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51457-2024《医院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建筑技术标准》.docx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2016)24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用房分级和分区、建筑布局及装饰装修、空气净化与空气调节系统、保障与支持系统、工程验收与维护等。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Ol3)北京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同济大学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无锡市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许钟麟曹国庆武迎宏沈晋明刘燕敏袁白妹陈尹严建敏王维平刘扬钟秀玲谢江宏倪照鹏沈崇德张彦国陈众励孙鲁春陈虎匡季秋杨永梅肖伟智张益昭潘红红梁磊牛维乐谢景欣俞国华卢联合王文一姚勇张文科徐周安蔡斌吴丽娟闫彩萍王传文赵长斌樊学柏黄德强陶朗蒋乃军施爱茂马兆勇顾春林白浩强吴建军王钢陈琳炜范俏颜张要武杨智超王炳静本标准主要审杳人员:吴德绳李立荣龚京蒋刘晓雷胡道涛齐革马骏郝学安赵琳徐宏庆王鸿莲梁琳任玉良周力姚希赵奇侠刘杨1总则(I)2术语3 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用房分级和分区(4)4 建筑布局及装饰装修(5)4.1 一般规定(5)4.2 重症监护单元(6)4.3 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7)4.4 负压洁净隔离单元(8)5空气净化与空气调节系统(10)5.1 一般规定(10)5.2 重症监护单元(12)5.3 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15)5.4 ”负压洁净隔离单元(19)6保障与支持系统(24)6.1 给水排水(24)6.2 医用气体(24)6.3 电气(24)6.4 消防(26)7工程腌收与维护(27)7.1 施工与检测(27)7.2 工程验收(28)7.3 维护管理(29)附录A病房常用配置(32)附录B综合性能检测方法(35)附录C验收项目(39)本标准用词说明(53)引用标准名录(54)ContentsIGcncnilprovisions(1)2 Temis(2)3 Classificationanddivisionofcleannursingandisolationunits(4)4 Architecturelayoutanddecoration(5)4.1 Generalrequirements(5)4.2 IntensiveCUrCunit(6)4.3 Infection-pronepatiemtnursingunit(7)4.4 Negativepressurecleaningisolationunit(8)5 ircleaningandairconditioningsystem(10)5.1 Generalrequirements(10)5.2 Intensivecareunit(12)5.3 Infection-pronepatientnursingunit(15)5.4 NegaiivePrefiSUrecleaningisolationunit(19)6 Guaranteeandsupportsystem(24)6.1 Watersupplyanddrainage(24)6.2 Medicalgas(24)6.3 Elec(rica1(24)6.4 Fireprotection(26)7 Acceptanceandmaintenance(27)7.1 Constructionandtest(27)7.2 Acceptanceofproject(28)7.3 Maintenanceandmanagement(29)APpendiXABasicequipmentsinwards(32)Appendix B Testmethodforcomprehensiveperformancejudgment(35)Appendix C Acceptanceitems(3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53)1.istofquotedstandards(54).o.为规范医院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工程建设,满足卫生学要求,符合安全、适用、经济、节能和环保的原则,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医院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0.3医院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careunit,ICU医院中用于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加强护理治疗(即监护治疗)的病房及其辅助用房。