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2.docx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我后可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作业1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I)C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2)生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3) 占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址级).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实体结构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C.杆件结构D拱结构2、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C)(B)(八)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较结点B刚结点C.组合结点3、谙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1)良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2)国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T支承的方向滑动。(3)1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钱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4) 2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校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丁链杆的方向移动。从以卜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定向支座B.固定支座C.固定较支座D.活动较支座4、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根据荷载的作用时间不同,荷我可以分为:B一一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栽。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A一一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F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数,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E一一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作用在结构上的荷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我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静力荷载B恒载C.活载0.集中荷载E分布荷载F动力荷载5、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1)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4(2)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即从以卜备选项中选择正幽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几何不变体系B.几何可变体系6、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根犍杆相当于1个约束:那么:(1)一个单校相当于&个约束(2) 一个刚结点相当于£个约束。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18.2C.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几何可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儿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3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可变体系B.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瞬变体系D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5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可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6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A.瞬变体系B.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可变体系7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无多余妁束的几何不变体系8 .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8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A.有个多余约束的儿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9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11.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0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U.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2.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m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解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H.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JX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受体系C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5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6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7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18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9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令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交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20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2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儿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22.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f赤戒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24.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A.仃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的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5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o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6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O.A.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瞬变体系C几何可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7 .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OA.三蛟两两相联,三校不在一宜线上B.三较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较C.一校一链杆相联,杆不过校D.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28.刚结点在结构发生变形时的特征是Oo.结点处各杆端之间的夹角可以任意改变B,所联结的杆件可绕结点自由转动C.刚结点自身不会转动D.结点处各杆端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29 .一个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D0,则该体系是O.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可受体系C瞬变体系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0 .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O.A.瞬变体系B.可变体系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数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J)2 .一个体系是有n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那么去掉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X)3 .如果在一个体系中增加一个约束,而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因此减少,则称此约束为多余约束。(J)4 .一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X)5 .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等于1。(X)6 .体系的实际自由度绝对不小于其计算自由度。)7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等于其实际自由度,那么体系中没有多余约束。(J)8.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小于或若等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X)9 .如果体系的计算臼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时几何可变体系。()10 .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X)I1.仅利用变形协调条件不能唯一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称为超净定结构。(X)12 .仅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即可确定结构全部反力和内力,口解答唯这样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J)13 .校结点不仅能承受和传递力,而且能承受和传递力矩。(X)14 .刚结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力,但不能承受和传递力矩。(X)15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校。(X)16 .两个刚片用不全平行也不全交于点的三根链杆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J)17 .两个刚片用一个跤和一根链杆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8.连接4个刚片的星钦相当于4个约束。(X)19 .三个刚片用三个单钱两两相联,组成的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O(×)20 .在一个体系上添加或去掉一个二元体不会改变原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形考作业21.下图所示结构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D)111V11A.B.C.D.2 .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D>q1.A.上。B.上C.BD.3 .