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docx
公众号:安环健资料库液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手册目录1.涉氨制冷企业基本概念及危害特点21.1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害特点21 .2氨制冷原理22 .氨制冷企业规范要求42.1 涉氨企业作业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文件与标准42.2涉氨制冷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52. 3涉氨制冷企业管理重点5政府监管重点63.涉氨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831«83.2物防83.3»93.4制度防94 .涉氨企业作业典型事故案例115 .附录:涉氨制冷企业专项应急预案范例161 .涉氨制冷企业基本概念及危害特点1. 1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害特点标识英文名:a三nonia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分子式:NlbCAS号:7664-41-7分子量:17)3国标编号:23003理化性及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剌凝性恚央的气体熔点-77.7(相财密度(水=1)0.82<-79"C)沸点-33.5T楣对密度(空气=1)0.6藜汽压5O6.62kPa(4.7。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醉.乙疆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含氨量为15.7%27.4%时,遇到电焊、气割、气焊、电器线路短路等产生的明火、高热能,在密闭空间内有爆炸、开裂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如图1.2所示。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被冷凝蒸发器替代,直接蒸发系统的制冷剂通过冷凝蒸发器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载冷剂温度降低;低温载冷剂进入贮液器,经泵加压送至蒸发器,吸热后温度升高,再次进入冷凝蒸发器,进行放热降温过程。图1.2假冷剂间接制冷系统传图2.氨制冷企业规范要求2. 1涉氨企业作业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文件与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正)(主席令第4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技监局令第1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2013)6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4)10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验收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7)8号)关于印发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试行)的通知(管四函(2013)28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2011)冷库安全规程(GB28009-2011)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HG/T4686-201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一工业管道(TSGD7005-2018)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13)2.2涉氨制冷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2.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2.2.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2.3涉氨制冷企业管理重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深刻吸取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的教训,强化源头治理,国务院安委会定于2013年9月在全国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于2017年2月开始专项治理验收工作,同步对福建省、湖南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涉氨制冷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提出了相关要求。政府监管重点2.3.1安全监管部门要对涉氨制冷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的监督检查。2.3.2将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纳入日常重点监管执法内容,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3.3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氨制冷企业建设项目要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有关规定,严防再出现两类重大隐患。2.3.4要将涉氨制冷企业纳入常态化监管,通过加强监督执法、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工作,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建设,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提升涉氨制冷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2.3.5其外泄的氨可能影响周边,并可能需要大面积、大人流疏散,所涉及镇、街道一方面要督促涉氨制冷企业重视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章立制,配备专业处置队伍,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完整好用的救援器材。另一方面,相关镇、街道要制订专题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后能迅速应对,保证相关区域人员及时撤离,并合理、及时善后。企业管理重点2.3.6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狠抓安全生产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事故发生,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更应在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应急救援管理上处处落实,不留漏洞。2.3.7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禁止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2.3.8快速冻结装置:须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不超过9人。并设置探测仪、报警器、排风装置、联锁装置等安全措施。2. 3.9按照法律、法规文件要求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2.3. 10健全落实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管理。2.3.11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到位,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2.3.12确保生产场所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畅;制冷机房按要求设置防爆和防泄漏安全设施,特种设备如期开展定期检测等。2. 3.13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完善氨泄漏应急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演练,配备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3.