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docx
-
资源ID:1525123
资源大小:18.4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州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docx
附件:广州市花卉产业高质员发展三年行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docx附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重点工作清单(征求意见稿).x1.sx附件广州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广州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广州花卉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擦亮广州“花城”名片,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围绕提力加速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建设绿美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任务,深入挖掘广州花卉产业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地位优势,加快推进花卉种业振兴、生产做优、市场做大、服务升级、文旅融合,做大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条,做响产业品牌,全面提高广州花卉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二)产业布局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形成北部从化的盆栽、种苗基地,白云、花都的精品盆花、高端观赏水生植物、出口盆景基地,南部番禺、南沙的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种苗基地,东部黄埔、增城的鲜切花、鲜切叶、盆栽植物基地,西部荔湾的广州花卉博览园、岭南花卉市场花卉交易流通中心,黄埔、从化的花卉精深加工中心,天河、白云、从化的种业创新中心,覆盖全域的花文旅融合发展区。(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26年,全市花卉生产面积稳定在34万亩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0亿元,其中一产产值达到100亿元。花卉种业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交易流通体系更加完善,市场主体更加多元,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特色优势品牌更加凸显,“花城”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初步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产业链条协同高效的现代化花卉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努力将广州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花卉种业创新中心、现代花卉市场流通中心、花卉产业融合示范中心、全球知名的盆栽花卉交易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花卉产业高地,实现广州花卉交易“买全球”“卖全球”。二、重点任务(一)实施花卉种业“芯动力”提升行动1.加强种源收集保护利用。大力支持花卉种业企业建设特色种质资源圃,提升市属科研院所的花卉资源保存能力,加快构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国家级花卉种质资源库为核心、各种专业类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圃为支撑的全市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评和利用,拓宽国内外“新、优、特、奇”花卉品种引种渠道,鼓励在穗高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通过种质资源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制优异种质资源材料。推动建设天南星科、兰科、野牡丹科、凤梨科、姜科、竹芋科等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花卉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库、特征库和种质资源数据平台。2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立足华南国家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有基础研究平台,依托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等设立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平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育种专家团队为核心、前沿应用研究为支撑、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育种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花卉种业原始创新能力。3 .加快种业育种技术攻关。建立稳定的花卉科研创新投入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推广为目的,支持科研单位之间、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之间联合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优特花卉品种育种攻关。汇聚种业科研资源和创新要素,重点提升兰花、菊花、茶花等传统名优花卉和蝴蝶兰、红掌、白掌、观赏凤梨、矮牵牛、朱顶红、竹芋、观赏水生植物等特色花卉及石斛、金线莲、妙峰玫瑰等药用花卉的育种创新水平,选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穗字号粤字号”“国字号”优势特色花卉新品种。力争到2026年,新增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和通过省评定的花卉新品种各90个左右。4 .推动种业产业化发展。激励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支持自主新品种专利技术首先在广州落地应用,鼓励在穗科研机构与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联合建立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基地和种子、种苗、种球繁育推广基地。引导种业资源、科研人才、财政金融等要素向重点优势种业企业集聚,培育、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育繁推一体化花卉种业企业。建立健全以蝴蝶兰、红掌、白掌等为代表的优势特色花卉种苗质量及生产标准体系,推进5个优势特色花卉种苗(种子、种球)繁育基地建设,显著提升良种繁育技术水平和优质种苗供应能力,打造国内知名的优质种苗供应中心。(二)实施花卉生产“新格局”提升行动5 .提升花卉种植现代化水平。稳定花卉种植面积,运用大数据,科学引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精致化、小型化、功能化盆栽等地域特色花卉生产占比。