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量、浓缩倍数.docx

    • 资源ID:1463706       资源大小:23.3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量、浓缩倍数.docx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A.冷却塔效率的衡星指标(1)冷却幅高(也称湿球温差)冷却水温和空气湿球温度的差值T2-.T代表该地热水冷却所能达到的极限值.T2-越小,效能越高.(2)冷却幅宽:却塔的回水和出水温度的差值,T1-T2.(3)淋水密度:冷却塔单位面积上的热水喷洒负荷,m3(m2h)淋水密度与冷却幅宽、水的比热的乘积称为冷却构筑物单位面积的热负荷,W(m2(kcal(m2h)B.敞开式冷却水的水工况冷却过程中的三种损失:M=E+D+B即:补充水量=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量(注:排污量(包括泄漏损失)计算公式:蒸发量(立方/小时)=系统循环量*蒸发系数*温差*负荷%排污量(立方/小时)=蒸发量(立方/小时)/(浓缩倍数-1)式中:蒸发系数在夏季为0.0015,冬季0.0008,春秋0.0012.现在,我们可以把自己负责的系统参数代入公式.看看,实际的蒸发量和排污量如何?有人会问,我知道蒸发量和排污量有什么关系?以后告诉你.浓缩倍数循环水的蒸发,必然会带来水中离子浓度的改变.说到离子浓度,我们一般都会提到另一个名词:浓缩倍数.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的倍率(以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它星衡登水质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浓缩倍数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处理药剂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可是浓缩倍数过高,水的结垢倾向会增大,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的难度会增加,水处理药剂会失效,不利于微生物的控制,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指标。为了充分发挥水处理药剂的效能,提高水质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数据进行了现场调直,分析了不同浓缩倍数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并对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提出了合理的范围。左:降低浓缩倍数时,水中离子浓度变化曲线右:提高浓缩倍数时,水中离子浓度变化曲线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时,浓缩倍数的检测一般是根据循环水中某一种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与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之比来计算的。即:K=C循/C补=M(B1+B2)式中C循一一循环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C补一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K浓缩倍数;M补充水量(th);Bl污水量(th);B2飞溅水量(th)但对于用来检测浓缩倍数的某一组分,要求不受运行中其他条件如加热、投加水处理剂、沉积、结垢等情况的干扰.因此,一般选用的组分有Cl-4Ca2+、SiO2、K+和电导率等.出于简便,一般采用电导率的方式来检测浓缩倍数作为参考依据。Cl-Ca2+法虽然Q-的测定比较简单,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既不挥发也不沉淀,但因常用CI2或NaCl0、洁尔灭等药剂来控制水中的微生物及粘泥,这样会引入额外的Cl-,用该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高;同时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结垢,尤其在高浓缩倍数时更为明显,故用Ca2+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低,当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取平均也是目前国内众多厂家主流做法之一.电导率法电导率的测定比较简单、快速、准确.从理论上来说,在循环水系统中常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和通入CI2,这会使水的电导率增加,另外当系统设备有泄漏时也会使电导率明显增高,故用该法测出的电导率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当然,对于一股工艺比较单一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如太阳能、电子、食品、医疗、塑料、空压机、中央空调水系统及其工艺冷却水来讲,由于水处理药剂投加量小,工艺基本无泄漏,电导率法是一个好的选择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SiO2法对于没有采用硅酸盐系列水处理剂处理循环水系统的,用该法检测时,循环水浓缩倍数数据容易出现了异常波动且严重失真的现象.因此此法基本不被主流采用。K+法从理论上来说,循环水系统中K+来源较少,一般在某个阶段内K+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土壤、地面水等外界环境的膨响而有一定的变化.K+的溶解度较大,在运行过程中也不会从水中析出,故用K+法检测循环水浓缩倍数K时,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少。由此可见,用K+法测出的K值误差较小,可作为循环水系统的实际K值,但是K+的检测一般是通过色谱仪进行检测,成本高是其缺点。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一般浓缩倍数低,耗水量就大,排污接也大;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但浓缩倍数过高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从而使结垢、腐蚀控制的难度变大,使水处理药剂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因此,循环冷却水的K值并不是愈高愈好.每提高一个浓缩倍数单位所降低的补充水量的百分比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且在低浓缩倍数时,提高K值的节水效果比较明显;但当K提高到4.0以上时再进一步提高浓缩倍数的节水效果就不太明显了,一般情况下,由4.0提高到5.0时,节水量仅占循环水量的0l-02%

    注意事项

    本文(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量、浓缩倍数.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