涉氨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3. 1人防3.1.1持证上岗。负责制冷运行的作业人员要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3.1.2专人值守。对机房、设备间等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生产场所由专业人员值守。3.2物防3.2.1安全距离。液氨罐区和氨机房区域距离人员密集场所(集市、医院、学校)等重要公共场所距离应不少于50米。厂房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应大于25米。3.2.2人员分隔。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快速冻结装置须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不超过9人。3.2.3消防措施。在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设置室外消火栓,与库区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相连;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旁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净宽与净高均不应小于4.Onio3.2.4喷淋设施。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应设置选用开式喷头的水喷淋系统。3.2.5相关库室。氨制冷机房、控制室、配电室和人员值班室应分开设置,分隔墙体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氨制冷机房与变配电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并应使用乙级防火门;氨制冷机房应有两个以上的疏散通道,值班室或控制室应有直通室外的应急通道。3.3技防3.3.1报警装置。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3.3.2压力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阀门应符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灰铸铁等不符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阀门不得使用;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3.3.3警示标志。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装有氨直接蒸发制冷方式的快速冻结装置的食品加工间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相关警示说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涉氨制冷企业应在使用区域明显位置悬挂“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3.3.4风向标。在厂区内显著位置应设风向标。厂内任何一个交叉路口都要至少观察到一处,并不能用红旗替代。3.4制度防3.4.1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3.4.2操作规程。制定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加/放油操作规程、速冻装置操作规程(如系统中设置)、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3.4.3管理档案。应建立包括特种设备等在用设备、设计资料(含设计变更)、竣工验收资料、采购合同、系统运行等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3.5应急管理3.5.1应急演练。制定氨泄漏、压力容器爆炸等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3.5.2应急装备。(1)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置2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非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套隔离式防护服、防毒面具及岗位人员一人一具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2)应配备有效的合格期内酸性饮料(柠檬酸、硼酸和酸性浓缩柠檬汁酸梅汁)、食用醋等;(3)作业现场应配备洗眼器和淋浴喷淋装备。3.5.3对于涉氨制冷的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应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4.涉氨企业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一、基本情况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二、事故原因1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2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3 .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本不落实。企业出资人即法定代表人根本没有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严重违反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生产、重产值、重利益,要钱不要安全,为了企业和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员工生命。企业厂房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少花钱的目的,未按照原设计施工,违规将保温材料由不燃的岩棉换成易燃的聚氨酯泡沫,导致起火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企业从未组织开展过安全宣传教育,从未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虽然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从未组织开展过应急演练;违规将南部主通道西侧的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外墙设置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锁闭,使火灾发生后大量人员无法逃生。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更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和档案建设需要,没有公布、执行和落实;总经理、厂长、车间班组长不知道有规章制度,更谈不上执行;管理人员招聘后仅在会议上宣布,没有文件任命,日常管理属于随机安排;投产以来没有组织开展过全厂性的安全检查。未逐级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没有逐级签订包括消防在内的安全责任书,企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综合办公室主任及车间、班组负责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安全职责和责任。企业违规安装布设电气设备及线路,主厂房内电缆明敷,二车间的电线未使用桥架、槽盒,也未穿安全防护管,埋下重大事故隐患。未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未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排查整改消除。尤其是2010年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后,没有认真吸取教训。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一、基本情况2013年8月31日10时50分左右,位于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内(丰翔路1258号)的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二、事故原因1 .严重逅规采用热氨融霜方式,导致发生液锤现象,压力瞬间升高,致使存有严重焊接缺陷的单冻机回气集管管帽脱落,造成氨泄漏。2 .违规设计、违规施工和违规生产。在主体建筑的南、西、北侧,建设违法构筑物,并将设备设施移至西侧构筑物内组织生产。3 .主体建筑竣工验收后,擅自改变功能布局。将原单冻机生产线区域、预留的水产精深加工区域及部分水产加工整理车间改为冷库等。