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语用”训练点 凸显“语用”价值.docx
-
资源ID:1444279
资源大小:16.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如何找到“语用”训练点 凸显“语用”价值.docx
如何找到“语用”训练点凸显“语用”价值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教学中“语用”,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阅读中熔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识的抒发与倾吐。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每一节的阅读课都是一节高效的“语用”型课堂。那么,该如何从各种文本中找到这些“语用”训练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凸显“语用”价值呢?下面,我谈几点做法。一、依据年段的目标,找准“语用”训练点在新课标中,按不同的年段对学生的“语用”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低段要着重引导学生练习用词的准确和句式的运用;中段要关注段落的结构和修辞方法的运用;高段则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表达方式、篇章的结构等方面展开学习。我们在选取“语用”训练点时,必须要依据各年级的目标,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年段目标的有效落实。例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的中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这么一项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解读中年级的文本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体会关键词、关键句对体现文章中心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争吵一课时,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嫉妒”的含义,慢慢体会到一对好朋友因“嫉妒”引发“争吵”,再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想法、做法。二、根据单元的内容,找准“语用”训练点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的安排都有其编者的意图,有些课文有着典型的结构形式,如一些总分,首尾呼应,按一定顺序写等;有些课文是精巧生动的句式表达,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还有些课文别具一格的叙述描写,其深层的意思及表达效果也是有效促进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语用”内容。而每一篇课文都是置身于一个单元中,在选择“语用”训练点的时候,我们可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例如:S版本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教材反映的都是21速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儿童情感。这个单元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解读文本后,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些课文都有共性,就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因此,教学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学钓鱼时,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在这个典型事例中,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特别细腻;教学种子时,就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写出人物的特点;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除了人物细节描写要引导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既抓住群体又注意描写个体的写法,在描写人物和景物时,可穿插一些议论和抒情语句等描写的方法;到了习作训练时,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从这一个单元中所学到的写作手法。三、根据文本的特点,找准“语用”训练点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在谋篇布局、段落安排、构段方式等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就是从景物的不同特点谋篇布局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每一个文本的结构特点,巧设“语用”训练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先采用对比写法,先写大海和西湖,与漓江水形成类比,接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写行船感觉,侧面衬托漓江水的特点。这种围绕中心衬托强化的构段方式,让中心突出,行文又曲折有致。教学时,我就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经典的构段方式。以第2自然段的教学为例,通过分层处理,引导学生逐层认识此段的构段方式,再小结点拔,再让学生想想你要写的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你要找哪些事物与它对比,等想好后,再动笔。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四、结合学情,找准“语用”训练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时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每节课都或多或少有“语用”训练的痕迹,或模仿句式写话,或学习典型结构段落写法,或学习独特描写方法等。这些“语用”训练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面对不同的学生效果却大相径庭。此时作为教者,我们可以结合本班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经验为学生量体裁衣,将训练点细节化,如设为基础型、提高型、发展型三种层次的训练,体现自主选择、差异共享的特点,真正做到让学生有话可练。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中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明确年段目标、好好地利用文本,找准“语用”训练的切入点,结合学情,再配以精心的设计,就能慢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精心选择语用点,让古诗词教学绽放语用精彩结合秋思教学谈语用点选择与训练当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实践时,在语文教材中独占一隅之地的古诗词教学该如何落实语用呢?翻开课程目标,可以看出标准对古诗词教学在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建议,但这些建议大都围绕着“诵读”“积累”和“理解诗意”来要求的,而对于借助古诗词如何落实语用谈的很少;再看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也往往是围绕“读诗题、知诗人、解诗意、悟诗情”四个环节进行着串讲与理解,诗词凭借独特的韵律、凝练的词语、美好的意象传递丰富想象和情感的语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关注与挖掘。如何才能唤醒古诗词的语用价值,让古诗词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平台呢?结合人教版五年级秋思这首诗,来谈一下如何选择语用教学点,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表达方式,让古诗词教学绽放语用精彩。1、抓诗眼,感古诗言语传神。“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经过了诗人多次尝试更换,最终确定,也正因为这个“绿”字激活了整首诗的意境,让江南无限风光在人们的想象中丰富而灵动。同样游园不值中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最初诗人写的是“应嫌屐齿印苍苔”,随后才将“嫌”改成“怜”,而这个“怜”一下子就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爱怜,对苍翠的青苔的喜爱表现了出来。古人讲究“炼”字,每个字的使用都是细细思考,字字斟酌,因此古诗词语言凝练而诗意丰盈,用字精准而传神。