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实用案例教程.docx
我们不可随便拿一群个别的人作为集体。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之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因为它那里有机构、有权能、有责任、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如果这样的因素一点儿也没有的话,也就没有集体了,有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群罢了。马卡连柯秋风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案例呈现I班级我们的“家”顾雨涵:五年级(I)班,是我们的家。老师就是我们的妈妈。威倩:一天24个小时,其中有1/3的时间,我们在班级度过。杜文凯:五年级(1)班,一条条柳枝正接受春雨的滋泗,发出新芽。白瑞:班级是我们的家,作为值日生,我会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张晴:五年级(1)班,早自习充满了琅琅读书声,课间弥漫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畅谈的细语,放学后到处都是同学们勤劳忙碌的身影。郭瑶瑶:爱它,我们就要珍惜它。靳叶欣:当我们取得骄人的成绩时,五年级(1)班也散发着灿烂光芒:当我们做错事时,五年级(1)班也跟着抹黑。班级与我们息息相关。杨亚涵:我骄傲,我是五年级(1)班的一员。江雪:我们是雨后的彩虹,只有经过洗礼,才能释放绚丽的光彩。尤天:我们班是多彩的花园,而我们是其中一朵朵绚烂的花,盛开在美丽的季节。吴昊:从7岁,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起直到今天,我们已成为一个个怀揣梦想的大男孩。任磊:回想曾经,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泪水。而这一切,正是我怀念的,留给我的最最美好的回忆。谷吉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一个老师甘做燃烧自己的蜡烛,用心照亮每一位学生。这就是我们的班级。金海心:五年级(1)班充满爱的地方。我爱我的“家”。刘涛:五年级(1)班是我们的摇篮,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长的环境,让我们逐渐成熟。高海:我们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前途与追求这一切都与五年级(1)班丝丝相连,缕缕相扣。毕淑波:任何人都不能独立地成长,在我看来,五年级(1)班就是这样一个辅助成长的良好环境。俞欣妍:我失败了,五年级(1)班从不嫌弃我、不抛弃我,永远敞开它那宽阔的臂膀给予我温暖。包新伟:风天,五年级(1)班为我们挡风;雨天,五年级(1)班为我们遮雨;晴天,五年级(1)班为我们乘凉。赵新颖: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每一个成员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建设这个集体,让它变得更美丽。孙磊:没有华丽的辞藻,我只想用最简单的语言大声地说“我爱我家”。张媛:每一个人都插上理想的翅膀,在五年级(1)班这个天空翱翔。董文艳:作为小组组长的我,愿意负起责任,为同学们服务。韩雨萌:推开教室的门,总是有那么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我想那是爱的召唤。刘凯:时而吵架,时而努力,不管怎样我们永远是一家人,并始终为一个目标努力前进。赵敏:光荣榜上闪烁着我们的名字一五年级(1)班。王佳:也许有一天我们分别了,但我们始终拥有一个共同的乐园。李海娇:在五年级(1)班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蔡蹇:在这个集体里,我不仅学会了知识,也懂得了怎样做人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处事原则。张砍然:五年级(1)班由31名同学和一名老师组成,我们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邹媛媛:在运动场上,五年级(1)班的每个同学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有的在跑道上挥洒汗水,有的在旁边呐喊助威,有的在为同学服务。是每一个同学的努力,才使我们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班主任:五年级(1)班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脸,永远铭记在我心间。这里就是我奋斗的目标、是我努力的方向。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里,我们互相学习,共同勉励,让每一个人每天都有所收获,是我最大的期许和心愿。快乐是童年的象征,我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相聚源于缘分,因此我们懂得彼此惜绿,珍重。(资料来源:傅这明,胡志奎.班级管理案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问题与思考1 .什么是班级?2 .班级作为一个组织,具有哪些特征?3 .班级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分析与评价上面案例叙述了某校五年级(1)班的同学们和老师对班级的不同理解。虽然有的语言只是平铺直叙,有的只做了简单的比喻,但这些都是同学们和老师的内心感触,是对班级理解的真实想法。有的同学说,班级是我们的家,作为值日生,我会把它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有的同学说,在这个集体里,早自习充满了琅琅读书声,课间弥漫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畅谈的细语,放学后到处都是同学们勤劳忙碌的身影;有的同学说,当我们取得骄人的成绩时,五年级(1)班也散发着灿烂光芒,当我们做错事时,五年级(1)班也跟着抹黑,班级与我们息息相关在他们看来,班级是多彩的花园,同学们就是其中一朵朵绚烂的花,盛开在美丽的季节;班级是摇篮,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成长的环境,让同学们渐渐成熟;在这个班级,一条条柳枝正接受春雨的滋润,发出新芽这是一个由31名同学和一位老师共同组成的集体,他们认为班级能够给予他们温暖,能够哺育他们成长,能给他们带去快乐,能让他们尝尽酸甜苦辣,班级就是他们的“家”。因此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班级在学生和老师心中是一个怎样的组织,班级对于学生和老师意味着什么。一个班级的形成需要许多构成要素,只有这些构成要素并存,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班级。简单地讲,班级首先要有学生和老师,要有教室、桌椅、黑板、粉笔、黑板擦等,还要有书、本、笔等。这些人和事物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形成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这些最基础的人和事物就不能形成班级。班级能够让学生和老师成为一种依赖,必有其特殊的地方。学生在这里能够学到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在这里能获得情感和道德上的教育,还可以从班级的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乐趣,老师亦如此。打个比方,班级就是天空,让雄鹰翱翔;班级就是花园,让花儿盛开;班级就是土壤,让生命绽放。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可以感受到生生之间的鼓励与帮助,可以体会到师生之间的温暖,可以看到集体的力量以及个人价值的体现。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班级这个载体,由此可见,班级就像“家”一样。案例呈现I原理与对策-、班级的定义班级的定义与构成要素mp4在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种对班级的解释,有的认为班级是集体指导儿童读、写、算等各项学习技能的一种组织形式。有的认为班级是一个社会系统,成员间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彼此间具有相当稳定的复杂的互动关系。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同李学农对班级的解释: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一)班级是一个社会性组织班级不仅是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体系,而且是一种为社会需要培养未来人才的社会组织。