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论》辩证法的误解及其理论效应.docx
对资本论辩证法的误解及其理论效应【摘要】重视和理解资本论的辩证方法是理解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前提,这个辩证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又是认识这种统一关系的方法。历史和现实证明,当人们轻视或不理解资本论的辩证方法时,就会出现不能理解资本论的科学性、不能理解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不能理解“哲学”与“科学”的统一关系等理论效应。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我们要重视黑格尔哲学的理论资源。【关键词】资本论;辩证法;哲学;科学马克思曾说:“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这已经由对这一方法的各种互相矛盾的评论所证明。''这个结论今天依旧成立,因为我们依旧能够在各种文献中看到关于马克思方法的相互矛盾的评论。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到底是什么?至今存在咖些不同的理解?而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一方法呢?一、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分辨在资本论刚出版的头几年,欧洲的若干学者对它的评论有好有坏,而且这些评论大都论及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尽管有人指责,有人称赞,有人指责中带有称赞,但马克思还是认为这些人对他的方法均是不够理解的,用他的话说,“理解得很差,在当时这些评论中,特别引起马克思兴趣和重视的,是一位俄国学者伊伊考夫曼的评论文章。马克思不惜把考夫曼文章中理解得当的部分大段地引用在这篇跋中,并借考夫曼的理解来说明自己的方法。马克思对考夫曼关于资本论的某些考察,实际上还持一种欣慰的态度,因为他的一些看法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基本看法是非常一致的。但考夫曼总体上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在论的,而叙述方法不幸是德国辩证法的可见,考夫曼所认同的研究方法指向唯物主义,所否定的叙述方法指向德国辩证法(即唯心主义)。但马克思不同意考夫曼的理解,他说:“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谈到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马克思认为,当考夫曼把体察到的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用语言进行描述时,他同时即是在描述辩证方法。在马克思那里,他的实际方法(即辩证方法)既是唯物主义的,也是德国辩证法的,且二者相融合相统这种方法,我们后来称之为唯物辩证法。但考夫曼未能理解到二者的统一,相反把它们主要当成两个东西彼此区分开来。而且,在考夫曼那里,这种区分十分明显,到了使他自相矛盾的地步。比如考夫曼这样评价马克思:“如果从外表的叙述形式来判断,那么最初看来,马克思是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而且是德国的极坏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而实际上,在经济学的批判方面,他是他的所有前辈都无法比拟的实在论者决不能把他称为唯心主义者。”现在我们来回答上面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当考夫曼把体察到的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用语言进行描述时,他同时即是在描述辩证方法唯物辩证法呢?首先,考夫曼的一些描述明显是在描述唯物辩证法,只是他自己未意识到。比如,考夫曼说:“有人会说,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马克思否认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根据他的意见,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马克思否认人口规律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相反地,他断言每个发展阶段有它自己的人口规律。”一句话,马克思的分析呈现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我们知道,这一原则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列宁就把“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深刻地认同列宁的这观点。同时,考夫曼还发现:“在他(指马克思一引者注)看来,除此而外,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他一发现了这个规律,就详细地来考察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列宁曾在其黑格尔“逻辑学”书摘要中说:“般说来,辩证法(就在于前者转化为后者,在于指出前者和后者之间的联系等等)。''根据列宁的理解,那么考夫曼的这个描述实际上就是在描述辩证法。所以说,考夫曼对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描述显然就是在描述唯物辩证法。其次,如果没有辩证方法,那么考夫曼“描述得当''的所谓"严格的实在论”的研究方法则是不可能实现的。考夫曼或许认为,如果马克思不采用德国辩证法的哲学语言作叙述,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我们也可以推断出马克思的回答:那是做不到的。因为一方面,辩证方法蕴含在研究方法之中。马克思认为叙述是研究工作完成之后的步骤,是研究活动的结果及其呈现。