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三章.docx
对南越用兵,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食运输困难,秦始皇命御史监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此渠利用自然条件修成,技术含量较高,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即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市要作用。水闸的使用为世界最早的通航措施。此外灵渠也具有防洪灌溉成效。图片汉初“从民之欲,而不扰乱”,着力于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加之国力不强,所以除零星的水利工程兴修外,没有大的举措。到汉武帝时,大为改观,当时水利建设到达高潮,尤其在关中开凿了许多渠道,形成了一个系统庞大的水利灌溉网。规模较大的有漕渠、龙首渠(这是我国第一条地卜水渠,此法后被推广到新疆,称为坎儿井)、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除关中外,汉武帝还在今河南、山东、甘肃、内蒙古等地也开凿了不少灌溉渠道,如前119年,西汉政府自朔方西至令居通渠并置田官;汉武帝后,终西汉一代,水利工程仍处在不断兴建中,形成一个个灌区。东汉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是对西汉原有水利的修复、治理。也修建立一些灌溉渠道。除了国家政府所主持兴建的一些大型水利设施外,就两汉乡村来说,大多数还是利用当地小型设施进行灌溉,主要是一些小型陂塘和水井。汉末三国西晋时期,为屯田开展农业之需要,北方兴建了些水利工程。其中规模较大的、比较重要的有潞河车箱渠。卜六国时期没有什么大规模建设,在北魏时期,因为深刻认识到农业与水利的关系,兴起了北朝修水利之高潮。随着南方政权的建立,江南地区一改以前水利设施的面貌,在军事屯田上、人口增加、经济开展的需要下,针对地区差异,在一些干旱和雨量缺乏的地区,也兴修了许多新的水利工程。尤其是江淮地区,处于南北的政权的交界处,为屯IH垦荒,就必须开凿沟渠,兴修水利。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与开展。3、修复就有水利工程西汉文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在原有基础上,对都江堰进一步修复、扩建。东汉时,充分利用旧有水利工程,虽没有大的举措,却满足了农业生产和灌溉需求。除为屯IB而新修一些水利工程外,汉末三国主要是对前代沟渠进行了修复。北魏时期,又出现了许多兴修水利的高潮。太和十二年,冯太后和孝文帝下诏,要求长城以北、阴山以南的北方六镇和云中、河西、关内各郡开水田,通渠灌溉。无论兴建与修复,北朝规模均较南朝大。新建与修复有许多是分不开的,有的水利工程师叔同IH有河渠而又兴建新陂池进行滩源。但无论如何,在魏晋南北朝战争频繁的情况下,对水利设施的陆续修建或恢复对农业生产发挥了作用。此外,灌溉工具在这一时期也有新创造。汉灵帝时,宦官毕岚创造f翻车、渴乌两种提水灌溉工具。翻车是在河边汲水的水车,渴乌是洒水用的曲筒。后经三国时马均的改进,汲水机车更为轻便。东汉时杜诗曾制作过水排,三国时该做隋唐之际,由于暴政及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造成人口锐减,因而唐初全国户数只有200多万,贞观初也不满300万。人口增加是田地垦辟的结果,进而也成为田地展辟的动力。唐前期展田数逐渐增加。隋至唐前期的户口分布总体上与前代大致相同,但仍偏重于北方。河南、河北为户口最密集区,有所谓“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源,租赋尤广"之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北方仍是统治中心,在全国安定统一的局面下,开展势头仍较拓,经济仍处于全国政治中心。但南方从魏晋到唐前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开展,南北户口在逐渐缩小,而且南方更有农业开展的潜力。公元754年冬,安史之乱爆发,黄河中卜游地区成为战场。战争历时七年多,北方经济受到大破坏。乱后出现的是藩镇割据,北方再次惨遭劫难。战乱必然引起民户骤减,唐元和时期,户数与开元天宝时期相比,已大大降低。唐末农民大起义终于造成唐王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北方居民有减无增,而且点滴大量荒芜。到后周世宗时,由于统治清明,奖励农田开垦,又检括民户,在显德六年(959年)全国编户到达了230万,已属五代之最。宋初以来,户口又得以增长北宋的人口周密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一两个地方人口较密集。这是中唐以后人口中心南移、南方开展速度渐超北方的结果。并且在这一时期,南方人民因地制宜,开展''吁I1.r、“沙田”、“架田”、“山IIr等多种形式的农田生产,使耕地面积大大增加,还一直影响到南宋及元。