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发现诗词中最经典、最传神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古诗词用字之精妙,学习古诗词遣词用字恰当、精准、生动的能力。秋思这首词虽然只有简简单单28个字,但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一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尤其第一句中“洛阳城里见秋风”一个“见”可以看出诗人独具匠心所在:秋风是看不见的,诗人却独独用一个“见”字来描写秋风,让人立刻浮想联翩,眼前仿佛看到秋风过后秋日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象,整首诗凄凉孤独的基调也在这“见”中慢慢传递出来。这个“见”字不仅唤醒了人们对秋的想象,更彰显了诗人用词用字的精妙。教学时,教师要能够紧紧抓住诗中这些精妙用词,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感,让学生在感悟中逐步建立语言使用的敏锐性。为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见”字大做文章。首先让学生进行“换词感受”:秋风是看不见的,如果你是诗人,你会用什么词来替代“见”字呢?学生说可以用“看、吹、起、舌等;接着我接着追问,为什么诗人单单用“见”呢?秋风过后,诗人都看到那些秋天的景色?哪些景色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呢?在学生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进行对比揣摩。感受到一个“见”字不仅描写出了秋风渐起,更描写出了秋风过后秋天的凄凉的景色。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让一个“见”字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感悟诗人寂寞、思乡的情感,同时也感受诗人“一字见千愁”的语言运用特点。2、重想象,让思维与言语共生。古诗词语言凝练,言简意丰,因此在古诗中藏着许多的“留白”处,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联想进行补白,让留白处在学生的想象与描述中变得具体形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还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契机,让学生学会表达得更具体。秋思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一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用一个“意万重”表达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那么诗人想念谁,他又在挂念什么?想与家乡的亲人说些什么呢?诗中都没有提到,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留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诗中哪一个词最能表现出诗人写信时的复杂感情?(意万重)“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诗人近十年都客居在外,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家中的妻儿,诗人只能将这深深的思念写在信中。他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将诗人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吧通过想象补白,学生慢慢走近了作者,体悟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笔尖流淌着诗人心中对亲人的千言万语,对“意万重”的感受越发真实与具体,同时通过想象补白,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也得到了锻炼。抓住留白处进行想象补白是古诗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能挖掘留白处的语用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让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借助“留白处”得到共生。3、炼改写,促综合语用提升。改写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手段,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都进行过尝试,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以要求学生以“送”为主线进行改写,写一写相送时的情景;寻隐者不遇教学后也可以让学生想象诗人与小童的对话,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写,再现当时的场景。改写不是对诗词意思的重复,而是学生在理解原诗词的基础上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构思,对古诗词意境进行还原与加工的语言实践过程,对学生综合语用能力是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在引导学生改写过程中,教师一要引导学生深入古诗,理解古诗,将自己放进古诗中;二要找出古诗表达的主线,围绕主线进行语言的丰富和拓展;三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写”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最终改写成功,完成对古诗词内容与意境再创作。教学完秋思后,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改写,我首先对整首诗进行了一次回顾,理出诗人的感情主线:这首诗虽然写了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段,但诗中的每一句都让我们看到了到了诗人一一?(浓浓的思想之情)。诗中有两个小环节最能表现诗人的这种思乡,分别是一一?(写信、寄信)写信时的“意万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寄信时的“又开封”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心中说不出的复杂感情。在学生明晰主线,抓住重点之后,我利用插图和音乐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观察、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为一个小故事,因为有一定的引导与铺垫,诗中描绘的场景与诗人思乡之情很快就跃然纸上,在改写中,学生更深一步走近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中,理解力、想象力、语言的重构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诗词是语言文学作品的精华,是高水平的语言表现形式,教学诗词不仅要关注“诗意”的串讲和诗词的背诵积累,更要关注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形式,深层次的挖掘古诗词的语用价值,引导学生揣摩感受诗词语言特点,尝试多方位实践运用,让古诗词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一方天地,绽放语用精彩。【精彩教学片段】重想象,让思维与言语共生。师:你能想象作者写家书时的情景吗?哪个词写出了作者写家书时的复杂感受?生:意万重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生:想说的话有很多很多。生:心里有很多事情想说。师:诗人在家书中想说些什么呢?(生讨论交流)生:想问父母身体是不是很好,让父母保重身体。生:问兄弟姐妹好。生:想问家里生活怎么样。生:想说一说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出示诗人简介)张籍一生坎坷,祖籍吴郡,自由因为家境不好,只好出来苦学、游历,此时寄居洛阳,已经近十年没有回过家乡,见秋风而思乡,只好写封家书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师:多少个日日夜夜,张籍都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却又没法见面,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写在信中。他可能会给家中的谁写信呢?又会写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张籍想对年迈的父母说:张籍想对劳累的妻子说:张籍想对年幼的孩子说:张籍想对说:(学生进行练写,相机指导家书写作方式)师: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家书是传递家人之间思念和感情的最重要方式,让我们看看张籍这封家书中都谢了什么呢?(学生展示,互相评价)师:虽然同学们写了很多,说了很多,但是不是将诗人心中想对家乡亲人说的话都说完了呢?生:没有,说也说不完。师:这家书比千万两黄金都还要贵重啊,所以诗人才会一一生:欲作家书意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