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森林防火规划.docx
2024年森林防火规划前言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森林火灾由于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扑救困难,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生态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更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森林防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市区位于市区北部,林木种植以桂杉松为主,林产加工以多层实木胶合板、中纤板、刨花板为主,是市重要的林业产业集聚区。多年来,区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林火防范和生态安全,保证了当地重大或特别重大森林火灾零发生。随着气候环境不断变化,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复杂,森林防火工作面临更高挑战和要求。为切实解决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全面的森林防火体系,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需要编制森林防火规划。按照上级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部署,根据森林法、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条例、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市区白然资源局基卜前期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成果,编制市区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了“十三五”森林防火成效,分析了森林火灾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形势,提出了2023-2030年区森林防火的具体目标、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用以指导区森林防火工作,提升区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促进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第二节森林防火现状第三节“十三五”建设主要成效第四节存在问题第五节森林防火面临的新形势第二章“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思路第四节规划依据第五节规划范围及期限第六节规划目标第三章重点区域布局与施策第一节森林火灾风险等级第二节重点区域布局第三节区域特点和解决措施第四章重点任务第一节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建设第二节火灾隐患防范建设第三节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第四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第五节森林防火科技项目建设第六节林火阻隔系统建设第五章投资估算第一节投资估算第二节投资来源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加强投入保障第三节完善监督评估第四节加强宣传引导附表:附表1区森林面积、蓄积统计表附表2森林火灾情况统计表(2016-2022年)附表3区森林防火机构、队伍建设现状统计表附表4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现状统计表附表5区防火隔离带现状统计表附表6区森林火灾风险等级统计表附表7森林火灾隐患整治工程建设规划表附表8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工程规划表附表9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表附表10森林防火科技支撑能力提升规划表附表11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规划表附表12区森林防火重点建设一览表附图:附图1区位置示意图附图2区易燃树种及历史火灾分布图附图3区森林火险等级与重点区域布局图附图4区森林防火规划布局图(20232030年)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一、行政区划区位于市区的北部,辖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3个乡镇和胜利街道、钢城街道、门露街道、柳长街道、雀儿山街道、解放街道、雅儒街道、锦绣街道、跃进街道9个街道,共35个行政村63个社区。有皆阳1铜城tSrl、e»Jna.儿山i.MHSii.W*Jr三.ftJr图1区行政区划二、地理位置区位于市区北面,地处东经109°15'53109°32,22、北纬24°19'2024°35'30之间。东与城中区隔江相望、与柳东区接壤,南与城中区毗邻,西与柳南区隔江相望同时与柳城县接壤,北与柳城县接壤。图2区地理位置三、自然环境概况(一)地形地貌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东、西、北三面环山,为丘陵地,西南面为平原地。柳江在东西两面南往北回,环抱壶城之腹,形成河流阶地地貌与丘陵地貌迭加的特点。(二)气候特征区位于南亚热带北缘,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短不寒,光温丰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年四季气候宜耕,适宜林业生产。年平均温度19.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3;年平均降雨量为1555.2mm,雨量集中在49月份;区主导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全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三)水文水系柳江从区周边环绕而过。区柳江流域总长度约52公里,流域总面积约H平方公里,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四、经济社会概况据统计年鉴2022统计,区2021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48.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7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94.06%o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625.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4.7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1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52元。五、森林资源概况(一)森林面积蓄积根据区2020年度二类调查数据统计,区土地总面积29022.93公顷,林地面积9278.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628717立方米。其中:乔木林面积7022.26公顷、蓄积量55399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75.68舟、占活立木总蓄积量88.12%。(二)易燃树种面积蓄积区优势树种分为杉、松类、速生核、硬阔类、其他软阔、经济乔木、竹类、灌木。