班级组织具有各类社会组织所共同的特点,班级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要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约束和维系,而且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方法来维系,学生在这一社会性组织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二)班级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班级是典型的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在班级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实现共同的抱负。(三)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班级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是社会的教育组织,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作为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存在,教师的影响必然通过班级环境对学生产生作用,很多学生在一起听课,并不简单地只是一个教师同时对许多学生产生了影响,而是班级本身也成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四)班级是稳定的正式群体班级是作为一个正式群体而存在的。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班级有其特定的成员、特定的目标、特定的文化、特定的人际交往及特定的功能。二、班级的构成班级作为一种组织,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根据班级的自身特点,可将其构成要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要素,如教师和学生、教育场地、教育资料等;二是软件要素,如班级目标、组织机构、班级活动、班风班纪、人际关系等。也可将其构成要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的要素,如教师和学生;二是物的要素,如教室、教材、运动场等;三是制度、文化要素,如班级规章、班级文化等。教师与学生是构成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场地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场所,包括教室、操场、实验室、图书馆、教学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料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保证,包括课程与教材、各种图书材料等。班级目标主要包括班集体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学生个性发展目标。班级机构主要包括班主任、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委员会、团支部委员会和各种学习、值口、班报、考勤、课外兴趣、服务等小组。班级活动可以分成日常性班级活动和阶段性班级活动两大类。良好的班风班纪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能够反映出班级成员普遍具有的良好行为和习惯,也能体现出一个班级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班级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最主要的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三、班级的特点(一)学习性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和空间,无论是成绩还是其他各方面的情况都会得到发展。(二)依赖性班级是由未成年人组成的组织群体,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心理面貌还不稳定,思维还带有片面性,考虑问题也不那么周全。因此,在实行学生自治自理的同时,还需教师充当“幕后指导者”,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三)教育性班级是学生与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之间的“转换器”。班级介于学校、社会与学生个体之间,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对学生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能否接受,往往取决于班级对学生的影响。由于班级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人们更关注班级作为学校的教育组织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四)社会性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班级是社会的缩影,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学习与交往活动为特征的教育社会。班级的确定、班级中的机构设置、班级中的活动都会反映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要求,时刻受到社会环境的渗透和影响。无论是在班级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中,每位学生都会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从而构成小范围的社会关系。案例呈现Il我与班级共成长一年级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一时还难以从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中转变过来。“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老师,王晓棠欺负我了”“老师,我发现张小亮去您不让去的地方玩了”一年级的教室里到处充满了“告状”的声音。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上这儿看看,一会儿去那儿坐坐,很难在座位上保持长时间不动,因此也很难做到认真听讲了。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每天都有学习任务,知识量大增,再加上他们对汉字的掌握较少,因此练习题完成的质量就不高。尤其是当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是唯一目的时,还得要求学生把字写好,这对于一些一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常常会出现老师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而学生都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情况。此时班级虽然有了教师和学生、教育场地、教育资料等硬件条件,但是还没有形成班风班纪、班级目标等群体意识,班级只是初具规模,还没完全形成。二年级“老师,宋旭打我。”吴军哭着跑到我面前说。“那他为什么打你呀?”“因为因为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我踩了他的脚,他就打我,可我是不小心的。”我把宋旭也叫了过来,询问事情的经过。在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要求他俩先握手和好,语重心长地说:“宋旭,吴军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踩了你,是他的不对,但你不应该去打他,你们是同学,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体谅。可吴军你也有不足之处,当你踩到别人时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先求得别人的谅解。今后你们还是好朋友对不对?”“嗯!”吴军和宋旭异口同声地说。二年级的小学生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且容易冲动,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起来。