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型塑料有了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1449348       资源大小:1.74MB        全文页数:1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型塑料有了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doc

    *新型塑料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单位:*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一节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2第一节总述及工程概况2第二节现场概况2第三节施工管理目标2第三章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要求4第一节工程测量方案4第二节桩基工程施工方案10第三节土方工程11第四节基础施工方案17第五节主体结构模板工程22第六节钢筋工程24第七节砼工程31第八节钢结构安装34第九节填充墙砌体工程35第十节装饰工程施工37第十一节门窗工程42第十二节屋面工程43第十三节脚手架工程46第十四节室外道路、排水管网施工50第十五节电气、消防及防雷工程54第四章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63第一节质量目标63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流程63第三节质量控制的原则67第四节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68第五节工作工序质量的控制内容70第六节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2第七节外墙淋水试验80第八节防渗、防水质量措施84第五章 安全文明目标及保证措施91第一节安全文明目标91第二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91第三节安全生产运行体系94第四节安全用电98第五节安全消防101第六节文明施工104第七节防止扰民及民扰措施108第八节环境保护措施109第六章 施工措施114第一节施工管理配合措施114第二节雨季、冬季及抗台风的施工措施118第三节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22 第一章 编制依据第一节 编制依据1 *新型塑料有限公司项目施工图纸。2 *新型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现场状况。3 现行的国家、行业、江苏省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及强制性条文的规定。4 现行的国家、行业、江苏省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5 现行的国家、行业、江苏省有关标准图集。6 公司ISO9002企业质量体系手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手册、环境管理体系手册、企业标准。7 我公司在历年来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及对各类商业建筑工程施工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及多年来积累的雄厚实力。8 本公司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管理等企业标准及规定制度。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第一节 总述及工程概况*新型塑料有限公司项目工程系由*新型塑料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的工程,位于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立基路西侧,总占地面积5526m2,拟建项目建筑面积为15509m2。工程概况序号项 目内容1工程名称*新型塑料有限公司2工程地址昆山市立基路西侧3建设单位*新型塑料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 /5设计单位*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6建筑面积15509平米7结构层数框架3层(局部5层)8工程性质工业厂房9招标范围*新型塑料有限公司项目1#、2#、3#、办公楼、门卫、配电房、泵房水池、厂区等10招标性质总承包招标第二节 现场概况场地处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立基路西侧,拟建场地已经过初步整平,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已经接到施工红线边缘,现场具备开工条件。第三节 施工管理目标一、 施工质量目标我们将严格按照我公司已通过的ISO9002质量标准组织管理施工,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江苏省有关质量规定进行质量评定,确保本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确保无渗漏,达到有关江苏省/昆山市政府部门颁布的质量规范要求。二、 施工工期目标确保本工程以240个日历天,完成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全部施工任务,并按招标文件中的要求完成各节点工期。 三、 施工安全文明目标1 全年实现“五无”,即无残疾、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负伤率控制在0.3以内,实现重大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2 争创“市级文明工地”的要求。四、 环保目标达到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要求。第三章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要求第一节 工程测量方案一、 工程定位控制测量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工程定位控制测量时注意以下几点:1 做好与业主的场地移交工作: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放样控制点建立首级控制点。2 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3 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复测。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以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4 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他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5 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6 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二、 工程平面放样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的平面放样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主体部分采用内控基点竖向投测。1 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1)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平面控制网点上进行平面投测。(2) 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3) 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利用控制网点直接向施工层投测。(4) 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2 主体部分采用内控基点竖向投测(1) 首层平面放线直接依据平面控制网,其它楼层平面放线,从首层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天顶法,投点仪器选用天顶垂准仪。