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发言材料3篇.docx
银行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发言材料3篇银行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发言材料(一)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建立,内控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金融业模健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基层央行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还有待加强。一、基层央行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是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和措施。以往基层央行经济案件的发生就是内控管理不利,导致风险加剧而引发的后果。只有加强内控建设、降低金融风险,才能有效控制案件的发生。目前基层央行内控制度执行及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思想非常活跃,其价值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容易发生动摇,因此,加强职工思想内控教育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一些基层行领导重业务、轻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一是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使职工思想内控和防范工作成为薄弱环节,职工教育达不到强根固本的效果。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实效性。教育手段与实际脱节,触及不到职工的灵魂,使职工法制观念淡化,一些思想意志薄弱、道德基础差的人员在金钱和物欲的诱惑下,产生犯罪动机,加大案件发生的可能。三是教育形式简单。多数单位还停留在传统灌输教育的方法上,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责任事故发生。1、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管理最终要通过人来实现。一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思想教育。使业务工作和职工教育同步运行,彻底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常抓不憎,建设思想意志坚强的职工队伍,从思想这个源头上控制住内部案件发生的可能。二是切实加强职工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选择在押服刑人员对员工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触动职工心灵。三是改变传统的灌输方法,实行主人翁教育。采取问卷调查、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发挥员工的集体智超,使职工身感主人的H豪。设立行长接待口,开展谈心活动,推动思想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2、强化监督、狠抓制度落实。一是制度建立要跟上业务发展的要求,防止出现空挡,给违法犯罪人员有可乘之机。二是要督促经办人员落实制度,规范操作,坚持定期检杳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做法,及时有效地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三是实行严格的岗位制约,发挥基层央行制度优势,促使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使印、押、证分管制度落到实处,杜绝一手清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强对要害囱位人员的监督。以往的教训告戒我们:熟悉业务的骨干和熟知相关制度及办事程序的人员最容易出问题。这部分主要是失去了强有力的监督,加上他们对业务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作案过程得心应手,一旦有机可乘,便实施作案。因此,必须建立监督有力、高度负责的监管队伍,对业务处理中和处理后层层跟踪监督。采取岗位交流和强制休假的办法,对其经手的业务进行审核,从中发现疑点或问题,使其妥善解决,避免发生经济风险。3、重处重罚、增强法律威饿力。一是要按照责任分工进行处罚。把行长、主管行长和科室负责人的包保目标作为考核单位,明确那一级该负的责任,同干部政绩考核、晋升、奖惩等宜接挂钩。使各级干部职责与其主管的要害部门工作贡任形成一体化,其抱保目标出现违规违纪行为,要按照领导责任追究到底,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该免职的免职,该开除的开除,不留后患。二是对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职工,要依法从严处罚,严惩不待;对严重失职或触犯刑律的要及时交送司法机关处理,警示从业人员以此为戒,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银行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发言材料(二)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XX年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会议。这是总行机构改革后,就内控与风险管理条线工作召开的首次专业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在新的组织架构体系下,共同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部门合力,推动全行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会儿,跃军监事长会做专门的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肯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银行成立以来,内控与风险管理条线的同志们主动融入全行转型发展大局,在支撑业务发展、控制资产质量、夯实管理基础、严格内部控制、规范经营行为、建设流程银行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和艰苦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各方面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初步搭建起了集中、统一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在全行朝着建设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促进了全行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此,我谨代表总行党委、革事会,向大家尤其是长期奋战在内控风险管理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准确把握当前风险管理面临的形势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经营形势发生很大变化,银行业也普遍出现了利涧增速放缓、息差水平下降的情况,全行业不良贷款水平已经连续6个季度上升,各类型案件频出,社会公众对银行的负面评价也明显增多,而且银行体系风险的关联度、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在逐渐上升,前几年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逐步显现,银行发展转型的紧迫性不断加大。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4.7乐同比降低18.6个百分点,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前提保障。