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但还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则。三年级有一天下午,我走到教学楼旁边,发现角落里蹲着一个学生在哭。走上前我才看清,原来是我们班的臧静。“臧静,怎么了,怎么在这哭呢?”“老师我想妈妈。”她一下子抱住了我。臧静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三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家。那时,她还不懂什么是妈妈。而现在九岁的她,渐渐懂事了,当看到别的小朋友牵着妈妈的手,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时,她的心仿佛被针扎一般,这才意识到原来有妈妈真好。三年级的学生从情感外露、浅显逐渐地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他们开始不愿意直接表达内心情感,容易产生不安的情绪。在学习上,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但上课时能够集中注意力了。三年级的学生还很愿意表现自己,上课都能积极地回答问题,在私下里他们还会互相“竞争”。在课外,他们能够独立地完成清扫工作,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活动小组。四年级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他们会有意识地提前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会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此时有的孩子会越学越顺手,而有的孩子会学得焦头烂额。这时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形成小组学习模式,达到互帮互助:也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四年级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有限,因不确定事情的对错而“随风倒”。此时班级的班委会也初具雏形,他们会替老师分担工作任务,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五年级在生理上,五年级的孩子会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明显一些,会因为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在学习上,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经常不认真完成作业,强调多次仍屡教不改,对学习缺乏兴趣。与此同时,学生之间也开始有了竞争意识,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上他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集体意识、荣辱观较强。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意见感到反感并反抗抵制。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虽然也得到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不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在学习上,六年级主要为小升初做准备,任务量较大,因此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学起来较为困难。此时班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够自行解决简单问题,班风班纪已形成,一个班级就这样产生了。(资料来源:张作岭,姚玉香.班级管理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6-8.)问题与思考1 .班级是怎样发展而来的?2 .谈谈你对班级授课制的理解。3 .优秀的班级具有哪些特征?4 .结合事例说明,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分析与评价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还要进行逐一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不掉队。但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形成独立的意识,他们特别信任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在一年级,教师不要给学生安排大量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二年级是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教师应多表扬多肯定孩子,要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对于教师来说,三年级的时候应做到细心呵护和耐心引导学生。当他们遇到情感上的困扰时,应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及时进行心灵沟通。三年级是学习发生变化的关键期,教师应及时纠正其不良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四年级正好是儿童大脑发育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也正好在小学教育中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此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培养孩子演算和检查的习惯。在五年级学生的教学上,教师要因材施教,除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全班上课外,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或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六年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学习上,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尤其是对失去信心的学生,教师要做好引导,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班级已形成,但什么才是优秀的班级?它应具备哪些特征呢?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具备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快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它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一个优秀的班级,同学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后进生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友人,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关系。教师会及时发现学生的短处,而不是揭短,学生之间也会为一起学习而感到愉快。在责任心方面,教师不是单纯地承担学生的责任,而是各自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学生反思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包办。优秀的班级主权属于学生,而不是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勇气和积极性,而不是压制、恐吓学生。案例呈现Il原理与对策一、班级的发展历程班级授课制.mp4(一)班级的出现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班级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将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在古代教育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实行个别教学,学生没有固定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也不一致,学习环境嘈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学校的工作组织松散、混乱。