4 .水融霜设备缺失,无法按规程进行水融霜作业;无单冻机热氨融霜的操作规程,违规进行热氨融霜。5 .氨调节站布局不合理。操作人员在热氨融霜控制阀门时,无法同时对触霜的关键计量设备进行监测。6 .氨制冷设备及其管道附近,设置加工车间组织生产。7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健全;未按有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8 .公司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未取证上岗,未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9 .擅自安排临时用工,未对临时招用的工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未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5.附录:涉氨制冷企业专项应急预案范例“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单位:×××××X编制时间:XXX年X月义日实施时间:XXX年X月X日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 .组织机构及职责3. 1应急组织体系4. 2指挥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4. 1危险源监控5. 2预警行动6. 信息报告程序7. 应急处置6. 1响应分级7. 2响应程序8. 3处置措施9.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附件:附1:企业值班联系电话附2:企业应急咨询服务电话附3: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附4:组织应急敕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附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附6:机房平面布置图附7:机房消防设施配置图附8:机房周边设施分布图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l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有关规定,已对企业内“液氨”使用场所进行了辨识,确定“液氨”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临界量(t)实际存在量G)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液氨1020是1.2氨理化性质分析:氨(NH3):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77.7(,沸点-33.5,临界温度132.5cC,临界压力l1.40Mpa,相对密度(设水为1)0.82(-79)(设空气为1)0.6,易燃,爆炸极限(15.7%27.4%)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醛,属低毒类,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1.3 氨危险特性分析: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1.4 液氨泄漏危害分析:1.4.1 液氨泄漏将会造成人员伤亡,经计算如有1吨液氨泄漏并全部气化,半径48m内的人员将造成严重伤害。1.4.2液氨贮存和充装危害分析:正常情况下储液桶有20%的气相空间,桶内的压力是该温度下的液氨饱和蒸汽压。如果未留有气相空间而全部充满液体,则在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没有余地,桶内压力大幅度上升,而液氨的膨胀系数较大,一旦储液桶充满液氨,在060cC范围内,每升高1其压力相应升高1.81.35MPa不等。因此过量充装量造成韧性破坏而爆炸。1.4 .3液氨的健康危害分析: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络;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澹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越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1.5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分析:1.5.1健康危害预防和应急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或用3与硼酸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吸入氨气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1.5.2灭火预防和应急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选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1.5.3泄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报警、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打开贮槽现场喷淋设施,用喷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1.5.4操作预防和应急措施:严加密闭,进行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充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1.5.5储存预防和应急措施:罐外侧加保冷材料防护。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加强明火管理。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1.5.6个体防护预防和应急措施:严加密闭,进行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现场安装淋浴和洗眼设备;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处置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戴橡胶手套、穿防毒服;另外操作人员在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纪律严明;职责明确;科学施救。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和危险程度,分两级设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和车间“应急救援小组”。图1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体系图图2车间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体系图3.2指挥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和危险程度,分两级设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和车间“应急救援小组”。(二)组成人员: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x××××现场指挥:×x××××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XX××××成员:×××××××××××X2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XXXXXX成员:XXXXXX××××××3 .现场指挥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人:××××××”应急救援小组”现场指挥人:XXXXXX(三)职责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3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 .负责制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7 .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9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10 .负责保护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四)分工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企业全面应急救援工作。2. 