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1)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 终版.docx
1315(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一、嬴述:1、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1315(1)工作面井下位于北二上盘区,以东为北二盘区系统大巷,以西临近1卜2块层防水煤柱,以南为2020年6月IO日已回呆结束的1314(1)工作面,以北为2021年4月30日已回采绪束的1316(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1639m,工作面倾斜长度216.8m,回采标高-556.51n-773.1m,回采面积354468m2.工作面平均煤厚2.89m,煤层帧角212°,平均6°。工作面已于2023年I1.月贯通,计划2024年4月开始回采。2、煤层、地庾情况1315(D工作面内11-2煤层,黑色,以块状为主,粉末状。煤岩组以亮煤,半暗煤为主,弱沥青光泽,半亮半暗型煤,阶梯状断口,条痕黑褐色。黑层厚度1.038m,平均厚2.89m,煤层赋存稳定。局部主要集中在1315(1)轨顺、运顺中后段11-2块发育12层0.20.4m的泥岩夹砰。11-2媒层倾角2°】2°,受断层影响,断层附近排层倾角变化大。3、地质构造情况根裾1314(1)工作面.1316(1)工作面实测赞料和附近钻孔等实测资料分析,该而构造坨质条件总体较复杂,工作面发育16条断层,f1.5(DT为逆断层,其余均为正断层,最大落差3.2m,其中DF4、DFu断层落差大,延展长,对回采影响大。工作面内无岩米岩侵入现象,无冲刷带,无陷落柱。工作面支架安装前进行了坑透探测,根据实测场强曲线图、实测场强分布图.吸收系数CT成像图及地质资料,圈定4个透视异常区(巳在1315(1)工作面11-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洋红色相歧固定),编号由切眼向外依次为1#、2«.3#、4#异常区,具体如下:1#异常区,为断层影响异常区。轨顺、运顺及切眼揭露多条断层,落差0.82.5m.综合曲线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实测场强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吸收系数图显示该区域高值异常。异常区内断层发育,影响程度HV1.煤厚,对回采影响较大。2#异常区,为断层影响异常区。乳顺、运顺揭露多条断层,落差051.8m°琮合曲技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实测场强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吸收系数图显示该区域高值异常.异常区内断层发育,膨响程度HV1.屎厚,对回采影响较大。3#异常区,为断层影响异常区。轨顺、运顺揭露f1.6(D-MDF4,落差1.03.211u综合曲线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实测场强用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吸收系数图显示该区域高值异常。异常区内断层发育影响,程度H>1.煤厚,对回采影晌很大。传异常区,为断层影响异常区。运顺筠露多条断层,落差1.02.711u琮合曲线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实测场强图显示该区域低值异常,吸收系数图显示该区域高值异常(1异常区内断层发育,影响程度HV1.理厚,对回采影响较大。表1断层产状表断层名称走向(°)阳向(°)情愈(°>落差(m)性质对回采的影响DF431121633.2正影响较大DF1.1.19428450-522.7正影晌较大f1.4(1.)-716525532-522.5正影响较大f1.4(1.)-6236326501.8正影响较大f1.6(1.)-1514623666-702.0正影响较大115(1.)-1.168258262.5逆影晌较大4、11-2煤层自然发火情况考察(I)根据蕨桥矿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报告(GASYBG2022-0142)可知,顼桥矿1卜2煤层属于自燃炭层(煤层自然倾向性为11类),最短发火期64天。