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申报书-案例.docx
工程学院创新团队申报书团队名称:青年理论研究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所属二级学科:_依托部门:申报日期:工程学院科技处编制2015年5月编写说明一、编写前要仔细阅读.关于申报组建沈阳工程学院创新团队的通知”二、编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三、所在研究基地指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沈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教育部、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四、二级学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填写。(可从学校科技处网站T文档下载T其他中下载)五、相关证明材料:(1)提供不超过5篇最具创新性的论文复印件;(2)如有论文收录、专著被评价应提供复印件;(3)提供授权发明专利授权书的复印件;(4)提供获得科研奖励证书的复印件;(5)承担项目的证明复印件。一、简表研究方向青年工作、青少年工作、青运史所在研究基地所在学科级别A.省级优势特色学科B.学校重点建设学科C.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团队负责人姓名职称行政职务所在工作部门辽宁省团校电话创新学术团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156OOOO签字构成情况二、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简述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依托研究基地和学科、团队形成的背景)(一)团队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青年理论研究创新团队由韩伟教授负责,是共青团中央在辽宁省设立的唯一一支专门从事吉年工作斫究、青运史工作研究的学术队伍,该创新学术团队创建于2009年,团队内部划分青年工作研究方向、青少年工作研究方向和青运史研究方向三个研究方向。围绕着上述三个研究方向,团队五年以来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学术创新、大规模实证调研等学术活动,成绩斐然青少年工作研究方向着眼于当代青少年问题的实证研究,致力于解决青少年实际问题,针对青少年各类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大学生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开展了当代青年思想状况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研究、当代青年就业问题的研究、当代青年梦想状况等诸多问题的研究;青年运动史研究将以史为“志”,准痢翔实地记录辽宁省共青团工作的历史,五年以来开展了辽宁省志共青团志、中国共产党辽宁组织史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2001.10-2011.10).中国共产党辽宁执政实录4部(2009-2013),辽宁年鉴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4部(2009-2013)、中国共青团年鉴辽宁团部分等的编篡工作、同时在这些志书编撰工作的基础上也积极申报了共青团史方面的省市级课题,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为当代青运史理论研究奠定基咄.这三个研究方向共同相互作用创新当代青年工作理论。(一)依托的研究基地和学科青年理论研究起源于青年学.青年学是主要研究青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科学,也是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吉年文化学、吉年组织学等。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外青年研究成果大量引进.青年学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一股以创立新学科”、.构建新体系为特征的“青年学”研究热潮.几乎所有团系统的院校都开设了青年学课程,国内一些这也出版了自己编写的青年学教材或专著,(三)团队形成背景创新学术团队创建于2009年,由韩伟教授负责,拥有11名科研人才,是共吉团中央在辽宁省设立的唯一一支专门从事青年工作研究、青运史工作研究的学术队伍。围绕辽宁省团校培养职业青少年工作者、团干部培训和青年技能培训、理论研究的基本职能,团队依托“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基地,辽宁省吉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基地”的教学和科研优势,逐步打造形成一支职称职级高、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互补的研究团队。三、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着重阙述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及集成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科学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承担的纵横向项目、取用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和奖励、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发表高水平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五年来,团队共完成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团中央课题2项、教育厅课题2项、辽宁省社科联课题7项、沈阳市社科联课题8项,共计20余个课题项目。课题、论文获奖8项,获科研经费7万余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团队凝聚了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显著一是青年和青少年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显著.其中三项成果得到省委领导的批示,一项大型调斫课题得到团省委的认可和采纳。二是吉年运动史研究独具特色。在继承省团校青年运动史研究的光荣历史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的研究特色,在辽宁省内乃至全国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五年来,除课题研究之外,还开展了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布置的辽宁省红色资源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及光盘上报团中央。团队具体成果如下:(一)获奖成果1.2010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城镇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沈阳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辽宁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批示,2010.92,2011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城市空间结构理论视角下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施路径研究,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韩伟主持.2011.93.2013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沈阳市公民道德信仰状况册究,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题成果三等奖.韩伟主持.2013.94.2013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青少年德育教育方法的可接受性及其改进对策研究马春光主持,2013.95.2012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省儿童吉少年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与促进策略研究,被省委政研室咨询文摘转裁并被辽宁省委组织部长张江批示,翟春主持,2012.106.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对策建议被省委政研室咨询文摘转载并被辽宁省副省长贺旻批示,将春主持,201387.2013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进一步培育青年公民意识,提升沈阳城市软实力的对策建议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兰文巧主持,2013.108.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入选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工作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获二等奖,2010.10.韩伟、张洪涛(二)科研课题1 .完成2010-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媒介素养与青少年网络成痛问题研究一项,项目编号:1.lODZZo44,韩伟主持;2 .完成2012-2013年度团中央课题进城务工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与提升路径册究一项.项目编号:2013YB042,韩伟主持;3 .完成2011-2012年度辽宁省社科联课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一项,项目编号:20111SlktfX-46.韩伟主持;4 .完成2010-2011年度辽宁省社科联课题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一项,项目编号:20101SlktfX-48,韩伟主持;5 .