在16世纪末的西欧,由于机器逐步代替了手工,生产力大大向前发展,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教育一方面要把资产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能够领导工商业和国家机关的统治者,另一方面又要把劳动者的子弟培养成为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能够正确使用机器以便为资本家创造更多利润的雇佣工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育的规模和效率都必须扩大和提高,而个别教学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于是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二)班级的发展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近代中国官方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学校)率先采用班级授课,1903年的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1 .全班上课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施教,又将学生所有的反应反馈给自己;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教师的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教师可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反应。2 .班内分组教学班内分组教学是指根据教学或学习的各种需要,把全班学生再细分成若干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向他们布置某项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3 .班内个别教学班内个别教学是指在课堂情境中进行符合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班级授课制已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一)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按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把学生按照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同。每班的人数比较固定,通常是3050人。(2)把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一课。首先将教学内容按学科和学年进行划分,以确定各年级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实现这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分成更小的部分。教学通常就是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每门学科的总课时数、学年课时数、周课时数一般根据固定的课程计划来确定。每节课的时间可以是50分钟、45分钟或30分钟,但都是统一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时间。(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班级授课在教室、实验室进行,场所是固定的。课堂中的座次也是相对固定的,但学生的座次安排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可采用秧田式、圆桌式、马蹄式、会议式。(二)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中,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三四十个学生,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师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扩大教学规模。在国家还不能承担太多教育经费,而又急需大量建设人才的条件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相比,在知识、阅历、经验以及个人素质方面,占了绝对优势,应该起到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彼此程度相近,学习内容相同,易于同学间互相讨论、互相竞争、共同进步,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相同年龄段和相近知识水平的学生,编入一个班级,其心理水平、自觉程度和认识水平相近,因此便于教学管理。同一年级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按照同一进度上课,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基本相同,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大体一致的,因此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三)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限制。班级授课制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负责,是一种一对多的交往形式。由于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整体情况,就需要进行一些统一的控制和安排,有时甚至是过多地控制。这样的整齐划一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2)教学形式固定化、程式化。班级授课制使课堂教学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课堂惯例,甚至思维方式、师生交往方式,如果教师不能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一成不变,就会导致课堂教学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3)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班级授课制使几十名年龄相近,但兴趣、志向、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方法,按统一的进度授课,无法照顾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情绪体验。案例呈现川小班级,大智慧即使有些父母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子女,但是孩子最好还是一起在班级里接受教育,因为班集体具有巨大的力量和能量,就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一把筷子不容易折断一样。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生活,它的班风班纪、共同目标等会带动学生,使学生变得优秀,会给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班级里不同的人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特殊的优秀的品质,吸取他人的长处会使学生变得更完美。在班级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班级组织的多种多样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才智,让学生更聪明、更快乐!在一个班级中,一个集体的整体素质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会带动每个学生也乐观积极,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一个班风较差、消极的班集体也会使学生消沉低迷,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因而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也就是说,班级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履行学校的社会职能,如班集体的共同愿景、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角色分配、人际互动等,都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和投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拿一次清扫来说,在家里,学生可以做好规划独立完成,但有时往往会因为身体疲惫半途而废,甚至是放弃。