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汪仁组团总体规划2015-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资源ID:153625
资源大小:132.51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黄石市汪仁组团总体规划2015-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黄石市汪仁组团总体规划(如5-2。3。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8号2018年5月j*1.规划概述与分析规划概述1.2.规划协调性分析.2.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自然环境条件2.2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4. 区域开发现状1.5. 规划制约因素分析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3.3. 声环境影响分析3.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3.5.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3.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7.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4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4.1. 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4.2. 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4.3.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5.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5.1. “三线一单”环境管理要求.5.2.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5.3. 污染控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5.4. 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背景汪仁组团位于黄石中心城区东南侧,北靠黄荆山,南滨大冶湖,东接西塞山工业组团和棋盘州组团,西接中心城区黄金山组团和大冶湖核心区组团,空间区位十分优越。在新一轮的跨山环大冶湖发展战略当中,汪仁地区成为城市空间南拓东进的交点,承载着空间发展对接的重要职能,该地区的科学合理布局将更有利于城市空间功能的完善,缓解老城区人口压力。伴随黄石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和环大冶湖生态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重心向环大冶湖地区转移,汪仁组团作为区域发展对接的交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指导汪仁组团打造绿色生态城区、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建设山水生态园林城区,黄石市规划局特委托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黄石市汪仁组团总体规划(20152030年)o为进一步完善汪仁组团规划工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规划区域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乂域生态环境,7.共和国环境1 .规划概述与分析1.1. 规划概述I .1.1.规划范围及期限I .l.l,l.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一镇一街办,北至黄荆山,西抵大冶湖核心区东区,南滨大冶湖,东达西塞工业组团,规划区总面积约119平方公里。II .1.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近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II 1.2.规划目标及定位III .2.L发展目标在黄石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总体发展定位和城市功能定位,规划以智慧创新、绿色生态和山水特色为城市的形象品牌定位,规划提出“智慧绿岛,乐活芯都''的发展目标,总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总体发展要求。IV .2.2.功能定位黄石市城市空间统筹发展的重要中枢引擎,以电子信息产业、职教研发、生态休闲和生态宜居等功能为主的特色功能组团。V .1.3.规划规模1.L3.1.人口规模规划通过总体人口规模预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确定规划人口规模为: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13.0万人;规戈IJ2030年人口规模28.0万人。1.1.3.2.用地规模规划区内城乡总用地共11950.07公顷,规划城乡建设用地3416.89公顷,主要分布在黄荆山和大冶湖之间的丘陵缓坡地带。