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地区转移分析.docx
医药产业地区转移分析一、医药产业地区转移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起步较早,但随着全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欧美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使医药中间体产业正加快转移到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以我国为例,凭借成熟的石化产业链、丰富的基础资源,使生产医药中间体所需的各类主要原辅材料在国内都能获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依托国内完善的工业体系,使国内企业在生产设备、建筑施工等方面的成本和质量具有竞争优势,加快了产品的投产;加之我国的企业、科研院所已在医药、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培养了大量一流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确保医药中间体生产线能够顺利运行,生产工艺能够不断进步。因此,在国际分工体系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医药中间体产业的重心有望进一步从欧美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我国的医药中间体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形成以亚洲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仅满足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需求,更能为全球原料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厂商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促进世界医药工业的发展。二、营销调研的方法(一)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直接影响调查资料的准确性。根据调研的目的及人力、财力、时间情况,要适当地确定调查样本的多少和确定调查对象。1、普查和典型调查普查是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个调查,以取得全面、精确的资料,信息准确度高,但耗时长,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大。典型调查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据以推论总,体。只要样本代表性强,调查方法得当,典型调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抽样调查当调查对象多、区域广而人力、财力、时间又不允许进行普查时,依照同等可能性原则,在所调研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来推论全体。常用的抽样方法有:(1)纯随机抽样。完全不区别样本是从总体的哪一部分抽出,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如采用抽签法或乱数表法。(2)机械抽样。遵照随机原则,将全部调查单位按照与研究标志无关的一个中立标志加以排列,严格按照一定的间隔机械地抽取调查样本。由于样本在总体中分配较均匀,样本代表性也较大。(3)类型抽样。实行科学分组与抽样原理相结合,先用与所研究现象有关的标志,把被研究总体划分为性质相近的各组,以减低各组内的标志变异度,然后在各组内用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按各组在总体中所占比重成比例地抽出样本。这种方法也叫类型比例抽样,样本代表性更大,可得到较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更精确的结果。(4)整群抽样。上述方法都是从总体中抽取个别单位,整群抽样则是整群地抽取样本,对这一群单位进行全面观察。其优点是比较容易组织,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5)判断抽样。由专家判断而决定所选的样本,也称立意抽样。(二)收集资料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样本连续调查用抽样方法,从母体中抽出若干样本组成固定的样本小组,在一段时期内对其进行反复调查以取得资料。调查技巧可采用个别面谈、问卷调查、消费者日记或观察记录调查。固定样本连续调查能掌握事项的变化动态,分析发展趋势。但如持续时间长,被调查者会感到厌烦。所以,对一般问题的调查,往往采用一次性调查,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询问法。2、观察调查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记录,据以研究被调查者的行为和心理。这种调查多是在被调查者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除人员观察外,也可利用机械记录处理。如广告效果数据,国外多利用机械记录器来收集。直接观察所得的资料比较客观,实用性也较大。其局限性在于只能看到事态的现象,往往不能说明原因,更不能说明购买动机和意向。3、实验法在给定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对比,对营销环境与营销活动过程中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如通过一项推销方法在特定地区及时间的小规模实验,并用市场营销原理分析其是否值得大规模推行,即销售实验。4、询问调查按预先准备好的调查提纲或调查表,通过口头、电话或书面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口头询问不仅能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还可观察其反应,发现新问题,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可靠的资料;缺点是花费时间和人力较多,调查结果还会受调查人员的询问技巧及主观因素影响。电话调查取得信息最快,回答率也较高,而且同城电话费用也较低;不足之处是被调查对象限于通电话者,对问题只能得到简单的回答,有时不易得到被调查者合作。通信调查一般是将所要收集的资料设计成问卷,其调查面宽,能深入城乡各地,被调查者也有充分时间考虑;主要缺点是回收率低、周期长,有时因误解问卷或不愿认真回答造成误差较大。三、整合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一)整合营销的内涵整合营销强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把一切企业活动进行一元化整合重组,使企业在各个环节上达到高度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体化营销。整合既包括企业营销过程、营销方式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整合,也包括对企业内外的商流、物流及信息流的整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公司所有的部门都能为顾客利益服务时,其结果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各种营销职能(推销人员、广告、产品管理、营销调研等)必须彼此协调其次,营销必须使公司其他部门接受思考顾客'的观念。”他又说:“整合营销一般包括两大主题,分别是:许多不同的营销活动都能够传播和交付价值;在有效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各项营销活动的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营销组合概念强调将市场营销中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重要性,营销整合则与之一脉相承,但更为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它们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在此基础上,整合营销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各种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重心,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二)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整合营销传播(IMC),也称整合营销沟通。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是一种用来确保产品、服务、组织的顾客或潜在顾客所接收的所有品牌接触都与此人相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一致的计划过程”o被誉为“整合营销传播之父”的唐E.舒尔茨教授认为,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性。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整合营销传播是在一体化营销的基础上导入了传播概念,但IMC对营销影响很大,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怎样才能使企业与利益关系者间的有效沟通成为可能。