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 资源ID:1538985       资源大小:174.57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I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乂好乂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长安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砒(一)基本区情分析我区地处西安市主城区南部,全区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万,辖20个街道办事处、5个乡、24个城市社区、671个行政村。西仃洋渭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有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区多制的独特格同。1、区位优势明显我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南部主城区,东临蓝田,南靠宁陕,西接户县,北连雁塔,距西安市中心钟楼仅8.7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地铁2号线、西部大道、南横线、子午大道等城区干线道路的贯通和三个共建区的加快发展,长安将成为交通最便捷、生活最方便、功能最齐全、腹地最广阔的西安大都市新板块,成为未来国际、国内资源进入西安的歪要集聚地,发展前景极为广阔。2、文化底,深厚我区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地上地下遗存众多,名胜古迹遍布,672处文物遗址中,有国家级市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全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原始社会遗迹8处。以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为代表的佛教祖庭文化史是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长安厚积薄发、加快发展蓄积了巨大的动力。3、科教资源丰富我区驻区高校32所,师生31万人,是全省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有航天第六研尢院、206所、504所、应用光学研究所等IO余所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加之各高校内设科研机构100家以上,众多的包括院士、学科带头人在内的各类中高层专家学者和现代化管理人才汇聚,堪与北京海淀相比肩。丰京的科教资源、卓越的人才资源为长安实现跨越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4、生态环境宜人我区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日照充足,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均符合国家级环境标准,是西安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有24个峪口和翠华山等10大自然景观;"八水绕长安”中的泮、温、涌、清、淖五大河流皆源于长安: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最佳生态环境条件。5、经济增长强劲撤县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市优秀行列。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扑名前三;已进入2010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行列,跃居“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T1.f)”行列,发展势头强劲。(二)“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卜.,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加快实施新长安战略和7q强"新区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况品零告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了翻番,“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4亿元,是2005年的2.96倍,年均增长16%,较“十五”的13.3%提高了2.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兑收入达到13.2亿元,是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长34.4%,较"十五”的22.5%提高了1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2亿元,是2005年的4.7倍,年均增长38.5%.较“十五”的68.5%卜降了3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价总额达到89.24亿元,是25年的2.6倍,年均增长19.9%,较“十五”的18.7%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6.7:46.1:37.2调整到"十一五"末的8.2:50.1:41.7,经济结构日趋优化。我区近三年连续获市综合考评优秀区(县)称号,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图1-1长安区“十一五”期间GDP与增速变化情况图1-2长安区“十一五”地方财政收入趋势表图13长安区“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图1-4长安区“十五"末和“十一五”末产业结构对比图2、基础设凝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交通方面,完成了19.44公里的雁引公路、8.45公里的鱼斗公路建设:建成半引路、大杨路、杜王路等"千亿元工程”;对169公里县乡道路实施/超龄油路改造,基本形成五横卜纵的现代交通网络,内外通达性趋于良好。公用设施方面,至2010年底,累计可敷设天然气管道60余公里,新增用户5.8万余户: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城区广电通讯网络建设、公交站点(站棚)改造、公厕新改扩建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日处理5万吨长安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使城区90%以上污水得到处理:建设了城if?热力公司,公用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笈计投资12.5亿元,完成f西部大道、东仪路长安段、电子正街长安段、长安西街商业街504段道路、南长安街和西长安街立面提升改造、长安西街、建材街等工程任务。城区主干道已达78公里,排水管网总长99公里,冬录化覆盖率达到37.4%、人均公共绿地8.34平方米,燃气入户率达到83%,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79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指标均提前达到或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达到了绿化、亮化、美化的效果: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12.8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方面,积极推进郭杜、滦镇、太乙宫镇等省市级盘点镇建设,加快“关中百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修筑道路53公里,铺设排水管网41.3公里,安装路灯726盏,增加绿化6.5万平方米,小城镇建成面枳达102平方公里,人口聚集约50万人以上,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比至达到76.4%:小城镇建设的突飞猛进,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工作,为我区接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莫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通过“十一五”努力,我区交通更加便捷,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3、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持续提升五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了园林球化配套工程,完成r西长安街和南环路湮河改造工程、韦郭大道及关中环线长安段绿化带工程,新建了创新广场、步行街、柳青广场、金长安广场等游乐休匏广场:完成了西部大道、B斗路、竹园路、东仪路长安段、电子正街长安段等新建道路的绿化工程:环村林带建设稔步推进: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衔接的城市绿地系统。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洋河等重点流域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城乡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33.98%。