目前,我行的资本金规模总量还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路径;加之我行尚处在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都还比较欠缺,这也决定了全行必须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各类风险政策与制度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当前,很多分支机构负责人对“增收不增利”的现状已经有了深刻体会,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资产质量恶化导致风险拨备激增造成的。对于我们这样一家层级多、覆盖面广的机构来说,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思维应该更多地从机制设计层面入手。未来,在考核导向上,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逐步从以追求短期利润为目标过渡到以追求“经风险调整的利润”为目标,注意均衡考核,避免出现短期发展冲动;在拨备政策、定价及授权管理上也要全方位考虑,更多地运用风险拨备、风险定价、限额控制、差异化授权等管理方式和手段,从源头上规避短视行为。各级行领导也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结合自身管理能力、人员配备、市场环境等因素,既不冒进又不保守,合理地确定业务发展目标。这几年,各地零售信贷,尤其是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经历充分表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着眼长远,才能确保业务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在业务发展初期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但由于问题发现和暴露得较早,通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后期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也有部分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情绪和短期行为,前期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掩盖了一些矛盾和不足,但一旦发展速度放缓,长期积累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和大面积违规情形,少数二级分行甚至面临经营难以维系的困境;但也有一些地区,长期坚持比较稳健的经营思路,风险控制得当,基本没有出现过恶性违规事件,实现了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平衡,既取得较好的当期财务效果,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要处理好风险策略与发展阶段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甚至是针对不同的业务产品,风险策略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在确定具体的风险偏好或者风险容忍度时,一是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在经济环境不景气或处于下行周期时,风险偏好要略为谨慎、保守一些,防止局部风险、单体风险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转化:在经济处于企稳IUl升阶段时,可以适当调整风险策略,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二是要结合同业竞争情况、机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情况来推行更加精细化的差别授权;三是要适应银行发展转型的整体安排。当前,全行面临二次转型的艰巨任务,具体到业务层面,我们提出要做好零售升级、公司拓展和同业创新,那么,在风险策略上也应当体现这一工作思路。比如,在资金运作方面,今年以来,总部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以往,我们在同业领域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工、农、中、建等大银行,今后要学习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做法,适当多选择一些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议价能力。对此,请总行相关部门多做一些研究,并抓紧推进。第三,要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要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判断不同客户的风险程度,为市场细分、精细化管理和挖掘客户潜在价值提供依据;要明晰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的合理边界。在“业务合规、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大方向内,积极鼓励各地开展产品创新。前期,总行已将一些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下放给了部分一级分行,未来,我们还会加大“简政放权”的工作力度。当前,从全行范围来看,经验不足和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形还同时存在。具体来说,管理不足集中体现在制度空白点较多,经营管理的标准还不够统一,各地自定规矩,甚至各自为政的情况还不少;部分领域存在事前管理有余,事中、事后监督力度不足。管理效率不高集中表现在部分业务流程环节还比较繁琐,审批时间过长或者同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远高于同业,因而造成服务效率低、客户体验差。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既要防止因片面追求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忽略核心领域的风险控制,也要善于找准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兼顾成本、效率和客户感受等因素,支持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同业竞争力。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外,总行包括一级分行的机关部门都要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为经营服务、为一线服务的意识。四、集中精力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加快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治理架构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行内统一、邮银协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年初,通过对总行高管层成员的补充,我们确立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责权清晰、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夯实r风险管理基础。近期,总行初步完成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按照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的需要,在借鉴同业全面风险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行发展阶段和管理实际设计了“营销与产品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支持与服务部门”三大板块,实现了前中后台有效分离,初步形成了协调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下一步,还要逐步健全完善。