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
临西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本规划。一、继往开来,全面开启生态环境保护新征程(一)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三五”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列入临西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完成良好,生态环境指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蓝天保卫战战果突出。对9家重点涉气企业全部实行改造升级或能源代替。其中,光明九遒菇实现能源代替,退出重点涉气企业。通过实施工程减排,对重点行业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实现动态清零。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全覆盖”要求。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将全县涉气企业纳入减排清单,实行差异化管控。2020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67,比2015年下降35.5机PM2.5平均浓度57ugm3,比降15年下降45.2%,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达标天数212天,比2015年增加114天,重污染及以上天数11天,比2015年减少7天。碧水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19+1条河渠的巡查长效机制。狠抓源头治理,完成3家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加强水质监管,与市局“河流监测预警平台”接通联网,实施24小时在线监管。对重点河流卫运河在我县境段安装4个视频监控,对重要河段实时监控,严禁入河排污口,保障河流断面水质达标。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完成30个乡镇级及以下(含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2020年,我县2个地表水市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市考核目标;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下水H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o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土壤状况详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完成涉重金属企业和农用地周边企业涉重金属环境问题排查。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及布局不断优化,“洋垃圾”实现零进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全部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超额完成。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用地结构、调整运输结构,全方位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2020年全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33%、33%、26%、26.0%,全部完成了市下达的“十三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二)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阶段,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构建绿色清洁能源生产供应体系,推广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绿色制造技术突破,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也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向源头、从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为我县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创造新的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了京津翼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为我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修熨,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带来强大动能。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推进将带动促进我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我县环境品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逐步建立。同时成立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等多个生态环境领域议事协调-3-机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实施,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保障。(三)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础不稳固。精细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减排空间收窄,对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要求更高。县城生态用水总体短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加快提升。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有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农村清洁取暖和垃圾污水治理长效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新冠疫情防控对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目标导向,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临西。(二)基本原则。1 .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2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成效取信于民。3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4 .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环境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5 .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技术、政策、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如下:1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2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优良天数比率持续提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3 .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4 .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危险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环境风险有效管控,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能力显著增强。5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生态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短板加快补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十四五”规划指标包括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类共16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5年累计指标属性环境治理1县城区PM2.5年平均浓度(ugm3)5740约束性2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58.767.8约束性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HI类水体比例(%)12.5达到国京和省、市要求约束性4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全部消除全部消除约束性5县级城市赛成区黑臭水体比例(%)全部消除全部消除预期性6地下水质量V类水比例(%)一达到省、市要求预期性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1.345预期性8化学密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吨)一一748约束性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吨)27氮氧化物重点工程试排量(吨)441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或排量(吨)一一118应对气候变化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弱化碳排放量降低(%)一达到省.市要求约束性1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达到省、市要求约束性1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21.822预期性环12受污染桥地治理和管控措施覆盖率(%)一100约束性-7-类别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5年累计指标属性境风险1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要和风险管控措施覆盖率(%)100约束性防控生14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公里)39.2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约束性杰保15生态质量指数(EQI)一一稳中向好预期性16森林覆盖率盘)34.136.5约束性护三、创新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一)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1.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完善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五大分区划分。明确各分区环境功能目标,提出环境准入要求,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立用途统筹协调空间管控制度,统筹全县开发保护布局。2 .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推动“三线一单”成果精准落地,确立以乡镇为单位的环境管控单元,确定管控单元边界。统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S-分区管控要求,实现差别化环境管理,约束管控单元内环境行为,保障区域环境功能实现。到2025年,确保我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3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现绿色发展。加强大运河临西段生态环境整治,努力把大运河临西段打造成水清岸绿的“美丽运河”。(二)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1.加强宏观治理的环境政策支撑。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煤炭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市场准入约束,抑制高碳投资,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深化生态环境“放管服”改革,推进环评审批、生态环境监管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化、规范化,优化营商环境。4 .