四、农药中间体行业1、行业特点农药中间体是农药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下游为农药原药及农药制剂。农药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药剂,自20世纪初亚珅酸铜因在美国用于控制科罗拉多甲虫的蔓延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的农药以来,农药合成就与农药工业形影相随,共同发展。经过百年发展,世界农药工业已经发展成目前年销售额约700亿美元的精细化工工业,已商品化的农药原药产品逾1500个,制剂产品约3万个。产销份额上,已经从早期的以杀虫剂为主,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发展成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鼠剂等并重的农药工业。根据PhillipsMcDougall的统计数据,全球农药市场的规模由2011年约503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约700亿美元,全球作物保护农药的市场规模由2011年约44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约62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将增至646亿美元。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然而有效灌溉面积仅约0.7亿公顷,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病虫害高发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农作物遭受的主要病虫鼠害有大约1600多种。20世纪8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农作物病虫鼠害L87亿公顷次,90年代扩大到2.5亿公顷次,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数字一度达到2.7-3.3亿公顷次。每年因病虫鼠害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产量的15%至30%。因此,农药在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21世纪以来,我国已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至2014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持续增长,由约230万吨增长至约374万吨;2015年至2019年,随着国家推广科学施肥的用药技术、树立减量增效的绿色发展之路,化学农药原药的产量呈下降趋势,同时低毒高效的新型农药占比大幅提升。2020年,随着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的稳步推进,化学农药原药产量较2019年增长L41%,高效低风险农药占比已超过90%,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农药工业不断发展成熟,农药生产日趋精细化、系列化,生产农药所需的中间体品种也愈发繁多。由于近年来开发的农药要求活性更高,功能更好,既要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又要适应生态环境要求,使农药的化学结构越来越复杂,导致所需农药中间体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化,制造更为困难。由于很多农药中间体与医药中间体有关,因此开发生产农药中间体往往与医药中间体相互联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2020年我国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分别约1,252亿元、1,290亿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l,4亿元,市场规模随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现而呈稳步扩大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发展趋势(1)农药产业向国内持续转移,行业发展长期向好我国为农药生产大国,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产业体系,逐步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药产能,使世界农药产业持续向国内转移,成为全球主要的农药制造和出口中心。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我国农药行业正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行业内企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行业的技术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顺应绿色可持续的行业发展方向。(2)鼓励发展新型绿色环保型农药随着环境保护的监管要求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农药使用对外部环境的潜在影响愈发受到关注,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高毒高风险农药的文件,并鼓励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序淘汰传统剧毒、高毒、高残留的相关农药,使低毒、安全、环保、低残留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正成为重点开发及普及的品种,并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将是未来全球农药行业大势所趋。五、行业面临的机遇1、行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我国医药工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抗菌药物是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抗菌药物的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带动行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行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指引,有效促进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扶持规范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竞争环境,引导行业规范化、有序化发展,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科学可持续发展,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全球医药中间体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契机在发达国家市场经营成本高企、劳动力供给日趋饱和,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链日益成熟完善的大趋势下,全球中间体产业正加快转移到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同时还具有专业技术人员充足、基础资源丰富、石化产业链完善等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相关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形成以亚洲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仅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求,更能为全球市场提供关键中间体产品,为行业带来进一步的发展契机。4、医疗改革“带量采购”相关政策的出台带量采购,即通过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以“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方式有效降低制剂的采购价格。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带量采购“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带量采购政策旨在通过保证药品质量一致性及采购量的前提下,探索临床用药的合理定价,淡化学术推广的影响,从而在保证中标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有效降低临床用药价格。