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41028 潘天佐 植物生长环境测控系统的设计.docx
第1章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及其探讨意义11.1.1 国外探讨现状21.1.2 国内发呈现状21.3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探讨意义3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31.3.2 本论文探讨的意义3第2章探讨方案的设计52.1 温室大棚内重要参数的调整与限制52.1.1 温湿度的调整与限制52.1.2 二氧化碳含量的调整与限制62.1.3 光照度的调整与限制72.1.4 土壤湿度的调整和限制72.2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82.2.1 总体方案设计82.3 本章小结9第3章硬件设计103.1 微限制器概述103.2 空气温湿度的处理与采集123.2.1 温湿度传感器123.2.2 空气的温湿度设计133.3 土壤湿度模块143.4 二氧化碳浓度测控模块163.5 光照度测控模块173.6 通信模块183.7 报警模块193.8 本章小结20第4章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214.1 PlD限制算法214.2 系统下位机主程序流程图的设计224.3 基于1.abVIEW的上位机界面设计23致谢26参考文献27附录28附录1程序清单28附录2原理图34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其探讨意义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需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的探讨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殊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限制。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亲密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限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干脆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确定的标准,但是价格特别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限制都采纳人工管理,这样不行避开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刚好等弊端,简洁造成不行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奢侈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探讨的精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需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整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快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殊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单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快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为限制核心的测控仪,主要是为了对蔬菜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有效、牢靠地检测与限制而设计的。该测控仪具有检测精度高、运用简洁、成本较低和工作稳定牢靠等特点,不仅可以应用在农业蔬菜大棚,也可以应用在恒温湿的机械加工厂、室内环境等方面,所以具有确定的应用前景。1.2.1 国外探讨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温室测控技术上起步比较早。1949年,借助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美国建成了第一个植物人工气候室,开展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御实力的基础及应用探讨。20世纪60年头,生产型的高级温室起先应用于农业生产,奥地利首先建成了番茄生产工厂,07年头后荷兰、日本、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温室园艺迅猛发展,温室设施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生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限制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温室大棚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限制和管理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殊是二十世纪70年头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更使温室大棚环境限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更。80年头,随着微型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对温室限制要求的提高,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室综合环境限制系统,在欧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迈入了网络化,智能化阶段。目前,国外现代化温室的内部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确定的标准。