(2)根裾顾桥煤矿13-1.11-2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考察(2021年9月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可知,顾桥矿中央区各工作面两巷自然发火三带的分布范围如下:工作面名称测点位置散热带(m)氧化带(m)窒息带(n>顾矫矿中央区1126(1)回风侧0323273>73进风侧0'38.338.382>82平均0'35.235.2'76>77,5桢桥中央区1311(1)回风侧0'35.235.2'79.3>79.3进风侧036.136.85.3>85.3平均035.635.681.3>81.3顾排矿中央区11-2煤工作面平均散热带为035.4m,氧化带为35.4786m(宽度约43.2m),窒息带为距工作面"8.6m之后的范用.5、根据G顾桥煤矿11#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实验研究(2018年】月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火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跄室)报告:CO浓度可作为判断煤自燃的主要气体指标,Cj1.作为第一辅助指标气体,CM,作为第二辅助指标气体。顾桥矿选取CO浓度为判断煤自燃的主要气体指标。煤温超过607(TC后,煤体氧化放热强度、CO产生速率、耗氧速度和升温速度均加快,故推断顾桥11煤的临界温度范围为6070uC.为加强综采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管理,特编制本措施,待会审后严格按照本措施执行。二、各单位取责:1,壕果队:(1)配合通风一队做好工作面回采期间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管理工作。(2)在通风一队的指导下,做好进回风隅角充填与风障吊挂工作。(3)按照要求预埋灌浆、注氮管路:在回采过程中爱护工作面灌浆、注氮管路,严禁私自掐断、损坏灌浆、注氮管路。2、通风一队:(1)做好工作面防火颈测预报。<2)加强井下灌装、注氮系统管路的检查管理,确保设备正常、井下防火系统稳定、可靠。3,抽果一队:(1)加强地面制浆车间设备检查维护,确保设各运行正常。<2)回风隔角CH,浓度不大于0.5%时,对采空区埋管控抽或停抽。4,供电一队:加强地面注氮车间设备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5、信息中心:负责安装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和温度、风速、Co传感器及抽采管路CO传感器,定期进行调校及维护,确保准确可靠。6、地测防治水科:根据工作面现场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做出修正,及叶下达地质预报.并通知总工程师及相关单位。7,通风防突科:负责做好工作面防火安全管理,监督防火措施在现场的落实。8、机电管理科:负责井下机电管理并加强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监将检查工作。9,调度一所:负责协调工作,做好上传下达,信息及时反馈领导及各相关单位。10、安全监察科、生产技术一科:负责监督本措施现场落实及现场安全管理。三、防火系筑为防止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1315(1)工作面建立灌浆和注氮防灭火系统。1、楚浆防火(1)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站273mm管路一273mm灌浆钻孔-780m北翼11-2岩石回风大巷中133m港浆管-*-780m-750m配风巷133幽津浆管-750m-720In回风斜巷133mm灌浆管一北一13-1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3133M灌浆管一北二回风大巷(一)1.33mm灌浆管一北二回风石门(一)0133Inm谑浆管T北二回回二联巷133三灌浆管一北二11-2盘区煤层回风巷6133mm灌浆管一1315(。轨顺<1>15911un濯浆管(濯浆管路敷设至回风隅角)。(2)灌浆方法:在工作面的轨顺沿采空区埋设一越灌浆管路(159mm铁管),灌浆管路上安袋流量计。当埋入焦化带内(充填墙往采空区40m位置)开始灌浆,同时又从主灌浆管路预留三通位置接设第二趟傩浆管路(51高压胶管),灌浆管口接至充填墙位置。当第二趟灌浆管口埋入采空区氧化带与散热带的交界部位时(充填墙往采空区40m位置)向采空区灌浆,同时停止第一趟管路的海浆,并在充填堵位置掐断,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两揩管路出口始终保持40-8Om距离,粽采队负责管路接设)钻孔灌浆:当采空区发现Co并有自然发火预兆时,施工防火钻孔,通过钻孔往采空区内灌浆(钻孔另行设计)。(3)灌浆量:Qw=GWh(+1.)M/(PcH1.Nt)=12000×100×0.1×(3+1)×0.9(1.4×3×216.8×2×10)=23.72m7h,Q«回来工作而灌浆量,m7h;G工作面日产量,(td),取12000t/d;W工作面承浆宽度,取100m:h灌浆材料滑盖厚度,可取0.1-0.15(m).