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大学学院上好思政课专题党课讲稿6篇.docx
大学思政党课讲稿:把握“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核心要义党课讲稿:坚持问题导向上好思政课党课讲稿:一起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学生思政课)高校党课:将四史教育敲入思政课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质量推进铸魂育人大学思政党课讲稿:把握“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这不仅明确了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中政治要强的核心内涵,也破解了困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性问题,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一)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工作,承担着培育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具有科学的解释力和引领力;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阶级性和价值性。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目标。人要有理想,这是由人的精神属性和人的精神需要决定的。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决定了个人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社会理想的基本内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为人类求大同的,指向“诗与远方”,给人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足我国现实,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等向度勾勒出阶段性预期目标。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指弓I,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基础,二者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目标选择。(二)青年人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个体人生发展阶段上,青年时代至关重要。一方面,青年时代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我是谁”这个问题在青年人眼里已经从好奇变成自我确证,从镜中我的折射变成了现实我的形象标识。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更加突出。对于渴望进入社会并得到社会认可的青年人,现实是复杂的。复杂的现实不仅表现在现实环境的多样性,也表现在社会的多变性。由此导致部分青年人产生社会适应性困惑。面对真假并存,出现了科学判断困扰;面对善恶并存,出现了道德判断困扰;面对不确定性增强,出现了发展性困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就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形象描述。面对这些困惑,理想信念坚定的人,能够走出来。反之,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就容易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三)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任务日益迫切。面对“两个大局”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美国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为借口,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制造所谓的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切割开的情感逆反策略,将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阴谋诡计聚焦在青少年身上。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人接续奋斗;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方国家以人才战略遏制中国的着力点也放在了青年人身上。由此,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二、理想信念只有首先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结出果(一)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使命。在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中,相对于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而言,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认知力、政治理解力、政治分析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批判力等。政治认知力是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形成政治认知力的思想理论基础。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能力,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而,说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二)教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其一,教师是人之模范。向师性是师生关系的基本样态,这种特征在小学阶段最为明显。教师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者,另一方面是行为的示范者。所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所指的就是教师在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因而,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意志,也体现着教师职业属性的基本要求。由此,向师性从一种个体的心理倾向拓展为社会的心理期待,具有了价值引领属性。其二,教师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如果说,父母是人类种族生命延续的自然基础,教师则是人类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键。教育的功能是知识传递与文化传承,是科技创新与价值引领。有人说,在世界上有三种职业守护着社会良知,即医生、警察和教师。医生以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医病医人医天下;警察扬善惩恶,维护社会正义;教师则以教育之爱、园丁精神浇灌着人类的希望,呵护着人才成长。一旦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被亵渎,社会良知的底线就会受到冲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也会荡然无存。(三)有信仰的人才能讲好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是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建立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基础上,是建立在道义制高点的信仰。教育者不仅要具备科学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之道讲透,还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品质,真懂真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教育者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思政课教师的信仰源于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课教师本身都不信,还怎么教学生?”具体而言,“四个自信”、学科自信、学生成长自信是思政课教师自信的基本内涵。(一)“四个自信”是教育自信的思想性基础。“四个自信”的中心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遒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不同角度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四个自信”揭示了“能”“行好”的基础,也是确立思政课教育教学自信的思想性基础。(一)学科自信是教育自信的主体性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共党史党建学是思政课的支撑学科。学科建设重点解决的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问题。其中,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扎实的学科支撑,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思政课队伍建设面对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于思政课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教研成果显著;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战略工程成果显著等方面。随着学科建设的日趋完善,学科自信愈发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责任感和育人使命感亦不断增强。(三)学生成长自信是教育自信的根本。可教性是教育的重要前提。青少年的基本需求是成长成才。从个人与社会关系而言,个人对成长成才的需求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制度追求人类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每一位追求成长成才的青少年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青春梦同中国梦相契合。坚定青少年对成长成才需求的自信也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既是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所在。党课讲稿:坚持问题导向上好思政课数字化时代深刻改变着教育思维和教育实践范式,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推动数字赋能,在虚拟世界打通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真实渠遒,解决好学生关切的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瓣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上好思政课,就要求教师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俯下身子去找准问题教学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准确把握,教学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没有问题的发现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准确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有力辨析问题,这是思政课提高实效性的前提。