规划非建设用地8533.18公顷,主要为黄荆山山体和大冶湖水体,以及规划控制的生态廊道,其中山体农林用地4817.65公顷,水域3253.90公顷,详细用地平衡表见表111规划用地构成一览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规划用地面积(hm2)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R居住用地522.7117.10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65.9611.97其中行政办公用地12.430.41文化设施用地19.930.65教育科研用地295.349.66体育用地14.040.46医疗卫生用地5.950.19社会福利用地18.270.60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83.296.00M工业用地754.5524.69W物流仓储用地24.520.80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696.0222.77其中:城市道路用地658.2621.54U公用设施用地21.860.72G绿地与广场用地487.5815.95其中:公园绿地419.0113.71Hll城市建设用地3056.49100H14村庄建设用地360.4E非建设用地8533.18其中包括水域、农林用地等合计总用地11950.071.1.4.规划结构与布局1.1.4.L规划结构“一主、两翼、六区”的总体布局结构。一主:依托汪仁镇区的职教培训、产业发展平台、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商业商务等主要职能打造汪仁组团综合服务主中心。两翼:西翼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与生态湿地游乐区,对接黄金山组团和大冶湖核心区组团;东翼的低碳产业与现代农业观光区,对接滨江产业带,实施错位互补发展。六区:用山水绿廊和道路绿廊有机分割六个功能片区,分别为百花工业园区、磊山湖湿地游乐区、汪仁镇综合服务区、天井嘴旅游休闲与创新研发区、章山低碳产业园区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区。1.1.4.2.功能布局1、百花工业园区黄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口规模3.5万人,用地规模约9.18平方公里。在片区内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完善配套生活居住和服务设施。2、磊山湖湿地游乐区汪仁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人口规模15.0万人,用地规模约14.0平方公里。在片区内建设区级的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大型购物、教育研发、产业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形成汪仁综合服务核。4、天井嘴旅游休闲与研发创新区滨湖游乐与创新研发中心。人口规模4.5万人,用地规模约6.8平方公里。依托滨水景观资源条件发展创新研发、旅游休闲度假、高档居住、滨水特色商业服务业,重点打造天井嘴国际滨水休闲游乐度假区。5、章山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产业示范区。人口规模3.0万人,用地规模约4.2平方公里。智能制造与低碳产业示范区。重点引导新材料产业。6、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区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用地规模约5.8平方公里。保护基本农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旅结合,打造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生态水产养殖、滨水休闲民宿、绿色健康食品等产业功能。1.1.5.规划产业1.1.5.L产业定位规划综合汪仁组团产业现状和黄石市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汪仁组团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规划区主导产业导向见表l-l-2o表112规划区主导产业导向序号主导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方向引导1电子信息产业PCB电路板、手机、电脑、汽车零部件、智能机械制造等2生产型服务业职教培训、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数据应用与处理、电子商务、高端商业地产5旅游服务业都市农庄、登山健身、水上游乐、湿地观光、温泉度假、商业休闲服务业1.1.5.2.产业布局一大平台、两大基地、两大园区。一大平台:位于汪仁镇北侧,规划用地约3.24平方公里。以产业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实验、人才实践培训等功能为主。两大基地:分别为汪仁镇职教培训基地和天井嘴科研创新基地。规划用地分别为1.19平方公里和0.84平方公里。主要职能以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研发设计、数据应用、科技咨询和电子商务等。两大园区:分别为百花工业园区和章山低碳产业园区。规划用地分别为9.18平方公里和4.19平方公里。主要以电子信息、服装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1.1.6,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1.6.L供水工程规划(1)供水规模预测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室外给水设计规范,采用单位用地用水指标法预测和人口指标法进行预测,确定本规划区日平均用水量为17.0万吨。