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说明.docx
阳高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说明二。一八年十二月前言1(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1(二)规划编制目的意义1(三)规划编制依据2(四)规划的期限和范围2一、区域概况4(一)自然地理4(一)社会经济9(三)地质环境条件11(四)人类工程活动19(五)地质环境问题21二、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22(一)地质灾害现状22(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25(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26(四)地质灾害防治形势29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30(-规划目标中指标的确定30(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确定30四、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防治分区31(一)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31(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34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39(一)调查评价39(-监测预警39(三)综合治理40(四)应急防治41(五)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42六、经费估算和资金筹措43七、附则46(一)规划编制过程46(二)规划的主要内容46(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质环境脆弱,致便地质灾害多发。特别是近年来,阳高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矿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山区修建住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全县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大,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阳高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阳高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具有灾种多、灾害频发、群发性强的特点,又因灾害的突发性与隐蔽性,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防治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编制阳高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其纳入阳高县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危害、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是全县地质环境状况根本好转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二)规划编制目的意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转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职能,主动有序、全面地开展工作,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存环境服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根本要求,是各级政府依法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和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全面提高阳高县地质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平,大大改善地质环境状况,为构建和谐阳高、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三)规划编制依据1、政策法规依据(1)国务院令笫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2)山西省人大颁发的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1年12月1日修订,2012年3月1日施行);(3)国务院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06年1月13日);(4)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1)94号):(6)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2)20号)。