“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大峪库区等4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拈区内4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均保持In类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95%: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90天;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五年累计卜降25%以上,COD、S0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4、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五年来,我区积极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十五”末,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区GDP比重达2.23%,共创建"教育强乡镇”18个,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省级近点职校1所,省级示范农技校7所,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3所,新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7所,完成了20所学校的灾后加固工程,投资2亿元建成长安二中,近三年来为离校输送学生近1.5万人.,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卜五"末相比,教育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区”和“高水平高质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称号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定在7.0以内,人口素质明显提面。医疗卫生和医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医疗机构从2005年726个增加到2010年748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蓼合人数达到77.5万人,参合率达到94.4%,荣获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区,城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88%,实现了村级T1.生服务和社区工生服务全年盖,基本实现f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米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S56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全区新农保参保率达93%。"十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57元,年均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89元,年均增长15.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5、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着五年来,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实施,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金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设立了1家小额贷款公司;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268万美元;西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五年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43个,完成总投资285亿元,极大地推动了长安经济加快发展。(三)“十一五”启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I1、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滞“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汲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自身素质,以新观念谋划发展,以新思路引领发展,以新措施推动发展,激发了百万长安人民加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2、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认其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不断提高抓机遇、解难题、促发展、患民生的能力,这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酸根本的保证。3、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放松“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优势、突出社会民生,紧紧闱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商贸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调查研究策划大项目,加大招商力度推介大项目,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大项目,真抓实干建设大项目,使亚大项H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较"卜五”更加显现,为区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项目支掾。4、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停愎“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界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路线。多措并举,以解决民生为根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5.必须始终坚捋转变方式不惜怠“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大胆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了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数星:型增长向质显型增长转变、生产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投资贡献为主向内需贡献为主转变的"四大转变保持了经济增长方式由堆一依旅投资拉动向投资、消数双轮骈动促发展的转型,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侦星:和效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总员依然偏小,发展方式粗放,建设经济强区任重而道远:(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还需加大;(3)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还需进步加快:(4)城乡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还需不断加强:(5)优势资源的整合还不到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努力还需加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卜二五”期间予以解决。二、长安区“十二五”发展环境(-国际Ir景“卜二五"时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全球经济会在缓慢曲折中发苏,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某些领域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发屣的外部环境更趋且杂。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仍在发展,世界各主要大国普遍重视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谋求综合国力竞争优势,必然更加期待发展与深化对华经贸合作;跨国投资与并购仍会在波浪中前行,产业转移仍在寻求最佳配置地,中国可望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资金、技术与市场,促进"十二五"规划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二)国内背景1、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战略机期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快速推进,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我国将抓住战略机遇,以提高发展的质员为核心,进步加快发展,桧步实施"I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2、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历要求,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持、发展无污染的现代产业成为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十二五”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要求迫切,同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条件正在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国家将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十二五"时期,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将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中必须把发展民生事业作为重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史设和谐社会。