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镇人行桥--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1.1设计依据(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设计合同(2)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区现状地形图(3)禁江区2022年第十二次重大项目周例会会议纪要(2022.8.2)(4)蔡江区清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3.09)(5)燕江区中峰镇清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6)与项目相关的其它资料1.2 项目背景中锋镇人行桥位于秦江区中锋镇场镇附近,拟建桥梁跨越清溪河。附近居民跨越清溪河,须依靠河道上游桥梁,需绕行约1.4公里,居民出行极其不便,现在场镇下游100米处新建一座人行桥方便居民出行。1.3 桥梁工程概况中锋镇人行桥起点接G353道路,跨越清溪河至白峰村,桥梁全长79.0m。桥梁跨越清溪河,与河道正交,起点桩号K0+004,000,终点桩号K0+083.000,全长79.0m,采用(23+2X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桥面宽度:0.25m(护栏)+3.Om(人行道)+0.25m(防撞护栏)=3.5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轻型桥台,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本次桥梁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桥梁主体结构及铺装、人行道等附属工程。1.4 上阶段审查执行情况已按上阶段意见修改。1.5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满足强制性条文。2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恭江区中峰镇污水处理厂附近。恭江区清溪河流域地处渝南低山丘陵区,受区域构造控制,区内区域地形以狭长条形山脉与宽缓浅丘地形相间分布为主要特征,山脉大体呈南北向延伸,与构造线走向大体一致。由西北至东南地形逐渐升高,西北属“渝南低山丘陵区”,海拔190500m;东南属“黔北中山区”,海拔12001400m,地形陡峻,切割强烈;中部过渡带属中低山区,海拔5001200m。2.2 地层结构场地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素填土层、残坡积层、冲洪积层及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现由新至老分别简述如下:(1)第四系(Q1)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上(Q3、冲洪积层(Q冷、残坡积层(QrM)O1)人工埴土(Q3素填土:杂色,结构稍密,稍湿。主要由泥岩、砂岩块碎石及粉质粘土组成,表层20cm为混凝土路面,块碎石粒径一般为1011rn-70mn,最大可达50Omnb含量为40-80%,为修筑公路时堆填而成,堆填时间在近期35年,厚度一般为0.5m0.8m,主要分布于公路及居民区。2)残坡积层(Qjm):粉质粘土,黄褐色,可-硬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含少量砂、泥岩碎石,碎石粒径0.52.0cm,含量约占10%。表层含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于河床两岸斜坡坡体上。厚度为0.80m4.80m。3)冲洪积层(Q严):砂土:灰褐色,软塑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粉细砂含量一般20%30%,钻探揭露厚度1.Im6.3m,该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及两岸岸坡。块石土:灰褐色,稍密-中密状,块石含量50%70棱角状-次棱角状,一般粒径2040mm,最大粒径约12Omm,成份以砂岩为主,少量泥岩,粉质粘土、粉细砂充填其中,钻探揭露厚度1.7m-1.9m,该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2022版),提出工程区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详见下表: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地层年代岩性SS(KNZmj)抗典强度压缩票数(MPaj)抗拉强度(kPa)地艰承我力特征值(kPaI基底摩擦系数极限雄阻力QPk(kPa)天然饱和天然饱和内康擦角(0)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叭°)粘聚力C(kPa)天然饱和Qiml素填土19.519.824*10*20*8./900.20砂土19.0*195.25*5420*0姒堤基)IIO(岸坡)030160块石土21.0*22.0*30*025*0140035350Q1粉质恭;土18.819.011.421.58.015.40.44/姒堤荔)12()(岸坡)0.15300耳泥岩强风化/25502550/3000351400弱风化25.125.2371()037100/1006.64.28000.4022()0砂岩强风化22.823.130503050Z/4000.401800弱风化24.925.241.320041.3200/200041.031.012000555000注:本次勘察坝址区仅取到弱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未能进行室内试验,表中强风化泥岩参数为经验值。2.6场地地震效应评价据根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抗凝设防烈度为VI度,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据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10)第4.3.1条,抗震设防烈度为Vl度时,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及处理。(本章节节选自地勘报告,详细情况详见相应地勘报告)3设计规范及标准3.1设计规范(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I5)(2)公路拶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lI-2011)(2019版)(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2)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紫红色、紫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厚度一般050m1.00m,。弱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岩质较软,钻探未揭穿该层,为工程区主要岩层。砂岩:灰白色、灰黄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厚度一般0.5Om1.ooIT1,0弱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岩质较硬,钻探未揭穿该层,主要分布于岸坡陡坎部位,为工程区主要岩层。2.3 地下水地表水:工程区地处河谷地带,区内地表水以清溪河及白峰河为最低排泄基准面,地表水多表现为季节性面流排泄于白峰河及清溪河。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其中:粉质粘土层,渗透性较弱,含水中等饱和,受地表水和大气降雨的补给,与河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位随河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基岩浅部,受地表水和大气降雨的补给,其富集因素受裂隙发育程度和地形地貌影响,岸坡基岩浅部裂隙张开带为该类地下水主要含水区,水量中等。