根据区各优势树种燃烧的难易程度,将枝树、杉类、松类划分为易燃树种。根据区2020年度二类调查数据统计,区易燃树种面积6539.74公顷,蓄积529913立方米,其中:速生核面积5808.63公顷,蓄积量425210立方米,分别占易燃树种面积蓄积的88.82%和80.24%;杉木类面积13.96公顷,蓄积量1364立方米,分别占易燃树种面积蓄积的0.21%和0.26%;松类面积717.15公顷,蓄积量103339立方米,分别占易燃树种面积蓄积的10.97%和19.50%o(三)森林可燃物载量根据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成果报告显示,区可燃物总载量为70.79万吨,其中活可燃物60.44万吨,占85.然,死可燃物10.35万吨,占14.6机可燃物载量最大的为沙塘镇,可燃物载量达到30.56万吨;其次为长塘镇和石碑坪镇,可燃物载量超过了14万吨;可燃物教量最小的为胜利街道,可燃物总载量仅为17.38吨。第二节森林防火现状一、历史火灾概况据区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统计,区2016-2022年发生的森林火灾7次,火场总面积累计为9公顷,其中2019年发生1起较大森林火灾,其余均为一般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在石碑坪镇2次(1次较大森林火灾)、沙塘镇4次和长塘镇1次;受害商品林总面积3.9公顷,无人员轻伤死亡,林木损失1.2万元,扑火经费4.3万元。在已知原因的起火因素中,人为因素占87.5%o在各种起火因素中,其他生产性用火6次、火源不明1次。二、防火通信指挥现状据区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统计,区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包括业务软件和防火指挥中心,建于2019年,属县级,用于森林火灾统计,设施状况良好。区设有1处防火指挥站,位于胜利街道。防火通信指挥系统有电台固定1个、电台手持30个、电台车载1个、VSat固定站1个、VSat车载站1个,vsat便携站1个,海事卫星1个、运营商1个、手持卫星电话数量1个、手持卫星电话使用卫星1个,属县级,林区公网信号覆盖率100机三、防火队伍建设现状据区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统计,区有半专业森林消防队5支,118人。其中,沙塘镇2支,52人;白露街道1支,16人;长塘镇1支,25人;石碑坪镇1支,25人。护林员共计35人,沙塘镇15人、白露街道2人、长地镇9人、石碑坪镇9人。四、防火基础设施设备现状据区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统计,区防火宣教系统有18个大型防火宣传牌.通信设备有卫星通信系统设备1个、短波超短波微波通信设备3部、卫星定位仪1个。蓄水池6个、无人机2架。自有物资储备库2个,有效库容360平方米。森林消防车9辆,大型机动灭火装备2台、便携手持灭火机具54个、低值易耗灭火工具430个。扑火设备基本集中在沙塘镇。五、防火隔离带和路网现状据区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杳统计,区防火隔离带总计83.6千米,其中自然阻隔带23千米,工程阻隔带37.6千米、生物阻隔带23千米。防火阻隔带分布在白露街道、沙塘镇、石碑坪镇和长塘镇,分别占2.4%.52.8$、28.1%、2.9%、19.8%。防火隔离带集中在沙塘镇,并且沙塘镇隔离带形式最全,涵盖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现有隔离带维护良好,林区阻隔网密度8.11米/公顷。林区路网391.31千米,泥土路面,汽车可通行,维护良好,林区路网密度7.12米/公顷。第三节“十三五”建设主要成效“十三五”期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火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林情,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机构和预案体系,积极抓好森林防火这个重中之重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伟大成果。2016-2022年区共发生森林火灾7次,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火灾面积控制在上级规定的范围内,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一、落实防火责任,火灾实现“双降”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指挥部成员及时做了调整,落实成员分管责任区,层层落实责任,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区、镇(街道办事处)两级政府签订了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镇(街道办事处)还将责任制指标落实到村,形成了森林防火工作区、镇(街道办事处)、村齐抓共管的格局。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区共发生森林火灾7起,受害商品林面积3.9公顷,同比“十二五”分别下降78.13$和68.8%,森林火灾维持在低水平。二、加大经费投入,防火设施完善“十三五”期间,区共投入防火经费180万元,其中用于各镇森林防火半专业队建设144万元;森林防火宣传10万元;固定防火宣传牌建设16万元;防火器材建设10万元。区森林防火半专业队达到5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配备较好,半专业队在扑救森林防火灾中发挥主骨干作用,使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严格火源管理,火灾隐患减少各镇(街道办事处)按照要求准时发布禁止一切野外生产用火的通告,野外用火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坚持野外用火审批制度,经批准的野外生产用火必须是在有组织、有责任人、有防范的情况下进行,五年来共审批炼山50多次,面积达6000多亩,没有发生炼山跑火现象。四、丰富宣传形式,防火氛围浓厚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影、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防火宣传,“十三五”期间区共发放宣传袋3万个,宣传手册2.8万本,张贴标语1万多条,挂横幅100多条,出墙报100多版,出动宣传车100多次,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有力地增强了村民的防火意识,提高了群众森林防火自觉性,营造了良好的防火氛围。五、狠抓培训演练,应急能力提升从提高综合素质着手,加强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生态事故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同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了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防范和处置林业火灾事故的临战技能,增强了实战能力。第四节存在问题一、火源管控难度增大部分地区森林与村庄相邻,林区社情、林情极为复杂,群众防火意识差,不按规定在野外用火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地区烧地埋、农作物秸秆及上坟点香烧纸等使用明火现象突出;平时进出山林游玩、野炊人员日益增多,增加了火源管控难度。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区发生火灾总计7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6起,较大森林火灾1起。起火原因包括其他非生产性用火、火源不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火灾是区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超过80%。