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应用.doc
摘 要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各国科技与技术竞争已趋于白热化,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愈演愈烈,对于工程建设领域也变得复杂多样。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日益关注,而施工过程中的项目质量管理对于一个项目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工程项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成产的需要。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背景出发,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剖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成本管理研究成果,对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通过系统的介绍了项目、项目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方法,并分析研究了项目质量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问题。最后通过案例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以及为以后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给予借鉴。关键词: 项目管理 工程质量 项目质量管理ABSTRACIn today's worl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as become white-ho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level rise ceaselessl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ll walks of life competition grows in intensity, the construction field become more complexity. People o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for a project is successful crucial. The project is a gradual proces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round the command, coordination, control an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o show the project meet the owners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laws, regulations, technical standards, design documents and the contract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whose purpose is to satisfy the need of social production.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status and the existed problems. Through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to undertake an analysis,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to show level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The system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analysis of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quality planning,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other issues. Finally through the case to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undertook systems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our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and for the subsequen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to reference.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quality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1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状况21.3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31.3.1 研究内容方法31.3.2 研究目的3第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述52.1 项目管理52.1.1 项目概念52.1.2 施工项目管理概念52.2 项目质量和项目质量管理62.2.1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72.2.2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82.2.3 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82.3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9第三章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及控制方法研究163.1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163.1.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策划163.1.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173.1.3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保证183.1.4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改进183.2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法193.2.1 建筑施工项目策划的方法193.2.2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193.2.3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203.3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方面分析213.4 工序能力分析法在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应用23第四章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案列分析254.1 项目背景254.2 项目概况254.2.1 质量控制对策,过程及方法254.2.2 影响质量的因素264.2.3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284.2.4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的要点284.3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总结29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305.1 结论305.2 展望30参考文献32致谢33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外大的投资商进入中国来强占我国巨大的投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入世的机遇到国外去投资和经营项目,入世意味着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游戏规则来行事,这就需要我们要将过去和国际相冲突的行为习惯做出一些重大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就决定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比一般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在现在房地产市场中如何才能生产出合乎人们需求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是每一家企业都要面临的严峻课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很多方面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和质量管理。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项目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项目投资能否成功。项目质量与项目费用、时间、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项目的主要目标,因此,项目质量也就成为了判断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项目质量管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项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质的项目或服务无论是对项目相关方,还是对国家、社会都具有战略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项目管理都是采取的是粗放型管理模式,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那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而项目质量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当然,项目质量管理也就成为了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加强对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不仅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持,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确保工程的质量是建筑能够长期使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消费着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一件大事,把质量放在头等大事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总体形式好,但就建筑工程质量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国建筑优良品率为1/3强,而合格并不优良的产品占到50,还有20没有达到质量合格标准。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质量论质量显然有点事倍功半,因此要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以及政府进行综合质量,严格要求,建立完善质量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进行质量监控,这样才能使建筑质量全面提高。