各一级分行也要持续加强辖内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行各类专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强化对全行资产质量及重点风险问题的监测预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切实发挥资产负债管理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管理精细化,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全行资产规模已达5.2万亿元,随着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在优化资源配置、平衡调节业务发展总量和结构、实现全行价值最大化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也是总行机构改革将资产负债部单独设立的重要考虑。下一步,总行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各级机构也要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政策、计划”下得去,管得住”,不要挑战政策执行的严肃性。这几年,我们积极借鉴同业经验,综合运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管理等工具,调控全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还应继续把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贯彻下去,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细。资产负债管理担负着“管规模、管价格、管资金”的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政策调整,都牵涉到各个条线、各级机构、各类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同志一定要对这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要有“烹小鲜”的谨慎心态和高超技艺,提出的任何政策建议,都要统筹考虑、通盘考虑,作出的决策要经得起检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当前我们存在的突出矛盾还是信贷额度不足,对此,总行正在思考如何加快补充资本金问题,同时积极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争取一些相关政策,提高信贷规模。三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与营运管理的职能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营运管理体系,是衡量一家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银行成立之初,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网络庞大,“一网两制”等特殊性,我们在营运管理方面与同业相比是有差距的。这次总行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会计部门的营运管理职能,主要就是考虑到业务会计与营运工作都与银行业务发展密切相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邮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有利于支持“一网两制”的经营模式。经过去年的“921”工程,目前我们已基本构建起了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会计、清算、现金管理体系的IT系统框架。下一步还要从有利于提高交易处理能力和效率,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角度来推进集中处理工作,加快整合上收和系统改造力度,通过持续监督与管理集中来强化内控。总之,就是通过IT支持,做到前台更简单,做好客户服务:中台更集中,做好支撑;后台更专业,做好管理。四是严格控制资产质量快速下滑趋势。今年以来,总行开展了针对资产质量管理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大规范化管理和贷款清收、核销力度,资产质量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从数据来看,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中,小额贷款是不良资产最为集中的领域,年初,总行就这个问题还专门召开会议安排资产质量管控管理工作。应该说,小额贷款这款产品设计的重要机制就是通过小额、独立和分散的理念来避免系统性风险,一些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部、单体风险,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现象。但部分分支机构急功近利,营销模式不科学,流程控制不严格,考核机制不严密,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了违规发放贷款、顶冒名贷款甚至是内外勾结等恶劣情形,有的管理者还直接参与或授意员工违规,使得部分机构风险持续暴露。下一步,我们既要加大清收力度,完善资产保全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呆账核销工作,不断强化抵债资产管理:也要从全局的视角,围绕内控、管理和政策等多个层面来统筹考虑,真正落实“内控先行、合规经营”的要求,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大家应该认识到,在银行成立初期,确立了由小额信贷产品入手来推动整个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总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学习其他先进银行在小额信贷上的经验和方法,应该说我们小额信贷整体发展思路和产品设计包括管理制度都是比较科学的,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产品定位和制度要求去做,不应该出现区域性、大规模的风险暴露。当前,部分地区之所以连续出现问题,很重要的就是没有坚持严格执行制度。小额贷款和公司信贷虽然都是大信贷概念,基本的流程看起来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业务性质大不一样,小额贷款业务的重要风险防范机制就是通过大量客户的独立性来规避系统性风险。因此,“垒大户”思维与小额贷款业务的基本经营规律是相违背的。令人担心的是,当前,我们部分地区出现了为了所谓的“加快发展”模式,行领导默许甚至授意主动违规。这类“垒大户、假冒名”发展业务,严重违规发展业务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尽管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发展业务,但是如果我们的领导、信贷人员、中后台管理部门都习以为常,所有的制度、风控体系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同时,这里也引申出一个问题,银行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规文化,不管银行的文化内涵有多么丰富,但首要前提都是建立在合规文化的基础上。因此,各级领导要首先带头强化自己的政策意识和合规意识,少走旁路、少搞变通,树立一种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五是做好案件防控工作。近年来,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我行的案件防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将案件发生数量作为了解、判断我行改革、发展成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我们来说,发生案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案件本身带来的经济损失,轻则会影响到机构、业务准入,让我们错失发展机会,重则会损害我行的社会声誉,甚至影响到改革成果。