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A.BD两裁面间的相对转动B.截面B的转角C.截面D的转角D.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5 .对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b将求出OA.A、D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B.A、D两截面的相对转动C.A、D连线的转动D.A、D两点的相对线位移6 .图示虚拟状态是为了求OA.A点竖向位移BA餐面转角C.A点线位移D.A点水平位移7 .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虚设力状态为图(D)A.10kNm(右侧受拉)B.30kNm(右侧受拉)C1.OkNm(左侧受拉)D.30kN-m(左他受拉)9 .图示结构B截面,弯矩等于OA.1.5m下拉8.1.5m上拉C.m上拉D010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C)PI1.Hi口口JKA0B.4C.SD.211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八)A.5/,上Ie受拉bAz,下例受拉C.1fP1,上侧受拉D>J,下侧受拉12 .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八)qFqF2qi:OBBMHBBA.SB.16C.4D.213 .图示多跨梁MB为OA.FPa/2(上表面受拉B.0C.FPa(下表面受拉)DJPa(上表面受拉)14 .图示结构中C截面弯矩等OA.4小aIpF,a(卜拉)B,(Kti)MFraC.(上拉)D.-(上拉)15 .图示多路静定梁支座微面C的弯矩等r()A.m/2(上侧受拉)B.m/2(下侧受拉)C.0Dm(上侧受拉)16.简支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G3P!648.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穹短图.E1.=常数.50kN50k解:(1)利用对称性结构取半边结构如图(B)所示。解和路EV1=®FNP=(八)A.OB.IC.2D.4M=誓+J汕S(D)%p=磐+华ds=(F)C£/(4)解力法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X1.=(D)形考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1.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OA.物理关系B.位移比等定理C平衡方程D.位移条件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A.刚结点数B校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D.不确定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A.与杆件数有关B与结构的形式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D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A.多余未知力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D结点位移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绕结点顽时针转动C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使梁的下侧受拉6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即代表4=1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OA第i个附加的束中的的束反力B.yC.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A7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月p,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A.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的束反力B.yCA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向位移的个数是Ow!7.A.3B.4CSD.29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OA.剪力图正对称氏轴力图反对称C.弯矩图反对称D剪力图反对称10 .图东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A.0B.2C.3D.1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J2f1.*/七:V12.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14.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K“=()iXA.3iB.8iC.13iD.1.Si1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K11=()A.8B.9C.5D.1.1.i1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QP=。A.-2KN.mB.-262KN.mC.12KN.mD.2KN.m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A各杆都产生弯矩B.仅AB、BE杆产生弯矩C.各杆都不产生弯矩D.仅AB杆产生弯矩18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a=()3PI19.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O人三者的固定端驾矩相同B.(2)、<3)的固定穹短相同C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D.<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AMz,=4iB.31.<Mab<4iCM48=*D.M$8=3i21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SBC为()年励ZU1.w_咨A.4B.8C.2D.621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MAB=()A4baM一M)CMD.-M22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A.未知反力B多余未知力C.结点位移D杆端弯矩23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OA.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B.传递弯矩之和C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弯短之和D.结点集中力偶荷教24 .分配穹矩MAe是。A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B.A湍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C.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D.跨中荷教产生的固端弯矩25 .汇交F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A.-1B.1/2C.1D.026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OA.传速系数B同时满足以上条件C.分配系数D.分配弯矩27 .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仃关()A.远端支承B.荷载C近端支承D线刚度I28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为美?OA.远端支承B荷载C.线刚度ID.材料性质29 .用力矩分配法计犯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A.传递系数小1由EME=0,得FIP=(B)AQB1.*穿0普四、填空题1.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连续梁.SOOkhMkNm力£7=23J加3CJ£/=4#6m_1.3mJni-1.6mTT1杆端ABBCCD分配系数(0.4)(0.6)(0.5)(0.5)固端弯矩OO(-225)(225)(-135)0分配传递B(45)一(90)(135)67.5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刚架.30kNB-%t1.U1.1.TTD切I一切40kN结点ABBBCD杆端ABBABDBCCBDB分配系数(0.4)0.4(0.2)固端弯矩-1010O-30-10O分配弯矩传递弯矩(4)(8)(8)”>-4423作图示伸定梁FRB的影响线.e3.作图示暂定梁礁的剪力影响线.D5mA解:解:作影响线如(C)示。B.1.c.1.,1D.32.作图示伸定梁Q盘的剪力影响线.D-B3-A)2m4n2m"三""三*a解:作影响线如(D)示.A-;<A.IICSB.三cJ-1|D.33作图示暂定梁QT的剪力影晌线.解:作影响线如(D)示。'x1.A.畲I0.5C.1.i-Ji四、求自提频率1-1.设刚架质加m都集中在横梁上,演梁刚度无穷大,立柱E1.=常数.求图示体系水平振动时的自提频率.解:忽略杆件的轴向变形,并且横梁抗弯刚度无穷大,横梁上各质点的水平位移相等。当横梁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时,使刚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力KI1.等于柱的柱端剪力之和0K1.1.=(C)A警爷C帘詈刚架水平振动时的臼振频率为3=(C)件繇声颤-11827/1酒A,",阳储'B.M邮而"c.nhD.V瓶."12设刚架质:m都集中在横梁上.横梁刚度无穷大,立柱E1.=常数.求图示体系水平掾动时的自提撅率.解:求刚度系数。令横梁发生.堆位水平位移,立柱两端的剪刀即为它们的侧移刚度。Ku=(八).15F2E1.r.24£715E12E24E/DE-Fy-刚架水平振动时的自振频率为3=(八)/比磁度&p1.三B5三产房户酶AtaTBN言C.VrD.VWrEN萧"F,仁2r13图示刚架重量W=IoKN都集中在横梁上,横梁刚度无穷大,h=4m,立柱0.2也:MG,f4,求刚架作水平振动时的自提频率.EI=5P1.解:忽略杆件的轴向变形,横梁上各质点的水平位移相等。当横梁产生堆位水平位移时,使刚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力等下柱的柱端剪力,则Kn=(B)A等詈竿D瑞所以刚架水平振动时的自振频率为=叵=(C)7mA.32S1B.71S1C.100S1D.141S12-1.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各杆EI=常数,杆长均为1.,r解:求柔度系数。AgB,蕊C*颁DA畿刚架水平振动时的白振频率为3=(八)/.汽伊麟/疗,aWb.vWc.归还I唠/触13根dvS.vWf.V¾?22.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E1.=常数,杆长均为1E1.E1.B解:求柔度系数.在C点加单位力,作单位弯矩图,可求得511(D)r*f需产a,Wb.5三c.rS?d.刚架水平振动时的白振频率为3=(F)D.23.求图示体系的自报频率.A.玄J0m解:求柔度系数。在C点加单位力,作单位弯矩图,可求得S"=(E)域&京海r,A随B.亚?Ci静d½f.%屏刚架水平振动时的自振频率为3=(C)I级I级I3pD.VeVFwM加+3)计分活动1.寻找结构计算倚图一、±A在第一章里我们学习了结构体系中常见结点、支座的类型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这章里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的静定结构。你能发现实际生活中的较结点、刚结点以及各种支座吗?你能试岩画出某一个结构的结构计算简图吗?二、具体要求:(1)在论坛上传图片并说明是哪种结点或支座。(2)在论坛上传某一个结构与结构计算简图的图片。(3)上面两个任务任选其一完成即叫。弁考答案,断圈所示部位可以简化为较结点支座<<)<d>框架结构计算简图计分活动2:学习反思一、主题你认为土木工程力学与你的工作或生活有什么联系?或者通过学习本课程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二、具体要求在论坛结合主题发帖,字数不少于SO字。三、活动分值本次活动满分50分.参考答案:本谡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样件结构的计算及分析方法。本课程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起被业内誉为本专业的“基本功”、“看家本领”。它既是前续建筑力学等课程的延续,又是后续专业课的力学基础,在专业学习中起若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1 .分析能力一一对常见杆件结构具有选择计算简图的初步能力,并会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2 .计算能力一一具有对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进行计算的能力:3 .判断能力一一能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内力分布的合理性做出判定:4 .学习能力一一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