随着我国建筑也得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暴露出了不少问题。(1)质量意识薄弱。(2)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跟不上,管理人员少且素质低,施工人员不按规定施工。(3)不重视业务培训,干部职工素质较低。(4)承包方式不合理,层层分包较严重,造成工程质量下降。(5)建材质量差,把关不严,不合格材料在市场上出售,造成的质量事故为数不少。笔者认为项目工程公司质量不能提高的关键不是在于项目具体运作中存在着的问题,而是建筑公司的管理问题,包括质量意识,组织结构,人才素质等不到位。本文即从这些问题入手,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有关理论及其成果,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案例,提出解决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方法,并给于相关方以借鉴。这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状况从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末期,质量管理科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此以前产品质量检验也都是人工检验的。接着,美国管理专家泰勒(F.W.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近现代质量管理慢慢形成。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休哈特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并首创了进行过程控制的工具控制图。自从休哈特发明了质量控制图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这段时间是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强调“用数据说话”和应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因此通常也将这一阶段称之为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简称为SQC阶段,即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阶段。这一阶段取得的成功为严格的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TQM)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费根堡姆(A.V.Feigenbaum)与朱兰(J.M.Juran)等。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三全”的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国外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已慢慢的趋向完善现代质量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镇化飞速的发展迫切的需要更加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来指导和控制项目的顺利进行。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项目管理才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到90年代,我国项目管理的研究及应用有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施工企业逐步走上一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发展的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大量涌入我国。通过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合作,引进了“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并开展现代项目管理(PMP)资格认证,对我国高层次、国际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项目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大作用。2006年在总结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新成果和借鉴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修订并实施了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以适应我国建筑业全面深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由于,现在有很多项目,尤其是大型的工程项目复杂程度高,工程量大等特点,要保证项目质量以及整个项目的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质量的管理。现在我国的项目质量管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相信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目前,我国的施工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619亿元,四级以上完成资质企业完成建筑总额为11759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918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41.97和146.08。2001年一月至十一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4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78,全国等级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3700亿元,同比增长10.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生产问题。2001年4月16日建设部长俞正声发表了相关的文章,指出了其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10】在国外,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伴随着项目管理科学的创立发展而发展的。近代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萌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与经济学领域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在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和质量经济分析方法上取得了进展,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迅速传遍世界各地,从传统的土木工程、军事方面扩展到宇航项目扩展到航空航天、环境工程、公用工程、各类企业研发工程以及资源性开发项目和政府投资的文教、卫生和社会事业的工程项目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现代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进步。1.3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1.3.1 研究内容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其中主要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研究。通过对项目质量管理的背景、意义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的概述,使我们对项目质量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来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因为工程质量管理失控就必将影响到项目的最终质量,而质量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实工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是对整个项目质量好坏的最直接的影响。总而言之,通过对施工项目中人、机、料、法等具体的质量控制以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本论文先通过搜集资料法搜集有关项目质量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阐述项目质量管理,然后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项目质量管理在我国建筑工程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3.2 研究目的在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更快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相关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借鉴。面对先进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水准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一个很大的提升,虽然我国项目质量管理与以前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基于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提升。质量管理自产生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因此,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学习,以说明我国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强化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更快发展,并给予以后其他建筑企业质量方面提供和借鉴。第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述2.1项目管理2.1.1项目概念1、项目的概念【1】ISO10006中规定项目为“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包括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的约束性条件。”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PMBOK(2000版)给出的定义为:“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作的一次性努力。”“施工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建筑产品或建筑服务而作的一次性努力。”2、项目的特征(1)项目是建设项目或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2)项目作为一个管理整体,是以建筑业企业为管理主体的。(3)项目任务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4)施工所形成的产品具有多样性、固定性、体积庞大的特点。2.1.2 施工项目管理概念1、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建筑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全面管理。2、施工项目管理特征(1)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建筑企业。建筑单位和设计单位都不进行施工项目管理,他们对项目的管理分别称为建设项目管理、设计项目管理。(2)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周期包括工程投标、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准备、施工以及交工验收、保修等。