉的名节。父亲与母亲的学识品行潜移默化影响了他们后天的文学底蕴和个性形成。苏轼应礼部试时创作了一篇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为题的文章。虽然是应试作文,却并非是为应付考试而作。在苏轼的这篇应试作文中并未可以推测到考官的喜好内容,也未有考生战战兢兢谄媚讨好考官的模样。苏轼而是以他思维敏捷的文笔,将政治见解加上自己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将枯燥的命题作文写得有声有色。在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一段文字: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川欧阳修作为该次考试的考官,他未听说过文章中所举的皋陶与帝尧对刑法的互相制约的例证。于是欧阳修不耻下问向苏轼请教这段例证的出处,苏轼对此的回答是:“想当然耳”。这竟是苏轼编造出来哄骗考官的,从而可见苏轼的性情之真。这种耿介直率的性格也可以在苏轼的创作当中感受到。然而这种性格势必也容易因树敌过多而招致祸患。(三)宗教熏陶儒释道,即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三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形成的三大支柱。“三教合一”与“三教同源”的思想都发源于南北朝时期,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在元、明两代盛行成为主流,在清朝三教思想开始逐渐衰落。从南北朝梁武帝的诏书中梁武帝曾经提出过三教同源的理论,但梁武帝更偏重佛教,后来宣布将佛教作为国教。北朝周武帝想通过“至道”将三教融合,周武帝推行的是大力灭佛的政策,以将和尚、道士、儒士集中在玄通道观内一起学习的方式促进三教融合。在隋王朝,思想开始出现三教合一的倾向,但是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而在唐王朝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对儒、释、道三家的兼收并蓄,以儒为主,兼取百家。到了宋代,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学术形势发生了变化,三教义也发生了趋同性的变化,出现了“三教本一”的提倡。宋代理学家复兴儒学,将佛与道两教的精华内容吸收,加以改造,儒家与佛家两家的思想逐渐互相融合。道土的思想也渗透在儒家之中,也出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的趋向。佛教虽然被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与皇帝推崇的道教所压制,但流行于知识阶层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宋代儒、释、道三家虽然斗争激烈,但在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苏轼在望江南超然台作这一词作中借细风、杨柳等意象寄寓了他有家难回、壮志难酬的惆怅和无奈,又在最后“诗酒趁年华”一句中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豁然超脱的胸襟,富有哲理。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这首词中,使用了春风、细柳,春水、烟雨等词描绘了一副江南烟雨的晚春美景图。在这片春景之中词人借酒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就如同要用新火试新茶一样,快乐要趁年华正美好的时候追寻。与道家追求自然之美,自然之乐的忘我精神有着相似之处。对待自身遭受的苦痛与迫害,苏轼并未对社会怨天尤人,也未对痛苦麻木不仁,更未对不公逆来顺受。他将儒家的坚毅精神,佛家的悲悯精神,道家的自由精神一齐融入进自我,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全新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自己的遭遇,抨击讽刺丑恶,化解心中的愤懑,在心灵上塑造出积极的自由。二、贬谪初期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分析(一)超然物外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长达五年。在他初到黄州的时候,虽然是被远贬外放,却有一种终于逃出魔窟的感觉。在他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写出了定风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并非是写为自己熬过风风雨雨而感到自豪,也并非指自己是对风雨安之若素,而是他借“风雨无晴”来指代自己对过去的放下,是一笔勾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曾经在杭州的西湖之畔经历过一场夏日的暴雨,那时候他感受着这场夏日暴雨的猛烈,等到风吹雨散之后再欣赏面前雨过天晴的美景。而这次他又亲身淋了一场春雨。在这春雨之下,他穿着草鞋,柱着竹杖,仿佛比骑马都还要轻松。在风雨之中乘兴慢慢徐行,直到风雨过去,已是夕阳时分,才尽兴而归。不管外在的境遇如何变幻莫测,自己都将其视作过眼云烟一般,自己的明澈透亮的心灵并不会因为这些外物而困扰。无所计较,摆脱掉一切牵绊住自己前行脚步的事物,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若不将这些牵制住自己的外物所抛弃,则会被外物扰乱自己的心志,打乱自己的步骤,被世俗因果的关系缠身,心灵被添上层层重负,将会难以前行,最后沉没。经历过这次贬谪,苏轼悟得了此理,他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穿过了风雨,也迎接来了夕阳。但苏轼其实并不在意风雨或夕阳,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这次路上走得潇洒和坚定。(二)心系人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最好的赏月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本词苏轼是为自己的弟弟苏辙而作,抒发了他对弟弟的挂念以及对天上人间的思考。