取0.1:上水比倒数,可取3-5,取3:M浆液制成率,可取0.9:PC煤层密度,tm3,取1.4:H工作面回采高度.m,取3m:1.工作面长度,m,取216.8m:N灌浆添加剂防灭火效率因子.一般取1-2,此次取2;t遂注时间(hd),取10;(4)制浆能力中央区地面灌浆站配备3台制浆机,单台能力I3.*h,经计算工作面需要灌浆量为38.9m'hV40.811f7h,故地面制浆能力满足井下灌浆需要。(5)管径,输浆管道管径内径选择不应大于临界直往,格界直径按下式计算:D1.(。-58XQfM1.11_-_P36×JT/g8/(p-p)(p,-pm)3式中:D1管路临界直径(内径)(m);Q管路通过流量(m'h),取13.6;同体颗粒的抑麦版租系数,可取0.9:水的摩阻系数,0.012:g重力加速度Gn/s?).取9.807:P,漫浆材料真冬度(tm'),取1.6:P水密度(tm'),取1.0;P.浆液番度(t110,取1.32:注浆管道当量粗糙度,钢管取0.000046(m):w艘粒平均自由沉降速度,可取0.0010.OMm/s),取0.001。经计算:D1=O.151.m,我矿井下使用最大管珞直径(内径)0.15OnU故系统巷道内铺设133三灌或管路,工作面铺设159间灌浆管路满足要求。(6)输浆管路总水头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m%=(i+r)XZaXiJ)/=1i1端+”(零)(号卧”式中:Ht输浆管道总水头损失(MPa);K<输浆管道局部陋力系数,可取0.10J5:m输浆管路段数,¾1177,364:1.1一分段管路长度(m),取4.5;i输浆管路沿程水力坡降(Mpa/m);V浆液流速(ms),取1.5:D管道内径(m).取0.133,0.159;Kj赎粒推移运动比例与自由沉降速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系数,可取11:U,艘粒与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可取0.3081,经计算:H,=3.17MPa.濯浆站地面标高+22m,工作面景浅标高-556.5m,灌浆站与灌浆地点标高差578.5m,形成的灌浆髀压约合5.8MPa,浆池位置与注聚点高差形成的传压大于注浆管道总水头损失,可采用电力输浆方式。2、注塞I防灭火注氨系统地面制站f-780tn钻孔管路巷219mm注氮管一北翼13T岩石回风大巷中159刖注氮管-780m-750m北翼13T岩石回风大巷159mm注氮管-75Om-720m回风斜巷中159mm注氮管一北一13-1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6159三注氮管一北二回风大巷(一)159tran注氮管一北二回风石门(一)159刖注氮管一北二回回二联巷159由注氮管一北二11-2盘区煤层回风巷159三注械管-1315(1)运顺159mm注氨管(注氨管路敷设至采煤面下横角)。(2)注氮工艺:采用采空区埋管注氮。在工作面的运顺沿采空区埋设一趟注氮管路(159mm铁管),注氮管路上安装流量计。当埋入乳化常内(充填输往枭空区Uom位置)开始注氨,同时又从主注氮管路预甯三逋位置接设第二趟注氮管路,注氮管D接至充填墙位置。当第二超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氧化带与散热带的交界部位时(充填墙往采空区40m位置)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位管路的注版,并在充填堵位置掐断,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两趟管路均为铁管,两趟管路出口始终保持40-8Om距离,姝采队负责管路接设)(3)注越方式:开放式注氮.(4)注氮量按下式计算注氮流量.QN=60QOG-CzCn+G1式中:Q、注氨流量On,/h):0»采空区氧化带内的漏风量,可取5dmin20m'/min,取10;C1采空区氧化带内的原始氧浓度,可取10%15%,取10:C2采空区防火惰化指标,可取7%:Cv注入氮气中的氮气纯度,97%。Q,=450m3h熔合上述计算,结合国内采用注氮防灭火矿井设计生产情况,矿井注氮实际效果及一定的安全系数,并考虑地表沉降裂隙引起浅部采空区可能囱燃等多种因素.确定工作面最小注氮量为450m3h(7.5m'min).(5)管径:输氮管路管径按下式聆算:巴=。56(磊)5(舶打十式中:P输氨管路供氮绝对压力(MPa);Pi输氟管路末嵯绝对压力,取0.2MPa:Q.管路最大输氮量(m'h).取2500m'7h;D基准直径,取150(mm):D1实际输氮管路直径(mm),取159:1.1相同直径管路的长度(k11,取7.5;.一一基准管珞的限力损失系数.取0.026;实际输氮管路的阻力损失系数,对于不同的铜管直径,则有如表I的关系:表2管路的阻力损失系数管径Diam7080100150200阻力系数Ai0.0320.0310.0290.0260.024经计算P1=O.48MPa我矿输氮管路供数绝对压力为0.9VPa,故系统巷道及.