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docx
-
资源ID:1502673
资源大小:42.47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忻州市“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docx
忻州市“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2021年10月第一章规划背景5第一节发展基础5第二节发展形势8第二章总体要求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建设目标Il第三章聚焦服务市场主体打造“六最”营商环境13第一节聚焦市场主体突破发展打造审批最少的营商环境13第二节聚焦优化流程全程网办打造流程最优的营商环境15第三节聚焦服务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体制最顺的营商环境17第四节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突破建设机制最活的营商环境20第五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22第六节聚焦政务服务提质升级打造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29第四章构建制度支撑体系30第一节构建以承诺制为引领的审批制度体系30第二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31第三节构建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体系33第四节构建以信息化为基就的共享共用制度体系34第五节构建以法治化为基就的政策保障制度体系35第六节构建以快速响应为基础的常态化政企联系制度体系37第五章保障措施38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38第二节加大财政支持38第三节强化督导调研39第四节实施专项考核39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持续在营商环境、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率先踵出一条“六最”营商环境建设新路,更好服务和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根据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结合山西省”十四五加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和忻州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近年来,忻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表中央要求,对标发达地区做法,对接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18年我市获得用水用气、信用监管指标全省排名第I,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全省排名第2。2019年我市执行合同指标全省排名第2,营商环境考核全省排名第5。2020年12月24日,参考消息以题为“古城忻州:世界目光中的发展热土”对我市“用绣花功打造营商环境''进行专题报道。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自2015年以来共取消87项职权事项,下放管理层级9项,承接省政府下放事项61项,调整62项,并对忻州市直部门权责清单进行相应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出台忻州市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方案,切实防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出台。深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行不见面阳光市批,强化审管衔接,形成了忻州特色的“7+X”制度体系,审批提速、服务提质、效果明显。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的行业领域,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按照“非禁即入''的要求,不在外资准入上设门槛,精简申报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大力宣传营商环境相关法规,同步开展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充分显现,为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释放了空间。全面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目前全市34个部门3835项权利(其中行政许可类339项、行政奖励类94项、行政确认类80项、行政征收类10项、行政强制类109项、行政处罚类2943项、其他权利类244项、行政裁决类9项、行政给付类7项)已全部公开,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快推动向开发区赋权。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根据山西省加快向开发区赋权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形成市级赋权目录共1370项,县级赋权目录1880项,做到应赋尽赋、应领尽领,努力实现“区内事、区内办“,不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忻州特色的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出台忻州市营商环境考核办法(试行),将营商环境考核纳入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有力推动了以考促进、以评创优。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对标国际一流,全市域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打造“承诺忻州”品牌。大幅压减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形成了“承诺后预审、开工前审验、竣工后验收”的项目审批管理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忻州市贯彻落实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2020年行动方案,以政府统一服务为先导,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简化合并保留的审批事项。成立企业承诺制改革代办组,减少企业跑动次数,达到惠企、利企的初衷。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网上办理,实现环节精减至14个,时间压缩为54个工作日;除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工本费外,申请主体无需缴纳其他费用。出台忻州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管理办法,全面开展联合验收工作;不动产登记系统已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已全面实行电子施工许可证。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获得新成效。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贯彻落实政务信息化建设“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要求,构建了“一局一公司一中心“政务信息化“品字型''管理架构,确立了“6+1”数字政府建设路径,联通省级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市级可“全程网办”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90%,市县平均超过80%o市县两级及开发区“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全面落地,市级平均划转事项285项,县级平均划转210项,平均划转率超过80%,未划转事项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统一集中至同级政务大厅办理,初步实现线上“只登一张网”、简易行政审批事项“一次不用跑”,线下“只进一扇门“、复杂行政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全域推行“一条热线管便民”,整合各级各部门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建设全市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举报热线,打造便民高效、一号对外的全市政务服务“总客服”。第二节发展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驱动、靠公平竞争、靠转型升级,这些都离不开优化营商环境。只有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让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依托开放优势、人才优势和经济实力优势,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继续领跑全国,创造出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北京、上海、深圳营商环境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特别是,2019年北京营商环境世界排名第28位,超过了东京和巴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真正的营商环境高地;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上海''一网通办"、深圳“秒批”已经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营商环境名片。东三省、中原地区、西部地区奋起直追,在降成本、促投资、优服务、提效能、转作风等方面不断推出新招实招,大力营造有利于“筑巢引凤''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有的城市部分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零门槛落户”西安、“人在干云在看“贵阳带动地区招商引资、纳贤引智效果显著。