苏轼以这首词表达了对苏辙的安慰,但同时又在词中寄予了苏轼留念人间美好的心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尽管在人间苏轼有目睹过诸多困苦与不公,尽管在这世间上有许多人给苏轼留下了伤害和打击,但这些都并未改变他对人间的热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生活不尽人意,但是并不意味着天上就是完美。倒不如说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生活。苏轼深知这点,写下这首明月几时有,词中流露出的美好意境与哲理带给后人启迪。三、贬谪后期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分析(一)打破传统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以实现仕途理想作为自己的追求,即“学而优则仕”。确实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来说,靠读书有了一份官职后,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更有益于自己日后的人生理想以及价值的实现。但是当他们真正进入官场,才会察觉到官场的暗流涌动,清浊同流。稍微一不留神便会被官场翻涌的波浪卷入漩涡,每一步都如覆薄冰。贬流经历势必会给文人的心灵留下创伤,但是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正是文人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有感而发,发愤著书完成的。作为贬谪者,他们常常会遭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来自亲朋好友的质疑与疏远,来自朝廷的高压以及上司的压迫,这种来自上下里外渗透的孤独感,这份加压在自身上沉重的屈辱与愤懑,都需要由贬谪者独自消化化解。贬谪者在经历贬谪之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光阴年华随着贬居时间的延长在这片荒山野岭、穷乡僻壤白白浪费。自己有着迫切希望能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却无处施展能力,这种被社会抛弃的孤独、以及生命和灵魂被囚禁的愤懑促使他们将自己不断强化的怨愤借创作而抒发出来。苏轼的一生虽遭遇过多次贬谪,但是也能从他的创作中看到他自然流露出来的豪旷之态。苏轼到了密州后有意识地开创一种与传统词风相异的创作风格,也就是中国词史上所称的“豪放”一体。这首词便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此词表达了苏轼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他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在“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中,突出狩猎的主题,侧面描写壮士们齐齐出猎的时侯的打扮以及围猎时浩浩荡荡的壮观盛况,接着又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自己愿意报效祖国的豪愿与决心。从词中可看出苏轼希望自己能够负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实现守护边疆立功的伟大志向。苏轼有意以豪放的风格来写关于狩猎题材的作品,这么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便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豪放词的序幕。全词充满豪情阳刚之美,同时也具备恢弘的气象,与宋代之前词作普遍流行的柔弱格调有着很明显的不同。苏轼为这首词的风格有别于柳永而感到得意。柳永是在苏轼之前最为出名的北宋词人,他擅长以传统的柔婉风格表现男女情爱题材,请妙龄少女来歌唱。苏轼曾经在与鲜于子骏中这封写给友人鲜于子骏的书信中表达出了他的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不同于柳永,苏轼有意另创一格,于是便有了“豪放”这一词体。(一)平淡致远晚年的苏轼已经经历过三次贬谪,他批判现实与政治的针尖麦芒已被岁月磨去了棱角。苏轼将目光转移到咏物言情、托物言志、田园风光、山水之情、怀古感旧等方面,风格开始趋向平静致远,但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积极力量却没有改变。苏轼在与侄简书中提到的平淡之美,即是:“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蛛,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苏轼所强调的文字平淡之美,是对“气象峥蛛,彩色绚烂”的繁华之感的淡化,也是超越了雄奇、绚丽之美后留下的沉淀。“平淡”既是创作上要求的“淡”、更是人生上要求的“淡”,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平淡也可以做到绚烂。苏轼所追求的平淡并非指浅薄平俗,而是强调一种平淡平和,旷达自适。这种追求与道家思想、老庄思想推崇的淡然自若,空灵隽永相似。除了文字的平淡之美,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提到了:“大略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是苏轼一生创作心得的总结。什么是自然之诗风?即是文人在创作的时候文笔自然地如同行动着的浮云和流动的水流一般自然,文字由心中自然抒发,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刻意的雕琢,姿态丰富多变却又不受到文字格式的拘束,且带有深远的意蕴。令人“观之熟矣”。这是苏轼对诗风的自然之美的理解,是苏轼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也从中反映出了苏轼对自然美的艺术风格的推崇。四、贬谪经历对苏轼创作的影响()创作内容的影响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有着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在他一生的创作中,虽然取材过多种不同的主题,但基本上保持一生的创作内容就是心系天下百姓疾苦的创作,他始终将批判现实作为其创作的重要主题。苏轼两次被贬到杭州,在杭州任职的经历以及在官场中的浮浮沉沉令他心存积郁,他将忧愤转移到创作上,作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如游金山寺。