在控制点上方架设好仪器,严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正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或原仪器附带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仪器从0°、90°、180°、270°4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2) 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2全站仪二测回)及边长量距(精度l/20000)。由观测成果作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若边长较差S±2.0MM,角度较差±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则记录不作归化;若边长较差±2.0S3.0mm,角度较差±12±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若边长较差S±3.1mm,±24,则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3 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1) 各楼层控制轴线的放样把控制轴线从预留洞口引测到各楼层上,放出轴线位置。每次传导时四个控制点必须相互复核,做好记录,检查四个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为止。(2) 柱、墙模板的放样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柱、墙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300mm 控制线。放双线控制以保证柱、墙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轴线,待柱墙拆除模板后把此线引到墙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3) 门窗、洞口的放样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笼上放样出窗门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放置窗体洞口成型模体。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4) 梁、板的放样待墙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用水准仪引测,立即在墙上用墨线弹出每层 +0.500m 线,不得漏弹,再根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100mm 控制线,如下图所示。 (5) 外墙大角的控制待外墙拆完模后,沿大角处向内各量出300mm,用经纬仪竖向放出通线,用以控制外墙转角模板位置,防止大角出现偏差。在大角模板的相应位置做出标记,待上层大角模板合模时,通线与标记一定要相吻合。如下图所示。(6) 楼梯踏步的放样根据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在实际位置两边的墙上用墨线弹出,并弹出两条梯角平行线,以便纠偏。如下图所示: 三、 标高传递1 在现场场地质比较坚硬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四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四个基准点既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不低于S1级水准仪,在建设方指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5mm(n为测站数)。2 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边柱向上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每单元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进行校核。3 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1) 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2) 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3) 当从±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4) 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4 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中高程每3 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标高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 ±3mm ,全高不大于 ±20mm 。四、 沉降观测控制1 浇筑基础或首层柱砼时,按设计确定的沉降观测点数与位置埋设好临时观测点,并进行首次沉降观测,整个基础浇筑完毕应不少于1次。到±0.000时,再按设计要求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并将高程引测量新观测点上以保持沉降观测的连贯性。沉降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和钢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观测,其闭合差应符合±5mm的要求,观测次数按设计或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执行。2 观测点的布置及做法:根据图纸上观测点的位置,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观测,观测点采用先浇筑后钻孔设置,如下图所示。3 沉降观测的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规范规定,基础做好之后每施工1 层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测绘院,按照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4 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1) 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甲方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如下:、 、每栋楼周围要布置两个以上水准点;且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m。、在厂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厂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m)。 