2.0.2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infection-pronepatientnursingUnil医院中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烧伤等免疫力极度低下而易被感染的患者用的病房及其辅助用房。2.0.3负压洁净隔离单元negativepressurecleaningisolationunit医院中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型肺结核、麻疹和水痘等)或排查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用的、对相邻相通环境保持负压的病房及其辅助用房°2.0.4防控区protectionandcontrolzone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内的病房,以及病房内的卫生间和缓冲室(缓冲间),也泛指重症监护单元、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和负压洁净隔离单元。2.0.5辅助防控区assistedprotectionandcontrolzone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内为防控区进行辅助医疗活动的区域。2.0.6普通工作区Ordinaryworkzone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的前置区域,除防控区、辅助防控区和污物处理区之外且无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活动区域。2. 0.7污物处理区wastedisposalzone处理患者接触过或废弃的物品、食物、体液、排泄物及卫生洁具的区域。22.0.8净化空调系统aircleaningandconditioningsystem在新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均设置具有一定效率的阻隔式过滤器,以控制室内悬浮微粒和微生物污染的空气调节系统。3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用房分级和分区3. 0.1医院重症监护单元、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及负压洁净隔离单元需设置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时,其用房应按空态或岸态条件下的平板暴露法测得的室内空气菌落总数分级。3.0.2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各级用房空气菌落数应符合表3.0.2的规定。«3.0.2洁净护理与NW单元各级用房空气落数用房分级空态或岸态条件下室内空气菌落数IWO.2CRI(990Wmin)Il1.5C11J(49030min)III4CHJ(9030min)IV6CFU(9030min)注:1空气菌落总数采用平板暴锯法(沉降法)测得“2表示不做具体要求。3.0.3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宜分为防控区、辅助防控区、普通工作区和污物处理区。3.0.4负压洁净隔离单元的防控区和污物处理区、辅助防控区、普通工作区分别对应现行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规定的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4建筑布局及装饰装修4.1 一般规定4.1.1 重症监护单元、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及负压洁净隔离单元均应自成一区,在医院的一栋或一层各自独立设置,并应靠近相关的功能科室。4.1.2 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在建筑内地面上应按本标准第3.0.3条的规定设置明显分区标识。4.1.3 1.3医护人员已生通过区的更衣室(不含浴室、卫生间),使用面积宜按每人O6m21.0m2计算,且不宜低于6nA4.1.4 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应设置具有清洗、消毒、干燥存放功能的卫生洁具间,卫生洁具间应分区设置。