完成2012-2013年度辽宁省社科联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变革研究一以共有团为例一项.项目编号:2013lsljl-311.韩伟主持;6 .在研2013-2015年度辽宁省教育厅课题辽宁大学生梦想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一项,项目编号:W2013295,韩伟主持;7 .在研2013-2014年度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青运史红色资源现状与对策一项,项目编号:2014lslktzilsx-ll.韩伟主持;8 .完成2013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沈阳市公民道德信仰状况研究一项.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题成果三等奖,项目编号:SYSK2012-07-14.韩伟主持;9 .完成2011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城市空间结构理论视角下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施路径研究及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题成果二等奖,项目编号:SYSK2011-07-02.韩伟主持;10,完成2010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城镇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获得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结项课翘成果二等奖.SYSK2010-07-04,韩伟主持;I1.完成2013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青少年德育教育方法的可接受性及其改进对策研究一项,项目编号:SYSK2013-07-01.马春光主持;12 .完成2013年度辽宁省社科联文化强省建设问题的哲学思考一项,项目编号:2013lsljl-314,马春光主持;13 .在研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研究一项.项目编号:W2013291.翟春主持;14 .完成2013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沈阳市为例一项,项目编号:2013ISIjl-313,矍春主持;15 .完成2012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省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与促进策略研究一项.项目编号:20121SljI-259.程春主持;16,完成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对策建议一项,项目编号:SYSK2013-07-12,翟春主持;17完成2013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进一步培育青年公民意识,提升沈阳城市软实力的对策建议(编号:SYSK2013-04-14)一项.兰文巧主持;18在研2014年度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考核奖励办法的对策建议(编号:SYSK2013-04-14)一项,兰文巧主持;19 .在研2013年共青团中央“吉马工程”专项课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机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研究以辽宁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个案一项,项目编号:2013TZYQMO29.张洪涛主持;20 .完成2013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关于构筑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一项,项目编号:SYSK2013-07-09,孙昌增主持。(三)学术论文1 .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生成背景与本质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韩伟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制约因素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1.4,韩伟3 ,社会管理变革视域下的的共青团工作回顾与展望,青年与社会.2013.9.韩伟1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共青团助理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山西青年杂志社,2013.10.韩伟S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入选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工作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蛀中国有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获二等奖,2010.10,韩伟、张洪涛6 .建设辽宁文化强省”的战略措施研究理论界.2013.4,马春光7,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探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孙昌增8 .构建教育公平要更视就业公平,现代教育管理2012.7,翟春、刘庆宇9 .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东北青年反日运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翟春10 .现代企业制度下共青团工作的定位与开展.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理论界2013.4,程春11辽宁文化强省建设问题的哲学思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张洪涛12 .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沈阳市为例.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张洪涛13 .网络游戏对有少年的影响研究基于“虚实共生”的社会环境视角.青年与社会.20128张洪涛14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程党史纵横2010.9.张洪涛15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若干问题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3.10,王星月、翟春16 .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01),兰文巧17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排解对策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兰文巧18 .青年就业问施与对策的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2,翟春创新团队负责人韩伟教授,男,硕士,沈阳工程学院副校长、辽宁省团校校长。兼任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特聘研究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会理事、辽宁省国际教育学会理事会副会长、辽宁省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五年来,韩伟教授先后主持团中央课题进城务工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媒介素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辽宁省社科联课题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辽宁省教育厅课题辽宁大学生梦想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等省市级课题10余项。韩伟教授出版著作青年干部的摇篮:辽西青年干部学校校史等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生成背景与本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共青团助力中国梦的有效路径等20余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省部级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目前,韩伟教授作为主编正在主持编纂辽宁省志共青团志(1985-2005年)工作,此项工作任务繁杂,目前已形成初稿,年底将出版发行。1 .研究骨干马春光教授,女,硕士,辽宁省团校副校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库专家。主持完成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农业产业化背景下辽宁订单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辽宁省社科联课题关于辽宁服务业聚集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等省市级课题15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美国订单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研究、建设辽宁“文化强省”的战略措施研究等20余篇;获辽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2 .