在班级里清扫的意义就不同了,老师可以杷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或者一个任务由几个学生完成,这样学生之间就会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因此就不会有人偷懒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坚持的意志品质,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并能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无形之中就已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好了铺垫。班集体的学习、交往及活动的经历和体验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班级中组织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和发展。骏马有对手要比赛或有先导马可追随的时候,才是它跑得最快的时候。年幼的儿童,榜样比训条更重要。在班级中,学生之间互相竞争,有时会刺激学生不断进取。在班级中有专门的老师传授知识,老师的有效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较松地学习,这些在家庭教育中是无法实现的。问题与思考1 .班级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作用?2 .如何使班级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析与评价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为了实现这一主张,他创制了学校体系,提出并实施了班级授课制。青年人只有在同龄人聚集的班级之中,才能感受到集体的作用以及榜样和刺激,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首先,班集体为学生参与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交往和其他各种活动的环境,班级组织机构和人际关系是社会组织及社会关系的反映,班级情境中的活动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处理,实际是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处理社会关系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及机会。其次,班集体为学生选择职业、扮演社会角色及发展相应能力奠定了基础。班集体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往往被归属于不同的群体,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受到不同的期待,得到不同的体验,这些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普遍具有较强的成功感,积极组织和参与集体(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3.活动,并且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权威意志。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对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他们今后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长期在班级中学习和生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一方面,班集体能够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班集体为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得到重视、受到关注、赢得肯定和欣赏的学生,往往有积极的体验,形成积极进取的个性;反之则可能会形成消极的个性。关注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展现才能、发挥作用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在班级的各种活动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成功的班主任共同的经验。在班级中,还能够保障学生身心的安全和健康发展。班集体可以说是教育化的微型社会。班级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都为学生身心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隙。同时,班级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感、专业素养,以及对班级学生的关注,都能够及时预测、发现和干预危害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良因素,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案例呈现Ill原理与对策一、班级与学生发展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mp4班级的存在对于学生各方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学生在班级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在班级组织的活动中,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通过接触各种人与事,从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二)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通过在班级内开展多种活动,可以达到锻炼他们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三)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看、听、想、说、做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在班级中不仅能得到充分表现,同时也能得到巩固、发展和调整。在班级中,学生通过与同学交往而变得活泼、开朗;或是通过承担各种班级事务而变得冷静、稳重。二、团体动力学库尔特勒温在1939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团体动力学”这一概念,借以表明他要对团体中各种潜在动力的交互作用、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去做本质性的探索。1945年,勒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团体动力学作为一种专业和学科得以建立。在其后的20年间,团体动力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影响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勒温根据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团结力是使某一团体稳定并抗拒分裂的重要力量。(2)在独裁的团体中存在更高的紧张气氛。(3)民主团体中的成员总是努力进行合作,并越来越要求提供和寻求合作。(4)民主团体中的成员客观态度更多。(5)民主团体中的成员积极性更高,表现为“我们需要”,而不是“我需要”。(6)民主团体的结构更稳定,成员的感情和目的得到更大的发展。可见,团体动力学是一种对团体本质的心理学研究,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与个体、其他团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等。案例呈现IV变“乱班”为“先进班”2014年,曙光中学王老师接任了初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班已经换了两任班主任和两位任课老师,王老师已经是第三任班主任了。