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 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地下室基础施工阶段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 或N3 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1 层,临时观测点移上1 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1 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4) 统计表汇总、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定期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利用沉降曲线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5 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采用以下措施:(1) 固定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2) 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并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对水准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程变动造成差错;(3) 首次观测前到现场确定仪器安置位置和选定监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性水准点一起绘制一张沉降观测路线图,以便每次观测时按规定的路线进行;(4) 首次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其高程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以连续观测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各点的高程;(5) 作业时,观测员、记录员、立尺员三位一体,要基本固定且做到密切配合;(6) 每次观测结束后,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所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7) 根据沉降变形特征点处布点和大面积均匀布点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层均匀布设沉降观测点若干个。为便于长期观测,标志点用钢质结构,均设于墙柱内,每增高一层观测一次,计算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以便及时掌握平均沉降量和各点间差异沉降。第二节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1. 桩机就位桩机组装立杆竖架完毕后,检查桩机垂直、平衡,达到要求后,才能允许试运转。施工过程中如遇软弱地层应铺设路基箱板,基箱板铺设要横平竖直,桩机就位前,必须检查前垫板、后道轨,然后再稳妥行走就位。2. 管桩的起吊和运输(1)预应力管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运输起吊;(2)桩在运输和起吊时必须做到平稳,不得损坏,吊点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 起吊就位时,将管桩吊至桩机夹具中夹紧并对准桩位,将桩尖放入土中。3. 管桩就位将管桩外圆与桩位圆线对齐,对准桩位后误差不应大于10,然后再用2台经纬仪(一般距桩机远于15M)成90°夹角监测桩的垂直度。4、 管桩制作预应力管桩在具备资质的工厂订购制作,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和苏G03-200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标准图集规定。5、 管桩施工(1)根据设计桩身承载力及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本工程采用锤击法施工工艺。(2)桩位测量完毕并复核无误后,将桩机移至桩位并对准桩位。(3)桩机移至桩位后,通过桩机上仪表,将桩机调至水平,同时调节丝杆,修正垂直度,确保管桩就位时,桩帽、桩身、桩尖作轴向垂直静压。(4)桩机就位后,由桩机自行“喂桩”,将桩套入桩帽后,使桩帽、桅杆滑道、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然后收紧钢丝绳将桩身、桩帽一起固定在滑道上,使管桩中心对准桩位。(5)沉桩前应选择合理的施工顺序,防止桩体附近的土朝一个方向挤压,使最后沉入的桩难以沉入或产生一桩沉入、邻桩上升的不良现象。(6)接桩:本工程接桩采用焊接法,焊条选用E4303型。焊接完毕应清除焊渣,自然冷却10min并验收。第三节 土方工程一、 总体要求1、严格按照“分区、分层、对称、平衡、限时”要求进行开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快形成土方开挖工作面后,组织土方开挖。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见底覆砼”,在开挖至坑底时,砼垫层随挖随浇。3、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土的弹性效应有可能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并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二、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基础施工顺序土方开挖、修正、修平基槽验收浇捣混凝土垫层桩基验收、放线绑扎基础钢筋、柱插筋支基础模板钢筋、模板验收浇基础砼混凝土养防拆模及支撑砌基础墙回填土三、 施工部署及要求土方以一台挖土机进行开挖,利用场区内的环行临时施工道路进行外运,基坑土方开挖按照分层开挖,一次见底,预留10cm厚土层待人工修挖的原则进行开挖。整个工程基础完工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通过后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以及局部地下室边坑的回填。1 土方开挖要求(1) 、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基坑边坡随土方的开挖进行有效的放坡,以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强度。(2) 、基坑开挖现场进行有效的围护与隔离。(3) 、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挖随测标高。(4) 、开挖时在基坑四周开挖临时排水环沟,沟宽400*400,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水泵。由于场内无法推土,基坑开挖出的土方除了回填需要的现场尽可能留置一些外,须随挖随运出施工现场,为了确保土方开挖的进度,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运输车辆并提前联系好卸土点。(5) 、为减少坑底暴露时间过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垫层施工按区域随挖随施工。(6) 、局部地下室土方开挖局部地下室土方紧随基础基坑进行开挖,预先按施工图设计要求洒出土方开挖边线并留出人员操作空间位置,采用挖土机进行精确开挖,人工修铲,坑底设集水井抽取积水,见底即浇捣砼垫层。(7) 、施工机械不得直接在基坑边坡边上进行挖土操作。 (8) 、夜间施工,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照明工作,并注意电器的安全使用。(9) 、积极配合监测、监理工作,实行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提供的数据信息,在监理总包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基坑开挖方案和节奏,预防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 基坑验槽基坑开挖完毕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一般用表面检查验槽法,必要时采用钎探检查、或洛阳铲探检查,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验收、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四、 安全的技术措施1 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严格遵守各工种操作规程。2 夜间施工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光源,以保证夜间作业的施工安全。3 基坑四周必须设置可靠有效的防护栏杆,防护拦采用DN50钢管,高1.10m;栏杆油漆黄黑漆。基坑现场必须布置安全标语或警示牌,做到无违章。4 基坑开挖必须按规定要求施工,以确保基壁安全。5 基坑边1.5m以内严禁堆土或堆放材料,以防止基壁塌方事故。6 车辆进出派专人负责指挥交通及道路清理。确保现场施工道路要畅通、整洁,材料、构件不允许乱堆乱放。7 现场施工用电及临时用电,必须由工地专职电工持证上岗安装,配电线路架空拉设,不得私拉乱接。配电箱按规范做好保护接零和接地。