2、其他依据(1)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大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O162O2O年);<3)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大同市农村地质灾害搬迁规划(20U2020年);(5)阳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6)大同市阳高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15年);(7)山西省阳高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X)7年):(8)大同市阳高县地质灾害核查报告(2013年);(9)山西省阳高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合同书;(10)山西省阳高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野外验收成果资料;(11)山西省、阳高县政府相关文件等。(四)规划的期限和范围规划期限: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与阳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部门规划之间保持一致。规划区范围:阳高县行政区范围,面积1588.02km规划防治对象:包括全县所有地质灾害及隐患。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院患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诱发的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包括具有潜在威胁的不稳定斜坡。滑坡是指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岩土体沿一个或多个碎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过程或现象。崩塌是指高陡边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呈自由落体加速期落的现象和结果。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江湖、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并有强大冲击力或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不稳定斜坡是指有端动、倾倒或侧向拉裂变形特征或趋势、可能引发崩塌或滑坡的斜坡体。一、区域概况(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及交通(1)地理位置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东与天镇县、河北省阳原县接壤,南与浑源县、广灵县以山为界,西与新荣区、大同县毗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兴和县隔长城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H3o28,32w-114o06W北纬39°49'51"-40°31'll",总面积1588.02km2o(2)交通位置县境内交通发达,京包、大秦铁路、S3O孙右(京大)高速、S45天黎高速公路和109国道(大塘公路)、S30I省道(大张公路)横穿东西,S202长(城)神(泉堡)公路和神(泉堡)南(村)公路纵贯南北,正在建设中的大(同)张(家口)高速铁路由县境中南部通过,县城与各乡(镇)、行政村之间均有纵横交错的乡、村级公路相连。交通位置图见图I-Io2.气象水文(1)气象阳高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昼夜温差大。据本县气象局1985-2016年资料统计,全县历年平均气温7.4C。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4.7(2005年)-13.8(2000年)七;七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0.5(1993年)24.1(2010年)C°极端最高气温37.5C(1999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29.9C(1985年12月)。本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40.5mm,最大年蒸发量为20465mm(2005年),蒸发多集中于4-7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力一般4-5级,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3.4ms(1995年4月)o无霜期H7-159d,平均135d°冻土深度一般0.8-1.1m,最大可达1.43m(1978年)。FArE34界Fmb¾mmu曰”nfl*11wff图1-1阳高县交通位置图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371.6mm,最大年降水量672.2mm(1995年),最小年降水量237.9mm(1993年),最高年降水量是最低年降水量的2.8倍,最低年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4%,降水量年际变化比较大。