二、防火队伍力量不足区属于市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按照森林防火队伍标准化建设要求需要配置专业森林消防队。目前区有半专业消防队伍5支,队伍总人数118人,平均年龄41岁,未设置专业森林消防队,防火人员不足,火灾发生时出现人员组织慢、到位慢情况。此外,防火设备缺少专业化管理维护,消防用具故障率高,扑火救援能力受到影响;消防人员年龄较大,扑火设备使用熟练度不够,扑火时费时费力,灭火战斗力和效果大打折扣。三、监测预警能力不强区没有瞭望监测系统和火险要素监测站,森林火灾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能力低,区护林员数量35人,人均管护面积为265.11公顷。护林员管护面积大大超过最适管护血积33.33公顷/人,且84%人员没有配备信息化个人终端,森林巡护人力和装备不足,预警监测覆盖面不够,监测预警信息传导较慢,一旦发生火灾,无法有效减少森林火灾造成损失,无法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第五节森林防火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近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土的绿色底色愈加美丽。森林草原资源发挥巨大生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森林草原火灾威胁着我国绿色成果的可持续积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预防森林火灾、降低森林草原资源火灾损害的安全屏障,是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安全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森林防火火工作,并将森林防火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纳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十四五”规划。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保障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据统计,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超过十二亿吨,其中约百分之八十为森林碳汇。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这要求减少一切有可能对森林造成损害的行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底”,要求森林防火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懈怠,全面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与水平,完成好森林防火灭火的各项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完成时代承诺。三、建设“壮美”的使命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赋予“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嘱托,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护好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森林防火作为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将随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急需补齐突出短板,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切实促进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壮美”和生态文明强区提供有力保障。四、打造林业强市的工作部署市“十四五”规划指出,努力将市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兴旺的现代林业和园林强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3%。区是市主城区之一,目前林地面积9278.8公顷,森林面积8481.4公顷,优势树种是杉木类、速生核、松类为主,属易燃树种。市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成果报告显示,区属南部森林火灾中风险区,该区域减灾能力以中低和低等级为主,地处低山丘陵地带,火灾扑救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较大损失。为此,要求区森林防火“十四五”期末,着力推进森林防火制度化建设,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性。第二章“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为根本,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推进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危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区生态安全。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分区施策。根据区森林资源条件、火险等级区划和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等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治理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突出重点,对重点区域重点倾斜,提升重点区域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落实责任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科学防火,加大依法用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把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加强预警监测,推进智慧化信息化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立护林员联防队伍,提升防范森林火灾的能力。坚持科技优先。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推广无人机和遥感技术进行防火扑火;新建火险要素监测站,使用防火智慧化平台,大幅提升森林防火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四种能力,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科技含量。第三节发展思路以服务区域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通过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总体思路为“1234”发展思路,即:一个保持、两个完善、三个建设、四个提升。一个保持:保持森林火灾发生率及火灾损失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两个完善:完善预警监测系统、完善智能化监测信息系统。