禁止使用破损电线电缆。8 基坑深度超过2.0m时,基坑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0m的运输坡道,以便基础材料的运输。五、 减少噪音、灰尘污染措施1 在挖土阶段,挖土机、重载车辆,易产生噪音和灰尘污染。且基坑周边为生产厂区和居民楼。减少噪音、灰尘污染极为重要。2 我方在挖土前与业主及周边单位、居民协商,定出一个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时间段。我方在此时间段内进行挖土施工。3 出土时,我方组织足够的劳动力,沿出土线路清扫垃圾,保证路面清洁,减少灰尘污染。六、 桩顶处理用水准仪测出截桩面标高,并用红三角做好标记,按照图纸要求预制钢筋笼,下焊托板。未到设计标高的管桩,在截桩需提前报设计、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然后人工用錾子凿至设计标高。截断的桩头采用人工运到基坑外。七、 垫层砼施工1 垫层施工紧随挖土进行,垫层面标高用竹板板桩控制。垫层砼由固定泵管直接输送指定部位。2 需作动测试验的工程桩四周需包裹油毛毡与垫层隔离,以利进行工程桩动测试验。3 垫层设若干条盲沟与排水井相通,排水利用电梯井基坑和集水井基坑。4 混凝土垫层应随打随抹(面层撒1:2.5的水泥砂子),一次压光,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mm,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垫层上皮标高、厚度及宽度。5 垫层浇捣完成后,按测量方案,放出各条轴线,总承包会同监理、桩基施工单位根据轴线复核桩位,并编制桩位竣工图。6 动测前对桩顶进行处理,要求桩顶平整且无松动砼。动测试验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7 桩位竣工图和动测速报完成后,提请质监站进行桩基工程中间验收。八、 基坑土方回填1 土方回填的材料要求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3)淤泥和淤泥质土,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质量,在夯实(碾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或碾压)遍数。含水量过小,夯压(碾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围内。2 基坑回填土(1) 、基坑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2) 、当填方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和碾压密实。(3) 、当填方位于水田、沟渠、池塘或含水量很大的松散土地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或将淤泥全部挖出换土、抛填片石、填砂砾石、翻松、掺石灰等措施进行处理。(4) 、当填土场地地面过陡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形,阶高0.20.3m,阶宽大于1m,然后分层填土,以利结合和防止滑动。(5) 、回填土采用机械加人工配合进行,机械采用铲运机铺土,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一般尽量采取横向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自卸汽车作为装运土的主要工具,填土可利用汽车行驶作部分压实工作,行车路线须均匀分布于填土层上。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卸土推平和压实工作须采取分段交叉进行。(6) 、对于机械无法触及的地方采用人工补填、夯实的办法进行,施工人员采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土。填土应从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深浅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位移。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打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3 土方夯实的一般要求(1)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2) 、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3) 、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搓,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可取50cm、宽100cm。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重叠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4) 、土体逐渐沉落密实。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以填方高度的百分数计):对砂土为1.5%;对粉质粘土为3%3.5%。(5) 、压实排水要求(6) 、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7) 、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8) 、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4 回填土的质量控制与要求(1) 、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2)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小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3)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2取样1组;基坑和管沟回填每2050m取样1组,但每层均不少于1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4)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5)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见下表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桩基、基坑、基槽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础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准仪第四节 基础施工方案一、 模板工程1 底板模板(1) 、本工程电梯井较深,其内侧模板采用定型筒模,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由于其内模为四面吊模,在支模过程中主要考虑模板的平面、竖向定位的稳定性及模板的抗浮问题。其支模方法如右图所示:(2) 、基础底板上翻施工缝剪力墙抗渗部位均采用12对拉螺栓紧固,加焊50×50×4的钢板止水片,并在外墙抗渗部位施工缝安放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宽300mm,上、下端部弯折(30mm宽)向外墙迎水面。止水螺杆上焊接定位小钢筋,保证墙体厚度的准确。定位小钢筋外加设小木块堵头,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如下图。地下室其它部位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防水处理也同右图。2 墙、柱模板(1) 、在安装地下室剪力墙、柱模板前,应将砼接触面粘着的砼浮浆清理干净,在基底面上弹各部位的轴线及边线,检查无误后才能安装模板。钢筋砼墙和柱的模板采用15mm厚的优质木胶合板现场制安。剪力墙用经刨修平方正的60×80mm木枋作加固的竖向背枋,间距200mm,两边横向加固用钢管,间距400mm,并且地下室外墙等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处用14对拉螺栓扣紧双钢管锁牢,间距400mm,其它墙用14对拉螺栓加固。剪力墙的支撑钢管与其两侧的钢管脚手架连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支撑钢管间距1500mm。