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可知,工程区环境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存在弱腐蚀性(规范最低级)。2.4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根据地表调查测绘,工程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工程区段河谷开阔平缓,区内无较大规模滑坡、泥石流及崩塌发育。本区物理地质现象表现为岩石风化及岸坡土体冲蚀塌岸现象;风化形式主要以表层面状风化为主,其次为裂隙风化和顺层面风化,风化速度和深度与岩性、地形、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泥岩等软质岩类抗风化能力较差,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强风化层一般厚0.5m1.OmO塌岸现象在土质岸坡河流冲刷段发育较普遍,工程区无泥石流等其他不良地质现象,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未见断层通过。2.5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岩石室内试验和土体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及临近同类工程经验,参照水水泥用量8%的膨胀剂,膨胀剂要求是大厂、回转窑生产,膨胀剂根据试验及厂方提供的参考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并保存依据资料。C5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22.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ld=1.83MPa,弹性模量Ec=3.45X104MPa0C30混凝匕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3.8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kl=1.39MPa,弹性模量Ec=3.OOXO4MPa02.6 .2耐久性要求为使结构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要求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0,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11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碱含量不大于3kg11桥梁混凝土中必须采用低碱活性的集料,避免出现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对桥梁的耐久性造成危害。2.7 .3混凝土外加剂拌制混凝I:过程中如需要可掺入适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防水剂等,但混凝上拌和中应慎用早强剂。外加剂的掺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泡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外加剂的掺用必须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外加剂的掺用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2.8 .4桥梁各部分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1)连续箱梁及全桥支座系统(楔形块、垫石):C50混凝土;(2)桥台、基础、搭板等:C30混凝土,其中桩基采用水下混凝土(3)垫层:C20混凝土。4.2普通钢筋及钢板4.2.1 钢筋及接头连接设计普通钢筋采用HRB400和HPB300,抗拉设计强度分别为330MPa、250MPa钢筋主要技术性能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有关规定。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HPB300钢筋接头建议采用闪光对焊,条件不具备时采用电弧焊(双面焊缝);HRB400带肋钢筋直径16mm时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I级,接头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I66-201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62020)(9)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fT3310-2019)(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CB/T5224-2014)(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13)公路桥梁盆式支座标准规范(JT/T391-2019)(1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16)(15)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I39-2010)3.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1)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2)使用年限:50年(3)设计安全等级:一级;(4)设计荷载:人群:4.6KN/11?;(5)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7度构造设防(6)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15g;(7)桥梁抗震设防分类:D类;(8)环境类别:类环境。(9)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清溪河);4材料、设备及产品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4.1 混凝土4.1.1 基本要求混凝土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52.5和42.5的硅酸盐水泥,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T3650-2020)有关条文规定。混凝上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的坚硬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cm。混凝土细骨料应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不宜采用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指标必须满足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抗渗等级不低于P8。