对此,我们部分省分行已经是感同身受,因为发生了一些案件,监管机构已经在业务准入和机构准入方面亮了红灯。因此,全行各业务条线和前中后台都应各司其职,将案件预防和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将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案件发生频率,尤其要有效防控大案要案和简单低级案件的发生。总部也将考虑加大案防工作的考核力度。此外,大家也要充分认识安保任务的监管部门对此也非常关注。因此,邮银之间要建立“银行方面主导、代理机构自律,邮银融合”的内控合作机制,从加强口常业务管理,配好网点负贡人,强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安防设施投入,推广风险等级评定、强化监督检查以及整改考核工作等多个方面入手,持续提升代理金融网点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消除风险隐患。一方面,邮政企业要通过充实检查人员,规范检查内容、频次与程序,提升Fl我管理能力;同时,银行的业务、运营、审计监督等管理也都要覆盖代理机构,加大对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这一点,集团公司党组已经明确,对代理机构的风险控制实行“银行主导,邮政企业配合”的模式。因此,银行各相关部门要把代理金融机构的发展、代理网点的风险控制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贡任,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去年,我行发生了重大突发风险事件,近一个时期以来,负面舆情也不少,尤其是代理机构出现了不少存款变理财、存单变保单事件,严重影响了邮政金融声誉,引发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家从媒体上也能了解到,只要我们出现一点案件,或者出现什么情况,一些媒体和个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总会拿我们的管理说事。应该说,银行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没有哪一家银行的行长敢保证不出现案件,更何况我们乂是网络规模最大的一家银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风险管控的力度,尽量少出各类事故,避免发生大案要案。我们这家银行处于成长初期,同时也是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关头,抵御来FI方方面面压力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坚持比较稳健的发展思路还很有必要,我们要逐步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我想,一旦我们渡过了这个难关,发展稳定了、规模壮大了、经验积累了、社会影响提升了,即便是出了个别大案,社会的包容度也会更高一些。各级机构要从全行改革、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舆情管理,加强舆情监测,提前做好沟通、解释和化解工作,做好应急处理预案,特别是针对互联网负面舆情,更要分秒必争地阻止其扩散。对此,总行也将加大对各分行声誉风险、舆情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提示一下。近期,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选择降低利率以刺激本国经济,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对此,央行和外汇管理局高度重视防止通过银行渠道流入热钱,加大了监管检杳力度。因此,希望我们的国际业务条线(包括个人外汇的西联汇款、邮银汇款,以及对公国际结算业务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外汇管理局有关要求,不能撞监管部门的红线。五、强化内控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银行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当前,金融从业经验不足,专业风险管理人才缺乏,是我行结构性缺员的突出表现之一。我们需要逐步将一些业务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专业人员适当向内控风险管理部门倾斜,发挥他们定政策、出标准、把关口的作用,逐渐培养和锻炼起一支“懂业务、精风险、善管理”的内控风险管理队伍。全行上下要不遗余力地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要在弘扬邮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银行业运行规律,培育树立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让各级人员更好的认识与理解银行运行规律,掌握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措施工具,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恪守合规底线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要将合规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让“全员合规,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领导授意、默许信贷人员违规操作;部分中后台监督检查部门,不但不按规定履行相应职责,甚至还宜接参与作假。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我们在合规文化建设上还存在很大不足。希望这次会议之后,全行上下能择机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活动,从行长到员工都要牢固树立起“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同志们,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大家会后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也希望全行干部员工积极主动、认真扎实地履行好岗位职责,为邮储银行第二个五年的转型发展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银行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发言材料(三)同志们:20XX年,在总行党委正确领导下,全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从业人员以完善风控体系、健全合规文化、保障稳健运营为主线,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闯路子、强素质、抓成效,在夯实管理基础、完善内部控制、改善资产质量、支持业务发展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r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行员工很关注,监管部门很认同,总行党委很满意。在此,我代表总行党委向大家说上一声辛苦了。“风控为本、合规优先”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经营理念。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过去一年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总结经验;深入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新路了、新模式,提振信心;贯彻全行经营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未来。卜面,我先就全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讲三点意见,王小明、吴英剑总经理再分别就今年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一、20XX年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的简要回顾去年,全行风险管理干部员工充分发扬了能吃苦、会战斗、敢胜利的精神力量,在风险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夯实制度体系基础,推进技术改造创新,引导信贷结构调整,加快了由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过度的进程。