如果这个结果及其呈现“不幸是辩证法的“,那么这个不幸的辩证法元素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它一定不会凭空产生,因此它只会来源于产生了该结果的研究活动本身。即是说,马克思叙述形式中的“不幸的辩证法”元素,恰恰源自、蕴含在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之中,且是以“作为研究方法的辩证法”的形式蕴含着(见下文“另一方面考夫曼的自相矛盾之处在此便不再矛盾,即他所欣赏和好感的严格实在论的研究方法中本身便蕴含着辩证法。另一方面,辩证方法在马克思研究经济范畴时处于基础地位。若具体地考察马克思对经济范畴的研究,我们会发现他在资本论中充分地借鉴和运用了黑格尔的逻辑学。比如在解释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时,马克思有一段耐人寻味的阐述,其中指出:在麻布与上衣的交换中,麻布的相对价值形式是上衣,而上衣在此是扮演等价形式的角色;麻布的相对价值形式可以是无数个其他物(包括上衣),而上衣作为一种等价形式,可以去表示无数个其他物(比如麻布)的价值;在这个交换中,麻布的价值离不开上衣,上衣的价值离开了麻布也不存在。一句话,(商品体的)价值是个抽象的概念,是反思之物,价值(这种概念)离不开商品体及其相互之间的(交换)关系,或者说,价值(这种概念)离开了商品体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就不存在。可能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马克思在此标了一个注脚,写道:“这种反思规定是十分奇特的。例如,这个人所以是国王,只因为其他人作为臣民同他发生关系。反过来,他们所以认为自己是臣民,是因为他是国王。''那么由此推之,在上面的交换中,麻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上衣的存在,上衣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麻布的存在。所谓“反思规定''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认识环节,黑格尔指出“反思规定的真理唯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在小逻辑中也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马克思正因为应用这种辩证法才把握住了商品价值的本质规定社会关系;他所把握到的商品价值概念的本质,正是理解剩余价值概念、资本概念的基石,也是资本论的研究基石;他靠这种辩证方法发现商品体中实际上“隐藏着一种社会关系“,发现商品体的价值不过是这种社会关系的面具。总之,考夫曼所区别对待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在马克思那里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马克思所说的辩证方法之上。考夫曼因为不懂或厌恶德国辩证法,所以无法做到把资本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与辩证法因素统一起来进行认识,从而似是而非地去理解资本论。在他那里,二者是难以相容的。其实,从资本论问世起到今天,不论在社会主义的政党以内或以外,类似的情况都一直存在着。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不能统一的、似是而非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程度以及造成了不同的现实后果罢了。二、科学社会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根本区别在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第二国际中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就已经不能用“似是而非”来形容,毋宁说,他们是从根本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比如修正主义就公开质疑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质疑”资本论的科学性问题工而究其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和轻视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这一点和考夫曼一样。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呢?如果我们看过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就会得到答案。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空想社会主义,第三部分主要讲科学社会主义,中间的第二部分却主要讲哲学方法使空想社会主义转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方法。社会主义科学性的秘密就藏在这第二部分中。恩格斯在这部分明确总结道:”由于这两个发现(指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引者注),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而这两个发现的哲学基础就是恩格斯提到的“现代唯物主义”,即唯物辩证法。显然,关于“什么是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走的是基于辩证法的理解道路。然而,伯恩施坦选择的却是基于非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理解道路。伯恩施坦就曾公然否定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对其持有与恩格斯非常不同的理解。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东西,“完全没有倾向的''东西,而社会主义运动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所以社会主义不是科学。