工作面敷设一珞<t>159三注管路满足要求。(6)注氮地点及与其相连巷道的安全通风量:Q,二Q、(C1.Y2)/(CKn-1)=41.7X(20.8%-18.5%)17.8%=5.3m7minQ'一最大氮气泄漏量,按制氮机单台产氮量:2500/60=41.7m7minoQ:一工作面风量,m',/min:Cr-枭面初始氧浓度,取20.8乐J一呆掘作业场所允许氧含量,取18.5%。以一泄漏氨气中的氮气浓度,取97%:注氮量验算:工作面实际选取风量不低于1300m'min>5.3m%nin,满足注氮期间安全通风量,可直接注氮。经验算,可直接进行注氮,景小注氟量不得小于7.5m'min.四、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41,始采线防火措施支架安装完成后,在工作面内敷设一趟651mm高压胶管,每40m至少留设一个带三通的截止阀,需灌浆时与轨顺灌浆管进行合茬。每小班安设专职测气员检查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架后、架档的CH.、CO-CO、温度等参数,随时检杏工作面有无“挂汗”、高温现象,发现异常时,现场立即连接水管大量活水降温,并及时汇报根据情况采取后续措施。综采队每天安排人员从架档时架后进行预防性洒水降温。2,工作面初采期间(1)初果期间,回风偎角每30m至少充填一次,进风隅角必须呆用风悼严密隔离并每隔Iom至少充熄一次.当回风隅角瓦斯超过0.5%或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期间,进、回风牌角必须连接充填。充填时,先将底板上的浮煤清理干净,然后用抗静电阻燃褊织袋装阡石进行充填,袋子码放要错缝压茬整齐美观,密实不漏风。(2)工作面必须跟顶回采,减少采空区丢顶煤,保证工作面连续回采,月推进度应不小于40限架档必须备降温水管,时架后有造煤的地点,测气员每班要详细记录,并建立遗煤台账进行重点观察,综采队每天安排人员从架档对架后遗煤点进行洒水降温。(3)加强工作面初采期间预测预报,每小班安设专职测气员检查工作面、回风隔角(墙内、外均布置测点,井挂牌管理)、回风流、采空区、抽采干管的CH,、C0,CO,温度等叁数井建立检查台贬.同时测气员每小班对工作而进、回风陶角、架后及架档温度进行测定一次。随时检查工作面有无“挂汗”、高温现象,发现异常时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每周测气员用气样袋从回风隅角特管抽取采空区气样.用50m1.抽气筒至少先抽五下排空前段气体再进行取样,气样送地而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原始数据至少保存半年;当上述地点Co浓度超过24PPm时,必须每天取样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原始数据至少保存半年;对存在自然发火隐患的地点,建立CO与CO与CH,比值台账,进行分析.(4)回风隅角采空区防火检查测点布置采用插管形式,插管必须进入回风摘角垛内采空区内20.3m,并挂牌管理。(5)通风一队每天安排人员对1315(1)工作面抽采管路内CO浓度进行检查一次,当Q)浓度达到50PPm,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分析原因,采取停抽、注水、注氨等针时性防火措施后,方可恢复拍采。(6)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果区回风巷、矿井总回风巷,抽果泵管路进气端、工作面螭层钻孔、上隅角、底抽卷、采空区密闭墙等抽采地点的抽采管路,必须安设CO传感器连续监测CO浓度,并按规定时向人工测定分析CH.、CO、CO:.0浓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通风一队建立各防火地点防火检查及濯浆(注氮)台账,存在自然发火隐患的应运立CO与04CO与CH,比值台账,进行分析。(7)加强初采期间的灌浆、注氮工作,工作面防火管路出口必须位于始采线附近且在管路进入采空区15m后,对工作面初采期间进行子贡防性流浆、注版.每周该浆3次,每周灌浆量不少于80M,每周注氮量不少于20004,直至初采结束。3、正常回采期间(1)做好工作面回枭期间预测预报.每小班安设专职测气员检查工作面、回风围角(墙内、外均布置测点)、回风流、采空区、抽采干管的CH,、CO:、C0、温度等参数并是立检查台账,同时测气员每小班对工作而进,回风墙角、架后及架档温度进行测定一次。随叶检杳工作面有无“挂汗”、高温现象,发现异常时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每周测气员用气样袋从回风隔角插管抽取采空区气样,用50tn1.抽气筒至少先拈五下排空前段气体再进行取样,气样送地面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原始数据至少保存半年:当上述地点Co浓度超过24PfXn时.