4.1.5 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内患者用Tl生间的地面应防滑、平整无障碍,坐便器旁应设输液和物件挂钩、安全抓杆、报警按钮和可放置排泄物检验盒的标本台,淋浴室宜设置固定座髡。4.1.6 1.6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应设便盆处置间,便盆处置间宜具有密闭倾倒、冲洗、消毒、烘干和存放功能。4.1.7 1.7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走廊宜设置固定扶手。4.1.8 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用房设置的外窗,应在紧急状况下可开启,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31433规定的6级以上(含6级)密封窗标准要求,并宜有外遮阳,病房外窗宜有良好朝向。4.1.9 1.9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用房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普通工作区外,其他区域的门不应采用木质门;2病房与其缓冲室之间的门宜为悬吊式平移门,缓冲室对外的门可为平开门或悬吊式平移门,且均不应采用密闭门,缓冲室的,5,双门应设观察窗:3其他用房平移门和污物处理区的平开门宜有自动开关,并应有断电即开功能:4病房与其缓冲室之间的门底边与地面之间宜设计10mm缝隙。1.1.1 1.10除普通工作区外,其他各区墙面上的踢脚不应突出墙面,墙与地面交界处宜做成圆角,墙的阳角不应做成直角。轮椅或推床经过的走廊应设置防撞带和护角条4.1.11 病房墙面宜选用温磐舒适的色彩。潮湿和污物处理场所墙壁宜涂防霉涂料。4.1.12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选择应遵循不易产尘、不易积尘,耐腐蚀、耐碰撞、防潮、防霉、防火、易清洁消毒、宜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安装等原则。可能被污染以及需要手触及的表面可采用无机抑菌性材料。4.2重症监护单元4. 2.1ICU病房及辅助用房的名称与数量应由使用方确定。5. 2.2ICU应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治疗和手术的区域,与洁净手术部宜建立便捷通道,ICU宜设前室或前厅。新生儿重症监护单元(NlCU)与院区产房或产科手术室之间应有便捷通道。6. 2.3ICU病房可分为开放式多床ICU病房、多人ICU病房和单人ICU病房三种类型,各类病房所占比例由使用方确定。7. 2.4ICU病房床位数和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开放式多床ICU病房床位数宜为10床15床,每个多人ICU病房床位数不宜超过4床,床间距不宜小于1.5m,每床单元(含床、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n12;2每个单人ICU病房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8m2;3开放式多床IeU病房应至少配置1个单人ICU病房。8. 2.5ICU病房两床之间应有便于清洁消毒的隔离措施。,6,4.2.6 ICU病房内应有患者个人用品存放设施,两床间宜配备手卫生设施。4.2.7 开放式多床ICU病房护士站的位置宜居中设置。4.2.8 NICU内宜设置独立沐浴间。沐浴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811与病房隔墙应采用透明材料。4.2.9ICU宜有家属探视设施,宜设患者家属等候室。4.3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1.1.1 1易感系患者护理单元病房及辅助用房的名称与数量应由使用方确定。1.1.2 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宜设置探视走廊和对讲设备。1.1.3 易感染患者病房面向护士站的隔墙上半截宜采用透明材料。1.1.4 易感染患者病房窗帘宜设在窗外走廊侧,有两层玻璃窗时可设在两层窗之间,也可采用电子雾化玻璃窗。1.1.5 易感染患者病房内废弃物品均应在易感染患者护理病房室内封包,封包应从专用传递窗或专用污物通道传出。1.1.6 易感染患者病房使用面枳、床间距等宜符合下列规定:II级单人病房每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宜大于IOm2,口级、In级多人病房每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2m2,床间距不宜小于1.2m,不宜超过3人;2医疗工艺需要设置烧伤治疗机、治疗床、治疗舱、固定或移动吊架等设备时,I级单人病房每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8m2,III级多人病房每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m2,床间距不宜小于1.2mo1.1.7 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中儿童专用病房宜为单人病房,并宜设相邻的家属陪住间,与病房的隔断宜采用透明材料。