大体积泡凝土中加入替代项目质量指标IIl外观搅拌后为黑色或蓝褐色均质液体,搅拌棒上不粘附任何明显兀固体含量,%>43延伸性,mm无处理25.56.0处理后>3.5E5柔韧性,CT5±2无裂纹、不断裂-20±2无裂纹、不断裂耐热性,cM0±2无流淌和滑动160±2无流淌和滑动粘结性,MPa22.0不透水性0.3MPa、30min不渗水抗冻性,-20C20次不开裂耐腐蚀性耐碱(20C)Ca(OH)2中浸泡I5d无异常耐盐水(20C)3%盐水中浸泡I5d无异常干燥性,25C表干4h实干12h高温抗剪(60C),MPa0.16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须满足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的要求:各支座安装必须水平,安装技术要求详见支座生产商的安装说明。支座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伸缩缝:采用40型伸缩缝,具体详见图纸,伸缩缝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5桥梁结构设计5.1 设计原则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基本原则,针对本桥,主要考虑其实现车辆及人行交通的功能性要求,并兼顾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其他要求。设计用钢板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355qC,其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2006)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的规定。5.2 预应力材料(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II级松弛)七股型钢绞线,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的有关规定。(2)钢绞线主要技术指标: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截面面积:139mm2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束张拉力:现浇箱梁0.72fpk=1339.2MPa弹性模量:E=1.95XlO5MPa钢筋松弛率:W0.03预应力钢束与管道的摩阻系数:U=O.17预应力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塑料波纹管)(3)一端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值小于等于:6mm预应力锚具的结构型式及规格应符合图纸耍求。锚具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和足够的承载能力,锚具产品的检验应按相关规定进行。(4)预应力管道采用与锚具对应的塑料波纹管道,并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以保证压浆质量,提高预应力钢束的耐久性。(5)预应力管道压浆材料采用性能稳定、强度等级为C50的专用灌注浆,必须保证压浆饱满密实.为满足压浆质量的要求,压浆浆体可以加入部分的外加剂,以改善浆体的性能。外加剂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不得含有氯盐、亚硝酸盐或其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成分。4.4 桥梁附属设施桥面铺装采用IOCmC50防水混凝I:铺装。在混凝上铺装与箱梁结构之间设置2mm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涂料应具有耐热、冷柔、防渗、耐腐、粘结、抗碾压等性能。涂料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的要求。桥面防水施工工艺与防水材料要求相匹配。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如下:(2)桥面排水在桥面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出水口,通过泄水管引至腹板外侧面纵向排水管,在桥墩及桥台处排入河道或雨水系统,避免桥面冲洗用水及雨水等散乱排。(3)铺装现浇箱梁桥面铺装采用如下方案,铺装结构由上而下为:10cmC50防水混凝土+防水涂料。(4)人行护栏栏杆形式可由业主选定成品栏杆。应满足作用在桥上人行道栏杆扶手上的竖向荷载1.2KNm,水平荷载2.5KNm,以及其他规范要求。5.6 桥头接线根据道路总体设计及与地面的高差关系,桥梁起点与现在采用梯步衔接,起点处位于填方路段,与路基采用支挡结构衔接;桥梁终点接上游人行步道,步道宽2.0米,步道外侧设置支挡结构:挡墙结构详见挡墙构造图。5.7 桥梁耐久性设计除混凝土材料应满足4.1.2中要求外,按I-B类环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如下:(1)箱梁、搭板等梁板结构及外层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2)各类箍筋及人行道板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3)分布、防裂等表层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cm:(4)桩基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5cm。5.8 桥梁抗震设计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本次设计桥梁为人行中桥。(I)桥梁抗震设防分类:D类(2)抗震设防目标:在El地震作用下,震后使用要求为立即使用,损伤状态为结构总体反应在弹性范围、基本无损伤;在E2地震作用下无要求。(3)抗震基本烈度:6度(4)抗震措施设防等级:一级(5)抗燕设计方法及措施:3类,即满足相关构造和抗震措施的要求即可,不需进行抗震分桥梁总长79m,桥跨布置共联,为(23+2X25)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宽度0.25m(护栏)+3.Om(人行道)+0.25m(防撞护栏)=3.5m;桥梁纵坡-1.5%。5.3 上部结构设计5.3.1 预应力连续箱梁箱梁采用C5O混凝土浇筑。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梁高1.5m,主梁采用直腹式单箱单室截面,箱梁顶宽8.0m,底宽25m0翼缘板宽0.5m,端部厚度为20cm,在根部加厚至40cm。主梁标准段顶板厚22cm,底板厚22cm,腹板国50cm,为增强支点处抗剪能力在支承处距实心段4.5m范围内,腹板由50cm加厚至80cm:顶板由22Cm加厚至42cm;底板由22Cm加厚至42cm。在端支承处1.5m范围内为实腹段(即支承端横梁实体段),中支承处2m范围内为实腹段。532预应力钢束布置箱梁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纵向预应力钢束通长布置,钢束布置有竖弯、平弯(除梁端考虑锚垫板间距需要设置平弯外,中间段钢束均不设置平弯)形式;所有弯曲均采用圆弧曲线。预应力管道采用与锚具相对应的塑料波纹管道,并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技术,以保证压浆质量,提高预应力钢束的耐久性。5.4 下部结构设计桥台:采用桩轻型桥台,桩基础:桥墩:采用独柱墩,桩基础,墩柱直径1.2m,桩基直径1.5m,中间墩Pl、P2采用墩梁固结形式;桩基础均为嵌岩桩,机械成孔,设计桩底嵌岩深度根据竖向承载力计算确定,桩基嵌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3。倍桩径,桩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6,OMPa()5.5 附属结构设计桥梁附屈设施包括人行道系、桥面铺装、伸缩缝及桥面排水等。(1)伸缩缝和支座伸缩缝详细资料由生产厂家提供,并按厂家技术要求进行安装、使用、维护。本桥支座均采用GPZ(三)型盆式橡胶支座。支座上、下面设置楔形块和支座垫石,以保证支座水平安装、水平支承传力。替清孔。浇筑桩基础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严防钢筋笼上浮。