本县年内降水量月际变化比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6、7,8、9四个月,月平均降水量9.2254.2mm(1995年7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4%,远大于其他月份;12月、1月平均降水量最少,月平均降水量013.7mm(2010年1月);7月平均降水量最多,月平均降水量28.0(1987年)254.2(1995年)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95年7月18日之86.4mm0同时,县域内各区域降水量也存在差异,一般山区降水量大于盆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丘陵北降水量多于丘陵南。位于丘陵南的古城、下神峪一带是全县降雨量最少的地区。(2)水文阳高县境内河流主要有最南部的桑干河、中部的白登河、吾其河和北部的黑水河、黄水河,均为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的一级或二级、三级支流。桑干河为永定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属常年性河流,阳高县境内长16km,一般清水流量在丰水期557.7ns,枯水期0.2711r,流域内有大、小支流41条,多为千沟。白登河发源于本县下深井乡朱家窑头丘陵上,为永定河水系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70kn阳高境内流域面积389.6kmj境内长33.5km,清水流量在丰水期O.39m3s°流域内有大小沟壑4。多条,为黄土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区,河水含泥量大,河道向源侵蚀严重,最宽处100多米,最窄处30米。白登河为阳高盆地的主要排泄河道,向东出县境汇入甫洋河,因在天镇县境内受地形变高之阻,排泄不畅,使狮子屯、北徐屯一带积水成为盐碱滩。吾其河发源于天镇县境内的黑龙洞山前于家窑、盆儿井一带,向西流经下吾其再折向北经潘寺、后营之间,于吴家河村北汇入白登河,河流长24km,为永定河水系三级支流,清水流量约0.0211s,流域面积177.1knr0黄水河发源于采凉山北麓的左家窑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盘:梁山,流经长城乡二十六村、堡子湾村南,于张小村北的开山口向东南流向倾斜平原,由县城东南八里台衬东南汇入白登河。流域面积168k11,全长42km,大.同市境内长41.1km,为永定河水系三级支流,清水流量在丰水期0.2m%,枯水期O15m3s°黑水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旗杆梁村和天兰窑子村,在30km长的山峡间绕行南下,由猴儿山与虎儿山的葫芦峪向南进入山西省境内守口堡村东,由太师庄村南折向东流,于北徐屯村东进入天镇县境汇入南洋河。为永定河水系二级支流。全长72km,阳高县境内长30.4km。清水流量在丰水期0.5m%,枯水期(Mm%。流域总面积637knR本县境内流域面积363.4k11沿途较大支流有沿条°3、地形地貌(1)地形阳高县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北部、西部和南部为基岩山区,中部为山间盆地及黄土丘陵区,山区与盆地河谷过渡地带为倾斜平原区。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6.6%。阳高县最高山峰位于南部六棱山区黄羊尖,主峰海拔2420m,中部白登河谷和南部桑干河谷地形较低,东南部鳌石乡南徐村东桑干河谷地形最低处标高872m,全县地形标高介于872-2420m之间,最大相对高差1548m。(2)地貌阳高县地貌受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层岩性的控制,按其形态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三个大区十一个小区,各区地貌形态及分布特征如下:构造剥蚀地貌(I)按岩性可划分为碳酸盐岩低中山区和变质岩低中山区。碳酸盐岩低中山区(I主要指南部六棱山区,出露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东部伴有花岗岩侵入片麻岩及下古生界地层中,山陡峰尖,“V”型基岩沟谷发育,地形险要,最高峰黄羊尖海拔2420m,相对桑干河高差达1548m。变质岩低中山区(12):分布于北部云门山、西部采凉山以及中部大泉山区高官屯至王千户岭、中东部西梁山区高家窑至有介山、黑龙洞山区咎娘城、西南部马蹄山、坛东山区丰秩山村南至峪家窑一带,出露岩性为各种片麻岩。北部、西部山区沟谷切割较深,“V”型沟谷发育,北部最高峰达2269.9m,西部最高海拔1900m。中部以坛东山、马陇山为峰,前者海拔高1482.9m,后者海拔高1490m,一般为1200-1400m,为构造上升区,沟壑纵横,向源侵蚀严重,有深达30-5Om大沟,山顶成浑圆状,因构造、风化作用,裂隙发育,地表风化物呈砂砾状,“U”型谷发育。剥蚀堆积地貌(II)主要表现为黄土丘陵,分布于盆地中部及西北部长城乡一带,地势起伏不平。黄土垂直节理发育,“V”型冲沟发育,沟整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中部丘陵区内有小型凹地,如潘寺凹地和下深井凹地。侵蚀堆积地貌(Hl)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和白登河、桑干河两岸。洪积倾斜平原区(IIIi)分布于北部、西北部山前罗文皂镇、龙泉镇、王官屯镇和中部大白登镇及中南部古城镇、东小村镇、友宰镇等区域,主要为山前洪积扇裙和低山丘陵区山前向盆地河谷倾斜过渡的区域,洪积扇裙坡度2-4。,长35km.尤以黑水河、黄水河洪积扇最大,长5-10km,扇顶至扇的前缘高差100-150n0在丘陵边缘区发育有小冲沟。南部桑干河沿岸倾斜平原由于火山活动,形成锥形玄武岩丘,地势起伏不平,可谓之熔岩平原地段。