由于施工项目多样性、固定性及体型庞大等特点,施工项目管理具有先有交易活动,后有“生产成品”,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很难分开等特殊性。(3)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按阶段变化的。由于施工项目各阶段管理内容的差异很大,因此要求管理者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是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4)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由于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独特性、流动性、露天工作、工期长、需要资源多,而且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必须通过强化组织协调工作才能保证施工活动顺利进行。主要强化办法是优选项目经理,建立调度机构,配备称职的调度人员,努力使调度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建立起动态的控制体系。3、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5. 环境适应性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应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以及与周围己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与环境的协调,不仅能够更高地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最大效用。2.2 项目质量和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就是项目的固有特性满足项目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特征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特性,如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提工效的、功能等。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是指合同、规范、标准、技术、文件、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所反映的是“满足要求的程度”而不是反映为“特性总和”,因为特性是固有的,与要求相比,满足要求的程度才能反映质量的好坏。 项目的质量管理是指围绕项目质量所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按规定的要求圆满地实现,它包括使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施。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项目各参与方都必须保证其工作质量,做到工作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项目质量的最佳化,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根据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可作出如下归纳: 项目质量管理的客体是项目; 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的各相关方; 项目质量管理的宗旨是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并使项目的相关方都满意; 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项目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项目的质量管理离不开一般质量管理的范畴,为了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理解,首先应了解一般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史。2.2.1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ISO9000:2000版标准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这就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这八项原则同样是指导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的生存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超越顾客期望。2. 领导作用。组织的领导者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在项目管理中,任一相关方的领导者都需要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统一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应当创建并保持使项目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充分参与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内部环境。3. 全员参与。员工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项目质量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参与。项目的质量管理不只是某些人员、某些机构的事,而是与项目的所有人员的工作有关。员工的素质如何,员工对项目质量的重视程度如何都将对项目质量产生影响。4. 过程方法。任何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过程方法。应用过程方法时,必须对项目所有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5.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确认、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系统方法,就是将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对组成项目系统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6. 持续改进。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在不断变化,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是要求项目的相关方应不断地改进其工作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效果和效率,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的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只有坚持持续改进,项目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无止境的,应成为项目进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7. 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决策将会随时伴随其中,决策的有效性将决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而有效的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决策者应采取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避免盲目的决策或只凭个人主观意愿的决策。8. 与供应商保持互利的关系。供应商提供给项目的资源将对项目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项目的承包商与供应商是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对承包商是否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项目成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供应商不仅要讲控制,还要讲互利合作,这对承包商和供应商都是有利的,是一种双赢战略。2.2.2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项目质量管理可以归纳为六个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PDCA循环原理(3)控制原理(4)质量保证原理(5)合格控制原理 (6)监督原理2.2.3 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是为满足国家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和行业内部的目标管理而设计的,其作用应能满足国家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行业内部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对组织内部的“过程改进”进行有效管理的需要。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者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完成,建设符合规范、标准的建筑产品,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2.3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建筑施工准备阶段与现场施工阶段两个阶段。面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陷阱经验,大力实施创新,这是当务之急。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根据人员因素与材料因素,其问题主要有: 首先,人员因素方面表现为:项目经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汪汪往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日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 其次,材料因素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不当,材料发生损失或变质,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材料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等。 在现场施工阶段,根据人员因素、机械因素与方法因素等,可将其问题概括成: 其一,人员因素上,从总体上来看,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知识面窄、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等问题。由于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与所承担的任务难以适应,导致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工程技术单一,好呢难做到一专多能;技术等级较低,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二,机械因素上,在大部分施工企业,山于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表现为: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联合运转效率不高;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等。 其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是技术复杂程度不高的工程。对于技术难度较小的工程,公司和项日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往往不够重视,有时不按施工图纸施工, 有时不按施工规范施工,容易导致质量通病的出现。