走进学生发现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问题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困惑和疑问。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导向,是教师愿意俯下身子走进学生后的真实感知。今天学生的主体是站在新时代风口的OO后,他们有独特的群体特点和成长需求,有对社会发展和规律认识的个性见解。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就是基于对青春期的他们发出的“为难”“设问”“挑战”而成立的。思政课教师唯有和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生的团体组织,去接触学生、倾听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问题,把握住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密钥。科学准确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只是起点,需要经过科学分析才能找准问题。学生的问题又多又杂,或源于理论认识不足而产生疑问,或源于理论与其自我的相关性及个体主观经验的不匹配而产生质疑,或因为各自身处的现实环境而产生困惑。这些问题的指向、性质和影响各不相同,其紧要程度、涉及面也不一样,需要思政课教师科学分析、精准施策,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从杂乱问题中把握要害问题,从问题趋向中洞悉问题转变,从而达到''掰开了、揉碎了”的效果。旗帜鲜明直面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度影响下,各种“伪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交替登场,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并存,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长期且复杂的斗争。在铺展开来的思政课问题场域中,学生的问题呈现出极强的复杂性,会出现一些尖锐问题、敏感问题,涉及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这些往往涉及学生思想发展的关键,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正确观念。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绕道而走”,要迎难而上,敢于亮剑,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引导学生辨析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实质,廓清思想迷雾,明确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静下心来培养不怕问的底气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思政课教师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理论,做学问,研究教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学生的提问不担心不发怵,作出准确深入的回应。要领悟真理的“甜味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马克思主义之"甜'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发展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理从来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论,深刻理解理论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其中的历史逻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学生各种追问,有效地引导学生。要研究学术的“辣味”。思政课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课教师要把学术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以扎实的学识树立起“不怕问”的底气。要“见问则喜”。“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启发学生从“已知”通向“未知”的交界点,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学术研究,系统学习和研究本学科本领域的经典著作、学术思想发展、学术动态,准确把握学术前沿,用学术讲政治;要立足理论重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实践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回应学生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的思想困惑,教育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要发掘教材的“盐味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盐”形容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指出了思政课对于学生而言的必不可缺,又道出了把握好思政课的“盐”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一环。教材就是“盐味”之源,是教学展开的基础。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透彻理解和分析,切忌脱离教材的“天马行空”,摒弃墨守教材的“教条刻板”,要通过自身的“巧思巧解”呈现教材的重点难点、逻辑结构、价值理念,彰显内容为王的教学本质。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深入研究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将理论的阐释与学生的现实困惑及成长发展需求对接,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中彰显理论的魅力。创新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好学生的问题,是思政课的根本落脚点和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推进方法创新,才能更真切地走进学生、回应学生和引领学生。用数字赋能,在虚拟网络中真切走进学生。”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J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塑造、强化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数字化时代深刻改变着教育思维和教育实践范式,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推动数字赋能,在虚拟世界打通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真实渠道,解决好学生关切的问题。善于讲故事,在循循善诱中回应学生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故事叙事因其细节具体、情景丰富而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往往引人入胜,在思政课教学中有力地辅助了知识性学习。思政课教师要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善于搜集国内外典型案例、经典素材,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故事讲述循循善诱,以事理融通实现启智润心。到实践中去,在广袤天地里引领青春之问。“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有分量。只有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延伸、深化和拓展,帮助学生在广阔的实践天地中强化对课堂理论的认知,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让青春之问在火热的实践里找到精彩的回答。党课讲稿:一起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学生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推进民主政治实践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要加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阐释,充分揭示其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世界价值,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更旺盛的生命力。一、有根有源有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思想来源,形成发展于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壮阔历程,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有根有源有传承,是我们党不断推进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政治理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念,既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一般价值和理论的思考中认识,也要从其对于未来理想社会新型民主政治的构想中去把握。共产党宣言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现实政治社会条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作为推动民主进步的真正动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区域性政权民主建设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以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各级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的公布、“豆选法”等选举形式的创造,保障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民主政治权利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公平等观念深入人心,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有序推进,依法治国顺利展开,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设逐渐深入民主发展的政治制度保障和社会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二、体现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何把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需要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找到正确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体现了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深化对民主发展道路的认识。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我国发展民主,不照搬照抄别国民主模式,而是坚持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设计和发展;不脱离发展和治理空谈民主,而是让民主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和保障,成为社会进步的推进器。