冲积平原(III2)指白登河两侧泛滥沉积的淤积平原,白登河纵向坡度小于1。,河流婉延曲折,两侧地形平坦,河谷宽泛,河床最浅处0.5m左右,标高1050-1010m,宽24km,洪水期侧向侵蚀明显,形成狭长的冲积平原。(二)社会经济全县现辖7镇5乡,256个行政衬,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2万人,占总人口的85.1%。共25个山区村庄因交通不便等原因巳经异地搬迁,现无人居住。2016年以来,面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阳高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努力谋求新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平稳健康。与2015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预算任务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o脱贫攻坚首战首胜。全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112万元,落实贫困户扶贫贷款3278万元,集中用于贫困村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社会事业和政策托底。建成了光伏扶贫村级电站,为60个贫困村1200户深度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破零提供了保障。发展寒富苹果1657亩、黄花843亩、优质种畜4217头,并配套组建了扶贫专业合作社,一批贫困人口有了可持续的脱贫产业。开工建设了东小村镇新东村、鳌石乡均田村、友宰镇兴隆村3个移民新村。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干部入企服务”、“各类项目受理大起底“,有力地保障了工业经济稳定回升、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阿特斯光伏发电公司顺利纳入规上企业,山纳公司背压发电项目巳于去年6月底建成发电,金光公司搬迁扩建项目于去年9月初成功点火受产,同泰废旧轮胎回用项目顺利德成投产,同煤集团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晨的碳素搬迁扩建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可投产。此外,全年还新引进其他工业项目5个,协议投资额18.9亿元。特色农业稳步发展。阳高是农业大县,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费源(人均占有625立方米)、人力资源(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和土地资源(人均耕地3亩多)。全年新建蔬菜大棚2040亩,新栽经济林1.35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园区24个、家庭牧场180个,全县生猪、羊、牛饲养量分别达到98万头、75万只、6.9万头。加快配套产业发展体系,建成马铃葬、蔬菜、果蔬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行。改造高标准农田1.28万亩,实施节水工程9288亩,全县粮食产量达到5.3亿斤。康养旅游渐成气候。借势全市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圈的契机,加快培育康养旅游产业。完成了云林寺消防工程、阳和城址城墙抢险加固工程、佳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功能区主体工程。阳高县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被评为“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完成了众和路、暄阳街道路改造工程和东关区域排水管网建设、花园集贸市场建设,开工建设阳和公园。按照见缝插绿、身边增绿,对街头空地、小区广场进行绿化,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建设美丽乡村2个,村庄绿化5个。完善乡村路网,建设公路77公里。积极服务大张高铁建设、长神线改线,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重点民生保障有力。新建和改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所、标准化幼儿园3所,完善了县城学校的教学设备。加大教师培训、教学改革、名师送教下乡、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全县教育工作展现出新气象。加强卫生医疗保障,对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了改造,对98个村卫生室进行了完善。认真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改造农村危房3840户,完成了2015年度公租房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了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和2016年度公租房建设项目。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扎实推进综改、行政审批制度、公立医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重点领域改革。