辽、金时期必古代少数民族契丹、女真统治时期,主要统治区域在北方。辽原以高牧业为主要生产部门,后来农业比重不断增长,特别是辽统治者占据燕云、渤海地区后,尤为重视农业,曾屡次下令垦荒。女真族在与汉族的交往接触中,也逐渐改变了以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格局,开始注重农业的开展。在灭北宋而统治中原后,曾主力恢复经济,鼓励耕垦官田,并把垦荒与官员奖惩、农民纳租相联系,因此,在河北、河东、山东地区出现r“寸土悉垦”的局面.从熙宗到章宗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尤其是金世宗时推行的政策,使北方农业经济得到恢复与开展,人口逐渐增殖。南宋统治区域虽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北方人民又惨遭破坏。远处采取了一系列重农政策来恢复,尤其是忽必烈统治时期采取退耕还牧,招集流民、鼓励垦荒、开展屯田等措施,垦田面积逐渐增加,只是缺乏统计。至于元朝人口,元初时,北方人口锐减,。以后在农业生产恢夏的基础上级慢开展。直到元代中后期,农业生产出现衰败,从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二、生产技术的改进及水利事业的兴修这一时期,生产技术及水利事业都开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南方水利的兴修,更是表达和推动r南方经济的开展。先看农具。在翻土整地方面,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犁的结构的乂一次重大改进,可从晚唐人陆龟蒙所著未耙经中的江东犁看出。江东犁有几大特点;其一,犁辕已缩短,并由直辕改为的辕,犁重减轻,单牛牵引即可,因而操作灵活,易于转弯:其二,犁尖锋利,利于深耕,其三,添置了犁评,通过对其控制,可调节入土的深浅。耕犁一般应以畜力牵引,在耕牛缺乏的情况下,只好用人力。北宋时创造了用人力推动的“踏犁”,使用踏犁翻土,四、五个劳动力的成效可相当于牛耕的一半,从而满足了畜力缺乏地区的耕田的需要。在播种收获方面,这一时期,尤其宋元时代,改进、创造r许多农具。在灌溉提水方面,传统的桔棒、辘护虽仍有使用,但已显得比较落后。这时期,人们主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水车,除前代的翻车外,唐时还创造了连筒、筒下、水轮等效率更高的水乍。农业生产工具对农业开展至关重要,而农田技术管理也宜接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粮食产量的增加。这一时期,精耕细作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治虫、施肥、耕作上积累的经验更加丰富。当然,农业开展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兴修。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南方水利事业迎来了一次高潮,并逐渐在历史上超过了了北方,有力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开发。隋唐前期,全国的经济重心还在北方,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也偏重于北方,南方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开展。隋朝修熨了许多水利工程。而唐政府更是市视农田水利的兴修。唐前期130多年中,修建的水利工程多达160项,分布于全国广阔地区。北方多是开渠引水灌溉,而南方则注重于修筑堤堰,陂唐等蓄水工程。中唐以后及五代,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掀起r水利建设的热潮,而北方受战争动乱的影响,则出于一个相对低落的时期。五代南方各国都重视水利灌溉及抵御水害,防水治水。通过利用江南的河流、湖泊修筑大量的堤握、石塘。宋辽金元时期,北方水利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开展,南方水利工程在有利的形势下,又有了显著的进展。北宋时期,修复旧有渠堰,扩建新的陂塘,特别是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人人争言水利”,在全国掀起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水利事业大大超过前代。170-171页。南宋建立后,宋金并立时期,南方各地兴建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北宋时期。辽及金初,由于人为及臼然原因,使北方水利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O元代兴修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南方的水利工程,星比不上宋代,但也有所恢复、进展。