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docx
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二。二四年五月一、面临形势4(一)气候变化的影响4(二)工作进展和成效5(三)机遇和挑战6二、总体要求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8(三)主要目标8三、重点任务10(一)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风险管理101 .完善气候变化监测网络102 .提升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能力103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114 .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12(二)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气候适应能力121 .水资源122 .陆地生态系统15(三)强化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适应能力181 .农业与粮食安全182 .健康与公共卫生193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204 .城市与人居环境225 .敏感二三产业24(四)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适应能力261 .鄱阳湖和长江岸线区域262 .南昌都市圈战略区域273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域284 、保障措施28(一)加强组织实施28(二)强化能力建设28(三)拓宽筹资渠道29(四)提升技术水平29(五)开展试点示范30(六)引导公众参与30(七)深化合作交流30附表“十四五”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程与行动专栏.32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防范和化解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风险,高效统筹趋利与避害、减缓 与适应、发展与安全,全面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结合江西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面临形势(一)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危机和严峻挑战。江西地处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地 形地貌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类 似盆地,地势南高北低,生态系统复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种 类繁多。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多发频发,气候变化脆弱性较高, 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大。1961至2022年,江西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达0. 22oC10年 (低于全国平均但高于全球平均)。进入21世纪以来,升温速率 加快,2000年以来升温速率达0.40C/10年,年高温日数和高 温强度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1961至2022年,江西省年平均降 水量呈略增加趋势,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明显增加,降水集中度 和极端性明显增强,极端降水事件板易导致严重洪涝灾害,2020 年鄱阳湖流域发生超历史大洪水;年降水日数减少,无雨日数明 显增加,近年来气象干旱发生频率加快,干旱强度增强,干旱灾 害损失加剧,重度气象干旱排名前10的年份中,有5年出现在 2000年以后,2022年伏秋期江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气象干旱。气候变化已对我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 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基于CMIP6全球多 模式气候预估数据分析,未来我省气温将持续升高,相较于观测 期19852000年,本世纪中叶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1.8oC; 降水波动进一步增大,在中、高排放情景下,旱涝、高温等气象 灾害频率和强度将会进一步加剧。我省未来一段时期气候变化风 险将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 将进一步增加,旱涝灾害风险均明显增大,鄱阳湖等湖泊和湿地 面积萎缩与生态退化风险增大;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使粮食生产 的不确定性增强,作物病虫害威胁加剧,粮食安全面临较大威胁; 气候变暖将改变动植物生存环境,部分发生灭绝和迁徙,生物入 侵事件增多,生物多样性下降;与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相关的健康风险增加、劳动生产力下降,高温使登革热等媒传疾 病风险增大;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运营环境变 化,易导致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降低;气候变化将引起资源 利用方式、环境容量和消费需求改变,进而通过产业链影响敏感 二三产业布局和运行安全,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 风险;气候变化加剧城市气候风险,对城市安全运行影响加重, 城市生命线系统、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风险加剧。(二)工作进展和成效面对复杂的气候变化态势,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应 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多措并举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适应 气候变化规划体系持续完善;先后出台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 方案和江西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 规划、江西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系列文件,指 导全省各领域在编制规划、方案和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落实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要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国 土绿化、水土保持、河湖与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 土地综合整治、矿山修复、自然灾害防治、环境污染治理、城 乡供水等系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各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 力大幅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效应凸显。九江市完成第 一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萍乡市完成国家海绵城市 试点建设,萍乡、南昌、新余3个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 设通过验收,景德镇市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赣州市完 成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 的经验。(三)机遇和挑战全球气候治理成为凝聚各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领域,世界各国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愈发重视,主要发达 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相关 实施方案。我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先后发布2部国家 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对各地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具体原则和 要求,并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试点示范。我省各领域在编制规划、 方案和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落实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要求,全社 会气候变化风险意识逐步提高,各领域适应气候变化主动性不断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氛围日渐浓厚。