柱用经刨修平方正的60×80mm木枋作加固横向背枋,木枋两头用14对拉螺栓扣牢双钢管箍紧,四周均匀从底到顶300至400mm排列,柱截面单侧大于600mm时,柱中竖向加一至二排对拉螺栓,夹在双钢管中间,压紧木枋。剪力墙和柱的底边线外用1:1的水泥砂浆找平,以确保模板标高的统一,防止底部漏浆。(2) 、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和外壁剪力墙用带止水环的14对拉螺栓扣紧钢管锁牢。见右剪力墙支模示意图:3 梁、板模板(1) 、梁、板支模时,首先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并在柱上弹出水平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2) 、梁模主要由侧板、底板、梁箍支撑组成。当梁高大于700mm时,在梁中部加12道M12对位螺杆,间距为800mm左右。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的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再检查并调整标高。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和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当梁跨度大于4m时,在梁模的跨中起拱2至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4) 、梁板模安装好后,用水准仪复核好标高,在柱筋标出标高控制点,拉线检查,也方便浇混凝土时控制楼面混凝土标高。浇筑楼板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支撑是否稳定、牢固,复测标高,防止安装钢筋时,模板被压低,测量预留孔洞、梁、柱位置及截面尺寸;清扫楼面、梁底及柱头。(5) 、模板拆除、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可予拆除侧模。、底模拆除在以下时间进行:梁跨8m砼强度达75%可拆;>8m外为100%才能拆。板跨2m内,砼强度达50%方可拆除;2.0板跨8.0m,砼强度达75%方可拆除;板跨>8m,砼强度达100%方可拆除。悬挑梁砼强度达100%方可拆除;二、 钢筋工程1 基础钢筋工程(1) 、钢筋进场时,加强钢筋产品验证,同时做好原材料复试工作。(2) 、钢筋施工前检查各节点钢筋交叉关系,严格实行翻样制度,加强对钢筋翻样单的技术复核。钢筋表应根据施工图制定钢筋统一配料单,配料单中应绘出图纸中的钢筋形状和尺寸。在加工制作前,将钢筋配料单提交项目工程师审批,确保钢筋下料的准确。(3)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应预先弹线,必要时采用焊接的办法固定,排放时要注意弯钩朝向,不倾向一边,但基础双层钢筋网的下层弯钩朝上。为确保钢筋施工的质量,采用专业性的钢筋施工队伍,施焊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者。另外,还设专职检查员现场跟班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和实测。(4) 、钢筋的切断和弯折钢筋的弯折应符合GB50204-2002的规定。弯折时应在稳定均匀的压力下缓慢地进行,不得急扭或冲击。(5) 、竖向钢筋直径16mm的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板、梁和次要构件中直径大于16mm(含16mm)的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和搭接单面焊接接头;其它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6) 、钢筋绑扎采用20或22号铁丝,所需铁丝规格根据钢筋直径而定,并符合有关规定。应注意基础主次梁位置关系及梁钢筋锚固长度,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不得超过50%,柱、剪力墙钢筋与基础梁交接处设置定位筋,并加焊牢固,防止根部位移。(7) 、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根据设计厚度用1:2水泥砂浆制作50×50(厚度为保护层厚度)水泥块作保护层,垫块间距10001500,呈梅花形布置。基础底板为双层钢筋网,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1000,支架放于砂浆垫块(100*100,厚度根据保护层定)上。为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对双向受力钢筋必须每点绑扎。(8) 、现浇柱、墙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 0度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箍筋比柱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应用钢筋架成井字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轴线偏移。(9) 、钢筋接头要求: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应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允许百分率应符合:(10)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的搭接接头:受拉区25%,受压区50%(11) 、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制(12) 、钢筋和钢筋网的存放应将不同型号的钢筋标明并分别堆放,以便明确识别。钢筋应保持清洁并应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油脂、柏油、泥土、油漆、缓凝剂、滴下的砼以及盐或其他任何材料的污染等使砼与钢筋之间粘结受到损害。(13) 、所有材料应堆在木板或砼的支承上并覆盖好。离地面至少有150mm的净空,并以足够的支撑防止钢筋变形。2 墙、柱、梁、板钢筋工程(1)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应加设25垫筋;(2)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筋上;(3) 、板筋网四周两行每点均应扎牢,中间部分则交错扎牢;双向板筋则要求满绑。(4) 、双层钢筋网则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支撑凳;(5)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筋在下。三、 混凝土工程1 底板砼施工(1) 、本工程基础混凝土体积较大,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根据砼泵送时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点的前后布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砼的坡脚处,解决上部砼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砼的卸料点,第三道设置在中间,确保砼的密实。(2) 、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间歇时间,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一般不大于2h。(3) 、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般控制在550mm之内,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在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下插5cm,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的出现,确保砼质量。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4) 、砼试块和养护、砼取样必须在砼浇筑地点随机取样。、连续浇筑同配合比的砼,每1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当一次浇筑不足100m3时,取样

    注意事项

    本文(新型塑料有了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