由于水利工程的兴修,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枳,同时促进了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尤其是出现了这时期极有特色的十.地利用,增辟了农田开垦的范围。三、作物品种的交流及土地利用的扩大隋唐时代,北方水稻种植面积有了扩展,如长安、河南道、洛阳等地,都有一定的生产,但旱作地区仍以种植稷、麦、桑、麻为主。当时,华北平原农业兴旺,一年两熟的粟麦轮作开展很快。而南方麦作生产随着中唐后大量北人南移,不断推广,尤其是稻麦轮作范围也有所扩大。但水稻栽培仍是南方最主要的。随着水利事业的开展,水平又有显著提高,这不仅能弥补水分供给缺乏,而且使土壤环境改善,非常有利于稻秧的继续成长。北宋时期,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进一步交流,原奖江北农民杂种五谷,江南农民专种粉稻的现象又有所改观。随着北方灌溉的开展及南方防旱的需要,北方稻田、南方麦田面积逐渐扩大。此外,一些优良的粮食品种也得到推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占城稻。占城当时是以国家名,位于今越南中南部,此地出产的水稻即占城稻具有抗旱、耐涝、生长力强,不择地而生的特点,并且穗长、无芒、得米率高,因此适于普遍栽种。大约在北宋以前就已传入福建,在1105年,因江淮两浙地区大旱,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给三路农民种植。此后这种优良品种不断向北推广。南宋时,南方麦的种植渐趋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北方人的大批南迁,所谓“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儿千万人。"他们对于面食的要求,造成买家上涨,种麦获利较高,因此南方大量种植麦,江、淅、湖、湘、闽、广地区所中的春小麦,“极目不见淮北"。许多地方都形成了稻麦两熟,出现了“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插秧收麦喜村村”的景象。此外,由于占城稻与粳稻相比,优点得到进一步表达。南宋初年,江南西路所种稻田,十分之七八即是占城稻,而苏、湖一带大片稻田也改种了占城稻,其时,占城稻已逐渐成为南方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金代因水利滩溉事业的开展及受汉族农业生产的影响,金代女真人在北方也开始推广水稻的种植,尤其是章宗时期,政府曾屡次下诏开发水田。元代实现r南北统一,使农作物交流更广泛,但主要的仍然是江北的栗、麦、黍、稷、豆向南方的进一步推广,南方水稻向北方的新进展,水稻种植远远超过其他作物而成为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北方地区仅仅是河南一地,甚至是在元中后期经济开展衰退的情况下,还有以大都为中心的西至西山,东至迁民镇,南至保定、河间,北至檀州、顺州等地水稻的大量栽培。伴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土地的开垦,尤其是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发范围不断犷大,主要是好田、梯田、淤田、涂田、湖田等的垦辟。坪田,即围田。因江南水乡地区,江河湖泊周围多低洼地,河身高,田面低,使田地易受水涝之灾。由此劳动人民在洼地周围筑成堤坝,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构成一块块如城状的坪地。每坪方圆数十里,沿堤建有水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保证了农田收成的稳定。南宋杨万里有诗云:”仔田岁岁镇逢秋,吁户家家不识愁”。五代时期,南唐和吴越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坪田,宋元时逐渐增多。北宋中期以后,太湖流域及长江沿岸江宁、羌湖等地,兴建/大批坪田,北宋中叶,仅从宜州(金安徽宣城)到池州(今安徽黄池县)就有千亩以上的坪田。到元时,哥田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也大。梯田,又名山田。南方人民在山坡开垦出的类似梯形的一层层水平的田地,天内一般引水灌溉,种植水稻。农民看山为田,为前代早有,但展辟梯田,种植水稻,主要在宋代才出现。宋时福建和五岭山区,湖南湘江两岸开辟了大量的山田。江西抚州、袁州等地农民开垦山坡,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南方山地不仅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被改造的非常美丽,正如杨万里所描写:“翠带T根束翠顿,青梯万级拾青天”。淤田,也叫沙田。沿河沿江两岸因泥沙沉淀形成的沙滩地,经开垦成田,则为淤田或沙田。此在北方较多,北方河流泛滥后沉淀,在两岸留卜了肥沃的沙土,开垦后则为龙田。在南方,长江下游两岸,泥沙也易淤积成田。淤田一般十.质好、水源足,产量也高,“比之他田,其收十倍”,由此,比较有吸引力。