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444899       资源大小:21.1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

    附件2: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决策部署,全力提升惠州制造业发展能级,推动我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特制定以下措施:一、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落实省级奖励“新升规”工业企业的政策。对惠城、惠阳、大亚湾和仲恺“四个区”的首次“新升规”工业企业市级奖励4万元,对“四个区”首次“新升规”当年产值超1亿元(含)且次年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市级奖励4万元,各县(区)配套奖励政策自行制定。对当年新投产当年上规纳统的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水平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二、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给予100万元经费配套。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年度评价结果达A、B等级分别补助50万元、30万元。对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在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基础上,按比例给予最高50万元研发费后补助。市级对首次进入高企培育库并获得市科技局推荐申报高企的企业每家奖补5万元,对通过国家高企认定的企业每家奖励10万元。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有效期内整体迁入我市的规模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300万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市级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总额不低于500万元的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金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对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且首次通过运行评价达到合格以上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三、支持企业提质创优对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80万元和40万元。对新获省级工业设计赛事钻石、金、银、铜奖(含品牌(企业)奖)的作品,每件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和8万元。对同一企业同一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按最高奖励级别对企业或单位进行一次性奖励,不重复奖励。四、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工业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方向,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市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申报省、市级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对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企业新购置生产设备总额(不含税)不低于7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含税)不超过20%进行奖励;对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不低于500万元且新购置生产设备总额(不含税)不低于400万元的技改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含税)不超过30%进行奖励。五、支持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质焕新鼓励食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医药制造等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市级每年安排6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新购置生产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金额不少于200万元的智能化、高端化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按照其不超过实际签订合同金额50%(含)的比例予以奖补,单个企业单个项目当年享受奖补资金上限为20万元。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优先支持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融资项目。六、支持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市级对新获评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当量值)以上、工业产值4亿元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度下降10%以上且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2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下降3个点再奖励20万元,最高100万元;对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七、支持降低用电成本全力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切实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制造业企业用电。为低压小微企业全面建设外部电力接入工程,无需用户投资外部电力接入工程。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户采用低压接入。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转供电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推动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省级以上工业园纳入省“转改直”试点示范项目,减少供电层级,降低制造业企业用电成本。严控新增转供电,新建工业园区在源头上实现供电直接抄表、服务到户。八、支持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充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协调推进。支持我市商(协)会组织举办有50家以上(含50家)制造业企业参加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且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或作为指导单位的,市级给予主办方每场2万元补助。支持制造业企业成立销售公司对其产品专业化销售,对在惠注册的制造业企业2024年(含)之后成立销售公司对其产品专业化销售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部分按照5%。给与奖励,单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九、支持企业引育产业人才对新入选国家、省重大人才计划的人才和团队给予1:1配套支持(市级配套支持最高100万元);对牵头组建且获评省级产业创新人才联盟(集聚中心)的企业(单位),奖励100万元;对首次获评省级制造业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的个人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将企业入选国家、省级重大人才计划情况列入市级技改资金项目评审、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等评审、评价评分体系的加分项(最高加10分);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奖补资金与引才成效挂钩,对拥有入选国家人才计划人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入库。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高效、惠企政务服务。重点支持保障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项目,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用能、融资等成本。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信贷和中长期贷款指标比重。建立重点制造业项目投融资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提供优惠利率,提高审批效率。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上市企业设立财务公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合理降低担保费。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及各有关部门要按分工将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到企业,落实情况于每年12月底前报送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市政府对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的县(区)、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实施问责。企业如同时符合省、市其他扶持政策同类优惠条件的,除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优惠措施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执行。本措施奖励资金,除明确由市财政承担外,其他条款按市、县(区)现行财政体制收入分成比例分级承担。本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月日。附件政策内容工作分H序号政策内容责任单位一、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1.落实省级奖励“新升规”工业企业的政策。对惠城、惠阳、大亚湾和仲恺“四个区"的首次''新升规”工业企业市级奖励4万元,对“四个区”首次“新升规”当年产值超1亿元(含)且次年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市级奖励4万元。各县(区)配套奖励政策自行制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县、区政府(含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下同)2.