截止去年末我行逾期贷款亿元,较年初下降亿元,降幅%。逾期率乐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计划版非应计贷款亿元,较年初下降亿元,降幅乐信贷资产质量较以前年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扎实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信贷风险监控,提升管理效率。重点在风险识别和现场检查上下了大工夫,强化信贷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及早发现风险隐患,提前制定防控举措:二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质量。陆续制定涵盖主要业务领域的19项管理制度,提高了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三姑部署组织风险疏理工作,全面梳理内部控制流程,准确评估风险状况,制定风险政策,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四是创新了信贷业务停复牌管理办法和信贷档案集中管理办法,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内控合规条线的同志们也勇于克服困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完善内控基础为合规体系建设着力点,致力于打造合规文化,努力丰富管理内涵,打了几场诸如案防大检查等硬仗,并逐步健全覆盖全行各项业务和管理领域的合规管理体系。一是建立了两个机制,即与外部监管机构密切沟通机制和内部机构的迅速反应机制;二是完善了三个流程,即合规审核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中介机构准入和后评价流程;三是强化了四方个面,即文化建设、反洗钱、案防和评级工作,努力打造积极进取的合规文化,督导全行端正经营理念。在商业银行三大主要风险中,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非系统性重要银行,主要面对的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就吉林银行来说,这两大风限;在现阶段,一般贸易开始占据主要位置,出I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位置愈加重要,汇率升值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大量流动性强的外资涌入,人民币外汇占款上升,又诱发通货膨胀。培育消权拉动能力虽每年都在强调,但见效缓慢。这些年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源、环境无限供给两个必要条件之上的。XX年之后一直还在蔓延深化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逼迫我们必须调整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因为人口红利趋于结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接近极限,生产成本结构必须重构,各经营要素重要性也要重新排序,经济未来运行的特征将发生重要变化一一潜在增速必然下降。刚刚召开的两会宣示了这一天的来到,总理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速定于心是8年来首次低于8%,也低于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的%。总理工作报告当天,国际主要股指和期指都应声下跌。经济增速目标降低意味着我国将腾出空间、拿出精力解决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问题。对银行来说,一方面提供了新的转型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则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公融资需求下降,传统信贷市场萎缩,以及现有融资项目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信贷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银监会公倘的数据表明,去年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较三季度均环比上升。不良贷款余额由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增至4,279亿元,上升幅度为%:不良贷款率由三季度末的%提高至乐这是XX年以来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升”。如果我国经济在今后几年增速持续低于6%,而结构调整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宏观经济就不太乐观了,中小商业银行就会面临寒冬。2、金融监管趋紧,市场竞争深化金融开放、融资渠道多元、利率市场化、监管趋紧这是几年来不绝于耳的声音,XX年有些声音将变为具体的挑战。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银行业服务的要求更加严格、监管压力更加繁重,这是尚福林主席对金融行业,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经营环境的预判。就监管而言,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修订的新监管标准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市场纪律和外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对资本约束,在方法技术和管理程序上更加严密精细;城市商业银行屡屡爆发的金融案件,不断揭示中小商业银行内控能力的不足,进而带来更加严格的监管压力:去年,吉林银监局对我行开展了五级分类偏离度检查,检查的严格尺度前所未有,年末我行被动调整亿元非应计贷款进入不良,计提拨备对全行利润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个月末,银监会监管二部又针对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了贷款质量检查,旨在摸清中小商业银行真实贷款质量,督促建立“准确分类一提足拨备一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长效机制。据我们推断,此次检查,监管部门要将我行所有非应计贷款全部划入不良范围,我行资产质量面临严峻考验:银行业的社会关注度近来也持续升温,被划入暴利垄断行业,认为银行业收费过高的社会舆论一浪高过一浪,“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在此背景卜.出台了。就市场竞争而言,融资渠道多元、利率市场化其实已在我们身旁,债券市场繁荣、理财产品分流存款、影子银行规模膨胀等都是具体例证,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已不容忽视;近年来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省成立分行,推动银行同业的竞争从资源、市场、人才的竞争逐步向管理、理念、创新的竞争深化。目前,国内银行业利润水平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未来将很难重现过去两年30%左右利润增速的辉煌。可以预判,XX年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会下降,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都有可能提高。