1.1.8 3.8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单人病房应设缓冲室,可兼作治疗前室,两间相邻单人病房可共用缓冲室。内走廊(或缓冲室)与病房之间应设传递窗,传递窗两门应联锁。缓冲室与病房隔墙上宜留有输液管的通道,并应设置遮挡措施。1.1.9 易感染患者护理病房宜设置卫生间,单元入口处可设置换车空间。1.1.10 3.10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内设置药浴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药浴间数量应满足医疗工艺使用要求,宜设于单元患者入口处,并宜毗邻换药室;2药浴间内应设药浴池和抢救用的气体终端;3安装电动起吊患者装置的药浴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nE4药浴间楼面应有承重设计和排水设施。4.4负压洁净隔离单元4. 4.1负压洁净隔离单元病房及辅助用房的名称与数量应由使用方确定。5. 4.2负压洁净隔离单元应独立处于院区内全年最多风向的下风向,有两个接近最多风向时,应处于其他风频最小的风向的上风向。6. 4.3负压洁净隔离单元出大口应独立设置,应有门禁设施。7. 4.4负压洁净隔离单元平面布局可采用单走廊或双走廊布置。8. 4.5负压洁净隔离单元普通工作区与辅助防控区之间、辅助防控区与防控区之间,应设置缓冲室,病房与其缓冲室之间应设置传递窗,缓冲室内应设置手卫生设施。9. 4.6收治可经空气传播疾病疑似患者的负压洁净隔离病房应为单人病房,收治确诊患者的负压洁净隔离病房可为多人病房。10. 4.7负压洁净隔离单元中危重症患者负压洁净隔离病房应根据医疗任务的需要和风险评估结果设置,病房宜为单人病房.11. 4.8负压洁净隔离单人病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8m2;多人病房不宜超过3人,每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m2,床间距不宜小于1.5m。床头离墙布置时,离崎间距不宜小于60cm。抢救用单人病房内的病床应离墙设置o12. 4.9负压洁净隔离病房窗帘宜设在窗外走廊侧,有两层玻璃窗时可设在两层窗之间,也可采用电子雾化玻璃窗。13. .10每间负压洁净隔离病房内应设卫生间,卫生间内应设卫生洁具清洁消毒设施。14. .11当不具备生物安全转运条件时,宜在负压洁净隔离单元内设置具有生物安全防护功能的检验室。15. 4.12负压隔离病房内各类穿墙管路应采用密封措施。5空气净化与空气调节系统5.1一般规定16. 1.1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防控区和辅助防控区用房应采用净化空调系统,普通工作区和污物处理区中的V级用房可采用普通集中空调系统。5.1.2 净化空调系统和普通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回风II和排风口应设置阻隔式过滤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风系统和回风口的过滤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的有关规定,并应按表51.2进行配置。*5.1.2新风系烧、回风口过温器配要求类型背景条件或指标参数要求新风系统外PMlo年平均浓度0.07mm3Rf设“粗效+中效”空气过活器室外PMIO年平均浓度>0.07mgm,时设“粗效+中效+高中效”空气过滤器房间回风口初阻力(Pa)50相当于高中效微生物一次通过率R)1O颗粒物一次计重通过率盘)5注:“房间回风I口”要求适用于重症监护单元、易感染患者手嚏单元,不适用于负压洁净隔离单元防控区。2重症监护单元、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的排风口应设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过渡器GB/T14295的中效过滤器,且均为负压排风。3负压洁净隔离单元防控区所有回(排)风口应设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3554-2020规定的40级高效过港器。5.1.3 空调系统宜分区设置,各类病房室内温湿度参数宜能在线监测控制。5.1.4 各级别用房送风应采用阻隔式空气过滤器或装置,并应符合表5.1.4的规定。空气过滤器或装置的使用风量不应大于额定风量的70%。