(2)供水能力规划区水源来自黄思湾供水加压站和黄金山2#(李氏海)供水加压站。黄思湾加压站现状规模为3万吨/日,最高日最高时可达3.9万吨/口;黄金山2#(李氏海)加压站现状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扩建至8万吨/日。规划区近期由区域供水加压泵站黄金山2#加压站和黄思湾加压站提供供水服务。考虑中远期发展需要,规划新建汪仁供水加压泵站1座,供水规模为15万吨/每日,规划占地2.36公顷。(3)输配水工程规划两条从黄金山1#(钟山)加压站和2#(李氏海)加压站到汪仁加压站的DN800毫米输水干管,另外从黄思湾供水加压泵站至汪仁加压站DN500的输水干管。规划区配水管一般为DN150-400毫米,主要沿城市的主次干道铺设,增加供水覆盖范围,供水系统形成以环状为主、枝状为辅的安全经济的供水体系。1.L6.2.排水工程规划规划考虑汪仁组团总体为新建区域,排水体制严格按照雨污分流制进行规划控制。(1)污水量预测参照城市排水规划规范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黄石市城市综合生活污水、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为80%。结合黄石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污水收集率均按85%考虑。由于黄石市属南方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其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0.51.0m,因此,污水量计算时还考虑10%的地下水渗入量。故规划区规划期末污水量为15.0万吨/d。(2)污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区污水处理由汪仁污水处理厂处理。规划区需新增3座污水提升泵站,分别位于汪仁污水处理厂南侧、章山南侧和西侧,分别为黄金山3#污水泵站、黄金山4#、5#污水提升泵站,规模分别为0.2万吨/日、0.5万吨/日、0.5万吨/日。污水系统分区根据汪仁组团的地势和道路竖向设计,规划自西向东划分A、B、C三个污水收集区。排水A区:汪仁西部片区,面积约890公顷,污水以工业污水为主,工业废水大部分经黄金山2#污水泵站提升排至汪仁污水处理厂。排水B区:汪仁镇区及其以南的部分,面积约1650公顷,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本片区污水大部分可自流至汪仁污水处理厂,局部污水需经黄金山3#污水泵站提升后自流至汪仁污水处理厂。排水C区:章山组团片区,主要位于章山以东,面积960公顷,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该区污水经汪仁污水处理厂南边道路自流至汪仁污水处理厂,局部污水经黄金山4#、5#污水提升泵站后自流至汪仁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规划排水管道一般埋设在机动车道下,雨水管道位于道路的东、北侧;污水管道位于道路的西、南侧。雨水管道覆土厚度一般不得小于1.5米,以便其它管线在其上面穿越,个别地方在满足覆土厚度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覆土厚度;污水管道覆土厚度以能下穿雨水管道为前提,一般在2.0米-4.5米之间。排水管道管材可采用新型排水管材或钢筋碎管,管径小于600mm的排水管道可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大于等于600mm的排水管道可采用HDPE排水管;污水采用钢筋碎管时应采用承插管。(3)雨水工程雨水系统规划根据汪仁组团地面高程分析和道路竖向工程规划,将规划区划分为A、B、C三大雨水分区。雨水分区A区:位于汪仁镇西侧的百花片区,雨水汇水面积2.5平方公里。区域根据现状排洪管渠细分为百花港雨水区和庆红港雨水区,雨水管渠两侧城市雨水就进排入相应港渠,最后排至大冶湖。各区道路雨水管道收集道路及场地雨水后,就近接入雨水箱涵或明渠,管道管径为D600-D1500o排水泵站规划区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的降雨,一日暴雨一日排完。规划设计常水位为15.0米,以17.5米作为泵站起排水位,调蓄水深为2.5米。规划以保留现状排水泵站为主,适当根据用地调整刘铺排水泵站,流量规划控制在12立方米/秒,规划新建大冶湖核心区东区雨水泵站,规模为12立方米/秒。1.L6.3.电力工程规划(1)电力负荷根据规划区的现状特点,确定未预见用电负荷为以上用电总量的5%。采用规划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区总用电负荷约为590MWo(2)供电设施近期在规划区内新建22OkV四连山变电站,远期建设220kV章山变电站,作为规划区电源支撑点。近期建设IlokV庆洪变电站,替换庆洪开关站,和IlokV汪仁变电站一道作为规划区供电电源,美利林降和四棵水泥厂降作为用户变电站。远期在规划区南侧外新建IlOkV刘铺变电站,主变容量3x50MVA,以满足规划区供电发展需求。(3)供电线路规划区内IIOkV及以上高压走廊的建设应结合铁路绿化带、现有的高压走廊建设。22OkV供电线路:规划保留四棵至西塞电厂22OkV双回供电线路,新建西塞电厂至章山变、四连山变220kV双回供电线路,规划四连山变至桃园变220kV供电线路。IlOkV供电线路:保留现状IIOkV供电线路,规划四连山变至汪仁变、章山变至汪仁变IIokV供电线路双回。1.L6.4.通信工程规划(1)电信工程规划设置电信分局1处,位于汪仁镇老镇政府东侧,规划交换机容量为25万门。