在罗文皂镇、王官屯镇进行了扩权强镇试点,下放了7项权限。完成了六权治本“两单两图”的编制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创新社会综合治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阳高县第八次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二(=)地质环境条件1,地层岩性阳高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集宁群、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现由老至新叙述如下:(1)太古界集宁群(Argy):主要分布在北部云门山、北西部采凉山区以及中部大泉山区高官屯至王千户岭、中东部西梁山区高家窑至青介山、黑龙洞山区咎娘城、西南部马蹄山、场东山区丰稔山村南至峪家窑一带,六棱山区亦有出露。岩性多为右所堡组花岗片麻岩、条带状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变粒岩及角内黑云变粒岩。云门山有时夹有破铁石英岩,片麻状构造明显。采凉山一带片理倾向南东,倾角40-50。,裂隙发育,燕山期有岩浆岩侵入体,该群厚度大于2300m。(2)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Chg):主要分布在南部六棱山区,中部给东山、峪家窑一带亦有出露。下部为长城石英岩组,底部为磨圆度较好的钙质,胶结砾岩,砾岩由长石伟晶岩组成,砾岩之上为薄层含砾石英砂岩夹黄绿色、灰绿色页岩,上部为矽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组,粉红色厚至中层状含燧石结核及和带状白云岩,结核砾径5-20cm,顶部为灰白色矽质灰岩及深灰色白云质灰岩夹灰绿、黄绿色页岩数层,层理明显,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该层最大厚度293m。(3)古生界寒武系():分布在六棱山区与中部丘陵区的峪家窑一带。由下、中、上统组成,总厚度达884m。下统(W):主要由紫色薄层泥质页岩夹紫色、灰绿色泥质灰岩组成。易风化破碎,底部常有暗紫色及砖红色砾岩,本统厚239m。中统(2):上部青灰色灰岩,致密、质纯,中部以厚层蜥状灰岩为主,下部为暗紫色页岩夹杂色薄层灰岩、砂岩,本统厚371m。上统(金3):上部青灰色薄至中层状灰岩及灰黄、青灰杂色中层状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有易头虫、亚球状褶盾虫等化石;中部青灰、灰黄、紫红色中厚层状竹叶状灰岩,有锥形长山虫;下部青灰,灰黄色薄层鲂状灰岩、中厚层状灰岩及竹叶状灰岩互层。厚度274m。(4)古生界奥陶系(O):主要分布在六棱山区。由下、中统组成,总厚度达564m。下统(Oi):底部为黄绿色页岩夹灰色中层状竹叶状灰岩,厚度约15m:中部青灰色中层状白云质灰岩夹少量缝石结核及薄层青灰色灰岩;上部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白云岩及燧石白云岩,顶部为数十厘米厚黑色白云质灰岩。本统厚283m。中统(O?):由灰黄、灰白色薄层状白云质泥灰岩、灰岩及豹皮状灰岩组成,顶部为灰白色薄层、中层状灰岩夹灰黄色薄层白云质灰岩,含珠角石化石,上覆铝土岩及山西式铁矿。本统厚281m。(5)中生界侏罗系(JM):分布在西北部长城乡庞窑一带,属内陆湖盆沉积,上部为一套黄色、黄绿色泥岩及泥质页岩;中部由杂色灰色砂岩、夹砂砾岩、黑色灰绿色铝土质页岩和铝土岩组成;下部煤系地层有2-3层煤可采,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夹薄层黑色石灰岩,倾向北西,倾角15-35。(6)新生界第三系(N):由中、上统组成。下第三系中新统(ND:据钻孔揭露,底部为砂砾石、卵石夹透镜状砂层;中部由紫红色含砂砾粘土组成,夹有不稳定的薄层钙质层;上部以砂砾石层夹有具交错层理的砂层为主,砂砾层微胶结,易风化,磨圆度中等。下吾其一带砂砾层成分单一,为片麻岩。麦早、彭家窑一带呈灰兰色砂土与砂砾石、砾石,成分复杂,主要有片麻岩、灰岩及砂页岩,有磨圆度很好的燧石及安山岩类。下神峪有化学沉积及不稳定的矽质层,顶部为细砾层、紫红鲜红的粘土,粘土中夹深兰色条带状砂岩。在砂砾层上并有明显侵蚀面及砂岩被错断现象。在中新统之上覆有玄武岩。上第三系上新统(N2):普通分布于中部丘陵区。据钻孔揭露,为紫红色及鲜红色粘土,夹层状钙质结核。据山口头、上梁源、上吾其、彭家窑等钻孔揭露,有棱角状砾石,属洪积相,厚度大于400m,与下部中新统呈假整合接触。(7)新生界第四系(Q):由下、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组成。下更新统(Qi):广泛分布于丘陵及南部倾斜平原冲沟中,埋深约大于20m,岩性为灰、灰绿、灰黄等杂色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中细砂、砂砾石等,偶见泥岩夹层,水平层理清楚,为一套河湖相沉枳物,厚度大于300m,边山至盆地中心厚度逐渐增大,粒度变细,含蚌壳化石。有的地区在玄武岩之上,覆有湖相沉积,如桑干河岸边的讲理、神泉寺。水泉洼东南与湖相沉积物中火山砂组成的砂岩及火山弹组成砾石,层理明显倾斜,倾角达65。桑干河两岸倾斜平原深部多为湖相粉土、粉质粘土及粉细砂互层,顶部有砂砾石。孙启庄一带为细粒物质,赵家村一带湖积层厚124m,友宰一带湖积层厚度大于150mO中更新统(Q2):主要为淡红色粉质粘土,夹少量钙质结核,底部有时为砂砾石。在靳家洼钻孔、潘寺、吾其河岸及犁益沟内可见杏黄、淡黄的粉土,有时有锈黄色的细砂层,靠近洪积倾斜平原区,岩性颗粒变粗,砾石增多,是平原区主要含水层之一。在东水头,丰稔山及东坨、西坨一带,玄武岩侵入于中更新统红色粉质粘土中。上更新统(Q3):分布范围较广,按其成因可分风积、冲洪积两类。风积层分布在洪积扇顶部沟谷两侧及高坡上,岩性为质纯粉土,含钙质结核。