劳动人民往往不是等待河水的自然泛滥,而是直接引水灌溉淤田。汉代就有淤田,宋代则是大开展时期。除好田、梯田、淤田外,还有在广阔的水面上,用木桩作架的架田,在沿海海滨作堤,冲洗带有盐分的淤积泥土,垦辟而成的涂出等,都是这一时期人们争取土地、增加种植面积的手段。由此,推动了农业的开展。四、经济作物的推广及粮食产量的增加饮茶之风在南方盛行,六朝以后渐然北方,尤其是中唐以后,茶风极盛。不产茶的北方已是“茶为食物,无异米盐”,茶叶成为南北人民日常饮料之一。同时在与突厥、回鹘、袜鞫等少数民族的互市中,茶叶为其中大项。甚至在中外通商贸易中,作为土特产品,茶叶成了重要输出品。社会需求量的增加,刺激r南方茶叶的生产,植茶面积不断扩大,茶产区普及四川、云南、湖南、江西、贵州、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诸省各个州的丘陵、山坡地带。茶户也逐渐增多,史载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o当时从南方运往北方的茶叶,“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不仅在南方,北方的一些城市里也已有专门电茶出卖的茶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更是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及茶品贸易。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征收茶税,饶州浮梁在大河年间,每岁税茶”十五余万贯",后来政府又专制罹茶使。征收茶税成了唐后期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一直影响到后代。此外,有关茶叶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唐德宗时陆羽作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叶采制和饮用的专著。五代I国时期之茶叶极为兴旺,茶树在闽、楚、南唐、吴越、蜀等南方诸国大量种植,茶叶成为南北贸易的大宗。宋元时期茶的种植在唐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开展,栽培已普及大半个中国,茶园十分普遍。北宋时,淮南、江浙、福建、荆湖等地出现了许多专门种茶“茶户”。南宋时期,仅东南地区产茶的州就有66个,县242个。茶的品种不仅很多,而其制作技术远超唐代,名茶辈出。举例I180页.中唐以前,虽四川蜀锦、扬州织锦已较有名,但丝织业重心还在北方,尤其河南、河北道。入唐后,江南丝织业有了很大开展,到唐后期,南方已超过北方,特别是越州地区。丝织业的开展也表达并推动着蚕桑业向南方的推进,植桑养蚕己开展到长江中卜.游地区。五代时期,南方桑树栽培很兴旺。南唐奖励耕织,规定三年内栽桑树满3000棵,则赐帛500匹,唐境由此桑树满野。宋代丝织业又有新的开展,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南宋民间丝织业更是遍布城乡,出现了专门从事丝织的“织户”。当时桑麻种植已在全国各地普及,并产生了专门种桑养蚕的农户。而四川地区,早在五代时,就有“蚕市”,宋代更是兴盛。北方河朔、山东地区,养蚕业仍很兴旺,“养蚕之利逾于稼稽"。大面枳的种桑养蚕,不仅促进了丝织业的进步,也带动了桑业的商品化过程。金元统治者进入中原后,都十分重视种桑养蚕,发布劝课农桑的政策,开展经济作物。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之初,就设立了“司农司",专学农桑水利,并公布农桑辑要一书,强调垦田植桑,指出“务要印畴开辟,桑麻增盛"。终于使战乱后的中原“新桑遍野",太湖流域也开展成了蚕桑业中心。除丝织业外,棉纺织业在这一时期更是取得了重大开展。在唐代,棉纺织业就已开展显著,尤其后唐后期,南方棉纺织业逐渐兴盛。植棉区不断扩大,除吐鲁番外,云南、福建、两广地区的棉花种植越来越普遍。关于棉花的传播:182页。元代南北统一,民族交流加强,棉花种植在南北各地也不断普及推广。元中后期,栽种棉花的区域已达全国大局部地区,为棉纺织业的兴旺提供了前提。同时由于棉布的价廉舒适,御寒耐穿等特点,非常适合普通百姓的需要,由此引起人们衣着上的重大变化。元代丝、麻、棉布并用,推动了棉纺织商品经济的开展。当然这一时期的经济作物并不仅仅局限于种茶、栽桑、植棉。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等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从而表达了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多种经营的开展,为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粮食的商品化打下了基础。农业生产的成熟还表现在粮食产量的增加上。隋代国库极其殷实,政府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官仓。开皇年间有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黎阳仓等。