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150句传统文化素材.docx

    • 资源ID:1552616       资源大小:29.7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50句传统文化素材.docx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木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您物发展的规律了.2、古之欲明明德F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武其意:欲诚其患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一一大学3大遨:古时候也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那正白己的心忠,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窟,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3,打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一一£大学B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时干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一H大学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痂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费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诬慎.5,天命之调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调教。一一£中楙B大意:天赋f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于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一£中鹰3大窟: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乖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7、自诫明,谓之性:自明诚,消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一一C中廊3大遨:由于谑息而明白小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直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微幸.一一中需3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大,对下不贡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宙险以期侥幸成功。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一一中耶§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褥就接近仁义了,倾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调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筠,万物自焉.一一中埔3大遨:X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地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发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岛兴的,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镌上有修养的人吗?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叮朋友交而不信乎?(V'.E论语大遨: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使技知识用心认真地发习了吗?13、巧吉令色,群矣仁!-论语大漱:花言巧语、假装和辩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一论语B大意:打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一论语3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处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感不解-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一£论语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修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用同于对方.小人习惯在对问理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白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F利.一一£论语大意:君子看呕的足道义,小人看有的是利益.19、敬而好学,不耻下何。一一看论语B大意: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耻辱。20、三思而后行.一一论语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一6论语3大遨:智愁的人N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感的人活氏,仁德的人沉静。智恋的人快乐,仁镌的人长寿.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一论语3大蔻: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一论语3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一一论语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以少落叶的。25、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一论语B大意:智魅的人不会迷感,有仁伤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26、老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一孟子大意: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年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27、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一一孟子大意: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眼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普益其所不能.一一孟子大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会先使他心意苫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慈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真助.一一f孟子大意:行仁政的人梢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f孟子3大患: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界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31、富货不能淫,贫贱不旎移,成就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一孟子大意: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止自己刚服变节,这就是我正的大丈夫。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行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一£孟子大意:例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3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一一尚书大意:玩弄人会丧失想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34、效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一一M礼记大意:傲做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之情不可无尽.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3大意:美玉不雅垓.不能成为好的牌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36、差若亳厘,缪以千里。一一礼记B大意:开头虽然只有亳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故物。一一8周易大意:天道刚健,君子以无为法,故而自强不息“大地的气势宽厚和喉.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载万物。38、枳善之家,必有余庆:枳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一周易大意: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享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以后代。39、君子学以聚之,何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一一周易大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向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一一£周易大造: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一周易大意:行不通时就汨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4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一周易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一一£病易b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黑恶行达不到灭身.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一周易B大窟: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45、居上位而不断,在下位而不忧,一一£周易大意: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忧虑.46、君子微器,身,待时而动。一一f周易3大就:君子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47、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一春秋左假3大窟: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48、度蹲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一一C春秋左使3大邈:忖度速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城自己的力fit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49、人谁无过?过而掂改,善莫大焉.一一春秋左传大息: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地大的好事。5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一春秋左传为大急: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修,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1、如是灭度无盘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弭灭度者.金刚经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足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2、若菩陕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并一一金刚经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胭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3、菩第丁法,应无所住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户香味做法布施,一一4金刚经南怀理: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一一名金刚经南怀理: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泉形相来见佛,就错了。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一金刚经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3南怀理:你讲空也不对,不是傀法,执著有也不是傀法,非空非有也不对,BP空即有也不是佛法。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一,金刚经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坡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窕!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一一金刚经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一金刚经闻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0、一切於圣,皆以无为法旧行差别.一一金刚经南怀理:这是佛法的梢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产境界,连一切的喙王邪王都对了一点。11、所谓儒法者,即非佛;金刚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怫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汨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12,应如是生洁挣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一金刚经*南怀珏: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昧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用.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一£金刚经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找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14.因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一一£金刚经B南怀瑾:席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15、苦心有住,则为非住,一一金刚经南怀琏: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熊帔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附好的观心法门。16,如来说一切诸相,叩是非和.乂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3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一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17、如来是真语言、;、:.“苕、如语者、不证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南怀瑾:佛说法是其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闻怀理: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其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20、实无有法,佛得阿树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一夕金刚经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福没有了,所以五殖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梅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切法.一一£金刚经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音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牛.、无寿者.一一£金刚经B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23、苏菩师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然,一一£金刚经3南怀琏: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喝!小后耍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24.如来说诸心,并为非心,是名为心.一一金刚经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足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阴、牛啊、蚂蚊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2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一£金刚经B南怀瑾:一切部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26、如未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一一d金刚经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27、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一一S金刚经B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菖的目的是使你慢得那个东西,如果抵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2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一名金刚经南怀理:八万四法门,会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29、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将阿郴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一4金刚经3南怀珏: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3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奇者。