从山水诗中可以窥见苏轼在杭州生活的缩影。在这之后苏轼因“乌台诗案”的政治风波被贬到黄州,他害怕再次招致灾祸因此不敢多创作文学作品。即便如此,苏轼仍是在黄州任职期间留下了许多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作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千古名篇,黄州时期实属苏轼的创作高峰。当苏轼被贬至惠州、僧州的时候已步入晚年,在多年的贬谪经历中苏轼饱览了诸多人生冷暖、世间百态,他由此更加深刻理解了他所处社会以及自己的人生。苏轼在逆境中炼成的人生态度勉励了后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他的审美态度以及其人生境界更是成为后人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榜样。苏轼的范式鼓励后人们在困境中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一)创作风格的影响苏轼一生的风格可概括为两个时期。贬谪前期的苏轼留下的作品豪放大气,感情充沛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和子由湘池怀旧中苏轼使用单行之句作诗,解决了了别人对诗时受制于韵脚,难成好诗的困难,可见其诗豪放的本色。贬谪后期的苏轼创作风格趋向平静清淡,空灵隽永,有着贴近日常生活的朴质。苏轼被贬到惠州的路上,早就从别人口中听说了他即将到往的惠州,借他人之口了解了惠州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当苏轼抵达目的地惠州的时候,他并没有多少陌生之感,仿佛曾经来过,就好像是他的故乡一般。当地的官民百姓却奇怪一位大文豪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连忙出门迎接。当这位得罪了皇帝被放逐的罪臣受到百姓的欢迎时,苏轼也许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三)创作形式的影响苏轼在诗词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创作成就。苏轼在渔家傲这一词中让充满激情酱,满怀抱负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成为了词的主人公,改变了以往由佳人或者公子作为主人公的词坛格局。苏轼在有过贬谪经历后,更加注重自我启发,注重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开拓纯净领域,他也注重将词创作中体现的场景对外在世界的拓展。晚唐五代文人的词作中所表现的生活场景一般内在世界,表现为封闭的楼户,庭院之中,所描绘的景色事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宋代之后,两位词人柳永与张先开始将诗词场景由室内拓展到室外,由楼院之内拓展到楼院之外,将场景延伸到都市与江河,村户山林之中。苏轼在其词的创作中描绘诸多作者的日常生活场景,如与人交际、闲时坐睡、阅读书籍、山林射猎、外出游览等,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真实亲和的一面以及大自然好山好水的壮丽之美。诗方面,苏轼对现实的批判一直是他的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他指出社会不合理之处,对封建社会中存留已久的弊政陋习加以批判。从唐代进贡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到讽刺正直之臣给出的正确意见无济于事,小人出现在政治舞台“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花影)。苏轼善于将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运用进诗歌创作中,运用自如,丝毫看不出丝毫锻炼之意。五、苏轼文学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一)逆境之下的乐观精神苏轼被贬至脩州期间,当地农'业水平低下,仅以土薯作为主食。有一天苏轼从当地人那里得到了生蛇,他试着将生蛇与酒水一同在锅中热火炖煮,同时又将另外一些蛇肉用火烧烤,味道很是鲜美。苏轼品尝过蛇的鲜美后,在与儿子苏过的书信中提醒苏过要为他在海南发现美味生蛇这一事保密,理由是:“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食蛇)苏轼在脩州过了三年困苦艰辛的生活,却还担心若是将生蛇秘密泄漏,会有官员要求贬到脩州,与他争夺分享美味。谁会为了品尝生蛇而要求将自己贬谪到海南?联系到苏轼坎坷不平的一生,不难从这首食蛇中体会到他对自己贬谪遭遇的郁愤,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这是苏轼在条件艰难的环境中的一种苦中作乐,也是一种自我解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脩州。”这是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对自己贬谪经历的描述,既是自嘲,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在过去多少个孤寂的谪居岁月里,苏轼正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世间的悲凉与苦难,精神在时间的沉淀中得到了纯净,并从他的诗词创作中反映出来。(二)逆境之下的自我生存苏轼在遭受屡次官贬的坎坷仕途中难免会有心灰意冷,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相反他积极从逆境中寻找乐趣,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自我排解心中的愤懑。经历过三次贬谪,临近人生暮年的苏轼也意识到光阴流逝,养生长寿才是生命的意义。苏轼对养生有其独特的见解。在贬谪僧州期间,苏轼在谪居三适中记录了他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的生活习惯。不难从中看出苏轼结合当地气候和作息变化总结出其独特的养生之道。虽是在物资不足,环境艰难的情况下生活,但他仍然保持自律,保持身心健康。虽然在谪居三适中记录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在午窗坐唾这一篇中,苏轼简单将两腿盘起坐在蒲团上,两肘随意搁置在竹几上,什么都不去思,什么都不去想,似梦似醒,起到心境凝神的效果。