必须每天取样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原始数据至少保存半年:对存在自然发火隐患的地点,罐立CO与0:、CO与(H比值台账,进行分析。(2)回风IS角采空区检布置防火测点采用播管形式,痛管必须迸入回风隅角垛内采空区内20.3m.并挂牌管理。(3)对架后有遗煤的地点,测气员每班要详细记录,井迂立遗煤台账进行重点观察。(4)做好回风隅角充娘管理,在迸风隅角挂风陞,风障要靠边、靠顶挂设,减少新鲜风向采空区泄漏。(5)通风一队每天安棒人员对1315(1)工作面埋管等抽采管路内CO浓度进行检查一次,当Co浓度达到50ppm,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分析原因,采取停抽、钻孔注水'钻孔注氮等针对性防火措施后,方可恢复抽采。(6)做好对停抽位孔的管理。停抽、报废不用的注水孔、测压孔、地质孔等,必须用水泥封楮严实。(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采区回风巷、矿井总回风卷必须安设CO传感器,工作面上隅角、底柚卷等抽采地点的抽枭管路,必须安设co、法度传感器,并按规定时间人工测定分析CH,、CO,C0:、0:浓度。当采空区发现有自然发火侦兆时,立即利用武理的防火管路进行灌或、注氮,并对底抽卷、上福角抽采管路降低负压进行控抽。通风一队速立各防火地点防火检查及灌浆(注氮)台张,存在自然发火除患的应建立CO与“、CO与,比值台账,进行分析。(8)抽采一队加强地面灌浆站的维护及检修,供电一队加强地面注氨车间的维护及检修,通风一队加强对井下灌浆、注氮管路及网阀的检查,确保完好。(9)工作面严格跟顶回来,严防漏顶或发生抽冒。合理调整工作面回采高度,减少果空区遗煤。(1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合理调整回采层位,减少采空区丢顶燥,对采空区遗煤区域采取针对性防火措物,保证工作面连块回采,月推进度应不小于,IonU(I1.)回风隅角每30In至少充填一次,回风隔角瓦斯超过0.5%或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期间,回风隅角必须连续充填。进风偈角必须采用风惮严密隔离井每隔20m至少充填一次。(12)工作面正常回果无自然发火隐患时,工作面轨、运顺防火管路均按要求埋入采空区,并保护好防火管珞,进行随采随谑、间欲性注氮,每周灌浆3次,每周液浆量不少于60m,.每周注氮量不少于2700m;3、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除正常回采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外.还帝做到以下几点:(1)工作面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要跟顶回采,少留遗煤,提高回采率。(2)工作面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煤机剂硬岩时,琮采队安排人员用水管向煤机滚筒处洒水,防止产生火花。(3)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月推进度应不小于句m。(4)除采队每班安排人员对架后有遗煤或工作面架后方出现CO及温度335t的地点洒水不少于1次,以保持媒体湿润,降低煤体温度。(5)当回风隅角CH,浓度不大于0.5%时,联系抽果一队控制(停抽)回风隔角埋管处的抽采量。在对回风隅角进行控制(停抽)期间,测气员必须密切关注回风隅角瓦斯浓度,发现瓦斯有增大趋势时必须立即进行汇报,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回风隅角处瓦斯积聚。(6)工作面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无自然发火隐患时,工作面轨、运顺防火管路均按要求埋入采空区,井保护好防火管路,进行随采殖灌、间歇性注氮,每周灌素量不少于8011注氮量不少于3000m(7)过断层及异希区期间,提前制定专项防火措施,壬顶煤必须施工加防性防火轴孔,丢底煤必须采取架间洒浆(或鼓体材料)等措施。4、沿空煤柱防火措够1315(1)轨顺为沿空巷道,与1314(1)运哌净煤柱8m.回采期间加强1314(D采空区防火检查。1315(1)运顺为沿空巷道,与1316(1)运顺净煤柱811u回采期间加强1316(1)采空区防火检查。(1)通风一队每周对1314(1),1316(1)运顺.轨顺密闭场的CH,、CO,C0:、0:、水温、空气温度、墙内外压差、墙体完好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发现有墙体损坏、墙体漏气时立即联系施工单位进行喷注浆堵暴风。