每根桩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完成,不得分段浇筑。(5)桩基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方法全部采用超声波检测法。若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则需作“钻孔取芯''检测。(6)桩基成孔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以免受水浸泡时间过长对桩基承载能力产生影响。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资料不一致,需及时通知地质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7)墩台混凝土颜色应保持一致,模板应采取定型钢模板,确保浇出的混凝土尺寸准确,表面光洁美观、无锈斑和异色痕迹。(8)确保墩台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注意混凝土工作健的处理并确保其整体性。需待桥台台身役强度达到80%时,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回填。台后回填透水性良好的碎石上,回填过程中应分层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0mm,压实度不低于96%。基坑回填土应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分层厚度为30cm,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4。(9)满足施工需要的预埋件、预留孔,本设计图说未示,由施工单位自行安排,但需经设计单位认可。工程竣工时应将施工临时构件拆除,施工预留孔堵塞,表面抹平。(10)位于回填上层处的桩基础,必须按照先回填、后施工的顺序严格执行。回填上层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压实,严禁采用抛填式回填;对厚度超过7m、回填时间少于2年的回填土层必须在强夯处理后方可进行桩基础施工。桩基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借孔施工的方式。(三)桥台基坑开挖放坡坡率应根据地勘所提坡率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地勘报告一致,若不一致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同时通知监理、地勘、设计等参建单位共同协商处理。临时基坑应做好防排水措施,保证基坑及其边坡干燥,同时做好监测措施保证基坑安全。6.3上部结构施工(1)由于桥梁较高,施工单位在现浇梁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建议搭设钢管桩支架现浇。(2)上部结构施工时,确保地基承载力、变形在允许范围内。(3)支架应选用刚度较大的材料,支架架设好后应进行预压,预压重量按浇筑重量的120%进行,以消除支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4)高支架施工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检查制度、安析和抗震验算,本桥抗震措施主要包括:桥台设抗震挡块。6桥梁施工要点施工单位施工前须对设计文件、图纸和工程量、资料进行核对,并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若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有出入,应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施工单位进行墩台结构施工前,应通过局部开挖确定施工影响范围内有无管线布置及管线布置的具体情况,并对受影响管线进行迁改或保护。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图纸采用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6.1 材料(1)混凝土:必须仔细研究确定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所选用的材料,进行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设计与试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热的危害,确保混凝土质量。(2)钢材: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应按设计技术指标进行采购,按照有关质量检验标准严格进行验收,遵照施工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6.2 下部结构施工(1)施工前应对各部分尺寸、标高、坐标等进行核实,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研究解决。(2)通过人工局部开挖核实工程影响区的管网情况,如需改造的则先行改造,确保文明施工,消除对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桩基础施工时,应安排在枯水季节,建议采用草袋围堰筑岛防护,再在岛上安设钻机的方法进行钻孔桩施工,施工时严格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2020)执行。<4)桩基础施工应采用机械施工,桩基施工过程中应严防塌孔,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及桩基础施工质量。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资料不一致,需及时通知地质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成孔后应及时清孔,确保桩底沉渣厚度不超过5cm,不得通过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证。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的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5)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和钢筋网片的预制及安装,均应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0-2020)的有关规定。6.5预应力旅工(1)预应力钢材及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分批严格检验和验收,妥善保管。按有关规定对每批钢绞线抽检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和延伸量,对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同时应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对计算引伸量作修正。(2)预应力锚具和预应力张拉设备应配套使用,应按锚具说明书上的型号采用千斤顶型号。预应力张拉设备定期进行标定和检修,不合格的设备必须更换。(3)所有预应力钢材不允许焊接,凡有接头的预应力钢绞线部位应予以切除,不许使用。切割钢绞线不得采用电焊或气焊切割,应采用圆盘机械切割。钢绞线使用前应作除锈处理,所有预应力张拉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标定。(4)预应力钢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进货、一次下料,如因现场实际情况需进行钢束接长时,应与材料供应商确定技术指标并与设计方予以确认后方可实施。