三个建设:抓好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四个提升:火源管控能力提升、队伍防火能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防火宣教效果提升。第四节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2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4)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5)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条例(2016年)(6)壮族自治区专职消防队管理办法(2016年)二、规划政策(1)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2016年)(2)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3)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2021年)(4)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2018年)(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2023年)(6)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十四五”发展规划(2023年)(7)壮族自治区市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成果报告(2022年)(8)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2020年)(9)市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2023年)三、技术规范(1)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标准(1.Y/T5009-2014)(2)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1.Y/T127-2012)(3)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T5014-1998)(4)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1.Y/T5007-2014)(5)森林防火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技术规范(1.Y/T2584-2016)(6)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1.Y/T2663-2016)(7)森林防火指挥调度系统技术要求(1.Y/T2795-2017)(8)森林防护宣传设施设置规范(1.Y/T2798-2017)(9)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DB44/T195.3-2004)(10)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1.Y/T2581-2016)第五节规划范围及期限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市区,包括辖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等3个乡镇和胜利街道、钢城街道、门露街道、柳长街道、雀儿山街道、解放街道、雅儒街道、锦绣街道、跃进街道等9个街道。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3-2030年,基准年为2022年。其中,前期为2023-2025年,后期为2026-2030年。第六节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30年,区抓好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完善预警监测系统、完善智能化监测信息系统,重点开展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建设、火灾隐患防范建设、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科技项目建设、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保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以内,提升火源管控能力、队伍防火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火宣教效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主要任务预防体系建设包括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林火阻隔系统建设、火灾隐患防范建设三个主要部分。新增火险要素监测站、使用智能化平台和使用先进技术,达到森林火灾“早发现、早处置”的目标;维护林区道路,定期清除阻隔系统林下可燃物,长效发挥阻隔系统防火功能;做好火源管控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防火意识。扑救体系建设主要完成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新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护林员联防队伍,增加防火队伍人数;强化培训,提高救援组织效率和扑火能力。加强森林扑火设备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扑火救援战斗力。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完成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建设。健全依法治火工作机制、森林防火责任机制、群防群治机制,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社会化、全民化森林防火长效机制。三、具体指标根据总体目标,结合上级要求和区森林防火实际,制定以下目标。号指标名称2020年现状值2025年目标值2030年目标值标属性森林火灾受害率W0.08%。0.O8%oW0.07%o束性灭火队伍建设达标率50%100%100%束性火因查明率80%100%100%束性国有林区路网密度达到3.1米/公顷、林火阻隔网密度力争达到4.7米/公顷国有林区路网密度达到7.I米/公顷、林火阻隔网密度力争达到8.1米/公顷国有林区路网密度达到7.1米/公顷、林火阻隔网密度力争达到8.1米/公顷国有林区路网密度达到7.1米/公顷、林火阻隔网密度力争达到8.11米/公顷束性火情监测覆盖率力争达到100%90%100%100%束性第三章重点区域布局与施策第一节森林火灾风险等级根据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报告显示,胜利街道、钢城街道、门露街道和雀儿山街道森林火灾风险为中低风险等级。该区域是区主体城区部分,区域内森林面积较少,为557.8公顷,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3.9%,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较小;区域内建筑物风险、人口风险、森林资源风险均偏低,因此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评定为中低等级。柳长街道、石碑坪镇、沙塘镇和长塘镇森林火灾风险为中风险等级。该区域主要位于区北部,区域内森林资源分布较多,森林面积为8857.5公顷,占全区森林总面枳的94.1%可燃物载量较大,特别是长塘镇易燃树种多,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较大,区域林区经营丰富,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较大损失。