区内电信模块局按照容量每处20000门控制,规划需要电信模块局每6座,电信模块局以服务半径1公里进行布局,模块局具体位置在进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中规划确定。电信入户采用交接箱方式交接,交接箱应以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和维护方便为原则,设置在合适的街道旁地面上,但不得影响交通及市容环境的美观。交接箱的具体位置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落实。逐步建设4G网络,扩大和加深网络覆盖,适应移动通信发展和要求。基站保护范围按50-80平方米。(2)邮政设施区内现有邮政分局1座,结合黄石邮政设施专项规划规划区内新建邮政所6处。公共信筒按照最大服务半径不大于200米设置,并在主要的街道、机关、学校、和主要的道路交叉布置报刊亭、邮筒、邮箱。为方便信报投递,规划在每栋住宅楼的底层集中设置信报投递箱。(3)广播电视城区内设有1处有线电视维护站,信号源由广电中心,采用光纤引入。规划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建成区内统一的宽带、双向、高速HFC有线电视网,使用户接入网从模拟单向网络向数字双向宽带高速网络转变。逐步建立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公共建筑均应在干线留有分支设备,便于根据需要安装有线电视,区内有线电视传输光缆与电信线路同侧敷设。在主干道的十字路口预留光缆交接箱的位置。1.L6.5.燃气工程规划(1)负荷预测依据15版总规,居民耗热指标远期为63万立方米/人年,公建用户逐渐向使用天然气过渡,公建用户负荷按居民负荷3()%计。工业用气按单位面积能耗估算,其它未预见用气按上述负荷之和5%计。可以预测民用负荷4.8万立方米/日、公建负荷1.4万立方米/日、工业负荷17.8万立方米/日、其它未预见用气负荷1.2万立方米/日,总用气负荷25.2万立方米/日。(2)管网铺设规划区域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补充。规划从大棋路4#高中压调压站分出中压A配气管,供给规划区用户使用。大棋路4号天然气调压站是天然气枢纽站,为了缓解4号站的供气压力,规划由开发区天然气门站敷设一条高压燃气管道,沿大泉路、发展大道、钟山大道、百花路、大棋路至汪仁天然气调压站。规划管网采用中压、低压二级管网系统。1.1.6.6.环卫工程规划(1)垃圾处理到规划期末,预测日产垃圾量280吨/日,城区的生活垃圾主要运往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规划8处垃圾转运站,每处占地面积不小于0.2公顷,满足配置环卫设施储藏用房要求。小型垃圾转运站规划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每0.71.0km2设置一座,主要收集居民袋装化垃圾。按城市人口3%。的比例配套环卫职工,按2台/万人的比例配备大型环卫车辆,规划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1处。(2)公厕规划按每2500-3000人设置一处公厕的标准。公厕布局依据人口密集程度,沿主要道路以300500米间距布置公厕,保证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根据发展和环境建设需要,现有公厕和新建公厕均采用水冲式,并由环卫部门统一管理。1.L6.7.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北至黄石老城区2条通道,分别为黄阳快速.月亮山隧道.湖滨大道和黄思湾路.黄思湾隧道一经四十五路;西至黄金山工业新区与大冶湖核心区4条通道,分别为钟山大道、金山大道、大棋路和滨湖大道新城大道;东至西塞工业园区与黄石新港4条通道,分别为经五十八路-章山隧道-三园路、金山大道龙山隧道猫饥港路、大棋路新港大道、滨湖大道海州大道(河口段);南至大王太子组团建设大冶湖跨湖大桥,规划在竹溪州预留1条跨湖通道。(2)路网结构规划形成“四横四纵”的城市主干路网骨架,即:四横:指钟山大道、金山大道、大棋路和滨湖大道,构建汪仁各组团的直接横向联系的大棋路4号天然气调压站是天然气枢纽站,为了缓解4号站的供气压力,规划由开发区天然气门站敷设一条高压燃气管道,沿大泉路、发展大道、钟山大道、百花路、大棋路至汪仁天然气调压站。规划管网采用中压、低压二级管网系统。1.1.6.6.环卫工程规划(1)垃圾处理到规划期末,预测日产垃圾量280吨/日,城区的生活垃圾主要运往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规划8处垃圾转运站,每处占地面积不小于0.2公顷,满足配置环卫设施储藏用房要求。小型垃圾转运站规划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每0.71.0km2设置一座,主要收集居民袋装化垃圾。按城市人口3%。的比例配套环卫职工,按2台/万人的比例配备大型环卫车辆,规划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1处。(2)公厕规划按每2500-3000人设置一处公厕的标准。公厕布局依据人口密集程度,沿主要道路以300500米间距布置公厕,保证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根据发展和环境建设需要,现有公厕和新建公厕均采用水冲式,并由环卫部门统一管理。1.L6.7.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北至黄石老城区2条通道,分别为黄阳快速.月亮山隧道.湖滨大道和黄思湾路.黄思湾隧道一经四十五路;西至黄金山工业新区与大冶湖核心区4条通道,分别为钟山大道、金山大道、大棋路和滨湖大道新城大道;东至西塞工业园区与黄石新港4条通道,分别为经五十八路-章山隧道-三园路、金山大道龙山隧道猫饥港路、大棋路新港大道、滨湖大道海州大道(河口段);南至大王太子组团建设大冶湖跨湖大桥,规划在竹溪州预留1条跨湖通道。