(5)波纹管应分批检验,不符合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者亦不得使用。(6)钢束管道要按图纸耍求掂确定位,预应力管道问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所有管道沿长度方向按设计要求设置定位钢筋并点焊在主筋上,不容许铁丝定位,确保管道在浇筑混凝上时不上浮,不变位,管道位置的容许偏差不得大于±O5cm0切忌振捣棒碰穿孔道和在钢筋施工时损伤孔道。(7)锚具安装时,垫板平面必须与钢束管道垂直,锚孔中心要对准管道中心。钢束管道与锚具端头的连接必须妥善处理,严禁管道伸入锚孔内,长钢束的穿束方法应仔细研究确定。锚具夹片和锚头锥孔要保持清洁,严禁有金属屑等杂物。(8)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弹性模量不小于混凝I:28d弹性模量的80%,且龄期不少于7天,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除设计明确提出采用单端张拉的预应力钢束外,所有预应力钢束在张拉时应保持对称张拉,同时两端应保持同步。(9)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同时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以伸长量为辅进行全管理措施等,搭拆支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持证上岗,搭拆支架时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临空面须设置防坠落安全网。(5)桥梁施工选择枯水期实施,但制定支架施工专项方案时仍须考虑河水冲击作用;如来用满堂支架施工应遵照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CJ231-2010)相关要求进行。搭设支架时的临时设施工程量按实计量。(6)应严格控制结构的轮廓尺寸,施工误差应限制在施工规范容许范围之内。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棱边碰损,应待混凝上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拆模。混凝土自流高度大于2m时,必须采用溜槽或导管输送混凝土。(7)箱梁可分次浇筑,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旧混凝土的接缝面凿毛洁净,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8)混凝土颜色全桥应保持致,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模板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尺寸准确,表面光洁美观、无锈斑和异色痕迹。(9)箱梁施工中因施工所需开设的孔洞以及所有施工预埋件,在施工完后应予恢复原状,并注意防锈和美观。现浇箱梁底板严禁开设施工用人洞,可在1/4跨径位置附近设置顶板施工临时孔,横桥向设置在各个箱室中心线位置,同一跨禁止单箱相邻箱室施工用人洞均设置在一处,应根据需要每个箱室两端交错设置,孔口尺寸0.6X0.6m,施工完成后钢筋采用等强度补强后,再用同标号微膨胀碎浇筑。(10)在泡凝土浇筑前,注意根据相关图纸埋入所有的预埋构件,不得遗漏。6.4普通钢筋施工(1)所有钢筋的加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均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有关规定进行。(2)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或其他能够保证等强的连接措施,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在空间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以保证预应力钢束管道位置准确。钢束锚固处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但待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恢更原位。因设置张拉槽而被截断的钢筋,应在预应力施工完成后等强恢复。如锚下螺旋筋相扰时,可适当移动分布筋或调整分布筋间距。(4)施工中若钢筋空间位置发生矛盾,允许适当调整布置,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予以保之处按如下原则处理.: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及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协商解决。6.7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要求桥梁工程安全管理包括:桩基工程的安全管理,墩台工程的安全管理,墩身、盖梁工程的安全管理,桥面工程的安全管理等。各个管理方面都包含了对施工人员、机械及工具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此外,桥梁施工还应注意高处作业安全、缆索吊装施工安全、门架超重:运输安全、混凝土浇筑安全、泵送混凝土安全、模板安全及拆除安全、脚手架安全、支架施工安全、钢筋制作安全、焊接作业安全等。桥梁施工应对现场进行重大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开工前须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及规程等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及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严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或其他各类机械或人为的伤害事故发生。施工前应对现场各种设备、用具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6.7.1 基坑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基坑开挖的方法、顺序以及支撑结构的安设,均应按照事先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定进行。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或地址水文复杂的基坑开挖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基坑开挖时,耍指派专人检查相邻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的安全,并做好检查记录。基坑深度超过1.5m时,为方便上下,必须挖设专用坡道或铺设跳板,其宽度应超过60cm。基坑边缘有表面水时,应采取截流措施;在有大量地下水流及周边有大量渗水的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时,应配足抽水机具。采取挖土机械开挖基坑时,坑内不得有人作业。6.7.2 钻孔灌注桩旅工安全控制要点钻机就位后,应对钻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钻机应由专人进行操作,其他人不得登机;钻机挖孔过程中,任何人员不得在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停留或通过。采用冲击钻时,应随时检查选用的冲锥、卷扬机和钢丝绳的损伤情况,当断丝超过5%时应立即更换:卷扬机套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校核,要求实测伸长量与设计计算伸长量两者误差在±6%以内。(10)张拉时应在初始张拉力(一般可取设计张拉吨位的10%)状态下注出标记,以便直接测定各钢绞线的引伸量,对引仲量不足的应查明原因并采取补张拉等相应措施。