因此综合风险评定为中等级。图3区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分布图第二节重点区域布局区属于市森林防火重点区域。为更好完成规划各项防火目标,依据分区施策原则和区森林防火普查评估区划成果,将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布局区划为2个防治区,即:北部森林火灾防治二级投入区和西南部森林防火防治二级投入区。图4区森林防火重点建设分区图第三节区域特点和解决措施一、北部森林火灾防治二级投入区范围: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柳长街道特点:区域内林地面积9675.8公顷,占全区的93.9%;森林面积8857.5公顷,占全区的94.1%,是森林资源最主要的分布区。该片区危险性等级为中风险,危险性较大。易燃树种较多,较其他片区高。该片区由于地处低山丘陵地带,火灾扑救较其他片区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较大损失,经济风险和森林资源风险都较高。此外,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减灾能力等级为中,柳长街道减灾能力等级为中低。在防火经费投入方面,沙塘镇以及沙塘林场防火物资储备库折合金额为150万元。区域内有4支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为石碑坪镇半专业队、长塘镇半专业队、沙塘林场森林消防半专业队及沙塘镇半专业队,林区阻隔网密度在8.42米/公顷区间内,无防火瞭望监测系统和火警预险系统。解决措施:规划期间针对其防火薄弱项重点投入,加强预警监测设施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森林专业防火队伍、护林员队伍建设,提升队伍配备,维护现有林区阻隔系统,增加护林员人数,建设护林员联防机制,提升该区域减灾能力水平。除此之外,近5年历史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该区域,起火原因主要为其他生产性用火和其他非生产性用火,当地政府未来还应加强防火宣传,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同时严格限制野外火源进山入林I=二、西南部森林火灾防治三级投入区范围:胜利街道、钢城街道、白露街道、雀儿山街道。特点:区域内森林资源稀少,4个街道林地面积累计为626.7公顷,占区6.1%;森林面积累计为557.8公顷,占区3.9%。该片区森林面积少,易燃树种少,地处平原地区,火灾扑救难度小,火灾综合风险等级评定为中低等级。除白露街道减灾能力等级为中等等级外,其余乡镇街道减灾能力均为低等级。区域内白露街道有林区阻隔网,长度为2.04千米。该片区有1支半专业队伍,为白露街道半专业队。解决措施:着重加强半专业队伍、护林员队伍建设,提升队伍装备配套,加强队伍培训打造高素质森林防灭火队伍,同时加快护林员联防机制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减灾能力。第四章重点任务第一节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建设一、健全依法治火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和壮族自治区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修订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依法规范野外用火审批,加大野外火源管理力度。加强城区公安分局、自然资源局和应急管理局的配合,建立森林火灾案件快速侦破机制。加强对森林、林木、林地经营主体和林区施工单位的监督,规范森林火灾隐患评价标准、程序和内容,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向有关单位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健全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法治意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森林防火执法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二、健全森林防火责任机制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把防火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防火工作成效,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地方属地责任,落实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细化、量化乡镇(街道)、村和各森林经营单位森林防火职责和具体任务。落实部门分工责任制,按照市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区各组织指挥机构、成员单位、联防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认真落实本级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赋予的森林防火工作职责。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制,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森林、林木、林地经营单位和个人,以及森林防火区内的工矿企业等相关单位,负责其经营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承担经营范围内森林防火责任。三、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加强与周边区的信息沟通,发现火灾隐患、火情等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前介入做好相关防控工作。调动村(社区)党组织干部群众,发挥基础熟悉林情草情、地形地貌等情况优势,把林区治理、社区治理、乡村治理与森林防火实现有机结合,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防火体系。落实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方案,以村(社区)为单位对山头地块进行网格化责任划分,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第二节火灾隐患防范建设一、做好火源管控2025年,增设防火检查站1个,巡逻摩托车增加8辆。至2030年,增设防火检查站1个,巡逻摩托车增加3辆,加大火源检查和巡查力度。利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和教育提醒;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和报备制度,加强对林区内施工作业用火的管理;在清明节、三月三、春节等敏感时段及高火险期及时发布戒严令,严禁一切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加强区域配合联动,对在林区烧纸钱、烧香点烛、吸烟、烧烤、野炊、生篝火、放鞭炮等极易引发火灾的火源进行杳处治理。二、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以区第一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成果为基础,每年开展森林火灾隐患专项排杳整治行动。深入排查沙塘镇和柳长街道的5436个野外火源点、君武森林公园、花果山生态园和沙塘林场等重点隐患区域。排杳活动安排在防火期内,尤其在干旱和炎热的季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和春季农事用火高峰期、秋冬防火期。排查要求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及责任清单,结合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落实隐患排查人员和责任并纳入年终考评。