5、统筹城多和促进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以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宗旨,国家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农村发展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和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6、内需潜力将获科放“十二五”时期,国家将以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实施系列刺激国内需求的政策措施.国内巨大的消贽需求潜力将得到有效糅放,特别是城侬化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和新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重大I11"十二五"时期,我区主要面临"四大机遇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机遇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故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的支持”。国家已经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政策,对我区实施追赶战略、谋求跆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2、关天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我区作为西安市土城区的重要新功能板块,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亦是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歪要抽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影显华受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重要承载平台十二五”期间,I若关天经济区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必将强力推动我区城市建设、产业聚集、城乡统筹等加快发展“3、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机遇西安将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布,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进程。长安作为大都市南融的纵深腹地,必符更多地承接城市功能辐射,使长安的城乡建设、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4、西安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新机遇2010年,西安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发区域创新发展的内去动力,为我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加快统筹科教资源示范,建设创新型城市新区提供重大创新发展机遇。(四)面临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I1、可持续增长压力增大我国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受到后金淞危机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地、环境约束日益刚性化,区域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2、资源配置整合任务艰巨长安既有秦岭北熊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宗教文化资源:既有32所高校30多万人口的科教资源,又有三个开发区丰富的产业资源,但这些资源对区内发展的带动拓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十二五"期间,对生态旅游、宗教文化、科教资源等进行有效配刊整合的任务卜分艰巨.3、城市建管工作繁重我区虽己纳入西安市主城区,但与大都市主城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尚不适应作为主城区的要求。“卜二五"时期,按照国际化大都市标准进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工作任务将十分繁重。4、统筹城乡任重道远我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80%以上;农村区域占总区域面积80%以上,山区面积接近半。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仍很艰巨。“十二五”期间,我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必须紧紧抓住重大机遇,若力克服各种困难,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卜二五”时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而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追赶战略、谋求跨越发展、建设"四强新区"为目标,按照三产强区、项目带动、板块推进、生态优先的总体要求,加速建设城南国际新区、合作共建区、统筹城乡示范区、秦岭北麓生态优先区“四大板块”,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构建城市骨架,着力聚集优势产业,者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宜人、朝气蓬勃、文明和谐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二)发展原则未来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奋力开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1、坚持加快发展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把加快发展援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竭力做到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在加快发展中破解各种难题,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结构,在加快发展中增强实力,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突破,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坚持追赶发展充分认识到长安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牢固树立争先意识,以兄弟城区为追赶目标,把后发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切实做到在抢抓机遇上先于原有主城区,在工作标准上高于原有主城区,在发展速度上快于原有主城区,奋发作为,全力赶超,努力缩小差距,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使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3、坚持臂热发展把跨越发展作为十二五”工作的主要策略,用世界眼光审视长安发展,站在全市、全省、全国的高度谋划长安发展,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推动长安发展。大投入完善基地设施,大手笔策划实施项目,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4、坚持和谐发展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着力促进城乡发展相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不断取得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成效,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5、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哒社会为目标,以建设“山水长安”为抓手,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秦岭北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发展目标1、战略目标一一以城市核心商业区、重点城镇商业街、环山休闲商业带、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为支控,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商业流通网络健全的西安现代商贸物流新区。一一以三个共建区为依托,以长安产业园(航天)和长安通讯产业园(高新)建设为支掠,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悬新技术产业集聚新区。一一以绿色蔬菜基地、绿色瓜果基地、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环山果林带、苗木花卉战地建设为支掾,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一以秦岭北麓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商贸、农家乐建设为支撑,努力把秦岭北麓建设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后花园。2、“十二五”总体目标“卜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I1.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大扩张、经济结构大优化、城乡环境大提升、社会民生大改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构架基本成型。3、“十二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卜二五"期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3个翻番”:即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3项指标较“十一五”末实现翻番,分别达到570亿元、30亿元、40000元和14000元,如图所示。