“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的状态与庄子追求的“空灵”意义相似,是一种对精神的宽慰,是一种对自我的排解,是一种对心灵自由的解放,别有一种禅趣之美。(三)逆境之下的责任意识海南脩州是苏轼坎坷人生的重要支点。当时的海南远离中原文明,信息闭塞,属荒凉之地。据脩州史料记载,苏轼被贬到脩州后,发现当地的脩州土著居民,农业水平低下。苏轼在和陶劝农六首中描述僧州当地“岂无良田,腆腆平陆荒地多收成少,不足于食;百姓思想封闭,文化落后,居民直接取沟塘里的积水来饮用,生病了不请医生而是相信巫师,导致当地疾病流行。苏轼初到海南,中原人与海南当地存在着语言沟通上的障碍,苏轼为了劝说当地百姓克服了沟通的困难,努力地耐心指导大家如何正确在土地上耕作,开垦荒地。当地居民从苏轼那里学习到了农业对生存的重要性后,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土地终于有了收成,不必再“芋羹薯糜,以饱耆宿”了。除此之外苏轼通过指导当地居民如何勘查水脉,寻找水源,最后成功挖土打井,人们将在苏轼的帮助下打出的井称之为“东坡井”。人们能够开始使用纯净的水源,喝上新鲜的井水,不必再饮用沟塘积水,人们也就随着苏轼的努力开始重视讲究卫生。苏轼细心教书育人,移风易俗,传道授业。推动了海南当地的社会进步。在和陶劝农六首中一句“听我苦言,其福永久。”更是可以看出苏轼为百姓着想的一片真诚。苏轼被贬到脩州,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熬了三年,但却并未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苏轼不仅将中原文化授与了僧州这片土地,脩州人更是受到苏轼影响开始崇尚读书,才有了后来海南人的人才辈出。在此之前未有海南人参加科举考试,也未有海南人在中原地区做官的例子。苏轼离开僧州后,人们便将他谪居脩州三年留下的载酒堂发展为东坡书院,纪念苏轼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感。有一种观点认为,若是文人没有经历过贬流,没有从而产生心境、眼界的变化,或许就难以写出这些巨作,难以成就他们今天的地位。但在苏轼诗词文选评中有另外一种观点。“并不是乱世或者怀才不遇才造就大作家。因为山河未尝破碎,身世也会有沉浮;仕途有顺有逆,敢于追求真实的人不会停止他的思考。”3苏轼的成就既与他在遭遇多次贬谪的逆境中生长脱不开关系,又与苏轼自身的努力和精神有关。苏轼影响了整个宋代文人的诗词文赋创作,如苏轼留下的豪放词派被南宋时期辛派词人所继承,豪放词与婉约词在宋朝文学殿堂平分秋色。而且对宋代之后尤其是明代的公安派诗人以及清初的宋诗派诗人的诗词创作留下了重大影响。尽管苏轼经历过多次贬谪,他的创作心境、他的创作风格、他的创作眼界一直在跟随他的贬谪经历一起改变,但苏轼对美的追求,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社会现实的种种不公以及对弊政陋习的抨击都没有改变。六、结语“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赵题遗山诗)当一个国家处于动乱的时代是非常不幸的,但却更能激起文人的创作激情,在历史洪流中留下许多千古名句。贬谪文人以国家不幸、百姓疾苦、仕途坎坷的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动力,从而升华了自我的文学精神。他们将文学创作视为实现生命价值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积累的才学和眼界在精神世界塑造出一片纯净的境界。优秀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以及创造的一生都会成为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的历程。一生中经历过多次贬谪的苏轼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如果能通过苏轼的作品走进他的人生、走进他的世界、最后便能理解到苏轼一生所追寻为何物,感受到人在困境中所发出的光芒了。参考文献1韩愈等.唐宋八大家文(卷二十)M长沙:岳麓书社,1995:543-5442乌以风.中国儒、释、道三教同源思想的历史演变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2):1-5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4陈耀辉.苏轼在脩州与东坡书院由来N.光明日报,2017-03-245袁行需,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谢有祥,岭南文化概论M.东莞: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97王水照,苏轼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8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上海:复旦大学,20119阮延俊,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0李芹香,论苏轼诗词中的旷达风格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8致谢在大学期间虽然我有写过几次学年论文的经验,但是毕业论文对于包含我在内的每一位临近毕业的同学来说都是正式的、珍贵的第一篇论文。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刘健在大学期间对我的论文的悉心指导,耐心解答。在我的论文遇到瓶颈的时候,刘健老师针对论文出现的问题给了我细致的修改意见,指出了论文内容的不足,也以举例的方式拓宽了我的写文思路。使我写论文的思路不会局限于自己所学过的书面知识,而是有意地从一个点扩展到多个方面去寻找自己想知道的答案,我从刘健老师对这次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得到了启迪,收获良多。从确定课题到顺利完成论文,除了老师的指导和督促,还少不了来自家人的支持以及同学之间的帮助。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并不是我的终点,而是会成为我踏上新道路的起点。我将会珍惜这次投入过许多时间与精力的回忆,珍惜大学期间一起相处一起学习的师长同学们,珍惜给予我支持和力量的家人,在今后的道路继续砥砺前行。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