与此同时,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适应气候变化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相对薄 弱,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与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近期、 中期、长期关键气候变量的分析和评估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气候 系统观测、影响和风险评估、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的全链条 工作体系有待完善;四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仍需加大,重点 领域和鄱阳湖区等脆弱性较强的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亟 待提升。面对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风险,需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同时,有序 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任务精准落地, 防范气候变化长期缓发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 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灾害和损失,实现气候适应型发展。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 求,全力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二坚持减缓和适应 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 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 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 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灾害损失,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二(二)基本原则坚持风险导向,主动适应。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 研究,明晰短、中、长期气候变化风险,量化气候变化影响。 完善风险管理措施,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 性,促进适应从减少损失向控制风险转变。坚持突出重点,系统适应。科学确定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 和重点区域,将适应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城乡 建设等重大规划有机衔接,逐渐形成全社会、各领域、各区域系 统适应气候变化的局面。坚持政府主导,协同适应。建立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共 同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细化落实举措,强化协调联动和资源 共享,强化信息互通和交流互鉴,推动多主体参与,形成适应 气候变化工作合力。坚持创新引领,科学适应。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将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结合,增强气候变化综 合适应能力。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级试点示范,形成系列创新 成果和经验。(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成果融入城市、水利、交通、能源、应急、公 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标准。气候变化和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 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能力明显 增强。干旱、洪涝、高温热浪等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取得重大进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取得显著进展,适应气 候变化区域格局基本确立。全社会自觉参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 氛围初步形成。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城市、水利、交通、能源、应急、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 程建设规划、设计标准全面考虑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观测预 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 测准确率明显提高。气候相关重大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 提升,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基本成熟。各领域和区 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 候脆弱性明显降低,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适应气 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 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形成比较 完整的地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重特大气候相关 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和服务水平显著提 升,灾害性天气精准预报水平大幅提升,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预警体系成熟稳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三' 重点任务(一)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风险管理L完善气候变化监测网络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 源、交通运输、能源、旅游、航空等行业气象观测站网统筹规划、 数据共享、协同观测等机制。加强先进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共同 建设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观测网,形成“天空地” 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科学加密和升级建设各 类气象探测设施,强化地基垂直遥感探测,到2030年,地面气 象观测站平均间距达到5公里以下,天气宦达探测有效覆盖率达 到90%以上,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时空分辨率。持续健全气象卫 星和雷达体系,强化遥感综合应用。完善气象探测装备保障和计 量检定体系,增强应急观测保障能力。加强“天空地”一体化的 温室气体监测,实现温室气体高精度观测站11个设区市全覆盖; 建立健全全省森林、湿地、农田等典型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体 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能力;引进国内外碳卫星观测资料, 做好资料降尺度和地面校验。(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自 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 省文旅厅、省林业局、民航江西监管局、省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 负贵)2 .提升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预警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协同、智 能、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业务平台,不断提升预报准确率和 预警提前量。健全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加强区域中小尺度预 报模式研发,重点提高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 等气象灾害影响预报预警能力。到2025年,初步形成“五个】” “精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能力。2035年,“五个1”精准天气气 候预报预测能力基本成熟,准确率大幅提高。(省气象局、省自 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科技厅等按职贵分工负责)3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基于气象、水文、植被、水体等多源生态观测资料和农业、 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交通、能源、卫生、城乡建 设等社会经济系统资料,持续深入开展江西气候变化事实和影响 定量分析研究,结合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成果,开展未来不同气候 变化情景下各领域综合风险预估,形成重点领域、气候敏感行业 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定量、动态评估能力。