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与对策建议以G省为例.docx
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与对策建议以G省为例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乡村 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这是从国家顶层设计的层面 对乡村教育振兴和乡村振兴同步发展、同频共振作出重要指 示。如何以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驱动”构建农 业农村新发展格局,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我国拥有近 5亿的乡村人口 2,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然而,受地域、经济、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乡村教育往 往面临着诸多资源困境,导致不少地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整 体水平不高。考虑到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学术界也对相 关问题展开了各项研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教师的素质是乡村教育 研究的重点关注内容。有学者指出,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 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3近些年,不少学者逐渐认识到乡村 教育资源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还受到乡村教 育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4,因而重点关注乡村教育资源配置 现状,通过对一些地区的乡村学校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教育 存在经费有限5、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6、教材资源不全 7等诸多问题,这些研究均表明当前我国乡村教育资源的要 素流动与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失衡倾向与趋势,成为乡村教 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加快义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8 (P34)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当 地乡村教育水平的发展,也对各地区教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提 升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 键9,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 略的重要一环,而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情况又与乡村教育振 兴直接相关,因而,解决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迫在眉睫。不同地区的乡村教育资源禀赋有所不同,地区社会经济 状况亦有差距,因而解决乡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要因地制宜, 需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为此,为解决 G省乡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特以G省乡村小学资源配置 问题为具体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地区一手数据资料的统 计分析,展现G省乡村小学资源布局情况,分析当地乡村小 学资源配置现状,捕捉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 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推动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提升G省乡村小学教育水平,并以乡村教育振兴助推G省乡 村振兴。G省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改进之策,虽然需根据地域特 点量身定制,但其策略与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适用性。 特别考虑到G省曾是贫困高发地区,2012年该省贫困发生率 为26.8$,有923万贫困人口 10,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 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因而配置好G省乡村小 学教育资源对脱贫攻坚后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具有典型的示范 作用。通过探寻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的改进措施,不仅可 以优化G省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布局,提高G省乡村教育质 量,也将为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有价 值的经验与启示,为促进中国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巩固脱 贫攻坚的成果并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必要的支 持。二、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教育资源泛指在教育过程中,被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 支撑教学、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从G省A、B 两个地区各选取4所乡村小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利用问卷 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分析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发现由于G省受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 响,乡村小学的布局分散,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均衡分配,极 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公平性与教育质量。近年来,G省在乡 村小学资源配置调整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乡村小学 逐渐由分散转向集中。数据显示,尽管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 源配置存在的部分问题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在师资队伍、办 学条件及经费投入等方面仍旧有所欠缺。(一)G省乡村小学资源优势受地理区位、经济水平以及生源等因素的限制,相比较 城市小学来讲,乡村小学存在明显的办学劣势。但是凡事均 有两面性,这些客观因素在政策支持下又转化为乡村小学资 源优势,只有充分认清乡村小学的资源配置现状,发挥乡村 小学的自觉、自悟和自省,了解其仍然存在的瓶颈,才能冲 破藩篱,积极进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现有问题,进 一步提升乡村小学办学水平与质量。1 .硬件设施整体优良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中,相对城市小学,乡村小学的硬 件设施通常较差,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在脱贫攻坚和乡 村振兴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下,G省不仅实现了全面 脱贫,还在政策扶持下,对乡村小学校园等进行了改造,使 得乡村小学的硬件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为乡村小 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 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 .平均师生比较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正在经历一个长 时期的人口迁出过程,再加上当前普遍低迷的生育率,农村 地区小学阶段适龄生源不断减少,小学生规模相对较小。一 方面导致不少乡村小学撤销合并,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村教师 资源变得更加充沛,师生比相较城市反而具有优势。国家规 定乡村小学的师生比标准为1: 23,表1的数据显示,上述8 所乡村小学的师生比范围在1: 25至1: 6之间,平均值为I: 17,这些乡村小学的师生比平均水平远高于国家标准,为小 班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 教,在课堂内外实践体验式教学、个性化教育和情感化教育,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 .