温室内的各环境因子大多由计算机集中限制,检测传感器也较为齐全,如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养分液浓度等,由传感器的检测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各个执行机构的自动限制,如无级调整的天窗通风系统,湿帘与风扇配套的降温系统,由热水锅炉或热风机组成的加温系统,可定时喷灌或滴灌的浇灌系统,二氧化碳施肥系统,以及适用于温室作业的农业机械等。计算机对这些系统的限制己经不是简洁的、独立的、静态的干脆数字限制,而是基于环境模型上的监督限制,以及基于专家系统上的人工智能限制,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在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1.2.2 国内发呈现状我国现代温室技术起步较晚,70年头以来,政府大力发展以塑料大棚、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缓和了蔬菜季节性短缺冲突。与此同时,从1997年至1949年,从欧美、日本等国家引进了一系列现代化温室(包括加温系统、湿帘降温系统、浇灌系统、监测与集中限制系统及其它附属设施)进行试验探讨。引进的温室与我国传统温室比较,其空间大,便于进行机械作业,生产率与资源利用率比较高,为我国温室的发展供应了借鉴作用。但这些温室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 .价格昂贵,国内农业生产目前难以接受;2 .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温室测控软件。目前我国引进温室的测控系统大多投资大、运行费用过高,并且测控系统中所侧重考虑的环境参数与我国的气候特点存在冲突;3 .限制方式比较简洁,软件实现模式固定,不能进行功能扩展。随后在我国出现了一些国外的仿造产品,如江苏工学院研制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主要用于无土栽培试验温室,造价仍较高,且处于试验阶段;吉林工业高校研制的“温室环境自动检测系统”,仅实现了温湿度的自动测试,“智能型温室环境限制器”仅实现了温室内的喷水自动限制等。以上产品均没有面对我国广阔农村现有的100万亩传统温室的改造工程。所以,传统的方法,人们主要还是采纳温度计、湿度计来采集温度值和湿度值,通过人工操作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来限制温湿度。因此,以上产品的推广运用价值仍旧不大。总体上说,我国自行开发的温室测控系统其技术水平和调控实力与发达国家还有确定的差距。而我国综合环境测控技术的探讨刚刚起步,目前仍旧停留在探讨单个或少量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的阶段,而事实上,温室内的光照度、温度、湿度、C02浓度等环境因素,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状态中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的空间变更、时间变更都很困难。因此,我们应当依据我国的国情研制出适合我国农业的发展的仪器仪表,并在农业设施中广泛推广。1.3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探讨意义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须要,依据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研制和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测量系统。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性价比,选用价格低、性能稳定的元器件,可实现对大棚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在线实时检测。同时,本课题还设计了相应的限制系统,单片机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当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的上、下限时,单片机驱动固态继电器打开相应的执行机构,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补偿,从而使得大棚内的参数在适合作物生长的范围内。本课题主要探讨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湿度、光照度以及CCh浓度传感器的选型及相应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2 .实现温室内空气温湿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的自动测试;3 .通过人机对话接口实现参数显示和在线参数修改;1.3.2 本论文探讨的意义传统的方法,人们主要采纳温度计、湿度计来采集温度值和湿度值,通过人工操作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设备来限制温湿度。但是由于温度计、湿度计精度比较低,以及人工读数的人为因素等缘由,温湿度检测不仅速度慢,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纳各种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报警器等组成的大棚内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出现,可对大棚内的各个测点进行巡回检测,检测速度、精度有了确定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但由于所采纳的传感器灵敏度比较低、稳定性比较差,致使检测精度、系统牢靠性还不够志向,并且很少有能够广泛应用在农业大棚内,对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测控的装置。同时,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过程中的很多场合须要对上面提到的物理量进行精确的检测和限制。由于现在农业上基本沿用人工的测控方法,这就不行避开的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繁琐、测量精度低,并且由于检测报警不刚好,给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造成了确定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单片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大棚内参数检测的精确性、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课题就是针对此问题,设计相对精度高、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的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测控装置。