我行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工作压力巨大1、不良贷款偏离度压力巨大吉林银行自XX年末成立以来,在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亿元和核销亿元的前提卜.,我们还有不良贷款亿元,真实的不良贷款率为乐而全国城商行的平均不良率仅为以虽然20XX年逾期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实现了大幅卜降,但全行信贷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不良贷款释放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年末,账面不良贷款控制额亿元、非应计贷款余额亿元,偏离度亿元。调整行的不良贷款,经过几年的释放和化降,偏离度逐渐变小。发展行的非应计贷款总量快速上升,需要引起全行的密切关注。2、贷款到期压力巨大20XX年,全行成立后逾期贷款控额亿元,17家分支机构中只有5家实现了成立后逾期贷款零余额,有3家机构的成立后逾期贷款控制额未完成指标、2家机构的成立前逾期贷款控制额未完成指标。XX年1月末,全行本金逾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亿元,本息逾期贷款较年初增加亿元。以上列举的数字,都是摆在我行信贷质量管理工作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XX年,全行共有亿元贷款到期,其中首发贷款到期亿元、非首发贷款亿元,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置好这429亿到期贷款,仍然是我行今年贷款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3、案防压力巨大去年,我行内部几笔逾期贷款暴露出了一些违规事实甚至是违法事实。导致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合规意识缺乏,引发操作风险,甚至出现了长期内外勾结,而且大家还习以为常了。在总行调查案件过程中,有的分支行领导还认为受处罚的涉案人员是无辜的。这种思想的存在给案防工作带来很大障碍。今年是我行发行次级债的关键年,案件一旦出现就可能“一票否决”,将直接导致全年经营计划的颠覆。我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尽管4年多来,全行上下在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工作下下了不少力气,但我行毕竟脱胎于多次重组的城市信用社,内部管理上还打着深刻的粗放式烙印,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还有偏差、管理体制还欠健全、管理基础还显单薄、管理机制还不顺畅。1、管理理念还有偏差在我行相当部分干部员工中,“风险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风控为本,合规优先”等商业银行基本理念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并未深入人心,在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这两个方面都还很不够。有些分支机构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在客户准入方面不能执行最基本的贷前调查程序,未能深入分析借款用途、准确测算现金流量、全面掌握负债情况、合理评估还款能力,盲目相信大企业集团的光环,强调第二还款、忽视第一还款,对借款人的贷款资金使用不进行持续跟踪,通过小企业、个贷拆分公司贷款,甚至故意隐瞒借款人关联关系,逃避集团授信,为了成功放贷协助借款人造假。以上问题说明有些同志在工作中既不瞻前,也不顾后,没有把审慎经营摆在突出位置上,不愿意建章立制,或有章不循,不敢负责,以人情代替制度,乃至受私欲影响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动作,归根结底是经营管理思想不够端正,直接导致经营上短视、管理上粗放。2,管理体制还欠健全我行现行风险管理体制难以应时市场与监管的双重压力。风险管理部门的全面牵头职责不清晰,管理范畴基本仅限于信用风险的监测和处置;内控合规部门肩负操作风险管理责任,但其在全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中、在全行的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确:授信审批部门实行垂食独立管理,成效较为明显,但信贷审批的办法依据多头,既有本部门制定的,也有市场条线制定的,还难以科学体现统一法人意志;独立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IT风险等还存在较大的管理盲点。3、管理基础还显单薄当前管理基础单薄突出地表现在政策制度和人才队伍两个方面。就风险与合规管理政策制度看,一是没盖面还远远不够,没有.构成体系,达不到全流程管理更不用说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二是执行不到位,“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替换型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执行、“阳奉阴违”的象征性执行、“虎头蛇尾”的敷衍性执行比比皆是;三是对政策制度的后评价不够,没有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及时有效的评价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风险与合规人才队伍的主要特征是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激励约束机制不活。从总量上看,除吉林分行单设r合规部外,其他分行只设有风险管理部,统一履行风险管理、内控合规2项职能,全行共配备人员106人,其中还包括分支机构部分事联系审计和法律事务工作的员工。从质量和机制上看,素质参差不齐、进出不畅、活力不足。相时于近千亿规模、5万笔的信贷资产以及大量的风控盲点领域,现有的人才队伍难以适应,力不从心。今年总行把抓2个条线的队伍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在绩效考核中专门设立了具体考核指标,强制推动各分支机构着手解决风险管理、内控合规条线的人员配备问题。20XX年末占我行资本净额1%以上的客户贷款余额为亿元,较XX年上升亿元;对应客户数为140个,较XX年减少了14个,单户贷款平均余额增加了亿元,大额贷款有进一步集中趋势。这也显示出信贷业务方向不清晰,风险管理的基础仍然很脆弱。4、管理机制还不顺畅一方面,风险、内控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传导机制薄弱,风险、内控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政策、提出的管理意见、揭示的风险问题不能有效的传导至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对于自身的风险隐患,基本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其结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总行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够通畅,总行的管理要求分支机构落实走样、打折扣或者干脆不落实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机构的合规管理岗位形同虚设,对本机构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缺乏主动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自身发现的风险信息和风险隐患,不及时上报总行,往往到了虚不住的时候,才不得已暴露,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每每都成了“事后诸葛亮”。管理机制体现着银行的管理效率和对风险的敏感性,我行XX年开始大量投放贷款,资产质量的考验到今明年就真正来到了。自去年末到本月,我行逾期贷款,尤其是首发逾期贷款快速反算,这个信号很不好。这说明这几年,我行风险管理理念不牢固,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当部分贷款贷前调查不完整、不真实:贷款审查揭示不充分、不准确;贷后管理不落实、不到位;风险监控不精细、不连续。面对新的形势和主要问题,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业务发展的前提,把从严治行作为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