<2)通风一队加强1315(1)轨I版沿空煤柱8个观察孔、1315(1)运顺沿空煤柱5个观察孔的防火加测预报,建立煤柱防火检查台账,每周至少一次对煤柱、邻近采空区和采空区气体进行CO及温度检查0<3)减少向邻近采空区漏风,若煤柱松软,垮采取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5、采空区三角点必须设点每班进行一次防火检麦,测点必须进入充填堵内的采空区2300mm,发现自然发火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洒水措施并连犊充填或注浆充填,消除隐患。6、1314(1)运顺、1316(1)运顺密闭墙上的抽采管路与外国抽采管路必须合茬。当出现1314(1)采空区、1316(1)果空区瓦斯向1315(1)采煤工作面涌出现象时.需对1314(1)采空区、1316(1)采空区进行临时抽果时,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7、分别在1315(1)轨、运顺车场向里5m范围内,施工防火门堵,工作面防火门墙施工时四周必须掏枪(帮棺深度为见实爆后不小于5001.11,顶槽深度为见实顶后不小于300mm,底植深度为见实底后不小于2001111n,掰槽宽度大于墙厚30011m.塔体里盅层厚度应大于20m,石墙不抹面的应勾馥,四周抹裙边,厚度大干20mm,宽度大于200三九并提前砌筑(矩形到顶、拱形到帮部肩宫),防火门墙材料必须按全断面封闭计算储备,并放置于防火门墙外50In范围内;采煤工作面收作密闭塔施工前,应先速防爆密闭,场体必须能承受一定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可用沙(土)袋构筑,密闭里度4IonU(1) 1315(1)轨顺备用砌块1500块,黄沙MOOkg(I(2) 1315(1)运顺备用砌块1600块,黄沙150Ok8。8、停采、收作期间防火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现场实际另行编制。五、其他安全技术措;*1,防止防火管路损坏措施(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保护工作面濯浆、注氮管路,严禁私自掐断、损坏灌浆、注氮管路.<2)防火管路要定期巡查维护,确保管路畅通。2、防溃浆措施(1)灌浆前,灌浆人员必须和地面灌聚站人员联系,先放清水冲洗灌浆管路,灌求人员发现工作面潦浆管路正常出水时,向地面灌浆站下达放浆指示,未得到灌浆人员可以放浆指示,地面人员严禁放浆,防止井下液浆管路不通造成管路损坏、跑浆。< 2)灌浆期间,综采队在运顺机头合适位置挖水漾子,并安设水泵,及时将流出的浆液泵出。(3)灌浆期间,发现浆液自架后大量涌出时,灌浆人员要立即打开13M(D轨顺密闭墙灌浆闸阀,将浆液灌入1314(1)采空区,关闭1315(1)凯顺灌浆管路闸阀,停止1315(1)工作面灌浆,同时通知地面灌浆站暂时停止送浆。< 4)灌浆人员发现沿空帮、冬闭堵附近有水溢出时,要及时汇报通风谑度,派当班跟班或副队长及以上人员查看,需要放水时,必须控制放水速度,沿空帮客要打帖放水时,必须编制专项措施1,3,注氢期间防人员窒息措施< 1)工作面注版前,必须在回风隅角To位置悬挂氧气便携仪.发现氧气浓度低于20%,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撤至新鲜风流中,同时测气员通如停止注氮。< 2)注氮期间,测气员来回巡视注氮管路运行情况,发现注氮管路有损坏、漏气情况.立即停止注氤.待问题解决后再恢复注氮。< 3)注氮期间不得私自掐开注氮管路,开启闸阀时必须佩戴护目镜。4.从工作面轨嗔采空区预留两路防火在线监测管路(管路出口分别位于采空区内40m.20m),管路吊挂在巷帮,随普工作面回果向外拖拽,井与防火在线监测装置连接,现场挂牌管理,实时监测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5、在1315(1)工作面轨顺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CO传感器位于1315<1)工作面第一回风交叉点以里1.-1.5<n:CO报警浓度224PPm,CO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安装地点必须支护完好、无淋水。六、防火信息汇报制度1、工作面任何地点出现C0,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汇报:CO浓度24p1w或高温点35的,必须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和矿长汇报。2、工作面风流中CO传感器浓度达到IOPPm(放炮、使用煤矿防爆型柴油动力装置、使用油漆或松香水原因除外)、抽采管路内CO传感器浓度达到30PPm(进水原因除外),通风防突科立即组织人员到现谢直明原因。3、工作面风流中C0,浓度大于IOPPm、持绘时间2小时以上(放泡、使用煤矿防爆型柴油动力装置、使用油漆或松香水除外)或出现煤壁挂汗、煤焦油味、汽油味等发火预兆,以及采掘工作面采空区.