在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我省实现从0到4项全国标杆指标的突破,成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提升最快的省份之一。可以说,全国各地新一轮的发展竞争正在由过去比政策、比资源、比土地转向比环境、比信用、比服务,归根结底就是比营商环境。当前,我市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布局调整期,处于抓机遇、转方式、调结构、强动能、高质量转型发展突破期,处于打基础、提品味、强功能的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期,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相比、与国内一流地区先进做法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提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林武书记“对标先进、争创一流”,“逐项对标本行业领域全国前五名补差补短”的指示精神,立足忻州实际,全力优化经济生态,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和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以稳定的法制环境、规范的市场秩序、优良的政务服务和有效的要素供给,突出抓好政府部门、垄断企业、中介组织、企业家、员工、群众“六个群体”,推动建设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助力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对标一流。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国内一流标准和国内外最佳实践,提升相关制度规则的国际化水平,完善全生命周期和生态系统的市场主体服务体系,增强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坚持公平法治。强化法治思维,用好法治手段,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市场准入,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平等享受支持政策,消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推动普遍落实“非禁即入”,依法废止一切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持改革创新。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反映普遍的“痛点”“堵点”“难点”,围绕市场主体保护、市场准入、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以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务实有效政策举措回应社会关切,让企业群众真正满意。坚持协同联动。强化顶层设计,打好政策“组合拳”,统筹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各方协作、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深度叠加、创新举措有机融合、企业群众得到实惠。第三节建设目标全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和国内最佳实践,健全完善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加强智慧监管,创优政府服务,提升数治效能,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近者悦、远者来”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到2021年末,全市营商环境总体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市县联动、合力攻坚的一体化推进“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土地、人才、水电气热等资源要素供给质量显著提高,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市县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90%以上涉企事项“全程网办”,个人服务和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基本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我市首商环境短板弱项明显改善,力争1一2项营商环境重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到2023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30%以上,“互联网+监管”应用率超过80%,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广泛应用,数字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机制活力和投资吸引力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在全省居前,力争3-5项营商环境重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到2025年,“六最”目标全面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5()%以上,“互联网+监管”主要行业应用实现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建成,内陆地区营商环境高地、要素市场洼地基本形成,营商环境整体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一批重点指标达到国内标杆水平。第三章聚焦服务市场主体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第一节聚焦市场主体突破发展打造审批最少的营商环境聚焦服务“六新”突破,紧紧围绕“8+6”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十四五”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突破900户的目标,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全力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业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造动力竞相迸发的一流营商环境。1 .推动"非禁即入''全面落实。全面执行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对全市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清单之外不得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一般性经管。着力推动外商、内资、民营、中小企业无差别准入。有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托养、教育等领域,在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在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开放平台、公共服务等工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世界最优秀的专业化外资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设。2 .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标全国一流,围绕市场主体诉求,做好省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工作。加大审批事项的“并”、“放”力度。能合并的合并,能下放的下放。推动将市级层面设定的行政备案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清理减并多头审批、重复审批。能取消的统统取消;取消不了的要创新机制。进一步规范目录管理、登记注册、年检年报、指定认定等行政管理措施,分类编制事项清单并明确办理流程,依法依规整治变相审批。3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坚持告知承诺是原则、审批备案是例外,到2025年,将行业经营涉及的行政审批与企业营业执照全面合并,从根本上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对''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原则上要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推进“照后减证”,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开展“一照多址”改革,市场主体已公示其分支机构市级经营场所或在营业执照注明分支机构住所的,审批部门依法为其分支机构办理相关许可事项审批手续。探索实施市场准入“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跨地互认通用。4 .推进“办事不出区”改革。按照“能授尽授”“应赋尽赋”的原则,持续拓展市县两级赋权事项基本目录,加大向开发(园)区授权赋权力度。创优各类开发(园)区''能快则快'''能优则优'能细则细”的高标准、扁平化服务,持续提升开发(园)区营商环境“含金量'“'含新量”,充分发挥开发区创新“示范效应到2025年,基本实现“区内事,区内办“。5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海关全面深化业务改革为抓手,稳步推进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企业提前办理申报手续,海关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即办理货物查验、放行手续。推动概要申报和完整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改革,持续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和成效,继续推进无纸化申报和检验检疫证书电子化;推动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通过“单一窗口”一口受理,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第二节聚焦优化流程全程网办打造流程最优的营商环境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依托一体化平台,重塑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加快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一次不用跑”,推行“不见面办事“,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6 .