他说:“社会主义作为战斗的运动不可能完全没有倾向地对待科学。那么,那种“不偏不倚的科学”在伯恩施坦头脑中到底是怎样的呢?在科学社会主义怎样才是可能的一文中,他写道:“如果我们严格地表达科学这一概念,那么,科学仅仅是经过系统整理的知识“只要一种学说体系的前提和目的包含着超出无倾向性认识之外的因素,那么科学的形式就还不能使它成为科学。而社会政治的理论恰恰通常是这样,社会政治的学说则始终是这样。”他甚至说:“没有一种主义是科学。而社会主义是关于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的学说,因此它的特征恰恰缺乏严格的科学证明。”仅通过所引的这些观点,我们就能看出伯恩施坦的认识方式是明显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其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从定义出发考察客观事物。伯恩施坦先想到的是给出“科学”的严格定义,然后据此来衡量和判断一个对象(比如“社会主义“)是不是科学,而不是从实际的现实运动出发。正如伯恩施坦强烈地反对黑格尔一样,黑格尔也肯定会强烈地反对伯恩施坦对“科学”的这种把握。因为,黑格尔认为这种关于“科学”的定义,这种“经过系统整理的知识”,这种“建立在积累起来的知识之上的“科学,是“一种不配被称之为科学的知识堆积关于这一点,黑格尔辩证法的学生马克思恩格斯想必也会认同黑格尔。第二,陷入自相矛盾。若按照伯恩施坦的科学观,则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因为它有科学的形式,即“经过系统整理的知识”。但是,他接着又认为仅仅具备科学的形式还不一定就是科学的,因为科学的真理是“无倾向性”,而社会政治的理论和学说(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学说)都无法保证这一点,言外之意即:它们都不是科学。此即与上一句矛盾。伯恩施坦混乱科学观的自相矛盾之处就是:本来是用来定义“科学''的形式,现在却无法定义“科学了;而自认为能够定义“科学”的,比如“无倾向性。却又没有固定的形式。读者因此被迫陷入一个他所制造的语言的窠臼,思想也跟着陷入混乱。总之,这是明显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反对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第二部分,就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与辩证法做过简要的论述。首先,他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有局限性的。“这种考察方式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把研究对象看作是孤立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因此并不真正符合到处活动着、联系着的现实情况。其次,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会使思维自己终将陷入矛盾之中。恩格斯说:“形而上学的考察方式,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伯恩施坦对“科学”的形而上学定义就是这样的,它在应用中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再次,辩证方法才是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恩格斯说:“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意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也正如列宁所说:“辩证方法是要我们把社会看做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的。”总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正是来自于掌握辩证方法唯物辩证法。关于科学,伯恩施坦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别,根本在认识论的差异。正因为伯恩施坦不接受或背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方法,即不懂和排斥辩证方法,所以无法做到统一地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而是机械地区别看待科学与哲学,并且还捧科学而贬哲学,才使得他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相去甚远,并给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事业和革命事业带来极不利的影响。伯恩施坦自己也说过“在认识论方面我是门外汉”17这样的话。如今看来,他确实不像在自谦,也道出了自身问题的关键所在。三、资本论: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的争论时至今日,学界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评几乎盖棺定论,但伯恩施坦式的科学观却并不少见,关于资本论到底是一部科学著作还是一部哲学著作的争论竟还有市场。这个争论看似归属于另一个重大的学术争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但在我们看来,其实质仍与考夫曼和伯恩施坦的问题一样,还是在于人们能否理解或接受辩证法既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也包括马克思的辩证方法。然而,当今学界似乎并没有从以往的历史经验和讨论中获得比较一致的理解。资本论是科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关于这个问题,最近较有代表性的讨论发生在高超、曲达、白刚、张旭、常庆欣、雪婷等学者之间。高超认为资本论从形式和实质上都是一部科学著作,不是哲学著作。首先,他认为资本论在形式上具备科学特征。