图3-1长安区"十二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图3-2“十二五”财政收入增长潴100OO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国民可支配收入(元)图3-3城多居民收入对比图一是经济实力实现新曲越.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5年达到57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2015年达到73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免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2015年达到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2015年达到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15年达到24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每年安排40亿元,五年累计2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在一五”末的基础上,逐年递增200万美元,五年累计11000万美元以上:经济综合实力桎居全市前列。二是经济结构得到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一五”末8.2:50.1:41.7调整为6:44:50左右。三是社会民生达到新水平.规范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以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以上,分别达到400元和14000元.四是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进步改善,万元GDP能耗五年持续降低13%,CoD和SO2排放量持续下降,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及农村固体垃圾基本实现无需化处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年均增长()1地区生产息值亿元570142人均生产总值美元703社会消费品零用总额亿元190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3020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018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507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亚%508常住人口万人14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0015.5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40001611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1012城镇登记失业率%。4.5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14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16森林覆靛率%4017城市绿地率%3018污水处理率%951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四、空间布局与发展思路(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总体思路:”二五”时期,积极顺应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快速南融的发展趋势,主动承接大都市功能辎射,按照“北进南拓、东西融合、中部提升“的空间架构,以"四横六纵''的城市路网体系拉大城市骨架,科学划分“四大板块”发展功能区,合理规划产业布同,加快培白五大主导产业,若力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强劲、城乡协调共进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发展格局.1、加快完善“四横六纵”的城市路网体系积极配合市级交通部门,尽快启动南横线长安段道路工程,争取在“十二五”前两年建成通车,与西部大道、韦郭大道、环山公路一起形成四条东西横向交通主干道路。加快长安大道建设,确保在2011年内打通大都市南北中轴线:加强与航天基地协调,启动建设雁南路向南延伸工程,力争用23年时间连接到环山公路,与西太公路、西洋公路、子午大道、雁引公路一起形成六条南北纵向交通主干道路,构筑起覆盖全区、畅通快捷的城市主干交通网络体系。2、加快构建“四大板块”发展格局根据我区各区域不同的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按照立足基础、发挥优势、板块推进、协调发展的思路,分别进行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四大板块"。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的新格局。城南国际新区(东至长安路、西至西洋路、北至西部大道、南至南横线以南2公里的区域范围)一一以推进城市化为重点,加快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着力打造率先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合作共建区(西安1.¾新技术开发区、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洋渭新区在长安境内区域)一一以优势瓦补、共建共赢为重点,全力支持“三个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错位发展的合作共建区。统筹城乡示范区(南横线以南至秦岭北麓坡脚之间区域)一一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带动,以小城镇建设为支控,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努力消除城乡差距,着力打造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统筹城乡示范区。秦岭北生态优先区(秦岭北麓坡脚以南区域):一一以秦岭北麓保护开发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做好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先区。图4-1板块经济示意图3、积极培育五大主导产业把握全市产业发展大趋势,立足长安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枳极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服务业、科教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蝌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五年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强劲增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建立起一、二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掾的产业体系,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4、着力打造六大核心增长极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率先推动四大板块的核心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长安新城、常宁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航天长安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带等六大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全区加快发展。增长极一:长安新城核心增长极。以加速对接西安原有主城区为H标,在西到西汁路、东到长安路、南至韦郭路、北至西部大道总面枳11.5平方公里区域内,按照建设大都市标准,率先实施综合开发.运用经营城市理念,采取市场化手段,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积极聚集发展一批有品牌、上规模的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项目。将这一区域打造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繁荣的城市建设先行区,大幅提升城市形象,有力支掾城M经济发展,带动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一期(西部大道至老韦斗路之问)5.3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达到主城区标准,实现与大都市的全面融合。增长极二:常宁新区核心增长极。以满河、漓河综合治理为带动,高起点实施常宁新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常宁新区增长极。从淌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入手,按照"高起点规划、大规模改造、建设大景观、带动大发展”的思路,借鉴清满生态区运作模式,把清河打造成景色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景观河,带动常宁新区开发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投资,实施高层次、大规模的商贸、房地产项目。争取至F十二五”末,把常宁新区打造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新区,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增长极三:航天长安产业园核心增长极。