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事实充分表明,只有扎根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依托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只有适合自己的民主,才能不断发展完善,也最可靠最管用。我们党深化对民主发展模式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更加坚定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也倡导和支持各国自主选择本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共同推动人类民主事业不断进步。深化对民主本质属性的认识。之所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根本在于它彰显人民民主的价值原则并以完善制度和丰富实践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从价值理念上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运行程序上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的全链条民主,是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各维度的全方位民主,是贯通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的全覆盖民主。从制度安排上说,我们党坚持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注重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运行。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民主价值指引民主实践运行和民主制度建设,民主实践运行和民主制度建设促使民主价值落实落地,民主制度对民主价值和民主实践予以支撑和保障,民主价值、民主实践、民主制度实现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体现、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属性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深化对民主功能作用的认识。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我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同时,完成新征程上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要求我们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推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身利益需求和权利主张;能够广泛汇集各方面信息,推动实现科学决策;能够助推社会治理创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能够通过持续的民主参与,培育和提升全社会的民主素养,等等。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民主功能作用的认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释放经济活力、推动政治进步、促进文化繁荣、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凝聚共识和力量上彰显更大功用,为强国建设、民族熨兴提供动能和保障。三、加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4年多来,学术理论界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比如,从具体实际出发,结合立法联系点建设、基层协商、社区治理等,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运行进行研究;从党的历史探索出发,结合中国苏维埃政权、”三三制”政权等,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话语建构出发,结合讲好中国民主故事等,对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影响力进行研究;从比较研究出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意义进行研究,等等。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丰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阐释,为其更好运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把握好民主原则与民主制度。民主原则规定了民主的发展方向。民主要运转起来,真正实现其目标,必须从原则走向制度建构。要进一步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研究,既关注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设计,也关注社会、基层等各方面制度设计以及民主各环节的程序设计,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遒理和学理讲清楚、讲明白,把各层面制度有机衔接、相互贯通的机理更充分揭示出来。把握好民主创新与民主经验。我国的民主创新实践十分丰富,为民主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现实资源。要不断总结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的创新实践,提炼和抽象具有一般性的理念、观点等,从理论层面更好揭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和优势,让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中。把握好民主特色与民主贡献。在对民主的把握上,既存在共性认知,也存在差异性认知。我们不仅要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特色和优越性,还要研究其如何体现民主的一般特性;不仅要研究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解决中国问题,也要阐释清楚其在民主价值、民主模式、民主绩效等方面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贡献,从而为弘扬民主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中国智慧。高校党课: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量,进一步增强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一、“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现实挑战1 .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媒体不仅加速了信息传播,而且扩大了传播覆盖面。互联网信息传播一改传统教育的灌输方式,拓宽了学生自主选择、甄别信息的渠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其中2039岁的人群占整体人数的37.5%,由此可见,青年已成为网络空间主力军。学生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的认知体系且社会阅历匮乏,在面对诱惑时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网络空间纷繁复杂,其双刃剑效应给不良社会思潮以可乘之机。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例,它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其传播方式极具潜隐性,通过提取历史事件中的部分真相加以拼凑,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给文章冠以“历史解读新视角”“揭秘历史真相”等标题引人注目。而新自由主义则反对国家过度干预,倡导私有制经济,要求最大限度给予市场自由;在价值观念层面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否定集体主义。总之,新自由主义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由掩盖资产阶级的利己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极大冲击,试图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四史”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尚待优化。在学校思政课程中,“四史”常以碎片化形式分布在教材中,具有分散性、宽泛性等特点,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规律。目前,各学段尚未大规模开设“四史”教育课程,多以主题讲座形式呈现,学生则遵循自愿参与原则。同时,“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未能有机结合、教育过程中忽视实践体验等难题也制约着“四史”融入思政课的进程。一是“四史”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课程教学体系,其涵盖的内容与现行思政课教材有交叉重合部分,但在思政课教材中“四史”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强,致使学生难以从中探寻“四史”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二是学校开展“四史”教育通常以知识灌输为主,注重再现历史事件及评价历史人物,而忽视了红色文化资源及校园环境氛围对学生价值观念和性格的塑造作用。三是“四史”教育的片段化、碎片化学习不利于真实历史的客观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促进学生以党史的主流主线来科学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四史”教育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历史知识集中讲授,难以深度挖掘或解读“四史”丰富内涵,使得学生仅从表面意义上理解历史事件,不能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3 .“四史”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四史”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也会降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关注度。一是未能将“四史”教育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学生的头脑中不能自发形成“四史”的知识,需要借助教师外部灌输的力量。思政课要坚持教学灌输性与启发性并重,充分发挥外部灌输与启发引导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的学科教学往往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背诵,却较少强调历史学习的动机及其重要意义,削弱了历史学习对于学生的品德塑造和未来发展方面的正向影响。如许多学生囱图吞枣地背诵史实并不深究其中奥义,达不到学习目的。二是“四史”教育形式单一。长期以来,历史课程采用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以教材为纽带,使知识单向地从教师向学生传递,以期快速、准确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就学生的掌握程度而言,说教灌输入耳易,却难入脑入心,原因之一在于未能丰富“四史”教育形式,缺少对知识的直观感受,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四史”的主动性。目前,幻灯片课件引入课堂相较于以往语言灌输已经有了较大突破,但教学方式依旧单一,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二、“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策略探析1 .加强“四史”教育顶层设计。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为“四史”教育常态化提供制度支持和组织保障。