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并现场指挥具体救援工作,3. XXXXXX负责各生产装置开、停车和各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及协调水、电、汽的供应。4. XXXXXX协助XXXXXX负责现场设备抢修指挥工作。5. XXXXXX负责做好报警、灭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和协调上级消防部门的工作。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紧急疏散。6. XXXXXX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7. XXXXXX负责现场医疗救护组织及指挥受伤人员的抢救和转院工作。8. 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向邻近单位通报事故,联系组织周围群众紧急疏散及后勤保障工作,需要时启动企业周围及社区人员紧急疏散预案。4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1. 1.1危险源的监测监控采用电视监控装置、自动检测报警系统等技术性监控和人员定期巡查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方法。4. 1.2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在XXXXXX机房东侧和西侧设有电视监控探头24小时有效报警监控;在XXXXXX机房上方、设备间内设有“氨气泄漏自动检测报警仪”24小时有效报警监控;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每两小时定期巡检一次、车间管理人员每四小时巡检一次、企业管理人员每天巡检一次的管理措施。5. 1.3危险源监控应急处置措施电视监控室设在企业安保部监控室,岗位操作人员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XXXXXX,并和值班班长现场核查进行处置,处置无效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自动检查报警系统设在机房值班室,操作人员听到报警后应立即赴现场进行排查处置,值班班长立即报告车间主任后再进入现场处置。岗位操作人员巡查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前期处置,同时告知岗位其它操作人员,并报告值班班长。管理人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时,应通知车间限期进行整治,紧急情况时应立刻告知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处置。6. 2预警行动当值班人员发现监控设施报警,情况异常时应立即报告XX××××,安排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核查,查明异常原因,当确定为突发险情时,应立即报告XXXXXX,通知总指挥及其成员,由总指挥启动救援预案。5信息报告程序a)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发现险情时,立即通知XXXXXX进行核实,确定险情后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b)现场巡查人员发现险情后向XXXXXX办公室进行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立刻告知操作人员进行处置。c)企业在动力管理部办公室设24小时值班电话:××××××:在安保部监控室设24小时应急救援值班电话:××××××od)险情报告可采用电话和当面报告等形式,报告人要明确险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事故类别;任务通知由X×××××办公室或单位负责人电话或当面告知,通知内容要交待清楚险情具体部位及危害。e)外部通讯联络由XXXXXX归口管理,XXXXXX接到报告后先报告指挥部同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电话通知、通报相关部门及救援机构。需要周围居民疏散时由指挥部安排XXXXXX进行联系,必要时派专人进行疏散。指挥部按规定及时将险情上报上级有关部门。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6.1.1”现场处置预案”在动力机房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6.1.2"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在动力机房发生泄漏、火灾、人员灼伤等安全生产事故时启动。6.1. 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在动力机房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大量有害物质泄漏事故;发生恶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一般事故失去控制扩大)时启动。6. 2响应程序6.2. 1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启动现场处置方案。6.2.2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扩大时,启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6.2.3发生大量有害物质泄漏事故;发生恶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安全事故救援无效时启动“综合应急救援预案”。6.2.4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或事故救援失去控制扩大时,启动上级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发生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上级应急救授预案发生恶性火灾爆炸事故保合应急救1.援预案发生大量有害物债濯漏事故、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一般安全事故救授无效时6.3处置措施6.3.1工艺处理措施(一)紧急停车处置措施凡遇生产出现爆炸着火、大量漏氨、人员中毒伤亡事故等情况,应将压缩机紧急停车处理。停车步骤如下:1 .迅速按下停车按钮。2 .关闭出口阀及进口阀。3 .根据情况作其他处理。(二)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方法1 .压缩机进口压力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原因:压缩机开得少或能量档位低。处理方法:调高能量档位或增开压缩机。2 .压缩机出口压力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原因:冷凝器冷却效果差(冷凝器结垢;冷却水量少或水温高;冷凝器液位高)。进口压力高,进气量太大。处理方法:清洗冷凝器;开大水阀,降低水温,提高水压;控制冷凝器液位。降低进口压力。3 .压缩机油泵压力下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原因:油质不好,杂质多,油管堵塞;油泵损坏;吸油过滤网堵;油位低;油温过高;各轴间隙大或部分油路漏油;油压调节阀失灵。轴瓦损坏。处理方法:清洗油泵,换新油,吹通油管;换油泵;清洗滤网;停车加油;降低油温;检修转子及油路;更换油压调节阀;检修轴瓦。4 .压缩机有异常响声的原因及处理原因:联轴器胶圈磨损或螺栓松动;入口夹带液氨。轴瓦或轴承损坏。电机与压缩机同心度差;吸排汽活门片损坏。处理方法:停车检修;缓冲罐外用蒸汽加热,使液氨气化;停车维修。进行找正;更新损坏的吸排汽活门片。5 .如何判断液氨带入压缩机、原因及处理当发现压缩机入口管线、阀门等结有一层白霜时,可判断压缩机入口带液氨。当少量以雾状带液氨时,压缩机机身震动,电流波动。液氨带入压缩机的主要原因是加氨过快或过多,液位过高,液氨未能气化,随气氨带入压缩机。当发现压缩机入口带液氨时,应关小进口阀门,并保持机器的油压基本正常,以提高进口氨的温度,将液氨气化,降低液位。打开缓冲器底部阀门,如带液氨严重时,机身产生振动无油压,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以免产生重大的事故。6 .3.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措施(一)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需要进行人员撤离时,由值班班长负责组织当班人员,按上风头方向顺序撤离至安全区,值班班长要对事故现场全面排查确认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信息。到达安全区后,值班班长要按考勤对撤离人员进行清点,进一步确认核实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信息。(二)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及方法:1 .