因为,科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然的数学化”,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使用数学比率对“剩余价值理论”做了数量化处理。其次,他认为资本论在内容上也具备科学特征。这种内容上的科学特征是以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内容为核心的,言外之意即:科学首先得是学科。而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研究领域,资本论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明确了该学科的基本问题“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并解决了这一其他著作未能解决的问题,故算得上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最高峰”,因此它无疑便是科学。另外,和伯恩施坦类似,他在哲学与科学之间更加偏爱科学,认为学界对资本论的哲学阐释应该有度,不能越界。因为,他认为“哲学著作''与"具有哲学价值的著作''是两码事。如果一本书是“哲学著作”,即意味着“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应是世界的本原、认识的来源、真善美的标准等问题:如果一本书是“具有哲学价值的著作”,即意味着它在宽泛的意义上触及和呈现了“某些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这样看,他认为资本论并不是一本标准的哲学著作,所以,对资本论的哲学阐释只能在后者的限度内进行,而不能超出这个限度进入前者的范围,否则,“要么是不恰当的,要么是无意义的。”他还认为:“将资本论阐释为哲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阐释者默认资本论科学价值的弱化。”可见,资本论是科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在他这里,归到底是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而他显然更偏爱“科学”。在他的认识中,哲学与科学是相分离的,是一对几乎相互独立的、此消彼长的概念。张旭、常庆欣也认为资本论不是哲学著作。但他们并未从科学与哲学相对立的角度,而是从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相对立的角度去考察问题。他们认为学界对资本论的哲学化解读“使马克思退回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水平”,且主要批判那种“主张资本论是一种存在论的论证”,认为这种论证是一种较典型的将资本论哲学化的做法。他们反对“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辛苦地实现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还原为某种抽象的哲学称谓”,认为这些抽象层面的哲学术语的复述是“关于意识的空话”“无益的空谈”“有害的扭曲他们对此种“存在论的论证”很反感,从而似乎反感起一切对资本论的哲学化解读来,甚至认为:”说资本论实现了一种哲学革命的观点不仅完全站不住脚,而且还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造成很大的理论伤害。''他们认为那些哲学化解读没有真正回答“新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关系”的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资本论是一部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但不是一部哲学著作。在我们看来,对资本论哲学的某种不太符合马克思真意的解读,引起了对资本论哲学不太擅长的人们的迷惑以及反感。因此,这两者双方都存在问题,且问题都与马克思的哲学有关,前者主要是误解,后者主要是不解,不解资本论的哲学实质与哲学革命。在不解的人看来,与其强调资本论哲学方面的成就,不如强调它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成就,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学方面的成就更客观也更高。可见,在他们那里,资本论的哲学与它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相分离的两个东西。针对以上两种批判资本论的哲学阐释的观点,学界均有与之相对的回应。比如曲达、白刚均不认同高超重科学轻哲学的思路,认为他割裂了科学与哲学。他们都认为应该在“哲学与科学相统一''的意义上理解资本论。雪婷不同意张旭、常庆欣对资本论哲学的理解,认为“资本论所构建的新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他们“不理解资本论的方法与唯物史观之间的真实关系”。尽管我们认同上述回应文章的结论,但认为这些文献中对“科学与哲学的统一关系''以及“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的论证分析终究还是笼统和模糊的。综观上述论争,正如在伯恩施坦那里所发现的一样,我们会发现:在认识“哲学与科学的统一”这件事上,一些学者至今依旧显得为难。这至少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辩证法的误解导致轻视辩证法、轻视哲学。在高超的论证中,他就显示出想把辩证法、思辨从哲学中驱赶出去的意图。比如他认为“辩证法绝不能与哲学思维方式画等号,“作为学科的哲学也不必然是思辨的,“对辩证法和,抽象力的运用都不能说明资本论是哲学思辨的结果,他所理解的辩证法仅是指哲学中的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哲学自身,认为辩证法既不等于哲学,哲学也不等于辩证法,认为运用辩证法并不是在做哲学思辨。显然,他的这些观点和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相去甚远。在黑格尔与马克思那里,有这么一种结论是成立的: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是统一的,是一个东西。