(2)路网结构规划形成“四横四纵”的城市主干路网骨架,即:四横:指钟山大道、金山大道、大棋路和滨湖大道,构建汪仁各组团的直接横向联系的表113规划区城市规划道路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类别走向长度(千米)红线宽度(米)绿线宽度(米)1纬一路快速路东西向9.5330152经二十四路快速路南北向11.5444153经四十五路主干道南北向5.7436154经五十八路主干道南北向3.6136155纬十三路主干道东西向14.4236156纬九路主干道东西向16.7744157纬四路主干道东西向15.0244158经六十四路主干道南北向1.7140159经六十二路主干道南北向0.86401510经三十二路主干道南北向1.16481511经二十路主干道南北向2.59401512经十七路主干道南北向1.52361513经十一路主干道南北向4.39401514经路主干道南北向2.37361515纬十四路次干道东西向0.4930016纬十二路次干道东西向0.5830017纬十路次干道东西向3.8525018纬七路次干道东西向9.230019纬六路次干道东西向4.2130020纬五路次干道东西向1.530021经六十路次干道南北向0.6425022经五十三路次干道南北向3.4930023经四十路次干道南北向1.4321024经三十九路次干道南北向2.0530025经三十五路次干道南北向2.9830026经二十八路次干道南北向1.8930027经二十一路次干道南北向2.7730028经十五路次干道南北向2.3425029经十二路次干道南北向1.392503()经九路次干道南北向1.6625031经七路次干道南北向1.2325032经六路次干道南北向2.0930033经五路次干道南北向2.23250(4)公共交通规划沿滨湖大道对接快速公交2号线支线,沿大棋路对接快速公交3号线支线,规划调整快速公交4号线汪仁段走向,建议沿金山大道向东延伸至西塞工业组团,沿庆洪路对接滨湖大道快速公交线路,沿黄阳快速路规划快速公交5号线对接快速公交1号线。规划快速公交线网总长度62.14千米,快速公交线网密度达到2.03千米/平方千米。公交枢纽站:规划设置公交枢纽站2处,位于月亮山路与滨湖大道交叉口处,用地规模3.83公顷。公交综合场站:规划公交综合场站4处,分别位于位于纬二十七路与经四十五路交叉口处、金山大道和经十五路交叉口处、纬十九路与经三十六交叉口处、经六十三路与大棋路交叉口右下方处,规划占地共6.74公顷。1.1.7.绿化景观规划(1)绿地系统规划“一核、两带、三廊、两心”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即:一核:依托章山良好的植被资源,规划打造章山森林公园生态核心。两带:指黄荆山生态绿带和滨大冶湖生态绿带。三廊:分别为汪仁西生态廊道、章山生态廊道和飞鹅山生态廊道,有机串联山、湖和城。两心:指两个区级公园绿地,分别为汪仁中心公园、创智湖中心公园。(2)公园绿地布局规划构建以“区级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三级体系为重点,街头绿地和带状绿地为补充的城市公园系统。区级公园结合用地布局,规划在在主要生活组团内布置区级公园2处,总面积43.77公顷,分别为汪仁中心公园、创智湖中心公园(含水体)。社区级公园结合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施,规划社区级公园10处,总面积70.33公顷。街头小游园主要沿城区道路和居住区周边布置,一般500-1000米设置一处,完善区级和小区级绿地配套建设。综合公园服务半径23千米,居住区级公园服务半径0.81.5千米,小游园服务半径0.30.4千米。(3)广场绿地布局根据相关规划要求规划按照人均不少于1.0平方米广场用地进行控制,规划主要设施汪仁行政广场和章山街办广场,总用地2.72公顷。(4)防护绿地布局道路防护绿地:山南铁路的沿线隔离绿化带宽度30-50米,沿钟山大道、金山大道、3.83公顷。公交综合场站:规划公交综合场站4处,分别位于位于纬二十七路与经四十五路交叉口处、金山大道和经十五路交叉口处、纬十九路与经三十六交叉口处、经六十三路与大棋路交叉口右下方处,规划占地共6.74公顷。1.1.7.绿化景观规划(1)绿地系统规划“一核、两带、三廊、两心”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即:一核:依托章山良好的植被资源,规划打造章山森林公园生态核心。两带:指黄荆山生态绿带和滨大冶湖生态绿带。三廊:分别为汪仁西生态廊道、章山生态廊道和飞鹅山生态廊道,有机串联山、湖和城。两心:指两个区级公园绿地,分别为汪仁中心公园、创智湖中心公园。(2)公园绿地布局规划构建以“区级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三级体系为重点,街头绿地和带状绿地为补充的城市公园系统。区级公园结合用地布局,规划在在主要生活组团内布置区级公园2处,总面积43.77公顷,分别为汪仁中心公园、创智湖中心公园(含水体)。社区级公园结合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施,规划社区级公园10处,总面积70.33公顷。街头小游园主要沿城区道路和居住区周边布置,一般500-1000米设置一处,完善区级和小区级绿地配套建设。综合公园服务半径23千米,居住区级公园服务半径0.81.5千米,小游园服务半径0.30.4千米。(3)广场绿地布局根据相关规划要求规划按照人均不少于1.0平方米广场用地进行控制,规划主要设施汪仁行政广场和章山街办广场,总用地2.72公顷。(4)防护绿地布局道路防护绿地:山南铁路的沿线隔离绿化带宽度30-50米,沿钟山大道、金山大道、1.2.规划协调性分析1.2.1.