该仪器可广泛地应用于诸如温室大棚、畜牧业中的孵化和饲养环境调整、粮食贮存以及其它农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并且由于系统的敏捷性和模块化,也可以便利地满意其它领域的须要。第2章探讨方案的设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的探讨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殊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探讨的精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迫切须要一种价格适中,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设施多点测控系统。温室多功能智能系统是在国家提出的提倡“科技农业”“精准农业”的大背景下和新疆蔬菜温室大棚的智能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下,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而设计研制的。本系统是本着在不影响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宗旨,以AT89S52为核心,以PlD限制为主要限制方式,以检测并调整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度为主要目的的测控系统。2.1 温室大棚内重要参数的调整与限制温湿度的调整与限制目前,温室内温度的调整和限制包括加温、降温柔保温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在:1 .加温:加温有热风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土壤加温三种形式。热风采暖系统由热风炉干脆加热空气及蒸汽热交换空气两种,前者适用于塑料大棚,后者适用于有集中供暖设备的温室;热水采暖系统的稳定性好,温度分布匀称,北方温室大都采纳此种方式;土壤加温有酿热物加温、电热加温柔水暖加温。2 .降温:降温最简洁的途径是通风,但在温度过高,依靠自然通风不能满意作物的要求时,必需进行人工强制降温。降温包括遮光降温法、屋面流水降温法、蒸发冷却法及强制通风法。遮光降温法是一种在室外与温室屋顶部相距40Cm处张挂遮光幕,对温室降温很有效。另一种在室内挂遮光幕,降温效果比挂在室外差;屋面流水降温法采纳时须考虑安装成本,清除玻璃表面的水垢污染问题:蒸发冷却法使空气先经过水的蒸发冷却降温后再送入室内,达到降温目的。蒸发冷却法有湿帘一风机降温法、细雾降温法、屋顶喷雾法。3 .保温保温包括削减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增大保温比、增大地表热流量。削减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包括削减向温室内表表面的对流传热核辐射传热、削减覆盖材料自身的热传导散热、削减温室外表面对大气的对流和辐射传热、削减覆盖面的漏风而引起的换气传热;增大保温比是适当的减低温室的高度,缩小夜间爱护设施的散热面积,有利提高温室内昼夜的气温柔低温:增大地表热流量可以采纳增大爱护设施的透光率,且常常保持覆盖材料干洁,及设置防寒沟,防止地中热量横向流出。大棚内空气湿度的调整与限制,从环境调控的观点来说,空气湿度的调控,主要是防止作物沾湿和降低空气湿度两个干脆目的。而防止作物沾湿主要是为了抑制病害。除湿的方法有通风换气、加温除湿、覆盖地膜、适当地限制灌水量、运用除湿机、除湿型热交换通风装置。一般采纳在不加温的温室里自然通风,达到降低温室内湿度的目的,其效果显著;在有条件的状况下,可采纳强制通风,可由风机功率和通风时间计算出通风量,而且便于限制;其他的方法如覆盖地膜、热泵除湿等也能达到除湿的目的。加湿的方法包括喷雾加湿、湿帘加湿、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喷雾加湿时可依据温室面积选择合适的喷雾器,此法效果明显,常与降温结合运用:湿帘加湿主要用来降温,同时也可达到增加室内湿度的目的:温室内顶部安装喷雾系统,降温的同时也可以加湿。其次,温度与湿度之间有确定的祸合关系,对一个因子的限制常会带来另一个因子的变更.在冬季温室环境限制中,默认为温度限制优先的原则,在温度条件满意后,再来满意湿度条件。如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的状况下,以加温为主导,只有当温度上升到确定值后,才能通风降湿,另一方面,温度提高本身可以使相对湿度降低。在夏季降温加湿的过程中,采纳以湿度优先的原则。当湿度过小时,开启蒸发降温加湿装置。而当温度过高须要启动蒸发降温执行机构时,必需先检测室内的相对湿度,只有湿度低于某一设定范围时,才能启动蒸发装置。2.1.2二氧化碳含量的调整与限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一般为0.30%,变幅较小。在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中,为了保温,设施常常处于密闭状态,缺少内外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浓度变幅较大,中午设施内由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接近甚至低于补偿点,二氧化碳处于亏缺状态应当刚好的补充二氧化碳。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三种:1.燃烧法: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嫩烧液化石油气、丙烷气、自然气、白煤油等产生二氧化碳。当前欧美国家的设施栽培以采纳燃烧自然气增施二氧化碳较普遍,而日本较多地采纳燃烧白煤油增施二氧化碳。2 .化学反应法:即用酸和碳酸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目前较多采纳稀硫酸和碳酸氢按,在简易的气肥发生装置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管道将其施放于设施内。该法成本较低,二氧化碳浓度简洁限制,目前在我国的设施栽培中运用较多。3 .