也正因为他没有理解辩证法,所以他才看不到这种统一,于是将理解的希望寄托在自然科学身上。殊不知,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也离不开辩证法,不理解辩证法便会导致误解自然科学。第二,对自然科学的误解导致迷信自然科学、迷信科学。一些学者眼中的“科学,基本等同于“自然科学,他们毫不掩饰地认为自然科学的特征就是科学的特征。但是,这个结论根本上是值得商榷的,在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时,它只不过是一种迷信。比如,高超认为马克思使用了数学比率来表示自己的“剩余价值率''公式,因此实现了资本论核心理论的数学化,于是使其在形式上具备了“科学的核心特征”自然的数学化。他认为“数量化使,被剥削程度'变为'剩余价值率',使剥削学说成为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但在我们看来,这是非常表面的观点,既误解了数学,也误解了数学化。其实,数量化并不等同于数学化,公式化也并不等同于数学化。许多学科都能够运用数量化、公式化手段,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但它们显然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也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而且,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数学尤其是现代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十分复杂且紧密的,这一点已经由数学的发展史(尤其是集合论的发展史)所证实。概言之,当今学界对资本论是科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的争论,反应出这样一种事实:仍然有人轻视和不理解辩证法(黑格尔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正如考夫曼和伯恩施坦一样,因而仍然无法正确把握哲学与科学的统一关系,进而也就无法理解资本论及其“科学性与哲学性的统一:综上可知,马克思资本论的“实际方法”是指唯物辩证法。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理解仍然不够,其中主要表现为对辩证法的重视和理解不够。这便要求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理解辩证法(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因为这对于我们理解资本论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关系、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以及理解资本论科学性与哲学性的统一,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认识统一关系方面确实存在困难,那么我们可以求教于马克思哲学的老师黑格尔哲学,充分吸收黑格尔的哲学资源。因为,辩证法对各种统一关系的把握,表现为思维的一种抽象统一能力,实际上是德国观念论的传统。这一传统曾被黑格尔称为是“真正德国气派的他还把将思维的这种抽象统摄能力阐发到相当高度的雅各波墨看作是“第一个德国哲学家”,称:尽管“他的表达方式是粗糙的”,但较前人而言具有更加“深邃的心灵”。黑格尔赞赏波墨道:“最深刻的理念才能把最绝对的对立面统一起来.这是一种极其粗野的内心努力,要把形态上彼此极不相干的东西捆绑在一起。他以坚强的精神把对立的双方面结合起来,并在这种精神中打破全部对立的意义,即双方所具有的现实性形态。”附参考:资本论的辩证法摘要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体现在马克思对经济过程的描述之中,只有通过分析经济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才能对其加以理解和把握,忽视辩证法只能导致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误读。资本论起始于对商品的分析,通过呈现“价值形式”的演化过程,马克思提出了价值规律理论,阐述了货币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转化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中,资本通过销售商品而实现剩余价值并实现资本的积累和扩大;上述过程最终合并为一个整体的更为具体的形式,即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由此提出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资本论的结构是一个理论模型的等级序列,体现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辨证结构。面对质疑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和剥削理论的声音,有必要从这种辩证的结构出发,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进行理解和辩护。关键词资本论;辩证法;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剥削Ol资本论的结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辩证结构也许最应该被视作一个理论模型的等级序列,即从表征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基本社会形式的极为抽象的模型逐次逼近,升华至关于这个社会的更加完备、细致的模型。1这个想法就是用更为抽象的模型去解释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物,并且说明它的运行是如何产生复杂的功能,从而在我们将这些特征整合进理论中时,能够构造出更为丰富的模型,能够更接近可观察现实的其他方面。