支持低端种植大棚升级改造和关键核心栽培技术攻关,推广标准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先进适用种植技术,支持企业应用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设施设备自动化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绿色高效管理技术,提高先进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力争到2026年,建设IO个花卉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6 .发展“总部交易+外围基地”模式。利用广州人才、信息、技术、市场优势资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等地区土地、劳动力基础资源,形成区域联动,支持花卉企业因地制宜扩大种植规模,引导企业在市外特别是广州帮扶地区建立一批生产基地,实现异地生产、广州销售,推动资源要素科学高效配置。7 .打造特色花卉产业集群。聚集资源要素,推动从化区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花都区花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提档升级,加快打造成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影响力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度高的国内一流现代花卉示范园。扶持园区内一批花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园区硬核、业内标杆。培育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区及种植带,形成以两大产业园为核心、各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1+1+N”现代花卉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市级以上花卉龙头企业达到15家以上,积极培育一批省级以上花卉龙头企业。8 .延伸花卉精深加工链条。积极挖掘花卉附加值,大力发展花卉加工产业,培优扶强一批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花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利用广州食品和药品研发生产优势,研发加工以花卉为原料的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积极发展花卉产品加工业,支持生产干花、香包等初级产品和永生花、精油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花卉一二产协同发展新局面。9 .培育广州花卉优势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健全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推进花卉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引导企业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和内涵,以现代要素赋能,推动“瑞岭盆景”等传统品牌迸发新活力。推动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争创“号字号”“国字号”花卉品牌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花卉产品的包装、形象设计,多渠道宣传、推广品牌,全方位提升花卉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三)实施花卉市场“新动能”提升行动10 .推动交易市场提档升级。市区联动,以建设功能完备国际一流花卉交易中心为目标,高水平推动广州花卉博览园、岭南花卉市场、广州花卉之都改造升级。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坚持分类施策,实行“一市场一策略”,合理盘活土地存量,适度扩大土地增量,有效保障市场改造需求。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及优质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完善市场配套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市场营商环境,打造集花卉展示交易、电商直播、储运物流、文创旅游等一体的综合贸易平台,成为广州花卉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11 .推进花卉电商加快发展。大力发展花卉新业态,鼓励花卉企业创新推出更多面向B端和C端的差异化产品。建立健全花卉电商物流体系,推动物流网点向产区分布延伸。鼓励花卉经营主体、专业电商拓展花卉直播、短视频等营销模式。推广“易批花”“花巴士”等服务平台,与大型互联网销售平台合作开设“广州花卉交易平台”专区、专栏。重点打造荔湾、花都、从化花卉电商产业园区,努力将广州建成全国花卉电商集聚中心。力争到2026年,广州花卉线上交易额同比2023年增长80%以上。12 .健全花卉流通体系。发挥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打造辐射全球的商贸交易、冷链物流快递、信息处理等深度融合的现代化花卉流通体系。完善花卉商品服务流通体制机制,鼓励花卉企业与冷链物流快递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花卉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花卉物流快递配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降低产品流通成本。完善日常花卉营销网络,引导花市、花店进社区、进商圈,支持在公园、步行街、商超等公共空间设立固定花卉销售场所或临时花卉销售点,梃升市民买花便利度。13 .促进对外经贸活动。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企业境外参展,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优势花卉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引进国际优质品种、领先技术、优秀人才等要素进入国内市场,充分吸收先进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花卉品种创新、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培育和打造花卉进出口基地。优化口岸花卉查验流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花卉进出口贸易。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拓宽市场,提升广州花卉进出口交易活力和交易规模。(四)实施花卉服务“新水平”提升行动14 .强化产业用地保障。制定花卉产业用地指南,加强花卉产业用地支持。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契机,积极谋划储备一批花卉科研用地、生产设施用地,重点保障花卉企业的新建、扩建项目用地需要,帮助解决花卉经营主体遇到的用地问题,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未纳入政府储备用地计划的,按“只转不征”开展集体土地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报批手续。将花卉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乡村振兴专项保障清单,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生产设施、冷链物流、花卉分拣等设施用地符合设施农业用地要求的,及时办理设施农业用地手续。