提升政务服务全程网办质量。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前端受理功能,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在不同部门平台重复注册验证、重复录入查询等问题,加大电子证照制发和应用力度,率先在涉税事项、社保登记、公积金等领域推广应用,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形成政策法规和常见问题库,为企业群众提供查询服务,便捷企业和群众办事。到2021年,全市90%以上行政市批事项“全程网办”,到2023年,基本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7 .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巩固提升“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成果,在进一步厘清“审管分离”职责边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审管衔接整合相同要件事项“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主动研判企业和群众潜在的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需求,以为企业和群众便捷高效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围绕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全过程,全链条重塑再造审批流程,按照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构建办理“一件事”主题和服务场景,实施“集中受理、自动分送、协同办理、统一办结''集成服务,力争实现同类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环节全省最少、流程全省最简。2021年底,市、县两级推出不少于I(X)项主题式“一件事一次办“套餐。8 .推行“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婚育、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推动社会保障卡申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结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户口迁移、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就业创业、婚姻登记、生育登记等个人服务高频事项加快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聚焦助力惠企利企,围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产业隹供应链协同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企业重点需求,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经营许可等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第三节聚焦服务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体制最顺的营商环境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业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造动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在创新中再造优势,实现更多“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9 .构建职能清晰协同高效执行力强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和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进一步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政府能力建设,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程序,强化政府部门间协同配合、流程衔接、信息共享、高效运转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完善行政决策执行实施、评价、问责和改进机制。深化法治政府、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完善仲裁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提升政府数字治理水平。10 ).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整治力度。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投诉举报服务工作。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逐步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联动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大对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侵犯群众切身利益、侵害忻州地方特色、侵害少年儿童权益等违法犯罪实行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精准打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创新主体建立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持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深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便利化改革,扩大专利代理行业开放,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探索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保险促进工作,推动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持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转化能力。11 .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应用场景。鼓励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农商文旅体融合、绿色低碳发展等场景中广泛应用,推动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进新技术应用推广、新产业裂变催生、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完善创新产品推广示范目录,优化纳入目录范围的创新产品种类和数量,对目录内创新产品采购人给予一定风险补偿、保费补贴支持,加大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推广示范力度。探索建立新经济产品(服务)供需对接机制、推广应用容错机制,开展新产品(服务)推广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12 .完善人才引育和评价激励体系。大力实施“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制定出台半导体、新能源、大数据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进导向目录和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坚持“人人可以成才,人人都是人才,只要能为忻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就是人才”的人才观,积极引导忻州籍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建立健全国内外引才工作站。探索出台市级人才支持计划,完善市委联系优秀专家制度,充分发挥忻州师范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农大忻州现代产业学院等本地学校人才培养作用,科学设置专业学科,培养“新工科”人才,提升转型发展亟需人才培养能力。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专业技术实习实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把结果导向贯穿人才引言留用全链条,完善识才认才“好机制”,打造引才聚才“好平台”,营造育才成才“好环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13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以产权明晰为基础、产权激励为核心,着力打造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卓越创新环境。改革完善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实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探索科技经费使用包干制、承诺制改革。健全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明晰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间产权关系,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进入市场。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市场主体间联合创新、创造、创业。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撵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第四节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突破建设机制最活的营商环境坚持“改革为要”,继续啃硬骨头、涉险滩,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树立机制最活的营商环境标杆。