然而,那些更为抽象的模型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变得更不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对马克思而言变得更加现实,因为它们更接近隐藏于外在表象后面的本质。马克思的理论朝着一个能够反映经验事实的具体细节的模型发展,但是他并未把经济理论或者理论模型仅仅看作是总结和预测观察结果的工具,马克思理论的任务是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结构。更为抽象的模型的功能是透过复杂的表象,从基本生活形式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所引起的内在趋势去理解基本的社会形式。一种辩证法只有在分析具体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时,才能被恰当地理解或评估。要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叙述的辩证法,不能离开经济分析细节。为了使我所讨论的马克思的方法更加具体,我将尝试简单地描述马克思的理论,强调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和相对价格理论分析路径。忽略马克思的辩证法会导致对其经济学理论的误读和无根据的指责,正统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对这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普遍误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一种辩证法只有在分析具体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时,才能被恰当地理解或评估。要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叙述的辩证法,不能离开经济分析细节。为了使我所讨论的马克思的方法更加具体,我将尝试简单地描述马克思的理论,强调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和相对价格理论分析路径。忽略马克思的辩证法会导致对其经济学理论的误读和无根据的指责,正统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对这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普遍误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资本论起始于对商品的分析。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是满足人类需求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他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和交换价值(以一定比率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社会能力)。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最为基本的模型做了如下假定: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即生产某种特定使用价值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成正比。这便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规律4这个模型是非常抽象的。实际上,它是一个基于私有财产的商品生产模型,假定市场完全竞争,生产对劳动成本的变化极度敏感,但是有意忽略了除劳动之外的所有生产成本的影响,并且把所有商品视作可自由再生产的。5注马克思的最终目标是解释从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现的与该模型产生的最大的系统性偏离,方法是运用模型来解释产生偏离的因素。价值规律不是一种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所有表面复杂性的一般相对价格理论。正如马克思明确提出,他的辩证法要求不能在如下意义上试图创造这样一个理论:“如果想一开头就,说明一切看似与规律矛盾的现象,那就必须在科学产生之前把科学提供出来。”“如果我想把所有这一类怀疑都预先打消,那我就会损害整个辩证的发展。”6采用他的简单模型,马克思接着提供了一个冗长的“价值形式”说明,目的是要表明在一个符合模型的社会中,“普遍的价值尺度”这一需求是如何自然地出现的,从而“追溯货币形式的起源''并消除喷币的谜”。将依据货币进行交换引入模型之后,马克思为自己安排的任务是解释货币如何变成资本,也就是说,货币如何在被投入流通过程之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本家交换货币主要是为了两样东西: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只是资本家从他们购买的物品中获取使用价值的过程。8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涉及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价值的增殖,因而(根据价值规律)涉及蕴含在商品中的价值或者劳动时间的增加。这是怎么发生的呢?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已经消耗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它不是在劳动过程中增加,而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劳动力的价值是提供给工人以工资来购买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时间本身,它融入到产品之中并通过在劳动中消耗生产资料而增加到现有价值中。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能够增殖是因为工人的劳动时间超出了他们的工资所对应的劳动时间。