加强重大规划、重 大工程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鄱阳湖湿地、边缘山地生 态屏障区等重点脆弱地区和重大战略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 定量评估,强化城市和城市群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预估。提高高 温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体健康风险和登革热、热 射病以及血吸虫病风险评估和预估能力。(省水利厅、省农业农 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交通运输厅、 省能源局、省卫健委、省疾控局、省疾控中心、省住建厅、省气 象局、省科技厅等按职黄分工负贲)川投m I小时假警样勉强天气.提Irtl大粒报选小时天气.健前Iwffi报灾害性天气、摄优1月投报重大天气it S.提禽1年预荆气惊异焦.4 .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深化全省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指挥体系、 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协同联动机制,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提升 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布局和配置,加强救援协 同,科学管理各类预案,强化应急实训演练,明显提升应急救援 效能。健全应急基础保障体系,建立市场化应急服务体系,提高 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改善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 施、装备。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气 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再传播机制,推动预警信息发布深度融入 网站、广播、电视、短信和微信、微博等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到 2025年,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乐灾害事故 上报及时率达到100乐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省 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 环境厅、省气象局、省林业局、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省卫 健委、省住建厅、省广播电视局等按职贪分工负责)(二)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气候适应能力L水资源推进现代防洪体系建设。利用全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成果, 开展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洪涝灾害风险预估,科学设计防洪工 程,有效降低灾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科学管理洪灾风险。继续实 施五河及支流防洪治理,建设平安五河,推进流域控制性枢纽工 程建设,消除病险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 设,加强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 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强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和灾害恢复能力建 设,增强全社会水旱灾害“气候韧性”。深入推进鄱湖安澜百姓 安居工程,到2025年,全面完成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 鄱阳湖区15万亩坪堤除险加固、鄱阳湖区保护面积万亩以上 单退牙堤加固整治,新增堤防加固整治长度IOOO公里。到2035 年,长江干堤江西段全面达标,鄱阳湖区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河等重要支流和中小重点河段达到防洪标准,13级堤防全 面达标。(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等按取责分工负责)强化水资源保障能力。立足江西“一江一湖五河百城千好万 库”的水利本底,科学调度使用好降水资源。按照赣北、赣东北、 赣西、赣中南四个片区,因地制宜布局区域重点水利工程,提升 现有工程供水能力,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推进重大引调水工 程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提高全省人工增雨作业能力, 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多措并举促进全社会水资源保障水平不 断提高,到2025年,新增水库总库容4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新 增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 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2035年,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省 级水网覆盖范围提高至82%,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25。(省水利 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气象局、省发改委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进一步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好水资源供需分析,科学测 算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供水能力,实行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水资源供给“弹性推进再生 水、雨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至2025年,用水总 量控制在262. 3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达3.7亿立方 米,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全面 达到国家目标要求。到203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 任务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0%,万元 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 数达到国家要求的目标值,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 趋于完善。(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推进水生态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 统筹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十大行动计划。推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 与修复,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水源涵养,强化鄱阳湖河湖湿 地保护修复、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武夷山森林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做好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严控人为水 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强化水污染治理,统筹推进“五河两岸一湖 一江”全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提高自然水系恢复和连通水平,系统提升全省水安全保障水平。 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86. 57%以上,“十四五”期间新 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450平方公里,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 量达标率达到90%o到2035年,江河湖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 得到显著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水土保持率达到87. 87%,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以上,“长江最美岸线” 全面建成。(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陆地生态系统构建全省陆地生杰系统综合监测体系。综合应用江西省第三 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鄱阳湖科学考察等成果, 整合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和国家级科 研机构、省属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自然生态系统“天空地”观测资 源,形成全省森林、河湖、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实时、动 态监测能力。