«5.1.4送风口或送风装内末皴过滤器的适宜级别用房分级送风末级过港器效率级别(GB/T13554和GB/T14295的效率级别)效率I35级高效0.1m0.3m微粒计数效率为99.95%Il亚高效20.5m微粒计数效率295%III高中效20.5微粒计数效率285%IN高中效20.5微粒计数效率270%V不设5.1.5 房间换气次数除应满足热湿负荷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标准表3.0.2对空气菌落数的最低要求.患者头部床面以上04m处风速不宜大于0.12ms°5.1.6 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应按污染控制要求保持定向流,定向流不应受到局部设备气流的干扰。多人病房气流组织不应使某个病床处于另一个病床的下风向。5.1.7 病房非集中送风面的单个送风口不宜设孔眼扩散板,宜设单层或双层可调百叶。回风口宜设竖向可调百叶。5.1.8 当In级、IN级用房采用风机盘管机组时,该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第5.1.2条和第5.1.4条关于在其送、回风口设置高中效过滤器的规定。当V级用房采用风机盘管机组时,应按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在其回风口设置高中效过滤器。风机盘管用过滤器应具有适应风机压头的低阻力性能。5.1.9空调机组内不应安装臭氧或伴有刺激性成分发生或可促使微生物抗药、变异的消毒装置。不宜在系统管道上开设清扫孔。5.1.10 相邻相通场所之间有静压差要求时,相对压差绝对值均不应小于5Pa,且不宜超过20Pa°病房与其卫生间之间可只保持流向卫生间的定向气流。病房门外目测高度应安装压差计,压差计上应给出压差绝对值降到标准值80$时的警示标识。5.1.11 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级空气过滤器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压差计或压差开关:1 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内各级空气过滤器应设置压差计或压差开关。2室内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上安装的空气过滤器,每类风口应至少选择1个风口的空气过漉器安装压差计或压差开关,并设定报警压差。报警压差限值可设定为调整测试时运行初阻力的2倍3倍,压差报警后宜更换过滤器。3既有建筑宜增设上述设备。5.1.12 病房内不宜设空调控制开关,可由集中控制系统调控,室内宜有温湿度显示仪表。5.1.13空调系统加湿应采用蒸汽加湿。5.1.14 高效空气过滤器应有按现行国家标准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3554规定效率的每台检验标记,高效以下空气过漉罂应有按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过滤器GB/T14295规定效率的批检验标记。5.1.15 配液场所宜设集中配液的洁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特殊药品的配液和危险病原体的操作应按相应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配备相应的生物安全设备。5.1.16 ICU可设置为洁净护理单元:按洁净护理单元设置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1节和第5.2节的有关规定。5.2就症监护单元1ICU净化空调设计参数应符合表5.2.1的规定。*5.2.1ICU净化空设计收序号分区房间名称用房刚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区域的静压差最小族气次数(次h>室内温度CC)室内相对湿度盘)室内噪声dB(八)新风送风排风冬夏冬1普通工作区入口的前室或前厅V4Z/502更衣室(可含换鞋套、穿探视服,也可含卫生间)V4/2428/W503医护休息室2624263060454储存室V242/555无醯物从存储室IV24/556防控区ICU病房IV十248/或224263060457NICU病房Ill十212/25253060458辅助防控区病房走廊(入口处宜有谈话室)IV十/4/2026W559护办(护士站)IV十26/222630605010处置室IV十26/22263060505.2.2ICU病房净化空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优先采用集中净化空调系统,送、回风口宜采用上送下回布置,送风II宜设在每床后方距床尾不小于0.5m的顶棚上,回风口应位于每床床头一侧下方。2当只能采用风机盘管机组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1.8条的规定,并宜通过墙内风管上送下回:当采用风机盘管机组上送上回时,送风口应在床头侧顶棚上,回风口应在床尾侧顶棚上,顶棚送回风口相距不宜小于2m。