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据“四史”教育和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等制定学校“四史”教育事业发展长期规划。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四史”教育的文件精神,召集学科专家研究制定“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在各校普及“四史”学生读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四史”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各地区学校间科研与教学资源分配,加强学校横向协作。学校可围绕课程设置、教材辅助读本统编、学术讲座研讨、网络教学、案例研究等环节进行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各校间的良性互动引领“四史”教育内涵式发展。此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四史”教育示范基地,健全”四史”教学、宣传、实践一体化机制。从各校推荐的“四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的优质教学案例中选取典型加以宣传推广,引领其他学校探索常态化建设路径,实现“四史”教育内涵与外延并重发展。2 .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加强大中小学“四史”教育一体化建设,将“四史”教育纳入思政课范购。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将“四史”教育循序渐进融入思政课程,有助于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中小学“四史”教育应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性与整体性,推动不同学段的“四史”教育向纵深发展。其一,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衔接。把握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依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分层次进行教学。大中小学“四史”教育应始终以“知、情、意、行”为培育向度,义务教育阶段应侧重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在认知与情感层面传承“四史”中的红色基因,从“四史”故事中感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增进情感认同;高中阶段应注重意志培养,鼓励学生“史论结合”,从历史事件的意义中分析、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认同;高等教育阶段则更关注行为表现,在实践中匡正学生的历史认知,稳固学生的历史情感,以一言一行标准检验“四史”育人成效,不断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其二,注重培育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种共同体意识,个人意识必须服从社会意识,服务于共同体利益。无论在国家还是家庭中,身处共同体中的个体要将共同体的需求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将“家”和“国”的得失与个人荣辱紧密相连。在“四史”的价值导向指引下,强化学生共建共享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使其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不断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3 .丰富“四史”教育呈现方式。其一,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效并举,营造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氛围。教育方式的“显”与“隐”是相对独立且互为补充的,显性教育是注重广泛宣传''四史"知识,提升理论传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隐性教育则是结合各类教育资源渗透进学生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品格。“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显性教育要公开传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及其理论内涵,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四史”教育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增强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打造学校思政课堂的特色品牌。隐性教育相较于显性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重在不动声色地在受教育者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隐性教育采用环境渲染、文化熏陶等方式创设教育情境,以声音和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四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史实说理。例如,网络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通过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并加以细节描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从中体悟广大人民群众为捍卫国家主权而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场所重温英雄人物事迹,通过阅读、观看遗留下的珍贵历史材料回顾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的历程,促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知与深刻感悟。其二,应结合多样化信息技术搭建“四史”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内容灵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将网络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促进网络“四史”教育与课堂教学同向同行。网络教育应发挥宣传载体优势,以讲述历史事件前因后果为立足点,广泛收集兼具细节和说服力的视频、图片等,充分利用好视频影像生动叙事的特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四史”教育外延,突破时空界限,完成由教师主导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转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网络平台可以设置多个学习模块,如“基础学习教育”“史海钩沉”“时事热点”等,紧扣互联网信息实时更新、传播迅速的特点,为“四史”课堂教学补充时事政治、重大新闻,而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阅读学习。同时,可在网络平台栏目下设置互动评论区,鼓励师生进行学理探讨并交流学习心得。值得强调的是,学校要注重监管“四史”网络教育平台。互联网非法外之地,用户必须进行实名注册,并在后台增加留言审核机制,对不理智的言论予以警告,以此督促师生在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做到知行合一。4 .整合“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本文以高校思政课程为例,探讨“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知识体系的整合,以便更加有效地将“四史”教育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体系。其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以近现代发展史为主线,侧重描绘历史发展进程,突出介绍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基本经验教训I。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切忌照本宣科,需以培养学生正确历史观、提升历史思维为导向,深度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同时,教师应树立问题导向,以问促学,例如,聚焦中国为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何种契机下诞生,又如何带领人民探索中国道路等问题,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前行、开创未来的伟大功绩。其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要集中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注重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理解,可以将新中国史与改革开放史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融入这两门课程中。理论成果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时代环境,在讲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立足于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理解我们党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的大政方针调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如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摆脱绝对贫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这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密相关。其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侧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深切认知无产阶级与生俱来的消灭私有制、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明确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其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涉及历史的部分较少,侧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法治观,但适当融合“四史”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党史,重温我们党百年来为探索民族复兴道路而历经的艰难险阻,传承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通过学习新中国史,回顾共产党为探索新政权而历经的暗礁险滩,学习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雉气概和不断攻坚克难、无私无畏的品格;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回首我们党及时肃清错误方针,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弘扬共产党人开拓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汲取我们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I,学习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