首先,抗菌药物作为我国公立医院的主要用药之一,长久以来被广泛使用,长期存在于医保目录中,带量采购政策不会对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其次,终端药品价格大幅降低主要减少制剂厂商的销售费用支出;最后,为保证规模、质量达标的原料供应,下游制剂、原料药厂商会选择产能、质量稳定的中间体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使优质上游中间体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保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因此,医疗改革“带量采购”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助于促进经营规范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与下游制剂、原料药厂商紧密合作,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六、发展趋势1、医药产业向亚洲地区持续转移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起步较早,但随着全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欧美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使医药中间体产业正加快转移到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以我国为例,凭借成熟的石化产业链、丰富的基础资源,使生产医药中间体所需的各类主要原辅材料在国内都能获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依托国内完善的工业体系,使国内企业在生产设备、建筑施工等方面的成本和质量具有竞争优势,加快了产品的投产;加之我国的企业、科研院所已在医药、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培养了大量一流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确保医药中间体生产线能够顺利运行,生产工艺能够不断进步。因此,在国际分工体系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医药中间体产业的重心有望进一步从欧美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我国的医药中间体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形成以亚洲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仅满足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需求,更能为全球原料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厂商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促进世界医药工业的发展。2、产品附加值和工艺复杂度不断提高医药的合成依赖于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随着医药工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创新升级,对医药中间体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医药中间体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医药工业的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有些产品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国内无法组织生产,基本依赖进口,还有一些产品虽然在产量上能满足国内医药行业的要求,但成本较高、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医药产品的竞争力,仍需改进生产工艺。为了满足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将从原先低水平重复、缺乏创新、粗放式生产的传统模式向创新升级、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随着研发与开发工作的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医药中间体的产品附加值和工艺复杂度将不断提高,成为医药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3、节能环保要求日益趋严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医药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实施医药工业碳减排行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同时国家对化工行业实施了严厉的环保督查和整顿,对行业的节能环保工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淘汰了一批技术薄弱、产品质量低劣的小型企业和作坊式工厂,促使行业向环保化、正规化方向发展。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趋严,加之医药中间体制造工艺复杂、反应环节较多,因此需要行业内厂家大力开发绿色先进工艺,具备符合规范的环保处理设施和低耗节能的生产设备,以落实降耗减排的目标责任。4、自动化程度持续提升为满足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的药品生产需求,医药中间体通常种类繁杂、反应步骤较多,以往多数生产企业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尚少,生产过程大多是人工操作进行,自动化尚未普遍应用,导致产品质量不佳,生产效率较低,且安全性难以保障。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配套制度不断完善、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医药工业对中间体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使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厂商针对医药中间体产品的生产特点设计自动控制方案,并对自控仪器仪表进行选型,不断提升生产工业的自动化程度。七、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1、客户关系管理内涵客户关系管理指企业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为发现客户、获得客户、维系客户和提升客户价值而开展的所有活动。2、客户关系管理目标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是在产品、管理与营销同质化的背景下运用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关系差异,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和帮助客户获利来留住客户,提升客户价值,使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快速普及,同类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由于企业间在营销策略上相互模仿,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之间在营销策略上也难以形成显著差异,造成客户转换成本低,转换行为就会经常发生。企业仅仅凭借良好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同质化的营销策略并不能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通过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相互信任和愉快合作,在诸多无形之处建立差异以构筑竞争者难以逾越的屏障。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理论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将客户看作是销售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外部的组织而非内部的成员;传统的企业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管理,并不包括对企业外部客户的管理。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将外部的客户视同企业内部的成员,将“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扩大到了外部的客户,要求客户关系管理人员要像了解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了解客户资源,像管理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管理客户资源。八、市场细分的原则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生产者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可实现性可实现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例如,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产品可以进入所选中的目标市场;通过适当的媒体可以将产品信息传达到目标市场,并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购买到产品。