加强气候变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物候、动植物 生境变化监控,建设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对江西自然保护地动植 物栖息环境影响和敏感气象要素预测预警能力。构建自然资源调 查监测体系,以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 手段,依托基础测绘成果和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建立省 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实现全省自然资源调查 监测一体化实施管理、成果智能化共享应用。(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科技厅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建立完善陆地生杰系统保护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 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建设和井冈山国家公园创建,健 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按照 国家新修订的风景名胜区条例,适时对三清山、龙虎山、井 冈山等风景名胜区条例进行修订完善。健全财政纵向补偿、地区 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协调发展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到 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占全省国土面 积比例稳定在IL 5%以上,森林、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 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植被碳储量上升到4.0亿吨。到2035年,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 12万平方千米。(省自然资源厅、省 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按职贵分工负以工程建设为抓手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根据全省“一带、 二核、三网、六区”生态修复布局,扎实推进以“456”重大工 程为抓手的全省生态修复工作。“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迸赣州 市、抚州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开展重大 生态修复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识别主要现状气候风险,预估不 同情景下主要气候风险源。到2025年,全省森林、湿地、草地 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持续优化,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升,矿山生 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 1%以上,天然 林保有量660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0亿立方米;基 本完成全省1840座废弃矿山治理,矿山治理面积6000公顷,绿 色矿山数量稳步提升。(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 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持 续开展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野生动物及其 栖息地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制度,健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档 案,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境)保护。开展气候变化、外来物21 ->即生态、农业、城铁、丁山等4个修Ii领域,-5"即亚热栉森杯质M提升及生物多祥性保护生态I®道建 设工程.农田及农村生出明曜提升工R.和用湖和K江干流用线OE西段)生卷保护修复工程、南方丘震区矿山 生布修复工稼.卓点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等5项IR点工程(18个项目) -6-即森林、河流、湿 地、fH.城巾、矿山等6个生态修复对&.种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制定 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度和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制度。推行森林、江河湖泊、湿地 和草地休养生息,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南岭山地、武夷山森 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白鹤等越冬候鸟保护。开展朱鹦 野化训练和放归工作、梅花鹿(华南亚种)和蓝冠噪鹃保护研究, 开展中华穿山甲、水松、大黄花虾春兰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 救保护。到2025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不低 于95%o (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提升林业灾害预警、防御与治理能力。强化森林防火监测预 警体系,健全防火管理机制。开展全省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升 级改造,建立森林防火“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 急、林业、公安等部门协作机制,增强森林火情早期处置和扑救 能力。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控减灾和支撑 保障四大体系,做好新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侵入防范,提升应对突 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组织开展松类、杉木、油茶、毛竹等 面积过千万亩树种重大生物灾害防控,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 攻坚战行动计划,持续打好庐山等重点区域松材线虫病防控''保 卫战”。到2025年,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 9%。以下,主 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5. 01%。以下。(省林业局、省应 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适应能力L农业与粮食安全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 精细区划,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配置。 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资源,适度提高熨种指数,提高农 作物生产潜力。积极稳妥推进早稻早播、再生稻利用等适应气候 变化措施,选育适宜“稻稻油”种植模式的早晚稻品种,适当增 加冬种规模。充分利用冬季变暖和山区冷空气难进易出有利地 形,发展山区特色立体农业,适度扩种喜温果树与经济作物。(省 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省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提高农业应变减灾能力。针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高温热 害、风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农业灾害发生与危害的新特 点,优化调整灾害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完善灾害诊断技术与标 准。根据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关系改变和病虫害新特点,调整防 治对象与时空部署,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 控技术。(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增强农业生杰系统气候韧性。坚持生态优先,加强水土保持 与生态防护,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 力,优化农田灌就设施质量。做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保护 农业生物多样性。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加强救灾作物种子与 救灾物资储备,健全灾后补救农业技术体系。共建共享共用农业 气象灾害大数据平台,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和影响研判能力。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推广气象指数保 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省发 改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 化”、防止“非粮化”。