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基于融合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某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为例.docx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基于融合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一以宜昌市第一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为例课题名称:基于融合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一以宜昌市第一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为例关键词:智慧校园融合发展申报级别:省级课题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84224237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2018年4月,教育部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本行动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1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O当月,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文件涵盖了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和建设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还明确了用户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提供了规范性的术语定义和引用文件2O这是国家层面对数字校园建设提出的要求,反映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从当前形势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信息化已经从整体的数字校园建设发展到融合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阶段。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的突出标志,就是从整合集成走向融合发展。在数字校园发展的基础上,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3均已对智慧教育、智慧校园进行了布局和实践O如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指出,发展的焦点已经从科技是否需要与教育融合的问4题转向如何融合的探讨,教育信息化已进入融合与革新阶段。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和应用数字校园/智慧校园”,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起草的“智慧校园整体框架(国家标准)”也即将发布。由此可见,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校园信息化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数字校园深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新的形态。智慧校园是一种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校园信息化发展的新形态。智慧校园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学校各类信息化系统和资源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具有高度感知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新型信息化校园环境,深入融合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能,实现全体学生和教师的智慧发展。融合发展是校园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核心理念。智慧校园建设是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进行创新应用,融合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富有智慧、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支持智慧的教与学。融合发展既包括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5融合,也包括不同技术之间、不同教育业务之间的多向融合O宜昌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立项学校,并在2017年底的中期考评中取得优秀等次,系宜昌市唯一、省高中学段学校中的少数。学校已经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并于2017年成为宜昌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作为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宜昌一中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宜昌市政府投资几个亿建设学校新校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师生信息素养高等,都是宜昌一中建设好智慧校园的有力保障。参考文献:1教育部(2018).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04一工3教育部(2018).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20180416黄美仪,王玉龙,蒋家傅,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6-9.梁砾文,王雪梅.中美教育信息化愿景、关注焦点与实现路径比4较研究一一基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话语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51-57.)刘邦奇,孙曙辉.智慧校园的融合发展与技术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8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智慧校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形成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方法、技术策略、建设模式等方面的一定经验,切实推动智慧校园的融合发展。本课题主要研究智慧校园的概念、特征,应用模式,建设方法、技术策略及建设模式等,重在探索智慧校园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目前,有关智慧校园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需求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而智慧校园的具体建设方法、技术策略及建设模式等研究还有待深化,探索智慧校园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L研究思路课题论证一制订方案一理论与方法学习一实践研究一交流总结一申请结题2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用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支撑和指导前期建设)、个案研究法(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中具有典型性的建设模式为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能实现智慧校园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建设经验)以及实验法。3 .技术路线前期调研一课题论证一课题纲要一课题计划一实践探索一反思调适一收集资料一总结分析一构建模式一形成报告一推广应用4.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8年9月12月)L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听取专家和课题组教师对方案的意见。2,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优化任务分工。第二阶段(2019年1月一2020年2月)L从网络融合、数据融合、平台融合、业务融合、服务融合等五个维度推进智慧校园融合发展的实践。2.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并撰写相关论文。第三阶段(2020年3月一9月)L汇编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集,为课题的结题和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课题可行性分析1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I)教育部(2018).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0413(2)教育部(2018).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20180416(3)国务院(2017).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20170708(4)教育部(2017).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的意见.20170405(5)教育部(201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20180206(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8).关于印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20180122(7)湖北省教育厅(2016).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指南(试行).201608(8)刘邦奇,孙曙辉,智慧校园的融合发展与技术实现几现代教育技术,2018,(9)刘邦奇融合创新:推进智慧校园信息生态建设J.信息化建设,2016,:34-37.(IO)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川.中国电化教育,2014,(9)(12)李隘优,王铭宏.物联网与云计算融合在高校智慧校园中应用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17,(11)(13)刘娜,刘志怀.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实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4)瞿如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园的技术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3)2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