对当年新投产当年上规纳统的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县、区政府3.对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水平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县、区政府二、支持制造业企业4.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给予100万元经费配套。市科技局、财政局5.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年度评价结果达A、B等级分别补助50万元、30万元。市科技局、财政局6.对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在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基础上,按比例给予最高50万元研发费后补助。市科技局、财政局7.市财政对首次进入高企培育库并获得市科技局推荐申报高企的企业每家奖补5万元,对通过国家高企认定的企业每家奖励10万元。市科技局、财政局,各县、区政府8.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有效期内整体迁入我市的规下、规上工业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300万的一次性奖励。市科技局、财政局,各县、区政府9.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级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10.市级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总额不低于500万元的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金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序号政策内容责任单位技术创新11.对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且首次通过运行评价达到合格以上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三、支持企业提质创优12.对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13.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80万元和4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14.对新获省级工业设计赛事钻石、金、银、铜奖(含品牌(企业)奖)的作品,每件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和8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四、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15.鼓励工业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方向,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市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申报省、市级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对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企业新购置生产设备总粳(不含税)不低于7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含税)不超过20%进行奖励;对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不低于500万元且新购置生产设备总额(不含税)不低于400万元的技改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含税)不超过30%进行奖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序号政策内容责任单位五、支持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质焕新16.鼓励食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医药制造等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市级每年安排6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新购置生产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金额不少于200万元的智能化、高端化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市级按照其不超过实际签订合同金额50%(含)的比例予以奖补,单个企业单个项目当年享受奖补资金上限为20万元。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优先支持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融资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六、支持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17.市级对新获评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18.市级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当量值)以上、工业产值4亿元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度下降10%以上且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2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下降3个点再奖励20万元,最高10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19.市级对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20.市级对获得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七、支持降低用电成本21.全力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切实保障重点产业粮供应链制造业企业用电。市发展改革局、供电局,各县、区政府22.为低压小微企业全面建设外部电力接入工程,无需用户投资外部电力接入工程。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户采用低压接入。市供电局,各县、区政府23.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转供电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推动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省级以上工业园纳入省“转改直”试点示范项目,臧少供电层级,降低制造业企业用电成本。市发展改革局、供电局,各县、区政府序号政策内容责任单位24.严控新增转供电,新建工业园区在源头上实现供电直接抄表、服务到户。市发展改革局、供电局,各县、区政府八、支持企业开拓市场25.鼓励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充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协调推进。支持我市商(协)会组织举办有50家以上(含50家)制造业企业参加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且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或作为指导单位的,市级给予主办方每场2万元补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26.支持制造业企业成立销售公司对其产品专业化销售,对在惠注册的制造业企业2024年(含)之后成立销售公司对其产品专业化销售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部分按照5%。给与奖励,单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县、区政府九、支持企业引育产业人才27.对新入选国家、省重大人才计划的人才和团队给予1.l配套支持(市级配套支持最高100万元)。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28.对牵头组建且获评省级产业创新人才联盟(集聚中心)的企业(单位),奖励100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29.对首次获评省级制造业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的个人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30.将企业入选国家、省级重大人才计划情况列入市级技改资金项目评审、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等评审、评价评分体系的加分项(最高加10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31.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奖补资金与引才成效挂钩,对拥有入选国家人才计划人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入库。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序号政策内容责任单位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32.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高效、惠企政务服务。重点支持保障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项目,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用能、融资等成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府办金融发展科、发展改革局、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局、能源和重点项目局、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供电局,各县、区政府33.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信贷和中长期贷款指标比重。建立重点制造业项目投融资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提供优惠利率,提高审批效率。市府办金融发展科、工业和信息化局,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总局惠州分局,各县、区政府34.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上市企业设立财务公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合理降低担保费。市府办金融发展科、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注:责任单位栏中行两个及以上单位的,加Il的为率头单位。

    注意事项

    本文(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