炀帝时,乂有洛口仓、回洛仓等。仓内布帛米粟所积甚多。唐代由于耕地面积的增加,生产工具及水利事业的开展,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正如杜甫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R,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在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唐王朝粮食面积产量自然也有很大提高。肥沃的良田有亩收六至十石者。宋代平均亩产较复杂。当时南北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存在着水稻与粟、麦德杂种。即使同地区,因为精耕细作程度不同,尤其是用田、淤田的开展及占城稻的推广等,产量不一。但总体提高,因而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金代亩产与北宋北方地区水平相近。第四节明清时代的农业状况一、耕地的垦辟及农田水利建设元末农民大起义,造成“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北方近城,地多不治”的一幅才残破景象,为恢复农业,朱元璋首先采取了鼓励屯垦,兴修水利等措施。首先,确认在战争中,农民已耕垦成熟的土地,归自己所有;其次,用优惠条件刺激垦荒事业的开展。在中原地区,用“计民授田”法,奖励垦荒,并且对新星的荒地,规定免除三年徭役,后乂免除三年租税,。同时,还进行大规模移民垦荒,以扩大面积。此外,还大力推行军屯、民屯、商屯来增广垦殖,因而屯田区普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宁夏、北平、直隶、云南、四川等各边防卫所。不仅荒地的垦辟能增加耕地的面积,而且土壤的改进,也使许多过去原本不能耕种的土地成为可耕之田。明代土壤改进是其农业开展、增广耕地之一大特色,这主要是在山东、畿辅等盐碱区进行。清初,由于受战争影响,土地荒芜,生产凋敝,恢复农业生产的根本就是使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来。因此,清政府屡次下达了全民垦荒令。采取以下措施:187页其一,顺治时,确定无主荒地“开垦耕种,永将为业"。其:,采取优惠条件,奖惩措施,鼓励垦荒。其三,开展拓荒新领域,向山区边疆等未垦地进军。不仅是垦荒,水利的兴修也是保证农业生产恢复开展的重要措施。在明代,开展了大规模的农出水利建设,洪武时期,修复了广西桂林的灵渠、陕西泾阳的郑白渠、四川灌县的都江堰以及浙江东南沿海、南方沿江的一些防潮堤堰。永乐朝以来,继续重视水利建设,永乐:年修筑/长江边当涂县境的慈湖堤岸以灌溉农业。永乐年间还疏通了吴淞江,在北方修浚了大运河。并且在嘉靖年间,通过筑渠蓄水,扩大北方稻田的面积。除了修区灌溉外,对河流湖泊的治理疏通也是关键,神宗时,张居正曾任用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两河的泛滥,保护了农田的开展。此外,太湖流域地区,湖网水泊纵横,灌溉便利,但太湖出口处吴淞江年久失修造成淤塞,永乐朝之后,明朝许多时期对此进行大规模治理,以保障这一带农业的开展。明末清初,黄淮失修,卜.游堵塞、决口,水灾不断,并影响了河运漕运,引起统治者的极大关注。康熙以河务、漕运为大事,重视黄河治理,增拨水利经费,组织众多的民工进行治理。并开通运河,在十年时间内修筑了都江堰堤,加固了运河两堤,开浚了一条中河,设置了滚水坝、减水坝等,将黄淮故道渐次修复,疏通了运河,保障了农业生产及漕运的便利。康熙五十二年,还完成了对永定河的修浚,使江河两岸的盐碱地变为誉腴良田。雍正朝以来,清政府水利工程的兴修继续进行,如雍正时期对江浙海塘的修筑,保护了沿海一带的水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排涝、灌溉,而且促使了北方许多旱地变为水田,从而扩展了水稻种植面积。由于鼓励农民垦荒,推广屯EU,大面积兴修水利,耕地面积不断得以扩大。二、粮食新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玉米和番薯是明中叶后传入我国的两种新的粮食作物,此两种作物的引进与推广对我国粮食生产及经济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玉米:190页介绍.番薯:191-192页介绍。玉米、番薯的引进及推广种植,使得许多旱地及山地得到利用,扩大r耕地面积。同时,由于此两种作物单产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稻麦粮食生产的缺乏,尤其在清代,对于缓解人口压力,意义极大。此外,在政府提倡及商品经济开展的基础上,经济作物在明清时代的种植得到大力推广,棉、桑、烟、茶等经济作物的生长成了农业生产不可无视的重要方面。首先,棉花的种植在明朝遍布大江南北。宋元之际,中国开始推广植棉,到元代”江东陕右已多种“。明初,朱元璋大力提倡植棉:193页数据。到清代,棉花种植在广度上不仅普及全国,深度上也是更上一层。在北方,雍正年间,山东六府己皆种棉。乾隆时济南府平原县也是“谷熟之外,惟持棉花".此外,清平原县棉田占耕地面积超过了豆、麦田之和。河南植棉亦与山东相似。