换句话说,资本扩张是因为工人们只用了每天的部分时间去再生产他们的劳动力的价值(这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必要劳动'')并将剩余时间用在了(没有报酬的)“剩余劳动”上面。9资本能够从工人身上抽取剩余劳动,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大部分生产资料为某一阶级所有,因此资本家在与人数众多的阶级议价时具有决定性的优势,后者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在挣取比他们劳动所创造价值少得多的工资的情况下获得工作机会(以维持生计)。10马克思转而通过展示在特定发展阶段下,社会生产力只有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才能够被有效使用并进一步发展,唯物地解释了这个历史事实。11因为在劳动过程中,花费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不能增殖,而花费在劳动力上的资本能增殖,马克思就将前者称为“不变资本”(c),将后者称为“可变资本”(v),12注将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称为“剩余价值”(三)。1引因此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就是资本的价值从v+cv+c+s的增殖过程。U4基于他的第一个抽象模型,马克思现在说明了价值如何以货币形式表达自身,以及经过简单商品生产的特定历史变化,货币是如何转变为资本的。马克思将模型解释过的因素融入模型中,得到了一个不太抽象的模型,新的模型与资产阶级中社会可观测到的现实更为相似,并且有可能解释更多这样的现实。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运用它对劳动的优势来尽可能地提高“剩余价值率”(s/v)。15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延长劳动时间(创造马克思所谓的“绝对剩余价值”)和减少工资这种劳动成本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创造马克思所谓的“相对剩余价值”)。16马克思通过资本创造绝对剩余价值的趋势,来解释资本已经把工作日延长到了非人的程度,并且讨论了依法开展限制它的政治斗争"17马克思通过制造相对剩余价值的趋势,解释了劳动分工和引入机械劳动时的资本扩张。18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也趋向于积累,趋向于将社会权利集中在有产阶级手中。马克思描述了这个趋势,探讨了它在人口增长和失业方面的显著影响。19至此,马克思只关注于资本对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论的第二卷,他转向资本的“流通”,即资本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以及资本通过将收益再投资“再生产”自身这一补充性过程(thecomplementaryprocess)。马克思用剩余价值在“生产”和“实现”两个环节的条件上的“分歧”,尝试解释困扰资本主义的贸易周期和周期性危机。20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将他的生产模型和剩余价值实现模型合为一个“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整体的更为具体的形式”的模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21。他揭示了剩余价值在资本那里如何表现为利润,讨论了将利润划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并且揭示了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地租的。马克思对利润的讨论包括他著名的(尽管经常被误解)“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22,及他对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关系的讨论,使马克思能够构造比第一个模型中的“价值规律”更为复杂的相对价格理论。2引02价值与生产价格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的货币通过生产实现扩张,取决于可变资本的数量(V)和剩余价值率(sv),前者使劳动运转,后者与企业有关。但是,没有资本家会直接对这些数量感兴趣。原因之一是资本家感兴趣的是实现的剩余价值,而不是生产的商品。他们关心的不是剩余价值相对于生产它所花费的工资的比例,而是剩余价值同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成本价格”一即投入的总资本(v+c)的比例124o这个比率(sv+c)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利润率在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注意到,即使假设s/v在所有产业中都是一样的,但是利润率在不同产业中也会不一样,因为不同的生产技术要求不同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cv,马克思称之为“资本的有机构成”)。25由于剩余价值取决于可变资本而不是它的成本价格,因而c/v较低的产业(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将会比c/v较高的产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率。1261但是,利润率之间的这种差异,只有在我们假定资本家们无法在不同产业之间转移投资,即假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只存在于每一个产业内部而非不同产业之间的情况下才能保持下去。在第三卷中,马克思丢弃了这个不现实的假设,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资本主义模型。27他认为,因为竞争的存在,资本家销售产品所实现的利润率与他们生产的利润率有系统性的差异。