(11)预应力钢束张拉程序为:OT初应力(10%GCOnTGConT持荷5min锚固(12)钢束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钢绞线多余的长度应用切割机切割,切割的方式和切割后留下的长度应按施工规范处理。(13)预应力管道在钢束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尽早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完成压浆。压浆前应用压缩空气清除管道内杂质,然后再压浆,管道压浆要求密实(应有备用电源,以防突然断电,压浆中断等事故)。应等水泥浆强度达到100%方可落架。1.1.1 注意事项备道工序施工均应以质量、安全为施工第一要务。施工中应注意防噪,并采取措施减少扬尘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附近居民影响。桥梁施工应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36502020)的有关规定。施工放样时注意坐标和高程准确性,并采用多种方法复核。图纸中数据均为理论值,应在施工时充分考虑桥梁纵、横坡及施工预拱度等因素影响进行放样,并采用多种方法复核。施工时要求确保箱梁钢筋定位准确:如钢筋相互矛盾时,以“普通钢筋让预应力钢束、次要钢筋让主要钢筋”为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如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管道相冲突时,以“普通钢筋让预应力钢筋”为原则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混凝土和钢筋的质量,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严格控制箱梁的轮廓和尺寸,严格控制施工误差。箱梁混凝土应注意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方可拆模。对基底岩石的强度要求均应满足设计图纸提出的技术指标。箱梁施工支架拆除以后,方可进行桥面系施工。桥面铺装施工前应对箱梁顶面进行清洗,混凝土调平基层施工应保证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防水等级须达到设计要求:已成混凝土基层在养护期间严禁车辆、行人穿行和堆放杂物:桥面防水施工愉应将基层清扫干净;沥青铺装施工应严格控制平整度、压实度、摊铺温度等指标;人行道系施工须注意前后施工部件的预埋构件埋设。在桥梁开放运营前,应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本说明未尽事宜均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和设计图纸中附注之说明进行施工。设计中其他未详6.7.8 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控制要点预应力钢束张拉施工前,应检查张拉设备工具是否符合施工安全的要求。压力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油泵开动时,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保持一致,并平稳、均匀。后张法张拉时,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钢束张拉应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作业过程应集中精力、仪表看准、记录准确,若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张拉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张拉操作人员应是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张拉时应有安全措施,张拉千斤顶后不能站人,在混凝土浇筑前,已张拉好的钢绞线上严禁负重,严禁采用钢绞线作导电体。6.7.9 其他本说明未详之处,应按照施工相关规范及规程中有关安全施工的规定实施。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应制定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特别说明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37号文)的相关要求,对本册涉及到的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说明如下:7.1、 桩基工程本工程桩基均采用机械钻孔桩施工,桩基采用圆桩。建议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7.2、 基坑工程包括承台基坑的开挖、支护。本工程基坑开挖均采用明挖施工,建议在施工前有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7.3、 板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包括箱梁模板支架现浇施工、桥墩、台后现浇段挡墙施工。建议在施工前有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方案文本召开专家评审会。7.4、 危大工程注意事项1)本工程边坡及基坑开挖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2)弃.1:应及时运走,严禁在坡顶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采用正、反循环及潜水钻机钻孔时,对电缆线要严格检查;钻孔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按规定指标,保持孔内水位高度及泥浆稠度,以防塌孔。各桩位周围和承台沟槽边应有防滑措施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孔口周边应设置护栏,孔口设支撑及盖板,防止人员坠落。6.7.3 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本项目桥梁施工设计采用机械钻孔,如因现场实际情况需要采用人工挖孔,须进行人工挖孔桩的专项方案设计并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采用。6.7.4 模板及支架工程安全控制要点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如搭设高度超过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n?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须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应系牢:经医生检查认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安装及拆除2m以上的模板,应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上下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面进行操作。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支架和模板,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支架、模板拆除应按规定的拆除程序进行。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及其他材料,木材和方木等材料的存放和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木材加工的废料要及时清理,以防引起火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