3开放式多床ICU病房应在顶棚上设排风口且数量不少于2个,风口内应安装中效过滤器。5.2.3ICU护士站相对于外围周边区域应处于正压、气流向外扩散的环境。5.3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5.3.1易感染患者护理单元净化空调设计参数应符合表5.3.1的规定。5.3.21级、H级单人病房应设置局部单向流系统,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为一对一自循环系统。2设置局部垂直单向流送风的病房,应在病床上方集中送风,除病床靠墙一边外,I级单人病房送风面每边比床边应外延0.4m,Il级单人病房送风面每边比床边应外延0.lm.3设置局部垂宜单向流送风的病房,回风口宜布置在平行于病床侧边的两侧墙面(或病床不靠培一侧的墙面)下方,宜满布。4设置局部水平单向流送风的病房,送风面上边应距床面不小于m,送风面侧边应比床侧边外延04m,头部应采取防吹风措施。5集中送风应具备调速措施。6应有备用送风机。*5.3.1易感染患看护理单元净化空调设计IHR序号分区房间名称用房8别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区域的静压差最小换气次数(次h)室内温度CC)室内相对湿度(5)室内噪声dB(八)新风送风排风冬更冬更1普通工作区值班室(外)或办公室V26/22283060502更衣室(可含N生间、更鞋更衣、淋浴)V/4/2428/503储存室V242/554探视走廊或探视间242028/505患者换车间IN中242226/s556防控区取人病房缓冲室Il下2302426/507级单人病房I十3风速24261055458Il级多人病房Il十318/24264055W459I级病房内卫生间Il一(病房向卫生间定向气流)/1832645续赛5.3.1序号分区房间名称用房波别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区域的舲压差最小换气次数(次h)室内温度CC)室内相对湿度(幼室内噪声dB(八)新风送风排风冬夏冬夏10防控区重症免疫我陷(SCID)病房(婴儿用恒温箱)v312-8/222630604511H级单人病房Il十3风速2283010604512川级多人病房III十312283040604513H级、山慑病房内卫生间Ill(病房向卫生间定向气流)/1232426/4511辅助防控区病房内走廊v十2128/2028/5015药浴间III(或一)2102(或6)2628/5016治疗室(或换药室)IV十28/222630605017无菌物品存储室IV十24/Z5518配长或配奶及其消库室IV十26/2026/50tt*5.4.1序号分区房间名称用房级别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区域的静压差以小换气次数(次h)室内温度CC)室内相对湿度室内噪声dB()新风送风排风冬S冬更15辅助防控区医护人员进入内走廊通过的缓冲室IV对内、对外皆为十312/2028/5016患者进入走廊通过的暧冲室IV对内,对外皆为一62028/5017值班室(内,兼休息)IV十26/242630604518医生办公室IV+28/242630605019护士办公室(护士站)IN十28/002630605020无的物品存放(可分辅料和物品)和发放1十2420283060W5521污物处理区污物(含排液物)及污具处置间V/610/5522卫生洁具间V242/55注:1弹压差”+”衣示正压,“一”表示负压,“”表示常压.2表中“/”表示无明显规定,视需要与设侪状况确定.3冬季无空调采暖的只能用辐射供暧或踢脚线式供暖,房间换气次数可减少"3.4实际海度可比表中数他上下浮动不大于I.5T,并应可调.实际相对湿度可比表中数侑上下浮动不大于10%;但进入隔离病房缓冲室的温度不宜低于痴房温度,以便平时病房内污染气流因热对流,只能从下方门缝逸出,即由辍冲室下部回风口吸走,不致扩H开来,5病房和医护人员休息室夜间噪汽宜比白天降低不小于3dB(八),持生命设备、负压通风系统、护士站、应急照明系统的用电。关键节点的IT电源应设置绝缘监测报警装置。6.3.2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用房内严禁采用TN-C接地系统。6.3.3病房特别是单人病房和危重症患者病房的用电容量,宜在基本负荷的基础上留有20%的余量。基本负荷可按本标准附录A中病房常用配置进行计算。6.3.4病房与辅助用房的配电回路应分开设置,病房内每个床位的配电回路宜分开设置。维持生命设备应另配不间断电源插座,并应设置明显标志。6.3.5病房内设备带上应设置不少于6个方便插用的固定电源插座。6.3.6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病房均不应使用0类灯具,不应使用不可替换光源或非用户替换光源的灯具,应选用洁净灯具。