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按确定间距匀称施入植株行间,施入深度为c3m,保持穴位土壤有确定水分,使其相对湿度在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该法无需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运用较为简便。1.1.3 光照度的调整与限制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要素之一,光照条件的好坏干脆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自然界中,太阳的光照度随地理纬度、季节和天气状况的不同而变更。温室内的光照度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温室结构、管理措施以及材料的透光性能等亲密相关。由于温室覆盖材料、灰尘以及结构遮光等因素影响,温室内的光照状况要比露地差得多,一般仅为露地的30%70%,尤其是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温室内光照度往往不能满意作物生长的需求,人工补光成为众多可控环境温室管理的必定选择。目前,温室人工补光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对光照度的要求,因为作物的光补偿点都不同,以至于光饱和点也有区分;二是对光质的要求,作物光合作用主要利用400nm-500nm的蓝紫光、600nm-700nm的红橙光以及少量700nm800nm的远红外光,温室补光一般依据作物不同,对红、蓝光和红、远红有特定要求;三是对光周期的要求,自然界昼夜交替、周而复始的现象形成了光周期,作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这种明暗变更。但是,在冬至前后或连阴天时,光照时间往往不能满意作物生长发育需求,须要人工补光来增加光照时间。近年来,温室人工补光已经成为设施园艺生产的重要手段,各种人工光源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1.4 土壤湿度的调整和限制土壤湿度确定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土壤湿度过低,形成土壤干旱,作物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严峻缺水导致作物凋萎和死亡。土壤湿度过高,恶化土壤通气性,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会使作物根系的呼吸、生长等生命活动受到阻碍,从而影响作物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造成徒长、倒伏、病害滋生等。土壤水分的多少还影响田间耕作措施和播种质量,并影响土壤温度的凹凸。土壤缝隙中水分的保持和运动,受土壤吸水力的制约。土壤吸水力是土粒吸附力、毛管力和重力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确定于植物吸水力、土壤吸水力、植物根系的分布和生长速度以及土壤水分的移动性。所以限制土壤湿度是保持作物高效生长和产量的必要因素。2.2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2.2.1 总体方案设计本文设计和研制上、下位机温室大棚测控系统,以满意不同的需求。其中,上位机采纳PC机,下位机采纳单片机.下位机限制器应能完成以下工作:脱离监控主机独立地进行数据采集与限制,通过人机接口(键盘和显示器)实现参数设定、显示和人工干预限制输出等功能(可以满意一般大棚的基本须要)。下位机限制器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整个系统包括主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输出限制模块、键盘显示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等。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能够完成温室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模拟量的采集和处理,结果送数据存储器或传输给监控服务器,由监控服务器存储和管理,输出限制模块主要负责温室执行机构的限制;通信模块则是基于RS一223总线,由双绞线进行远程的数据传输,实现单片机和上位机的通信。本系统主要由温室内外环境自动测试系统,自动限制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和通讯接口四个部分组成。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1)温室内外环境自动测试系统主要测试温室外空气温度、湿度,温室内空气温度、湿度、C20浓度等环境参数。(2)温室内环境自动限制系统依据环境自动测试系统得到的结果限制相应执行机构的执行,为作物供应良好的生长环境。(3)通讯接口用来实现与PC机的通讯,将存储的测试数据传送给CP机,可以便利的实现集中式管理。2.3 本章小结本章综述了温室大棚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饱和度常用的调整与限制方法,并针对温室大棚的环境,提出了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测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为下文硬件设计的绽开做了前期打算。第3章硬件设计大棚内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检测属监控系统范畴,近年来,由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因此,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检测技术的探讨在软、硬件等方面都有了确定的进展。本部分是大棚检测和限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微限制器及其外围接口电路,包括信号的输入,输出通道及系统键盘显示电路,执行机构电路等。本章将针对温室大棚中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限制进行深化的探讨。3.1微限制器概述计算机的产生加快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步伐,但是它终归体积浩大。微限制器(单片一机)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诞生的。