15 .加快产业数字赋能。大力发展数字花卉与智慧花卉,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花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通产业链企业数据通道,促进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技术,推动花卉生产研发、贸易流通、消费服务全链条高质高效发展。发挥花卉行业协会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鼓励搭建花卉价格指数平台,推动花卉产业和市场行情统计分析,形成广州花卉价格风向标、晴雨表。16 .强化金融保险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花卉企业的信贷产品,积极发挥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引导合作银行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花卉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花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花卉龙头企业通过股权融资、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推广花卉苗木、种植大棚政策性保险,探索花卉苗木病虫害综合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提高花卉苗木种植抗风险能力。(五)实施花卉文化“新名片”提升行动17 .提升花卉景观建设。持续开展城市桥梁绿化美化,打造“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的空中花廊。建设城区花卉景观,常年保持东风路、二沙岛、花城广场、云台花园等重要区域花卉布置水平。建设城市周边花卉景观,提升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天池花海”、花都七溪地等森林花卉景观水平,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和萝岗香雪公园梅花、番禺莲花山荷花、从化天适樱花、花都马岭筋杜鹃等特色花卉景观水平。深入推进绿美广州建设,因地制宜扶持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居小花园,聚合成亮丽的花卉风景区(带)。打造社区园艺空间,鼓励居民拓展城市庭院、阳台、露台等载体,布置家庭花卉园艺,实现立体绿化美化。18 .打造花卉展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花卉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创办具有广州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花卉展会,高标准举办广州园林博览会,增强花卉主题,提高展会显示度。指导相关行业协会或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举办花卉园艺行业展会。利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国际展会平台,搭建广州花卉展示窗口,推动会展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以花为媒,在对外交流、重大活动中增加广州特色花卉产品元素,打造广州城际交往新名片。19 .推动花文化宣传。利用广州地标等名牌效应,探索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文化消费新场景,引领“花卉+”消费新趋势。以花元素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强化“花城”名片宣传,弘扬广府年宵花市、“行花街”、水上非遗花市等传统民俗活动,彰显广州花文化魅力。深入挖掘“花城”花卉历史文化内涵,开发花卉文化创意产品。建设集生态观光、科普宣传、研学实践于一体的花卉科普教育基地,举办插花、盆景制作、组合盆栽等职业技能竞赛,提高花卉园艺活动大众参与度,促进花文化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支持学校组织开展以花卉文化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和研学活动,营造大众爱花、赏花、养花的文化新风尚。20 .促进花文旅融合。结合本土特色,制定广州四季观花指南和“广州花卉藏宝图”,打造赏花精品路线和赏花游知名品牌。着力推动花卉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体验消费的融合发展,打造南沙百万葵园等广州特色花文旅融合和花都“玩雪探花”等跨界文旅1P。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建设,营造高水平园林艺术绿色空间。打造兰圃以兰花为主题的岭南名园。开展生产基地景区化改造和创意赋能,打造生产销售、精深加工、研学旅游、休闲康养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综合体。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会商机制,定期研究重要政策、重要工作,推动解决花卉产业发展重要问题,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市直有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广泛动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国有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进一步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二)强化政囊支撑。完善奖补扶持制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市直部门、区政府在年度预算中重点倾斜花卉产业项目,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广州种业基金等各类基金投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花卉产业,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各区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纳入广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加强花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违法侵权行为,支持花卉经营主体维护合法权益。(三)强化人才支撑。落实广州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花卉高层次人才到广州创新创业,建立花卉产业人才库,对优秀人才进行跟踪服务和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联合建立花卉从业人员实训基地,建立花卉大师工作室,培育花卉电商人才、花卉乡村工匠、社区园艺师等适应花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平台,善于利用新媒体资源,多视角、全方位大力宣传广州花卉产业的政策措施、发展成果和行业标杆,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国际媒体和交流平台,开展对外宣传和营销,讲好广州“花城”故事,传递羊城花卉声音,提升“花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附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