所选灯具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中的“无危险类”要求2病房和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平均照度不宜低于300Ix,走廊平均照度不宜低于150Ix,应具备节能运行模式。床头宜设置局部照明,每床一灯,可原位调节控制。3NICU病房照明设计应避免新生儿直视光源。儿科病房宜选用三基色荧光灯。4走廊和病房应设夜间照明,床头部位夜间照度不应大于0.Hx,儿科病房不应大于1lx。5各类病房和护士站均应设应急照明中的备用照明装置。6. 3.7洁净护理与隔离单元的弱电系统应符合卜列规定:1应根据需求设置智能化信息系统;2病房宜设置有线电视插座和网络接口;3病房区域宜进行闭路监控,宜每床设置一台摄像机;4病床和护士站均应设置医用对讲系统;评价对象序”验收项目检查方法验收结果'|1<'1'缺陷一般缺陷ICU用房病房24位置:不方便患者转运、治疗实地考察并查阅图纸25面枳:净面枳或床间距小于标准要求,或净面枳超标20%以上26开放式多床ICU病房未配置单人病房27两床之间未设置便于清洁消毒的隔岗措施28未设置患者个人用品存放设施,两床间未配备手卫生设施29开放式多床ICU病房护士站的位置未居中设置J福房30开放式NlCU沐浴间:D设在NlCU之外'实地考察312)与病历隔墙采用非透明材料32无家属探视设施易感染患者单元用房病房33病房无探视走廊且无探视系统实地考察并查阅图纸34病房面向护士站的隔墙上半截不是透明材料35病房窗帘设黄不当评价对象序T脸收项目检查方法验收结果严就缺陷一般缺陷易感染患者单元用房36满房面积或床间距小于标准要求,或面枳超标20%以上实地考察并查阅图纸37病房不便于医疗工艺设备的设置(在位置、面枳等方面)38儿童专用病房的设置不符合标准规定39病房缓冲室的设置不符合标准规定40内走廊(或缓冲室)与病房之间未设符合标准规定的传递窗41缓冲室与病房墙上未留可通过输液管的孔洞或无遮挡措施42_病历未设置1?生间辅房43药浴间数量、位置难以满足医疗工艺使用要求实地考察并查阅图纸44药浴间内未设药浴池和抢救用气体终端设施45医疗工艺需要安装电动起吊患者装置的药浴间:1)小于20m?462)无抢救用气体终端设施或电动起吊设施IK*c.o.评价对象险收项目检查方法验收结果缺陷一股缺陷负压隔窗单元用房病房47位置:D未独立成区实地考察并查阅图纸482未处于院内下风向/、/493)出入口未独立设置504)出入口无门禁措施51分类:危重症患者隔离病房应设而未设,或设置不当52面积:1)净面枳或床间柜小于标准要求或面枳超标20%以上532)抢救单人间床头应离墙而未离墙辅房54普通工作区与辅助防控区之间无畏冲空,或轴助防控区与防控区之间无缓冲室实地考察55病房与其缓冲室之间未设假传递窗,缓冲室内未设因手卫生设施56病房窗加设置不当57病房内无l,.±f><.或R生间内无清洁消毒设旅58适用时,未设置具有生物安全防护功能的检验室装饰装修围护结构上有裂缝、孔洞而未密封实地考察评价对象-,验收项目检查方法舱收结果严缺陷一般缺陷空气净化与空气调书系统一般规定系统设置60洁净护理与隔离值元防控区和辅助防控区,D未采用净化空调系统实地考察并查阅相关文件612)采用而未全天候24h控制62凡需采用或已采用空调的医院的洁净护理与离单元普通工作区和污物处理区:D未采用医院普通集中空调系统632)空调系统未分区设四或分区不合理64任何空谓系统的新风口:1)当地室外PVIO年均值未超过0.07nRm只设粗效或只设中效过泄器652)当地室外PMlO年均值超过0.07mgmt,未增加高中效过港器为三道过渡器66任何系统的mi风口:D只有百叶或尼龙网672)只有中效及以卜过渡器683)除负压洁净隔离单元外的其他的元的持风口过浓器低于中效,或非负压排风69任何系统的回风口:设横向百叶70任何系统的过器为非阻隔式评价对象序号脸收项目检查方法验收结果n缺陷一般缺陷空气净化与空气调节系统一般规定设施71病房送风口设孔眼扩散板而非可谓百叶实地考察并查阅文件72送风末相过谑器:D低于木标掂表5.1.4的要求732)高于本标准表5.1.4的要求2级743)使用风量大于额定风量7075力产生有害作用J76用风机盘管的,其送、回风口过港器不符合规定:D回风口无过港器772)回风口过滤器低于高中效过沌器783)送风口无规定过滤战79空调机组内安有可发生标准提到的不良作用的装置80系统上开清扫孔/81就房门外无压差计及警示标识82室内每类风口中的一个风口:D无压差开关832)压差开关未正确设定报警压差84病房无温湿度显示仪衣85采用水介入的加湿J86天花板有冷凝水滴落或浸润现象87空调开关设在病房内88过渡器全部或部分无效率检险标记JV89配液场所设魔不满足相应生物安全要求f评价对象序,;验收项目检查方法验收结果-",'一般缺陷空气净化与空气调节系统一般规定风速与气流90患者头部床面以上04m处风速大于0.12ms实地考察、现场测试91区域和房间气流违反定向流原则92有某张床处于另一张床下风向的现象93存在局部设备气流干扰定向气流的现象-CU净化空调系统送、回风方式94单床或多床病房,集中空调系统送风口设在床头回风口设在床尾,上送下回实地考察现场测试95采用风机盘管时:顶棚上送回风口距离不足2m,或送回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