规划方案与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2.1.L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推进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动发展;积极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增加武汉的辐射带动功能,提升宜昌、荆州、岳阳、鄂州、黄冈、咸宁、黄石、九江等沿江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优化产业分工协作,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纺织服装、汽车、食品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型升级。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两小时高效物流服务圈。黄石市属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汪仁组团位于黄石市南部,规划重点打造“一大平台、两大基地、两大园区”,主要以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符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产业定位及要求。1.2.1.2.与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协调性分析(1)重点区域防控措施符合性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和完善重点区域行业准入条件,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安全、土地使用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准入标准,严格环评、土地和安全生产许可审批,实施重金属相关产业准入公告制度。建设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项目时,要科学确定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保障周边群众健康。禁止在重点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禁止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区域新建相关项目。制定并实施重点区域行业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现有重金属排放企业,严格按照产污强度和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实施准入、淘汰和退出制度。重点污染物为铅(Pb)、汞(Hg)、镉(Cd)铭(Cr)和类金属碑(As)等,兼顾锲(Ni)、铜(Cu)锌(Zn)车凡(V)、镒(Mn).根(Ba)等其他重金属污染物。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八个重点区域,分别为:黄石市区(下陆区、西塞山区)、大冶市及周边(包括阳新东部、武穴西南部、薪春薪河流域)、襄阳谷城县、十堰哪县、荆门钟祥市、孝感大悟县、宜昌狭亭区(包括枝江西部)、武汉青山区。其中大冶市及周边区域包括大冶东西港区、铁山矿区、铜绿山矿区、大冶冶炼厂附近区域、1.2. 规划协调性分析1.2.1. 规划方案与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2.2. L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推进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动发展;积极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增加武汉的辐射带动功能,提升宜昌、荆州、岳阳、鄂州、黄冈、咸宁、黄石、九江等沿江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优化产业分工协作,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纺织服装、汽车、食品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型升级。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两小时高效物流服务圈。黄石市属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汪仁组团位于黄石市南部,规划重点打造“一大平台、两大基地、两大园区”,主要以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符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产业定位及要求。1.2.1.2.与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协调性分析(1)重点区域防控措施符合性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和完善重点区域行业准入条件,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安全、土地使用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准入标准,严格环评、土地和安全生产许可审批,实施重金属相关产业准入公告制度。建设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项目时,要科学确定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保障周边群众健康。禁止在重点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禁止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区域新建相关项目。