王老师接任后,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学生的接触和家访,发现这个班不仅学习成绩与同年级其他班差距大,而且“问题学生”多,所以王老师感觉要带好这个班,压力是很大的。接下来的一周,王老师对这个班进行了细心观察:班里二十来个学生的仪容仪表不符合中学生的要求;上课铃声响后五分钟内班内学生到不齐;课堂纪律差,吃东西、看小说、随意说话是常事;值日生做值日都是敷衍了事,班级卫生情况极差;班干部本身表现存在问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下课后,每位任课老师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幸福感通过一星期的接触和冷静的分析,王老师发现该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缺乏规范的养成,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卫生习惯、听课习惯较差,自由散漫严重,有些违规违纪行为已“习惯成自然”,然而,学生却感觉不到。二是班级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气不足,凝聚力不强,一些班干部、团员起不到“领头羊”的作用。三是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后进生比例比较大。同时王老师也认识到要带好这样的班级,必须从常规抓起,用新的管理模式来吸引学生。因此,王老师认真制订了班级管理的计划和目标,公开竞选班委,重新成立班委会。第一,学规范,抓规范,从仪表仪容和班容班貌开始。王老师亲自带领值日生打扫卫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树立年级竞争意识,培养班级凝聚力。第二,真诚主动地与班里的“问题学生”加强交流,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慢慢地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第三,放大优点及时表扬,在班里设置光荣榜,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品行纪律,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正面鼓励。第四,搭建平台,通过各种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转化后进生,循序渐进达到“班风学风好转,学习成绩提高”的管理目标。经过王老师几个星期的努力,班里的卫生从全校的倒数第一升至正数第三。从此,同学们也有了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班里的纪律大为好转,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根本上扭转了班级的“落后”局面。(资料来源:魏晓红.中小学班级管理典型案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6:2.)问题与思考1 .你如何定义班级管理?2 .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3 .为什么需要班级管理?分析与评价在本案例中,班主任王老师接手的是一个换过两任班主任和两个任课教师的“乱班”,王老师感觉要带好这样一个班,压力很大。但王老师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放任自流,而是认真地分析了班级现状和学生基本状况,认真制订了班级管理的计划和目标,公开竞选班委,重新成立班委会。经过王老师几个星期的努力,班里的卫生从全校的倒数第一升至正数第三。正是因为王老师对班级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才将一个“乱班”变成了“先进班”。如果王老师和前面两任班主任一样,或任其发展,或管理方式不当,他则可能成为离开的第三任班主任。从王老师的行为可以看出,班级管理是一个围绕教育活动而开展的过程,涉及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做好管理的基础,才能在此创建育人的系统,发挥教育的功能。班级管理的内容mp4案例呈现IV原理与对策一、班级管理的定义及其理解(一)班级管理的定义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载体的教育管理。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其要点如下:班级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围绕着教育活动而开展的。班级管理活动是在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由班级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班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要遵循一定原则,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二)班级管理的理解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层次性,一般包括班级外部管理(又称“班级宏观管理”)与班级内部管理(又称“班级微观管理”)0班级外部管理是指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班级的管理,包括班级编制、委任班主任及开展各种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等,它起着决策、组织、指挥和控制的作用。班级内部管理是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学校领导下对班级的直接管理,是“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各项活动”。班级外部管理与班级内部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两个不同的组织层面,两者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班级外部管理为班级内部管理创造了条件,班级内部管理服务服从于班级外部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诸方面工作的组成部分,即在学校领导所实施的学校管理中,有一个方面是对班级实施的管理。学校领导并不直接对具体的班级实施管理。从班级组织层面认识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或班主任对具体的班级实施的直接管理。班主任并非孤立地实施班级管理,而是在学校组织内实施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与学校领导实施的管理相关。班主任是作为学校领导的助手管理班级,而班主任又是一个班级的直接领导者或管理者,班级组织的运行状况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状况直接相关。二、班级管理的内容(一)班级组织的建设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其中班级组织机构分为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和班风。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二)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包括思想管理、纪律管理、学习常规管理等内容。思想管理是指对学生的基本思想进行引导、教育和规范。纪律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学习常规管理包括学习态度的管理及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常规管理。鲁洁.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68.(三)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四)班级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课堂教学是促进班级组织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阵地,是一种集体的教学力量。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建立班级教学管理指挥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五)班级制度管理班级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正常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