推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以重点行业为抓手,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在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施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减污,打造全覆盖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依法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三)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1.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推动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管道气覆盖范围。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推广农村沼气、生物质气等新型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2%以上。5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项目。6 .实施终端用能清洁化替代。大力推广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在能源和资金保障的前提下,继续实施清洁取暖扫尾工程,基本实现农村清洁取暖全覆盖。实施农村清洁取暖农户动态管理,规范“新增”和“退出”农户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维修服务体系。7 .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禁燃区内禁止使用原(散)煤、煤阡石、粉煤、煤泥、燃料油(煤焦油、重油和渣油等)、不符合标准的洁净煤以及其他国家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集中供热项目、热电联产项目除外)。对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区域,依法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散煤生产、流通等环节监管,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非法销售劣质散煤等违法行为。加强农村散煤复燃管控,建立散煤复燃监督检查机制。(四)完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推动车辆升级优化。加快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在县域公交、出租车、商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示范推广氢能货车。支持车用1.NG加气站、充电桩建设,支持在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居住社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到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等车辆全部为新能源车或清洁能源车,县城建成区域内物流配送全部采用新能源或国六以上车辆。四、降碳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做好碳达峰开篇布局。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制定县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保障措施,组织各乡镇、园区和重点行业细化实施方案。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积极争取低碳和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省、市要求。(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控制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推进建材等高碳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开展绿色工厂创建。2 .控制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发展低碳交通,不断提高营运车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比例。到2025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比例确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3 .控制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持续提高新建建筑和基础设施节能标准,加快推进低碳建筑发展,对城镇既有建筑和基础设施实施节能改造,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低碳供暖。逐步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大力推广绿色建材,推行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及装配化装修。4 .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含氟温室气体和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控制农田和畜禽养殖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甲烷控制和回收利用。5 .实施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开展工业、农业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垃圾等集中处置设施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三)主动适应气候变化。1 .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将适应气候变化目标和工作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新格局。2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应对。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统筹提升城乡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综合评估和风险管控能力,制定应对和防范措施,完善区域防灾减灾风险应对机制。(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管理。1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将企业碳排放信息纳入强制性披露范围。2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制度。开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工作,编制县温室气体清单,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积极参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省、市要求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五'精准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一)加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1 .强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编制完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并向社会公开,明确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期限及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能力建设,完善大气污染源清单。到2025年,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稳定在全市前十位,确保不进入全省后20。PM”年平均浓度达到40gm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7.8$。2 .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制定加强PM?5和臭氧协同控制行动方案,推动内心浓度持续下降,臭氧浓度稳定下降。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实行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对活性强的臭氧前体物排放企业实行重点控制。3 .优化污染天气应对体系。充分发挥临西县空气质量保障指挥中心作用,严格按照“统一预警分级标准、信息发布、应急响应”要求,提高应急响应协同能力。开展轻、中度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研究,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管理,实施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动态更新管理。到2025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比率控制在1.9%以内。(二)推进工业领域污染减排。1 .推动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要求,结合实际排放水平、环境绩效水平、产污比数据、超低排放改造以及季节性生产调控等情况,对全县纳入污染源在线监管的重点涉气企业实施总量控制。推进砖瓦、铸造等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以燃生物质锅炉、原气锅炉和工业炉窑为重点,开展污染深度治理,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到2025年,各种炉窑达到省、市规定的相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2 .深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以工业企业以及油品储运销等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行业企业为重点,安全高效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无组织排放和末端深度治理等提升改造工程。指导企业针对设备与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关键环节开展排查整治,取消非必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排放系统旁路,加强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建立统一的泄漏检测与修复(1.DAR)管理系统,合理规划建设集中涂装中心、废活性炭集中收集中心等。(三)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1 .强化汽柴油货车治理监管。全面建立重型柴油车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强化重点用车单位进出场车辆动态管理。提升机动车监管能力,完善黑烟抓拍系统建设。强化载货汽车尾气排放达标整治,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严查尾气超标排放。到2025年,建成完备的机动车排放“污染检验和维护”制度,生产(进口)的主要车(机)型系族年度抽检率达到80%以上。2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新增或更新的560kW以下(含56OkW)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符合国四排放标准。加快老旧工程机械淘汰,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或使用15年以上的工程机械。调整完善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严格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管理制度,严厉查处作业车辆和机械超标排放、冒黑烟现象。3 .强化油品质量监管。加强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质量监管,开展油品、车用尿素质量监督抽查,对销售不合格油品、车用尿素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到2025年,年销售汽油量大于3000吨的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四)实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1 .强化扬尘精细化管控。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标准和扬尘管控体系,对扬尘重点污染源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将绿色施工纳入企业资质评价、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推行“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模式。加大城区出入口、城乡结合部、村镇道路等扬尘治理力度。