(二)可营利性可营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具有能够盈利的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值得营销者为之设计一套营销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群体。例如:如果专门为2米以上身高的人生产汽车,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就是不合算的。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S)可衡量性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予以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四)可区分性可区分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分;汽车市场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变量进行区分。九、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一)客户分类客户分类指按照客户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分为不同等级。等级划分有三级制,如A类、B类、C类;有五级制,如A类、B类、C类、D类、E类;也有六级及以上的分类。有的企业将不同等级客户称为钻石级、白金级、黄金级、白银级、普通级等,客户分类的目的是识别客户重要性并给予不同的待遇。如果客户分类错误,就有可能将重要客户作为次要客户对待,而将次要客户作为重要客户对待,降低企业营销效益:正确的客户分类需要正确的分类标准,有的企业仅仅以客户购买量(额)作为分类标准,这是比较片面的,客户分类依据有客户关系价值、客户忠诚度、客户信用度等因素。客户关系价值简称为客户价值,指客户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或客户在供应商眼中的价值。长期客户总收益指一定时期内客户持续购买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客户购买量、购买频率、购买持续时间是长期客户总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取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使潜在客户成为现实客户而耗费的成本。保留客户的成本指企业为加强或维持客户关系而耗费的成本,如人员访问成本、设立俱乐部的成本等。在获取及保持客户关系的成本不易计算时,可以近似地用销售量(额)来代替。测定客户关系价值可以使供应商集中有限的资源服务于重要客户,收到更高的效益。调查表明,许多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中等规模的客户,因为大客户,般要求周到的服务和最大限度的折扣,小客户零星购买产生较多的交易费用,这些都降低了公司的利润率。中等规模的客户既没有大客户那么多的要求,又没有小客户那么多的交易成本。客户关系价值应当综合考虑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方面,现实价值指客户当前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潜在价值指客户今后可能追加购买为供应商带来的价值,有些客户实力雄厚,产品需要量大,但是对供应商还不了解或不放心,因而购买量小;如果增加了解或提高满意度则可能大幅度追加购买,成为大客户。客户忠诚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产品购买因素、成本因素、价格因素和态度因素等。在产品购买方面,忠诚客户会长期购买,高频率购买,追加购买,交叉购买与原产品相关的其他产品与服务,向上购买升级产品,向他人推荐供应商产品等等,在成本方面,忠诚客户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形成常规性购买,减少交易谈判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供应商了解忠诚客户的服务需求,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而降低了服务成本,在价格方面,忠诚客户降低了价格敏感性,基于一贯的信任而对供应商的价格变动给予理解。在态度方面,忠诚客户关心和维护供应商的品牌,较少受到竞争性产品的影响,关心供应商企业的发展,为供应商提供广泛的信息与建议。3、客户信用度客户以往交易的信用情况考察主要有总欠款率和货款延期支付平均天数两个指标。其中,统计期内总欠款率=逾期未付货款总额/总购买金额,货款延付平均天数指超出合同规定时间拖延支付货款的平均天数。根据客户货款实际支付情况,分月结30天、月结60天、月结90天、现金客户和国外客户五种情况进行信用度评分。对新开发客户以及客户未来信用状况变化趋势的考察,可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管理层因素。主要管理者在业界的信誉、专业知识、有无应对局势变化的能力、有无不良嗜好、健康情况。(2)支付能力。资产负债率、风险性经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银行存款、偷漏税情况、员工福利、员工奖金发放等。(3)财务状况。财务调度能力、收付款情况。(4)管理状况。士气和效率、内部控制能力。(5)营销状况。品牌知名度、产销能力、业界影响力等。(6)行业状况。行业竞争程度、产品发展前景等。若以上任一因素未达标准,即为不合格客户,应当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二)客户分类管理客户分类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企业按照客户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投放不同的资源。比如,对于A类客户,在产品方面,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帮助研发或定制产品;在促销方面,派出职位较高的销售主管、部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定期联系与拜访客户,维系客户关系;在价格方面,给予最优惠的价格和折扣或在必要时给予较大数额的年终返利;在交货期方面,保证满足其交货期的要求,优先安排生产,由生产部、物流部经理亲自负责,公司主要领导督办;在延期付款方面,给予最长的延付期限;在投诉处理方面,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回复及处理,进行满意度调查与跟踪。在促销方面,派出职位较高的销售主管、部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定期联系与拜访客户,维系客户关系。与A类客户相比,低重要性客户获得的待遇要拉开一定差距。十、目标市场战略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需求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企业面对许多不同的子市场,就要进行恰当的评价,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战略(-)目标市场战略的类型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实行此战略的企业基于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出发,强调需求的共性,漠视需求的差异,因此企业为整体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实行无差异的市场营销战略。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福特公司仅靠着T型车款车型和一种颜色(黑色)占领了美国市场,至1914年时,福特汽车已经占有了美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海外市场在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产品导向时代,企业多数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经营,实行无差异战略的另一种思想是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某些特定产品的需求大致相同或较少差异,比如食盐,因此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符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必然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可以减少促销费用;不进行市场细分,相应减少了市场调研、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制定多种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等带来的成本开支。