14 .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由备案类项目向核准类项目延伸,充分发挥承诺制集成效应,创新审批制度改革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实施专人服务、提前服务、提速服务、无偿服务、创新服务,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见效。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核准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在忻州经济开发区和市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探索推行核准类承诺制管理模式改革,打响"承诺忻州”品牌。实施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先行完成区域评估,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可开工“。到2025年,全市各类开发(园)区区域评估完成率不低于95%,区域评估成果100%应用,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各环节累计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缩短三分之二以上。15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贯彻落实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配套制度,优化省、市、县审批服务协同联动机制,以整体性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路径和服务方式,强化系统、业务、数据、技术、人员“五个融合”,切实推动审批服务由“碎片化”向“集约化”转变,推动联审联批、并联审批,减少企业申报材料,释放审批服务改革“物理集中”到“化学反应”的集成效应。16 .完善“一个系统管监管”改革。完善以“互联网+监管”为核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包容审慎监管为辅助的新型综合监管制度。健全与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相对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月通报制度,提高对政府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情况进行效能评估的能力,强化监管的“再监管”,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加强“行政审批+动态监管”,实现行政审批信息实时自动汇交,形成覆盖各行业的信息监管数据库。强化开放包容与防控风险并重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机制建设。17 .推进“一个平台管交易”改革。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促进平台由“互通”到“互融”的转变,推进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逐步纳入平台进行交易,实现“一个平台管交易'“'平台之外无交易”。全面推行平台交易系统“一张网”运行模式,加快实现信息发布、信息资源共享、交易目录、交易规则“四统一”目标。推进电子化交易全面实施,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信息“五公开”,创新公共资源交易踪合监管机制,完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不能腐''制度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18 .优化“一条热线管便民”功能。出台忻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化方案,整合市级各部门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完善热线处办体系,建立高效处置体制,健全跟踪督办、考核评价机制,高效处置市民来电诉求,提升热线满意率。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成集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举报等功能为一体,涵盖电话、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多渠道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加快推进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到2023年,12345热线与紧急热线和水电气热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的联动机制基本建立,便民高效、一号对外、“7x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基本实现。第五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开办前的市场准入和投资审批,企业生产、经营、注销或破产退出的全过程,实施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改革,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19 .推行企业开办“0.5天”“零成本。将企业注册、公章刻制、税票和税控设备申领、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等全部纳入“开办企业”流程,推行线上“一网申请”线下“一窗办理”,企业按一份清单要求交齐材料即可申请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实现“最多跑一次“,实施免费刻章、改变税控设备“先买后抵”的领用方式,免费向新开办企业发放税务Ukey。力争到2021年实现新开办企业“1天办”,到2023年实现“0.5天”“零成本”,到2025年,企业开办流程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20 .办理建筑许可效率和质量双提升。合理界定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制定基于“四个阶段”的标准化、差异化的审批流程,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理,推进社会投资类简易低风险(或建筑面积1万平米以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项改革。扩大联合验收范围,优化联合竣工脸收流程,推行低风险项目不动产登记和联合验收合并办理,进一步压减首次登记时限。探索建设单位取得土地后按承诺制办理审批事项,进一步臧少审批、简化流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规范化建设,提高建筑质量控制指数(质量控制与安全机制、责任与保险制度等)。最大限度减少中介服务事项,持续降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办理成本,减免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到2023年,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60天并持续优化,社会投资类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0天内。到2025年,办理建筑许可效率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基本达到一流水平。21 .简化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接入。将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接入统一纳入一体化平台办理。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热、通信、有线电视等接入标准,简化市政接入事项审批流程。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联动推送开办企业、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信息,市政服务单位主动与用户联系,前移服务关口。取消水电气热接入外线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路政许可、占掘路许可,实行备案管理。落实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部署,开展绿色高载能企业联动交易试点,全面落实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价政策。提升供电可靠性,加快主网、配网建设,提高三遥、二遥自动化设备有效覆盖率,完善停电提前告知和应急服务机制,建立中断供电惩罚机制。加大城镇老旧管网改造力度,严格控制城镇供水漏损率。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具备条件的大用户协调供气单位直供,落实“煤改气”用户改造优惠政策。到2021年末,实现城市地区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低压非居民用户、高压单电源用户、高压双电源用户供电企业办理用电报装业务环节均压缩至2个,时间分别压减至5天、15天、25天内。到2022年,实现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到2023年,水气热接入时间分别控制在3天、4天、5天内,接入成本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到2025年,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接入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力接入达到一流水平。22 .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纳税费“一窗办理建立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制度,提高不动产登记公信力、降低登记风险。设置企业服务专区(绿色通道),实现企业间转移登记一个环节、当场发证。推动不动产登记学上办理,实现网上受理、缴税、发放电子权证。健全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及查询制度,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均可依法查询全市已经登记的不动产自然状况、查封柢押限制状况、地籍图等信息,公开律师尽职调查不动产登记信息获取渠道。