如果在竞争条件下,我们设想低c/v的产业努力生产出的所有剩余价值,那么我们会看到较高的利润率将吸引从高c/v产业转移出来的投资,导致低c/v商品供过于求(将会以低于它们的价值被卖出),而高c/v商品供不应求(将会以高于它们的价值被卖出):竞争将使得剩余价值在所有产业之间公平分配。按照马克思在第三卷中发展的模型来看,这实际上就是现实发生的情形,“不同生产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28。这当然会对商品的相对均衡价格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在第三卷的模型中,高c/v商品“高于它们的价值被卖出的比例同(低c/v商品)低于它们的价值被卖出比例相同”。因此,商品的价格不是与它们的价值(成本价格和生产的剩余价值之和)相一致,而是与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率之和相一致,“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129J传统悠久的新古典主义批判家(从1896年的欧根冯庞巴维克开始)无视马克思在第一卷中的警告“平均价格不直接与商品中价值的大小相一致”,认为第三卷的理论不是将一个基本不连贯的东西引入马克思的体系,就是相当于马克思在第一卷和第三卷之间对其做了一个基本的修订。关于修订或者马克思部分改变其观点的猜测,最终都有力地被他的文本所驳倒。第三卷的理论不仅在第一卷中有暗示,而且它早在马克思5年之前的通信中就己详细展开。在剩余价值理论,甚至在大纲(早于第一卷约10年)中就多次提到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130然而,只有当我们忽视了马克思理论的辩证结构,并且将价值规律误解为发展成熟的相对价格理论时,认为“第一卷与第三卷是不连贯的“这一指责才说得通。第一卷和第三卷未给我们矛盾的价格理论,而只是商品交换模式有所差异,一个更加基本和抽象,另一个更加复杂且接近于表象。马克思的确坚持生产价格“依赖于''和"规定于”,甚至是“决定于''价值,并且生产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只是“表面上''与价值规律相矛盾。31通过这种方式,他认为价格可以从价值中“发展”出来,以价值规律开头的辩证理论可以解释实际资本主义中引起价格与价值相偏离的因素。32一个专注于相对价格理论而排斥马克思其他关注点的经济学家可能会觉得他的价格理论研究路径复杂而且拐弯抹角。然而,对马克思思想不连贯的指责,只是缘于对他观点的误解。对马克思更为中肯的一个指责是说他在第三卷中的理论本身是有缺陷的。马克思明确打算把商品的价值“转换”或者"转型”为价格,而且他意识到这么做会遇到困难。3引但是马克思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转型难题”。在资本论中,他看似既主张在一个经济体中商品的总价值与它们的总价格相等,又认为总的剩余价值与总的利润相等。34第一个提出“转型难题”解决方法的路德维希冯伯特科维奇(1.UdWigVOnBOrtkieWiCZ)称,我们不能同时接受上述两个观点。此类观点确有见地,即马克思第三卷中的理论看起来是有缺陷的,为完善这个理论进行必要的修订时不要求完全放弃第卷中的价值分析。但是,这些修订在多大程度上使得价值分析变得没有意义,因而使得放弃这个更为明智的问题仍然存在着意见分歧。但是,在这里不可能将"转型''的思考与其他关于马克思价值分析方法优缺点的问题分离开来。3503价值规律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价值的分析是从两个主要观点出发的。第一,马克思的“价值定义”: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量。36第二,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时间(根据它的价值)决定。37这些观点已经被普遍误解。首先,它们绝不是规范性的或者“评价性的”观点。马克思并不认定劳动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38他的价值规律不是关于“公平价格”的理论。马克思也不认为人们有权享有他们的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衡量),或者商品应该根据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39他不认为未来社会中的商品会按照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也从未提出它们应该这样被交换。40价值规律是关于经济科学的一个命题,是用来解释资本主义所实际发生的一切。但是,正如我们所见,它不是资本主义的相对价格理论,而仅仅是基本的并且极为抽象的商品交换模型的假设有了它,马克思的辩证理论才开始展开。41一旦理解了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就可以忽略绝大多数对马克思所谓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传统反对意见。42一类反对意见是所谓的价值规律的“反例”,即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并不明显地与它们的劳动成本成比例。43有些例子似乎依赖于对社会必要劳动和实际劳动消耗的混淆(比如庞巴维克所举的在家中进行针织工作温馨却低效一例)。其他交换的例子要么在马克思看来根本不算作“商品”(如未开垦的土地或其他“自然的礼物要么是不能自由再生产的其他东西(如地位、绘画和其他“稀有商品”),而马克思的简单模型则假定所有商品都是可以自由再生产的。44尽管新古典主义批评者已经认识到此类例子无法真正“反驳”马克思的价值规律,马克思的价格规律也并不打算包括它们,但也许是为了使人们关注自身价格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优势,因此他们仍经常性地进行此类举例。45马克思将原始模型限定在可自由再生产的商品之中,由于他将这种商品的生产看作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首要经济形式,因此将商品交换规律当作理解社会形式的基础,在这种形式中,土地、稀有商品等也可以成为交换的对象。马克思因而有意避开了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