洪积层分布普遍,尤其在中部丘陵区的大泉山、四姓庄、上殿、麦早、丰稔山一带山前广泛出露,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夹砂及砾石透镜体。全新统(QQ:分布于白登河、黄水河、黑水河两侧及南北山前沟口洪积扇地带,山区的现代河流阶地与河谩滩及冲沟出口处也有出勉,按成因可分洪积、冲积两类。洪积层分布于洪积扇及各峪口下游一带,岩性以砂砾、卵砾石为主,厚度3-3Om。冲积层分布于山区和平川河道。山区河谷主要为砂砾石,分选性由上至下变好;平川区冲积层多分布于白登河、黄水河、黑水河河床和河谩滩地带,主要为粉细砂,粉质粘土、粉土等,据钻孔揭露,厚度小于30m。2,地质构造阳高县位于山西台背斜的东北隅,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的转折部、山西"多”字型构造的东北端。由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了桑干河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线以北北东、北东东向为主。主要控制性构造有:云门山前断裂、采梁山前断裂、六棱山前大断裂、大泉山隆起、黑龙洞山.马蹄山隆起、下深井-潘寺凹陷等。(1)云门山前断裂:位于云门山隆起以南,西起本县小龙王庙,经阳高、天镇向东延伸至河北境内,长约57公里,走向北东东82。-北北西90。,倾向南东,快角70度左右。据物探资料,断距大于100o米,为正断层,山区与盆地交界处有明显的断层崖或三角面,构成天镇-阳高盆地的北边界。<2)采凉山前断裂:走向北北东,北起守口堡、太师庄,向西南延伸至大同县再至大同市区东北的花园屯、泉寺头一带,长约54公里,走向北北东25。一北东东50。,据物探资料,在本县断距大于100O米,为正断层,上升盘为太古界片麻岩山区,构成采凉山与东部盆地的分界,下降盘被新生界地层覆盖,伴随该断裂在本县境内西南的鹅峰涧、高墙框形成隆起,构成了阳高盆地的西南边界。在采凉山区尚有几组规模较小的构造带,如镇宏堡至大二对营断裂及大二对营东南小断裂等。<3)六棱山前大断裂:西起朔州市应县,经怀仁、大同县、阳高县向东延伸至河北省阳原一带,在阳高县境内呈北东东方向展布,倾向西北,上升盘为太古界片麻岩和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灰岩、白云岩组成的山区,断层倾角大于70。,据物探资料,断距大于1000m,与盆地交界处有明显的断层崖或三角面。(4)黑龙洞山一马蹄山隆起:为天镇-阳高盆地与大同盆地的分水岭,西起高墙框经常安堡、狮子屯向东延伸至无镇境内,该断裂规模较小,走向北东东,顿向北西,恢角小于60度,断距大于20m,下降盘被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层覆盖,上升盘为太古界片麻岩组成的山区,为天镇阳高盆地的南界。伴随该断裂的构造有:大泉山大墩台隆起和丘陵区内的下深井、潘寺凹陷。(5)大泉山隆起:是阳高盆地中部最大的隆起,高出地表28()余米,周围断层面被第四系地层覆盖。下深井、潘寺凹陷由断层交错切割形成,下陷深度在45-800m,其上沉积了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地层,地表大部分被上更新统黄土覆盖。(6)黑龙洞山南沿断裂:上升盘为大同盆地与本县的北界,断距大于200m,倾角小于50。,断层面亦被黄土覆盖。3、新构造运动及地宸(1)新构造运动新生代以来,本区构造运动活跃,基岩山区大面积上升,剥蚀、河谷下切作用明显,云门山和六棱山山前地带都有明显的断层三角面存在。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以及新第三纪河湖相地层由于构造上升作用出露位置很高。大同火山群自第三纪至晚更新世均有喷发,玄武岩内发现许多小断层。中部丘陵区冲沟发育,多成“V”型谷,谷中谷现象也很多。这些均说明区内新构造运动相当强烈。(2)地震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在本区也表现在地震活动上。据阳高县志记载,1965年7981年,阳高境内共发生1.73.7级地震6次。1989年10月18日深夜和19日凌晨,在桑干河畔、六棱山麓的大同、阳高、浑源、广灵4县交界处,先是发生5.7级,后是6.1级的强烈地震。地震造成大部分土坯拱窑洞倒塌或严重破坏,砖木结构房屋和水坝、渡槽、高大烟囱出现裂缝。地面出现黄土照塌现象。这次地震使西团堡、前贵仁、后贵仁村共有10人丧生,震区受重伤36人,家畜、家禽死亡3546只(头)。地震造成农村直接经济损失11714.9万元,全县各行各业直接经济损失4113.6万元。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阳高县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Vn度,王官屯镇、下深井乡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20g,其余10个乡(镇)为0.15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区内地下含水介质的岩性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等将境内地下水划分为变质岩类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四大类。(I)变质岩类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山区、中部殳东山、峪家窑一带。含水岩组为长石石英岩、砾岩、片麻岩等,地下水赋存于变质岩的构造、风化裂隙中,在沟谷底部及断层带上有泉水出露,流量较小,一般为l(20td,水质类型为HCorCaMg型,矿化度小于IgZ1.