完善地籍图更新机制和地籍测绘独立投诉机制。推进水、电、气、网过户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推行在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到2021年末,“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实施,所有市县查封、异议、注销登记即来即办,抵押登记压缩至1天,一般登记压缩至5天,复杂登记压缩至7天;到2023年,基本建立并实施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制度;到2025年,不动产登记更加便利,一般登记全部压缩至2天。23 .提高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简化动产融资流程,充分利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银企融资对接机制,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广使用忻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动“政银企”信息互通、共享应用,深化“政采贷”、“银税贷''等金融产品应用;加快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在忻银行机构和涉信贷有关部门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限,简化申请材料。完善金融机构考核机制,督促本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并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将考核重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重点产业发展上,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落实政银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各地设立贷款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池,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比例,确保对有效信贷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应贷尽贷。持续提升企业直接融资便利度,加大对市场主体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债务施资工具的支持力度。24 .优化提升纳税服务便利度。拓展网上办税事项,简化办税流程,减少办税环节,强化数据共享,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引导纳税人用活用好电子税务局,实现日常业务“网上办”,咨询辅导“在线办”,单一业务“掌上办”、关联业务“一键办持续推进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一、二类出口企业和新旧动能转换企业退税审批时间控制在5天内。全面实施“征前减免”税费优惠改革,实行税收优惠“不来即享”,确保企业100%享受税收红利。到2022年,纳税次数压缩到5次,纳税时间压缩到80个小时内;到2025年,纳税次数和纳税时间进一步压缩,进入全省前列。25 .深化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改革。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细化完善政府采购(含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推行政府部门预算批复后60日内公开本部门政府采购意向。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忻州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提供在线提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服务,大力推行金融机构电子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积极推动“不见面开标”方式常态化,探索线上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和远程电子评标。加快供应商诚信体系大数据建设,利用电商数据建立大数据价格比对、预警机制,提升政府采购现代化监管水平。加强招投标监管,制定监管权责清单并公开,建立行政监督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协同执法机制。26 .推进劳动力市场透明监管。建立部门沟通配合和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裁员的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监测。开展柔性执法,提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政策解读、法规宣讲和纠纷隐患排查,对因暂时经营困难、非主观故意、首次违法违规的企业予以书面警示,避免直接处罚。完善网络纠纷化解平台,建立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网上行政调解、网上调解仲裁等模式。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拓展就业服务“全程网力、”接入事项,进一步优化就业参保登记流程,强化各部门服务和数据协同,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围绕企业创业全过程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链。优化企业招聘与职工职业培训管理服务,帮助民营企业缓解“招聘难”问题。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标准体系,开展对创建达标企业的正向激励。27 .进一步提高办理破产便利度。深化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易注销公告期届满无异议的,申请人提出申请后3天内作出准予简易注销决定。降低注销成本,探索提升企业和个体普通注销登记便利化的实施路径,推动税务清税注销便利化。研究被吊销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完善破产程序启动机制和破产企业识别机制,探索重整识别、预重整快速审理,建立处置“僵尸企业”政府法院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简化破产程序、降低破产企业处置成本。创新破产转化机制,研究出台“立转破"''审转破”方案,纵深推进“执转破”改革。深化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现简单破产案件标准化处置,提高破产办理效率。建立破产案件财产处置联动机制,明确处置办理规则、标准、程序,提高资产处置效率;规范财产评估和网络拍卖处置财产。加快建立破产税务便捷处理机制,持续优化相关涉税业务操作流程。推进破产管理人制度落实,保障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优化管理人的履职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法院设立破产法庭,依法促进市场出清。鼓励法院设立破产管理人考核委员会,出台考核工作规范,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到2025年,完成设立破产法庭;无产可破案件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压缩在4个月内办结。28 .加快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规范化。继续清理规范政务服务中介服务事项,将市级中介服务超市融入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推进中介机构市场主体培育,将涉批中介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涉批中介服务行业,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引进外地优质中介机构,通过引进一批资质高、服务质量优的国内知名中介机构,入驻网上中介服务平台,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利用“互联网+中介服务''加速中介服务市场化、规范化、透明化和便利化,切实做到除法律明确规定外,由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中介服务。建立“市场主导、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三位一体的中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制定中介服务机构退出机制。推进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公示公开,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委托、网上中标、网上评价、网上投诉,实现对中介服务的自由选取、择优选取。推动各类中介机构公开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第六节聚焦政务服务提质升级打造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导向,全面推广应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着力解决政务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优质政务服务名片。29 .全面推行导办帮办代办服务。普及完善咨询导办帮办窗口,推动标准化服务,制定统一的导办制度、指导手册、工作流程,实施“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专人负责”的导办帮办代办服务举措,实现各级政务大厅办事咨询导办全覆盖,遇到问题贴心帮办。对市重点工程项目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为项目落地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高质量服务。30 .推行“不打烂”政务服务。推进智能服务进大厅,全面提高“政务服务一体机”、"三晋通''App的普及率和可办事项数,推出一批凭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即可自助办理的“无人审批''事项,推动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涉密等特殊事项除外)“不见面审批推进“政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