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
资源ID:1526303
资源大小:10.7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某某县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某某县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近年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赈”的初心、发挥“赈”的实效,紧紧围绕群众就业增收,在谋项目、找群众、抓统筹、强指导、重实效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助力“强村富民”新路径。一、加强组织领导强推动,干事氛围越来越浓。一是建强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县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发改、财政、交通等15个重点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组成的县级以工代赈沟通协调机制,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建设调度等各项重点工作,以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保证以工代赈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二是夯实要素保障。做好人员保障,成立县以工代赈项目服务中心,为县发改局所属事业机构,核定事业编制2名,设主任1名,并及时配备到位。做好资金保障,2023年以来,共争取以工代赈项目9个,县级财政安排以工代赈配套资金338.8万元。做好用工保障,出台县劳务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组织难、培训难、管理难等问题,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强化协调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靠前指挥,2023年以来,先后3次专题调研督查。全县各级各部门扛牢责任、密切配合、联动发力,县以工代赈项目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方面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切实履行项目业主主体责任,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2023年以来,共召开以工代赈专题会议9次、调度会11次、业务培训会6次。二、抓实项目推进稳增收,项目质量越来越优。一是项目谋划科学精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会,提出项目支持产业,研究建设具体内容,讨论施工组织方式、利益联结模式等。组建项目评审专家组,实行一项目一审查,通过“实地走访+审杳文本”相结合的方式,对申报项目可行性、必要性、效益分析等进行全面审查论证。征求政府决策意见,编写项目决策评估报告,由发改、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出具项目综合评估意见,并通过县政府审核。2023年以来,全县谋划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28个,总投资13329万元,拟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243万元。已成功申报以工代赈项目9个,争取以工代赈专项资金5555万元。二是项目实施规范严格。制定印发县以工代赈指导手册(试行),制作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流程图,对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各环节作出明确指导。推行“433”公开公示模式,定期公示项目情况、财务收支、工分积分、劳务报酬“4项内容”;严格执行县、乡、村“3级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镇、村公示栏、设立公示牌“3个载体”公示,让项目建设在阳光下推进。推行一个项目一个监督组、一个微信管理群、一幅进度图、一个意见箱“四个一”监督管理体系,有力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三是项目管护及时高效。项目建成后及时开展资产确权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后移交给村级管理,明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并将资产委托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同时要求项目收益企业作出固定资产维护承诺书,确保项目管护不缺位、赈济作用持续发挥。抓实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以工代赈项目健全的配套设施,以实施“强村富民”三年行动为抓手,不断壮大项目支持产业。县某镇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后,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679人次,人均150元/天,发放务工报酬25余万元,茶叶增收80余万元。三、突出服务惠民显实效,赈济效应越来越好。一是出台政策支持。加强推广以工代赈政策支持,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在政府投资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编制了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八大领域用工环节指导目录,分类明确最低劳务报酬占比和县域内劳务报酬占比,进一步规范劳务组织管理和劳务发放。2023年,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重点工程项目共9个,完成投资8993.88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757人,发放劳务报酬1469.63万元,劳务报酬占比达到16.34乐人均增收0.84万元,其中“四类人员”参与务工308人,人均增收0.43万元。二是积极发动群众。项目建设时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原则,积极引导动员条件适合、意愿强烈的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易地搬迁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四类人员”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并结合群众务工意愿与项目用工需求,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及安全文明施工培训,有力提升群众技能水平,让“力工”变“技工”“零工”变“常工”,实现“鱼”“渔”双授、“志”“智”双扶。2024年,县某村生态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人居环境整治)以工代赈项目带动群众45人(脱贫户12人)就业。三是保障群众增收。严把工程进度资金拨付和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确保群众务工报酬按时足额发放。突出群众收益,建立完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折资入股龙头企业所得收益按631比例进行分配,其中3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发展公共事业等,60$按实际情况分配给全村“四类人员”,1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县2021年第二批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已初步见效,2023年,参与分红群众396人分红8.64万元。其中,一二类群体32人分红348元,其余人均分红2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