微限制器,亦称单片机或者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把中心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1/0)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它的结构与指令功能都是依据工业限制的要求设计的,在智能限制系统中,微限制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目前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家电、医疗、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单片机种类主要有Intel公司、Atmel公司和PhiIiP公司的8015系列单片机,MOtOrOla公司的M6800系列单片机,Intel公司的讹596系列单片机以及MiCrOChiP公司的PCl系列单片机等。各个系列的单片机各有所长,在处理速度、稳定性、1/0实力、功耗、功能、价格等方面各有优劣。这些种类繁多的单片机家族,给我们单片机的选择也供应了很大的余地。本文选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89552作为CUP。AT89525是一种低功耗、低价格,高性能8位微处理器。AT89S52单片机的特点AT89S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ISP(InSyStemProgrammabIe)的可反复擦写100次的FI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纳AtmeI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讹515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心处理器和ISPFI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AT89S52可为很多嵌入式限制应用系统供应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AT89S52单片机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8K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256位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3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此外,AT89S52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OHZ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暂停工作,而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中断系统可接着工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R胡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断激活或硬件复位。同时该芯片还具有PDPI、TQPF和P1.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AT89S52的PDIP封装管脚如图3-1所示。ATS21P1.OVOCPl1POOPl2PO1Pl3PO2Pl4P03Pl5P04n6PO5Pl7P06RE三T_PO7RKD30"EAVPPTXDT31A1.EPRoGINT0P32PSENIN1133P27T0P34P2”11P¾5P2.5WRP¾6P24TOPI?P23XTA1.2P22XTAUP21GNDP20402393384375366357348339IO111213282726-141516251724182319222021图3-1Ar89S52管脚图AT89S52单片机的主要功能特性如下:兼容5-51指令系统Sk可反复擦写(1000次)1SPFlaShR服32个双向1/0口4.-55.SV工作电压3个61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时钟频率03HMz全双工以TR串行中断口线256x8位内部R八M2个外部中断源低功耗空闲和省电模式中断唤醒省电模式3级加密位看门狗(和T)电路软件设置空闲和省电功能敏捷的SIP字节和分页编程双数据寄存器指针AT89S系列单片机相对于AT89C系列单片机新增加以下功能:工SP在线编程功能,这个功能的优势在于改写单片机存储器内的程序不须要把芯片从工作环境中剥离,这是一个强大易用的功能。最高工作频率为3MHz,而89c系列单片机的极限工作频率是42M,就是说895系列单片机具有更高工作频率,从而具有了更快的计算速度。具有全双工以TR串行通道。内部集成看门狗计时器,不再须要像89c系列单片机那样外接看门狗计时器单元电路。双数据指示器。电源关闭标识。全新的加密算法,这使得对于859系列单片机的解密变为不行能,程序的保密性大大加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爱护学问产权不被侵扰。兼容性方面:向下完全兼容15全部字系列产品.比如8051、89C51等等早期MCS15兼容产品。综上所述,859系列相对于89C系列新增加了很多功能,并且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价格基本不变,甚至比89C系列更低。所以本设计选用AT89S系列的AT89552单片机。3.2 空气温湿度的处理与采集3.2.1 温湿度传感器温度是表征物体或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自然界中任何物理、化学过程都紧密地与温度相联系。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如电力、化工、机械、冶金、农业、医学等以及人们地日常生活中,温度的检测与限制是特别必要的。在国防现代化及科学技术现代化中,温度的精确检测及限制更是必不行少的。由于温度是非电量,因此,对温度的检测与限制需运用传感器或温度敏感元件。依据各类蔬菜在各自生长阶段最相宜的温湿度范围和本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SHTlO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来检测温室大棚中空气的温湿度。