尤其是乾隆年间,棉花种植传入东北,使农业开展较晚的奉天也成了棉花外输地区。而在南方,也有许多著名产棉区。长江中卜游的松江、太仓、通州一带,棉花种植几乎占全部耕地的十分之七八,上海植棉更是遍地皆是,远销福建、广东。此外,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也开展成为棉花的集中地,生产远销外地。总之,清代棉花种植已是十分普遍。其次,蚕桑的种植。由于棉花种植的开展,乂逐渐取代丝麻之趋势,但种桑养蚕抽丝的经济地位仍很重要,虽然在北方受到了植棉的影响而遭到排挤,但在南方的太湖流域,由于其优越的F1.然条件及商品经济开展的需要,出现了兴盛局面。浙江湖州府,种植桑麻万顷,“蚕桑之利,莫盛于湖”。杭州府也是“春来遍地是桑麻"。从而形成r以湖州、易兴、杭州为代表的太湖流域蚕丝业中心。除太湖流域,四川北部,山东一带更是“弥山遍谷,一望皆蚕"O到清代,蚕桑种植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开展,并进一步推广。由原太湖流域推广到贵州、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再次,烟草的种植。196-197页.其四,甘蔗的种植.197页植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又有开展,其时,明查辈出。197-198页.荔枝、龙眼在闽广地区的种植也极有名,明清之际开展迅速。198页。总之,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的种植有r巨大开展,成为农业生产的大特色,既表达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开展,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活泼,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开展。三、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广阔劳动人民在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各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和产量的提高。明朝时有许多农学著作出现。如马一龙所著的农说,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对农业生产的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说明。而清代因人多地少,除采取扩展垦荒解决矛盾外,最重要的就是注重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由此,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1、因地制宜。由于中国地形气候的多样,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极其重要。199页。因地制宜还包括根据各地情况,安排好农林牧副渔的生产,发挥本地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前述明清时期南北农作物种植除粮食作物外,还大力开展经济作物、果木业。雍正时、乾隆帝也是倡导耕种稼嵇、林业、牧业综合开展的统治者代表。此外清政府许多地方官员也对农民进行积极劝导,开展多种生产,以达地尽其力。而各地劳动人民则乂能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实践多种经营。这样不仅使农民有了粟、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还广种杂粮蔬菜,养猪养羊,不仅能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弥补在荒之年粮食欠收带来的损失。2、选育良种播种。选育良种是农业生产收获的保证之一,且已为众多的农书所强调。200-201页。3、田间作业的精细。力求得高产稳产,除选育良种外,加强灌溉、施肥、耕耘、轮种等田间作业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201-203页,4、粮食产量的提高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又到达了更高水平。南朝亩产地区水稻产量一半是亩产二至三石,个别地区可至五至六石。总的来讲,明中叶以后,由于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及扩大,推动了商品经济大开展,在刺激棉纺织、丝织、制茶、蔗糖等手工业开展的同时,也刺激了粮食的需求,从而形成经济作物、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而粮食产量的提高更加速了这一过程,最终导致了农民的阶级分化及雇用关系的变化,产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