立足天气气候异常新常态,发挥科技支撑 作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设施设备、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取得进展。压实粮食生产责任, 明确省市县三级政府粮食生产任务清单,完善考核体系。到2025 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年粮食产量稳定 在430亿斤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3079万亩。(省农业农村厅、 省自然资源厅、省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贵)2 .健康与公共卫生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加强发改、卫健、 疾控、气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根 据江西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特别是气候变暖使高温热浪、旱涝 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新变化,强化全省气候变化健康 风险研究,重点考虑热相关、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登革热、 血吸虫、疟疾等媒传疾病北扩风险,加强常态化健康风险评估机 制建设。(省卫健委、省疾控局、省疾控中心、省气象局等按职 贲分工负责)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强化部门联动,建立 完善气候敏感疾病监测网络和数据报送系统,提高实时监测、检 疫和预警能力。加强对气候敏感疾病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健康 风险的防控规划,制定应急预案、应急救治管理办法,提高卫生 应急能力。提高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环境下作业的劳动 防护标准。(省卫健委、省疾控局、省疾控中心、省中医药管理 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贵分工负资)增强全社会卫生健康“气候韧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气候变 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风险宣传教育,编制气候变化背景下 重点人群的营养与保健指南,提高公众气候健康风险识别与适应 能力。充分考虑气候敏感疾病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健康风 险,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中医药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江 西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与医疗物资储备体系,推进医疗 卫生系统能源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到7. 5张,全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 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0人、3. 8人,医护比达到1: 1.27,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省卫健 委、省疾控局、省疾控中心、省中医药管理局等按取责分工负责)3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加强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风险管理。落实重要基础设施 和重大工程强制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针对工程所在区位和地 形地貌、工程性质、规模等,定量评估主要气候风险,预估不同 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风险变化趋势。科学布局风险感知系统,结 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基础设施 与重大工程气候变化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有效监控薄弱环节和 各类风险点,动态评估风险等级与强度,形成“实时监测一信息 传递一风险评估一动态调度一效果分析”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体 系。(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省应急管理厅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推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韧性建设。加强韧性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将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融入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 程,完善智慧交通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整合公路、铁路、水路、 民航等各类交通数据,探索建设多式联运综合运输服务平台。加 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不 同类型、不同等级和不同强度的气候灾害能力。加强能源基础设 施正常运行保障,加快推进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建设,实施农网 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提升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提高电网、油气 管道等能源管网耐高温、抗严寒、受冰冻和抗暴雨等抗灾害能力, 优化布局抽水蓄能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通过“气象+”信息深 度融合,提升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水平。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气 候、自然因素有机结合,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构建智慧 城市。(省交通运输厅、民航江西监管局、省能源局、省电力公 司、省住建厅、省气象局、省应急管理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完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基于全生命周期理 念,将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有效融入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 制修订过程。结合气候变化事实及其影响和风险评估情况,对现 行技术标准进行复审,依据复审情况及时修订,逐步完善与气候 变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结合对中 长期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编制未来工程技术标准调整和修订计 划并开展工程预研究。(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 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 督管理局等按职贲分工负贵)推广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关键适应技术。重点研发基础设施 与重大工程气候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交通大数据分析、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智慧应用,提 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技术。水利基础设施领域重点研发适应干 旱、旱涝急转、高温、极端低温等不利工况的耐腐蚀性新型筑坝 材料和适应技术,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推进 水利模型库、学习算法库等业务应用支撑能力建设,试点机器学 习、知识图谱等技术应用,提升水利大数据气象灾害分析预测能 力。能源工程与电网安全设施领域重点提升多电网联合并网、消 纳和调度技术,以推进供电一输变电一配电一用电侧设备智能化 升级和感知设施部署,按需建设智能物联网网关,打造立体化全 息电力感知网络。城乡基础设施重点研发、推广供水、供气智能 化改造等综合适应技术。(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 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 负贵)4 .城市与人居环境优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功能布局。开展重点城市气候风险研 究,科学分析城市气候变化现状,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识别 气候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和风险,合理 评估城市不同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绘制城市气候风险图。 