施工工地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全覆盖”要求,施工场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和扬尘污染物排放实现“双达标”。拆迁工地要落实湿式拆迁,及时清运拆迁渣土,及时苫盖、洒水要求。加强易产生扬尘物料运输车辆规范管理,落实管控规定,强化裸露地表整治,推广保护性耕作、林间覆盖等方式,抑制季节性裸地农田扬尘。强化重点时段秸秆禁烧专项整治,严控烟花爆竹燃放。2 .探索推动大气氨排放控制。强化农业氨排放管控,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大气氨减排。到2025年,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五)加强其他涉气污染物治理。强化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风险管控。积极推进大气汞排放控制。加强恶臭大气污染物防控,推进工业烟气中三氧化硫、汞、铅、碑、镉等非常规污染物强效脱除技术应用。加强生物质锅炉燃料品质及排放管控,禁止使用劣质燃料或掺烧垃圾、工业固废,对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到标准的生物质锅炉进行整改或淘汰。(六)“三水”统筹,打造良好水生态环境(一)加强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1 .强化“三水”统筹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完善涉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开展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推进地表水与地下水协同防治。2 .推进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开展河流断面监测和上下游联防联治,健全与相邻县市突发水污染事件常态化联合应急演练机制,加强区域重点涉水建设项目环评会商。严格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体风险防控。统筹好城区和乡村水环境协同治理,将水环境治理由城镇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强面源污染防控,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深化农村污水无害化治理、合流制溢流污染等治理。3 .优化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科学设置水环境控制单元和控制断面,优化水功能区划与监督管理,明确各控制断面水质目标。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水体,依法制定实施限期达标规划。依托排污许可证信息,建立“水体一入河排污口一排污管线一污染源”全链条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到2025年,完成省、市下达的地表水IHI类水体比例目标。4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推进县级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实施,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建立健全部门监测数据共享机制。持续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严防反弹。定期监(检)测、评估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出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水质状况,推进饮用水水源水质生物踪合毒性自动预警监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编制完善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水源地和供水单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到2025年,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与勘界立标,县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二)充分发挥重要河湖湿地河长制作用。持续开展河流“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清理行动。发挥各级河长作用,对辖区内河道“四乱”问题持续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形成“河长挂帅、水务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三)强化水污染源头防控。1 .强化工业污染减排。加强对工业重点污染源末端排放管控,严防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停运。严格环境准入,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推进涉水工业企业入园进区。加快完善工业园区配套管网,同步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进“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 .完善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指挥平台,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健全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体系,建立动态监管清单和责任主体清单。严控新增入河排污口,确保全县合法入河排污口水质达到排放要求。依法将排污口管理要求纳入排污许可证,推进数字化管理,实现排污口水质自动监测、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到2025年,全面完成主要入河排污口整治。3 .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合理规划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服务片区,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扩容和差别化精准提标,实施除磷、脱氮改造。强化城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市政合流制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同步实施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和破损修复,杜绝污水等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到2025年,县城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以上。七、协同防控,保障土壤地下水环境安全(一)加强污染源头防控。1.加强空间布局管控。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要求纳入相关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止新建可能造成土塌污染的建设项目。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严格落实规划用途及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科学设定成片污染地块及周边土地开发时序。4 .强化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新(改、扩)建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造成土爆污染的,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提出并实施防腐蚀、防渗漏、防遗撒等污染防治具体措施。开展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杳整治。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将土壤污染防治义务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制定包括应急措施在内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并实施。(二)推进土壤安全利用。1 .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溯源排查,全面查明污染面积、分布及其污染程度。依据土康污染状况详查情况,定期对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进行动态调整,更新分类管理清单并按规定上报。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依法进行分类管理。2 .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未利用地不得污染和破坏,确保全县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3 .严格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集中的乡镇、园区开展污染溯源,制定实施安全利用方案,整县推进安全利用。定期开展受污染耕地农产品质量监测和安全利用效果评估。到2025年,在全县受污染耕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风险管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和管控措施覆盖率达到IO0近4 .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与土地储备、供应、用途变更等环节的衔接,鼓励对拟供应的地块适当提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夏名录制度,将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全部纳入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环境监管。到2025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有效保障,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实现全覆盖。5 .有序推进土壤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的潜在高风险地块、超标地块和纳入调杳名录的暂不开发利用地块等,合理划定管控区域,采取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实施风险管控。推进腾退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探索在产企业边生产边管控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模式和污染地块的“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三)实施地下水污染管控。1 .推动地下水污染分区管理。以饮用水水源保护为核心,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保护。积极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模式与配套政策。2 .逐步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根据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结果,探索实施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强化园区、-21-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地下水污染源风险管控。3 .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鼓励高效节水灌溉,有序关停农村灌溉机井;加强工业节水,开展节水型企业和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四)提升土壤和她下水环境监管能力。1.加强土壤环境风险监管能力赛设。推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土壤环境数据整合,依托省、市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及时更新填报土壤环境信息,构建“数字土壤”管理体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士康环境监测点位,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4 .完善土壤环境监管机制。建立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动检查机制。将从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修复治理相关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纳入信用系统,建立信用记录。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5 .