特色乡村教育资源丰富与城市地区相比,乡村地区有城市地区所缺少的特色教 育资源,例如乡间田野,乡村小学可围绕田地开展自然、乡 士课堂,使教学融入更多的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乡村地区 还有不少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在历史变迁和社会 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以及特 色语言文化等精神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乡村教育的素材。 充分挖掘这些特色乡村教育资源,发挥乡土教育资源优势, 有利于打造乡村特色教育,形成乡村教育品牌,进一步提升 乡村教育水平和影响力。(二)G省乡村小学资源劣势1 .生源问题导致部分学校面临撤校风险通过对“G省年鉴”近年教育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可知(见 表2),乡村小学的数量从2017年的4, 400所减少到2020 年的4, 100所;在校生人数也由2017年的124, 980, 0人 减至2020年的111, 700, 0人。随着学生数量逐年减少,部 分乡村小学办学条件不足,难以达到办学资格,因而不得不 选择撤校合并的方案,乡村小学的数量躲减,这也导致不少 学生被迫到离家较远的乡领上学,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 等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另外合并的两所学校往往会存 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之间差距较大且很难融合的情况,还 出现了一些巨型班等现象,给师生带来更大的挑战。2 .教育经费有限且分布不均从教育经费方面来看,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 略的支持下,尽管对乡村地区的财政政策有所倾斜,但是在 实地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所选取的8所小学里,有半数乡 村小学的教育经费处于短缺状态,整体教育经费有限。同时, 乡镇级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与村级乡村小学相比明显具有优 势,教师以及学生的数量更为充裕,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也 没有村级乡村小学突出。3 .师资队伍存在稳定性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乡村小学教师晋升限制多、工作压力大,导致师资队伍 稳定性不足。相较于城市教师,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的补充方 式较少,乡村教师主要来自城市教师的支教下乡和特岗教师 招考。尽管随着生源减少,不少乡村小学合并,部分乡村小 学师生比较高,但是部分还未撤校的小规模学校教师很少, 再加上当前乡村小学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足,教师的职称晋升 相对困难,因而不少教师会选择调动到城市小学任教。另外, 部分乡村小学撤校,使得大多数学生必须离开村子到乡镇小 学上学,这些学校的教师除了要完成必要的教学工作以外, 还需要负责学生在学校的饮食卫生及安全,住宿制学校还要 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以及往返学校途中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等,工作压力较大,一些教师不堪重负,同样会选择工作调 动或者岗位调整。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结构性失衡比较普遍。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表现在学科上,大多数乡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 主科科目的教师编制和实际教师数量相对较为齐全,但是在 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副科往往又缺少编制和教师,超 编与缺编现象常常同时存在。结构性失衡还体现在教师的学 历水平上,本科学历教师占比较小,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更 是罕见,甚至有很多年龄较大教师的学历是通过在职进修、 寒暑期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获得的。年龄失衡也是当前存 在的问题,乡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性断层问题十分突出,大 多数年轻教师都选择在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学校工 作,因而乡村小学的年轻教师人数较少,45岁以上教师数量 占据绝大部分。4 .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及其利用有限教师学科专业书籍匮乏,阻碍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科 专业书籍是乡村教师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基石,为教师专业深 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虽然目前乡村小学的生均图书册数已 经达标,但是多为小学生提供课外读本,可供教师参考的专 业书籍和教学学术期刊不足甚至匮乏,再加上不少教师缺乏 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对有限书籍的学习利用率也较低,教 师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升。部分乡村学校数字教学设备使用率低,影响乡村学校教 育现代化发展。数字教学设备使用率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 因,一方面,部分乡村学校数字教学设备老化失修,一些电 脑等多媒体设施甚至难以正常开机;另一方面,部分乡村教 师不习惯使用数字教学设备上课,喜欢使用传统板书方式进 行讲解。这都使得乡村学校数字教学设备使用率低,形同虚 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乡村学校特色功能室建设和使用不足,不利于提升学生 的综合能力。学校特色功能室应当发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 好奇心、挖掘学生潜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特色功 能室包括音乐教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书法教室、体育 器材室、少先队活动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 等多种类型,然而G省大部分乡村小学特色功能室较少,一 方面是特色功能室的种类不足,或是有特色功能室,但功能 室设备欠缺,实际功能有限,难以满足特色实验教学需求。 还有许多小学没有开展相应的特色课程或开展特色兴趣小 组,尽管有特色功能室但并未真正投入使用,使得现有资源 闲置。三、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的未来需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发展趋势,将当 下与未来相结合。所以要解决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 问题,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预测分析,根据未来学生 数量的变化与教师数量的需求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提供思 路。本研究采用灰色模型预测,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学者邓 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并发展的理论,它把一般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 生态等抽象系统,并结合数学方法发展一套解决灰色系统的 理论和方法。11 (P2-4)基于随机的原始时间序列,经按 时间累加后所形成新的时间序列,呈现的规律可用一阶线性 微分方程的解来逼近。通过证明,经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逼近所揭示的原始时间序列呈指数变化规律。因此,当原始 时间序列隐含着指数变化规律时,灰色模型的预测是非常成 功的。令为的建模序列,为经过一次累加生成序列。其中:令为的紧邻均值(EMAN)生成序列,则的灰微分 方程模型为:记以代入上式可转化为下面的矩阵方程:其中B为数据矩阵,为数据向量,P为参数向量,利用 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第一个方程中,代表原始数据的第 一个数124, 9800, k代表时间,从1开始,即2017年为1, 依次累加。通过以上公式和数据,求出解得:.根据2017-2023年G省乡村小学在校学生总数数据和公 式,最终预测出20242035年G省乡村小学人口走势情况, 如表3所示。通过灰度模型预测,乡村小学学生总数年增长 率在逐步递减。乡村小学学生数量的变化,将影响到乡村小 学的布局和资源配置,应是未来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衡 量指标。