加强与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的合作,结合开发区扩区,在雁引路两侧规划建设面枳为13.2平方公里的长安产业园,全面对接开发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主动承接其产业辐射带动,大力发展通讯设备.太阳能光伏新材料、航天民用等配套产业,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思路,到“十二五”末,在园区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极四:长安通讯产业园核心增长极。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发展理念,加强与高新区的合作,加快7平方公里的长安通讯产业园共建步伐。积极发展电子通讯、软件开发及相关信息技术等产业,加速推进富新技术产业向园区聚集,构建以中兴通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极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增长极。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带动,以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重点,高标准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万由有机粮食基地、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万亩疏菜博览园、万亩花卉基地、万亩设施瓜菜产业带。到"十二五"末,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现代农业发展局面,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增长极六,秦岭北熊休闲旅游带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秦岭北藤E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按照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的思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投资。以翠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祥峪森林公园等景区为核心,实施高必次旅游资源整合,进行市场化、商业化开发,打造世界闻名、全国一流的生态旅游景区。以王莽生态园、小峪河综合治理及"九大农家"建设为重点,在沿山地区建设“千亩荷塘、万亩桃花"观赏区,加快发展批农家乐示范村,推动农家乐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佛教四大祖庭、八大寺院建设为抓手,高标准规划中国佛教文化展示区,Jfi点打造以兴教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游大景区。以美中民俗博物院为核心,加大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打造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旅游基地.以秦岭野生动物园为依托,引进大型游乐项目,发展仔仔时尚游,打造长安“欢乐谷"。以东大温泉资源综合开发为依托,高标准规划建设休闲健康旅游基地。同时,从峪口综合治理入手,加强各峪口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加大各峪口造林绿化,完善进入峪口的道路、公厕、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盘点实施好洋峪口、大峪口、小峪”等治理,逐步将各峪11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亮点。通过五年努力,使秦岭北麓长安段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使休闲旅游业成为支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产业发展总体思路1.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IIi点,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现代都牧业、循环农业、优质粮业和加工销售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粮食、蔬菜、畜牧三大产业的核心示范区.根食产业主要以优防高产标准化集成技术,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重点建设有机粮食生产区、绿色生态粮食生产区、有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体验钟饮区等,以小麦、甜玉米、五彩福玉米等为主。蔬菜产业主要建设好“两园两带",即王曲万亩蔬菜园、卫沼万亩设施蔬菜精品园,壮大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扩大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以王曲产地市场为基础,建设创新中心、加工中心、检测中心和蔬菜大观园、有机瓜菜精品园。国牧产业主要发展生猪产业、蛋鸡产业和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建设奥川现代生猪产业示范区、东部城区现代蛋鸡产业示他区,建设生猪屠宰加工厂和蛋产品加工厂。2、以优势产业集聚为主线,全力打造现代工业一是全力支持共建区工业发展,主动承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和洋消新区的辎射带动及产业转移,在航天基地内规划建设长安产业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打造长安通讯产业园.二是以郭社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为重点,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第团企业入驻。三是放手发展非公经济,在兴隆、五星、滦镇、马王、魏寨、砌里等乡街,建设产业发展聚集区,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建材加工等中小企业,加速产业集聚,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茁壮成长。3、以大西安南融为契机,加速发展服务业(1)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一一商贸业.武点打造韦郭大道、长安大道两条黄金商业街区:在韦曲、郭杜、常宁新区、万科新城、常力城附近建设多个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引进大型超市、大型购物中心及品牌专卖店、连锁经营店;高标准规划西安城南轻工市场;以陕师大、西北大学、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如生为消费主体,积极筹划在学府大道两侧发展商贸产业:在西安财经学院、西北大学和外国语大学周边分别建立大中型商贸批发市场:在各高校内和重点城镇建设小型超市:加快建设农村商贸服务网络。力争"I二五"末商贸业产值年均增长20%,一一餐饮住宿业.在主城区高标准隹设一批高档住宿在饮设施,枳极培育餐饮业品牌和大型餐饮企业:积极引进高档酒店、度假山庄、星级主题宾馆、综合性会议中心:以高校师生为消费主体,加快规范和提升高校周边区域轻饮市场:加快建设柒休闲、观光、体验、餐饮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十二五加末餐饮住宿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一一社区服务业.IR点发展物业管理、医疗卫生、文体娱乐、家政、洗染、理发、美容保健、洗浴、修理、维护、保洁等社区服务业。(2)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一一金Ik业以三大合作共建区、郭杜科技教育产业开发区、西部大道两侧为重点,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长安设立分支机构:在重点乡街积极建设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一一商务服务业.依托区域内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和培训机构:在韦郭大道、西部大道两侧筹划建设高档商务大厦,积极发展工程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现代商务服务企业。一一现代物流业以建材街为主体,枳极发展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批发市场、家居市场和西安城南建材配送物流节点:以全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建立面向全市的农副产品配送物流节点;以三大共建区和高校为服务对缭,建立现代轻工产品物流配送节点。一一商务会展业“卜二五”期间,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枳极推进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交流、论坛等在长安举办。(3)加快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战略上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模式,以旅游品牌的大提升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为,以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为目标,若力打造“一山、一寺、一泉、一院、一园、一谷”(即翠华山、兴教寺、东大温泉、关中民俗博物院、王莽生态农业观光园、动物园周边规划欢乐谷),丰富区域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产品档次,打造国内一流旅游品牌,大幅提升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大手笔规划,大范用、大力度整合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大规模投入,大范围引进,以自然山水、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为重点,精心打造各景区主题

    注意事项

    本文(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