高冒处CO浓度达到50ppm.矿调度必然立即向矿长汇报,并通知矿总工程师、通风副矿长、安全副矿长、“一通三防”技术资深主管及相关单位人员,且在2小时内汇报煤业分公司调度室,发生自然发火事故时必须立即汇报煤业分公司调度室。4、所有进入该面施工人员必须要熟炼掌握自然发火征兆,当工作面、进回风巷发现以下自然发火征兆:巷道温度、湿度港商,煤孽挂汗,有煤油味,汽油味等:有自然发火隐患或高温点(煤体氧化)都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汇报矿调度一所,并采取指施进行处理。5、当CO达到24PP«、温度达到35*C时,对自然发火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C0、温度等防火指标异常情况纳入瓦斯日分析内容,进行分析研判和处置。凡出现环境CON1.OOppm的地点,分析及处置结果必须经矿分管领导签字后报通防地质技术梯。6、凡出现CO从无到有或Co港量达20%及以上变化的,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7、执行防火分级预警管理制度。发生三级预警的,凡采掘工作面、胶带机巷等作业地点(放炮、烧焊、使用烧矿防爆型柴油动力装置除外,下同),CO传感器浓度N24PP11);抽采管珞CO传感器浓度三50PPnU汇报矿总工程师及通风矿长、通风及防灾副总:安全副矿长及副总;施工单位分管期职及副总;通防科长、监控(信息)中心主任、通风区队)长、调度所长、安监科长;矿定其他有关人员。矿调度启动加警程序,通防部门负责人或通风专业副总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总工程师组织通风专业副总等有关人员分析预警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安监部门负责督促落实;发生二级子天警的,凡采掘工作面、胶带机巷等作业地点.CO传感器维度21.00PPm;抽采管路CO传感器浓度200PPm汇报煤业公司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专家):安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通风专业主管及以上人员:矿长、党委书记,三级预警的推送人员。矿总工程师组织现场核查,取样化的分析预警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安监科长或分管科长负责督促落实:核查报告发煤业公司安全监察部、通防地康技术部备案:发生1.级预警的,凡采掘工作面、胶带机卷等作业地点,CO传感器浓度2200PPm;抽采管路Co传感器浓度2350PPnU汇报煤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二级预警的推送人员。煤业公司通防地质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牵头,联合矿副总以上领导现场核查,取样化验分析孩警原因.协助矿制定防范措施,矿安全副矿长或安全副总负责督促落实。七、避灾路线1、所有进入1315(1)工作面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防火安全知识培训,熟悉避灾路线及避灾方法。2、当有害气体超限或发生火灾,瓦斯、煤尘事故时.应立即保戢好自救器,并沿以下路线撤离:首选避灾路线:1315(1)工作面一1315(1)运顺(临时避寐胴室)一北二11-2S区六车场一北二11-2盘区轨道巷一北二轨道大巷一北一13-1下山采区轨道斜石门一-78Om北翼11-2(13-1)轨道大巷一副井等候室一副井一地面。在人员无法安全升井或撤离路线被切断的情况下,遇险人员按照就近原则,进入临时避难审室、采区避难项室或-78(加井底车场避难审室避险:1315(1)工作面-1315(1)运顺(临时避诲嗣室)一北二11-2盘区六车场一北二11-2盆区轨道卷(采区避难明室)一北二轨迤大巷一北一13T下山采区轨道斜石门一-78OIn北翼11-2(13-1)轨道大巷-78Om井底车场永久避鹿碉室。3、发生水灾时,沿以下路战撤离;出水点上方避水灾路线:1315(D工作面-1315(1)轨项一北二11-2盘区五车场T北二11-2盘区轨道巷f-780m北二轨道大巷一北一13-1下山采区轨道斜石门T战井井底车场进车段一副井一地面。出水点下方避水灾路线:1315(1)工作面一1315(1)运顺T北二11-2盘区六车场一北二11-2盘区轨道巷一78Om北二轨道大巷一北一13-1下山采区轨道斜石门一厨井井底车场进车段一副井一地面。在人员无法安全升井或撤离路线被切断的情况下,遇险人员按黑就近原则,进入工作面临时避睢胴室、采区避难胴室或-78Om井底车场避难胴室避险。八、Fffffi1. 1315(1)工作面通风系统及避灾路境图2. 1315(1)工作面防火系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