(2)碳酸盆岩类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含水岩组为长城系、寒武系、奥陶系厚层、中厚层灰岩、白云岩,地下水赋存于岩溶裂隙中,富水性极不均一,差异较大,在沟谷底部及断层带上有泉水出露,流量一般为15-30td,水质类型为Heo3-Ca型,矿化度小于05gl,(3)碎屑岩类裂隙水分布在境内西北部长城乡庞窑一带,含水岩组为侏罗系杂色、灰色砂岩、砂砾岩,地下水赋存于碎屑岩的构造、风化裂隙中,该类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一般富水性较差,在构造有利部位和沟谷切穿含水层时以散泉形式排泄,流量较小,一般为l-10td,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小于lg/1。(4)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区、冲积平原区、黄土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中上部洪积扇含水层颗粒较粗,为强富水区,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卵石,地下水位埋深50-20m,由扇顶到前缘逐步变浅,单位涌水量一般2-561.sm°据2016年国家地下水监测罗文皂镇太平堡村监测水井资料,地下水位埋深2996m,单井涌水量4965lh°黄水河、黑水河洪积扇中下部较为富水,单位涌水量达19.81.smo北徐屯、夏家场、狮子屯等地为中等富水区,单位涌水量1.4-2.81.sm.浅井、上庄、东小村一线至桑干河北岸为弱富水区,单位涌水量一般小于1.41.m°水化学类型为水质类型为HCO3-CirMg型,矿化度小于lgl1.冲积平原区主要沿白登河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粉细砂,颗粒粗细、分布差异较大,富水性不尽相同,单位涌水量0.4-l.l1.smo地下水位埋深浅,下湿及盐碱化现象严重,地势低凹处地下水常以自流形式溢出。黄土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区及采凉山北麓长城乡一带,即朱家窑头、大泉山、潘寺、上吾其、下深井、二十六村、镇边堡等地,地下水存在于各类砂层、卵砾石层中,含水层分布范围和厚度有限,富水性弱,单井涌水量小。中部丘陵区地下水位埋深10-20m,西北部二十六村、镇边堡等地地下水位埋深2O-3Omo5、工程地质条件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特征、结构类型和力学性质、构造特征等,将岩土体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类,叙述如下:(1)坚硬片麻岩组(Ar)大面枳出露于本县北部、西部山区,中部丘陵区的大泉山、西凉山、黑龙洞山、坛东山、马蹄山等区域和东南角南徐村南山亦有分布。该组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紫苏角闪麻粒岩、紫苏斜长麻粒岩、辉石斜长麻粒岩为主,夹辉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榴石辉石斜长片麻岩、紫苏角闪片麻岩等。北部边山地带出露灰白色二长(斑)岩。岩体整体呈层状,节理裂隙发育,结构面呈闭合状,层间结合力强,具有很强的抗风化能力,耐水性好,岩体稳定,强度高。干抗压强度一般在90120Mpa,个别可达130Mpa,工程地质性质较好。(2)坚硬花岗岩弱风化岩组()主要出露于南部友宰镇坊城村南山,为肉红色花岗岩,岩体整体呈块状,原生和次生节理不发育,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干抗压强度一般在100150Mpa.个别可达170M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3)较硬灰岩、白云岩组(Chg+O)在本县南部山区大面积出露,由长城系、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白云岩组成,厚-中厚层状、中等岩溶,性脆,耐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强,但其间所夹的薄层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等软弱夹层,亲水性好,透水性、含水性差,吸水后易软化,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则明显下降。干抗压强度一股在70100Mpa,个别可达IlOMPa,工程地质性质较好。(4)松散黄土状粉土单层土体(Q)分布于黄土丘陵区,即西北部山区长城乡,中部大白登镇、狮子屯乡南部,下深井乡,东小村镇和古城镇西北部区域。黄土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具湿陷性,天然状态下密实度小且含水较少,遇水后强度急剧降低,产生湿陷变形。工程地质条件较差。(5)松散砾石、砂、粘性土多层土体(Qa+QJ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即北部黄水河山区段,大镇-阳高盆地,中部东小村镇、古城镇,南部桑干河谷及南部山前倾斜平原等区域。岩性为第四系粉土、粉质粘土及互层、砂砾石、卵砾石多层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四)人类工程活动1、矿业开发阳高县境内现有持证矿山15座,开采规模小型IO座,中型5座,均为露天开采。目前正在生产的有9座,其余6座矿山都处于停产状态。区内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矿活动造成大量的切坡和挖、填方工程,形成高陡不稳定边坡;露天采矿场、制砖取土场、矿山运输道路等形成的高陡不稳定边坡。此类不稳定边坡形成时间较短,坡度多为70。