到2030年,森林火灾发生率明显下降。三、加大防火宣传在利用18个大型防火宣传牌持续进行防火宣传基础上,增加林区的防火宣传牌、宣传窗、宣传栏、太阳能语音警示电子杆数量。至2025年,新增中型宣传牌1座,拍摄宣传片/小视频1条。至2030年,新增中型宣传牌1座,拍摄宣传片/小视频5条,设置森林防火监控语音提示器10个。开展“进林区、进村宅、进单位、进学校、进风景旅游区”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月”和森林特别防护期,利用多种形式对全民进行森林防火科普知识、火灾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的教育;开展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宣传与森林火灾的警示教育,结合普法教育,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培训。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平台和微信、微博、APP、小视频等新媒体新手段发送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宣传警句。每年举办不少2次森林防火主题宣传教行活动。专栏1火灾隐患防范建设一1.做好火源管控2025年,增设防火检查站1个,巡逻摩托车增加8辆。至2030年,增设防火检杳站,1个,巡逻摩托车增加3辆,加大火源检查和巡查力度。2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沙塘镇和柳氏街道野外火源点、君武森林公园、花果山生态园和沙塘林场等重点隐患区域,每年开展森林火灾隐患专项排杳整治行动。3 .加大防火宣传至2025年,新增中型宣传牌1座,拍摄宣传片/小视频1条。至2030年,新增中型宣传牌1座,拍摄宣传片/小视频5条,设置森林防火监控语音提示器10个。丰富防火宣传形式和手段。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森林防火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第三节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一、专业、半专业防火队伍标准化建设落实地方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标准化建设,半专业队伍按每支队伍不少J-30人的标准建队,重点火险区专业队伍不少于50人的标准建队。2025年,沙地镇2支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改建为1支50人专业森林消防队;至2030年,区新建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1支,扩建3支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共计新增半专业森林防火队员52人。依托自治区队伍专业化培训建设项目建成的国家级森林防火实训基地,进行消防队员防火培训,内容包括森林防火知识、应急措施、火灾现场扑救常识、火灾实战演练扑火工具使用等,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增强队伍的应急处置和综合作战能力,达到提高素质、掌握技能、锻炼队伍目的。二、干部群众巡护队伍建设落实组建干部群众巡护队伍,队伍由镇村干部、群众和护林员组成。干部群众巡护队伍负责森林野外火源管控。至2025年,新建干部群众巡护队伍2支,队员16人,8人一队。至2030年,新建群众森林防火队伍1支,队员6人.干部群众巡护队伍每年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队伍联防职责制度化明晰,充分保障队伍人员基础待遇,队伍工作按2人组配备地面巡逻摩托车,切实提高队伍野外火源管控能力,形成联防群治局势。专栏2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一1.防火专业转业队伍建设至2025年,沙塘镇2支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改建为1支50人专,队:至2030年,新增半专业森林防火队员52人,用F新建长塘半专队伍1支和扩建沙塘镇、柳氏街道、石碑坪镇3支半专业森林防火队f力灭火机、灭火水枪、便携式消防水泵、扑火服等装备。2.干部群众巡护队伍建设至2025年,新建干部群众巡护队伍建设2支,队员16人,组建彳长堪镇。至2030年,在石碑坪镇组建干部群众巡护队伍建设1支,队f部群众巡护队伍主要负责野外火源综合管控,按2人为一组配套地日车。每年防火期前干部群众巡护队伍开展野外火源管控培训,能够配彳专业防火队伍开展森林防火日常巡护工作。第四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一、预警监测设施建设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主要是由森林防火气象站和环境监控云平台组成,可以实时监测森林中的各种气象信息,并将信息上传至环境监控云平台,实现数据远程传输、视频远程查看、数据超限报警等功能,是森林火灾预警利器。目前区没有设置火险要素监测站,至2030年,新建1处火险要素监测站,增加1套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确保一旦发布预警信号,进入临战状态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全力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应对准备。二、森林消防队伍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队伍建设标准,推进队伍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配套专业防火队伍营房、专用训练场、防灭火物资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建设。至2025年,改犷建专业防火队伍营房1座,满足专业防火队伍标准化配套。至2030年,新建森林消防专用训练场1处,进一步落实队伍建设要求。三、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根据以水灭火实际需求,结合林区已有自然和人工水源点分布,在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建设森林消防蓄水池,提高重点林区森林消防水池密度。在自然和人工水源点充足区域,维护好水源点现状,通过挂牌定点建档方式,落实水源点位置,定期跟踪水源点情况,加大防火水源点保护,确保以水灭火水源充足。至2025年,新建蓄水池10个。至2030年,维护已有蓄水池,保障蓄水功能正常,完成林区防火水源点挂牌定点和建档。专栏3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1. 预警监测设施建设至2030年,在地形复杂、森林保护价值高、林火频发、敏感性高f建1处火险要素监测站,增加1套林火视频监控系统。2. 森林消防队伍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标准(1.Y/T5009-2014),至2025建专业防火队伍营房1座,营区用地面积9亩,营房建筑面积10002030年,新建森林消防专用训练场1处,进一步落实队伍建设要求。3. 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至2025年,新建蓄水池10个,蓄水池材料主要包括破、石材水2锈钢,玻璃钢,PVC等不同材料,容积101000立方米,形状外观主写矩形。至2030年,维护已有蓄水池,保障蓄水功能正常,完成林区防:牌定点和建档。第五节森林防火科技项目建设一、防火智慧化平台使用按照上级要求使用森林防火智慧化平台。森林防火智慧化平台在原森林防火综合调度平台进行软、硬件升级后功能更强大,系统更智能。至2025年,初步使用森林防火智慧化平台。至2030年,加大人员培训,加强管理维护,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