SHTlO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是由Sensirion公司推出的一种可以同时测量湿度、温度的传感器,不需外围元件干脆输出经过标定了的相对湿度、温度的数字信号,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温、湿度传感器的不足。其特点:温湿度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I2C总线接口全部集成于一个芯片上(CMOSenS技术);全校准相对湿度及温度值输出;具有露点值计算输出功能;免外围元件;卓越的长期稳定性;测量精度高,湿度的精度为正负3.5,温度的精度为0.5。(2(在20时);牢靠的CRC数据传输校验功能;片内装载的校准系数,保证100%的互换性;电源电压为2.45.5VoSHTlO管脚图如图32所手。GNDDATASCKVDD图3-2SHTlO管脚图3.2.2 空气的温湿度设计为了将SHTlO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实际物理量需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可进行如下转换,即TCdi÷d2XCoutRHkinear=Cl+C2XHout+C3XHoutRHTrUC=(TC-25)X(t+t2xHot)+RH1.inear其中,Tc表示摄氏温度;RHTrUe表示相对湿度;dl,d2与温度辨别率有关;Cl,C2,C3,tl,t2与湿度的辨别率有关,其对应关系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温度系数校正did214b(5V)-400.0112b(5V)-400.01表2湿度系数校正C1C2C3I1I212b-40.0405-2xlO60.010.000088b-40.6480-7.2xlOr0.010.00128SHTlO与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如图3-3所示VCC丁SHTllOAT89S52图3-3SHTlO与单片机AT89S52的连接电路本系统是通过加热炉给空气加温,利用风机匀称散热,从而达到给温室匀称加热的目的。当检测到温度超过作物的相宜生长温度范围时加热炉停止加热,在秋季当温室内温度在没有加热炉加热的状况下仍旧很高,这时须打开通气窗通风降温。当系统检测到空气湿度低于作物的设定范围时,用于喷灌的水泵起先工作给空气增湿,高于设定范围时,停止喷灌。3.3 土壤湿度模块土壤湿度传感器水分是确定土壤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测量土壤的介电常数,能干脆稳定地反应各种土壤的真实水分含量。TDR-3土壤水分传感器可测量土壤水分的体积百分比,与土壤本身的机理无关,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TDR-3型土壤水分传感器是一款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土壤水分的传感器。本系统采纳TDR-3型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它能干脆稳定地反应各种土壤的真实水分含量,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TDR-3具有高稳定性、安装维护操作简便、强度高、寿命长、密封性好,可长期埋入土壤中运用,且不受腐蚀。TRD-3的参数指标:测量参数:土壤容积含水量单位:%(m3m3)量程:0100%(m3m3)精度:050%(m3m3)范围内为±2%(m3m3)测量区域:90%的影响在围绕中心探针的直径3cm、长为6cm的圆柱体内稳定时间:通电后约1秒响应时I可:响成在1秒内进入稳态过程工作电压:电流输出为12V24VDC,电压输出为5VDC工作电流:5070mA,典型值50mA遥测距离:小于I(X)O米输出信号:电流输出为420mA标准电流环,压输出为02.5VDC密封材料:ABS工程塑料探针材料:不锈钢或铜电缆长度:标准长度5mTDR测定土壤湿度的原理TDR测定土壤水分是通过测定电磁波沿插入土壤的探针传播时间来确定土壤的介电常数,进而计算出土壤含水量。土壤的介电常数(Ka)的公式为Ka=(Ct21.)2式中C一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度(3x108);1.一插入土壤中的金属导波棒的长度;At-电磁脉冲插入土壤中的金属导波棒中的传输时间。土壤介电常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水分含量(Q)的凹凸。土壤含水量与介电常数间的关系可用一个三次多项的阅历公式表示为Q=-5.3X102+2.92X10-2Ka-5.5X104Ka2+4.3X106Ka3TDR-3型土壤水分传感器工作电压为12VDC,输出为05V的电压信号,量程是0-100%o它与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如图3.4所示。VoutTDR-3放大也路R2模拟放大电路T1.C54D7H3采样保持器A/D转换ATH9S52图3.4TDR-3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设定范围的下限时,单片一机发出信号启动渗灌系统进行浇灌;当检测到土壤含水量的值高于设定范围的上限时,单片机给渗灌系统发出信号停止工作。3.4 二氧化碳浓度测控模块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二氧化碳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并有利于作物的早熟丰产,增加含糖量,改善品质。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约占空气体积的0.30%,远远不能满意作物优质高产的须要。在温室大棚中,应当利用现代化的农业设备,限制农业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对于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与限制变得特别重要。现代农业中,大都采纳温室大棚进行作物的栽培和培育。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都须要供应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相宜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使幼苗根系发达,活力增加、产量增加。而现代农业中的温室大棚,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成为可能。