根据风险研究结果,修订并改进城市关键基础设施设计、施工和 建设标准,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遏制可能导致区域气候恶化、 灾害风险增大与城市病加剧的无序扩张。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建 设项目规划、设计、审批充分考虑气候变化中长期影响,推行项 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 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和供水保障。加强城市洪涝防御 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推进南昌、九江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及赣州、 景德镇、上饶全国重要防洪城市和其他县城防洪排涝建设;减少 和改造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疏浚整治城市河湖沟渠与排水系统, 增强公共设施应对灾害能力,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 能。实施江西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布局规划,加快建设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重点推进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 设,提高城市供水水源抗风险能力。(省水利厅、省住建厅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提升城市气候风险应对能力。加强城市小气候监测评估,建 设城市溃涝预报预警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提高城市气象智能观 测、灾害风险智能感知能力,建立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管 理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可达性、及时性、 有效性。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控的常态化管理体系,完善 应急处置和救灾响应机制,加强避险场所管理,提升城市道路、 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抗干扰和灾害恢复力。加强城市极端 天气气候事件下老旧楼宇、窖井盖、隧道、桥梁、地下空间、危 房等承灾体危险源监控、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到2025年,全 省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设区市力争达到50%以上、 县级市力争达到45%以上、县城力争20%以上,全面消除严重影 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建立健全城市通风廊道,改善城 市生态环境,清除交通障碍,各类“城市病”明显缓解。(省住 建厅、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省交 通运输厅、省气象局等按取责分工负责)5 .敏感二三产业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旅游、健康、 交通、能源等气候变化敏感领域影响分析和多源多尺度融合监测 分析技术研究,提升精准气象预报能力,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气 象服务。建立面向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的气象服务体系, 提高重大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水平,提升防灾减灾、生态文 明建设、气候变化应对和气候安全保障能力,为敏感二三产业健 康发展保驾护航。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充 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和效益。(省气象局牵头负责)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交通体系。围绕江西现代化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建设任务,将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纳入“平安交通” “绿色 交通” “智慧交通”等指标体系,与行业战略规划、体制机制、 标准规范衔接,推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 制度。以京九、沪昆为主轴的“六纵六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南 昌“米”字型高铁为核心的“一核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为重点,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气候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控,加强大 雾、大风、雨雪冰冻、暴雨、洪水、高温等重大气候风险源识别 和全过程动态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在重要通道、枢纽、航运、 水运区域建设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多通道、多 方式、多路径综合交通网建设,完善紧急交通疏散、救援和避难 通道系统,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和自然灾害交通防治体系,完善省 市县三级交通应急保障基地。(省交通运输厅、省气象局等按职 责分工负责)提高能源行业“气候韧性:根据气候资源和能源需求变化, 优化能源结构和用地布局。重点针对高温、低温、洪涝、风雹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探索气候变化对能源生产、运输、存储和分 配的影响及风险评估。加强输配电系统保护和应急调度,强化电 力设备监测和巡视维护,推动储能、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等技术应 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预测预警、 防御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完善气候变化对水能资源的影响评 估,优化水力发电工程布局;加强风能、太阳能等非水可再生能 源预报预测能力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电网消纳率不断提升。(省 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贵分工负贵)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围绕“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 龙虎天下绝”和鄱阳湖湿地等绿色生态资源,建设气候适应型自 然人文生态旅游体验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景观、康养资源和物 候景观资源,开发推广雾淞、雪淞、云海、雨景、雪景和油菜花、 杜鹃、红叶等气温敏感型旅游产品,有序开发避暑、避寒、天然 氧吧、气候宜居、气象公园等旅游资源。根据气候变化引越的自 然物候与气象景观改变,调整旅游场所布局、旅游活动内容与时 间。(省文旅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贵分工负贵)提高金融行业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机构管理气候变 化“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能力,提高保险等金融机构对旱 涝、台风、冰冻类型巨灾的物理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适应气候变 化、低碳经济转型政策和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声誉 风险等转型风险认识和管理水平,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气候) 信息披露及环境(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深化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和绿色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推广气象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 等指数类保险,进一步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农业巨灾 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用能权、水权、 排污权交易制度,稳妥推进林业碳汇交易。(省发改委、省财政 厅、人行江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省地 方金融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省林 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贵)(四)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适应能力1 .鄱阳湖和长江岸线区域构建内陆江-河-湖特色适应气候变化格局。完善鄱阳湖和长 江岸线区域气候变化观测网络,推进数字李生流域建设,强化鄱 阳湖和长江岸线区域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区域气候变化 影响和风险评估。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