四、改善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未来需求都 表明,应当改变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从问题和需求两 个层面出发,需要通过充分挖掘乡村小学特色教育资源、进 行制度与政策调整、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加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发挥乡村小学教 育优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 乡村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吸引力。(一)充分挖掘乡村小学特色教育资源,发挥乡村小学 教育优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乡村小学学生数量将会呈逐年 递减之势,这也意味着留住更多的乡村小学生是振兴乡村教 育的基础和关键。如上文所述,乡村小学存在一定的教育资 源优势,例如更高的师生比、优良的教学环境以及独特的教 育资源。办好乡村小学,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就应重点挖 掘乡村小学的优势教育资源,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提升乡 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全面、个性化的发展,用教 学质量打消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减少生源流出。(二)科学优化政策制度,缩小教育资源供给差距建立健全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提高乡村小学 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重要举措。12乡村小学的办学规模和教 育资源都与在校生人数相挂钩。为了实现G省乡村小学教育 科学化,近年来,G省乡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正在推行,不 少村级小学开始撤并到乡镇级小学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而撤并时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撤并后的学校是否具有足够的 教育承载力,能否在接受撤并学校的学生后正常运行13, 根据评估结果科学撤并。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同样是G省乡村小学发展的主要问 题。总体来看,G省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因此, 应采取措施调整教育财政投入的区域结构,妥善处理乡村地 区教育投资的失衡问题,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对 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大对乡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的倾斜力度 14,尽可能缩小省内教育资源的供给差距。政府每年按计 划拨付经费给学校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加强特色功能室 建设,补充特色功能室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政府相 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并对乡村小学的教育经 费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格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大厦的支柱,缺乏合格的教师队 伍,教育大厦就会倒塌。专任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力量, 数量充足与素质优良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两者都决 定了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并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鉴于 G省乡村小学现阶段师资队伍流动频繁,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应当在招新教师考虑户籍区域,增加乡镇工作补贴,使教师 愿意在乡镇、村工作。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还应严格合同制 管理、严禁随意抽借调乡村教师,并且根据课程设置以及学 生数量及时扩大乡村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在职 称评定方面,应当向乡村教师提供更加有利的职称评选条件, 提高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认 同感和归属感,留住并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小学长期任教。(四)推动教育信息化,全面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 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 展,力图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学习平台。扩大优 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5 提高乡村地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应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整合于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 各个方面,以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 诉求。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应用, 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在小学 数学学科,可以利用网络画板、GeOGebra或者几何画板等数 学教学软件,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实现学科教学与教 学软件的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乡村小学教育教学个 性化、精准化、便利化、愉悦化、进阶化和可测化,例如课 后辅导智能化、作业批改自动化。(五)加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吸引力乡村地区突出的矛盾问题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乡村产 业有限,很难吸纳就业人员。不少年轻人不得不选择离开家 乡到城市谋生,相应地,农村生源会不断向城市涌入,数量 持续减少。近些年,通过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乡村地区已经开始重现生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 升。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民生全面改 善,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使农村成为留得下、住得久的 家园,用乡村振兴成果全面巩固乡村教育发展。五、结论与讨论总体上看,尽管当前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还 存在种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G省乡村教育发展质量, 并可能阻碍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良性互动格局 的快速形成,但也必须认识到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的整体 优势和可塑性。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小学特色教育资源, 实现优势资源效用最大化,并针对G省乡村小学教育配置中 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精准有效的策略,各个击破,全面改 善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以解决乡村教育质量不 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等问题。这将加速形成乡 村振兴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反哺乡村振兴的良 性循环。G省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路径,虽需依据地理 特征量身打造,然而其战略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广泛的 适用性,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不仅将提升G省乡村小学教 育资源的布局优化和教育质量,还为全国各地区乡村教育资 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同时也能为国内乡村教育 资源配置模式奠定实践基础,助力中国乡村教育的整体振兴, 为乡村地区教育振兴以及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