但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测量方法、信号的获得和测量设备的成本。专业的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表的价格一般都在上万元/台,在一般用户中难以普及,因此,本课题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应用在农业上的二氧化碳测量仪。所以,本课题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上采纳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技术成熟的二氧化碳传感器MS4100,并协作了一系列有效的补偿措施。为了增加系统的通用性、敏捷性,本系统硬、软件都采纳了模块化结构,依据应用场合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配置。该系统可广泛地应用于诸如温室大棚、蔬菜贮存以及其它农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并且由于系统的敏捷性和模块化,可以便利地满意其它场合的须要。MS4100二氧化碳变送器这种设备是以MS4100二氧化碳传感器为基础,内部包含了信号放大电路。它具有对CCh灵敏度高、受温湿度环境影响小、稳定性好、运用便利、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是一款适合大量应用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和监控的传感器。MS4100的主要参数工作温度为-10°C6(C量程为05000XW6供电电压为12VDC输出电压为04VDC工作湿度为饱和点以下测量范围为030,OOOppm规格尺寸为25WX35H功率小于700mW其中,MS4100的内部检测电路如图3-5所示。(3,4)O加热器-AAA-“I0(2,5)传感元件O(5,2)IO6(一)固态电解质J>-O运算放大器图3-5MS4100内部检测电路当检测到空气中C02的浓度低于作物的相宜生长范围时,单片机限制二氧化碳发生器起先工作,提高温室内C02浓度;当浓度高于某个值后,二氧化碳发生器停止工作。3.5 光照度测控模块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植物生长自然也离不开阳光,然后月有阴晴圆缺,太阳也不行能每天都在,为了保持温室大棚的光照饱和度,我们只有依靠人工补光来让农作物得到足够的光照从而达到光照饱和。BYT20YSCGJ光照度传感器变送器是以(紫蓝硅光电池)为光照度传感器对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它采纳先进的电路模块技术开发变送器用于实现对环境光照度的测量,输出标准的电压及电流信号。它具有体积小、安装便利、线性度好、传输距离长、抗干扰实力强等特点。选用此变送器的03000Iux量程,供电电压12VDC,输出信号05V°BYT20YSCGJ光照度传感器变送器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如图3-6所示。当在夜间或阴天光照不足时,单片机依据光照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值调整补光光源的亮度,以满意作物光合作用的须要。图3-6BYT20YSCGJ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3.6 通信模块本系统的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串口通讯采纳符合RS-485电气标准的MAX485-4÷|_1./1OR2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正式公布的,在异步串行通信中应用最广的标准总线。适用于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最高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9.2kbps,最长传送电缆可达到15米。RS232标准定义了25根引线,对于一般的双向通信,只需运用串行输入RXD,串行输出TXD和地线GND,RS232标准的电平采纳负逻辑,规定+3V+15V之间的随意电平为逻辑O电平,-3-15之间的随意电平为逻辑1电平,与TT1.和CMoS电平是不同的。在接口电路和计算机接口芯片中大都是TT1./CMOS电平,所以在通信时,必需进行电平转换,以便与RS232标准的电平匹配。MAX485芯片可以完成电平转换这一工作。MAX485芯片是MAXlM公司生产的低功耗,单电源双RS232发送/接受器.MAX485芯片内部有一个电源电压变换器,可以把输入的+5V电源变换为RS232输出电平所须要的士IOV电压,所以采纳此芯片接口的串行通信系统只要单一的+5V电源即可。MAX485外围须要4个电解电容Cl,C2,C3,C4,它们是内部电源转换所需电容,其取值均为luF16V,选用担电容并且应尽量靠近芯片:C5为OJuF的去耦电容。MAX485的引脚TnN,N2IN,RlOUT,R20UT为接TT1.ZCMOS电平的引脚,引脚TlOUT,T2OUT,RUN,R2IN为接RS232电平的引脚,因此TT1./CMOS电平的THN,T2INI引脚应接MCS51的串行发送引脚OUT应接协51的串行接收引脚RXD。与之对应的RS232电平的TlOUT,T2OUT应接PC机的接收端RD:RUN,R2IN应接Pe机的发送端TDRS485标准的特点:采纳差动发送/接收,共模抑制比高,抗干扰实力强;传输速率高,它允许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IOMbs(传送15m);传送距离远,采纳双绞线,在不用MODEM的状况下,当以100kbs的传输速率时,可传送的距离为1.2km;能实现多点对多点的通信,RS-485允许平衡电缆上连接32个发送器/接收器。它特别适合温室大棚规模扩大时的测控系统的扩展。单片机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必需用RS232/RS485转换器EM485B将电平进行转换。MAX-485与单片机连接电路,如图3-7所示+5V图3-7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信电路3.7 报警模块若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饱和度、土壤湿度这五个变量中有一个参数超标时,则启动蜂鸣器报警,然后单片机限制红色1.ED发光二极管在指定的区域旁边闪耀,同时单片机通过限制固态继电器来打开相应的执行机构,工作人员也可以依据此状况来查看相应的区域或者实行相应的措施。蜂鸣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