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端午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_1.docx
-
资源ID:1508680
资源大小:9.1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9端午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_1.docx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学期春季课题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识“豆、肉、知、据、念”等生字;会写“米、分、叶”3个字。2.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美滋滋”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归类积累。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4.进一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读好长句子。教学难点:1.学习读好长句子。教学过程复习词语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端午粽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印象呢?(1)巩固词语,回忆内容:粽子有着:青青的著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样子)煮熟的粽子,有一股清香,咬一口又黏又甜(味道)(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真是色香味俱全呀!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吧。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粽子花样多。(出示第3段)1、学习第1句话,结合图片了解粽子花样多师: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十分好吃,样式还很多。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3段,找一找有哪些花样?联系生活豆子图片,认识各种“豆子红豆、黄豆、绿豆、毛豆、黑豆、豌豆。借助图片认识“鲜肉粽:这就是鲜肉粽,里边有一块大大的肉。(出图)请你读:肉rbu。(正音:师范+拼读)字理识字、实物图片识字'肉这是肉字不同时期的字形演变。它的字形真像一块肉,里边的撒点多像肉的纹路呀!2、学习第1句话,了解“美滋滋”,体会心情。创设情境感受:又黏又甜的红枣粽、红豆粽,又鲜又香的鲜肉粽(图片一一出示),我们在外婆家吃了这么多好吃的粽子,感觉怎么样呢?(美滋滋)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美滋滋''。你也来分享自己快乐的感受吧(生1生2)请同学们想象着“我们"吃粽子的心情来读好这句话。3、学习第2句话,感受对邻居的关爱。读句子师:外婆包的粽子除了给我们吃,还给谁吃了呢?请你找一找,读一读。(邻居)师:外婆不仅惦记着我们,心里还想着邻居呢!一锅粽子包含着外婆对我们的爱,一篮粽子包含着对邻居的关爱。结合句子描写顺序,读好长句子。这句话写得也很有顺序呢。(动词变红)吃粽子一装粽子一带粽子-一分粽子你能按照这个顺序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吗?三、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1、师:请你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小的粽子还有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原来,这端午粽还有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之情2、认识生字“念”“知"据"(1)认识“念”创设情境体会情感,结合偏旁识记生字。一直到今天,人们吃着粽子,心里想着诗人屈原。所以,念是心字底。正音nian(拼读,三拼音节(2)认识“知”这一段还有两个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它的。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知:矢+口组词:知识认知(3)认识“据"交流识字方法:组词:据说收据三、学写“米、分、叶”3个字生字。1、比较“米“分”,发现共同笔画撒和捺。米:左右对称,先写点、撤,再写“木”,横竖分别在横竖中线上,撒捺要舒展。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边撤低捺高留小口。横折钩从横中线起笔。叶:左窄右宽,左半部分“口”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半部分横短竖长,竖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