但是,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不适宜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具有极其复杂的层次,某种产品或品牌受到市场普遍欢迎的情况很少,即便一时能赢得某一市场,如果竞争企业都如此仿照,就会造成市场上某个局部竞争非常激烈,而其他部分的需求却未得到满足,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大汽车公司都坚信美国人喜欢大型豪华的轿车,共同追求这一大的目标市场,采用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小型、轻便、省油的小型轿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更没有适当地调整营销战略,致使大轿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而小型轿车市场却被忽略,日本汽车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乘虚而入。2、差异性营销战略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洁公司为例,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及诉求推出了相应品牌。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能在总量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3、集中性市场战略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集中营销。其指导思想是把人、财、物集中于某一个细分市场,或几个性质相似的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集中性市场战略也称“弥隙”战略,即弥补市场空隙的意思。它适合资源较少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与大企业硬性抗衡,往往弊多于利,因而必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微观生存环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解释,生物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其他生物不会占领、不会与之竞争,而自己却有适应本能的微观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小企业能避开大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两个能够发挥自己技术、资源优势的小市场,往往容易成功。由于目标集中,可以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增加盈利;又由于生产、销售渠道和促销的专业化,也能更好地满足这部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易于取得优越的市场地位。这一战略的不足是经营者承担风险较大。如果目标市场的需求突然发生变化,目标消费者的兴趣突然转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时髦商品),或是市场上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二)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1、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的总和。如果企业力量雄厚,且市场营销管理能力较强,即可选择差异性营销战略或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如果企业能力有限,则宜选择集中性营销战略。2、产品同质性同质性产品主要表现在一些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上,如水力、电力、石油等,虽然产品在品质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但用户一般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因此,同质性产品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提供的服务水平上。该类产品适于采用无差异战略。而对服装、家用电器、食品等异质性需求产品,可根据企业资源力量,采用差异性营销战略或集中性营销战略。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新产品上市往往以较单一的产品探测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基本上单一化,因此新产品在引入阶段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产品进入成长或成熟阶段,竞争加剧,同类产品增加,再用无差异经营就难以奏效,所以改为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效果更好。4、市场的类同性如果顾客的需求、偏好较为接近,对市场营销刺激的反应差异不大,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否则,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5、竞争者战略如果竞争对手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企业选择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有利于开拓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如果竞争者已采用差异性战略,则不应采取无差异战略与其竞争,可以选择对等的或更深层次的市场细分战略或集中化营销战略。(三)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应注意的问题1、细分市场之间的联合与归并当企业实施差异性市场战略,选择若干数目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密切关注各细分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某些单一的细分市场之间在原材料采购、制造设备以及销售渠道方面有较多的共同性,可重新设计组合归并为新的细分市场,其销售场所的装饰、仓储等成本会随着产品品种或数量的增多而降低。2、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入各细分市场当某个企业已确定将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个进入每一个细分市场,进入的时间顺序企业应该做到严格保密,特别是不能让竞争者了解到企业进入各细分市场的计划方案。当然,逐个进入的步骤和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大程度上应视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定。这对企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竞争,发挥企业的优势,集中力量进入竞争者尚未进入或本企业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大大增强获胜的可能性,获得对单一细分市场进行集中营销的好处。二是可以减少风险。企业在第一个细分市场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采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或选择专业化的战略进入第二个细分市场,如此逐步推进,使企业获得稳步成长。例如中国的中成药在进行国际化时,就是采取逐步推进的进入战略,首先从最容易的东南亚市场进入,推行中成药、中药材出口并举的策略,接着通过产品注册的方式进入日韩市场,最后通过保健食品、非处方药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如果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封闭型市场,显然,其市场进入计划会遇到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在此情况下,企业要运用大市场营销中权力与公共关系这两个特殊手段,开展“大市场营销”,找出进入该市场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常规的市场营销。3、目标市场的社会责任目标市场的选择有时会引起公众责任,营销者经常容易从弱势群体(如儿童及贫困人群)处获得不公平的利益,或促销有潜在危害的产品。例如,麦当劳也被指责向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推出高脂肪、多盐的食品。在目标市场上,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利益,还要考虑目标顾客的利益,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内容推销,往往可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更多地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例如,高露洁公司的儿童高露洁牙膏的广告使得孩子们刷牙的时间更长和更经常,这在获得家长认可和青昧的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客户群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