制定并实施重点区域行业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现有重金属排放企业,严格按照产污强度和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实施准入、淘汰和退出制度。重点污染物为铅(Pb)、汞(Hg)、镉(Cd)铭(Cr)和类金属碑(As)等,兼顾锲(Ni)、铜(Cu)锌(Zn)车凡(V)、镒(Mn).根(Ba)等其他重金属污染物。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八个重点区域,分别为:黄石市区(下陆区、西塞山区)、大冶市及周边(包括阳新东部、武穴西南部、薪春薪河流域)、襄阳谷城县、十堰哪县、荆门钟祥市、孝感大悟县、宜昌狭亭区(包括枝江西部)、武汉青山区。其中大冶市及周边区域包括大冶东西港区、铁山矿区、铜绿山矿区、大冶冶炼厂附近区域、(2)空间管制符合性分析根据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修订),黄石市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区的要求如下:禁建区范围内应禁止城镇建设行为,现有违法建设应限时拆除。规划区禁建区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占规划区面积的34.52%。限建区范围内应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建区,指除禁建区和限建区以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荆山以北的环磁湖地区、黄荆由以南的大冶湖北岸地区。适建区内城市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开发,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根据空间管制分布可知,规划区域内禁建区分布在章山、黄荆山部分片区及大冶湖沿岸部分片区,限建区分布在黄荆山及大冶湖沿岸,其他区域为适建区。通过叠图对比可知,本规划区域内规划的A35科研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有少量位于章山禁建区,沿大冶湖、黄荆由规划的少量H14村庄建设用地、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Ml一类工业用地及M41加油加气站用地位于限建区,其他均位于适建区。本评价建议规划编制单位将位于禁建区的规划用地及限建区内少量的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一类工业用地及加油加气站用地调整至适建区或取消,将位于限建区内的少量村庄建设用地按现有村庄点进行保留,规划方案经调整后符合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修订)的要求。(3)产业布局符合性黄石市域产业总体布局分为六个区:沿江综合区、中北部矿带区、西部立体农业区、北部渔粮区、富河综合农业区、南部山丘农林区。其中沿江综合区规划形成以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生物医药、轻工、纺织、服装为主的工业密集区,全市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本规划区域属于沿江综合区,主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及旅游服务业等,符合黄石市城市总规的产业布局。(4)环境保护目标规划符合性根据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修订),黄石市环境保护目标与本(2)空间管制符合性分析根据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修订),黄石市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区的要求如下:禁建区范围内应禁止城镇建设行为,现有违法建设应限时拆除。规划区禁建区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占规划区面积的34.52%。限建区范围内应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建区,指除禁建区和限建区以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荆山以北的环磁湖地区、黄荆由以南的大冶湖北岸地区。适建区内城市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开发,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根据空间管制分布可知,规划区域内禁建区分布在章山、黄荆山部分片区及大冶湖沿岸部分片区,限建区分布在黄荆山及大冶湖沿岸,其他区域为适建区。通过叠图对比可知,本规划区域内规划的A35科研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有少量位于章山禁建区,沿大冶湖、黄荆由规划的少量H14村庄建设用地、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Ml一类工业用地及M41加油加气站用地位于限建区,其他均位于适建区。本评价建议规划编制单位将位于禁建区的规划用地及限建区内少量的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一类工业用地及加油加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