而且,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多数还是手工操作,工序之问的搭接不恰当,缺少工程控制,制度僵化,创新不足,导致质量通病屡禁不止,损害了业主和社会的利益。然后,缺乏深层次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手段不适应。质量是企业在市场大潮中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正在为众多企业所接受,也逐渐为无情的市场竞争证实。然而,在实践中,质量工作并未摆到应有的地位,一但质量与效益、工期发生矛盾时,质量的重要性可能被淡化。究其原因,一是对质量缺乏正确的市场竞争意识。由于不正当竞争,使人们丧失了以质量占领市场的信心,忘却了质量是占领市场的根本所在。二是对质量缺乏科学的成本观念,因为提高质量,可能会增加投入。 以往曾被很多施工企业广泛采用的创优、评奖、大检查等手段,虽起到一定作用,但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市场提出的质量保证能力。在创优质工程中,由于过程控制不力,从内部资料的后补到完工产品的修补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人在质量管理奖、QC小组成果评选活动中,也有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现象。质量大检查有时也就变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措施。最后,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产值利润率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反映,产值利润率低反映了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竞争优势。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低与发展理念、市场发展阶段和发育程度、行业发展态势、企业个体情况等息息相关,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原因。缺乏竞争意识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建设理念落后。虽然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二十多年,但市场经济体制远未完善,市场与计划并存,建筑市场受计划影响大,运行不规范,政府部门和国有单位投资比重仍占相当比例,一些业主行政色彩浓厚,长官意志强烈,偏重于对上级和任期目标负责,热衷建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缺乏打造百年精品工程的内在动力,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认识,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过分压减投资、压缩工期、甚至沿用十年前的定额,随意降低造价,不按照工程建设规律办事,造成不少项目建设先天不足、管理失控、运行困难、参建各方"皆输"的局面。一些"速成品"的个别项目从建成之日便是维修开始之时,造成维修、保养、运营成本高,投资效率低,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据国内某建筑企业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公司近4年产值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的主业-高速铁路暂定价较低而且专用设备投入大。国家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当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和加深,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原油和主要原材料上升较快,粮食价格飚升,人工成本急剧增加,美元加速贬值,美国经济"生病",全球吃药。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钢材、水泥、油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股市振荡,人民币持续升值,热钱大量涌入,国家面临严峻的通胀压力,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投放数量和信贷规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1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7.47%,部分建设项目被削减,建设资金普遍紧张甚至后续资金难落实,尤其是手续不完备的项目和一些实力弱的业主,项目难以为继,出现了"半拉子"工程。这都造成建筑企业存货和应收款居高不下,自有货币资金存量下降,资金链十分紧张,财务风险大大增加,成本急剧增加。比如,国内某特大型建筑企业2007年末包括未计价的工程施工成本在内的存货余额占总资产的30.48%,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资产的19.19%,资产负债率超过了95%,制约了公司资产的流动性,经营风险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许多建筑企业缺乏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没有认清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的行业地位,设计、咨询、融资功能差,资本经营、房地产开发和工程总承包能力明显偏弱,主业不精不强,专业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薄弱,形不成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造成产品结构雷同、业务领域狭窄、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业主需要。只靠施工一条腿走路,在产业链的低端竞争,盈利空间微乎其微,生存越来越困难。我国建筑企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建筑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建筑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约为25-3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项目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定额、取费标准等基础内容,管理人员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成本观念淡薄,施工组织、管理方式还是习惯用过去的旧经验、老办法,安全质量监控不到位,以包代管,重包轻管,不进行科学测算、成本分解,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费用逐年加大,企业利润水平越来越薄,项目亏损面比较大。比如,某建筑集团公司2007年施工任务超过170亿,在建项目多达189个,但2007年初亏损的项目36个,亏损面19%,2007年底亏损项目达到47个,亏损面达到了24.8%。质量预控能力差。一些建筑企业质量预控机制不健全,对国家经济形势认识不清,对建筑业发展态势心中没数,对企业自身定位不准,仍然走粗放式增长道路,在承揽上注重了量的扩张,忽视了承揽质量和风险,不对项目安全、经济、履约风险进行超前评估,承担了一批工期紧迫、安全质量风险大、盈利空间小的项目,管理、技术、设备等资源要素不配套,质量、安全、进度监控不到位,加大了人、财、物投入,造成效益流失、利润微薄甚至亏损。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同时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功夫,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素质过硬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经理的运用,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用人体制,实行竞争上岗,进行优胜劣汰。注重选拔程序、选拔方法和选拔对象,从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带动整个项目团队的活力。 其次,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考虑自身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性强的工种,以保持技术的稳定,这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再次,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必须真正地从源头抓起,全程控制材料质量。通过全程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 第四,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为了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必须对机械配套、机械化作业方法、施工组织等做出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相互之问的协调与配合。 第五,形成规范的施工控制方法。通过成熟的施工技术管理和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质量管理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最后,严格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增强竞争意识。产值利润率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反映,是衡量建筑业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建筑企业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精细管理,突出经济效益,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优先,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发展。建筑企业要全面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基础上求"快",坚持走"适度规模、精耕细作、最佳效益"的道路,扭转施工规模膨胀过快、施工任务超出承受能力、安全风险项目过多的不利局面,走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的新型道路。树立发展新理念。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科学预测建筑行业发展态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机制创新,突出发展主业,培育支柱行业、支柱业主,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培育专项施工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集约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比如,中铁十六局集团近年来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全面争第一"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和简单有效的工作方法,提出了"超常规、争第一"、"先要命、再要脸、后要钱"、"领导关心员工、员工关心工作"、"先让别人赢、我们才能赢"、"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大力提升执行力、落实力"六大经营理念,开发支柱行业和支柱业主,推行安全管理终端责任制,全面推进架子队建设,狠抓工程质量的"牢固性、实用性、美观性",突出发展的质量,在施工产值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企业利润实现了跨跃式增长,2005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2006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