研究骨干孙昌增副研究员,男,硕士,辽宁省团校副校长,辽宁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曾担任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审专家,曾多次参与公益项目的评审工作,在青年志愿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六、创新团队成员合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序号获奖项目名称获奖者名单奖励类别(等级)获奖时间授予单位1城镇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韩伟沈阳市社科联结项二等奖、沈阳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辽宁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批示2010.9沈阳市社科联、沈阳工程学院2辽宁省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与促进策略研究翟春被省委政研室咨询文摘转载并被辽宁省委组织部长张江批示2012.103关于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对策建议翟春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结项二等奖被省委政研室咨询文摘转裁并被辽宁省副省长贺旻批示2013.8沈阳市社科联4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韩伟、张洪涛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工作一一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强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论文二等奖2010.10中国青少年册究会序号发明专利名称发明人年份授权专利号授权国家转让或转化情况六、续序号项目名称类别(纵向、横向)项目级别或委托单位经费(万元)完成情况1201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媒介素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韩伟主持)纵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0万元已结题22010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网络舆情纵向辽宁省社科联0万元已结题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韩伟主持)3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城镇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韩伟主持)纵向沈阳市社科联0万元已结题42011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与青少年发展研究(韩伟主持)纵向辽宁省社科联0万元已结题52012年团中央课题进城务工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韩伟主持)纵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0万元已结题62012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变革研究以共青团为例(韩伟主持)纵向辽宁省社科联0.3万元已结题7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课题辽宁大学纵向辽宁省教育厅1.5万元在研生梦想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韩伟主持)82014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青运史红色资源现状与对策(韩伟主持)纵向辽宁省社科联0.3万元已结题92014年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重点项目吉年政党认同研究(韩伟主持)中国吉年工作院校协会0.5万元在研10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青少年德育教育方法的可接受性及其改进对策研究(马春光主持)纵向沈阳市社科联2万元已结题11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构筑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孙昌增主持)纵向沈阳市社科联。万元已结题12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大学生生纵向辽宁省教育厅1.5万元在研存教育的德育价值研究(荏春主持)132013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沈阳市为例(稼春主持)纵向辽宁省社科联0.3万元已结题142012年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省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与促进策略研究(翟春主持)纵向辽宁省社科联0.2万元已结题15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进一步培育青年公民意识,提升沈阳城市软实力的对策建议(兰文巧主持)纵向沈阳市社科联0万元已结题162013年沈阳市社科联课题关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考核奖励办法的对策建议(兰文巧主持)纵向沈阳市社科联0万元已结题172012年团中央课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机制的持续性和纵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万元已结题有效性研究以辽宁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个案(张洪涛主持)序号论文题目作者)期刊名称年份卷(期)收录情况1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制约因素研究2论青少年网络成痛的生成背景与本质3社会管理变革视域下的的共青团工作回顾与展望4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共青团助理中国梦的有效路径5当代青年的社会态度及其启示基于辽宁省14市1912名青年的调查6建设辽宁文化强省”的战略措施研究7青少年网络成撼问题探析8曾国藩集团悍将鲍超9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青年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10团满洲临时省委首任书记张任光事迹小考11青少年道德内化的现状与促进策略一一以辽宁省为例12构建教育公平要重视就业公平13现代企业制度下共吉团工作的定位与开展14大学生德育考核新论15女大学生锻炼需要、目标定向与体育行为的关系16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17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18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基于虚实共生”的社会环境视角19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沈阳市为例20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若干问题研究21红色资源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一以辽中市谢荣策烈士陵园为例七、近三年发展目标(一)团队人员发展目标继续稳步打造青年工作研究、青少年工作研究及青年运动史研究这三只研究队伍,同时积极引进统计学、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弥补团队研究方法上的薄弱,为创新学术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使团队研究角度更加多样化、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有力带动.合理推进,争取三年后,本团队中的高级职称人员占50%以上,建设一支优秀学术队伍,使研究梯队更加稳固,人员配置更加合理,研究成果更加突出。(二)团队研究成果建设目标本团队将继续遵循“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原则.坚持立足本校.重点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力争在青年工作、青少年工作和青运史这三个研究方向上出一批优秀高端学术成果.凸显本创新学术团队在青年理论研究方面实证意义强的研究特色。青年工作、青少年工作和青运史这三只研究队伍将合力承接国家级课题,有计划、高质量地组织申报省市课题,参与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辽宁省政府成果评奖,发表高水平论文.争取三年内承接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在相关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发表IO余篇论文。除理论历究之外,本创新学术团队几年来紧紧围绕全省青年工作的大局,着眼于准确把握辽宁青年思想动态和有效服务领导决策,成功完成了辽宁省青少年关注社会稳定情况调研和辽宁省大学生梦想状况调研两次大调研,相继提供了调查报告、咨政建议等成果,得到了团省委相关领导的高度赞赏和认可。未来三年内.本创新学术团队将争取围绕辽宁省青少年发展状况再开展一到两项大调研,建成辽宁青少年发展状况动态数据库,形成辽宁青少年发展状况蓝皮书。(三)团队研究基地建设目标未来三年内,团队将申请建立辽宁省社联群团组织研究基地。八、预期成果1、团队主要成员主持纵向项目:项目级别数量国家级1省部级4市级5校重点12、团队主要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检索类别/刊物级别数量SCIOEl期刊O北大中文核心3日会议03、团队主要成员获得的科技奖励:项目级别数H国家级0省部级1市级1校级14、团队主要成员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5、团队主要成员的横向项目及到款额6、团队主要成员发表的学术专著类别数发明专利O实用新型专利O软件著作权O力争出版专著1部以上。7、团队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继续提高成果社会效益,争取获得有关领导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八、依托部门推荐意见九、评审专家组意见组长签字:十、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主任签字:十一、学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