一一£金刚经3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牛.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傀,这个佻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3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一金刚经3南怀理: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32、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一一M金刚经3附怀理: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屏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或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搞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3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一一£金刚经南怀珏:闿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乂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34、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一一金刚经3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傀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槁清爱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傥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自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35、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一.金刚经闻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奔护念,无所住。3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一金刚经3南怀瑾:怫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37、菩提木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一六祖坛经B解析:菩提比喻智怨,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38、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一一4六祖坛经解析: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金愎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39、何期自性本白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白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一C六祖坛经解析:禅家的直诺便是一一自性本洁净,只待明心见性.4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一六祖坛经解折:其实说的是:不舒相,不动心。41、迷人口说,智者心行.一一六祖坛经解折:不修证,非佛法。42、不梢即傥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一六祖坛经解析:迷悟、凡圣,只在一念之间。4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一£六祖坛经解折: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音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4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一一£六祖坛经解析: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使通流“三者是一.45、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心住法,名为白缚,一一六祖坛经解析:念念流动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不拒迎,念即流动.46、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一一六祖坛经3解析:禅定正义.47、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一一六祖坛经解析:意在言外,得意忘=.4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一£心经南怀琏:色一个字,不解是代表五缄.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牛.,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足色之外另有个空.49,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一心经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50、心无挂码:无挂码故,无有恐怖,远离疑倒梦想,一一M心经3南怀瑾:世间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圆,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湿盘的做倒梦想.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向不争.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奔像水那样,水善于精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2、轶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一一g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林雨下不了一整天。3、挫其悦,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大意:如果不能守虑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吉,那很快蟆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百,能够取得成功.5'致虚极,守1.%.万物并作,吾以观经,一一£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存到大道的存在。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一一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喊少私心贪欲。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一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8、知人者智,自知考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一£道伤经大意:镇终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然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检的,能够战胜白我的人是戊正的强者,9、人法地,地法夭,大法道,道法自然.一一道谑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10、垂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11、将砍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一一道德经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一彳道伤经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型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膨象没有形迹.13、大卜之至柔.徽型大i,3道Ie羟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地整硬的东西之间白由地的,14,菽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翻的损失.所以,知道淌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I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15、上士同道,劲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一一道德经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16、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一道你”K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17、福英大F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大窟: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斛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湎足的。18、合一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F里之行,始于足下.£道错经3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19、慎终如始,无败事.一一道谑经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口不敢为天下先。一一道德经P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伶而,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大意:遇事该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筑先;将自己置不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22、天之道,利而不容。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一£道伤经大遨: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特,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一一,£道镌经大窟: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忸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24、夫轻诺必其信,多易必多难.一一£道谑经3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维.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一道伤经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白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白作自息.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一4道大道: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秉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膨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27、无网恢恢.疏而不失.一一道速经§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一道修经大意: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柄助善人。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一一庄子逍遥游大意:举世班律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想到沆丧.30、再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一一庄子养生主2大窟: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附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一一庄子人间世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前,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32、泉涸,鱼相与处丁陆,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假,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33、小感易方,大感易性。庄子册的大意:小的迷感能终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34、哀英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一一4庄子田子方大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35、至人之用心若慢,不将不迎,应而不禊,故能胜物而不伤.一一W庄子应帝王大遨: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烧,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黑而不损心劳神。36、天地有大美而不吉,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蟒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免,得免而忘蹄:守者所以在想,得意而忘言。一一4庄子外物大意:竹荀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符:他网是用来捕捉他子的,插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38、一尺之排,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一£庄子天下大意:一尺长的砸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39,物物而不物干物,则胡可得而累邪!一一(庄子山木3大选: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40、不知周之梦为胡媒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提,则必有分矣.此之弭物化.-庄子齐物论3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媒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41、丧己r物,失性于俗者,谓之例置之民。一一,庄子缮性3大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侦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木木倒置之人。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一一庄子人间世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必高的德行.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Mh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一一庄子山木大意:丹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所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高故。4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一庄子知北游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45、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侥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攵庄子天下大意:独白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做祝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一庄子逍遥游大邈: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求名.47,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一一庄子知北游3大遨: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48、悲乐者,他.之邪:。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一一庄子刻意大遨: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他行就会不正: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晚初的心性就会缺失.49、众人不利,廉土重名,赞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盍大蔻: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由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市精神。5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铺者无所求.一一C庄子列御寇大意: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白在.

    注意事项

    本文(150句传统文化素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