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以省、市地下水监测工程为基础,完善区域监管和“双源”监控相结合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优化和补充“双源”类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国控考核点位及周边预警点位加密监测,实现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的常态化监测。八、防治结合,构建固体废物监管体系(一)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1 .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拓宽部门沟通协作渠道,建立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全链条式监管体系。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信息共享。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区域联防联控机制。2 .加大源头管控力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名录管理制度,动态更新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严把涉危险废物工业项目环境准入关,落实工业危险废物排污许可制度。组织危险废物相关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生产者责任延伸,推广减少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工业危险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3 .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严格危险废物产生、运输、利用处置转移联单管理,推动转移运输规范化和便捷化。加强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转运,利用处置单位和社会力量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探索推进工业园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转运。支持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4 .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布局。按照综合利用、焚烧处置、协同处置、填埋处置梯次推进原则,合理核定各类设施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类别,严格控制可焚烧减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积极推进高附加值危险废物利用项目市场化,支持建设废酸碱、电炉除尘灰、废盐、飞灰等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建设,鼓励化工等园区配套建设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再利用处置设施。5 .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单位的监管,严防危险废物超期超量贮存。推进智能化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工业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回收再利用处置,开展“点对点”定向利用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豁免管理试点。(二)强化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严格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管理。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建设,科学建立乡镇医疗废物周转站。依托省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废物处置过程实时监控全覆盖。(三)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1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品回收处理体系。以电器电子产品、汽车产品、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物为重点,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构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立健全政策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长效推进机制。2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持续开展非法和不规范堆存渣场排查整治,建立排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逐步实现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加快推进粉煤灰、煤讦石、冶炼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生态修复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着力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在生产纤维材料、超细化填料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3 .科学统筹生活垃圾转运处置能力。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范细化垃圾分类标识,推进现有不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能力建设。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域覆盖,实现全县生活垃圾零填埋。(四)加强塑料污染管控治理。1 .加强塑料制品产、销、用管理。划定重点区域,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稳妥推广替代产品,增加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绿色产品供给。严禁生产销售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聚乙端农用地膜和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定期开展河流、坑塘等塑料垃圾清理。2 .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规范废旧农膜等塑料废弃物回收,引导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进园入区,加快培育废塑料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最大限度减少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监管。九、绿色振兴,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1 .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鼓励种养循环一体化,推进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实施粮饲统筹、“种养加”结合、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推广设施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生态畜牧等模式。规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2 .推进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全面推广精准施肥,在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优化改进施肥方式。推行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2025年,化肥使用量稳定保持零增长。3 .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药登记管理,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使用。推行绿色防控,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二)加强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1 .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落实桔秆还田离田支持政策,促进桔杆“五化”利用。严格落实农膜管理制度,推动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落实回收责任。加强源头防控,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探索开展农膜回收示范,推动废旧农膜专业化回收。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秸秆基本实现全面综合利用。2 .推动养殖业污染防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科学划定养殖业禁养区域。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健全粪污收储运体系,打通种养结合通道,促进粪肥科学适量施用,粪污就地就近循环利用;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到202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化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指标体系,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建设。3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持续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机制,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到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5 .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行动,推进村庄清洁和美化,整治村庄公共环境,加强村庄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四)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深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农村厕所改造衔接,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收集率、负荷率和达标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6 .建立健全污水治理设施管护机制。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与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建立财政补贴、村集体自筹、村民适当缴费的运维资金分担机制。7 .持续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常态化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根据黑臭成因和水体功能,科学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实现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十、严守底线,全过程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一)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1.完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涉危涉重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分类分级风险管控。8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预警和应对。建立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基础信息库和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做好预案启动、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健全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和应急准备责任体系。9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水平。加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员、车辆、仪器设备等资源调配和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