以上,岩质边坡易出现崩塌地质现象,黄土质边坡易出现崩塌和滑坡地质现象。各类矿山开采规模较小,远离居民区,历史上未发生过矿山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基岩山区生产、关闭、废弃及私挖滥采矿山在斜坡和沟谷中堆积了大量的废矿渣(土),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固体物源。44处泥石流沟谷中,多数沟谷下游有废弃矿渣堆积,影响雨季行洪。颈测采区周边滑坡、期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亦呈上升趋势。2、河道采砂王官屯镇刘窑村南黄水泉沟砂矿、北唐窑村大水沟砂矿在河道内开采建筑用砂,对河道造成一定破坏,有废弃沙堆,影响夏季河道行洪。3、道珞交通建设县境内交通发达。省道202线(神丰)公路长城乡至张小村段在低中山区沿黄水河两岸穿行,神南公路穿过六棱山区。该两条公路山区段路边切坡严重,形成大量高陡片麻岩边坡及危岩体,地质灾害隐患较多。省道202线(神丰)公路长城乡至张小村段于2016年初进行拓宽改造,多处路段截弯取直,原有的堡子湾村东、西两处路边崩塌隐患已不存在。拓宽改造工程于2017年底完工,届时,可能产生新的不稳定边坡,易诱发崩塌、滑坡等灾害。4、村庄房屋修建阳高县山区、丘陵区面积较大,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村庄多数已整村搬迁至平川区。部分村民傍山切坡拓宽平地建造房屋,人工边坡改变了坡体原有应力状态,在降雨、融雪、温差、重力等作用下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坡下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五)地质环境问题受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阳高县境内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隙患)对沟口人员、村庄房屋、牲畜、农田、道路、厂房、供电和通讯线路及其它工业和基础设施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威胁,对整个泥石流沟谷流域内和沟口堆积区的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植被资源造成的影响破坏;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陵.患)对坡下人员、村庄房屋、牲畜、道路、车辆人员及其它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威胁;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对影响区域的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植被资源造成的影响破坏;公路边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隐患)对坡下过往人员和车辆、道路设施、供电和通讯线路等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威胁。阳高县基岩山区因私挖滥采铁矿,对山区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植被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破坏,在山坡顶部、下部和沟底遗留了大量的废矿渣,为沟谷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固体物源。矿山开发、修路、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形成大量不稳定边坡,产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二、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一)地质灾害现状1、地质灾害(隙患)类型本着尽可能采用最新资料的原则,本规划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成因类型、规模及危害、潜在损失等,为阳高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最终成果资料,最终确定阳高县地质灾害院患点76处,其中滑坡I处、泥石流44处、不稳定斜坡31处,分别占总数的1.3%、57.9%,40.8%02.地质灾害(隙患)规模(1)规模分级标准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等级划分按照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1-2(X)6)附录A确定。表2-1地质灾害(隐患)灾害规模等级分级表灾肿规模特大型(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崩塌(危岩体)体枳(lff11)>I(X)IW-IO10I<1滑坡体枳(l6m3)>10()0100O-I(X)I(M)-IO<10诟石流一次堆枳总量(m,)>505020202<2(2)地质灾害(隐患)规模阳高县地质灾害(隐患)按规模划分,巨型6处,均为泥石流;大型6处,均为泥石流;中型50处,其中泥石流29处,不稳定斜坡21处;小型14处,其中滑坡1处,泥石流3处,不稳定斜坡1()处。详见表2-2。表2-2地质灾害(隐患)规模统计表种规模滑坡(处)泥石流(处)不移定制拔(处)合计(处)百分比(%)巨型06067.9大型06067.9中型029215065.8小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