需要非事故现场人员撤离时,接指挥部通知后由疏散部门值班人员负责按照指挥部指定的路线及安全区域进行琉散,疏散完毕后要对疏散区域内现场进行核查,严防其它人员再次进入,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信息。2 .企业区域外的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琉散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按指挥部要求电话通知要进行疏散的单位值班人员或负责人,说明疏散的区域及方向,情况严重时,安排专人现场进行疏散,必要时请公安或交通部门协助,并保持即时联络及信息畅通。6.3.3危险区域的隔离措施(一)危险区域设定:一般事故危险区域设定:动力机房以内重大事故危险区域设定:厂区以内。(二)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将动力机房的区域划定为隔离区,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或器材方可进入。(三)事故现场隔离方法:由企业保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在主要通道及地段派专人值守,并迅速将隔离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撤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6. 3.4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一)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对事故现场检测采用现场取样的方式,取样人由指挥部指派,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隔离式防化衣,在救援人员水枪喷淋保护下,由现场救援人员监护一同进入现场,采用负压球对大气进行采样;用广口瓶对水体进行取样,采样完毕后迅速撤至安全区。(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控措施:1 .从业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有序进行事故初期的抢险处置。2 .接指挥部令,企业保卫人员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撤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3 .液氨泄漏事故,初期泄漏时,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品正确判断确定泄漏点位置,迅速关闭或切断泄漏源,不能立即切断的,应采取泄压、减量、紧急停车等措施控制减少泄漏量,同时开启喷淋设施进行稀释、中和处置,在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值班班长及动力管理部办公室报告。处置无效时,指挥部应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援,救援人员应迅速架设消防水枪对泄漏源进行喷淋,减少危害物质扩散,如管道泄漏时进行打卡子处置;阀门开裂时,应进行泄压导槽处理后,更换阀门;罐体开裂时,进行泄压、导液、置换后进行焊补。4 .发生着火灾爆炸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着火源,用消防水枪或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同时生产操作人员应迅速对生产装置作紧急停车处置。5 .发生中毒、灼伤事故,应迅速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区域,给氧,并立即联系送医院治疗。(三)现场实时检测及异常情况下的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如突然发生异常变化,危险物质浓度迅速上升,火情或灾情失去控制,欲引发连锁反应时,现场指挥人员应果断组织实时检测及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紧急撤离。撤离方法是所有救援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待命,并做好再次进入的准备。(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1.企业所有应急救援人员由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企业任何部门及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2 .企业内运转岗位应急救援人员接通知后,应立即按指定路线到达指定位置接受任务。3 .从厂区外赶往厂内参加救援的人员,首先在XXXXXX处集结,由指挥部在XXXXXX指定现场指挥人,负责介绍险情及传达救援任务,并及时向指挥部反馈信息,值班保卫人员指定专人在XXXXXX发放并协助救援人员佩戴好必要的防护器具,救援人员对险情及救援任务进行了解后按指挥部命令到达指定位置参加救援,不可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参加救援。(五)监控事故扩大的措施:1 .应急救援总指挥应及时掌控险情及救援状况,并随时与现场指挥人保持通讯联络。2 .XXXXXX应对生产工艺变化情况通过监控室仪表及显示器对压力、温度、流量、电流、现场等进行及时监控,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停机、泄压、导槽、紧急停车、快速撤离等措施。(六)事故可能扩大的应急措施:当险情发生变化,事故可能扩大时,应立即采取局部或全系统紧急停车,疏散可能波及到区域的人员,同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应急救援力量。6. 3.5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措施(一)受伤人员的现场处置措施:1.轻伤人员,迅速转移至上风向安全区域由救护小组进行现场治疗。2 .伤势较重者应立即给氧。3 .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联系救护车辆,转移伤者,确定进一步救治方案。(三)受伤人员进入医院前的抢救措施:4 .呼吸困难者给输氧。5 .大量流血者进行紧急止血.6 .呼吸停止者作人工呼吸.7 .中毒者,解开衣着,给氧.(四)选定的受伤人员救治医院:企业选定受伤人员救治医院为嘉兴市第一医院。(五)提供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将受伤人员的受伤过程及致伤信息及时向伤者家属及医疗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告知。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1内部保障7. 1.1.应急救援队伍:企业成立由12名护卫队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分两班24小时值勤。动力管理部成立以车间主任为组长,各岗位主要操作人员及值班班长为成员的兼职救援队伍。7. 1.2.绘制有完善的重大危险源(动力机房)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图、周围地区图等(后附)。企业编制了(液体无水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按规定进行了登记。机房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为3.0米/秒,常年平均风速2.5米/秒,平均气温12.60Co8. 1.3.应急通讯系统:企业设有24小时值班电话:××XXXX(监控室)XXXXXX5;24小时应急救援电话:××××XX;7. 1.4.应急电源、照明:动力机房及值班室均配有应急事故照明灯,值班班长配有防爆手电,企业主电路分两路向动力机房输送电源,可保证应急电源及照明需求。7. 1.5.应急救援装备、物质等:动力机房、设备间设有自动检测报警,在机房东、西两侧分别设有电视监控探头,在高压储液桶及周围安装有水喷淋装置,在机房外东、西侧各设有地下消防栓,企业在动力机房设有8kg干粉灭火器35个、二氧化碳灭火器5个,岗位配有紧急堵漏工具等。另外在机房东门事故柜内配备有正压式呼吸器两台、防毒面具2套、轻防化服2套、橡胶手套及护目镜等个体防护器具。7. 1.6.保障制度: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安全培训制度”、“事故管理制度”等安全保障制度。7.2外部保障7.2.1.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公司职能部门与安全、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建有事故应急协调联络,消防部门每年定期来公司进行应急救援演练。7.2.2.应急救援信息咨询:企业在XXXXXX设有24小时值班电话XX××××,可随时进行应急救援信息咨询。附1:企业值班联系电话24小时监控电话:××X××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